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被引量:4
1
作者 Hong Li Yongchang Jiao Li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63-770,共8页
A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 level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by applying Karush-Kuhn-Tucker(KKT) conditions.To cope with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a binary encod... A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 level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by applying Karush-Kuhn-Tucker(KKT) conditions.To cope with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a binary encoding scheme is adopted for KKT multipliers,and then the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is simplified to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s,which can be solved by many algorithms available.Based on 0-1 binary encoding,an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in whic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both two-level orthogonal array and factor analysis is used as crossover operator,is proposed.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10 benchmark examples show that the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can find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of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with high accuracy in a small number of it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Karush-Kuhn-Tucker conditions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based non-cooperative target distributed hybrid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method 被引量:3
2
作者 SONG Xiaocheng WANG Jiangtao +3 位作者 WANG Jun SUN Liang FENG Yanghe LI 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The distributed hybrid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for future networked air-defense and anti-missile firepower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air-defense ... The distributed hybrid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non-cooperative target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for future networked air-defense and anti-missile firepower systems. In this paper, the air-defense anti-missile targets defense problem is abstracted as a nonconvex constrained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of maximizing 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of the processing scheme to non-cooperative targets, and the constraints mainly consider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anti-missile equipment resources. The grid discretization concept is used to partition the defense area into network nodes, and the overall defense strategy scheme is described as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to solve the minimum defense cost within the maximum defense capability of the defense system network. In the solution of the minimum defense cost problem, the processing scheme, equipment coverage capability, constraints and node cost requirements are characterized, then 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distributed hybrid process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established, and a local optimal solution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optimal firepower processing scheme is given by using th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method containing non-convex quadratic equations and inequality constraint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operative target distributed hybrid processing multiple constraint minimum defense cost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multiuser detector
3
作者 Mu Xuewen Zhang Yaling Liu San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Based on th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relaxation of the CDMA maximum likelihood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a detection strategy by the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Coupled with the random... Based on th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relaxation of the CDMA maximum likelihood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a detection strategy by the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Coupled with the randomized cut generation scheme, the suboptimal solution of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in obtained. Compared to the interior point methods previously reported based on semidefmite programming,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often yields the similar BER performances of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problem. But the average CPU time of this approach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ultiuser detection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for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4
作者 Liao Liangcai Li Jin Tan Yuej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In order to slove the large-scale 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 problems efficiently,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rSQP) and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AD)... In order to slove the large-scale nonlinear programming (NLP) problems efficiently, an effici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rSQP) and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A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rseness, relatively low degree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constraints utilized, the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is solved by improved rSQP solver. In the solving process, AD technology is used to obtain accurate gradient inform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algorithm,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cess optimization problems, can calculate more efficiently than rSQP it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differentiation Reduced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中基于控制障碍函数的机器人安全控制研究综述
