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ar field 3-D imaging approach for joint high-resolution imaging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 Fang Baoping Wang +2 位作者 Chao Sun Zuxun Song Shuzhe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This paper combines compressed sensing (CS) imaging theory and 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 (RMA), and then proposes a near-field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ing approach for joint high-resolution imaging and phase error... This paper combines compressed sensing (CS) imaging theory and 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 (RMA), and then proposes a near-field three-dimensional (3-D) imaging approach for joint high-resolution imaging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Firstly, a sparse measurement matrix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a logistic sequence is proposed, which conducts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for the determined logistic sequence, making it obey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n conducts sign function mapping, and generates the pseudorandom sequence with Bernoulli distribution, thus leading to good signal recovery under down-sampling and easy availability for engineering realization. Second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MA imaging approach, the dictionary with all scene information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is constructed for CS signal recovery and error correction. Finally, the non-quadratic solution model jointing imaging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based on regularization is built, and it is solved by two steps - the separable surrogate functionals (SSF) iterative shrinkage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realize target scattering estimate; the iteration mode is adopted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e dictionary model,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rror correction and highly-focused imag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es to be effective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real measurement in anechoic cham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realize high-resolution imaging in the case of less data; the designed measurement matrix has better non-coherence and easy availability for engineering realiza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phase error, and achieve highly-focused target image. © 2017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ed sensing Error corre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iterative methods Linear transformations Mathematical transformations Signal reconstruction Signal sam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区间最优带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3
作者 戴宝林 罗雨霜 厚亚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2-117,共6页
针对传统时变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ILCFF)算法中遗忘因子需依靠经验确定且缺乏取值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控制增益与可变修正区间的最优ILCFF算法。该算法在已有最优ILCFF算法基础上,引入矩阵范数构建涵盖迭代轴和时间轴的遗忘... 针对传统时变遗忘因子迭代学习控制(ILCFF)算法中遗忘因子需依靠经验确定且缺乏取值依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优控制增益与可变修正区间的最优ILCFF算法。该算法在已有最优ILCFF算法基础上,引入矩阵范数构建涵盖迭代轴和时间轴的遗忘因子二维修正区间,通过在该区间单独设置遗忘因子值,实现局部干扰抑制。该算法突破了传统时变遗忘因子必须在多次迭代后趋近于1的设计思路,理论推导证明了算法收敛性,并给出了算法收敛条件。同时,证明了系统输出跟踪误差趋于稳定后,局部增大遗忘因子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输出跟踪误差。该算法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在保证系统收敛速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系统输出跟踪误差,抑制系统干扰效果较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最优控制增益 可变修正区间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多星交会多轮迭代修正优化方法
4
