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淹水面积构建的鄱阳湖水文干旱定量表征及变化特征
1
作者 叶许春 岳恩馨 +1 位作者 李相虎 李传哲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31,共12页
研究探讨洪泛湖泊淹水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下的水文干旱定量表征,对提高洪泛湖泊生态系统管理实践和洪旱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图像融合技术构建了鄱阳湖区2000—2023年间连续的高时空分辨率淹水面积数... 研究探讨洪泛湖泊淹水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下的水文干旱定量表征,对提高洪泛湖泊生态系统管理实践和洪旱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图像融合技术构建了鄱阳湖区2000—2023年间连续的高时空分辨率淹水面积数据,揭示了鄱阳湖淹水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借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原理提出了基于淹水面积的标准化水文干旱指数,并据此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淹水动态时空异质性特征明显,主湖区和碟形湖区淹水面积的年内波动存在差异,在年际变化上呈现出相反趋势;(2)在定量反映鄱阳湖整体水文干旱时,基于站点的标准化水位指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对而言,标准化淹水面积指数具有更好的科学性;(3)鄱阳湖水文干旱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极端干旱主要发生在年内的4—10月,且更容易发生在主湖区。遥感大数据和图像融合技术结合可实现对大型洪泛湖泊水文干旱的精细定量研究,促进湖泊资源保护利用和洪旱灾害防治等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淹水面积 洪泛湖泊 数据融合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中种植作物结构分类方法综述
2
作者 甄彤 张威振 李智慧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8,共14页
遥感影像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分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了遥感影像的主要分类技术,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时序特征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重点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分类精度和效率方面的表现。研... 遥感影像中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分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了遥感影像的主要分类技术,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时序特征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重点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分类精度和效率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多源遥感数据与深度学习模型显著提高了复杂环境下的作物分类效果,尤其在处理多时相数据时表现突出。未来,遥感影像分类将通过算法优化和数据融合,进一步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农作物分类 深度学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中的数据融合
3
作者 廖世芳 刘长星 包富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0-905,共6页
针对因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中数据特征间差异性较强、存在噪声影响,导致数据融合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中的数据融合方法。采用SLIC算法设定融合区域标准阈值,融合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 针对因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中数据特征间差异性较强、存在噪声影响,导致数据融合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中的数据融合方法。采用SLIC算法设定融合区域标准阈值,融合低空遥感与地面传感网络双采集同属性数据,采集同属性数据集中所有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建立拟合曲线并计算数据点在曲线上的幅值,将幅值较高的数据点视为噪声点,并对其进行去噪处理,不断迭代该过程,直到均匀曲线中的所有噪声点被处理完。分析去噪后数据的一维和二维信息熵值,提取不同维度的特征参数,利用这些特征参数进行数据的趋同性和趋异性融合。仿真数据证明,所提方法数据融合精准度高,能耗始终在0.3 J以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传感网络 数据融合 信息熵 低空遥感 粒子群搜索算法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
4
作者 林易丰 陈光剑 +2 位作者 陈浩 翁谦 林嘉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分支语义分割网络,以有效提取多源特征,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之间的互补信息;一个轻量级的协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在特征融合阶段有效地融合多分支特征;一种多区域尺度协同的数据增强方法,引导网络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在ISPR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Vaihingen和Potsdam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主流方法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且得到的地物细节信息更加完整,参数量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遥感图像 数字表面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协同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联合应用的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李旌阳 何杰颖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3,共11页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单一遥感技术由于物理机制的限制,难以满足复杂地球系统观测对精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维度的需求.本研究对微波遥感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结合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基础原理与特性,总结其在灾害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梳理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进展,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时空分辨率差异、多传感器校准与数据处理复杂性等问题.研究表明,微波与红外高光谱遥感的融合能够提升观测精度与数据覆盖范围,为气象预报、灾害响应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持.未来需优化融合算法与数据处理技术,推动融合技术向产品化和实际应用转化,为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红外高光谱遥感 多传感器融合 地球观测 数据处理 时空分辨率 灾害管理 生态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刚性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
6
作者 石佳俊 臧玉府 +1 位作者 肖雄武 张莹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7,共7页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 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在遥感影像处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融合方法的效率与稳健性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刚性概率匹配的激光点云与多光谱影像深度融合方法。采用Line-CNN深度学习网络提取直线段特征,将其采样为二维散点,并利用非刚性CPD算法匹配不同尺度影像中的离散点,进而通过改进单应矩阵高精度融合两种模态影像,得到具备多光谱信息的机载激光点云。为全面验证方法的性能,本文采用多种场景下的机载激光点云和多光谱影像作为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多种复杂场景下离散点匹配准确率高达90%,融合后的影像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影像的特征和信息,多种场景下的融合相关系数高达90%以上,且算法较为高效,有利于后续植被监测、环境监测、土地分析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非刚性CPD算法 单应矩阵 高精度融合 跨模态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退化预警机制构建
