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铲筛组合式生姜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黄新平 徐瑞华 +2 位作者 黄广杰 贾松涛 王方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9-318,共10页
针对生姜收获机清土效果差、作业阻力大、损伤率较高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铲筛组合式生姜收获机,可实现生姜的对行、挖掘、清土、铺放作业,其关键部件生姜挖掘清土装置主要由挖掘铲和抖土筛组成。通过对生姜挖掘清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仿... 针对生姜收获机清土效果差、作业阻力大、损伤率较高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铲筛组合式生姜收获机,可实现生姜的对行、挖掘、清土、铺放作业,其关键部件生姜挖掘清土装置主要由挖掘铲和抖土筛组成。通过对生姜挖掘清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初步确定铲面倾角为18°,铲面长度为160 mm,摆动频率为4 Hz。以整机前进速度、抖土筛摆动幅度、抖土筛摆动频率为试验因素,生姜含土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依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对铲筛组合式生姜收获机进行田间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建立生姜含土率和损伤率与各显著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出最优参数组合:前进速度0.39 m/s、摆动幅度30°、摆动频率3.901 Hz,此时生姜含土率的模型预测值为9.85%,损伤率为1.79%。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生姜挖掘清土装置含土率为10.31%,损伤率为1.86%,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较原挖掘清土装置含土率降低2.39个百分点,损伤率降低1.38个百分点;生姜挖掘清土装置作业阻力约为1240 N,较原挖掘清土装置作业阻力降低1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收获机 铲筛组合式 离散元法 挖掘清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铋修饰可用于同时检测铅(Ⅱ)和镉(Ⅱ)的丝网印刷传感器
2
作者 郑浩 栗大超 蒲治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8-1173,共6页
针对工厂非法排污、油罐车泄露等场景,重金属含量往往会严重超标且需要进行现场检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位镀铋法,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可用于同时检测铅离子和镉离子的传感器。配合加工的机械结构,初步进行了整机测试,验证了... 针对工厂非法排污、油罐车泄露等场景,重金属含量往往会严重超标且需要进行现场检测。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位镀铋法,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可用于同时检测铅离子和镉离子的传感器。配合加工的机械结构,初步进行了整机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丝网印刷加工的传感器有着良好的电化学特性,经过铋修饰后,铅离子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61倍,镉离子检测灵敏度提高了3.68倍。通过所提方案可将重金属离子检测仪的体积缩小到可携带的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仪器体积庞大、不便携以及无法在线监测的缺点。为快速、便捷地检测重金属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环保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检测 丝网印刷电极 同位镀铋 便携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值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研究
3
作者 束爱萍 熊丽 +4 位作者 何隆鑫 邵彩虹 刘增兵 袁福生 孙刚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9-14,29,共7页
通过筛选41个具备再生稻生产潜力的品种,考察其生育期的适应性、产量、最终再生率,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综合评价参选品种作为再生稻的生产潜力。结果显示:参选品种生育期均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种植的要求,其中,桃... 通过筛选41个具备再生稻生产潜力的品种,考察其生育期的适应性、产量、最终再生率,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综合评价参选品种作为再生稻的生产潜力。结果显示:参选品种生育期均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种植的要求,其中,桃优77、桃优香占在10月初成熟,为三熟制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基于赋值量化数据,筛选出筑两优慧占、华浙优1号、悦两优钰占、珂两优1019、玮两优8612等12个品种,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后续验证的品种;再生稻的最终再生率与再生季产量、总产量、总产量赋值、总赋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该量化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筛选 赋值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双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不同颗粒筛分效率对比研究
4
作者 刘洪斌 李传杰 +2 位作者 朱天际 罗伟 孙浩宾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693,共7页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 直线型振动筛和平动椭圆振动筛作为钻井液振动筛的2种发展形式,研究2种振型振动筛在不同工作参数下的筛分效率,对实际生产、选型具有价值和意义。基于离散单元法,采用EDEM计算分析软件,对直线振型和平动椭圆振型下钻井液振动筛筛分效率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多种颗粒在2种振型下的运动参数、黏结作用、抛物运动次数,计算透筛及出口脱筛率。研究发现:在相同振动参数下,直线振型在处理不透筛颗粒方面脱筛效果优于椭圆振型,而平动椭圆振型在避免产生颗粒团形成方面优于直线振型;颗粒黏结作用越大,颗粒在筛网上所作抛物运动次数越多,颗粒团的形成降低颗粒运移速度,导致在单位时间内筛网对不透筛颗粒处理效率降低,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颗粒团的形成;在振动频率25~30 Hz内,黏结作用对颗粒速度的影响迅速增加,降低出口脱筛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振动筛 双振型 离散单元法 EDEM 筛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菜类蔬菜混合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黎蓓蓓 冯书珍 +2 位作者 李德军 何长征 何寻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不同类型的发酵菌株对发酵蔬菜风味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为评估发酵蔬菜中菌株的发酵特性,筛选适用于蔬菜发酵的优良菌种,从果菜类蔬菜混合发酵样品中分离31株菌株,通过形态学初步筛选乳酸菌、酵母菌等,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菌16S rRN... 