作者 张进 王柯茂 +1 位作者 严冰 王力尧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针对单追踪星在轨服务多目标星的高精度交会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轮迭代修正的三步串行优化方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获得基于J_(2)摄动解析模型的交会序列与机动脉冲的近似解,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局部优化得到第一次交会机... 针对单追踪星在轨服务多目标星的高精度交会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轮迭代修正的三步串行优化方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获得基于J_(2)摄动解析模型的交会序列与机动脉冲的近似解,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局部优化得到第一次交会机动脉冲的高精度解,构建多轮迭代修正模型更新后续目标星状态及机动脉冲,以减小不同模型间误差的扩散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以较少的优化迭代次数,较稳定得到机动成本近似最优的高精度多星交会机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服务 多星交会 高精度轨道 多轮迭代修正 串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文彬 吴维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阐述了ITER校正场线圈的结构及其支撑设计。运用有限元法,对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线圈进行电磁分析,据此对线圈进行了结构分析,对支撑的位置进行优化分析。初步论证了校正场系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iter 校正场线圈 电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Side校正场线圈端部大圆弧模压成形及回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文伟 吴杰峰 +2 位作者 陈文革 夏世波 李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6-840,共5页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Side校正场线圈(CC)端部三维大圆弧模压成形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效应,研究了不同半径成形时导体内外表面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规律。设计了1套模压...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Side校正场线圈(CC)端部三维大圆弧模压成形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效应,研究了不同半径成形时导体内外表面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及释放模具后导体的回弹规律。设计了1套模压成形模具,通过修模的方式在该套成形模具上进行了不同半径成形试验,测得了不同成形半径时模压成形后的回弹量值。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ITERSideCC端部三维大圆弧可通过模压成形达到所需的大半径要求,为ITER Side CC端部三维大圆弧成形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Side校正场线圈 模压成形 回弹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的快速自适应拉曼光谱基线校正算法
7
作者 徐嘉阳 蒙思宇 +6 位作者 张志伟 陈弘毅 马玉婷 王策 齐向东 胡慧杰 宋一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 拉曼光谱是无损光谱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频率变化获取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基线校正是提升光谱数据质量的关键步骤,可以去除背景信号和不相关噪声,凸显并纯化目标信号。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对基线校正的时效性要求不高,但随着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需要实时处理光谱数据的应用场景增多,基线校正在速度和准确性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迭代多项式拟合和小波变换方法在时间、精度或自适应能力上存在不足。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原理的快速自适应基线校正算法(MWIALS)。主要原理是提取负数集并赋予更高权重,在迭代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线,并通过设置参数阈值以跳出循环,实现快速准确的基线校正。提出两种参数选择策略:固定参数(FMWIALS)适用于批量同类型光谱的快速处理,自适应(AMWIALS)适用于差异化光谱的自适应处理。该算法应用于颗粒物的流式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MWIALS在实际光谱处理上显著高效(平均处理时长47 ms·谱^(-1)),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自适应性。该算法能够满足流式拉曼和内窥拉曼等生物样本检测中实时光谱处理的需求,为拉曼光谱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基线校正 流式拉曼 快速 自适应 负集加权迭代修正最小二乘算法(MW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
8
作者 康玉柱 申晓红 +2 位作者 王海燕 闫永胜 董海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8,共13页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 水声传感器网络深海无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主要根据几何原理进行水声定位。水下声速不均匀会导致声线传播发生弯曲,用恒定声速来计算节点和UUV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同时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使水下节点和UUV之间很难做到精确的时钟同步,且维持时钟同步的成本很高。针对节点、UUV间时钟异步和声线弯曲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该方法在声速剖面和节点接收端掠射角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节点和UUV间水平距离,采用微分迭代方法提高UUV定位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和Bellhop模拟实验进行了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传统声线修正方法已经不适用节点、UUV时钟异步情况,文中所提基于掠射角声线修正及微分迭代的深海UUV免时钟同步定位方法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UUV的定位精度。此外,在掠射角估计误差存在情况下仿真了基于掠射角的声线修正效果,对节点深度的设置和通信范围内节点的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器网络 深海UUV水声定位 免时钟同步 声线修正 微分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过渡馈线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开松 董标 +1 位作者 王忠伟 程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根据ITER装置对过渡馈线技术性能的要求及馈线系统工作时所处的特殊低温真空环境,考虑热传导和辐射换热等因素,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过渡馈线系统进行了稳态热分析、瞬态热分析、温度-结构耦合分析,获得了过渡馈线的温度分布、系统热漏、... 根据ITER装置对过渡馈线技术性能的要求及馈线系统工作时所处的特殊低温真空环境,考虑热传导和辐射换热等因素,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过渡馈线系统进行了稳态热分析、瞬态热分析、温度-结构耦合分析,获得了过渡馈线的温度分布、系统热漏、温度及变形的时间历程曲线,为过渡馈线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校正场 过渡馈线 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重力仪的格值校正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龙 刘晨光 +2 位作者 鄢全树 邢健 张连伟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作为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关键设备,海洋重力仪除受外界环境及现场操作人员水平等因素影响会引起各种系统和偶然误差外,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重力仪本身的格值往往也会发生变化。