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速凝化学浆液渗透注浆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鹏程 阎学松 +4 位作者 孙星亮 刘志春 段远钊 宁志玮 何佳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68-3680,共13页
速凝双液化学浆液需采用静态混合方式施工,这使得浆液黏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以聚氨酯-水玻璃为典型速凝化学浆液,研究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渗透注浆机制,开展速凝化学浆液黏度时变试验,推导了一维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 速凝双液化学浆液需采用静态混合方式施工,这使得浆液黏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以聚氨酯-水玻璃为典型速凝化学浆液,研究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渗透注浆机制,开展速凝化学浆液黏度时变试验,推导了一维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渗透运动方程和注浆压力时空演化方程,进一步推导了三维球形和柱形渗透注浆的黏度时空分布方程、渗透运动方程和注浆压力时空演化方程,建立了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球形和柱形渗透注浆理论;将已有的渗透注浆室内试验成果,以及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与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结果可知,速凝化学浆液黏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与传统的Karol渗透注浆理论相比,考虑黏度时空变化特性的速凝化学浆液渗透注浆理论所预测的渗透半径更接近试验结果,所描述的渗透注浆现象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 速凝浆液 化学注浆 黏度时空变化 注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多维度权衡协同关系研究——以兴安盟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敏 李道政 李柏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实现多维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关键前提。论文基于InVEST与CASA模型、热点分析、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处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的兴安盟地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净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生态系统服务总量呈非对称持续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降水量的波动致使土壤保持服务与水源涵养服务的增量高于碳存储服务。(2)生态重要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重点生态区的占地面积增量显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3)协同关系是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权衡协同强度较弱。(4)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上西北与东南为协同区域,中部为权衡区域。研究结论对于实现研究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变 权衡与协同 大兴安岭山脉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被引量:124
3
作者 王式功 董光荣 +2 位作者 杨德保 金炯 尚可政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6-94,共9页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变化 趋势预测 风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与暴雨洪涝灾害 被引量:64
4
作者 冯强 王昂生 李吉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7-93,共7页
本文论述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相联系的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特征。我国受东亚季风影响明显,暴雨活动频繁。各地的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降水)活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和季节内振荡。与之相对应的暴雨洪涝灾... 本文论述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相联系的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特征。我国受东亚季风影响明显,暴雨活动频繁。各地的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降水)活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和季节内振荡。与之相对应的暴雨洪涝灾害也具有以上的时空变化特征。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受两种不同性质的降水天气——非台风暴雨和台风暴雨的影响,而各沿海省(区)由两者造成的洪涝灾害程度大小也不同。华南地区后汛期中的暴雨洪涝灾害比前汛期的严重。湖南省的降水一年中具有两个峰值,所造成的洪涝灾害也有两个季节性极大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变化 暴雨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地区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国华 董岩翔 +3 位作者 刘占元 汪庆华 刘国华 孙彬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72-79,共8页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 以杭嘉湖地区1990年和2002年两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图形分析等方法,识别并消除采样和分析误差的影响,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显示,10多年来土壤中As、B、Bi、Cd、Cu、F、I、P、S、Sb、Se、Sn、Tl、V、Zn的平均相对累积率超过5%,局部性累积现象尤为突出,预示土壤环境质量面临的巨大压力。为有效监控土壤环境变化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强土壤重金属行为研究,建立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监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 土壤元素 累积速率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秀年 严华生 郭世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70,共10页
