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束电子源设计与实验
1
作者 赵伟霞 白凌超 +3 位作者 张利新 刘俊标 殷伯华 韩立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1-750,共10页
为了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单电子束设备的通量,开发了基于肖特基阴极的多束电子源系统,研究了准直透镜、分束板及微阵列静电透镜的设计方法与制备工艺。根据肖特基阴极发射特性进行了静电准直透镜的设计,仿真计算了准直束的电子光学性... 为了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单电子束设备的通量,开发了基于肖特基阴极的多束电子源系统,研究了准直透镜、分束板及微阵列静电透镜的设计方法与制备工艺。根据肖特基阴极发射特性进行了静电准直透镜的设计,仿真计算了准直束的电子光学性能。基于MEMS加工工艺实现了3×3和10×10多孔阵列分束板的制备,开发了多孔多层器件装配系统并实现了微阵列静电透镜的高精度装配;搭建了多束电子源测试平台并进行了多束电子源的准直、分束与聚焦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多束电子源的准直束范围为600μm,准直范围内的束流密度为4.11 A/m^(2)、均匀度为6.06%;实现了3×3分束且大小可调,聚焦后的子束束斑直径均值为5.32μm,束斑直径均匀度为5.91%,束流强度均匀度为4.36%,间距均匀度为3.06%,满足多电子束设备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光学 多束电子源 肖特基发射 准直透镜 微阵列单电位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先进光源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微波设计
2
作者 刘盛进 姜世民 +4 位作者 刘星光 肖永川 曹秀霞 吕永佳 李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计,优化盘片的形状,降低腔体表面最大电场,从而有利于提高腔体加速场强;利用COMSOL开展了腔体水冷系统的分析,优化设计水路,减少腔体由于功率负载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控制腔体温度的上升,保持腔体最大温升小于20℃。在18.15 MW的入腔功率下,阴极面最高场强为180 MV/m,腔体表面最大场强与阴极面场强比值约为0.934 6,腔体Q值大于10 000。通过对耦合器的设计,抑制二极模和四极模的传输,S_(11)参数小于-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先进光源 光阴极电子枪 微波结构 耦合器 C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子工业企业周边有机磷酸酯的环境污染特征及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吕占禄 郑玲 +4 位作者 朱婷婷 叶璞 贵春燕 罗斌 郭凌川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60-3471,共12页
为探究有机磷酸酯(OPEs)在电子工业周边环境行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测定深圳市典型电子行业企业周边环境土壤、大气和废水样品中18种OPEs的浓度水平,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其污染来源,并评估不同... 为探究有机磷酸酯(OPEs)在电子工业周边环境行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测定深圳市典型电子行业企业周边环境土壤、大气和废水样品中18种OPEs的浓度水平,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其污染来源,并评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各环境介质中18种OPEs的检出率在40.9%~100.0%之间,在34个土壤样品、21个大气样品和30个废水样品中Σ18OPEs的均值分别为283ng/g(12.2~857ng/g)、4.48×10^(5)pg/m^(3)(3.12×10^(3)~2.95×10^(6)pg/m^(3))和1.11×10^(6)ng/L(5.39×10^(5)~2.73×10^(6)ng/L),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AO168=O)、三(4-叔丁基苯基)磷酸酯(T4tBP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PADP)是各介质中主要的OPEs;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行业企业周边环境中OPEs污染主要受工业生产排放和交通排放的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多种途径暴露于土壤和大气中OPEs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但OPEs长期累积暴露的健康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电子工业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曝气对反硝化除磷中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4
作者 李冬 吕恒康 +2 位作者 蔡奕锋 郭可欢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04-3713,共10页
