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Coal Ash Composition b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in Different Optical Collec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YAO Shunchun LU Jidong DONG Meirong ZHENG Jianping LI Jun ZHANG B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I0008-I0008,10,共1页
针对燃煤组分分布不均匀的特性,研究不同收光模式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同步测量灰成分的影响。选用具有不同灰成分含量梯度的燃煤样品作为检测对象,对比分析同向收光和侧向收光下灰成分组成元素谱线信号探测的强度和稳定性及SiO2、A... 针对燃煤组分分布不均匀的特性,研究不同收光模式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同步测量灰成分的影响。选用具有不同灰成分含量梯度的燃煤样品作为检测对象,对比分析同向收光和侧向收光下灰成分组成元素谱线信号探测的强度和稳定性及SiO2、Al2O3、Fe2O3、CaO、MgO和TiO2含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同向收光模式的光谱信号稳定性和定量分析精确度更好,检验样品中各灰成分的预测值和参考值之间的拟合度均在0.986以上。而侧向收光模式下探测到的光谱信号强度更强,光谱探测下限可以达到19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光谱仪 粉煤灰 同时测量 击穿 眼镜 组成 安全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Tamm态的太赫兹同时测量折射率传感
2
作者 王毅 陆云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2-1000,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两种介质折射率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次由单层石墨烯、薄介质层、介质腔A及含缺陷层(即介质腔B)的多层光子晶体组成。当入射光由石墨烯侧入射时,石墨烯与薄介质层界面上的太赫兹塔姆等离激元(TPPs)模式和光子...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两种介质折射率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依次由单层石墨烯、薄介质层、介质腔A及含缺陷层(即介质腔B)的多层光子晶体组成。当入射光由石墨烯侧入射时,石墨烯与薄介质层界面上的太赫兹塔姆等离激元(TPPs)模式和光子晶体中的缺陷模式会被同时激发,二者相互耦合,形成非对称的法诺(Fano)共振线型吸收谱线。其吸收峰波长与TPPs模式激发波长一致,只对介质腔A中介质折射率敏感,而吸收谷波长与缺陷模式波长一致,并且只对缺陷层中介质折射率敏感,因此可以实现两种介质折射率的同时检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介质腔A、B中介质折射率同时检测的折射率测量范围分别为1.3~1.46,1~1.005;灵敏度分别为0.125 THz/RIU、0.6 THz/RIU。本文的研究为利用TPPs模式与不同模式的耦合,从而实现多种介质折射率同时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传感 同时测量 石墨烯 太赫兹波段 光学Tamm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野外环境的视觉惯导SLAM算法
3
作者 李静博 伊克萨尼·普尔凯提 +2 位作者 朱斌 朱纪洪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5-1012,共8页
过去的定位研究大多是在结构化环境下进行研究的,但在野外环境下由于光照变化大、特征提取困难和颠簸道路多导致定位困难。提出一个由单目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组成的可视化视觉惯导里程计,前端通过融合基于泊松方程预处理的视觉信息和惯... 过去的定位研究大多是在结构化环境下进行研究的,但在野外环境下由于光照变化大、特征提取困难和颠簸道路多导致定位困难。提出一个由单目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组成的可视化视觉惯导里程计,前端通过融合基于泊松方程预处理的视觉信息和惯性测量单元信息,后端采用非线性优化并结合鲁棒核函数使系统能够在光照变化大和颠簸道路的野外环境下鲁棒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ROOAD野外环境数据集中的表现比最先进的视觉惯导方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在EuRoC结构化数据集中的表现也超越现阶段最先进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定位 单目相机 惯性测量单元 野外环境 自动驾驶 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双目视觉与IMU协同安全驾驶地图构建
4
作者 周军超 朱海轮 +1 位作者 高建杰 张炳豪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8-2206,共9页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与安全性,构建高精度的环境地图,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算法。首先,针...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与安全性,构建高精度的环境地图,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算法。首先,针对双目视觉与IMU信息融合的问题,采用紧耦合方法,结合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深度感知能力和IMU的快速运动捕捉能力,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引入了一次最大后验估计对双目相机与IMU进行处理;然后,在后端优化中,采用基于滑动窗口的非线性优化算法求解最优位姿;最后,通过自动驾驶试验平台搭建了SLAM系统实物验证平台,设计完成了SLAM系统定位试验和相关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目视觉与IMU信息融合的SLAM系统相较于单目视觉惯性融合(VINS-Fusion)算法的定位精度可提升30.34%,在试验和实际场景中均表现出了有效性。设计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SLAM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定位精度,且在交通安全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多源异构信息 双目视觉 惯性测量单元 自动驾驶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线特征与多惯性测量单元融合的SLAM算法
5
