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1D/3D finite elements coupling for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被引量:13
1
作者 岳健广 A.Fafitis +1 位作者 钱江 雷拓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89-897,共9页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 An element coupling model (EC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 of a structure.In order to reflect the local damage and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hree-dimensional (3D) solid elements and one-dimensional (1D) beam element were coupled by th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A reduced scale 1?8 model test was simulated by the ECM and a full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3DM) contras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behavior and local damages of ECM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and 3DM.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is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s coupling model global behavior local damage multi-point constraint equations nonlinea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kind of rolling coupling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海良 何清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Based on Hertz theory of elastic contact and the design theory of ball bearings, a new type of rolling coupling was designed. The two halves of the rolling coupling can be moved relatively by a small axial force when ... Based on Hertz theory of elastic contact and the design theory of ball bearings, a new type of rolling coupling was designed. The two halves of the rolling coupling can be moved relatively by a small axial force when a great moment is exerted on it. The rolling coupling was used to connect the principal axis and the decelerator of continuous extrusion machine and it can greatly decrease the harmful axial forces on the continuous machine. The engineering formulas for the contact stress and distance of apporach of the rolling elements were deduced and the method for designing the rolling couplings was proposed. The formulas for the forces exerted on the rolling element we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coupling principal axis axial force Hertz theory elastic distortion contact stress exact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的建模与求解
3
作者 肖峻 王聪 宋晨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共10页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定义;进而,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模型;再次,给出了基于二分修正仿真的能碳安全域的求解与观测方法;最后,通过电-气耦合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域 碳排放 碳流约束 电-气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边界条件下矩形薄板流激振动分析
4
作者 张成 李天匀 +1 位作者 朱翔 尚保佑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9-1318,共10页
本文采用半解析法开展弹性边界下矩形加筋板在湍流脉动压力激励下的振动研究。引入人工线分布弹簧模拟弹性边界,基于能量原理求解矩形薄板流激受迫振动响应,获得平板表面振动速度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研究表明:人工弹簧刚度对平板流激... 本文采用半解析法开展弹性边界下矩形加筋板在湍流脉动压力激励下的振动研究。引入人工线分布弹簧模拟弹性边界,基于能量原理求解矩形薄板流激受迫振动响应,获得平板表面振动速度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研究表明:人工弹簧刚度对平板流激振动响应有影响;随着边界位移弹簧刚度增大,低频下平板均方振速响应值不断减小;当边界线分布位移弹簧刚度大于1010N/m2时,边界对平板流激振动响应的影响较小。讨论了加筋方向和加筋数量对于平板流激振动响应的影响,与无筋平板相比,加筋平板能有效降低平板流激低频振动响应。研究结果可为分析不同边界约束下矩形加筋板流激振动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脉动压力 平板振动 弹性边界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
5