为精确控制反硝化过程中NO_(3)^(-)-N只被还原为NO_(2)^(-)-N,而不进一步还原为N_(2),通过短时曝气来提高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亚硝酸盐积累率(NTR).结果表明,增加曝气后,反应器的除磷效果有所提升(从84.62%上升至88.34%).当曝气时间... 为精确控制反硝化过程中NO_(3)^(-)-N只被还原为NO_(2)^(-)-N,而不进一步还原为N_(2),通过短时曝气来提高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亚硝酸盐积累率(NTR).结果表明,增加曝气后,反应器的除磷效果有所提升(从84.62%上升至88.34%).当曝气时间分别为5,10和15min时,NTR分别为36.09%,89.14%和91.86%,但当曝气时间延长至20min,出水硝酸盐浓度升高(10.11mg/L).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缺氧前电子供体(PHBs)含量逐渐减少,这是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此外,曝气还导致DPAOs菌属的丰度上升,而内源反硝化菌(DGAOs)菌属的丰度则有所下降.基于PDPR的成果,讨论了N-PDPR-Anammox工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反硝化聚磷 曝气 电子供体 内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子变压器声纹机械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海涵 李俊妮 +2 位作者 王维佳 孙飞 宋彦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16,共3页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面临着电网电压跌落或中断等挑战,这对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基于声纹识别的变压器协调控...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含源电网中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面临着电网电压跌落或中断等挑战,这对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基于声纹识别的变压器协调控制以及监控策略,首先分析了复合储能式电子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当前环境下的技术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声纹识别技术在储能电子变压器的应用实况,最后综述了声纹识别技术下的变压器协调控制与监控策略。希望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源电网 复合储能式电力电子变压器 声纹识别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R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子束源设计和仿真分析
6
作者 张维嘉 刘海浪 +2 位作者 彭治国 曾李 钟可宁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9-534,共6页
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系统作为电子枪束源,能有效解决传统热阴极电子枪寿命短,性能不稳定的缺陷。为探究ECR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子束源时等离子体的参数变化,基于2.45 GHz,100 W的微波输入,开展ECR放电系统的仿真分析,以氩气体作为放电气... 电子回旋共振(ECR)放电系统作为电子枪束源,能有效解决传统热阴极电子枪寿命短,性能不稳定的缺陷。为探究ECR等离子体产生的电子束源时等离子体的参数变化,基于2.45 GHz,100 W的微波输入,开展ECR放电系统的仿真分析,以氩气体作为放电气体,考虑碰撞、激发、电离等过程。建立ECR等离子体放电模型,探究不同工作气压条件下ECR等离子体内的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参数,并以此计算电子发射电流。结果表明,工作气压从0.005 Pa增加至0.04 Pa的过程中,电子发射电流从60.5 mA增加至85.2 mA,满足电子束加工所需的束源要求,为设计ECR等离子体阴极电子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 等离子体放电 电子枪 电子束源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源的离子光学数字模拟系统开发与研究
7
作者 杨丽娜 熊行创 +1 位作者 刘子龙 方向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离子光学系统是电子电离(EI)源的重要组件,利用静电透镜提取离子室中的离子并进行聚焦、加速和整形,调控离子束的速度和能量。离子光学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基于数字模拟手段的EI源离子光学系统能够追踪离子从产... 离子光学系统是电子电离(EI)源的重要组件,利用静电透镜提取离子室中的离子并进行聚焦、加速和整形,调控离子束的速度和能量。离子光学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基于数字模拟手段的EI源离子光学系统能够追踪离子从产生到进入质量分析器前的运动轨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离子在系统中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离子运动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建立了EI源离子光学数字模拟系统Sim-EI-Lens-COM-V1.0,基于该系统构建了柱状和片状2种透镜的离子光学系统,探究离子光学系统的几何结构对离子传输效率的影响。通过电压粗调、细调和精调,获得最大离子通过率时的优化电压组合,柱状透镜离子光学系统的通过率可达到97%,片状透镜可达到99%以上。不同离子的传输时间随质荷比的增加而延长,相同离子通过柱状透镜的传输时间短于片状透镜。离子在2种离子光学系统出口处的径向能量分布具有相似性,片状透镜的轴向能量分布一致性高于柱状透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离(EI)源 离子光学 静电透镜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散裂中子源剥离膜温升与剥离电子研究
