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协同背景下农用无人机作业控制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邵将 马国萍 +3 位作者 陈志勇 宫宇 李玉鹏 田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果作业人员在使用优化后方案完成设定任务时,反应时更短,平均瞳孔直径更小,用时更短,准确率更高。结论作业人员对优化后的人机协同操控界面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都显著优于优化前,验证了优化后界面交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眼动追踪 农业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推动区域产业协作和产业转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久文 虎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6,共13页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深化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产业协作,推动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面临传统要素红利衰减、产业链...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深化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产业协作,推动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面临传统要素红利衰减、产业链协同不足与制度性壁垒等多重约束,亟需通过“梯度转移”逻辑重构区域分工体系,以“要素流动—产业链重构—制度协同”三位一体的机制激发新动能。区域产业协作的核心矛盾在于破解资源错配与市场分割,其本质是通过协作创造效应、制度摩擦效应和要素积累效应,推动技术创新扩散、要素跨域配置与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全产业链效率的跃升,最终实现产业空间组织形态的帕累托改进。从现实挑战看,东部地区面临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与创新势能外溢需求,中西部地区受制于基础设施缺口与制度壁垒,东北地区则深陷路径依赖与转型停滞困境,这些问题导致产业转移陷入“转而不接”“协而不同”的低效均衡。区域协作需通过要素时空优化、产业链网络化协同及制度创新,形成“创新引领—梯度承接—反向赋能”的动态循环。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构建“有效市场驱动、有为政府赋能、有机企业协同”的新型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作 产业转移 空间交互效应 制度摩擦 制度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视角下智能应急装备交互方式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年文 陆春杉 +3 位作者 毕翼飞 孟馨培 张艺滢 王翠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公共安全事件高频次、高复杂性的现实挑战,系统梳理国内外智能应急装备的交互方式与功能属性,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智能技术,构建从场景需求到技术赋能再到体验优化的三维设计框架,提升应急产品... 目的针对公共安全事件高频次、高复杂性的现实挑战,系统梳理国内外智能应急装备的交互方式与功能属性,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可穿戴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智能技术,构建从场景需求到技术赋能再到体验优化的三维设计框架,提升应急产品在灾变环境中的功能可靠性与人文属性。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与案例分析法,总结出交互设计的核心原则,揭示多模态融合交互、数字孪生技术及人机协同机制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表明,智能应急装备正从单一物理操控向自然交互演进,通过语音、触觉、视觉及脑机接口等多模态协同,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操作可靠性与救援效率,为工业设计赋能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助力实现人机协同的智能应急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应急装备 公共安全 交互方式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数智检修中虚拟团队协作交互行为与认知协同研究综述
4
作者 支锦亦 牛征北 黎睿臻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14,I0006,共15页
目的针对轨道交通运维效率提升对智能远程检修的迫切需求,探究远程协作模式下虚拟团队的认知规律,为智能检修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任务复杂度、信息透明度、工具可视化等要素对认知过程... 目的针对轨道交通运维效率提升对智能远程检修的迫切需求,探究远程协作模式下虚拟团队的认知规律,为智能检修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任务复杂度、信息透明度、工具可视化等要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机制,梳理虚拟协作中的关键认知特征。结果揭示虚拟团队协作存在“自外向内”新型认知加工路径,归纳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外及内”的三元认知路径,以及“团队、任务、系统”三维度影响因素,并阐释数智技术(语音交互、电子指南、虚拟形象)对认知偏差的修正效应。结论凝练虚拟团队认知协同特征,为轨道交通人机协同运维系统提供工效学依据,推动数智交通虚拟检修系统的高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检修 远程协作 虚拟团队 交互行为 认知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图协同的海洋热浪可视分析
5
作者 贺琪 解秋寒 +2 位作者 黄冬梅 陈括 王建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8-1027,共10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持续攀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捕捉海洋热浪多因子耦合、多尺度交互的复杂特性,特别是在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的量化表征方面... 在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持续攀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经济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捕捉海洋热浪多因子耦合、多尺度交互的复杂特性,特别是在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的量化表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融合高维时空特征的多视图协同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的特征提取技术,通过构建包含热浪强度、频次和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多维特征矩阵,结合改进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建立动态空间邻接关系,实现了对海洋热浪时空演变规律的精准刻画。其次,创新性地设计了支持多要素关联分析的可视化系统,采用多维标度法和HDBSCAN聚类算法,能够深入解析海洋热浪事件与海表温度异常、风速场等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该系统通过多视图协同交互能够直观探索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模式及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浪 多视图 时空图卷积 可视分析系统 协同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