作者 张昊辰 陈晨 +3 位作者 钟剑 孙思源 李更丰 别朝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 自然灾害发生后,配电网往往面临着馈线自动化设备通信故障影响其有效恢复的挑战,导致负荷恢复过程延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策略,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生成抢修方案,并通过合理调度抢修人员,协同抢修配电网的电力线路和通信链路,实现负荷的快速恢复。首先,介绍了配电网信息-物理耦合结构,并提出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抢修框架。其次,构建基于简化时间-空间网络的交通网络模型,并引入一种基于Floyd算法的交通网络简化方法,以降低交通网络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计及抢修人员调度的配电网信息-物理协同恢复模型,并采用一种新的辐射状拓扑约束提高模型求解效率。最后,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测试算例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负荷恢复 信息-物理耦合 交通网络 辐射状约束 时间-空间网络 抢修人员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电风险耦合的共享库容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策略
6
作者 周升 彭里卓 +3 位作者 任娇蓉 高强 杨莉 林振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4-164,共11页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加剧了水电富集型虚拟电厂(HEVPP)的水位控制和调度运行的风险。首先,为提升HEVPP多时间尺度的风险应对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水-电风险耦合的HEVPP共享库容优化运行模型。其中,上层模型构建了考虑来水量不确定性的跨...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加剧了水电富集型虚拟电厂(HEVPP)的水位控制和调度运行的风险。首先,为提升HEVPP多时间尺度的风险应对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水-电风险耦合的HEVPP共享库容优化运行模型。其中,上层模型构建了考虑来水量不确定性的跨月滚动优化模型,将年度运行计划分解得到月末水位指导边界和月度电量计划;下层模型提出了基于备用容量联合机会约束的HEVPP整体风险刻画方法,构建了考虑水-电运行偏差的月内出力和备用模型,形成了考虑共享库容月末水位衔接的HEVPP双层优化模型,以应对滚动周期内潜在的水-电风险。然后,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摊原则的下层模型月内共享库容备用联合机会约束转化方法,实现了HEVPP水-电运行约束的有效解耦。最后,以中国浙江省丽水市某HEVPP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滚动优化HEVPP运行计划,能够有效应对多时间尺度的水-电耦合风险,所提备用容量分配方式能够提升内部各水电站的水位控制能力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共享库容 多时间尺度 滚动优化 联合机会约束 风险耦合 风险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朋松 辛涛 +3 位作者 陈鹏 王森 孔超 成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9-2107,共9页
为探究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梯形预制板断面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为例,通过落轴试验获取轨道结构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无载固有频率,并计算了板下等效刚度,明确了层间约束的刚度贡献。此外,分析了橡胶垫... 为探究层间约束对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梯形预制板断面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为例,通过落轴试验获取轨道结构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无载固有频率,并计算了板下等效刚度,明确了层间约束的刚度贡献。此外,分析了橡胶垫在不同约束状态下的有载刚度,并建立了考虑层间约束的地铁车辆-装配式轨道-隧道耦合动力模型,在不同车辆运行速度和扣件刚度条件下分析了层间约束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约束作用增强,轨道固有频率逐渐增加,减振性能逐渐下降;对于约束状态A、B、C,层间约束贡献的刚度分别为0.003 4、0.004 9、0.008 1 N/mm^(3),分别占橡胶垫有载动刚度的21.5%、32.7%、58.7%;与不考虑层间约束相比,约束状态A、B、C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下降1.8、2.2、3.2 dB,在不同扣件刚度条件下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下降1.0、1.3、2.2 dB。忽略层间约束会高估板-垫复合装配式轨道在服役阶段的减振性能,故在设计阶段评估减振性能时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轨道 板-垫复合 减振性能 层间约束 车-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并网方案精细化建模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
8
作者 李志远 王建学 +3 位作者 邓娇娇 古宸嘉 杨钤 刘海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17-7029,I0001,共14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和外送需求的不断提高,输电系统的重载与阻塞问题趋于严峻,对电网建设方案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对变电站投建工程的精细化建模,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变电站和输电网建设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拓展主要关注网...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和外送需求的不断提高,输电系统的重载与阻塞问题趋于严峻,对电网建设方案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对变电站投建工程的精细化建模,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变电站和输电网建设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拓展主要关注网架构建的传统规划理论。首先,针对新建变电站的高压侧接入方式与低压侧送出方式进行建模;进而构建输电系统规划-校核双层模型,上层建立面向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规划工程的系统模型,考虑规划方案比选与建设时序逻辑等相关约束,下层校核同时考虑常规场景与故障场景的运行模拟,保证规划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常规场景下运行要求与故障场景下安全校核的限制。最后,基于改进的Garver's 6节点和某实际电网算例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规划 变电站建模 规划-校核双层模型 投建耦合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性约束的多机协调悬吊系统避障轨迹规划
9
作者 冮政 赵志刚 +2 位作者 苏程 赵祥堂 柴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60-1868,共9页
