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lief exponential divergence for D-S evid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DUAN Xiaobo FAN Qiucen +1 位作者 BI Wenhao ZHANG 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454-1468,共15页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is broadly employed in the research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Nevertheless,when fusing highly conflicting evidence it may pro-duce counterintuitive outcomes.To address this iss... 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 is broadly employed in the research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Nevertheless,when fusing highly conflicting evidence it may pro-duce counterintuitive outcomes.To address this issue,a fusion approach based on a newly defined belief exponential diver-gence and Deng entropy is proposed.First,a belief exponential divergence is proposed as the conflict measurement between evidences.Then,the credibility of each evidence is calculated.Afterwards,the Deng entropy is used to calculate information volume to determine the uncertainty of evidence.Then,the weight of evidence is calculated by integrating the credibility and uncertainty of each evidence.Ultimately,initial evidences are amended and fused using Dempster’s rule of combina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in addressing the fusion of three typical conflict paradoxes is demonstrated by arithmetic exam-ples.Additionally,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ed to aerial tar-get recognition and iris dataset-based classification to validate its efficacy.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arget recognition and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issue of fusing conflicting evid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D-S)evidence theory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conflict measurement belief expo-nential divergence(BED) target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f-tuning Information Fusion Kalman Predictor Weighted by Diagonal Matrices and Its Convergence Analysis 被引量:14
2
作者 DENG Zi-Li LI Chun-B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3,共8页
为有未知噪音统计的 multisensor 系统,使用现代时间系列分析方法,基于革新建模的动人的一般水准(麻省)的联机鉴定,并且基于为关联功能的矩阵方程的解决方案,噪音变化的评估者被获得,并且在线性最小的变化下面由斜矩阵加权的最佳... 为有未知噪音统计的 multisensor 系统,使用现代时间系列分析方法,基于革新建模的动人的一般水准(麻省)的联机鉴定,并且基于为关联功能的矩阵方程的解决方案,噪音变化的评估者被获得,并且在线性最小的变化下面由斜矩阵加权的最佳的信息熔化标准,一个自我调节的信息熔化 Kalman 预言者被介绍,它认识到自我调节的 dec 基于动态错误系统,一个新集中分析方法为自我调节的 fuser 被介绍。在一条认识的集中的一个新概念被介绍,它是比有概率一的集中弱的。如果 MA 革新模型的参数评价是一致的,那么,自我调节的熔化 Kalman 预言者将在一条认识收敛到最佳的熔化 Kalman 预言者,这严格地被证明,或与概率一,以便它有 asymptotic optimality。它能减少计算负担,并且对实时应用合适。为追踪系统的一个目标的一个模拟例子显示出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融合 集中分析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络局域信息的传播阻断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大勇 盛家烨 景东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135,共8页
[研究目的]为减少有害信息快速扩散造成的负面影响,及时对网络中重要节点实施免疫保护,是一种有效阻断传播的方法。[研究方法]针对多数网络全局信息难以获取或缺失的情况,借助于节点局部结构信息,采用自回避随机游走直接获取网络中桥枢... [研究目的]为减少有害信息快速扩散造成的负面影响,及时对网络中重要节点实施免疫保护,是一种有效阻断传播的方法。[研究方法]针对多数网络全局信息难以获取或缺失的情况,借助于节点局部结构信息,采用自回避随机游走直接获取网络中桥枢纽节点,以此作为免疫对象实现最优阻断。[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熟人免疫以及广泛使用的随机游走算法,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受感染概率的影响较小,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实网络空间信息防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局域信息 桥枢纽节点识别 传播阻断 免疫策略 自回避随机游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生命周期视角下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艳辉 陈荣 王家坤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针对目前颠覆性技术识别过程中忽略技术演化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技术生命周期阶段性和特征异质性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Sentence-BERT (sentence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对专... 