8
作者 庞子西 黄明阳 +3 位作者 陈佳鑫 吴煜文 杨涛 王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6,共8页
负氢剥离注入是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累积束流的唯一可行性方案。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采用负氢剥离方案为薄膜剥离注入。由负氢束流穿越剥离膜产生的能量沉积造成的膜片剧烈温升是影响剥离膜寿命和加速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 负氢剥离注入是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累积束流的唯一可行性方案。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采用负氢剥离方案为薄膜剥离注入。由负氢束流穿越剥离膜产生的能量沉积造成的膜片剧烈温升是影响剥离膜寿命和加速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剥离产生的高功率残余电子束会产生严重后果,包括:电子在膜中的电离作用造成膜温度升高;电子打在真空盒上造成真空盒热损伤;停留在真空管道中的电子可能被质子束流俘获,造成e-p不稳定性;产生的二次电子会引起严重的电子云效应。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粒子通过剥离膜的平均穿越次数等参数,模拟剥离膜温升并对不同软件结果进行详细比较,得到剥离膜上的温度场分布,并对未来继续提高的束流功率做出膜表面温升的预测。其次,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和蒙特卡罗程序Geant4模拟结果对剥离后电子分布进行分析,完善3D计算模型并综合考虑CSNS注入区的电磁场和束流条件,获得电子收集装置的合适位置,给出剥离电子收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 负氢剥离注入 薄膜剥离 温升 电子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锡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发射光谱诊断研究
9
作者 胡桢麟 王天泽 +3 位作者 何梁 林楠 冷雨欣 陈卫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4-1841,共8页
由于具有发光体积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稳定性高和非相干等特点,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LPP-EUV)光源在先进半导体制造与量测、材料表面分析和EUV计量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开展了1μm固体激光Sn等离子体EUV光源发射光谱诊断研究。首先,... 由于具有发光体积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稳定性高和非相干等特点,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LPP-EUV)光源在先进半导体制造与量测、材料表面分析和EUV计量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开展了1μm固体激光Sn等离子体EUV光源发射光谱诊断研究。首先,在真空中测量了不同激光峰值功率密度下1μm激光激发固体Sn靶等离子体的13.5 nm带内辐射能量、7~24 nm EUV波段和350~750 nm可见光(VIS)波段的发射光谱,计算了能量转换效率(CE)和光谱纯度(SP),分析了激光峰值功率密度对Sn等离子体EUV光谱、VIS光谱、CE和SP的影响规律。在本实验的参数范围内,CE随着激光峰值功率密度的提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在激光峰值功率密度为5.2×10^(11)W·cm^(-2)时达到最大值2.47%。SP随激光峰值功率密度的提升而增大,在1.5×10^(12)W·cm^(-2)时达到最大值7.52%。然后,基于Sn等离子体VIS波段的时间分辨光谱,采用萨哈-玻尔兹曼图法和斯塔克展宽法计算了等离子体起爆后60~160 ns的电子温度(T_(e))和电子密度(n_(e)),研究了真空中Sn等离子体T_(e)和n_(e)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T_(e)和n_(e)对EUV波段辐射和13.5 nm带内辐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峰值功率密度的上升会导致等离子体T_(e)和n_(e)的上升,T_(e)和n_(e)的变化影响着不同电荷态离子的分布,进而导致EUV辐射谱分布的变化。在本实验的参数范围内,随着T_(e)和n_(e)增大,CE先增大后减小,而SP一直增大。过低的T_(e)会导致Sn等离子体UTA峰位未达到13.5 nm,过高的T_(e)会导致更多的驱动激光能量转化为13.5 nm以下的EUV辐射,造成CE未达到最优。以上研究结果为固体激光驱动LPP-EUV光源的工程化研发,以及我国自主开展EUV光刻、EUV计量与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紫外光源 激光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诊断 等离子体温度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ECR-DD中子发生器二次电子抑制研究