7
作者 邱峰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本文针对森林退化监测的时效性不足及预警机制缺失问题,构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退化预警机制。研究采用Landsat 8 OLI和Sentinel-2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和地形因子,建立森林退化特征指标体系;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退... 本文针对森林退化监测的时效性不足及预警机制缺失问题,构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退化预警机制。研究采用Landsat 8 OLI和Sentinel-2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和地形因子,建立森林退化特征指标体系;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退化识别模型,并通过地面验证样点验证模型精度达到85%以上。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研究区2015-2023年森林退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发现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是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生物量、冠层覆盖度等13个预警指标的预警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预警等级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预警机制能够提前7~15 d发现潜在的森林退化风险,预警准确率达到80%,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退化 卫星遥感 预警机制 时空演变 多源数据融合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2数据融合的县域农业大棚提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廷龙 韩晓乐 +1 位作者 包懿 张青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5-145,共11页
农业大棚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物类型,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识别相对容易且精度高,但高分影像大多需商业购买,可获取性受限。为提高县域农业大棚精确提取的经济性和便捷性,该研究利用免费、方便获取的非高分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 农业大棚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物类型,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识别相对容易且精度高,但高分影像大多需商业购买,可获取性受限。为提高县域农业大棚精确提取的经济性和便捷性,该研究利用免费、方便获取的非高分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进行融合,结合光谱指数、纹理提取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多维特征集空间,采取多种分类识别方法(案),对县域农业大棚进行识别提取。研究结果表明:1)仅使用Sentinel-1/2(10 m分辨率)遥感影像,在适当分类方法(案)的支持下,可实现县域农业大棚的高精度提取;2)利用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农业大棚的识别精度。Sentinel-1/2数据融合相较于仅使用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总体精度平均提升1.70个百分点,最大提升3.29个百分点;3)文中所用识别方法(案)中,面向对象方法在大棚密度高的区域表现良好;但在大棚密度较低的区域,精度一般,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或场景)依赖性。而光学与雷达信息融合后基于像素的递归特征消除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RFE)方法(案)平均精度可达96.45%,精度高且稳定,区域适应性强,适合非高分影像县域农业大棚的精确、高效提取。研究提出的基于Sentinel-1/2影像县域农业大棚提取方案,可为广大县域农业大棚经济、快速、高效提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融合 大棚提取 随机森林 递归特征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数字孪生小流域底板模型精度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良 樊冰 +3 位作者 吕爱霞 王松岳 武佳枚 牟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为解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基础地形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倾斜摄影影像、光探测测距影像等3种主流遥感数据源,分别建立栖龙湾小流域数字孪生底板模型,进而提取主沟道纵断面、2块梯田样地边界、10个... 为解决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基础地形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倾斜摄影影像、光探测测距影像等3种主流遥感数据源,分别建立栖龙湾小流域数字孪生底板模型,进而提取主沟道纵断面、2块梯田样地边界、10个林地样区的郁闭度,与人工解译和实测结果对比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以光探测测距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最高,以倾斜摄影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次之,以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的提取精度最低。鉴于3种数据源小流域底板模型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以改善数字孪生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在栖龙湾小流域内选择石坎梯田地块进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影像与倾斜摄影影像数据融合、选择科普展览馆进行倾斜摄影影像与光探测测距影像数据融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小流域 底板模型 数据源 合成孔径雷达 倾斜摄影 光探测测距 精度检验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原文林 杨逸凡 +2 位作者 赵小棚 郭进军 胡少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22,共8页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反演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时空降尺度方法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降雨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提升降雨数据“量”与“型”准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当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山丘区和城市环境空间的复杂地形方面仍面临分辨率受到限制及精确性、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多源数据融合能提高降雨数据精度、时空覆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模型、融合“空-天-地”多源数据形成高分辨率预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监测 降雨预报 防洪减灾 卫星遥感 天气雷达 数值预报 降尺度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地区2001-2020年250 m及2020年30 m分辨率植被生长季NDVI数据集
11
作者 高超 任小丽 +4 位作者 曾纳 刘畅 张心昱 张黎 何洪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是评估区域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研究植被最常用的遥感指数之一,能够表征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数据集利用MODIS13Q1产品生成了中亚地区2001–2020年长时间序列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并使用基于规则的分段回归Cubist算法,结合Landsat数据,融合得到了能够更好表征地物细节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2020年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同时,本数据集从数据源的质控,模型训练优化,以及模型独立验证三个方面对数据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数据集的生成为中亚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亚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数据融合的塔吉克斯坦中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2010-2020)