针对悬吊系统在复杂环境内被悬吊物与障碍物高碰撞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稳定性约束的轨迹规划策略。利用惯性权重非线性调整策略来满足轨迹规划不同阶段对于搜索速度的需求;引入加速因子,帮助其迅速摆脱局部极小值;在速度更新中加... 针对悬吊系统在复杂环境内被悬吊物与障碍物高碰撞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考虑稳定性约束的轨迹规划策略。利用惯性权重非线性调整策略来满足轨迹规划不同阶段对于搜索速度的需求;引入加速因子,帮助其迅速摆脱局部极小值;在速度更新中加入导向因子,降低速度更新的盲目性。仿真结果表明:柔索长度和拉力的变化验证所提规划方法的合理性,为后续悬吊系统避障规划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调悬吊系统 刚柔耦合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稳定性约束 非线性惯性权重 三维避障 力旋量可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不确定性的多自由度柔顺机构稳健性拓扑优化设计
10
作者 占金青 杨新峰 +1 位作者 周程灵 刘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0-1179,共10页
为了减小机构性能对材料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提出一种考虑材料不确定性的多自由度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级数最优线性估值法对材料随机场进行离散化,利用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和Smolyak稀疏网格积分法求解随机响应统计矩;然后引入输... 为了减小机构性能对材料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提出一种考虑材料不确定性的多自由度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级数最优线性估值法对材料随机场进行离散化,利用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和Smolyak稀疏网格积分法求解随机响应统计矩;然后引入输入/输出耦合约束,以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输出位移加权和的期望值最大化以及标准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多自由度柔顺机构耦合约束稳健性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自行设计的2个多自由度微执行器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与无耦合约束确定性优化结果比较,耦合约束稳健性优化设计的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构型有所不同,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并且输入/输出耦合效应能够得到有效抑制,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机构 多自由度 拓扑优化 材料不确定性 耦合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约束满足的雷达抗干扰试验样本空间特征分析
11
作者 龙志涛 程志君 封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6-2145,共10页
针对雷达抗干扰试验中试验因子多、样本空间大、全面试验成本高等问题,引入约束满足的方法对雷达抗干扰试验样本空间进行特征分析,实现对有限样本空间的约简。提出一种雷达抗干扰试验样本空间的分析框架,将对样本空间的分析从电磁领域... 针对雷达抗干扰试验中试验因子多、样本空间大、全面试验成本高等问题,引入约束满足的方法对雷达抗干扰试验样本空间进行特征分析,实现对有限样本空间的约简。提出一种雷达抗干扰试验样本空间的分析框架,将对样本空间的分析从电磁领域映射到数学领域,建立一种耦合约束满足模型。结合图论和基于孪生变量法的耦合约束求解算法以及弧相容算法对试验样本空间中的耦合约束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经过求解后的空间比初始试验样本空间压缩了约76760.76倍,可较好地解决后续试验设计中样本集选取困难的问题,为雷达抗干扰试验的设计与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试验 样本空间 耦合约束满足问题 孪生变量法 弧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电断面耦合与直流稳定支撑的大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
12
作者 汪旸 李群山 +3 位作者 黄牧涛 曾令康 朱可凡 陈兴邦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4-1531,I0056,I0057,共10页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交直流耦合关系愈加复杂,直流落点稳定支撑要求高,源网荷发展不同步,为了优化大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提升电力保供水平,该文提出了考虑断面耦合与直流稳定支撑的大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先,... 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交直流耦合关系愈加复杂,直流落点稳定支撑要求高,源网荷发展不同步,为了优化大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提升电力保供水平,该文提出了考虑断面耦合与直流稳定支撑的大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先,考虑电网供电能力最大,达到最大供电能力时留有一定的断面裕度和备用均匀地分布在全网,选取供电功率最大、最小断面裕度最大、备用留取最均衡3个目标函数,以备用容量约束、非断面耦合约束、断面耦合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大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模型,模型采用规格化平面约束法求解,然后采用逼近理想解法筛选方案进而完成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最后,基于某省网数据开展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最大供电能力 断面耦合 直流稳定要求 规格化平面约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氢能源汽车用户行为的能源站氢价决策模型及求解方法
13
作者 颜燕玉 谢仕炜 +2 位作者 吴秋伟 张亚超 郑灵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270-6282,I0012,共14页