6
作者 肖烜 段宇轩 +2 位作者 唐嘉乔 涂青蓝 沈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 为了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协同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与多模型滤波的无人车协同导航方法。将深度学习网络与交互式多模型预测算法(IMM)深度融合,并融入协同导航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数据层面的高效融合与互补,显著增强了导航系统在复杂、高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精确性。复杂环境下实车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m的测试路径上,所提方法协同导航系统最大误差为0.3 m,较最初的激光/惯性协同导航方法提升了27.9%,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卫星拒止环境下协同导航系统的显著优势与工程实用价值,为未来智能无人系统在拒止条件下的自主导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导航 拒止环境 点云检测 深度学习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张永晋 瞿崇晓 +2 位作者 范长军 褚进琦 刘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26,共9页
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集群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潜力巨大,但其大规模部署和实战演练的过程复杂,且耗费大量资源。受蚁群觅食行为启发,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真实、灵活且直观易用... 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集群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潜力巨大,但其大规模部署和实战演练的过程复杂,且耗费大量资源。受蚁群觅食行为启发,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无人机侦察打击任务仿真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真实、灵活且直观易用的基准平台,以支持多无人机协同任务的仿真和评估。首先,介绍蚁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无人机集群执行察打任务的仿真流程;接着,构建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研发相应的机群协同智能算法,以优化察打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并利用LÖVE 2D框架开发交互式仿真系统;最后,展示三种具有代表性场景下的模拟效果,并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察打任务仿真,助力不同场景下的作战策略评估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优化算法 无人机集群 侦察打击任务 路径规划 交互式仿真 协同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交互到交往:人机协同认知的形态演进与未来审思 被引量:1
8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0,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与社会能力为人类提供一种机器认知,人机协同成为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为更好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研究首先讨论了人工智能参与人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从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到对...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较强的自主性与社会能力为人类提供一种机器认知,人机协同成为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为更好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研究首先讨论了人工智能参与人的认知活动的方式从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到对话生成的巨大转变。基于此,分析了人机协同认知从交互到交往的演进形态,具体展现为“基于人机交互的认知引导”“基于人机分工的认知拓展”“基于人机交往的认知互惠”。最后,基于人机逐渐建立的互惠关系,以大脑的隐喻进一步思考了未来人机如何走向共生,提出坚持统一整体、致力认知一致、实现共同进化的重要原则,以促成人机协同向人机共生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认知 人机交互 人机交往 人机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深度交互的协作群体智能构建策略与应用研究
9
作者 孔维梁 韩淑云 张昭理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5,共8页
协作学习是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学习者之间交互参与不积极、交互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仍然严重阻碍了协作学习效能的有效发挥。为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加强深层次知识建构,从协作群体构建的视角切入,结合人... 协作学习是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学习者之间交互参与不积极、交互内容缺乏深度等问题仍然严重阻碍了协作学习效能的有效发挥。为了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交互和加强深层次知识建构,从协作群体构建的视角切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并验证了促进深度交互的协作群体智能构建策略。该策略基于混合分组原则,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进行异质组合,对交互意愿进行同质组合,引入对协作进程有重要影响的领导者角色作为约束条件。实践结果表明:(1)该策略能有效减少学习者边缘化现象,增强其交互的紧密性;(2)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意义协商、检验修正等高层次交互上的参与度,从而促进深层次知识建构;(3)有利于使交互紧密围绕任务展开,并推动学习者从意义协商向更高层次的检验修正和达成与应用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深度交互 群体构建 社会网络 交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10