12
作者 高超 任小丽 +4 位作者 曾纳 张心昱 张黎 何洪林 刘畅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研究植被最常用的遥感指数之一。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于植被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传感器的限制,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不能兼顾,因此在目前广...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研究植被最常用的遥感指数之一。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于植被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传感器的限制,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不能兼顾,因此在目前广泛使用的NDVI数据产品中,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还较为缺乏。本产品基于Cubist模型对MODIS数据与Landsat及哨兵等遥感数据进行时空数据融合,得到了塔吉克斯坦2010–2020年中高时空分辨率Landsat-MODIS融合数据,以及2020年中高时空分辨率Sentinel-MODIS融合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数据集从数据源的质控,模型训练优化,以及模型独立验证三个方面对数据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且取得了较好的验证效果。本数据集可反映塔吉克斯坦2010–2020年NDVI时空变化情况,可为该地区植被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长时间序列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塔吉克斯坦 时空数据融合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技术
13
作者 樊冰 马良 +3 位作者 苑修震 李福林 段周 武佳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8-193,共6页
为提高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能力,探索了SAR卫星遥感影像水体及农田边界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以江西丰城某次强降雨过程为例,采用阈值分割法、雷达及光学影像融合法,利用Sentinel-1卫星影像对灾前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巢湖一号卫星影像对... 为提高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能力,探索了SAR卫星遥感影像水体及农田边界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以江西丰城某次强降雨过程为例,采用阈值分割法、雷达及光学影像融合法,利用Sentinel-1卫星影像对灾前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巢湖一号卫星影像对灾中的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将二者提取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本次强降水新增水体范围;利用Sentinel-2卫星影像,叠加天地图影像提取出研究区域的农田边界范围,将该边界与新增水体范围叠加,得到受本次强降雨影响农田洪涝灾害区域的范围。经评价,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地物散射特征的分类精度,提取的11处受淹农田验证地块完整率均在80%以上。SAR遥感影像不受云雨天气影响,能够在洪涝灾害应急监测中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分析方法有利于相关部门全面掌握农田灾情数据,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提高洪灾的应急救助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遥感 洪涝灾害 阈值分割 数据融合 土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潜在蒸散发产品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估与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诗阳 关铁生 +4 位作者 刘艳丽 金君良 王国庆 刘翠善 鞠琴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基于2001—2018年监测站点观测的蒸发皿数据,分别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上对GLEAM、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共4种遥感潜在蒸散发产品进行评估,选出适应性较好的3种遥感产品,运用Triple Collocation方法进行融合,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2001—2018年监测站点观测的蒸发皿数据,分别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上对GLEAM、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共4种遥感潜在蒸散发产品进行评估,选出适应性较好的3种遥感产品,运用Triple Collocation方法进行融合,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站点尺度上,ERA5遥感产品相关性较为显著(相关系数CC=0.72),精确度最高(相对偏差Bias=-22.48%,均方根误差RMSE=39.24 mm/月),更适用于雅鲁藏布江流域,MOD16A2和GLDAS_Noah次之;MOD16A2、GLDAS_Noah和ERA5分别占融合数据PET_(TC)的31.12%、30.64%和38.24%,对比PET_(TC)与3种遥感产品,PET_(TC)融合数据在流域内精度有所提高;融合数据PET_(TC)的潜在蒸散发峰值出现在2009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发呈现从中部向上、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流域东南角出现潜在蒸散发量最大值。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内获得更精准的潜在蒸散发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可为研究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产品 潜在蒸散发 数据融合 时空变化 雅鲁藏布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夏玉米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阙艳红 吴苏 +3 位作者 姜明梁 张成才 李风波 李炎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据,对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反演与精度验证进行研究;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水云模型(WCM)以及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Improved WCM)3种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其中,TVDI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0(10 cm)和0.42(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49(10 cm)和0.46(20 cm);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3(10 cm)和0.44(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18(10 cm)和0.02(20 cm);Improved 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为0.76(10 cm)和0.69(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为0.78(10 cm)和0.74(20 cm)。采用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得到的夏玉米2个生育期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水云模型方法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3种方法的2个生育期反演精度均为10 cm高于20 cm。因此,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更适合于玉米植株较高情况下的10 cm土壤含水量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多源遥感反演 水云模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MIMICS模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绿洲灌区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华伟 朱晓春 +5 位作者 张旭东 隋喆 周黎勇 吴迪 王叶 白亮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合增强型自适应时空融合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获得了绿洲灌区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30 m)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通过ESTARFM时空融合算法可有效获得日尺度30 m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后的NDVI与原始NDVI空间纹理特征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R)在0.85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5~0.08,融合效果较好。