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rieval of urban land surface component temperature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sensing data
1
作者 郑文武 曾永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489-2497,共9页
The components of urban surface cover are diversified,and component temperature has greater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s in the studies o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Although the multi-angle retrieval a... The components of urban surface cover are diversified,and component temperature has greater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s in the studies o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Although the multi-angle retrieval algorithm of component temperature has been matured gradually,its application in the studies o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is restricted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acquiring urban-scale multi-angle thermal infrared data.Therefore,based on the existing multi-source multi-band remote sensing data,access to appropriate urban-scale component temperature is an urgent issue to be solved in current studies on urban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Then,a retrieval algorithm of urban component temperature by multi-source multi-band remote sensing data on the basis of MODIS and Landsat TM images was proposed with expectations achieved in this work,which was finally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 on urban images of Changsha,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1) Mean temperatures of impervious surface components and vegetation components are the maximum and minimum,respectively,which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stribution laws of actual surface temperature; 2) High-accuracy retrieval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vegetation component temperature.Moreover,through a contrast between retrieval results and measured data,it is found that the retrieval temperature of impervious surface component has the maximum deviation from measured temperature and its deviation is greater than 1 ℃,while the deviation in vegetation component temperature is relatively low at 0.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nent temperatur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作物-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与调控潜力研究
2
作者 魏征 李道西 +4 位作者 柳佳奇 张宝忠 潘岩 鞠乐毛毛 任浩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51,共10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包含12个指标的水资源-作物生长-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进行共线性检验。将贝叶斯网络引入耦合协调... 针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包含12个指标的水资源-作物生长-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进行共线性检验。将贝叶斯网络引入耦合协调度评价,实现从状态描述到因果诊断的方法突破。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植被生理参数和环境指标,采用月尺度分析2023年4—10月作物生长周期系统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水资源、作物生长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趋势,分别在6、7月达到峰值0.64和0.89;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指数则持续缓慢上升(由0.43提高至0.62);耦合协调度呈显著月际变化,从4月的0.46(面临失调)升至7月峰值0.80(中级协调),后降至10月的0.57(临界协调),与作物生长周期高度吻合;贝叶斯网络识别出不同生长阶段主控因素的动态转换:4月灌溉主导,5—7月转为肥力限制,8—10月需水肥盐协同调控;空间上中部地区协调度持续较高,下游民勤地区长期处于低值区。研究结果为干旱区农业水资源精准管理提供了“评价-诊断-调控”的完整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水-作物-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贝叶斯网络 遥感反演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睿锴 王冠 +1 位作者 赵宗泽 张嘉芸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2-1183,共12页
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对城市进行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有助于明确城市发展现状,评价其转型效果并对适合其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ODIS卫星影像,统计出河南省20... 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对城市进行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有助于明确城市发展现状,评价其转型效果并对适合其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MODIS卫星影像,统计出河南省2000-2020年间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于夜间灯光数据、人口栅格数据和PM_(2.5)数据构建了一种能够综合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遥感综合经济指数(RSCEI)。通过构建RSEI和RSCEI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城市转型过程中生态和经济耦合协调情况。研究表明:(1)使用RSCEI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在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对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相比传统的夜光遥感手段,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反映的发展差异更加明显;(2)2000-2020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先改善后退化再恢复”的趋势。东部和西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中部区域;(3)2000-2020年间,河南省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高于城市边缘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城市RSCEI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转型过程;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靠近经济发达城市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4)河南省耦合协调度在2005年左右遇到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耦合协调度持续下降,2015年后耦合协调度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表明新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河南省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提出的RSCEI,填补了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领域缺乏一种能够从城市发展全过程反映发展水平的空间化指数的空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遥感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遥感生态指数 遥感综合经济指数 耦合协调度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CF模型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方法研究