本文以重力仪往返启航/返航港且中途停靠补给港的重力数据资料... 作为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关键设备,海洋重力仪除受外界环境及现场操作人员水平等因素影响会引起各种系统和偶然误差外,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重力仪本身的格值往往也会发生变化。本文以重力仪往返启航/返航港且中途停靠补给港的重力数据资料为基础数学模型,建立观测重力值的误差补偿校正模型,以对观测重力值进行误差补偿,并基于补偿后的重力观测值与绝对重力值的对应关系来计算格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次迭代的方式逐步优化并求得更新后的格值,直至相邻两次迭代所得到的格值K的差值绝对值小于允许误差为止,进而得到校正后的格值。此方法可消除由格值误差引起的系统误差,并获得高精度的航次调查成果数据,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尤其是大洋航次的海洋重力测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仪 格值校正 迭代计算 系统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
11
作者 王涛 张佳辉 +3 位作者 孟丽岩 浩杰敦 郑欢 贺林慈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9,共10页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恢复力搭建自适应模型进行迭代恢复力修正,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以单层框架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为例,分析了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与初始模型参数对于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自振周期的结构分别验证,分析结构自振周期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和模型参数对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权重分配系数为0.025,初始模型参数为0.80时,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远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在不同的单层框架结构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远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对于自振周期小于1.0 s的结构,该方法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混合试验 自适应模型参数 权重分配 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BD方程的一类预估校正法
12
作者 赵晓潞 关晋瑞 付亚茹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6-895,共10页
QBD方程在应用概率论、排队论和随机模拟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QBD方程的数值解法,提出了一类预估校正法以求解方程,并给出了方法的收敛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例子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与已有的几类不动点迭代... QBD方程在应用概率论、排队论和随机模拟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QBD方程的数值解法,提出了一类预估校正法以求解方程,并给出了方法的收敛性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例子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与已有的几类不动点迭代法相比也是较为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BD方程 M-矩阵 最小非负解 不动点迭代法 预估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校正场线圈接头去镍及表面后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泽均 吴维越 +1 位作者 王琳 刘丽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分别采用机械打磨去镍加热镀锡工艺和反电镀去镍加电刷镀银工艺制作一对接头,然后对接头进行低温直流测试,测得前者的直流电阻为1.98n-,后者的直流电阻为1.53n-。对比分析可知,反电镀去镍和电镀银工艺更有效、更简单。这些工艺研究对ITE... 分别采用机械打磨去镍加热镀锡工艺和反电镀去镍加电刷镀银工艺制作一对接头,然后对接头进行低温直流测试,测得前者的直流电阻为1.98n-,后者的直流电阻为1.53n-。对比分析可知,反电镀去镍和电镀银工艺更有效、更简单。这些工艺研究对ITER校正场线圈超导接头的制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场线圈 超导接头 去镍 电刷镀银 热镀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精确校正
14
作者 王强 刘阳 +3 位作者 刘思齐 胡迪 崔希民 范生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2,119,共6页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影像牛顿迭代精确校正算法。首先利用十参数标定模型将像点理想值和实际值进行重组,构建以像点实际值为待求量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影像中畸变部分进行局部线性逼近求解;最后采用间接重采样方法实现精确校正的目的。以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相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校正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优质去畸变影像,对避障相机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本文算法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的畸变精确去除,为后续立体匹配环节生成优质的双目核线影像提供了可靠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校正 十参数标定模型 牛顿迭代法 导航避障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跟踪电流误差校正的压缩机转速脉动抑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哲斌 邓鎔峰 +3 位作者 张晓军 杨家强 古汤汤 卓森庆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3,共11页
针对空调用永磁压缩机在低频运行中存在转速脉动大、振动噪声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矩跟踪电流误差校正的压缩机转速脉动抑制算法。首先对压缩机的周期性转速脉动进行分析,并根据转速脉动特性建立转速环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引入迭代学... 针对空调用永磁压缩机在低频运行中存在转速脉动大、振动噪声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矩跟踪电流误差校正的压缩机转速脉动抑制算法。首先对压缩机的周期性转速脉动进行分析,并根据转速脉动特性建立转速环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引入迭代学习算法,获得转矩跟踪电流,在此基础上,提出特征滤波函数,用来提取转矩跟踪电流基波分量,有效抑制特定次频率的转速脉动,同时引入转矩跟踪电流误差校正律,对转矩跟踪电流与参考交轴电流的误差进行校正,进一步获得前馈补偿电流,并施加到参考交轴电流中,可以消除传统迭代学习转矩跟踪电流存在的误差累积,跟踪性能好。最后,在空调压缩机实验平台上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显著抑制压缩机的转速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系统 低频转速脉动 特征滤波函数 转矩跟踪电流误差校正律 迭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Lissajous降维迭代校正算法