10
作者 廖晨伦 孟献才 +6 位作者 李旭 李晨暄 谢亚红 曹小岗 徐伟 李辉 梁立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中子发生器在工作时,D+被加速轰击至钛靶,钛靶受到高能束流轰击的同时表面会产生二次电子,加重电源负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文章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对腔室温度、真空度和中子产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腰孔的形状会直接影响二次电子从腰... 中子发生器在工作时,D+被加速轰击至钛靶,钛靶受到高能束流轰击的同时表面会产生二次电子,加重电源负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文章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对腔室温度、真空度和中子产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腰孔的形状会直接影响二次电子从腰孔逃逸的数量,并进一步影响腔室壁温度,导致壁吸附气体的释放,提升高压打火的频率。模拟分析了二次电子的传输路径,模拟显示靶面溅射二次电子一部分从腰孔溢出轰击在腔室壁,一部分溅射在电极内侧,少部分被反向加速轰击在陶瓷窗上,模拟结果与实物痕迹相吻合。基于该结果开展了电阻与磁场两种方式下二次电子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30−68 kΩ的电阻能较好抑制二次电子,此时能在相对较小的电流下获得更高的中子产额;使用1.3 T剩磁永磁铁在中心产生约100 Gs磁场,能实现二次电子的有效偏转,不影响中子产额的情况下电流下降约23%,实现二次电子的抑制效果。总的来说,在保证电极内部真空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在电极壁开小孔或不开孔或采取有效的二次电子抑制措施,有助于提升中子发生器的稳定性,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氘中子源 二次电子抑制 电阻抑制 磁场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扫描电镜源解析评估大气颗粒物管控成效:以冬奥会、冬残奥会邯郸市为例
11
作者 李金莹 李文君 +1 位作者 高健 赵普生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39-1949,共11页
智能扫描电镜系统(CCSEM)可以快速提供大量环境颗粒物的精细化形貌特征和元素组成信息,对于定量解析颗粒物的来源变化具有独特优势。运用该技术,以智能扫描电镜环境颗粒物分析系统(IntelliSEM-EPAS)为依托,测定了邯郸市在2022年北京冬... 智能扫描电镜系统(CCSEM)可以快速提供大量环境颗粒物的精细化形貌特征和元素组成信息,对于定量解析颗粒物的来源变化具有独特优势。运用该技术,以智能扫描电镜环境颗粒物分析系统(IntelliSEM-EPAS)为依托,测定了邯郸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前后不同管控阶段的环境单颗粒样品,在分析的79283个颗粒物形貌、粒径、元素组成和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国控点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对邯郸市大气颗粒物管控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邯郸市大气颗粒物主要由富硅颗粒(29.34%)、富钙颗粒(27.74%)、富铝颗粒(22.74%)、富铁颗粒(7.45%)、碳质颗粒(3.52%)、硫酸盐颗粒(2.30%)、富氯颗粒(1.92%)和焦油球颗粒(1.00%)组成。②扬尘与沙尘(85.58%)、燃烧排放(6.56%)、机动车非尾气排放与工业磨损(2.96%)是邯郸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本底扬尘污染和春季沙尘传输共同驱动了邯郸市矿尘颗粒的高浓度占比。③冬残奥会期间的初期燃烧排放、机动车非尾气排放与工业排放的颗粒浓度较冬奥会期间的初期分别上升了1.18与1.19μg/m^(3),说明冬奥会期间的初期管控效果更优,解析结果可以反映出管控手段的具体环境效果。④采暖与粗钢冶炼控制结束后,燃烧排放的颗粒物浓度提升了0.51~3.53μg/m^(3),表明粗钢冶炼较供暖排放对邯郸市空气质量影响更大。研究显示,基于IntelliSEM-EPAS系统的单颗粒源解析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补充现有颗粒物污染防治和管控效果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扫描电镜 来源解析 冬奥会 大气颗粒物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电阻与热源温度对小型ORC发电系统性能协同影响的实验探究
12