4
作者 何思涵 胡佳慧 +2 位作者 何忠秀 李青涛 王霜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目的】构建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新方法,为解决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提取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指定田块的高分辨率影像,制作单个田块图像数据集;在深度学习边缘检测算法RCF模型的基... 【目的】构建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田块边界提取新方法,为解决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提取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指定田块的高分辨率影像,制作单个田块图像数据集;在深度学习边缘检测算法RC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减少池化层、增加注意力机制模块,构建准确性能更高的Improve-RCF(IRCF)模型进行田块边界识别,然后对识别后的边界图像进行轮廓检测量化处理,将连续的边界线转换成由多个像素点组成的离散化边界线以便获取像素坐标,再通过高斯—克吕格投影转换为适用于农机作业的平面坐标,并以田块有效面积比和坐标平均偏差2个指标进行田块边界提取准确性验证。【结果】相对于RCF模型,IRCF模型的算法性能得到提升,其检验结果不仅在数据集尺度最佳(ODS)中的F_(1)值领先1.8368%,在图像尺度最佳(OIS)中的F_(1)值也领先2.7969%,且平均精度(AP)提升3.8540%。田块边界线经量化处理后,计算所得的内边界范围内像素总数为21339个,进一步换算求得提取的田块边界线围成面积为1841.32 m^(2),IRCF模型提取率为91.02%。将IRCF模型与Canny测算子边界量化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测量值与提取值,发现平面坐标在X轴方向上的平均偏差为0.613 m,在Y轴方向上的平均偏差为0.744 m,均小于0.800 m,说明能提供较准确的边界坐标信息。【结论】基于IRCF模型的无人机低空遥感田块边界提取方法能解决传统边缘检测算法难以识别田块图像数据集中狭窄田块边界的问题,获得的田块边界图像经轮廓检测量化处理后能实现田块边界平面坐标准确获取,实现了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边界信息的高效率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块边界 IRCF模型 边缘检测算法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 坐标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功能:以洞头列岛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评价为例
5
作者 常乐欣 朱伯仲 +4 位作者 郭毛 李腾 龚芳 朱乾坤 白雁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7,共11页
海岛生态系统具有资源特殊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科学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固碳等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海岛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洞头列岛具有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经历了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和蓝色海湾建设等保护修... 海岛生态系统具有资源特殊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科学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固碳等服务功能的影响,对海岛可持续发展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洞头列岛具有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经历了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和蓝色海湾建设等保护修复的改造,可作为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等服务功能影响评估方法及探讨管理措施成效的良好样本。本研究以洞头列岛为例,构建了基于XGBoost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获得了1988—2023年共12期(每3年1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精度91.52%)。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洞头列岛林地、盐沼和滩涂等主要生态系统固碳量变化;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了洞头列岛“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固碳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洞头列岛30多年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和生态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1988—2023年间,由于自然淤长以及人为围垦造陆等作用,洞头列岛陆域总面积增加了34.97%;主要生态系统总固碳量和净固碳量累计总量分别为49.45万t和46.13万t,基本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固碳主要源于林地和滨海湿地(滩涂和盐沼),累计固碳量分别为25.44万t和24.01万t。洞头列岛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固碳功能”在2006—2023年间耦合协调程度处于协调状态。整体上耦合协调度受到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生态修复工程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和固碳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而提高整体的耦合协调度。本研究可为海岛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卫星遥感 长时序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耦合协调度模型 洞头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YOLOv5s遥感影像机场场面飞机小目标识别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君 赵春霖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遥感影像具有地物拍摄模糊以及背景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大面积地面物体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改进网络模型。该模型对YOLOv5s中的骨干提取网络和颈部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进行优化,引入Swin Transformer以获... 遥感影像具有地物拍摄模糊以及背景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大面积地面物体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改进网络模型。该模型对YOLOv5s中的骨干提取网络和颈部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进行优化,引入Swin Transformer以获得更多关于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同时对骨干网络中的模块做了修剪;此外,模型中还添加了坐标注意力机制来提升特征提取和融合效果。对于遥感数据集进行了小目标检测识别测试实验,改进后的YOLOv5s网络的mAP值为0.8375,比YOLOv5s网络模型提高了0.0225。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网络模型对比YOLO系列网络和EfficientDet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召回率以及mAP值,并且在训练时间上也比YOLOv5s减少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YOLOv5s Swin Transformer 坐标注意力机制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支特征融合的遥感建筑物检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成嘉伟 郭荣佐 +1 位作者 吴建成 张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5-153,共9页
