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态与分离态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张文会 宋子文 +1 位作者 张超 席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203,共14页
为揭示人工驾驶车辆(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AV)构成的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演化规律,从其混合态与分离态两种排列方式入手展开研究。首先,考虑CAV功能退化现象,构建适合异质交通流的改进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建立各车型数量比例的期望表达式... 为揭示人工驾驶车辆(HDV)和智能网联车辆(CAV)构成的异质交通流的稳定性演化规律,从其混合态与分离态两种排列方式入手展开研究。首先,考虑CAV功能退化现象,构建适合异质交通流的改进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建立各车型数量比例的期望表达式;其次,通过推导混合态与分离态的基本图模型,解析高峰与平峰时段的流量-密度曲线特征差异;之后,理论推导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判别条件,并分析队列规模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验证扰动条件下的车流稳定性,对比分析分离态与混合态下行驶速度和CAV渗透率对速度扰动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行驶速度下,分离态实现车流稳定所需CAV渗透率较混合态平均降低12.7%,其稳定性随队列规模扩大呈现非线性增长,并可使高峰时段最大流量提升14.7%。但当CAV渗透率低于0.2时,混合态的车流抗扰动能力更强;当行驶速度处于15,25,35 m·s^(-1)下,CAV渗透率将分别达到0.86、0.71和0.47,此时,采用分离态和混合态均可以在车流扰动中保持稳定;在高速工况下,混合态与分离态达到稳定性所需的CAV渗透率差异将缩短至0.0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基本图与稳定性 数值仿真 异质交通流 队列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交通流基本图的通行能力模型
2
作者 张文会 宋子文 +1 位作者 张超 张攀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8-394,共7页
为研究智能网联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合的异质交通流通行能力特性,基于协同自适应控制模型和智能驾驶员模型,推导出考虑反应时间的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首先,根据不同的跟驰模式确定异质交通流下的车辆比例;其次,基于推导出的异质交通... 为研究智能网联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混合的异质交通流通行能力特性,基于协同自适应控制模型和智能驾驶员模型,推导出考虑反应时间的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首先,根据不同的跟驰模式确定异质交通流下的车辆比例;其次,基于推导出的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解析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与通行能力之间的联系,并对模型中的影响参数做敏感性分析;最后,借助SUMO仿真软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密度下,提高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有利于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渗透率平均每增加20%,通行能力增加607.81辆/h;车头时距每减少0.1 s和自由流速度每增大5 m/s分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41.00和317.00辆/h,同时也说明反应时间的减少对通行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当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增大时仿真数据点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它们都在理论曲线附近,仿真结果与理论曲线基本相符,证明了异质交通流基本图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 智能网联车辆 异质交通流 基本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时延下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尚飞 杜文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人工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四种类型车辆构成的复杂混合交通...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人工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四种类型车辆构成的复杂混合交通流,同时考虑驾驶员反应时延、车辆通讯时延以及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考虑多类时延的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与稳定性模型。对复杂混合交通流中不同跟驰类型的比例与其时延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同质流与复杂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分别进行了推导与解析。理论推导出了考虑多类时延的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条件,并详细解析了不同CHV与CAV渗透率下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设计了Matlab数值仿真实验,详细分析了驾驶员反应时延、车辆通讯时延以及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复杂混合交通流的通行能力与稳定性,同比网联人工驾驶车辆提升幅度要大;(2)在CAV渗透率高于0.6的情况下,复杂混合交通流迅速达到稳定状态;(3)各类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均具有消极影响,其中驾驶员反应时延对复杂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影响最大,而传感器量测时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小,车辆通讯时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处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基本图与稳定性 跟驰模型 复杂混合交通流 多类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左转场景下冲突车辆意图识别与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周东浩 杭鹏 孙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探究无保护左转场景下人类驾驶员意图的一致性方向和演化过程,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在与人类驾驶汽车交互时双方意图一致性的达成。