不同类型的发酵菌株对发酵蔬菜风味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为评估发酵蔬菜中菌株的发酵特性,筛选适用于蔬菜发酵的优良菌种,从果菜类蔬菜混合发酵样品中分离31株菌株,通过形态学初步筛选乳酸菌、酵母菌等,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评估菌株的生长能力、产酸能力、耐受性(耐盐、耐酸、耐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利用熵值法对菌株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发酵蔬菜样品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筛选出链格孢菌(L1)、阿根廷乳酸杆菌(L4)、乳酸杆菌(L5)、短乳杆菌(L8)和假酵母菌(L10)5株菌,能显著提高发酵蔬菜的感官品质;其中,L4菌株在生长速度、产酸能力、耐盐性以及亚硝酸盐降解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发酵24 h的OD_(600)值达到1.9,pH值达到3.84,最高可耐受10%的盐浓度,亚硝酸盐降解率为97.87%。熵值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菌株L4具有最优发酵性能,是一株理想的蔬菜发酵菌,可用于生产低亚硝酸盐含量且风味优良的发酵蔬菜产品。该研究为丰富蔬菜发酵菌菌种资源及菌株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发酵 亚硝酸盐降解 菌种筛选 感官评价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陕西关中地区大棚黄瓜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兆阳 杨玉莹 +1 位作者 曹云娥 陈书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8,共13页
【目的】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棚黄瓜品种,为当地黄瓜生产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方法】对不同来源的20个黄瓜品种(富农一号、富农四号、奥宝新秀、油亮先锋、津优1号、欧美夏秋、夏盛、博耐35B、津耘六号、津早19、中农2... 【目的】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棚黄瓜品种,为当地黄瓜生产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方法】对不同来源的20个黄瓜品种(富农一号、富农四号、奥宝新秀、油亮先锋、津优1号、欧美夏秋、夏盛、博耐35B、津耘六号、津早19、中农28、富阳二号、盛绿十三、荷兰35、中农脆玉3号、荷兰83-16、荷兰3099、摩登5号、甜脆13、玛莎702)进行区域栽培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津优1号为对照,调查不同黄瓜品种的生长指标、发育状况、抗病性、产量等农艺性状,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_(C)、特征香气含量等品质指标,最后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筛选综合表现最优的黄瓜品种。【结果】20个黄瓜品种的株高为160.81~246.30 cm,以中农脆玉3号最高;茎粗为8.15~13.01 mm,以夏盛最粗;地上部鲜质量为507.42~903.05 g/株,以摩登5号最高;地下部鲜质量为7.94~17.23 g/株,以中农28最高;地上部干质量为69.62~141.36 g/株,以甜脆13最高;地下部干质量为2.41~5.47 g/株,以中农28最高;始花期为定植后21~37 d,以荷兰83-16最早;第一雌花节位在1~6节,以中农脆玉3号、荷兰3099、摩登5号和玛莎702最低;节成性为68.75%~89.58%,以富农一号和富农四号最高;畸形瓜率为9.07%~16.67%,以富农一号最低;所有参试品种对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均呈现高抗,对靶斑病除荷兰35呈现抗病外,其余品种均呈现高抗;各品种早期产量为6.32~24.02 t/hm^(2),以荷兰35最高;总产量为64.21~106.67 t/hm^(2),以富农四号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40%~4.43%,以中农脆玉3号最高;V_(C)含量为10.47~26.24 mg/hg,以荷兰35最高;反,顺-2,6-壬二烯醛含量为0.78~15.25μg/g,以中农脆玉3号最高。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农脆玉3号排序第1。【结论】对引进的20个黄瓜品种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农脆玉3号的田间性状与品质指标整体表现优良,可作为陕西关中地区优质的大棚黄瓜品种引进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品种 品种筛选 产量与品质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美玲 刘娟 +2 位作者 丁雯 王茹 张紫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BC分类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风险等级,并进行预调查。结果:共完成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89%、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130(P<0.05),预调查修改1项指标,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疾病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治疗因素),18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有效识别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为实施分层、分级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风险分层筛查 延续护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的改良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君莲 柏慧华 +2 位作者 祝晓娟 柳秋红 何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1-1686,共6页