针对遥感建筑物图像中建筑物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分支并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模型TC-UNet++。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擅长提取局部特征,难以捕获全局信息的特点,引入Transformer结构以解决全局信息丢失的问题... 针对遥感建筑物图像中建筑物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分支并行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模型TC-UNet++。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擅长提取局部特征,难以捕获全局信息的特点,引入Transformer结构以解决全局信息丢失的问题。对于两种结构的特征维度和通道数不匹配的问题,设计一种TC(Transformer to CNN)模块以交互的方式融合不同分辨率下局部与全局特征。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根据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定位和识别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TC-UNet++在WHU数据集上交互比、准确率、总精度分别达到了93.1%、95.9%、98.8%,在不显著增加参数的情况下,展现出良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UNet++ 遥感建筑物图像 双分支 坐标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重聚焦和精细化的遥感显著性目标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鹏 张宝华 +2 位作者 李永翔 徐利权 温海英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60,共4页
为了提升网络对特征的表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重聚焦和精细化的光学遥感显著目标检测算法。利用相邻层特征交互捕获上下文语义互补信息,并通过膨胀卷积调节感受野提取信息的范围,完成初次特征聚焦。再将注意机制作用于深层特征,组成位置... 为了提升网络对特征的表征,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重聚焦和精细化的光学遥感显著目标检测算法。利用相邻层特征交互捕获上下文语义互补信息,并通过膨胀卷积调节感受野提取信息的范围,完成初次特征聚焦。再将注意机制作用于深层特征,组成位置引导模块,增强对显著性特征的关注,完成特征重聚焦。最后,通过浅层特征获得显著特征注意图和反注意图,引导网络进一步挖掘高置信度显著区域和低置信度背景区域的信息,精细化优化后的特征。采用EORSSD和ORSSD 2个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与评估,以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图像 显著性目标检测 相邻上下文协调 特征精细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与城镇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艺霖 赵先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用、夜间灯光和MODIS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2002~2022年夜间灯光指数和遥感生态指数分别表征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等级聚类和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2002~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热度变化显著,降低29.26%,且除炎陵县外,其他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呈倒“N”型或“M”型走势,开福区、天心区、天元区等城镇建设活动多的区(县)遥感生态指数下降幅度最大;②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夜间灯光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增速低于2017年,区(县)之间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集中在长沙;③长株潭城市群多数区(县)耦合度在2002~2022年处于从拮抗到磨合过渡的阶段,2012年耦合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17个区(县)在2017年又落回较低阶段。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大部分区(县)耦合协调度达到协调状态,部分区(县)长期失调,整体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夜间灯光指数 城镇化 耦合协调 遥感影像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层次特征协同的无人机遥感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伏 傅宇恒 +1 位作者 贺丽娜 杨冬鹏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1317,共17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小目标占比大和背景复杂的特点,当前目标检测模型存在精度低和小目标漏检等问题。基于YOLOv8s模型,提出了三维多层次特征协同的无人机遥感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坐标注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多分支坐标注意力(MBCA)...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小目标占比大和背景复杂的特点,当前目标检测模型存在精度低和小目标漏检等问题。基于YOLOv8s模型,提出了三维多层次特征协同的无人机遥感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在坐标注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多分支坐标注意力(MBCA),通过增加通道维度的信息交互和扩展分支的拆分融合,减少空间维度的计算量,提高了模型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SPD-Conv替换部分标准卷积,在下采样时有效保留更多特征信息并加快推理速度。然后,在C2f模块中采用了更高效的FastDBB_Bottleneck模块,结合PConv与DBB结构重参数化叠加,以进一步降低模型计算量。最终,通过引入PG-Detect检测头,显著减少计算量并有效降低小目标的漏检率。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mAP50值达到了44.5%,较YOLOv8s基线模型提升了5.7个百分点。同时,在自建水坝裂缝数据集上,进行裂缝检测验证实验,改进方法的mAP50值相比YOLOv8s提升了3.3个百分点,FPS达到289帧。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场景目标检测中,所提方法提升了检测模型的精度和实时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三维多分支坐标注意力(MBCA) YOLOv8 多层次特征融合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探究赣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与城镇化关系
11
