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地震作用下风力发电塔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亚洲 孟莹 丁艳琼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7,共9页
为研究近场脉冲型地震和竖向地震分量对风力发电塔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2MW风力发电塔结构为原型,按缩尺比为1/20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选用脉冲型地震Westmorland记录和Chi-Chi记录以及普通地震Taft记录和El-Centro记录作为输入地... 为研究近场脉冲型地震和竖向地震分量对风力发电塔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2MW风力发电塔结构为原型,按缩尺比为1/20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选用脉冲型地震Westmorland记录和Chi-Chi记录以及普通地震Taft记录和El-Centro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对比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脉冲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竖向地震分量对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风力发电塔结构一直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脉冲型近场地震动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应变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竖向地震动分量对塔顶水平加速度响应和水平位移响应的影响较小,但对结构的竖向加速度和竖向位移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风力发电塔结构的抗震能力,在结构设计中应更加考虑近场地震的脉冲效应和竖向地震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 脉冲效应 竖向地震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对斜交连续梁桥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沈贤 胡玉娟 +1 位作者 王军文 石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为充分了解竖向地震动对斜交连续梁桥的影响,以某3×30m斜交连续梁桥为背景,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考虑碰撞效应的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在两种地震动(水平双向地震动和三向地震动)输入工况下对桥梁支座、碰撞效应,以及... 为充分了解竖向地震动对斜交连续梁桥的影响,以某3×30m斜交连续梁桥为背景,利用OpenSees软件建立考虑碰撞效应的计算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在两种地震动(水平双向地震动和三向地震动)输入工况下对桥梁支座、碰撞效应,以及桥面位移、桥面转角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考虑竖向地震动后,全桥支座的纵、横向剪切力均有增长,各支座竖向力的变化幅度均很明显,尤其以桥台处支座最为显著;桥台处支座更容易出现剪切、挤压破坏或脱空;由于竖向地震动作用,支座的临界剪切力增大,使其约束作用增强,导致桥面纵、横向位移减小,主梁与桥台、挡块之间的碰撞效应明显减弱,桥面的旋转程度呈现较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交连续梁桥 竖向地震动 碰撞效应 橡胶支座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作用对储液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如林 程旭东 +1 位作者 王淮峰 管友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2-599,共8页
地震作用下大型储液罐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基于ANSYS软件建立储罐液体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罐底非线性接触效应,以El-Centro南北向和竖直向记录地震波为输入,研究水平激励以及水平和竖向同时激励两种工况下储罐的动力响应。研究结... 地震作用下大型储液罐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基于ANSYS软件建立储罐液体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罐底非线性接触效应,以El-Centro南北向和竖直向记录地震波为输入,研究水平激励以及水平和竖向同时激励两种工况下储罐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靠近罐底1.2m处均发生了"象足"变形,竖向激励下水平相对位移增加了14%。竖向激励使得罐壁环向应力和轴向压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竖向地震激励对液面的竖向晃动影响较小。储液罐底板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了竖向提离和永久滑移,竖向激励时增长幅度均在10%左右。同时罐体基底剪力在竖向地震作用下也有所增大。储罐抗震设计时应考虑竖向地震分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立式储罐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地震响应 接触效应 提离 竖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激励法在自锚式悬索桥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春城 张哲 石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2-525,共4页
考虑压、弯耦合效应 ,建立了自锚式悬索桥的竖向地震动方程 ,并利用虚拟激励法来求解 ,由于虚拟激励法自动计及了参振振型的互相关项和激励之间的互相关项 ,是快速精确的CQC算法 .文中以兰旗松花江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例 ,计算了主梁... 考虑压、弯耦合效应 ,建立了自锚式悬索桥的竖向地震动方程 ,并利用虚拟激励法来求解 ,由于虚拟激励法自动计及了参振振型的互相关项和激励之间的互相关项 ,是快速精确的CQC算法 .文中以兰旗松花江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例 ,计算了主梁、主塔和主缆的期望峰值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 自锚式悬索桥 竖向地震反应 空间效应 压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地震响应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公连 汪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3,共7页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以兰渝线上某(82+172+82)m连续梁拱组合桥为例,建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法研究该桥的地震响应特点,探讨高阶振型、几何非线性、竖向地震作用及行...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以兰渝线上某(82+172+82)m连续梁拱组合桥为例,建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法研究该桥的地震响应特点,探讨高阶振型、几何非线性、竖向地震作用及行波效应等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内力最大出现在拱脚处;截面内力主要由低阶振型(前30阶)控制,高阶振型的贡献较小;几何非线性对该大桥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小,内力最大仅增加2.21%;竖向地震作用对截面轴力和面内弯矩起控制作用,其放大倍数最大可达2.88倍;行波效应对大跨度梁拱组合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桥 地震响应 高阶振型 竖向地震作用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辛娅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S1期54-56,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地震记录的比较分析,提出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简要叙述了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以及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一些震害现象阐述了结构抗震分析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地震分...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地震记录的比较分析,提出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简要叙述了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以及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进展。从国内外一些震害现象阐述了结构抗震分析中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地震分析中的一种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作用 反应谱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动对斜坡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陈学良 金星 陶夏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021-1023,1025-1026,共5页