作者 马广超 颜宁 +2 位作者 王明强 李相俊 马少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5,I0028-I0030,共14页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部能源与碳排放配额同时出清,且解决在不同季节下碳排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IES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IES的“电热气碳”耦合运行框... 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内部能源与碳排放配额同时出清,且解决在不同季节下碳排放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碳-能”协同响应的IES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搭建IES的“电热气碳”耦合运行框架,采用离散化处理打破碳交易与能量交易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针对各类型主体的功率特性构建多能一致性动态平衡模型;其次,统一融合碳能交互价格,构建新型碳能交互市场,将低碳需求信号引入到各季节的碳能交互价格之中,提出考虑季节排碳规划和需求响应的“碳-能”协同响应策略;最后,以IES运行的经济性与低碳性为目标,依据季节性优化调度流程下发运行计划。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的新型碳能交互市场与“碳-能”协同响应机制对IES的季节性低碳经济优化调度带来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交互市场 低碳需求信号 “碳-能”协同响应 季节性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人机协同学习的互动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妍妍 黄颖芬 温思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人机协同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重构了人机协同学习的交互方式,但已有研究对学习小组与GAI的互动模式尚缺乏系统性讨论。基于对GAI支持下的人机协作学习对话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应用、分析、示例是... 人机协同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重构了人机协同学习的交互方式,但已有研究对学习小组与GAI的互动模式尚缺乏系统性讨论。基于对GAI支持下的人机协作学习对话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应用、分析、示例是学生向GAI提问中最常见的三种问题类型。在“生—机”交互中,学习者群体涌现出探索式提问、优化提问、信息综合三种主要交互行为,每种行为均呈现出清晰的认知参与方式转换模式;在“生—生”交互中,涌现出任务理解、主题探讨、非任务交流三种主要交互行为,其认知参与方式转换模式不典型。根据提问类型的共现关系与人机互动行为,学习小组与GAI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时表现出主导分析型、整合思考型和答案导向型三种互动模式,主导分析型模式以深入探究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整合思考型模式突出组内交流对多元信息整合与反思性思考的关键作用,答案导向型模式则侧重围绕GAI提供的信息展开人机互动。为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的人机协同学习效果,应以思维技能与创新意识为中心促进高认知学习,以提问为中心促进人机协同对话式学习,并根据学习任务需求调整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认知建模 对话式学习 互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交互视角的领导力研究
12
作者 张志鑫 郑晓明 钟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6,共11页
基于人机交互视角探讨领导者与人工智能(AI)的互动关系以及AI对领导力发展的影响。首先,重点阐述领导者与AI在人机交互下的关系演变,包括命令执行、镜像对称、智能主导、交互共生4个阶段,以及领导者面临的新情境。其次,以决策、共情和... 基于人机交互视角探讨领导者与人工智能(AI)的互动关系以及AI对领导力发展的影响。首先,重点阐述领导者与AI在人机交互下的关系演变,包括命令执行、镜像对称、智能主导、交互共生4个阶段,以及领导者面临的新情境。其次,以决策、共情和创新为维度,探讨领导者与AI在各个维度的角色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提出实践进路,旨在确保领导者与AI之间的高效交互,包括塑造AI伦理确保算法“向善”、领导者发挥责任主体作用以及数据治理推动组织智能化发展。揭示领导者与AI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性,推动人机交互理论发展。同时,分析领导者与AI在决策、共情和创新等维度的交互作用,为领导力变革、角色职能变化和领导力需求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领导力 人工智能 决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互赖理论的代际绘画策略设计与应用研究
13
作者 孙一文 李韬慧 +1 位作者 张晨曦 周頔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133,共10页
目的代际合作绘画能有效提升老年人与儿童的情绪和认知收益,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合作不平衡和松散的问题。基于社会互赖理论,探索在代际合作绘画系统的设计中,绘画内容的互动动画如何提升老年人与儿童之间合作绘画的参与度和合作行为。方... 目的代际合作绘画能有效提升老年人与儿童的情绪和认知收益,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合作不平衡和松散的问题。基于社会互赖理论,探索在代际合作绘画系统的设计中,绘画内容的互动动画如何提升老年人与儿童之间合作绘画的参与度和合作行为。方法基于近似刚性变形(As-rigid-as-Possible)和双线性插值算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 Algorithm)开发代际合作绘画交互式原型,并运用绿野仙踪法(Wizard-of-Oz)模拟AI实现绘画内容的互动动画,增强合作参与度与合作行为深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邀请16对儿童和老年人组合进行组内实验。结果绘画内容的互动动画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和儿童的绘画参与度,促进了任务导向行为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不平衡现象。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互动动画在提升代际合作绘画中的积极作用,为后续代际合作绘画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绘画 任务互赖 交互设计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观测器的协作机器人变导纳控制方法