通过对各种温度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得到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世纪初以来,总体来讲全球、南半球、北半球均出现了强烈的增温;这种增温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甚至有些区域在某些时段... 通过对各种温度资料所作的统计分析,得到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十世纪初以来,总体来讲全球、南半球、北半球均出现了强烈的增温;这种增温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甚至有些区域在某些时段出现了很强的降温;南北半球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对流层上层的温度变化要强于对流层下层的温度变化;冬季的增温要明显地高于夏季,冬夏温差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时空变化特征 温度 冬季 夏季 变化过程 季节差异 全球变暖 南北半球 南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复垦土壤典型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君宝 刘景双 +1 位作者 王金达 张学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在抚顺矿区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不同覆土类 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时间的土壤样品,对矿山复垦土壤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 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回填覆土后,营养元素含量在覆土... 在抚顺矿区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不同覆土类 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时间的土壤样品,对矿山复垦土壤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 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回填覆土后,营养元素含量在覆土初期恢复较快,覆土中 重金属元素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施(培)肥造成了重金属元素和营养元素含量表层高于30cm 层和60cm层;覆土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输入; 矸石母质中的重金属不存在对覆土耕 作层的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复垦 典型元素 时空变化 土壤 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巍 施斌 +2 位作者 索文斌 蔡奕 王宝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3-728,共6页
基于拉曼光时域反射计(ROTDR)技术,提出了冻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0%,40%与60%的下蜀土试样在一个冻融循环内的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实时监测;获得了监测数据的时空矩阵;提取出未冻土、正冻土、... 基于拉曼光时域反射计(ROTDR)技术,提出了冻土瞬态温度场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0%,40%与60%的下蜀土试样在一个冻融循环内的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实时监测;获得了监测数据的时空矩阵;提取出未冻土、正冻土、正融土与融土瞬态温度场的多项形态分布,包括局部形态分布、负温边界形态分布、既定位置形态分布以及既定时刻形态分布等;识别出环境负温骤升行为对冻土瞬态温度场形态分布的扰动特征;表明了传感光纤护套对其温度响应具有延迟效应。试验结果还表明:正冻土温度变化速率与其初始含水率间存在反相关性,而正融土温度变化速率与其初始含水率间无单调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瞬态温度场 拉曼光时域反射计 时空矩阵 温度变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流域潜在蒸散发估算-模式遴选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常斌 杨林山 +1 位作者 王帅兵 杨文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732,共6页
基于常见6种潜在蒸散发估算模式的对比、遴选及应用,就1981 2010年洮河流域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模式遴选结果表明Penman-Monteith模式在洮河流域潜在蒸散发计算中的精度最高.将该模式应用到洮河流域,发现洮河流域自上游甘南草原... 基于常见6种潜在蒸散发估算模式的对比、遴选及应用,就1981 2010年洮河流域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模式遴选结果表明Penman-Monteith模式在洮河流域潜在蒸散发计算中的精度最高.将该模式应用到洮河流域,发现洮河流域自上游甘南草原至下游黄土农耕区,潜在蒸散发逐渐增高.过去30年,洮河流域ET0总体呈上升趋势,气温升高为主导因素.增幅以牧林农混合区最大,山地森林区和黄土农耕区次之,甘南草原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Penman-Monteith模式 时空变化 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复垦土壤重金属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于君宝 刘景双 +1 位作者 王金达 张学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抚顺矿区老虎台井田煤矿北部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不同覆土类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年龄的土壤样品 ,对矿山复垦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矸石回填覆土后 ,重金属元素含... 利用网格布点取样法采集抚顺矿区老虎台井田煤矿北部矸石回填复垦还田生态重建试验区不同覆土类型、不同土壤深度、不同覆土年龄的土壤样品 ,对矿山复垦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矸石回填覆土后 ,重金属元素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施 (培 )肥造成了重金属元素含量表层高于 30 cm和 60 cm土层 ;覆土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输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元素 矿山复垦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Q值确定性求取与空变补偿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苏勤 曾华会 +3 位作者 田彦灿 徐兴荣 肖明图 吴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8-996,I0008,共10页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基于地层吸收补偿的传统方法大多数偏于解决中、深层地层的吸收衰减问题,没有考虑速度、厚度变化剧烈的近地表吸收衰减作用,因此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的确定性定量补偿方法,该方...