氢能源汽车的迅速增长势必给电力-交通耦合网络的运行带来影响。研究如何有效考虑用户行为并通过氢能源定价策略对其进行引导,对耦合网络的协同调度和交互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该背景,提出计及氢能源汽车用户行为的耦合网络定价策略模型... 氢能源汽车的迅速增长势必给电力-交通耦合网络的运行带来影响。研究如何有效考虑用户行为并通过氢能源定价策略对其进行引导,对耦合网络的协同调度和交互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该背景,提出计及氢能源汽车用户行为的耦合网络定价策略模型。首先,建立考虑能耗约束的交通用户均衡模型,通过推广变分不等式进行等效描述;其次,构建含氢能源汽车制氢需求的配电网二阶锥优化模型。该文提出一种氢能定价策略模型,将其转化为含有变分不等式的数学规划问题;基于此,设计二阶不动点迭代算法和投影-收缩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能耗约束对耦合网络氢能源定价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交通耦合网络 氢能源汽车 变分不等式 能耗约束 氢能源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绿证市场耦合的新能源和储能虚拟惯量-阻尼调度方法
14
作者 汪进锋 田野 +3 位作者 江霖 王灿彬 李鑫 许银亮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90,共11页
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能源具有清洁低碳的环保优势,但其出力不确定性大、物理惯量低的特点也对系统的频率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碳-绿证市场耦合的新能源与储能虚拟惯量-阻尼调度方... 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能源具有清洁低碳的环保优势,但其出力不确定性大、物理惯量低的特点也对系统的频率安全运行带来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碳-绿证市场耦合的新能源与储能虚拟惯量-阻尼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包含电力决策、碳交易市场和绿证交易市场三者耦合关系,并计及系统动态频率安全约束的虚拟惯量-阻尼调度优化模型;其次,为降低决策保守性,将不确定性约束建模为整体的联合机会约束形式;然后,采用改进的样本平均近似(modified sample average approximation, MSAA)方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有效规避常规样本平均近似(sample average approximation, SAA)方法中0-1指示变量导致的计算负担。在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和机会约束建模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根据系统时变扰动需求自适应调整虚拟惯量和下垂阻尼,在满足风险概率5%的前提下,以比固定系数方法低6.03%的成本,确保系统频率偏差在0.5 Hz以内。展现出更好的经济性、低碳性和频率安全性;同时,改进的MSAA方法较传统SAA方法计算时间减少了约90%,可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绿证市场耦合 频率安全 联合机会约束 优化调度 样本平均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灿 方仍存 +2 位作者 雷何 孙建军 查晓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2-1611,I0066,I0067-I0071,共16页
传统的日前-日内协同调度通常以与日前时序计划曲线偏差最小作为日内目标函数,当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与日前相差较大时,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等由于其时间耦合约束日内调整范围有限,导致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差。对此,提... 传统的日前-日内协同调度通常以与日前时序计划曲线偏差最小作为日内目标函数,当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与日前相差较大时,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systems,ESS)等由于其时间耦合约束日内调整范围有限,导致经济性和灵活性较差。对此,提出了基于最优经济运行区域(optimal economic operation region,OEOR)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DN)日前-日内协同调度方法。在日前阶段,构建线性化ADN调度模型,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生成的大量随机场景下调控设备优化曲线,以全时间段内设备出力上下界内所包含的随机场景优化结果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的相邻时段约束和微型燃气轮机的爬/滑坡率,构建OEOR生成模型。最后,在日内阶段,调控设备在OEOR内滚动优化调整,当该时段优化值贴近OEOR边界时,考虑相邻时段出力约束,将OEOR扩展为最优经济极限运行区域(E-OEOR)。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配电网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经济运行区域 时间耦合性约束 协同调度 主动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的宽温域锂离子电池SOC/SOP联合估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莹 孙丙香 +1 位作者 赵鑫泽 张珺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0-3041,共12页
准确的状态估计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线性强,多参数耦合,实现宽温域多参数联合在线估计难度较大。考虑到温度影响,建立电热耦合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在线辨识电池参数,通过电压及温度仿真验证... 准确的状态估计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非线性强,多参数耦合,实现宽温域多参数联合在线估计难度较大。考虑到温度影响,建立电热耦合模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在线辨识电池参数,通过电压及温度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UKF)历史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引入多新息理论(MI)改进UKF,改进后的算法在非电压平台区荷电状态(SOC)估计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2%,相较于改进前误差降低了30%以上,并结合安时积分法设计切换算法,解决了MIUKF算法在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平台区无法通过电压反馈修正SOC估计误差的问题,实现了宽温域复杂工况下全区间SOC的准确估计,在不同SOC初始值条件下验证了结合算法的准确性,均方根误差不超过3%,为峰值功率(SOP)估计提供了可靠的SOC值;最后将温度约束引入到SOP估计中,提出多约束条件下的SOP估计方法,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温度起到关键限制作用,可以防止电池温升过大,减少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宽温域 SOC/SOP联合估计 电热耦合模型 改进UKF 多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约束解耦的虚拟电厂动态可行域求解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泽凯 和敬涵 +3 位作者 刘曌 陈韦韬 王小君 张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0-3451,I0008,共13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深入挖掘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调度潜力,使其参与电网调度调节任务以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灵活性资源的海量异构特性使其聚合可行域的求解计算复杂度提升、约束满足难度增大。