5
作者 周毅 张浩 +2 位作者 施孟佶 林伯先 石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机器人系统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以及对实时性需求的逐步提升,机器人的安全避障能力将面临新的挑战,控制障碍函数作为一种基于控制器的安全方法在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调研分析了控制障碍函数及基于二次... 随着机器人系统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以及对实时性需求的逐步提升,机器人的安全避障能力将面临新的挑战,控制障碍函数作为一种基于控制器的安全方法在机器人安全控制系统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调研分析了控制障碍函数及基于二次规划的优化控制器,总结了机器人在已知和未知环境中的避障问题,综述了高斯过程和强化学习两种理论合成控制障碍函数的策略。最后,讨论了未来基于控制障碍函数的空地协同机器人安全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未来控制障碍函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障碍函数 非线性系统 安全关键控制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舵布局水下无人航行器最优控制分配方法
6
作者 张鑫 胡志强 +1 位作者 刘健 曾俊宝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5-891,共7页
针对中高速水下无人航行器(AUV)提高容错控制能力、兼顾机动性与控制精度等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非对称X型艉舵+小水平艏舵”的AUV舵布局策略,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高效控制分配方法.本文提出的舵布局策略通过大小舵配合,在力矩需求较小时... 针对中高速水下无人航行器(AUV)提高容错控制能力、兼顾机动性与控制精度等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非对称X型艉舵+小水平艏舵”的AUV舵布局策略,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高效控制分配方法.本文提出的舵布局策略通过大小舵配合,在力矩需求较小时,优先使用小舵以提高控制精度,力矩需求较大时,大小舵协作以满足机动性需求.建立了适用于该布局策略的控制分配模型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采用两阶段法求解该模型,依次为确定大舵使能阶段和求解小舵需求阶段.所形成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OSQP求解方法,首先,通过快速迭代得到中低精度解,再进行一次解精确处理,兼顾求解效率和精度.最后,通过机动性与精度、容错控制及不同二次规划方法,求解效率对比等3方面仿真,验证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X型舵 控制分配 二次规划 容错控制 OSQ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精确牛顿法求解一类二次规划逆问题
7
作者 李丽丹 秦俊娜 +1 位作者 王敏 徐小会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6,共6页
本文求解了一类二次规划的逆问题。可描述为在保证一个可行的解是原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中的参数与它们的估计值的距离最小。根据对偶理论,先将该逆问题转换为具有半正定锥约束的最小化凸问题,然后再根据凸问题的... 本文求解了一类二次规划的逆问题。可描述为在保证一个可行的解是原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中的参数与它们的估计值的距离最小。根据对偶理论,先将该逆问题转换为具有半正定锥约束的最小化凸问题,然后再根据凸问题的一阶最优性条件以及法锥与投影算子的关系,直接将上述凸优化问题转化为广义方程,并在简单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方程在其解点处的广义雅克比元素是非奇异的。进一步文中分别采用了单调线搜索和非单调线搜索两种技术的非精确牛顿法求解该广义方程。在数值实验中,先比较了两种线搜索技术对求解本文逆问题的求解效率,结果表明非单调线搜索效果更好;同时还将非单调线搜索牛顿法与交替方向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更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问题 二次规划问题 非精确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规划的四足机器人步态优化控制
8
作者 张沛 田健 +2 位作者 李剑飞 危清清 徐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49-2058,共10页
为实现四足机器人对角步态下的稳定运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规划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包括支撑相控制和摆动相控制。在支撑相中基于阻抗模型进行机身虚拟力控制,基于动力学参数设计权重矩阵,通过二次规划的优化方法实现足底力... 为实现四足机器人对角步态下的稳定运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规划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包括支撑相控制和摆动相控制。在支撑相中基于阻抗模型进行机身虚拟力控制,基于动力学参数设计权重矩阵,通过二次规划的优化方法实现足底力最优分配;在摆动相中引入机身速度调整落足点,采用5次贝塞尔曲线规划足端轨迹,并通过关节阻抗控制及足底力估计实现了平滑的轨迹追踪和柔顺触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四足机器人能够以对角步态稳定通过障碍、坡道等不平坦地形,并能抵抗侧向冲击,证明了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对角步态 虚拟模型 二次规划 最优分配 贝塞尔曲线 关节阻抗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控交通农业模式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路径规划方法
9
作者 闫洪峰 李法镰 +3 位作者 朱玉 李璐 吴海华 方宪法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66,共12页
针对受控交通农业模式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自主作业需求,提出一种对多边形地块具有普适意义的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构建主永久道网络与子作业路径层双层结构,通过等距缩放与顶点平滑规划转向预留区路径,基于垂直行进方向... 针对受控交通农业模式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自主作业需求,提出一种对多边形地块具有普适意义的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构建主永久道网络与子作业路径层双层结构,通过等距缩放与顶点平滑规划转向预留区路径,基于垂直行进方向投影长度最小化原则确定中心作业区行方向;对主永久道网络设计间隔梭行的遍历顺序,对子作业路径层设计相邻梭行遍历顺序;采用Dubins曲线设计衔接路径,并设计潜在弹性出入口以解决作业弹性中断路径衔接问题;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满足运动学约束的路径,消除传统直线-圆弧路径的曲率突变缺陷。综合考虑作业路径占比、作业覆盖率、曲率变化率、路径跃度、压实区域面积占比等指标,以机器人化作业平台为对象进行田间路径规划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凸/凹多边形地块中,主永久道作业路径长度占比达77.21%,子作业层作业路径占比56.87%;作业覆盖面积占比均达90.65%;最大曲率变化率不大于0.04 m^(-2),跃度不大于0.05 m^(-3);总压实区域占比8.83%,将全生产周期作业路径限制在永久固定道上,满足受控交通农业下机器人化作业平台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交通农业 机器人化作业平台 全生产周期路径规划 运动学约束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差速转向控制研究
10
作者 屈小贞 张昊 +1 位作者 李刚 刘晏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98,共9页