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基于地层吸收补偿的传统方法大多数偏于解决中、深层地层的吸收衰减问题,没有考虑速度、厚度变化剧烈的近地表吸收衰减作用,因此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地表模型的确定性定量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地表一致性原理,引入表层相对衰减系数的概念,在共炮检域迭代计算相对衰减系数,结合表层旅行时求表层相对品质因子Q,由实测的绝对Q约束标定相对Q,建立表层Q模型,然后实现稳定的表层Q时空变补偿。经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目前在多个地区实际资料应用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衰减系数 迭代计算 表层相对Q值 表层Q值标定 空变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东部地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与发生学特性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维祥 曹继秀 +2 位作者 张宇田 胡双熙 许继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甘肃东部(亦称陇东)黄土塬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及成土速率与成土作用强度的时空变异规律。提出黑垆土叠加剖面的形成依次经历了古土壤发育、新冰期黄土粉尘堆积覆盖、人类耕作堆肥熟化三个阶段。埋藏古土壤普遍形成于距今7... 本文研究了甘肃东部(亦称陇东)黄土塬区黑垆土的发育演化模式及成土速率与成土作用强度的时空变异规律。提出黑垆土叠加剖面的形成依次经历了古土壤发育、新冰期黄土粉尘堆积覆盖、人类耕作堆肥熟化三个阶段。埋藏古土壤普遍形成于距今7500—3500年高温期的温湿草原环境中,南部粘化黑垆土带还存在距今约13800—7500年的古土壤发育阶段,但此时的成土速率比中全新世小。同一阶段的成土速率和成土作用的强度南部比北部大。在新冰期(距今约3000—2500年)中黄土粉尘的加速堆积,是古土壤层被掩埋以及形成覆盖层的直接原因。具有普遍性的人为耕作熟化是在全新世黄土覆盖层上进行的,黑垆土剖面中不可能普遍存在古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垆土 发生特性 时空差异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区域重力场变化基准的思考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少安 康开轩 黄邦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区域重力场的变化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时空意义的参考系统,也就是时空基准。由于变化始终是相对时空基准而言的,选择不同的时空基准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结果,因此,时空基准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区域重力场变化研究结果的正确性。通过研究... 研究区域重力场的变化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时空意义的参考系统,也就是时空基准。由于变化始终是相对时空基准而言的,选择不同的时空基准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结果,因此,时空基准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区域重力场变化研究结果的正确性。通过研究基准的时空属性,分析现行时空基准的适用性需求及其优势和缺陷,根据区域重力网的实际情况选建相对合理的时空基准,可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分析研究中起到去伪存真的作用,改善目前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分析结果与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基准 区域重力网 区域重力场 参考系统 重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孟连西7.3级、武定6.5级、丽江7.0级三次强震前地震波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静观 王兴辉 +2 位作者 雷素华 张喜玲 李永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20,共8页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态追踪了振幅比明显偏离平稳态的突变过程。发现主震前5—8年,7级大震震中10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低)值突变,6级强震震中13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值突变,当振幅比的突变在缓升(降)的背景上骤升(降),或突变异常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则中长期异常进入中短期阶段。在强震震中130km范围内的地震台(近台)振幅比值高达15.2以上,而远离强震震中250km以外的地震台(远台)振幅比最大值仅为9.8,近台的突变幅度至少比远台大30%。而强震成组发生前一年半时间内,位于强震震中110km范围内的近台振幅比的突变幅度比远在250km外远台大55—75%。对振幅比的突变和时空演化特征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成因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振幅比 时空演化特征 地震前兆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九曲溪水环境质量因子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灵 张玉 +3 位作者 谢好 江慧华 俞建安 周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9-94,共6页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个化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上,上游水质优于下游、优于中游,中游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在时间上,2005年以前水质呈下降的趋势,2005年以后水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水期,枯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整体上,九曲溪流域近6年来水质状况良好,水体呈中性偏弱酸性,D0含量丰富,还原性物质及TP含量不高,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污染源以沿岸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等产生的点污染源为主,其次为农业面污染源.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九曲溪水质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环境因子 动态变化 九曲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景观水道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纪立东 孙权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27-11129,11159,共4页