作者 许永超 吴玉麒 +3 位作者 马庆旭 沙浩瀚 罗思义 左宗良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7,共9页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发电系统可以将低温(<150℃)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发电。为提高小型ORC发电系统运行性能,搭建了涡旋膨胀机直连发电机形式的ORC实验台,在24k W变温热源与工质五氟丙烷(R245fa)条件下,分析了...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发电系统可以将低温(<150℃)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发电。为提高小型ORC发电系统运行性能,搭建了涡旋膨胀机直连发电机形式的ORC实验台,在24k W变温热源与工质五氟丙烷(R245fa)条件下,分析了负载电阻在50~200Ω与热源温度在75~95℃变化对ORC系统性能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ORC系统输出轴功与热效率随负载电阻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即存在最优负载电阻使系统输出轴功或热效率最大化,且最优负载电阻值会随热源温度变化;当热源温度为95℃时,系统输出轴功和热效率在负载电阻100Ω时达到最大,分别达722 W,2.30%;然而,当热源温度在75℃时,系统输出轴功则在负载电阻200Ω达到最大,为532 W,系统热效率在负载电阻150Ω达到最大,为1.7%;负载电阻与热源温度变化均会引起涡旋膨胀机转速变化,并进而影响系统流量,导致负载电阻与热源温度同时变化,产生协同作用。该研究结果强调了ORC发电系统热源温度与电力负载协调匹配的重要性,为ORC发电系统设计优化提供了指导与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电子负载 低温热源 涡旋膨胀机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琪 范艺璇 +7 位作者 闫新焕 刘雪梅 曹宁 王震 潘少香 谭梦男 郑晓冬 宋烨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4期31-46,共16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整合光谱、电子鼻、图像等多模态数据及融合策略,为苹果品质控制、病害检测及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进展]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苹果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整合光谱、电子鼻、图像等多模态数据及融合策略,为苹果品质控制、病害检测及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进展]首先,详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电子鼻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五种主流无损检测技术,深入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其次,重点剖析了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三种融合策略的技术原理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多种数据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光谱数据间的融合、光谱与电子鼻数据的融合,以及机器视觉与光谱数据的融合。最后,结合苹果产业实际需求,详细论述了这些融合技术在苹果品质参数(如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缺陷与病害(如瘀伤、霉心病)识别、品种鉴别,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等关键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进展。[结论/展望]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无损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苹果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该技术仍面临数据异构性、模型复杂度高及检测设备便携性差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开发自动融合平台以简化操作,优化轻量化算法提升实时性,设计集成多种检测技术的一体化设备,提高便携性与稳定性,拓展至生长监测和保鲜等新应用场景。随着算法和硬件的协同创新,该技术将为苹果产业智能化提供重要支撑,以促进苹果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苹果 无损检测 品质评估 病害诊断 光谱 电子鼻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设备指纹溯源模型的相机源识别研究
14
作者 李太和 高树辉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这一独特的噪声特征,作为相机的“指纹”被广泛应用于相机源识别。然而,电子稳像(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技术会对视频的PRNU产生破坏性影响,导致相机源识别的准确性...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这一独特的噪声特征,作为相机的“指纹”被广泛应用于相机源识别。然而,电子稳像(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技术会对视频的PRNU产生破坏性影响,导致相机源识别的准确性下降。针对反演EIS空间变换参数计算量大且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设备指纹溯源模型。首先,对图像与视频帧对齐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解决图像和视频分辨率不匹配的问题。其次,引入了加速稳健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RUF)算法,用于预选弱稳定的视频帧。最关键的是提出了用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优化空间参数搜索,用于快速反演EIS的影响。在VISIO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设备指纹溯源模型在30帧测试帧下,AUC为0.978,识别准确率为86.2%,平均每帧计算时间为15 s,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源识别 光响应非均匀性 电子稳像 图像对齐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电子束倾斜焊接的热源模型及温度场仿真研究