作者 丁则准 马杰 +1 位作者 王旭 张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0-730,共11页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与城镇化过程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其2001-2020年间三个时间节点生态环境质量、城镇化水平及耦合协调度...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与城镇化过程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其2001-2020年间三个时间节点生态环境质量、城镇化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在原有RSEI基础上,将绿度分量替换为归一化面积植被指数(NAVI),并加入生境分量(HQ),提出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N_RSEI),评价了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采用耦合协调度(CCD)模型得到生态环境质量与城镇化之间的CCD,并对CCD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平均相关度检验等结果能证明所提出的N_RSEI可更客观准确地对赣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2001-2020年赣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城镇化水平、CCD均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与CCD在空间上呈现出相似的“周高中低,南高北低”,且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域呈“三线一点”的分布特点;基于遥感数据的研究较县市尺度可提供更好的细节,能与其他同样是连续分布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N_RSEI 生态环境质量 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桂林主城区城市扩张与生态协调分析
12
作者 刘桃林 任超 +1 位作者 闫志恒 刘启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6,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划分体系,分析了桂林主城区20年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区发展较快,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从0.20发展到0.57;城区遥感生态指数从2000年的0.35增长到2020年的0.70,其中绿度和湿度因子对生态具有促进改善作用,干度和热度因子具有消极破坏作用,同时水体面积保持稳定,高植被覆盖面积过去20年增加了9%,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好,通过对城市扩张下生态分析可为桂林市主城区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区发展 夜间灯光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率 城市生态协调分析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兰州都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晓峰 刘理臣 +1 位作者 张兵 王建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1986年和2000年的遥感数据,应用GIS系统进行分析,对兰州都市圈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兰州市建设用地增加明显,表明区域发展速度较快;通过置换耕地和垦荒的方式,在建设用地快速增加的同时也保护了耕地,数据也反映了退耕还... 利用1986年和2000年的遥感数据,应用GIS系统进行分析,对兰州都市圈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兰州市建设用地增加明显,表明区域发展速度较快;通过置换耕地和垦荒的方式,在建设用地快速增加的同时也保护了耕地,数据也反映了退耕还林未实施时期对林草地和水面占用的客观事实;兰州都市圈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类型景观特征、重要度与多度指数研究表明:建设用地增加较快,斑块平均面积增加,分维数减小,土地利用景观破碎趋势突出,不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化研究表明:建设用地的增加幅度具有明显的圈层性差异特征,说明都市圈正在发育;而建设用地增加以沿河沿路为主的特性,表明了山河地貌区域都市圈扩展的特殊性.注重集约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优化的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兰州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都市圈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方法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上碳储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39
14
作者 戚玉娇 李凤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5,共10页
【目的】采用KNN方法进行碳储量估测,并对估测后的数据进行各种校正处理,绘制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为研究区(50°05'—53°33&... 【目的】采用KNN方法进行碳储量估测,并对估测后的数据进行各种校正处理,绘制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为研究区(50°05'—53°33'N,121°11'—127°01'E),基于2010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和同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利用k-邻近法(KNN)在像素级水平上对森林地上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多准则方法分东、南、北和中4个区域对样地坐标和其对应的影像光谱值进行坐标重配准,并根据实测样地数据对坐标重配置前后不同林分类型地上碳储量估测精度进行评价;针对KNN方法像素级估测结果存在明显的高值区域低估和低值区域高估现象,应用直方图匹配方法对估测结果进行变动范围调整;并根据样地实测碳储量和KNN估测值间的回归关系对调整后的结果分区域进行进一步匹配校正后处理,绘制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总体来说,本研究区域像元尺度KNN估测的欧式距离优于马氏距离,均方根误差随着最邻近值k的增大而降低,当k大于6时变化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坐标误差校正后,各林分类型森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精度均显著提高,平均均方根误差由17.23降低到14.3 t·hm-2;直方图匹配后,各区域样地点高值区域低估和低值区域高估现象均有很大程度改善,实测值和估测值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增强,然而高值地区(碳储量大于20 t·hm-2)出现过高估计现象;经匹配校正后处理的均值、标准差、直方图和累积频率分布图更接近样地实测值,均方根误差也明显降低,高值地区过高估计现象得到很好校正。【结论】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遥感数据及KNN方法相结合逐渐成为区域尺度森林参数空间连续估测的重要手段。同利用光谱值和森林参数建立的回归模型相比,KNN方法能够更多地考虑到森林参数同光谱值之间的非线性依赖关系;但KNN估测方法除了受距离度量标准、最邻近值k的大小以及影像波段的选取等因素影响外,还存在如样地坐标和对应的影像光谱值匹配误差、像素级估测结果多呈明显集中分布趋势等问题,使得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校正,将更有利于区域尺度森林参数的精确估计和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N 森林地上碳储量 遥感 坐标配准 直方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层级特征的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44
15
作者 闫钧华 张琨 +3 位作者 施天俊 朱桂熠 刘勇 张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1-229,共9页