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 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夏季为绿藻-蓝藻型,秋季为绿藻-硅藻-蓝藻型;两季平均绿藻指数6.2,藻类综合指数10.9;Margalef指数平均2.6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0.82;各站点营养状态指数均值为72.63。综合分析得出:景观水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个别站点已达到极富营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水质 营养状态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果 许黎 +1 位作者 陈庆利 蒲亦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41-1752,共12页
为了在去噪的同时更多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梯度下降流有效结合,提出了分数阶梯度下降流的概念,并证明了能量泛函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流在一定微分阶次范围内是收敛的。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改进的基于空间分... 为了在去噪的同时更多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梯度下降流有效结合,提出了分数阶梯度下降流的概念,并证明了能量泛函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流在一定微分阶次范围内是收敛的。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改进的基于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去噪模型中,从而构建了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去噪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在时间方向上和空间平面内的同时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较基于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模型不仅可以提高信噪比,而且可以大幅减少图像获得最大信噪比所需要的迭代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时间-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 分数阶梯度 变分法 泛函极值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等值线图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乃健 王志亚 郝久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论述了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动态分析中采用回归等值线图的依据和原理。图的做法是先求出以深度和时间为自变量,以水分观测值为因变量,包括一次交互项的二元二次及二元三次方程,再依据方程进行绘制。根据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及已有的经验... 论述了在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动态分析中采用回归等值线图的依据和原理。图的做法是先求出以深度和时间为自变量,以水分观测值为因变量,包括一次交互项的二元二次及二元三次方程,再依据方程进行绘制。根据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及已有的经验选用其中一个图形。对两个示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可看出该图具有信息量大、醒目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等值线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沼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贵 孙达 +4 位作者 鲁晨妮 张红梅 沈亚强 王保君 程旺大 《中国沼气》 2020年第3期57-64,共8页
大多数情况下沼液特性研究或农用很少考虑沼液特性的时空差异,这不利于沼液的科学合理施用。明确沼液的时空特性,可以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于2015年9月和12月份采集嘉兴地区8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沼液储存池沼液样品,分... 大多数情况下沼液特性研究或农用很少考虑沼液特性的时空差异,这不利于沼液的科学合理施用。明确沼液的时空特性,可以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于2015年9月和12月份采集嘉兴地区8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沼液储存池沼液样品,分析氮、磷和钾含量、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以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特性。结果表明,8个猪场沼液储存池沼液在同一时间采集和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异幅度均较大,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28.1%~55.6%,57.4%~68.3%和48.0%~55.7%;沼液中氮、磷和钾含量范围分别为260~1358,4.52~49.1和29.0~259 mg·L^-1;氨氮占沼液中总氮的82.4%~91.8%,可溶性有机态氮占6.81%~27.2%,硝态氮占1.37%~5.00%;沼液pH值范围为7.50~8.89,同一时间采集时沼液pH值变异较小,但不同时间采集时同一沼液储存池沼液变异系数较大;沼液COD较高(637~3559 mg·L^-1),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COD的变异幅度均较大;沼液中重金属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Cu,Pb,Cr,As,Cd,同一时间采集或是不同时间采集时沼液重金属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和变化。由此可见,沼液农用,特别是大量应用时当应了解掌握沼液特性,尽量减少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厂沼液 同一时间 不同时间 沼液特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传播时空演变的三峡梯级短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永怀 杨侃 +3 位作者 周冉 程卓 郑姣 刘国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三峡梯级短期优化调度中流量传播问题,基于实测三峡出库流量与葛洲坝入库流量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率定,构建了三峡水电站不同出库流量下确定葛洲坝水电站相应入库流量的分段线性方程,获得了以水定电模式下考虑流量传播时空演变... 针对三峡梯级短期优化调度中流量传播问题,基于实测三峡出库流量与葛洲坝入库流量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率定,构建了三峡水电站不同出库流量下确定葛洲坝水电站相应入库流量的分段线性方程,获得了以水定电模式下考虑流量传播时空演变的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基于逐步优化算法(POA)的轮库迭代法编程求解模型,为梯级间水力计算提供了一个可行方向。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制定梯级水电站短期发电计划与经济运营提供了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梯级 分时电价 流量时空演变 相关分析法 轮库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