针对目前颠覆性技术识别过程中忽略技术演化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技术生命周期阶段性和特征异质性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Sentence-BERT (sentence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对专利摘要进行向量化。其次,构建过滤识别系统。第一层使用LOCI (local outlier factor with constraint integration)异常检测算法识别离群专利并分类;第二层,采用S曲线生命周期识别,对处于成熟期的专利类别进行过滤;第三层,对萌芽阶段的专利进行创新性测度;第四层,对成长阶段的专利文本、技术报道数据进行颠覆性测度,完成过滤。最后,以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为例,阐述该识别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量子信息领域共发现三个萌芽期颠覆性主题和三个成长期颠覆性主题,与官方发布的报告进行对比,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命周期 早期识别 过滤识别 多源数据 量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5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上下文信息的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
6
作者 葛斌 郑海君 +2 位作者 石怀忠 夏晨星 邬成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2-728,共7页
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任务的目的是匹配同一身份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因此难以高效地提取具有鉴别性的模态共享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和全局特征增强模块,联合两个模块提取... 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任务的目的是匹配同一身份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因此难以高效地提取具有鉴别性的模态共享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和全局特征增强模块,联合两个模块提取增强全局特征的鉴别性。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加入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结合上下文信息缓解模态信息并强化模态共享特征。其次,在全局特征增强模块中对全局特征进行编码操作,联合损失函数在挖掘模式特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全局特征的鉴别性。最后采用互均值学习方式缩小模态差异,约束特征表示。本文在主流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红外 上下文信息 互均值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BiLSTM-GAT的人工智能生成电商虚假评论识别研究
7
作者 李世勇 杨铮铮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7-567,共11页
为了有效识别与治理电商平台中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导致的虚假在线评论,构建基于主动半监督框架下的BERT-BiLSTM-GAT混合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AI评论识别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中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在应对多类别的商品评论、多种AIGC模... 为了有效识别与治理电商平台中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导致的虚假在线评论,构建基于主动半监督框架下的BERT-BiLSTM-GAT混合模型,提出一种有效的AI评论识别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中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在应对多类别的商品评论、多种AIGC模型以及不同提示词时的灵活识别能力。研究表明:该识别方法在羽绒服数据集以及跨领域数据集中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优于目前常见的深度学习识别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性能优势;同时,在AI评论与人工评论的特征存在较高一致性的情况下,仍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电商平台 深度学习 AI信息污染 虚假评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意调相边带信息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
8
作者 黄湘松 王振 +1 位作者 潘大鹏 赵一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2-1771,共10页
无意调相是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中的关键信息,能够提供细微的相位变化信息,捕捉到不同辐射源的微小差异,在区分具有相似硬件结构的雷达辐射源时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型号辐射源无意调相特性区分性不明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 无意调相是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中的关键信息,能够提供细微的相位变化信息,捕捉到不同辐射源的微小差异,在区分具有相似硬件结构的雷达辐射源时具有显著优势。针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型号辐射源无意调相特性区分性不明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无意调相边带信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个体识别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无意调相特性中的边带信息,增强不同辐射源个体间的差异性,并引入双路循环膨胀卷积网络增加神经网络感受野。实验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法在信噪比为5 dB的条件下,仍能对10台同型号的辐射源实现87.58%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对比1维残差网络,识别精度提高了2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无意调相 边带信息 循环膨胀卷积网络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SVM的变压器多源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旭 周文 +3 位作者 程林 罗传仙 张静 江翼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输变电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识别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内部绝缘劣化所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是目前对其内绝缘状态评判以及故障类型识别的最为有效的判据之一。