目的:改良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遵循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理论,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改良GUSS。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67... 目的:改良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遵循食品流变学量化食物稠度理论,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预调查形成改良GUSS。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67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评估量表信效度。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和0.87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7和0.234(均P<0.05)。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09,评估者间信度为0.931(P<0.001),评估者间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03(P<0.001),重测信度为0.855,量表各条目得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65~0.882(均P<0.01),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625~0.961(均P<0.01),洼田饮水试验与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836(P<0.001)。共提取1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77.465%。量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3[95%CI(0.985,1.000)],以21.5分作为吞咽障碍临界值时,量表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3%。结论:改良GUSS具有科学性且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吞咽障碍分级和安全一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 安全一口量 量表改良 德尔菲法 信度 效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其综合效果评价
9
作者 韩召勇 王倩倩 +7 位作者 王香茹 贵会平 罗彤 董强 张西岭 曹楠 马小艳 万素梅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66,共17页
【目的】评估盐胁迫下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盐胁迫下棉花生长促进更为高效的AMF菌种。【方法】以新疆主推品种中棉113和塔河2号为材料,研究接种不同AMF对棉花幼苗生长、干物质... 【目的】评估盐胁迫下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盐胁迫下棉花生长促进更为高效的AMF菌种。【方法】以新疆主推品种中棉113和塔河2号为材料,研究接种不同AMF对棉花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光合参数、氮、磷、钾元素积累及钾钠比的影响,并通过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适菌种。【结果】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促进了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相较于不接种AMF,接种不同AMF菌株的中棉113株高显著提高62.13%~89.55%、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122.58%~141.94%、根冠比降低20.38%~49.34%、植株地上部含水量提高8.40%~12.65%、根部含水量提高9.78%~15.61%;接种不同AMF菌株的塔河2号株高显著提高70.23%~103.88%、单株干物质质量显著提高80.95%~188.10%、根冠比降低42.40%~59.28%、植株地上部含水量提高5.88%~11.11%、根部含水量提高12.05%~18.51%。接种AMF增强了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中棉113与塔河2号地上部钾钠比较不接种分别提高53.81%~102.96%与40.54%~122.10%。且接种不同AMF菌种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中棉113的最适菌种为XJ04B,塔河2号的最适菌种为XJ02。【结论】接种不同AMF均能够明显促进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生长,不同菌种在促进盐胁迫下棉花生长的表现上有差异,本试验为棉花在盐胁迫环境下筛选有效的AMF菌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盐胁迫 棉花 菌种筛选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酶靶标药物及其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冯慧珂 杨文清 +2 位作者 秦建如 杨刚刚 杨献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312,共9页
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类后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发现共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2019-2023年,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数百万,并且该病... 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类后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发现共有7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2019-2023年,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高达数百万,并且该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因此扩大药物筛选研究,研发更为有效广谱的抗冠状病毒药物迫在眉睫。随着对冠状病毒研究的深入,发现冠状病毒编码的3C样蛋白酶和RNA聚合酶等是病毒繁殖所必需的,在不同毒株中高度保守,是备受关注的药物靶标。本文对冠状病毒编码的酶以及药物筛选方法等进行总结,为冠状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病毒酶 抗病毒药物 药物筛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工艺优化
11
作者 刘爽 江洲 +4 位作者 赵帅 赵雷真 黄峰 周佳 屈建航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目的】从酸菜汁中分离筛选产蛋白酶细菌,明确菌株种属分类地位,优化发酵产酶工艺,以丰富蛋白酶菌种资源,提高发酵产酶效能。【方法】以某酸菜作坊大白菜酸菜汁为分离源,采用10倍梯度稀释法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福林酚法进一步复筛获得... 【目的】从酸菜汁中分离筛选产蛋白酶细菌,明确菌株种属分类地位,优化发酵产酶工艺,以丰富蛋白酶菌种资源,提高发酵产酶效能。【方法】以某酸菜作坊大白菜酸菜汁为分离源,采用10倍梯度稀释法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福林酚法进一步复筛获得产蛋白酶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完成种属鉴定;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及条件,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产酶工艺条件,提高产酶效能。