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gregation‑Value‑Based Active Sampling Method for Multi‑sensor Freeform Surface Measur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1
作者 CHEN Gengxiang LI Yingguang +1 位作者 MEHDI-SOUZANI Charyar LIU Xu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SCD 2024年第6期700-709,共10页
Freeform surface measurement is a key basic technology for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in aerospace field.Surfa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multi-sensor fusion such as laser scanner and conta... Freeform surface measurement is a key basic technology for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in aerospace field.Surfa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multi-sensor fusion such as laser scanner and contact probe can combine the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ensors,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measurement points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multisensor fusion and the accuracy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An aggregation‑value‑based active sampling method for multisensor freeform surface measur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is proposed.Based on game theory iteration,probe measurement points are generated actively,and the importance of each measurement point on freeform surface to multi-sensor fusion is clearly defined as Shapley value of the measurement point.Thus,the problem of obtaining the optimal measurement point set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problem of maximizing the aggregation value of the sample set.Simulation and real measurement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quired probe sample size while ensur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multi-sensor 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ensor fusion multi-sensor measurement data sampling active learning Shapley value intelligent sam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态转换模型的光电经纬仪融合跟踪算法
2
作者 王厚峰 张世学 曹玉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5-294,共10页
针对光电经纬仪多传感器闭环模式下的自主稳定跟踪问题,提出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以及基于三态转换模型的融合跟踪算法。首先,利用衰减因子与最小二乘外推改进误差协方差的递推公式,得到基于误差协方差估计的多传感器加权融合算... 针对光电经纬仪多传感器闭环模式下的自主稳定跟踪问题,提出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以及基于三态转换模型的融合跟踪算法。首先,利用衰减因子与最小二乘外推改进误差协方差的递推公式,得到基于误差协方差估计的多传感器加权融合算法。接着,利用加权系数计算中新增误差项的残差和加权系数定义传感器的不同状态,提出基于三态转换模型的融合跟踪算法,即在当前传感器出现干扰或失效时,算法输出多传感器测量的加权融合值或进行传感器自主切换,实现经纬仪的自主稳定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传感器出现干扰或无法提取脱靶量时,算法能及时切换所选择的传感器,输出数据准确平稳,保证了跟踪系统稳定运行,对于测量情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测控 光电经纬仪 数据融合 融合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影像与三维地理要素融合方法研究与实现
3
作者 黄志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为解决实景影像在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时无法实现地理实体单体化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VR的实景影像与三维地理要素融合方法。通过利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道路周边的点云及全景影像数据,生成可量测序列街景,实现实景数据空间化。进... 为解决实景影像在表达地理空间信息时无法实现地理实体单体化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面向VR的实景影像与三维地理要素融合方法。通过利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道路周边的点云及全景影像数据,生成可量测序列街景,实现实景数据空间化。进一步重构和编码三维地理要素,使其表达更为精简。最后,将空间化的实景影像数据与精简化三维地理要素进行融合,实现三维地理空间的直观、立体、要素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实景影像与三维地理要素融合,为实景三维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可量测实景影像 三维地理要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正态分布变换改进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
4
作者 赵卫东 吕红兵 +1 位作者 刘立磊 周大昌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点云配准三维正态分布变换(3D-NDT)在未确定初始位姿情况下配准精度较低、配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要求,提出1种改进的3D-NDT点云配准融合算法。在原始点云的降采样过程中,使用源点云中的点替代计算得到的重心,降... 针对点云配准三维正态分布变换(3D-NDT)在未确定初始位姿情况下配准精度较低、配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要求,提出1种改进的3D-NDT点云配准融合算法。在原始点云的降采样过程中,使用源点云中的点替代计算得到的重心,降低算法运算量并保留点云的特征信息;通过引入信赖半径动态调节迭代步长,提高降采样后的精度和点云配准速度;通过融合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与9轴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解决2组点云数据位姿差异过大无法收敛或进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采用实验室自搭建的移动机器人平台对改进的3D-NDT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实时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与传统3D-NDT算法相比,改进3D-NDT算法在室外和室内环境下的匹配精度分别提升106%,108%,匹配成功率分别提升8.29%,6.35%,平均匹配耗时分别降低51.1%,47.9%,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的配准精度得到较大提升,单次配准时间也大幅降低,改进的3D-NDT算法可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变换 点云数据 点云配准 惯性测量单元(IMU) 数据融合 动态信赖半径 自主定位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伯努利滤波的多目标机动雷达误差配准方法
5
作者 邓洪高 余润华 +2 位作者 纪元法 吴孙勇 孙希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35-4043,共9页