作者 张弼泽 潘龙飞 +1 位作者 侯勇胜 樊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9-316,共8页
在移动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中,准确且高效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至关重要。针对现有SLAM算法在处理复杂环境和动态场景时面临的精度和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线特征与多惯性测量单元(IMU)融合的SLAM算法。该算法利用... 在移动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中,准确且高效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至关重要。针对现有SLAM算法在处理复杂环境和动态场景时面临的精度和鲁棒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线特征与多惯性测量单元(IMU)融合的SLAM算法。该算法利用多IMU融合技术从环境中提取点和线特征,这些几何特征能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有助于构建更详细和准确的地图。在点线特征提取过程中,采用基于优化的特征匹配算法确保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通过多IMU融合技术增强系统的运动估计能力。多IMU融合不仅能提高单一IMU在高动态环境下的鲁棒性,还能通过优化的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提供更精确的位姿估计。实验在多种典型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包括静态和动态场景)中进行。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更优越,能有效应对环境中的变化和噪声干扰,在定位精度、建图质量以及实时性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点线特征 多惯性测量单元融合 自主导航 图优化 传感器融合 激光雷达 视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巷道三维建模研究
6
作者 廉博翔 弥浪涛 +1 位作者 李尚杰 郭继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程背景,对井下巷道高精度建模展开研究。针对柠条塔煤矿井下环境特点,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巷道顶板,减少环境因素对控制点位置的干扰;采用GOSLAM−GSJH12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通过构建已知点约束,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对点云坐标进行非线性优化,实现点云漂移校正;采用小波分解、非局部均值等去噪算法和基于PointNet++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基于改进的Harris3D角点检测器和随机样本一致(RANSAC)算法提取巷道点云特征,融合三维激光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进行巷道点云配准,实现高精度地图构建;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构建井下巷道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再通过多阶段优化实现三维模型精细化重建,最终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研究成果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实现矿井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三维建模 三维激光扫描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点云漂移校正 同时定位与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基于运动估计的视觉惯性SLAM方法
7
作者 范金龙 宁一鹏 +4 位作者 王坚 郭郑伟 高菲菲 王薇薇 柴大帅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针对于动态环境中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位姿估计精度低、鲁棒性差及实时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视觉惯性SLAM算法(DVI-SLAM):通过引入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运动先验信息对图像进行校正,显著提升相机大幅运动时的目标检测精度;结合语义... 针对于动态环境中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位姿估计精度低、鲁棒性差及实时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视觉惯性SLAM算法(DVI-SLAM):通过引入惯性测量单元(IMU)的运动先验信息对图像进行校正,显著提升相机大幅运动时的目标检测精度;结合语义信息与运动检测一致性,在快速获取静态特征点的同时,可保持较高的精度;为应对高度动态场景中基于语义的动态SLAM的挑战,利用来自IMU的运动信息估计动态物体运动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静态特征点。仿真结果表明,DVI-SLAM在室内高动态场景中的绝对轨迹误差(ATE)均方根值(RMSE)相比ORBSLAM3可降低96.2%,在室外动态环境中可降低59.9%;与现有主流算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在动态室内外场景中表现出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 动态环境 目标检测 运动一致性检测 惯性测量单元(IMU)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istency Analysis of EKF-based SLAM by Measurement Noise and Observation Times 被引量:14
8
作者 LI Hui-Ping XU De-Min ZHANG Fu-Bin YAO Ya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7-1184,共8页
关键词 稠度分析 同步性 映射 滤波器 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瞬时测频干扰机理的研究
9