15
作者 高月华 彭立昌 +2 位作者 刘其鹏 熊志皓 王善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电子束倾斜焊接的面、体复合热源模型,并探讨电子束倾斜角度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方法考虑到电子束能量为高斯型分布,基于焊件厚度方向上各层的最大功率密度相等原则,构建了椭圆高斯分布的面热源和椭圆高斯分布的倾斜圆台... 目的提出一种电子束倾斜焊接的面、体复合热源模型,并探讨电子束倾斜角度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方法考虑到电子束能量为高斯型分布,基于焊件厚度方向上各层的最大功率密度相等原则,构建了椭圆高斯分布的面热源和椭圆高斯分布的倾斜圆台体热源模型。通过推导建立了焊接工艺相同条件下电子束倾斜焊接热源模型与电子束垂直焊接热源模型的关系,进而通过垂直焊接实验间接获得倾斜热源参数。在校核电子束垂直焊接热源模型的基础上对高强钢板的电子束倾斜焊接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与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的垂直焊接相比,当倾角增大到30°时,钉形熔池下部向前倾斜的程度增加,熔池最高温度升高约5.6%,熔深减小约17.14%,熔池长度增加约11.11%,熔池前方最大温度梯度减小约7.2%,熔池后方上部温度梯度变化不大,下部的温度梯度升高约12.6%。结论随着电子束倾斜角度的增加,熔池最高温度升高,熔池长度增加,深度明显减小,使焊件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增大。熔池前方最大温度梯度减小,熔池后方下部的温度梯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倾斜焊接 热源模型 温度场 椭圆高斯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感官评价系统的不同特色蜜源蜂蜜面包比较研究
16
作者 岳芽 艾岁 +3 位作者 王嘉 吉子伍支 李佳思 时小东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1,共7页
为探究不同特色蜜源蜂蜜加工制成的面包的风味差异,选出最佳的特色蜜源面包,该研究采用电子感官评价系统如电子眼、电子舌和电子鼻解析11种特色单一蜜源蜂蜜面包的色泽、滋味和气味特征。人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五倍子蜜面包最受消费者喜... 为探究不同特色蜜源蜂蜜加工制成的面包的风味差异,选出最佳的特色蜜源面包,该研究采用电子感官评价系统如电子眼、电子舌和电子鼻解析11种特色单一蜜源蜂蜜面包的色泽、滋味和气味特征。人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五倍子蜜面包最受消费者喜爱,但蜂蜜面包风味特征得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需借助仪器开展辅助评价。蜂蜜面包样品电子眼分析中共提取到18个特征色号,其定性和定量数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能够评价不同样品间的色泽差异。蜂蜜面包的电子舌数据中甜味传感器的响应值最高,其次是苦味传感器的响应值,表明甜味和苦味是蜂蜜面包的主要滋味特征。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贡献率为98.69%,样品均不存在重叠区域,区分性好。由电子鼻分析结果可知,蜂蜜面包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甲基类,此外,还有氮氧化物、芳香类化合物和硫化物。电子鼻主成分分析可以充分反映样品的气味信息,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特色蜜源蜂蜜面包的气味差异。五倍子蜜面包能够通过电子眼、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与其他特色蜜源蜂蜜面包准确区分和差异分析,为蜂蜜产品开发和专用蜂蜜研发提供了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面包 蜜源 电子眼 电子鼻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侦察阵列运动平滑的相干源直接定位方法
17
作者 张炜 杨秋 李昊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0,共7页
针对相干辐射源的定位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子侦察阵列的相干源直接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侦察阵列运动带来的阵列相位中心移动特性,结合空间平滑解相干思想,对每个阵列运动后不同时刻的数据协方差矩阵进行平滑,在每个单独阵... 针对相干辐射源的定位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电子侦察阵列的相干源直接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侦察阵列运动带来的阵列相位中心移动特性,结合空间平滑解相干思想,对每个阵列运动后不同时刻的数据协方差矩阵进行平滑,在每个单独阵列上对相干源解相干,再通过空间谱高分辨直接定位技术获得相干源的位置。传统空间平滑方法对阵列构型有限制,只适用于均匀线阵或圆阵,并且损失了阵列孔径长度,从而造成了角度估计性能的下降。不同于传统平滑方法,所提方法利用整个阵列的运动特性进行平滑,不损失阵列孔径大小,而且适用于任意阵列流形结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相干辐射源的角度估计和位置估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侦察 相干源 角度估计 直接定位 分布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冷阴极及其X射线源应用