【结果】初筛共得到15株蛋白酶产生菌,福林酚法复筛得到同时具备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P-133,其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00、52.50和48.50 U/mL,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133最佳产酶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5.0 g/L、菜粕5.9 g/L、NaCl 3.3 g/L、K2HPO45.0 g/L,pH 7.8,温度28℃,接种量5%及装液量75 mL/250 mL,该条件下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4.14、185.19和177.30 U/mL,是优化前的4.14、3.53和3.66倍。【结论】从酸菜汁分离筛选得到同时具备产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假单胞菌P-133,发酵产酶工艺优化后产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分别是优化前的4.14、3.53和3.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筛选 鉴定 假单胞菌 发酵优化 单因素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成像闪烁体光产额测量技术与优化方法
12
作者 张誉戈 马舸 +4 位作者 万鹏颖 鲍子臻 欧阳潇 刘林月 欧阳晓平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0-641,共12页
闪烁成像屏是X射线成像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光产额的精确测定对于提升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推动新型闪烁体的研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X射线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随后系统地综述了当前X射线成像闪烁体光产额测量的主要方... 闪烁成像屏是X射线成像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光产额的精确测定对于提升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推动新型闪烁体的研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X射线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随后系统地综述了当前X射线成像闪烁体光产额测量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既包括基于能谱和X射线激发光谱的相对测量法,也涵盖了利用光电倍增管(PMT)和光电二极管(PD)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绝对测量法。同时,本文深入剖析了封装与耦合技术、放射源的能量特性与粒子种类、用于光产额测量的光电探测器种类等多种因素对光产额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另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收集系数修正的绝对光产额测量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利用PMT和PD的绝对法测量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大范围光产额测量,覆盖百光子量级的光输出,还保持了5%的低测量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成像屏 光产额 测量方法 不确定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13
作者 庞新语 陈健 +3 位作者 乔轩 邱建辉 臧利敏 杨超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26-7134,共9页
为解决MXene电极材料片层间易堆叠的问题,采用化学聚合法在MXene的表面及层间原位生长高导电性的聚吡咯(PPy)。PPy的引入显著增大了MXene的层间距,为电荷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进而优化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PPy还提供了额外... 为解决MXene电极材料片层间易堆叠的问题,采用化学聚合法在MXene的表面及层间原位生长高导电性的聚吡咯(PPy)。PPy的引入显著增大了MXene的层间距,为电荷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进而优化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PPy还提供了额外的氧化还原位点,进一步提高了电极的容量。为了制备柔性电极,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MXene/PPy复合材料和活性炭(AC)油墨印刷在纸基上,成功制备出叉指型非对称微型超级电容器(AMSCs),并对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在0.5 mA/cm^(2)电流密度下,该AMSC的面积比电容可达40.66 F/cm^(2)。此外,其能量密度和相应的功率密度分别高达0.011 mWh/cm^(2)和0.35 mW/cm^(2)。研究提出的PPy改性MXene策略,优化了电极结构,有效提升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聚吡咯 丝网印刷 微型超级电容器 柔性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4
作者 刘超 池枫 +2 位作者 覃立芬 李艳蕾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根据函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经过两轮函询及小组讨论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共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22位,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和0.790,专家问卷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χ^(2)=240.752,P<0.001)和0.338(χ^(2)=349.240,P<0.001)。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由9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构成。结论本研究基于卒中防治实践和德尔菲法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和指标权重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卒中预防筛查能力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交叉筛高效节能优化研究
15
作者 姚雷 白来平 +4 位作者 高博 袁雪 谢永鑫 孟昂 赵啦啦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1,共7页