14
作者 汪龙祥 李研彪 +1 位作者 孙鹏 陈庆盈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在机器人与环境或人进行交互时,当交互对象即环境或人的刚度突然增大后,机器人容易出现不稳定抖动,这会对机器人和环境或人造成危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操作者稳定拖动和机器人不稳定抖动时力信号的频率差异以及交互力幅值变化的剧... 在机器人与环境或人进行交互时,当交互对象即环境或人的刚度突然增大后,机器人容易出现不稳定抖动,这会对机器人和环境或人造成危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操作者稳定拖动和机器人不稳定抖动时力信号的频率差异以及交互力幅值变化的剧烈程度,设计了一种稳定观测器和恢复稳定的相关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有效改善了巴特沃斯高、低通滤波器超前和延迟造成的误判问题,保证了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稳定观测器 导纳控制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城市数字专利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王连 檀晶 李钰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共17页
数字技术创新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深化该主题研究,将数字技术创新的区位因素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在理论上阐述了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协调... 数字技术创新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深化该主题研究,将数字技术创新的区位因素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在理论上阐述了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国际专利分类(IPC)层面识别出2009—2022年全国239个城市53万余件数字技术申请专利,通过构建改进收敛性分析模型对数字技术创新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路径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指数及其分项指标具有收敛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数字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指数的赋能效应在中部地区与非中心城市较强,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心城市较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财政科学支持、公共数据共享、制度型开放等政府协同治理手段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区域收敛效应起正向交互作用。机制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破除产业同构、促进技术转移等区域协作互动方式来缩小区域差异。研究结论为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发展、释放其区域收敛效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 改进收敛性分析 政府协同治理 区域协作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跨模态双通道伪装目标检测方法
16
作者 程玉虎 吴世佳 +1 位作者 王浩宇 王雪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2-2641,共10页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伪装目标检测任务旨在利用可见光谱信息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这种视觉一致性导致的目标边界区分难和辨识性特征学习难等问题,限制了现有目标检测方法在伪装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 面向可见光谱图像的伪装目标检测任务旨在利用可见光谱信息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这种视觉一致性导致的目标边界区分难和辨识性特征学习难等问题,限制了现有目标检测方法在伪装目标检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跨模态动态协同双通道网络(CDCDN),探索了全局-局部多层次视觉感知和视觉-语言模型(VLM)在伪装目标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具体而言,首先,针对目标边界区分难,设计了动态协同双通道模块,通过双通道将检测过程解耦为全局信息定位和局部特征细化,从多层次的视觉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态信息协同及融合机制,通过全局门控约束与局部感知校正实现了全局与局部信息的相互补充和校正,从而增强了目标检测模型在目标边界模糊场景中的空间捕获能力。其次,针对辨识性特征学习难,设计了跨模态场景对象匹配模块,通过引入VLM来建立视觉和语言模态的跨模态交互,增强了目标与背景在特征空间中的差异性,从而提升了目标检测模型在缺乏辨识性特征场景中的语义区分能力。在MHCD2022和COD10K两个数据集上分别评估了mAP@0.5、mAP@0.5∶0.95和mAP@0.75指标。CDCDN在MHCD2022数据集上分别达到67.6%、42.6%和48.4%,在COD10K数据集上分别达到67.9%、40.6%和41.0%。与五种主流的目标检测方法Faster R-CNN、DETR、Lite-DETR、YOLOv5、YOLOv10相比,CDCDN在三个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优的检测精度。荒地、草地、树林和雪地四种常见伪装场景的可视化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DCDN具有良好的场景适应性。在消融实验中,逐步消融CDCDN中的关键组件,以系统地评估其贡献,结果显示各个关键组件都有助于模型检测性能的提升。综合实验结果表明,CDCDN可准确检测和周围环境具有高度视觉一致性的伪装目标,为伪装目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谱 伪装目标检测 双通道解耦 信息协同 跨模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在电力系统供需互动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斌 刘东 +3 位作者 刘天元 王静 王振尚 唐文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27-4340,I0121,共15页