该文基于顶点搜索法,建...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深入挖掘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调度潜力,使其参与电网调度调节任务以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灵活性资源的海量异构特性使其聚合可行域的求解计算复杂度提升、约束满足难度增大。该文基于顶点搜索法,建立计及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动态可行域求解模型,进而通过李雅普诺夫优化将求解模型内部耦合约束松弛解耦为虚拟队列稳定性问题,提出以顶点搜索与队列稳定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最终通过建立虚拟时间队列形成求解算法。所提算法通过耦合约束解耦以提高求解效率;通过满足调度能力约束以提升资源调度能力。算例结果表明,在日前与日内场景下,所提算法具备提升计算效率与约束满足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可行域 柔性负荷 时间耦合约束 李雅普诺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场角限制下的攻击时间和角度三维矢量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天昊 王长元 +2 位作者 张科 苏雨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提高导弹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控制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三维制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三维矢量制导模型提出了一种视场角约束下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律。首先,通过将平面矢量制导律扩展至三维空... 为了提高导弹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控制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三维制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三维矢量制导模型提出了一种视场角约束下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律。首先,通过将平面矢量制导律扩展至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三维矢量攻击角度约束制导律;其次,在上述制导指令的拦截分量中引入剩余时间偏置项,设计了一种在视场角约束下的三维矢量制导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保证导弹能在视场角约束的条件下,以期望的攻击时间和角度击中目标,并且误差均小于0.01;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矢量制导律 视场角限制 攻击时间约束 攻击角度约束 耦合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网络分区等效策略的Si/SiC混合器件耦合热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柳 肖凡 +2 位作者 涂春鸣 肖标 郭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18-3731,共14页
由硅(Si)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与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并联构成的混合器件可打破单一Si基器件和SiC基器件的局限性,实现损耗和成本间的有效均衡。结温估计对于Si/SiC混合器件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然而,... 由硅(Si)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与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并联构成的混合器件可打破单一Si基器件和SiC基器件的局限性,实现损耗和成本间的有效均衡。结温估计对于Si/SiC混合器件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针对热监测的研究往往需满足热稳态平衡和功率损耗可测两大条件,在实际变流器中实用性较低。基于此,该文以零输入响应法为切入点,首先,对Si/SiC混合器件热结构特性进行分析,详细阐述零输入响应法直接应用于混合器件时所带来的高阶热约束条件难以表征的问题;其次,通过对SiIGBT与SiC MOSFET进行热网络分区处理实现模型的降阶,构建出壳温降温曲线时间常数与热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提出了基于热网络分区等效思想的混合器件耦合热参数辨识方法,所提方法简化了功率损耗测量步骤与热平衡态条件,在并联器件耦合热参数辨识研究中具有简单、通用、流程化高的应用优势;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热参数辨识 Si/SiC混合器件 热网络分区 热时间常数 热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机视场约束下无人机视觉着舰导引方法
20
作者 祝子程 王彪 +1 位作者 唐超颖 徐贵力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5,57,共7页
无人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着舰时,既需要关注自身的飞行轨迹是否合理,也需要注意所对应的视觉特征点在图像空间中的运动是否合理,即需要满足机载摄像机视场等约束。此外,由于海洋风浪等扰动作用,很难整定出合适的参数使视觉特征点... 无人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着舰时,既需要关注自身的飞行轨迹是否合理,也需要注意所对应的视觉特征点在图像空间中的运动是否合理,即需要满足机载摄像机视场等约束。此外,由于海洋风浪等扰动作用,很难整定出合适的参数使视觉特征点以期望的轨迹运动,并使得图像误差以期望的动态过程收敛。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将基于tau耦合策略的轨迹规划与IBVS相容的视觉导引方法,同时引入PPC理论以直接描述图像误差收敛的动态过程,并赋予参数整定工作明确直观的物理意义,从而降低参数整定的难度。最后仿真验证了所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着舰 tau耦合策略 IBVS PPC 视觉导引 视场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