文中通过构建4种典型的变压器绝缘缺陷模型,搭建试验平台测量得到了局部放电下的特高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通过对2种信号的分析,对于特高频信号在TRTD模式下和PRPD模式下提取了两组特征参量,对于超声波信号在TRTD模式下提取了一组特征参量。经过核主成分分析联合支持向量机(KPCA-SVM)的特征融合方法进行信息融合后,发现相较于单一信息的识别效果,信息融合的识别率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特高频 超声波 信息融合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图卷积网络的专利发明人潜在合作伙伴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小东 吴洁 +1 位作者 盛永祥 唐健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5,共12页
[目的/意义]专利发明人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往往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且其合作也受到较多现实因素的限制,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寻找专利发明人的潜在合作伙伴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从专利发明人之间的直接信任、间接信任、领域... [目的/意义]专利发明人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往往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且其合作也受到较多现实因素的限制,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寻找专利发明人的潜在合作伙伴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从专利发明人之间的直接信任、间接信任、领域偏好三重关系构建专利发明人合作网络,结合专利发明人专利文本内容信息,利用异构图卷积网络识别专利发明人潜在合作伙伴,进而对其潜在合作伙伴进行细分。[结果/结论]借助工业互联网中的智能传感器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了本文方法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且本文模型AUC、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显著优于基线模型。识别专利发明人潜在合作伙伴并进行细分,为专利发明人有针对性地推荐合作伙伴,有助于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发明人 合作伙伴 识别方法 异构图卷积网络 合作信息 领域偏好 社交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
11
作者 王世杰 苏建宁 +3 位作者 张书涛 刘世锋 杨文瑾 邱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8-1990,共13页
为解决现有研究因语义信息差异性及需求属性特征考量单一化导致的用户需求信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评论信息进行分析,结合粗数理论表征认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匹... 为解决现有研究因语义信息差异性及需求属性特征考量单一化导致的用户需求信息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评论信息进行分析,结合粗数理论表征认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匹配不同词性的特征词汇获取用户需求;分别从内在特征和外部因素分析影响关键需求信息识别的属性特征,运用粗数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分析需求内部的自组织关系,并探究需求的用户关注度,从内外两个维度确定需求权重。最后,引入博弈论确定需求的综合权重,实现面向多维属性特征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以手电钻创新设计中的关键需求信息识别过程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属性特征 用户需求 关键信息识别 语义信息 产品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分类办法及信息化技术下的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管控
12
作者 居晨玉 黄勇 +3 位作者 张晔 吴凌云 张琳 马江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7,共7页
危险源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源头,规范管理危险源是实验室安全的关键。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管控难点,根据教育部2024年出台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管控体系。该体系无需评分、操作便捷... 危险源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源头,规范管理危险源是实验室安全的关键。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管控难点,根据教育部2024年出台的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实验室危险源辨识管控体系。该体系无需评分、操作便捷,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便于实现实验室危险源动态评估。同时明确了实验室危险源分类管控要求,利用信息化系统从实验项目风险评估、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安全检查、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维度实现分级分类与管控措施的实时联动,并在安全信息牌中同步显示危险源种类级别和管控要求。该体系可精准高效实现危险源辨识管控,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危险源辨识管控 安全信息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ADS-B虚假目标识别系统设计
13