16
作者 胡明亮 郭佳辉 +1 位作者 刘晓军 杨文军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SFMI)在基础科学、精密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相位调制深度变化等非线性误差限制了其测程及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正弦调频干涉仪Lissajous校正方法,通过降维迭代算法对测量过程中的干涉正交信号进行... 正弦调频激光干涉仪(SFMI)在基础科学、精密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相位调制深度变化等非线性误差限制了其测程及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正弦调频干涉仪Lissajous校正方法,通过降维迭代算法对测量过程中的干涉正交信号进行椭圆参数提取,实现实时校正,以消除非线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仿真测试证明,所提方法精度高,带宽利用率高,消耗资源少,对于正弦调频干涉仪测程和精度的提高及其应用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调频干涉仪 Lissajous校正 降维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道伟 韩学山 +5 位作者 任玲玉 韩力 牛林 梁立凯 王冬梅 刘文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7-4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方法。该方法将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归结为数值优化问题,以节点电压计算值平方和电压实测值平方的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简单、求解方法可靠。结合戴维南等效参数对节点电压的轨迹灵... 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灵敏度的戴维南等效参数迭代优化辨识方法。该方法将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归结为数值优化问题,以节点电压计算值平方和电压实测值平方的差最小为目标,优化模型简单、求解方法可靠。结合戴维南等效参数对节点电压的轨迹灵敏度,对辨识参数的初值自适应变步长修正,进而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由于该方法仅采用当前时刻的实测节点电压、功率数据,有效避免了现有戴维南等效参数辨识方法针对不同假设条件的局限,具有使用范围广、辨识结果有效性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简单2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有在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戴维南等效参数 轨迹灵敏度 迭代优化 自适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11
18
作者 牛琳 李冰 +2 位作者 王彦春 刘志伟 邓世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16,共6页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通过依次应用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分频模型迭代剩余静校正和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有序地计算高密度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量,进一步解决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 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 分频模型剩余静校正 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红外光谱基线校正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恒 王志斌 +2 位作者 张记龙 赵冬娥 陈媛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基线校正是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数据后续处理前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多项式迭代拟合是基线校正的一种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线校正的速率,采用一种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并以CO2光谱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与多项... 基线校正是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数据后续处理前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多项式迭代拟合是基线校正的一种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线校正的速率,采用一种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算法,并以CO2光谱为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与多项式迭代拟合相同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该算法自动识别谱峰范围,仅对谱峰范围的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减少了基线校正过程中的迭代次数,迭代次数从39次降到了11次,耗用时间从4.78s降至1.12s。这一结果对实现实时气体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与光信号处理 基线校正 改进多项式迭代拟合 CO2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面点的摄像机非线性畸变校正 被引量:20
20
作者 叶峰 王敏 +2 位作者 陈剑东 洪峥 赖乙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62-2970,共9页
采用传统的Tsai两步法进行摄像机标定时,标定精度会受一阶径向畸变模型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摄像机镜头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求解方法来提高畸变校正精度。考虑图像中心区域畸变较小,故用中心附近点列... 采用传统的Tsai两步法进行摄像机标定时,标定精度会受一阶径向畸变模型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摄像机镜头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求解方法来提高畸变校正精度。考虑图像中心区域畸变较小,故用中心附近点列出线性方程组计算了摄像机的部分参数;建立了综合畸变模型,将摄像机参数代入模型计算畸变参数的初始值。由于焦距和平移分量在标定板与相机平面的距离深度变化不够时难以一次性准确标定,故将其代入综合畸变模型重新计算,并运用两步迭代法逐步逼近精确解。最后,对世界坐标系进行空间几何变换、透视变换和成像变换得到的重投影图像的像素坐标并与实际测得的像素坐标值进行比较,得到校正误差。结果表明,本文的畸变校正方法平均像素误差可以达到0.114 9pixel,优于Tsai校正方法的0.367 0pixel,且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机标定 切向畸变 非线性畸变 畸变校正 Tsai方法 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