首先,基于中国上海仙霞剑河交叉口(XXJH)数据集和德国inD数据集,提取出无保护左转场景的实证轨迹。然后,... 探究无保护左转场景下人类驾驶员意图的一致性方向和演化过程,以加快自动驾驶汽车在与人类驾驶汽车交互时双方意图一致性的达成。首先,基于中国上海仙霞剑河交叉口(XXJH)数据集和德国inD数据集,提取出无保护左转场景的实证轨迹。然后,基于同理心原则,提出合作加速度指标表征实时意图倾向,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合作加速度、到达冲突点时间(T)和单边预期一致性方向的函数关系。接着,为探究双边预期一致性方向及其变化过程,将上述函数映射到左转车和对向直行车到达冲突点时间(即Tl和Ts)组成的坐标空间上,提出了决策时间域图的分析方法。在实际数据中挖掘人类驾驶员意图演化过程,得到预期意图冲突区域(即左转场景的“两难区”),在inD数据中两难区位于直线Ts=Tl上方,而在XXJH数据中预期冲突区分布整体位于此直线附近,从意图决策和演化的角度说明了inD数据中直行车具有更高的通行优先权,而XXJH数据中左转和对向直行车均认为双方通行优先权是相当的;挖掘了意图一致达成的置信区域,当交互状态位于在某一方到达冲突点时间小于2s的区域,趋同比例平均为95%以上,可视为意图收敛区域。最后,讨论了将意图识别与一致性演化结果作为先验知识应用到自动驾驶汽车的交互策略,实现预期协同决策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人机混驾环境 冲突交互 意图一致性 决策时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林友斌 陈蒙蒙 杨霖霖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9-1285,共7页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义,为系统性能评估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此外,分析了液流电池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效率 能流表 能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前车信息反馈的CAV混合交通流特性
6
作者 路庆昌 孟旭 +2 位作者 刘丽萍 任永全 王世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7-1774,共8页
针对当前研究忽略了CAV可跨物理限制接收多前车信息反馈特性的问题,建立考虑多前车信息反馈的I-CACC车辆跟驰模型,分析不同CAV渗透率及队列排列对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和基本图特性的影响.构建I-CACC跟驰模型,采用多前车与主体车的间距差作... 针对当前研究忽略了CAV可跨物理限制接收多前车信息反馈特性的问题,建立考虑多前车信息反馈的I-CACC车辆跟驰模型,分析不同CAV渗透率及队列排列对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和基本图特性的影响.构建I-CACC跟驰模型,采用多前车与主体车的间距差作为判定影响程度的标准.基于排队强度和马尔科夫链理论,建立混合交通流的队列排列模型.仿真分析混合交通流的队列稳定性和基本图特性.结果表明,当CAV采用I-CACC模型,渗透率达到0.7以及队列排队强度为0.5时,混合交通流的队列稳定性最大;当渗透率大于0.7或队列排队强度大于0.5时,稳定性下降.考虑多前车信息反馈的纯CAV交通流通行能力较纯HV流通行能力提高了3.09倍,相比于采用CACC模型的纯CAV交通流,这一提升仅为2.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跟驰模型 排队强度 稳定性 基本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循环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汽水两相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勇 李维腾 +3 位作者 堵根旺 马玉华 周科 杨冬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9,共11页
为对深度调峰时对冲燃烧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消去高阶无穷小扰动量以及稳态量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 为对深度调峰时对冲燃烧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消去高阶无穷小扰动量以及稳态量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传递函数,通过Nyquist曲线图解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典型回路在25%BMCR和50%BMCR工况运行时的临界热流密度分别为182.20、240.13k W/m^(2)。同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某350MW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速、管长、倾斜角度以及入口节流系数等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不稳定边界图表现为“双C”型;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热流密度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增大,不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加管道的倾斜角度,会增大重位压降,使其产生的扰动增加,不利于流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锅炉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Nyquist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CLA的形式化描述与退火遗传映射算法
8
作者 杨晨光 李伟 +1 位作者 杜怡然 陈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8-1375,共8页