作者 周苏宁 王韬 班恬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了应对虚假的广播式自动监视(ADS-B)信号对航迹信息带来的干扰,基于卡尔曼滤波对于飞行航迹的预测设计了一种对于ADS-B虚假目标的检测系统。报文解码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ADS-B解调系统,在Qt端完成了解码校验部分并嵌入高德地图动态... 为了应对虚假的广播式自动监视(ADS-B)信号对航迹信息带来的干扰,基于卡尔曼滤波对于飞行航迹的预测设计了一种对于ADS-B虚假目标的检测系统。报文解码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ADS-B解调系统,在Qt端完成了解码校验部分并嵌入高德地图动态显示。制作了ADS-B虚假报文发射系统,并基于卡尔曼滤波完成了航迹预测部分。基于ADS-B预测数据的位置离散度,均方根误差设计了跳点率检测部分。根据实验测试,对于给出的虚假报文,成功检测到90.4%的跳点。据此,该系统具有一定的ADS-B虚假目标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B 航迹信息 卡尔曼滤波 假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
14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2 位作者 沈良 宋士杰 朱庆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125,共12页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用户使用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行为表现和感知体验进行分析。[结论/发现]GAI组任务完成时间显著低于搜索引擎组,且GAI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平均信息获取次数更少。用户使用GAI搜索后的得分显著高于搜索前的得分,且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的得分。用户使用GAI进行失真健康信息甄别的感知有效性、高效性、吸引性和总体验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在感知易学性和容错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用户体验遵循“任务技术匹配—用户信息行为—用户体验感知”的故事线。[创新/价值]使用混合方法探究GAI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应用,能够为智能信息服务和失真健康信息干预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失真健康信息 信息甄别 用户体验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多信息融合在线识别
15
作者 冯雪雯 赵彬 +2 位作者 马海涛 吴佳玉 吉日嘎兰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4-2791,共8页
为了提高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在线识别精度,以及解决刃磨监测中单一传感器采集信息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单晶金刚石... 为了提高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在线识别精度,以及解决刃磨监测中单一传感器采集信息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在线识别方法。通过采集刃磨过程中的振动信号和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 AE)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法分析刀具振动信号,得出与刀具刃磨方向强相关的特征频段,采用参数分析法来分析声发射信号,得出特征参数。将振动信号特征频段能量值和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作为识别刀具刃磨方向的特征参量。将特征参量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进行融合,在线识别刀具刃磨方向。针对BP神经网络的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利用PSO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有效解决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经PSO-BP与多信息融合对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在线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达到85%的准确率,为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方向在线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金刚石刀具 刃磨方向 多信息融合 在线识别 PSO-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虚假信息犯罪制裁体系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建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5,共8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如何应对其所带来的信息失实风险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议题。评估结果显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虚假信息编造主体这一应用情境中,由于风险行为类型的新增,现行虚假信息犯罪规制体系无法有效应对。在治理方...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如何应对其所带来的信息失实风险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议题。评估结果显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虚假信息编造主体这一应用情境中,由于风险行为类型的新增,现行虚假信息犯罪规制体系无法有效应对。在治理方案的选择上,有限的自主性这一技术特质决定了赋予生成式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的治理路径不具实效,还是要将规制重点着眼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的行为主体。在坚持法益保护与自由保障相平衡的规制理念下,应当采取多维共治的刑事治理方案。在风险治理全过程中,以自动生成信息的水印标识为联结,坚持前置法优先、刑法保障的规制进路,形成不同主体间的上下联动。在生成维度上,对服务提供者课予信息标识义务;在传播维度上,适度地将标识消除行为犯罪化,以此严密刑事法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失实风险 虚假信息犯罪 水印标识 标识消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的农产品供应链跨域风险信息检测研究
17
作者 张新 肖柳君 +3 位作者 许继平 于家斌 谭学泽 赵峙尧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6,89,共12页