作者 王磊 王洪雷 +2 位作者 王洪迅 林鑫淼 熊梓翔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瞬时测频(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IFM)接收机是电子侦察中非常重要的测频资源,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侦察频带宽、分辨率高,可以快速测定被测信号的频率,在现代电子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IFM微波鉴相器在某一瞬间只能... 瞬时测频(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IFM)接收机是电子侦察中非常重要的测频资源,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侦察频带宽、分辨率高,可以快速测定被测信号的频率,在现代电子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IFM微波鉴相器在某一瞬间只能响应一个信号的特性,结合IFM工作原理,研究了一种新的(超过2个信号)对IFM干扰策略,并分析了干扰机理,通过模拟仿真对IFM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多信号交叠可以对IFM系统产生明显的干扰效果,可以使得其无法测得正确频率,并错误地输出同时到达信号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测频 同时到达信号 相位编码 干扰机理 反电子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AS在森林可燃物热解气体多组分同步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松杰 王璐鹏 +4 位作者 陈金铮 马云 梁安 卢志民 姚顺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1,共7页
森林可燃物热解的研究,对森林火灾预警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可燃物热解过程中主要生成CO、 CO_(2)和CH_(4)等含碳气体,这些气体的不断释放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并加剧温室效应,快速准确检测这三种组分的浓度有利于火灾早期预警和大气环... 森林可燃物热解的研究,对森林火灾预警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可燃物热解过程中主要生成CO、 CO_(2)和CH_(4)等含碳气体,这些气体的不断释放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并加剧温室效应,快速准确检测这三种组分的浓度有利于火灾早期预警和大气环境保护。通过频分复用结合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准确测量了六种山林树种样品热解气体中CO、 CO_(2)和CH_(4)三种组分的浓度,证明了频分复用-TDLAS技术对森林可燃物热解气体多组分同步测量的适用性。首先,介绍了频分复用-TDLAS技术的基本原理,确定了三种组分互不干扰、且谱线强度适宜的吸收谱线。其次,为了准确反演不同的浓度,对二次谐波(2f)信号和二次谐波/直流(2f/DC)信号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Simulink仿真的方式,比较了利用2f信号和2f/DC信号反演不同浓度准确性的差异,结果表明2f/DC信号具有更大的线性区间,适用于森林可燃物热解气体中不同浓度组分的测量。最后,利用两支中心波长分别为1 580.0和1 653.7 nm的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搭建了CO、 CO_(2)和CH_(4)同步测量的实验装置。在900℃管式炉中对六种树种样品进行热解以及热解气体制备,利用Herriott吸收池测量了三种组分的2f/DC信号,通过标准气体建立标定模型获得了热解气体中三种组分的绝对浓度。结果显示,三种组分的2f/DC信号峰值与浓度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度大于0.995,且在焦炭气化反应和Boundouard反应的作用下,六种树种样品热解气体中CO浓度明显高于CO_(2)和CH_(4)。通过分析枫香叶样品的光谱,表明在2 s测量时间内,该光谱系统对于CO、 CO_(2)和CH_(4)的最低检测限低于0.008%,灵敏度优于0.005%,满足森林火灾预警的需求。该研究为森林可燃物热解气体多组分同步测量以及森林火灾预警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可燃物热解 TDLAS 频分复用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CO/CO_(2)/H_(2)S浓度同步在线测量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学军 陈勤根 +3 位作者 杨展 邓琴 贺拴玲 彭志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2-1416,共5页
CO、CO_(2)、H_(2)S是燃煤锅炉炉内气氛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不仅能够反映燃烧工况,还可作为水冷壁高温腐蚀程度判断依据,因此实现CO、CO_(2)、H_(2)S浓度的准确测量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波长调制-直接吸收(WM-DAS)方法结合约40 m长光程Her... CO、CO_(2)、H_(2)S是燃煤锅炉炉内气氛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不仅能够反映燃烧工况,还可作为水冷壁高温腐蚀程度判断依据,因此实现CO、CO_(2)、H_(2)S浓度的准确测量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波长调制-直接吸收(WM-DAS)方法结合约40 m长光程Herriott池,在室温低压下,开展不同CO/CO_(2)浓度配比下三种气体吸收率同步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气体的吸收率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相近,相对误差在6.82%以内,测量结果可靠性较高;然后对不同浓度CO/CO_(2)(0~2000μL·L^(-1))、H_(2)S(0~20μL·L^(-1))进行动态测量,结果表明,测量系统对三种组分浓度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 CO浓度 CO_(2)浓度 H_(2)S浓度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喷射器油-气瞬时质量流率同场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谈庆 杨晰宇 +2 位作者 王晓艳 魏代君 董全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提出一种组合式的测量方法,将其应用于缸内高压直喷柴油/天然气发动机双燃料喷射器瞬态燃料质量流率的研究,实现了两相燃料同场高精度测试.针对传统“动量法”只能获取喷气规律型线无法获取准确质量流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平行测试的方法,... 提出一种组合式的测量方法,将其应用于缸内高压直喷柴油/天然气发动机双燃料喷射器瞬态燃料质量流率的研究,实现了两相燃料同场高精度测试.针对传统“动量法”只能获取喷气规律型线无法获取准确质量流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平行测试的方法,通过采集测试容腔内的压力变化获取循环喷气量,结合瞬态动量信号得到精确的喷气规律曲线.并对喷射器的计量特征及时间特征进行验证.最后对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喷射器常用工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两相燃料难以同场测量的问题,实现了双燃料喷射器油-气瞬时质量流率的精确测量;喷气量测试误差不超过5%,喷油及喷气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的测试误差不超过0.113 ms,喷油量及喷气量的波动率分别不超过1.4%和2.9%.随着燃料喷射压力增加,喷射器的开启时段减小、关闭时段增加,且内部轴针开启和关闭的速度均大于外部轴针.引燃油的喷射通过影响喷气持续期影响喷气量,先油后气喷射方式下的喷气量在仅喷气方式下的喷气量上、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缸内直喷 质量流率 同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信息作用下的激光回环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铭 魏国亮 王耀磊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6-1633,共8页