传统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误差配准方法通常假设数据关联关系已知,但在平台机动的情况下,系统同时存在雷达测量偏差和平台姿态角偏差,且雷达观测过程中会受到杂波干扰,导致数据关联尤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滤波的多... 传统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误差配准方法通常假设数据关联关系已知,但在平台机动的情况下,系统同时存在雷达测量偏差和平台姿态角偏差,且雷达观测过程中会受到杂波干扰,导致数据关联尤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伯努利滤波的多目标机动雷达误差配准方法。首先建立系统偏差的量测与状态方程,然后将系统偏差建模成伯努利随机有限集,利用公共坐标系下的原始量测可实现系统偏差在伯努利滤波框架下的递推估计,有效避免了数据关联问题。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多目标量测信息,提出一种修正的贪婪量测划分方法,在每个滤波时刻挑选出系统偏差对应的最优量测子集,利用量测子集中的多量测信息实现系统偏差的集中式融合估计,提高了系统偏差的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数据关联未知的多目标多杂波场景下对雷达测量偏差和平台姿态角偏差进行有效估计,在平台姿态角变化率较低时,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配准 数据关联 伯努利滤波 集中式融合 量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被动雷达目标跟踪测量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强 刘海军 +1 位作者 钟珲 刘德忠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从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对空中目标跟踪数据融合的角度,通过一种数学近似处理与几何图形解析相结合的雷达测量误差定性分析方法,归纳空间离散分布主、被动雷达对同一目标的测量误差分布特征。在满足目标与主、被动雷达部署点所成张角较小... 从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对空中目标跟踪数据融合的角度,通过一种数学近似处理与几何图形解析相结合的雷达测量误差定性分析方法,归纳空间离散分布主、被动雷达对同一目标的测量误差分布特征。在满足目标与主、被动雷达部署点所成张角较小时,提出一种新颖的主、被动雷达目标测量数据融合方法,通过优化加权系数分配准则以充分结合2种雷达各自的测量精度优势,对目标跟踪数据在地理球坐标系中进行融合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最后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融合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结合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的目标测量精度优势,能够缩小目标数据融合后的测量误差椭圆,整体提高融合后的目标跟踪数据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雷达 被动雷达 目标测量误差特性 目标数据融合 测量误差椭圆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及工业验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林 张凯 +1 位作者 万承辉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2-1439,共8页
由于堆芯运行过程中的组件辐照生长、冷却剂高速冲击等因素,燃料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弯曲现象。但机组运行期间无法直接测量燃料组件弯曲状态,导致数值模拟采用的堆芯物理模型与真实堆芯状态之间存在差异,直观上表现为堆芯功率分布的... 由于堆芯运行过程中的组件辐照生长、冷却剂高速冲击等因素,燃料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弯曲现象。但机组运行期间无法直接测量燃料组件弯曲状态,导致数值模拟采用的堆芯物理模型与真实堆芯状态之间存在差异,直观上表现为堆芯功率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显著误差。为了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研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建立堆芯物理模型与实测数据物理场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基于三维变分算法和实测数据物理场,建立物理模型反演优化代价函数,通过实测数据反演优化得到与真实状态更为接近的堆芯物理模型。为了实现方法验证,本文利用国内某商用压水堆核电厂的功率分布实测数据对堆芯燃料组件弯曲实现了反演优化。数值结果表明:采用反演优化得到的堆芯物理模型,可将堆芯功率分布计算误差的最大值由13.4%降至7.7%,显著提升了堆芯数值模拟结果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堆芯数值模拟的精度,在核反应堆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数据融合 模型反演优化 三维变分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轨检车构架位姿测量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欣 韩志 +2 位作者 陈春雷 罗哉 江文松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针对轨道检查车构架运动会影响轨道几何检测系统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构架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构架位姿原始信号,通过构架中心位姿解算方法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 针对轨道检查车构架运动会影响轨道几何检测系统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构架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双轴倾角传感器采集构架位姿原始信号,通过构架中心位姿解算方法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融合解算,获取构架几何中心位姿。为了验证其准确性和适应性,利用该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和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标定试验线上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在轨试验,结果表明,以第95%分位数作为评估标准,该方法测量的构架中心横向、垂向位移、侧滚角和摇头角与标准值的误差分别小于0.88 mm、0.44 mm、0.07°、0.04°,该方法与轨检系统测得数据的差异分别小于0.99 mm、0.73 mm、0.08°。构架位姿测量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轨检车构架位姿,运用于运营车辆,可辅助判别轨道病害,提高轨道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测量 轨检车构架 多传感器融合 轨道几何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遥操作的成像与条纹投影相融合的三维测量方法
9
作者 胡慧然 宋爱国 +2 位作者 魏林琥 毛婧超 谢雨臻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804,共7页
为解决单一视觉传感器在空间遥操作任务中的三维测量精度不高、完整性不足,以及成本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条纹投影与RGB⁃D相机的三维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相位数据与深度数据相结合,采用相位深度二阶差分的质量引导解... 为解决单一视觉传感器在空间遥操作任务中的三维测量精度不高、完整性不足,以及成本和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条纹投影与RGB⁃D相机的三维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相位数据与深度数据相结合,采用相位深度二阶差分的质量引导解包裹算法进行绝对相位提取,最终通过多项式拟合对相位差和深度数据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球面测量与阶梯型标准件测量中,该融合方法显著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度,相比单独使用RGB⁃D测量,测量精度提高了3%。同时,实验确认三次多项式拟合具有最优的测量结果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投影 RGB⁃D 三维测量 数据融合 空间遥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磁力计融合的电子罗盘研究
10
