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人体行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顺林 詹永照 +1 位作者 薛安荣 伏劲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9-434,共6页
本文采用多面体组合建立人体模型,用三角函数拟合步行时的关节活动轨迹,设计bend函数来实现关节体和部位体的转动控制,采用逐节调整转动角度的方法实现人体的旋转坐标变换,整体进行人体的坐标平移交换,生成了步行过程中的一幅... 本文采用多面体组合建立人体模型,用三角函数拟合步行时的关节活动轨迹,设计bend函数来实现关节体和部位体的转动控制,采用逐节调整转动角度的方法实现人体的旋转坐标变换,整体进行人体的坐标平移交换,生成了步行过程中的一幅幅三维人体活动模型图形,使之在连续播映时产生逼真的人体行走动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 动画 计算机动画 人体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激励下梁板结构与人体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何浩祥 闫维明 张爱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133,165,共5页
对于重要的梁板结构,应该考虑人行激励下的结构振动以及人体舒适度问题。根据单步落足曲线将人体等效为具有主体部分和耦合质量的时变动力模型,并建立了梁板结构与移动人体相耦合的动力平衡方程及其解析表达式。考虑行走速度和楼板长度... 对于重要的梁板结构,应该考虑人行激励下的结构振动以及人体舒适度问题。根据单步落足曲线将人体等效为具有主体部分和耦合质量的时变动力模型,并建立了梁板结构与移动人体相耦合的动力平衡方程及其解析表达式。考虑行走速度和楼板长度等因素,按耦合分析方法对人体与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人体的自振频率、行走步频和速度是影响结构动力响应和人体的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梁板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从而有效降低结构振动强度。与等效静力法和不考虑人体耦合作用的动力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动力耦合分析方法更加全面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激励 梁板结构 人体动力模型 耦合运动方程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群行走激励的数值模拟及动力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浩祥 纪金豹 孔丹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大跨轻柔结构需要考虑人群行走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以及人体的舒适度。根据单步落足曲线,结合影响人群行走效应的因素如人群分布、行走频率及个体生理特征等,采用随机方法模拟人群行走激励。对不同的人群倍增因子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 大跨轻柔结构需要考虑人群行走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以及人体的舒适度。根据单步落足曲线,结合影响人群行走效应的因素如人群分布、行走频率及个体生理特征等,采用随机方法模拟人群行走激励。对不同的人群倍增因子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将人群等效为具有主体部分和耦合均布质量的时变动力模型,建立了梁板结构与移动人体相耦合的动力平衡方程及其解析表达式。按随机模拟法和耦合均布质量法确定人群荷载,采用逐步积分法对人群与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激励 梁板结构 人体动力模型 耦合运动方程 人群倍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人体行走虚拟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瑞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5-228,共4页
针对人体行走的特点,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首先把人体骨架简化为16个刚体;然后通过刚体变分运动方程,构造系统的广义坐标矢量、质量矩阵及广义力矢量;接着对正向动力学分析、逆向动力学分析与静平衡分析,求出外力约束条件结果;最后建... 针对人体行走的特点,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首先把人体骨架简化为16个刚体;然后通过刚体变分运动方程,构造系统的广义坐标矢量、质量矩阵及广义力矢量;接着对正向动力学分析、逆向动力学分析与静平衡分析,求出外力约束条件结果;最后建立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模型。实验仿真给出步行肌肉力矩、连续帧以及单步行结果,其中踝关节前侧肌肉收缩,可产生较大的后蹬力,上行状态步速降低,躯干角度变化明显,单帧连接点转动的角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刚体 动力学模型 人体 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起电实验外推超低电压研究
5
作者 刘斌 万发雨 +3 位作者 王健 季启政 杨铭 冯娜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敏感度电压已经低于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HBM)电压50 V,然而现有防静电工作区(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EPA)配置要求标准只是针对于... 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敏感度电压已经低于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HBM)电压50 V,然而现有防静电工作区(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EPA)配置要求标准只是针对于ESD敏感电压不低于HBM 100 V的电子产品.为了研究人体起电超低电压EPA配置,文中依据ANSI/ESD S20.20标准进行人体行走实验,在较高湿度条件下,选择对地电阻值远低于标准规定109Ω的防静电地板与防静电鞋,测试人体起电的系统电阻及其行走起电电压.基于短时间的实验数据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外推特定概率下最大可能电压,使短时间实验数据具有实践意义.实验研究发现:虽然人体行走电压与其系统电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离散性较大,仅通过系统电阻控制人体起电电压,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最后,依据外推电压对EPA的防护可靠性进行风险评估,提出了降低失效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人体模型(HBM) 系统电阻 行走电压 切比雪夫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刚体人体行走模型及其人行荷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甫 吴斌 +1 位作者 包宇 杨浩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3-911,共9页
为模拟人体行走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运用多刚体模型对人体进行简化建模,建立了四刚体‑四自由度的人体动力学模型。运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方法推导了动力系统摆动阶段动力学方程。为了使四刚体模型的行走具有拟人性,使用贝塞尔曲线对驱... 为模拟人体行走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运用多刚体模型对人体进行简化建模,建立了四刚体‑四自由度的人体动力学模型。运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方法推导了动力系统摆动阶段动力学方程。为了使四刚体模型的行走具有拟人性,使用贝塞尔曲线对驱动自由度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规划,从而将多自由度的运动方程简化为求解单自由度常微分方程的边界值问题。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和荷载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刚体人体步行模型 运动轨迹规划 反馈控制 步行荷载 人体‑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