交叉筛是一种前沿的湿黏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设备,可以克服传统干法筛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筛面堵塞等难题,具有筛分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针对交叉筛高效节能优化方面的难题,基于方差分析法和正交实验法,探究给料率与筛轴转速对筛分... 交叉筛是一种前沿的湿黏细粒煤干法深度筛分设备,可以克服传统干法筛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筛面堵塞等难题,具有筛分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针对交叉筛高效节能优化方面的难题,基于方差分析法和正交实验法,探究给料率与筛轴转速对筛分效率和电机功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影响权重与均值响应图,综合分析得出了3种不同给料率下筛面各段筛轴转速的最佳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调整给料率和筛轴转速均可对筛分效率和电机功率产生显著影响,为实现高效节能筛分,当给料率为4 kg/s时,最佳筛轴转速组合为80、80、50 r/min;当给料率增加至5 kg/s和6 kg/s时,最佳筛轴转速组合分别为90、60、40 r/min以及90、70、4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交叉筛 筛分效率 筛轴转速 高效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叠氮酸气体检测
16
作者 林俊池 霸书红 +1 位作者 韩纪旻 杨利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为快速简便地检测叠氮酸气体,基于电化学分析原理,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体,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制备叠氮酸原位检测电传感器。通过优化修饰液溶剂、检测底液pH值、扫描速度,构建了叠氮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表征。结果... 为快速简便地检测叠氮酸气体,基于电化学分析原理,以丝网印刷电极为基体,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制备叠氮酸原位检测电传感器。通过优化修饰液溶剂、检测底液pH值、扫描速度,构建了叠氮酸电化学检测方法,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冰醋酸修饰液制备叠氮酸原位检测电传感器为微电极,其响应电流较未修饰电极高约121%,在底液pH 7.5时检测灵敏度高,扫描速度的平方根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N_(3)^(-)电化学氧化是扩散控制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及重现性。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在N_(3)^(-)浓度为5×10^(-5)~1×10^(-3)mol·L^(-1)范围内检测,检测限为10.4μmol·L^(-1),通过实际合成HN3气体在线检测,得出不同NaN_(3)原料含量在不同时间产生的HN_(3)气体浓度预测方程,HN3的回收率为96.8%~99.5%,此外,建立了合成HN_(3)气体的浓度与响应电流间的关系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酸气体(HN_(3)) 功能化丝网印刷电极 电化学方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分布筛选法提高近红外光谱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李晓星 肖金凤 +10 位作者 张洪明 吕波 尹相辉 赵明 马飞 符佳 胡艳 李志豪 王福地 沈永才 戴舒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6-1577,共12页
在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在线检测中,由于发酵液中需要持续通入氧气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常会在发酵液中产生气泡。发酵液中的气泡经过探头前方时,会对近红外光谱的强度产生较大干扰。为了剔除发酵液近红外在线检测过程中采集到的... 在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在线检测中,由于发酵液中需要持续通入氧气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常会在发酵液中产生气泡。发酵液中的气泡经过探头前方时,会对近红外光谱的强度产生较大干扰。为了剔除发酵液近红外在线检测过程中采集到的气泡引起的异常光谱,减少光谱波动,提出了一种正态分布筛选方法。制备了600 g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每隔30 s加2 g葡萄糖溶液至盛有600 mL蒸馏水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然后计算和记录反应釜内葡萄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并在反应釜底部通入氧气产生气泡,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反应釜内葡萄糖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马氏距离法,欧氏距离法,孤立森林,正态分布筛选法对受到气泡影响的异常光谱剔除后,将光谱样本集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随后经过光谱预处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对校正集建立葡萄糖溶液浓度预测模型,并用建立的PLS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通过校正集相关系数,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以及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四种方法剔除受到气泡影响的异常光谱后,所建模型结果如下,PCA结合马氏距离法剔除异常光谱后得到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为0.998208,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0764,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为0.997994,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0764;欧式距离法剔除异常光谱后得到的校正集R^(2)_(c)为0.998628,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0652,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为0.998628,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0655;孤立森林剔除异常光谱后得到的校正集R^(2)_(c)为0.998255,RMSECV为0.000739,预测集R^(2)_(p)为0.998132,RMSEP为0.000740;正态分布筛选方法剔除异常光谱后得到的校正集R^(2)_(c)为0.998641,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0645,预测集R^(2)_(p)为0.998628,RMSEP为0.000636。结果表明:对比四种方法,采用正态分布筛选方法能有效减少光谱强度的波动,剔除异常光谱较其他方法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异常光谱剔除 马氏距离 正态分布筛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动作语境聚合的动作检测与识别
18
作者 王峥 赵新辉 王小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5,共11页