作者 叶鑫 赵忠华 +1 位作者 金昱冏 罗忠渝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了提高电子罗盘的航向角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多磁力计的电子罗盘架构,并利用地磁场和磁力计空间约束关系对基于递推最小二乘(RLS)法联合卡尔曼滤波(KF)的误差补偿与融合算法进行设计。首先,根据地磁场测量误差特性构建多磁力... 为了提高电子罗盘的航向角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多磁力计的电子罗盘架构,并利用地磁场和磁力计空间约束关系对基于递推最小二乘(RLS)法联合卡尔曼滤波(KF)的误差补偿与融合算法进行设计。首先,根据地磁场测量误差特性构建多磁力计误差模型,并利用RLS进行椭球拟合,得到误差补偿参数。然后,根据噪声协方差矩阵对同构多传感器数据进行KF迭代融合。最后,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了多磁力计模型与补偿融合算法的有效性,最终航向角测量精度在±0.5°以内,标准差小于0.2°,与单磁力计相比精度提升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磁力计 电子罗盘 航向测量 数据融合 误差补偿 椭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在大型市政工程竣工测绘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太远 马明 +3 位作者 张全鹏 刘刚 钟继 王红改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1期145-148,共4页
针对大型市政工程竣工测绘中普遍存在的工期紧、任务重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空地一体化”的作业模式。通过在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东段竣工测绘的应用,梳理了各测量方式的作业流程,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了相关经验,并... 针对大型市政工程竣工测绘中普遍存在的工期紧、任务重的问题,介绍了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空地一体化”的作业模式。通过在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东段竣工测绘的应用,梳理了各测量方式的作业流程,分析了其优缺点,总结了相关经验,并通过对1∶500地形图成果的精度分析验证了此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竣工测绘 多源测量数据融合 应用 精度分析 1∶500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测控系统设计与施工研究
12
作者 黄乐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188-191,共4页
研究深入探讨了电厂无线测控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施工空间应用,旨在通过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电厂设备及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以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不考虑施工空间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厂测控系... 研究深入探讨了电厂无线测控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施工空间应用,旨在通过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电厂设备及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以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不考虑施工空间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厂测控系统的现状与挑战,随后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组网方案,包括网络架构设计、传感器选型与部署策略;通过应用实践验证,该方案有效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增强了系统的故障预警与处理能力。除此还详细论述了组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数据融合、无线通信协议选择及网络安全保障,并总结了研究成果对电厂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 监测数据融合 智能化改造 空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融合的水电机组全息监测系统及应用
13
作者 张民威 王玉林 +2 位作者 张祥飞 邓小刚 万军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6期79-83,96,共6页
随着全息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水电站智能化研究逐渐成为评价水电行业的重要指标。提出了融合多数据的水电站相关设备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利用数字全息轮廓测量技术扫描转换原始模型的流道特征,利用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工况下的运行... 随着全息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水电站智能化研究逐渐成为评价水电行业的重要指标。提出了融合多数据的水电站相关设备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利用数字全息轮廓测量技术扫描转换原始模型的流道特征,利用传感器采集的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与流场特性,基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高效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逐级学习故障特征,进行故障预警定值的挖掘。该系统涵盖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和预警、健康评估以及数据挖掘等功能,消除了水电站运行状态难监控、故障预警难发现和调度策略难实施等痛点,可为水电站全息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改造、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监测系统 多数据融合 全息轮廓测量技术 故障诊断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研究
14
作者 绳鹏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20,39,共7页
为精准完成地铁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测量,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采集隧道断面的点云数据和高程数据,通过联邦学习算法融合采集的隧道多源数据后,利用隧道结构中心线方法批量... 为精准完成地铁隧道断面收敛变形测量,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铁隧道断面收敛精准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采集隧道断面的点云数据和高程数据,通过联邦学习算法融合采集的隧道多源数据后,利用隧道结构中心线方法批量切片处理融合后的数据,快速提取地铁隧道断面,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转换后构建隧道断面独立平面坐标,并拟合隧道半径结果和设计结果之间的差值,获取断面收敛变形量。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隧道数据采集能力,依据采集结果有效完成隧道断面椭圆度计算,完成隧道断面拟合,计算隧道不同角度下的变形量,角度在100°和340°时,断面收敛变形量最大,最大值达3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地铁隧道 断面收敛 精准测量 切片处理 隧道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的普速铁路“三贯通”测量方法
15
作者 豆孝磊 《铁道勘察》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三贯通”数据是既有普速铁路改建工程和增建二线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资料,但传统以RTK为主的单点测量方式施测速度慢、成果连续性差,严重制约工程进度。为提高测量效率,采用高精度、高效率的车载移动测量技术来设计“三贯通”作业流程... “三贯通”数据是既有普速铁路改建工程和增建二线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资料,但传统以RTK为主的单点测量方式施测速度慢、成果连续性差,严重制约工程进度。为提高测量效率,采用高精度、高效率的车载移动测量技术来设计“三贯通”作业流程,并对各流程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三贯通”检测技术方案;并提出一种精化高程异常值拟合模型对移动测量POS轨迹线的高程修正方法,优化高程测量精度。研究表明,提出的“三贯通”检测方法测量效率可达30 km/h,平面方向测量误差为12 mm,使用精化高程异常值拟合模型后,将高程测量误差由30.1 mm降低至21.5 mm。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铁路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获取的“三贯通”测量成果能够满足既有普速铁路的测量精度要求,相较于传统方式,测量效率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车载移动测量 “三贯通”测量 数据融合 高程异常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距离与不确定度的证据组合方法(英文) 被引量:35