为解决密码算法映射到粗粒度可重构密码逻辑阵列(CRCLA)过程的描述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数据流图节点与划分后节点簇的描述形式,并以一种坐标序列描述形式精确显示CRCLA中资源的占用情况;针对密码算法映射到CRCLA上性能不高及编译时间过长... 为解决密码算法映射到粗粒度可重构密码逻辑阵列(CRCLA)过程的描述困难问题,提出一种数据流图节点与划分后节点簇的描述形式,并以一种坐标序列描述形式精确显示CRCLA中资源的占用情况;针对密码算法映射到CRCLA上性能不高及编译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退火遗传算法,从初始温度、降温系数等方面对退火算法进行改进,增加遗传算法的筛选、交叉与变异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编译时间与性能平均降低了30.6%与13.4%,验证了算法的高能效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算法 数据流图 划分 描述形式 粗粒度可重构密码逻辑阵列 快速收敛 退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匹配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宇坤 钱广民 +3 位作者 常利 赵疆昀 高凡 朱慧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4,共10页
列车运行图与客流需求息息相关,当运行图提供的能力与客流需求相匹配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既可以充分地适应乘客的需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运输能力。通过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影响要素的探讨分析,改进有效路径搜索算法,构建客流... 列车运行图与客流需求息息相关,当运行图提供的能力与客流需求相匹配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既可以充分地适应乘客的需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运输能力。通过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影响要素的探讨分析,改进有效路径搜索算法,构建客流分配模型并利用MS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基于配流结果提出列车运行图能力与客流需求匹配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多目标合成的方法进行计算。基于能力匹配度的计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分时段、分区段、分方向的优化方法,实现列车运行图能力与客流需求的协调匹配。最后以南京轨道交通为例进行实例计算,与能力匹配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采取的优化方法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与客流需求匹配度提高1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图 客流分配 能力匹配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MARTE模型的时序分析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嘉 周晴 +1 位作者 杜家昊 王一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针对航天嵌入式软件(aerospace embedded software,AES)时序需求复杂带来的时序需求定义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RT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的数据流时序(data flow timing based on MARTE,DF... 针对航天嵌入式软件(aerospace embedded software,AES)时序需求复杂带来的时序需求定义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RTE(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al-time and embedded systems)模型的数据流时序(data flow timing based on MARTE,DFT-MARTE)模型,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处理点缓存计算算法、时序偏离概率检测算法和时序序列分析算法。处理点缓存计算算法动态更新缓存空间,使后续时序检测正常执行;时序偏离概率检测算法利用多线程并发模拟时序特性,检测需求中时序偏离问题;时序序列分析算法是基于梯度下降算法,拟合时序序列,指导用户优化需求。该模型相比传统数据流模型更适用航天嵌入式软件,利于后续开发和维护,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时序模型 数据流图 嵌入式软件 时序偏离检测 多线程 时序分析 梯度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研究
11
作者 田序伟 杨凯 +3 位作者 邓志鹏 尉子璇 殷彤 郑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更深刻地理解船舶交通流运行特性,以速度离散度研究为切入点,提出描述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的两种指标,根据交通流基本图理论,对速度离散度在船舶交通流基本图上的分布及其与船舶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 为更深刻地理解船舶交通流运行特性,以速度离散度研究为切入点,提出描述船舶交通流速度离散特性的两种指标,根据交通流基本图理论,对速度离散度在船舶交通流基本图上的分布及其与船舶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船舶流量、密度和速度的增加,速度离散度的分布趋于稳定,在低流量、高速度离散度区间内,速度离散度随着船舶流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低速度离散度区间内,速度离散度随着船舶流量增加逐渐升高;基于改进的K-means-FCM算法,使用船舶交通流流量、密度、速度和速度离散度作为分类指标,对船舶交通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中心与指标值的分布范围。基于试验结果,抽象总结船舶交通流运行状态图,将船舶交通流划分自由态、同质态、稳定态和异质态等4种状态。该研究对更好地认识船舶交通流特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流 速度离散特性 交通流基本图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耦合影响的数智化电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方法