在空域和时域上精确定位并识别视频中的人体动作对于智能体育分析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分步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常受限于RoI特征的固定感受野,难以在复杂场景中进行有效建模和语义表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动作语境聚... 在空域和时域上精确定位并识别视频中的人体动作对于智能体育分析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分步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常受限于RoI特征的固定感受野,难以在复杂场景中进行有效建模和语义表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动作语境聚合网络,利用并行的语义建模单元和动作候选单元对人物表征特征和全局时空语境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前者中采用人体定位模型从关键帧生成细粒度的人物候选特征,并通过3D视频骨干网络提取全局时空特征;后者则利用共享Transformer框架对上述多模态特征进行统一建模,捕捉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联,从而获得具有高度区分能力的动作预测。进一步地,本文引入加权分数聚合策略,将多个关键帧与短时视频片段的动作分类信息整合,用于长视频片段的动作识别。在AVA-60 v2.2数据集上,本文模型在帧级mAP指标上达到了30.01%,而基于长时策略的本文模型则达到了30.74%。在Charades数据集上,本文模型的mAP提升至30.68%,而基于长时策略的本文模型结果提升至3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检测与识别 分步方法 全局时空语境特征 细粒度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苗期低氮耐性筛选和鉴定
19
作者 何国欣 李素娟 +4 位作者 王剑 陶晓园 叶子弘 陈光 徐盛春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6,共12页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等对种质资源的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在低氮胁迫下,除第2片复叶的实际光合效率和第1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12个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显著变化的12个性状耐氮系数转化为5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0.87%,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值(D)将557份大豆种质聚类分析分为5类,分别是耐低氮型、较耐低氮型、中耐低氮型、低氮较敏感型和低氮敏感型。筛选出耐低氮型,包含石豆2号、YJ002313和AMURSKAYA 402共3份;低氮敏感型,包含克c14-705、中野1号、97鉴23、皮黑豆和永城大籽绿豆等10份。依据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地下部长度、地下部干重、根冠比(RL/SL)、第2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第1片复叶相对叶绿素含量作为关键重要特征对大豆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本研究挖掘到大豆耐低氮优异种质,可为大豆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氮 种质资源筛选 生理特性 主成分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法在SMILE矫正顺规散光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卢雅琳 熊健 +2 位作者 黄菲 艾冲 桂馥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法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顺规散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4年4月至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接受SMILE及Q值引导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 目的探讨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法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顺规散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4年4月至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接受SMILE及Q值引导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的患者各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MILE患者的一眼纳入手动旋转补偿组(旋转组,40眼),对侧眼纳入未手动旋转补偿组(未旋转组,40眼);同时,随机抽取Q值引导FS-LASIK患者的一眼纳入FS-LASIK组(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查并记录各组患者年龄、裸眼远视力(UDVA)、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SE)及矫正远视力(CDVA)。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对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散光评价指标包括:目标矫正散光(TIA)、手术矫正散光(SIA)、差异矢量(DV)、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误差角度(AE)及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结果术前,旋转组、未旋转组和FS-LASIK组患者的年龄、球镜度、柱镜度、SE、CD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旋转组患者的UDVA及柱镜度均优于未旋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CDVA、球镜度及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旋转组与FS-LASIK组的UDVA、CDVA及各屈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对散光进行Alpins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旋转组的SIA、CI、IOS及|AE|均优于未旋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TIA、DV、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旋转组与FS-LASIK组的各项散光矢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线性趋势拟合方程表明各组患者TIA与SIA均呈高度线性相关。结论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SMILE在矫正顺规散光时,其效果与Q值引导的FS-LASIK相当,且优于传统SMILE水印中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观察屏 顺规散光 旋转补偿法 Alpins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