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事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但其多环节、多主体结构使得风险信息共享在隐私保护与精准检测之间面临重大挑战。融合区块链与联邦学习技术,构建面向农产品供应链的跨域风险信息可信共享与检测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 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事关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但其多环节、多主体结构使得风险信息共享在隐私保护与精准检测之间面临重大挑战。融合区块链与联邦学习技术,构建面向农产品供应链的跨域风险信息可信共享与检测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的跨域风险信息交互框架,实现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信息可信流转,然后,构建基于孤立森林异常数据检测算法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信息多级检测模式,最后,设计风险贡献和信用值评估模型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参与方拥有持续共享核心风险数据的动力,同时动态评估和管理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的贡献度和可信度。各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显著提升跨域风险信息共享效率与预测准确性,为农产品安全领域提供一种兼顾风险信息隐私保护和高效处理的可信共享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风险信息检测 食品安全 分布式联邦学习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
18
作者 张甜 陈进东 +2 位作者 周晓纪 孙胜凯 张永伟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2,133,共10页
[研究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在前瞻性预测及单一数据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从“科学-技术”视角构建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Bi-LSTM的潜在影响力... [研究目的]针对新兴技术识别在前瞻性预测及单一数据源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基于潜在影响力预测和多源信息融合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首先,从“科学-技术”视角构建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模型Bi-LSTM的潜在影响力预测方法,识别未来短期、中期、长期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和专利;其次,利用LDA模型提取研究主题,聚类合并科学主题和技术主题,并基于主题演化网络和主题共现网络识别新兴技术;最后,通过新闻数据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结合情感分析挖掘公众诉求。[研究结果/结论]以碳中和领域为例,基于本文提出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识别得到未来短期、中期、长期新兴技术共7项,实验结果验证了潜在影响力预测方法在识别高影响力研究中的有效性,以及融合多源信息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识别 多源数据 潜在影响力预测 多源信息融合 主题分析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块信息分类的复杂山地水稻种植区域提取:以湘西永顺为例
19
作者 陈磊士 汪天颖 +2 位作者 谢佰承 郑仲帅 帅细强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结合监督分类地块信息建立水稻连续遥感物候曲线,为复杂山地水稻种植区域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利用多光谱和SAR影像建立多维度空间特征,开展多特征结合的机器学习监督分类稻田地块信息提取(传统监督分类法);基... 【目的】结合监督分类地块信息建立水稻连续遥感物候曲线,为复杂山地水稻种植区域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利用多光谱和SAR影像建立多维度空间特征,开展多特征结合的机器学习监督分类稻田地块信息提取(传统监督分类法);基于非监督分类空间聚类算法,利用3年连续多光谱和SAR影像,耦合构建水稻完整连续遥感物候曲线,在稻田地块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精确的一季稻物候特征地块,实现高精度的复杂山地水稻种植区域提取(传统监督分类+长时序物候曲线分类法),并比对分析2种分类方法水稻种植区域的提取精度。【结果】非监督分类长时序物候信息的分类精度优于仅使用监督分类算法的稻田地块分类结果,二者结合的方法错分、漏分情况均少于传统监督分类算法,传统监督分类+长时序物候曲线分类法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4.60%,Kappa系数为0.89,优于传统监督分类法(精度为89.20%,Kappa系数为0.82),对湘西永顺县一季稻种植遥感提取面积较2021农业统计年鉴数据仅高出1.8%,分类结果和高清底图可基本契合,符合湘西地区复杂山地一季稻的种植分布特征,降低了研究区下垫面破碎、耕地分布分散、可用影像较少等问题对水稻遥感分类的不利影响。【结论】传统监督分类+长时序物候曲线分类法优于传统监督分类方法,可筛选出精确的一季稻物候特征地块,可有效发挥在线云平台的数据与算力优势,建立结合地块信息分类的复杂山地水稻种植区域提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块信息 农业遥感 物候信息 作物识别 复杂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车间全要素标识数据质量追溯系统研究
20
作者 王丽雯 孙文磊 +3 位作者 常赛科 吴雪 郎双曼 路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200,共8页
为满足变压器生产车间智能制造需求,研究通过分析某变压器生产制造车间的生产制造流程,构建了变压器生产车间全要素标识数据质量追溯系统。同时对变压器生产车间制造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从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构建、信息融合机制、系统实... 为满足变压器生产车间智能制造需求,研究通过分析某变压器生产制造车间的生产制造流程,构建了变压器生产车间全要素标识数据质量追溯系统。同时对变压器生产车间制造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从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构建、信息融合机制、系统实现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一种变压器制造追溯系统的体系架构;研究了变压器生产车间数字化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融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物元可拓的变压器生产车间全要素信息数据模型,实现了生产车间运行信息的数字化管理;然后,采用Java编程技术以及Hadoop平台开发了变压器生产车间质量追溯系统;最后,采用系统性能测试软件对所开发的系统信息追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导资源平均算法能够在保证响应时间的同时提升吞吐率,能够满足质量追溯需求。研究可为工业产品质量追溯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质量追溯 全要素标识 信息融合机制 RFI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