12
作者 谢敬东 石全 +2 位作者 关博文 李锐振 邓化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2,173,共13页
近年来,数智化电缆线路系统中安装了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装置,但这些在线监测装置相对独立,采集到的运行数据未得到综合分析,难以起到综合防范安全事故的效果。为此,提出一套考虑耦合影响的数智化电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模型。首... 近年来,数智化电缆线路系统中安装了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装置,但这些在线监测装置相对独立,采集到的运行数据未得到综合分析,难以起到综合防范安全事故的效果。为此,提出一套考虑耦合影响的数智化电缆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模型。首先,选取数智化电缆线路系统的电气和非电气关键特征参量并进行分类;其次,建立安全评估因果关系图,设计模型功能,分析并搭建电缆系统动力学流图;再次,应用相互作用矩阵确定变量权重和建立最优模型训练参数,分别构建不同类型变量与设备之间故障概率函数;然后,依据串联模型实现对整个电缆系统的安全评估,并将其转化为系统动力学方程,搭建数智化电缆系统安全评估模型;最后,以某地区电缆线路为例评估其安全状态。结果表明,本模型处理复杂电缆系统时考虑了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影响,能够实现对数智化电缆的全面评估,有效保证其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电缆 因果关系图 系统动力学流图 相互作用矩阵 系统动力学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推理测验的项目生成算法研究
13
作者 游晓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2-639,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程结构图的图形推理测验项目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定义运算路径、构建关联矩阵和扩展矩阵,实现了图形推理测验项目的快速、批量生成.首先,给出了计算流程结构图运算路径的数学公式,并通过分析关联矩阵和扩展矩阵的秩...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程结构图的图形推理测验项目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定义运算路径、构建关联矩阵和扩展矩阵,实现了图形推理测验项目的快速、批量生成.首先,给出了计算流程结构图运算路径的数学公式,并通过分析关联矩阵和扩展矩阵的秩,筛选出能够生成有效图形推理题目的路径组合.然后,基于筛选出的路径,生成各种流程结构图,并根据预设的图形变换规则,将流程图转化为具体的图形推理题目.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图形推理测验项目的自动化生成,为测验题库的构建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推理测验 自动化项目生成 流程结构图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模型的电力系统全景视图生成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寿愚 方文崇 +4 位作者 唐羿轩 胡荣 李勇刚 齐文斌 张瑞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6,共7页
研究了基于IEC 61970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的全景视图、厂站接线图自动生成技术。基于动态图模映射自动关联、最小面积椭圆地理分区算法、厂站布局的释放-压缩算法,在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实现了南方电网110 k V... 研究了基于IEC 61970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的全景视图、厂站接线图自动生成技术。基于动态图模映射自动关联、最小面积椭圆地理分区算法、厂站布局的释放-压缩算法,在南方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实现了南方电网11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模型的全景拼接基础上自动成图、厂站接线图自动布局成图、地理潮流图自动生成、模型图形的同步更新,并成功应用到EMS等系统,达到了电力系统全景画面集成,提高了电网运行维护效率,为调控中心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和丰富的电网图形和可视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息模型 自动成图 地理潮流图 在线片网图 切片图 厂站图 主接线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及生态流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15
作者 涂晶晶 陈森林 +1 位作者 艾学山 毕玉晓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
以水电站大坝下游河道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天然日流量特征出发,基于月中值流量和月内典型特征流量绘制了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作为水库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依据。基于此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建立了判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的7 d流量偏差率、7 d... 以水电站大坝下游河道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天然日流量特征出发,基于月中值流量和月内典型特征流量绘制了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作为水库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依据。基于此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建立了判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的7 d流量偏差率、7 d生态需水保证率、月均生态需水适宜度及基于此3个指标的生态需水综合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符合各时段河流天然流量的基本特征,可作为指导水库生态泄流的依据;所建立的生态流量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实际下泄流量与天然流量的变化程度,可用于评价河流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流量 生态流量特征图 生态流量评价 水库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NS模型相图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昶胜 王兵 +1 位作者 黄军强 王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1期48-51,共4页