国内外规范中推荐或强制规定竖向地震动取为剪切反应谱的1/2~2/3,但该规定如何改进使其更合理已成为一重要课题。首先,对其研究现状简单总结,给出了可处理辐射阻尼、地震动相位特性、计算高效的二维波动显式有限元等效线性化程序 ELPSV... 国内外规范中推荐或强制规定竖向地震动取为剪切反应谱的1/2~2/3,但该规定如何改进使其更合理已成为一重要课题。首先,对其研究现状简单总结,给出了可处理辐射阻尼、地震动相位特性、计算高效的二维波动显式有限元等效线性化程序 ELPSV 编制的必要性,然后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表明,竖向地震动强度对周期在0.3 s 以下的地表剪切反应谱有一定的影响,而高于0.3 s 部分影响轻微。竖向地震动强度对斜坡场地的竖向地震反应及地表竖向反应谱影响显著,按规范的取值将偏于不安全。受地形条件影响,坡顶剪切地震反应会比坡脚反应要大,而竖向地震反应并不明显。土层边界面的地震反应要比周围反应要低,交界面效应明显。软斜坡场地地震反应特性除场地竖向地震反应自下而上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外,其他情形与硬斜坡场地的规律基本一致。该结果定量反映了竖向地震动的影响程度,为斜坡场地上考虑竖向地震动的建(构)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斜坡场地 非线性地震反应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垂直入射时LowerHutt沉积盆地竖向地震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游昊冉 杨笑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9-207,共9页
本文选取新西兰LowerHutt峡谷盆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盆地在SV地震波垂直入射时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特征,及其沉积土层非线性特征对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已有的场地地质勘查地质构造资料,建立Abaqus二维显式有限元分析模... 本文选取新西兰LowerHutt峡谷盆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盆地在SV地震波垂直入射时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特征,及其沉积土层非线性特征对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已有的场地地质勘查地质构造资料,建立Abaqus二维显式有限元分析模型,设置黏性人工边界,特别是通过二次开发引入二维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成功实现了二维土体非线性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沉积土层越深的地方,非线性特征越明显,频谱放大作用会向低频转移。在盆地边缘处有明显的边缘放大特征,尤其是盆地右边缘的竖向分量强度远超水平分量,超过抗震规范里竖向地震动取水平地震动65%的设计要求,揭示了盆地震害异常严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地震动 地震反应特征 沉积盆地 非线性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遇地震下大跨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响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镇媛 唐天栎 +1 位作者 徐益康 吴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281-287,共7页
为研究大跨隔震结构在多维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复杂性态,首先人工合成了同时考虑地震动场空间相关性和非平稳特性的多维多点随机加速度时程,然后采用绝对位移输入法计算多维多点和多维一致激励下大跨隔震网架结构地震反应,最后以结构跨度... 为研究大跨隔震结构在多维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复杂性态,首先人工合成了同时考虑地震动场空间相关性和非平稳特性的多维多点随机加速度时程,然后采用绝对位移输入法计算多维多点和多维一致激励下大跨隔震网架结构地震反应,最后以结构跨度、视波速为主要变量系统地研究两种地震动输入模式下大跨隔震结构网架屋盖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跨隔震结构多点输入效应随着视波速的增大逐渐减弱,当视波速达到500 m/s之后可忽略,即得到“界限视波速”;多点输入效应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强,得到可以忽略和必须考虑多点输入效应的“界限跨度”分别为60 m和120 m;水平变形隔震效果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大呈现出整体变好的趋势,没有明显的竖向隔震效果;大跨隔震结构网架屋盖周边支座附近响应较大,易出现隔震后响应较大的情况,在工程设计时应予以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隔震结构 多维多点输入 多点效应 竖向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应的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0
作者 石韵 代建波 +5 位作者 张晓宇 任凯凯 王家琛 康灵果 刘佳 兰官奇 《振动与冲击》 2025年第16期151-159,217,共10页
为研究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取几何相似比1∶10,设计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缩尺试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不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 为研究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取几何相似比1∶10,设计石化设备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缩尺试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不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设备耦联效应、考虑管道-设备耦联效应下的三类工况,共4个试件模型。通过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对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破坏形态及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ABAQUS模型与PKPM软件计算结构前3阶模态吻合,周期误差在2%以内,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结果能较好反映结构动力响应特性。考虑设备(管道-设备)耦联效应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显著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1.48倍~2.79倍,在多遇地震下,底层层间位移角超过规范要求,各楼层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增加趋势,设备主体的加速度放大系数较所在楼层的地震反应强烈,结构下层损伤明显加剧,无法保持主体结构处于“小震弹性”状态。考虑多点支撑跨层管道耦联效应影响后,由于多点支撑跨层管道与楼层变形不一致,相比于仅考虑设备试件,结构动力响应更为显著;考虑设备间管道耦联效应影响后,结构动力响应略有降低。结合以上结论,现阶段结构设计时,可参考ASCE规范,当设备质量占系统总质量的25%以上时对耦联作用予以考虑,建议增加考虑设备模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联效应 竖向混合结构 框架结构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