为提高回环检测的精度,同时满足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信息作用下的激光回环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信息得到每个点云帧之间的相对运动;然后,提取点云中的高度信息、强度信息以及数量信息... 为提高回环检测的精度,同时满足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信息作用下的激光回环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信息得到每个点云帧之间的相对运动;然后,提取点云中的高度信息、强度信息以及数量信息并归一化处理;在上下文扫描(scan context,SC)描述符的基础上,定义了融合IMU与点云信息的上下文扫描(IMU and point scan context,IPSC)描述符以及对应的相似度函数;最后,引入改进的正态分布变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算法进行综合相似度判断。针对所提出的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回环检测时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识别,同时满足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为激光回环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回环检测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矿井无人驾驶的IMU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青松 李敬雯 +2 位作者 张元生 李世银 孙彦景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8,共8页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现有SLAM技术在煤矿巷道环境下存在累计误差大、漂移等问题。提出一种巷道环境特征辅助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算法。利用IMU观测数据预测点云运动状态并进行运动补偿,减少...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现有SLAM技术在煤矿巷道环境下存在累计误差大、漂移等问题。提出一种巷道环境特征辅助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算法。利用IMU观测数据预测点云运动状态并进行运动补偿,减少由设备运动引起的点云畸变;通过点云配准得到雷达里程计位姿变换信息,构成雷达里程计约束;提取巷道侧壁和地面点云并进行平面拟合,构成环境约束;基于IMU预积分约束、雷达里程计约束和环境约束,采用因子图优化方法完成激光雷达与IMU紧耦合,实现对巷道三维场景的高精度重建和无人驾驶车辆定位。仿真实验表明,巷道环境特征辅助的IMU与激光雷达融合SLAM算法的绝对轨迹均方根误差为0.1162 m,相对轨迹均方根误差为0.0409 m,定位精度较常用的LeGO-LOAM算法和LIO-SAM算法有所提升。真实环境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建图效果,未出现漂移和拖尾现象,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SLAM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环境信息辅助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平台的VR头部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张向军 黄国书 +3 位作者 邱涛 王明 尹逊刚 范兵兵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92-200,共9页
随着虚拟现实(VR)一体机的蓬勃发展,内向外六自由度(6DOF)的追踪技术已成为主流的头部追踪方案。然而,由于要同时处理大量视觉及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计算量较大,在ARM移动平台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同时达到较好的追踪精度和稳... 随着虚拟现实(VR)一体机的蓬勃发展,内向外六自由度(6DOF)的追踪技术已成为主流的头部追踪方案。然而,由于要同时处理大量视觉及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计算量较大,在ARM移动平台计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同时达到较好的追踪精度和稳定性成为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为此,基于ARM移动平台和开源ORB-SLAM3算法,设计并实现一套追踪精度高、稳定性好的VR 6DOF头部追踪系统。首先,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对IMU和Camera进行联合标定,并通过IMU积分信息与VIO(Visual-Inertial Odometry)进行位姿融合优化;其次,结合VR使用场景,调低单帧图像的特征点规模,以降低算法复杂度,达到近1 kHz的6DOF位姿输出频率;最后,提出一种针对视觉跟踪丢失的快速处理策略,以提高追踪状态的稳定性。经过以上优化后的算法运行在高通XR2平台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ORB-SLAM3算法,所提算法在相对位置误差(RPE)和相对旋转误差(RRE)指标上分别减小了44.4%和73.4%,在实时性和精度指标上能满足VR一体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ARM平台 六自由度 ORB-SLAM3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的实时测量系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洁 高隽 +2 位作者 怀宇 毕冉 范之国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5-50,55,共7页