供需互动通过电力系统需求侧与供应侧的信息交互可构建灵活的能源调控体系,是实现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可靠保障,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随着电力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供需终端所产生的数据量急速上升,传统的云计算架构难以... 供需互动通过电力系统需求侧与供应侧的信息交互可构建灵活的能源调控体系,是实现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可靠保障,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随着电力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供需终端所产生的数据量急速上升,传统的云计算架构难以适应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范式,边缘计算通过边缘侧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设备在数据源附近就近处理部分数据,具有低时延、高效率和分布式的特点。通过将边缘计算应用到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领域,可以有效提高供需互动的效率,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增强互动的灵活性。文中首先总结了边缘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现状,然后阐述了边缘计算应用于供需互动领域的关键技术,最后对边缘计算与供需互动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云计算 云边协同 供需互动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的协作互动侦查监督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原美林 王雪晴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7,共11页
协作互动侦查监督模式是在数字检察背景下,作为监督者的检察机关与被监督者的侦查机关基于共同的目标积极协作配合,所形成的良性互动侦查监督新模式。这一全新侦查监督模式的典型要素是协作性、互动性、数据共享性,且以“分工负责,互相... 协作互动侦查监督模式是在数字检察背景下,作为监督者的检察机关与被监督者的侦查机关基于共同的目标积极协作配合,所形成的良性互动侦查监督新模式。这一全新侦查监督模式的典型要素是协作性、互动性、数据共享性,且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为体制基础与理论依据。协作互动侦查监督模式与传统侦查监督模式并不冲突,其以传统模式为基础并延伸出独特的运作目标、理念、原则与方式,同时具备促进及时沟通协作、协调利益冲突的运作优势。但新模式的发展面临着部分实践困境,对此,应从侦检关系重塑、监督职能优化、配套措施保障、数字技术赋能等角度对新模式进行调适与完善,以最终实现法治框架内侦查监督质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监督 协作互动 监督模式 数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黎 赵璐 陈嘉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9-3748,共10页
针对现有众包任务分配研究中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的协同匹配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方法。考虑群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和交互成本度量,定义基于能力的角色层次聚类方法,量化基于能力层次的工人综合... 针对现有众包任务分配研究中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的协同匹配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方法。考虑群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和交互成本度量,定义基于能力的角色层次聚类方法,量化基于能力层次的工人综合胜任力度量。引入群组角色协同理论,将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协同匹配问题定义为执行者与任务之间的组合优化问题,定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协同候选服务交互成本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群组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算法,解决群组绩效和交互成本的双目标约束优化问题,提高任务分配的效率和质量。实验验证该方法在众包任务分配满足服务行为兼容性和功能可靠性等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众包 任务分配 角色协同 群组绩效 层次聚类 协同匹配 交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历程、特征、成效与未来图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凡华 刘丽杰 王斯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33-40,共8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成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职业教育地位十分突出。2005年,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开启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序幕,主要经历了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职业...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成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职业教育地位十分突出。2005年,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开启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序幕,主要经历了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与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地方试点、部省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三个阶段。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全国联动、各地积极参与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地一策”、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改革态势,各地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改革重点;中央的改革精神实现了直达地方和基层,如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展望未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深入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互动 部省共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