基于开放边界条件下元胞自动机交通流NS模型,模拟入口概率α、出口概率β、车辆最大速度Vmax以及随机慢化概率ρ对系统流量J的影响,根据不同流相中流量J的变化规律,建立NS模型的相图。结果表明,车辆最大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能提高系... 基于开放边界条件下元胞自动机交通流NS模型,模拟入口概率α、出口概率β、车辆最大速度Vmax以及随机慢化概率ρ对系统流量J的影响,根据不同流相中流量J的变化规律,建立NS模型的相图。结果表明,车辆最大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能提高系统流量,车辆的随机慢化概率在小于临界随机慢化概率ρc时,不会对系统流量造成影响,而超过ρc时,随机慢化概率越大,对系统流量的反作用越明显。Vmax和ρ决定系统相图。当Vmax=5,ρ<ρc时,系统相图只由自由流相和堵塞流相构成,自由流相和堵塞流相被一条曲线分开;ρ>ρc时,最大流相出现,最大流相区域随着ρ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交通流 流量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橡胶包装码垛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超群 邓喜君 蔡鹤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8期14-18,共5页
针对橡胶后处理装置中半自动包装、人工码垛的现状,研制了橡胶称重、包装、码垛全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基于PLC的主从控制系统来控制,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在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中采用的是单元化的状态流程图法,该方法的控制逻... 针对橡胶后处理装置中半自动包装、人工码垛的现状,研制了橡胶称重、包装、码垛全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基于PLC的主从控制系统来控制,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在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中采用的是单元化的状态流程图法,该方法的控制逻辑清晰,特别适合于复杂系统的软件开发。另外还对橡胶包装码垛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 码垛 PLC 状态流程图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障活动流程的保障设备需求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文佳 康锐 +1 位作者 刘瑞 贾治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03-1906,共4页
为解决装备研制阶段保障设备数量预测过程中输入数据难得到、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保障活动流程的保障设备需求量计算模型。模型以研制阶段保障系统建模和保障分析数据为输入,分析并计算了功能分析框图中底层保障活动对保障设... 为解决装备研制阶段保障设备数量预测过程中输入数据难得到、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保障活动流程的保障设备需求量计算模型。模型以研制阶段保障系统建模和保障分析数据为输入,分析并计算了功能分析框图中底层保障活动对保障设备的平均需求量和最大需求数量。然后,由功能分析框图中各层保障活动的流程逐层向上汇总得到其顶层保障功能的保障设备需求,进而算得站点内保障设备的配置数量。最后,给出一个歼击机外场保障设备需求量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工程适用性,能够为研制部门预测保障设备数量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阶段 保障设备 预测 功能分析框图 活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S炼铅物质流变化对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洪才 时章明 +2 位作者 沈浩 陈通 姜信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850-2854,共5页
构建SKS炼铅生产流程的基准物质流图,以某SKS炼铅法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分别绘制该企业生产流程的实际物质流图和基准物质流图,并分析含铅物料在实际生产流程中偏离基准物质流图时对铅能耗的影响。从物质流和工序的角度分析可知:增大外... 构建SKS炼铅生产流程的基准物质流图,以某SKS炼铅法企业生产数据为依据,分别绘制该企业生产流程的实际物质流图和基准物质流图,并分析含铅物料在实际生产流程中偏离基准物质流图时对铅能耗的影响。从物质流和工序的角度分析可知:增大外加物质流、减小循环物质流和排放物质流会降低铅能耗,而且越是靠后的工序发生以上3种物质流对铅能耗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S炼铅 物质流 基准物质流图 实际物质流图 铅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过程信息建模及重组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玉 邢渊 阮雪榆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在综合分析现有建模技术的基础上 ,将软件设计中的数据流图引入工程设计过程的信息建模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图和设计结构矩阵进行信息建模和重组的新方法。深入讨论了目前尚不很成熟的设计结构矩阵撕裂算法 ,给出了算法流程。并以注... 在综合分析现有建模技术的基础上 ,将软件设计中的数据流图引入工程设计过程的信息建模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图和设计结构矩阵进行信息建模和重组的新方法。深入讨论了目前尚不很成熟的设计结构矩阵撕裂算法 ,给出了算法流程。并以注塑模具设计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结构矩阵 信息建模 重组 数据流图 并行工程 注塑模具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