为了研究大气偏振模式的实际变化规律,在分析了偏振测量装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实时测量系统,实现了单个主光路下,三路通道不同偏振方向的同时成像。通过光路仿真,优化并搭建了硬件装置,开展了误差分析和标定实... 为了研究大气偏振模式的实际变化规律,在分析了偏振测量装置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天域大气偏振模式实时测量系统,实现了单个主光路下,三路通道不同偏振方向的同时成像。通过光路仿真,优化并搭建了硬件装置,开展了误差分析和标定实验,提高了偏振测量精度,其中,系统线偏振度测量误差小于1.6%,偏振角测量误差小于±0.32°。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场实验,结果表明,在晴朗少云的气象条件下,不同波段下的大气偏振模式分布与Rayleigh模型的差异值,也有着显著区别,其中,520 nm下的分布与Rayleigh模型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域 大气偏振模式 同时偏振测量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和应力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云启 赵东晖 +5 位作者 葛春风 郭转运 刘志国 开桂云 董孝义 谭华耀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本文报道了长周期光纤光栅(LPG)温度和应力传感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测得LPG的温度和应力灵敏系数均高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灵敏系数的典型值,在11~80℃和0~100gf的温度和应力测量范围内,温度和应力响应曲... 本文报道了长周期光纤光栅(LPG)温度和应力传感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测得LPG的温度和应力灵敏系数均高于光纤布喇格光栅(FBG)灵敏系数的典型值,在11~80℃和0~100gf的温度和应力测量范围内,温度和应力响应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基于同一LPG不同透射波长具有不同温度和应力灵敏度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 光纤光栅 传感特性 温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在1.626μm处实现乙烯和甲烷的同步检测(英文)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卫东 张佳薇 +1 位作者 戴景民 张宇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研制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法的甲烷和乙烯的同步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工作在1.626μm附近的DFB激光器结合长光程吸收池来实现的.通过系统检测以及光谱数据库获取乙烯和甲烷在1.626μm波长附近的吸收光谱信息,分析谱线的强度、位... 研制了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法的甲烷和乙烯的同步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工作在1.626μm附近的DFB激光器结合长光程吸收池来实现的.通过系统检测以及光谱数据库获取乙烯和甲烷在1.626μm波长附近的吸收光谱信息,分析谱线的强度、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谱线分析方法.以质量流量计为标准,系统的浓度测量精度可达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同步检测 多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棱镜同时偏振测量系统的标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怀宇 范之国 +2 位作者 孙洁 吴良海 徐少罕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24,共7页
在对三通棱镜同时偏振测量系统进行详细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主要误差源,提出了相应的标定方法。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了三路通道中偏振片的实际偏振方向,角度标定误差小于0.5°;通过建立不同曝光时间和光圈下的灰度响应校正系... 在对三通棱镜同时偏振测量系统进行详细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主要误差源,提出了相应的标定方法。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了三路通道中偏振片的实际偏振方向,角度标定误差小于0.5°;通过建立不同曝光时间和光圈下的灰度响应校正系数索引表,解决了三路通道灰度响应不一致性问题;运用Harris角点提取算法,确定了三路通道中偏振图像的像素偏移量及其有效像素范围。标定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偏振度测量误差小于5%,偏振角测量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偏振测量 标定 偏振方向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调谐F-P滤波器实现分布式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立林 王莲芬 +1 位作者 张瑜 刘皓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614-616,共3页
理论分析了FBG光纤光栅和长周期光纤光栅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的传感原理。在分析实现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解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可调谐光纤F-P滤波器解调法。提出采用可调F-P滤波器实现分布式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系统的解调方案,较好地实... 理论分析了FBG光纤光栅和长周期光纤光栅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的传感原理。在分析实现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解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可调谐光纤F-P滤波器解调法。提出采用可调F-P滤波器实现分布式应变与温度同时测量系统的解调方案,较好地实现了多点应变与温度的同时测量。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较高,其中测量应变的灵敏度可以达到9με,测量应变的灵敏度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测量 光纤光栅 应变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