16
作者 韩德强 邓勇 +1 位作者 韩崇昭 侯志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6-400,468,共6页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是信息融合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无法有效处理高冲突证据组合问题,往往引发反直观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加权证据组合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证据距离和...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是信息融合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无法有效处理高冲突证据组合问题,往往引发反直观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加权证据组合方法.该方法同时利用证据距离和证据不确定度来生成权重进而修正待征组合证据,并取得合理的组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能有效应对高冲突证据组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传感器数据融合 距离函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与惯性测量单元的列车组合定位系统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江 蔡伯根 +1 位作者 唐涛 王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采用GPS接收机及惯性测量单元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输入层、故障检测与隔离层、数据融合层和输出层4个部分。给出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单元等定位传感器的位置解算方法;设计采用H∞鲁棒滤波方法的数据融合算法;采用小波... 采用GPS接收机及惯性测量单元构成列车组合定位系统,系统包括传感器输入层、故障检测与隔离层、数据融合层和输出层4个部分。给出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单元等定位传感器的位置解算方法;设计采用H∞鲁棒滤波方法的数据融合算法;采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组合系统故障检测,确定故障隔离及系统重构策略。对列车组合定位系统进行现场测试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列车运行环境及干扰条件下,该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列车定位;定位误差较采用传统的Kalman滤波方法更为稳定;组合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故障检测并根据故障隔离策略重构系统,保证定位输出的连续性,保障系统安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组合定位 惯性测量单元 GPS 数据融合 故障检测与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改善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贾要勤 常炳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5-78,共4页
为解决在全桥差动的电桥测量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因桥臂之间的特性差异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影响显著,而这种影响却又无法用一般的数学式子进行描述的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可以学习的功能,将电桥的两个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标定数据,采用神经网络... 为解决在全桥差动的电桥测量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因桥臂之间的特性差异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影响显著,而这种影响却又无法用一般的数学式子进行描述的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可以学习的功能,将电桥的两个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标定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标定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既提高了电桥测量的环境温度适应范围,也提高了其测量精度.经过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测量误差可由原来的15%下降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传感器 静态特性 压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建业 袁信 孙永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针对惯性组合系统中的多子导航系统,研究了“测量融合”的技术。文中讨论了测量融合的设计思想和方案,以惯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测距测向系统(VOR/DME)、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组合导航系统为例,研... 针对惯性组合系统中的多子导航系统,研究了“测量融合”的技术。文中讨论了测量融合的设计思想和方案,以惯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测距测向系统(VOR/DME)、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组合导航系统为例,研究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融合算法,并进行了蒙特·卡洛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为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有实用价值的一种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组合导航 数据融合 测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多信息测度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才辉 张光新 +1 位作者 张浩 周泽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1-1675,共5页
针对高强度噪声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测度概念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边缘检测算法.利用邻域一致性、方向性和结构性3种信息测度定量描述边缘特征;引入检测不确定性,根据各信息测度响应分布设计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并利... 针对高强度噪声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测度概念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边缘检测算法.利用邻域一致性、方向性和结构性3种信息测度定量描述边缘特征;引入检测不确定性,根据各信息测度响应分布设计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并利用DS合成规则加以融合;融合后根据组合决策规则将像素分类成边缘与非边缘.实验通过检测结果以及Pratt品质因数的分析比较,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区分边缘点和噪声点.在低噪声情况下,检测性能与传统检测方法相近;而对于高强度噪声图像,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噪声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边缘检测 DS证据理论 信息测度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