基于地表温度、NDVI、增强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再分析土壤水分产品多特征参数组合下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效果最优,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土壤水分能够反映其时空变化,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2和0.037 cm^(3)/cm^(3)。该方法可为灌区灌溉面积识别、旱情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时空融合算法 随机森林 数据同化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卫星遥感数据融合的水深反演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松涛 邢帅 +2 位作者 张国平 孔瑞瑶 陈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为探究影像分辨率和水深反演模型对异构卫星数据融合水深反演结果的影响,本文将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分别与多时相Landsat 8、Sentinel-2及WorldView-3卫星数据相融合,利用对数比值模型、多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 为探究影像分辨率和水深反演模型对异构卫星数据融合水深反演结果的影响,本文将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分别与多时相Landsat 8、Sentinel-2及WorldView-3卫星数据相融合,利用对数比值模型、多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极限梯度提升进行水深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影像空间分辨率对水深反演结果精度影响不显著,且综合考虑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Sentinel-2卫星数据性能最佳,同时极限梯度提升相较于其他模型的反演性能最优,其在东沙环礁试验区域的水深反演结果RMSE最优可达0.51 m。该结果对基于异构遥感卫星数据融合的近岸区域水深测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反演 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 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 数据融合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与随机森林算法在异源遥感降水数据同化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炜 沈明星 +1 位作者 高成 暴瑞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同化与融合处理,并利用独立气象站点评估其精度。结果表明,异源产品在长江流域降水量捕捉精度为TRMM>GPM>TerraClimate>PERSIANN-CDR>ERA5;各产品经EnKF同化后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N NSE增至0.93~0.96,均方根误差RRMSE降至89.48~176.03 mm,较未同化前的N NSE提升11.46%~22.34%、RRMSE减小96.35%~122.60%;RF融合进一步改进了单一源降水产品可靠性,融合后产品精度N NSE达0.99、RRMSE为43.56 mm;异源降水数据的EnKF-RF同化融合策略减少了单一源降水产品的误差,在长江流域乃至全球尺度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数据融合 多源异构 遥感降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反演水稻氮含量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宇唯 马旭 +5 位作者 谭穗妍 贾兴娜 陈嘉盈 秦亦娟 胡希红 郑惠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0-109,共10页
准确监测水稻田间生长过程中的氮含量,保证按需高效施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了水稻拔节后期叶片(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和植株氮含量(plant nitrogen co... 准确监测水稻田间生长过程中的氮含量,保证按需高效施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无人机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了水稻拔节后期叶片(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和植株氮含量(plant nitrogen content,PNC)反演模型,显著提高反演水稻氮含量的准确性。通过2021和2022年开展两次田间试验,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和RGB相机在拔节后期获取稻田冠层遥感影像;从多光谱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和纹理特征值(texture feature value,TFV),TFV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对TFVs进行组合构建纹理指数(texture index,TI);使用RGB影像结合地面参考法获取各小区估测冠层高度(estimating canopy height,ECH);人工收集各小区实测冠层高度及田间氮素管理数据(field nitrogen management data,FN)作为地面观测数据;使用凯氏定氮法获取水稻LNC和PNC;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评估和筛选特征;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分别构建水稻LNC和PNC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使用TFVs组合构建的TIs能显著提升纹理信息与LNC和PNC的相关性,当无人机飞行高度为100 m时,灰度共生矩阵的滑动窗口尺寸为9×9(像素)时构建的比值纹理指数表现最优,相比最优TFV,MIC值均提升了11.48%;从遥感影像提取的估测冠层高度具有较高的估测精度,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77、3.4 cm和2.8 cm;无人机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可显著提升LNC和PNC的反演精度,综合考虑反演精度和实际操作的便捷性,推荐田间生产中使用特征组合为:VI+TI+ECH+FN。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可准确反演水稻氮含量,可为水稻田间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地面观测 多模态数据 融合 水稻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融合的森林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馨 孙玉军 丁志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并进一步提取森林的分布和面积,同时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来准确提取森林变化区域。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融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在GEE上构建RF回归、分类回归树(Cart)以及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tree boost,GTB)3种回归模型,用于杉木组、马尾松组、毛竹林、硬阔叶树组以及其他类树种组的2018年林龄遥感反演,并估算出2017年和2023年的林龄信息,以揭示林龄和龄组在2017—2023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2017—2023年,研究区森林面积的整体变化总计113.93 km^(2),此间森林的减少和更新并存,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而言,森林面积变化多发生于靠近城区和低海拔地区,且靠近城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往往不再恢复至森林;2)在5种不同树种组构建的3种模型中,RF回归模型的林龄反演结果最佳,平均R^(2)为0.845,平均RMSE为5.32 a,其中毛竹林反演精度最高,R^(2)为0.863,RMSE为2.411 a;3)2017—2023年,研究区林龄在40 a以下的森林由54.59%减少至51.06%,其中龄组变化最显著为杉木组成熟林,面积增加了38.88%。【结论】在GEE上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使用云平台及哨兵系列卫星数据对森林资源长时间序列的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遥感反演 林龄 动态监测 Sentinel-1 Sentinel-2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