18
作者 陈毅聪 陈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994,共14页
氧化锌纳米冷阴极兼具优良的场发射特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易于低成本大面积制备等特点,在大面积冷阴极电子源器件上有重要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关于氧化锌纳米冷阴极的场发射机制、性能调控、电子源器件应用等工作都相继被报道。要进... 氧化锌纳米冷阴极兼具优良的场发射特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易于低成本大面积制备等特点,在大面积冷阴极电子源器件上有重要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关于氧化锌纳米冷阴极的场发射机制、性能调控、电子源器件应用等工作都相继被报道。要进一步推进氧化锌纳米冷阴极的实际应用,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及挑战进行总结。本文将以大面积冷阴极电子源器件的性能需求为出发点,从场发射特性调控、栅极结构设计与制备以及X射线源器件应用探索三个方面总结氧化锌纳米冷阴极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线 冷阴极 平板电子源 平板X射线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19
作者 王辉 罗婧文 +3 位作者 龙明秀 王梅 陈中爱 陈朝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3,共7页
为探究不同碳源(玉米面粉、蔗糖)对发酵刺梨汁风味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RRT-YM、RRT-ZT)风味特征。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碳源(玉米面粉、蔗糖)对发酵刺梨汁风味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RRT-YM、RRT-ZT)风味特征。结果表明,RRT-YM中乳酸菌生长速度快于RRT-ZT,当发酵时间为3 d时,乳酸菌活菌数达最高值(8.69 lg CFU/g),其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感官评分分别为2.98、2.93%、24.93分。电子鼻分析表明,与其他组别相比,RRT-YM中硫化物、萜稀类化合物及芳香物质占比较大。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表明,RRT-YM挥发性成分种类为20种,其萜类、醇类及醛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均高于RRT-ZT。其中,角鲨烯、苯甲醇、辛醛是RRT-YM特有且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其含量分别为5.21 mg/L、4.24 mg/L、2.99 mg/L,对RRT-YM甜香、水果香及柑橘风味有贡献。综上,乳酸菌发酵以玉米面粉作为碳源的刺梨汁风味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刺梨汁 碳源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构电子健康记录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偏倚和控制
20
作者 吴敏敏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5-770,共6页
随着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多源异构性日益成为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效度的关键问题。不同医疗系统在数据来源、格式、编码标准及人群覆盖方面的差异,易引发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及... 随着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在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多源异构性日益成为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效度的关键问题。不同医疗系统在数据来源、格式、编码标准及人群覆盖方面的差异,易引发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及不朽时间偏倚,从而削弱因果推断的可靠性。本文系统剖析了EHR异构性的来源与特征,包括数据结构差异、编码不一致及人群异质性,探讨其在各类偏倚中的作用机制,结合实证案例揭示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随后整合数据标准化、多重插补、样本加权、倾向性评分匹配(特别是高维倾向性评分hd-PSM)、工具变量分析及DAG辅助调整等技术,构建了偏倚控制与验证的系统性框架。将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严谨的研究设计、先进的分析性控制策略与客观的效果验证方法融为一体的综合框架,对于从EHR数据中获得稳健可信的科学结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记录(EHR) 多源异构性 病例对照研究 偏倚 数据标准化 多重插补 高维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