为解决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检测中弱小目标信息量少、信息真假混杂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层级特征的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检测算法CC-YOLO。该算法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逐级对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高低层特征空间金字塔图... 为解决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检测中弱小目标信息量少、信息真假混杂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层级特征的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检测算法CC-YOLO。该算法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逐级对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高低层特征空间金字塔图;然后,对空间金字塔图进行跨层级通道特征融合,结合新增的位置注意力机制CA,分别沿两个空间方向聚合特征,保留弱小目标精确的位置信息;最后,在聚合后生成的双支路特征图上进行端到端的目标检测,联合多通道检测信息输出检测结果。为解决算法实验中图像数据匮乏的问题,构建了遥感图像地面弱小目标数据集GDSTD。实验结果表明,算法AP;达到42.3%,AP;达到94.6%,检测速率FPS达到58.8帧/s,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小目标检测 多层级特征 融合 位置注意力机制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岸线区域两类不同轴遥感设备之间匹配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俊锋 邓宏平 +3 位作者 易维宁 陈震霆 杜丽丽 黄红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5,共7页
以高光谱分辨率的空间外差光谱仪为例,针对其获取地表目标干涉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海岸线区域的大面积均匀地貌且地表反射率有突变的特征来对空间外差光谱仪进行指向配准的方法,实现了不同轴成像遥感设备与... 以高光谱分辨率的空间外差光谱仪为例,针对其获取地表目标干涉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海岸线区域的大面积均匀地貌且地表反射率有突变的特征来对空间外差光谱仪进行指向配准的方法,实现了不同轴成像遥感设备与非成像遥感设备之间的匹配应用.利用空间外差光谱仪在多个对地观测点的结果干涉数据和相同经纬度区域的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地基测试实验,将配准校正值结果与其标称值进行对比,误差范围在-3%~5%.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星载不同轴成像遥感设备与非成像遥感设备之间匹配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遥感设备 非成像遥感设备 匹配应用 海岸线区域 不同轴 反射率突变 栅格坐标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杰 王力 +2 位作者 喻根 扶卿华 柴子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1,307,共6页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覆盖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得出广东省21个地...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覆盖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得出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聚类分析进行集约利用潜力级别划分。基于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和生态3大子系统协调性越差。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表现为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对集约利用水平有重大影响。广东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层次分析法 系统协调度模型 遥感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面旋转的画幅遥感相机姿态像移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树青 丁亚林 +2 位作者 李友一 张洪文 刘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2-1438,共7页
以一种机载斜视画幅遥感相机为例,介绍了基于该相机建立像移数学模型的全过程。为交流方便,采用飞行力学国家标准的符号和转角正负,并选择与飞机相关的坐标系;提取相机几何模型,并将机体坐标系建立在相机适当位置,将目标航迹速度经飞机... 以一种机载斜视画幅遥感相机为例,介绍了基于该相机建立像移数学模型的全过程。为交流方便,采用飞行力学国家标准的符号和转角正负,并选择与飞机相关的坐标系;提取相机几何模型,并将机体坐标系建立在相机适当位置,将目标航迹速度经飞机姿态矩阵、相机俯角矩阵、光学系统变换矩阵转换为像面坐标系下的像移速度,由此得到视场中心像移矢量计算公式。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像面旋转与姿态像移之间的关系;基于异速像移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像面旋转机构在姿态像移补偿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相机 像面旋转 姿态像移 坐标变换 姿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s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文清 康怿瑾 +1 位作者 赵振兵 翟永杰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5,共10页
针对遥感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特征不明显、背景信息复杂、小目标居多导致的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s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Swin-YOLOv5s)。首先,在骨干特征提取网络的卷积块中加入轻量级通道注意力结构,抑制无... 针对遥感图像中感兴趣目标特征不明显、背景信息复杂、小目标居多导致的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s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Swin-YOLOv5s)。首先,在骨干特征提取网络的卷积块中加入轻量级通道注意力结构,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其次,在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基础上进行跨尺度连接和上下文信息加权操作来加强待检测目标的特征提取,将融合后的特征图组成新的特征金字塔;最后,在特征融合的过程中引入Swin Transformer网络结构和坐标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小目标的语义信息和全局感知能力。将本文提出的算法在DOTA数据集和RSOD数据集上进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明显提高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平均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感兴趣目标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轻量级通道注意力结构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上下文信息 Swin变换器 坐标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体框架下基于FCM的彩色遥感图像分割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玉 林文杰 赵泉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71,共7页
为解决大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大及局部非均匀问题,提出一种在多主体系统(MAS)框架下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彩色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规则划分技术将图像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块,每个分割主体控制一个子块;然后在MAS框架下,分... 为解决大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数据量大及局部非均匀问题,提出一种在多主体系统(MAS)框架下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彩色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规则划分技术将图像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块,每个分割主体控制一个子块;然后在MAS框架下,分割主体通过FCM算法实现对应子块的初始分割,将初始结果与全局模型协作,确定其区域正确类别数和标号统一;最后通过协调主体协调各分割主体及其邻域分割主体的聚类中心,从而消除遥感图像的局部非均匀性,以实现彩色遥感图像分割。利用提出算法和FCM算法分别对真实彩色遥感图像和合成图像进行了分割试验,并对其分割结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其结果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系统 邻域协调 图像分割 FCM 彩色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