为提高四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在高速转弯时的转向稳定性,准确协调各驱动轮之间的差速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驱动力矩分配的差速转向控制策略。差速转向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架构,上层控制器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计算汽车所需的总驱动力矩,... 为提高四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在高速转弯时的转向稳定性,准确协调各驱动轮之间的差速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驱动力矩分配的差速转向控制策略。差速转向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架构,上层控制器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计算汽车所需的总驱动力矩,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糊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计算汽车差速转向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则基于二次规划算法将所计算的总驱动力矩和附加横摆力矩进行优化分配,进而得到各个车轮的驱动力矩。通过Carsim/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差速转向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降低汽车在高速转弯时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峰值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毂电机 差速转向控制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负序抑制最优潮流算法
11
作者 陈谦 陈杉桐 +2 位作者 张裕 王姝莼 刘莹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首先建立基于解耦-补偿原理的UPFC正序最优补偿潮流算法;其次构建UPFC的负序补偿电流控制模型,将电压不平衡补偿的优化求解问题归结为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ming,QCQP)问题,并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取UPFC的负序电流最优输出值;最后提出计及正序网损与负序电压指标的负序电压补偿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计算方法以及区域负序电压总体补偿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二次约束二次规划 原-对偶内点法 解耦-补偿法 负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的纳米孪晶结构的各向异性Cosserat理论建模
12
作者 朱宝 孙豪 刘玥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4,共9页
纳米孪晶结构金属不仅得到实验证明具有优异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改善金属强度-塑韧性倒置关系的重要途径,体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发展了三维各向异性Cosserat弹塑性分析的参数二次规划算法,并且... 纳米孪晶结构金属不仅得到实验证明具有优异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改善金属强度-塑韧性倒置关系的重要途径,体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发展了三维各向异性Cosserat弹塑性分析的参数二次规划算法,并且将该算法应用于纳米孪晶铜的数值建模模拟。通过引入孪晶与基体之间的特殊取向关系,建立了纳米孪晶铜的各向异性Cosserat连续介质模型。考虑到晶体取向不同而产生的各向异性效应以及孪晶与基体之间的不均匀变形产生的应变梯度效应,得到的模型结果与不同实验研究所得的纳米孪晶铜的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良好。基于该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平均孪晶厚度对纳米孪晶铜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效应主要影响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应变梯度效应影响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量变分原理 各向异性 COSSERAT 二次规划算法 纳米孪晶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及机器学习算法的油气田生产优化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宗翰 康琦 +1 位作者 吴海浩 宫敬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油气田生产优化可以提高储层的产能及整体产量,在油气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方法在处理复杂油气系统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模型耦合性差等问题。针对油气田生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上—... 油气田生产优化可以提高储层的产能及整体产量,在油气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方法在处理复杂油气系统时存在计算效率低、模型耦合性差等问题。针对油气田生产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生产优化模型,耦合油气田地上管道、生产设备、井筒与油藏多相流计算模型来进行水力和热力计算。利用SQP算法对生产设备的油嘴开度和电潜泵频率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油气田产量最大化。针对复杂流动特性的建模难题,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井筒与管道压降进行快速预测,有效减少了迭代计算量。利用实际油气田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油气流动特性,误差控制在10%以内,优化后的油气田总产量较未优化前显著提升。提出的基于SQP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油气田生产优化模型,实现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系统的全局优化,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替代传统压差计算部分,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在计算效率和模型耦合性方面的不足,显著提升了优化的时间效率。通过与商业软件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SQP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生产优化 气田生产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汽车横摆稳定性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伟 杨成源 邓召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规划控制算法设计了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通过Matlab-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下,应用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17.1%和1.7%,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3.7%和3.4%;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69%和39.4%,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6%和2.4%,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 横摆稳定性 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腿机动平台位姿优化控制研究
15
作者 夏骄杨 韩立金 +1 位作者 刘辉 谢景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5,共5页
为了提高轮腿机动平台在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模型和二次规划的轮腿机动平台位姿优化控制方法。对平台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借助正运动学模型推导雅可比矩阵。基于质心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模型控制的思想,研究平台... 为了提高轮腿机动平台在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模型和二次规划的轮腿机动平台位姿优化控制方法。对平台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借助正运动学模型推导雅可比矩阵。基于质心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和虚拟模型控制的思想,研究平台整体的动力学特性,并通过二次规划对车轮地面反作用力进行优化分配,进而求解腿部的关节力矩。利用该控制方法,在Simscape Multibody中对平台X向、Z向、侧倾、俯仰的位姿调节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模型和二次规划的轮腿机动平台位姿动力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跟踪平台目标位姿,且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复合 二次规划 虚拟模型 位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G-LQR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
16
作者 宋志飞 吉月辉 +2 位作者 宋雨 刘俊杰 高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 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作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策略性梯度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DDPG-LQR)的时间协同再入制导方案。首先,采用序列凸优化方法生成满足多个约束的时间协同再入轨迹及其相应的稳态控制量,并且采用Radau伪谱法离散运动学方程,以提高轨迹优化离散精度。其次,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时间协同再入轨迹。为了提高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采用深度策略性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在线优化LQR的权重矩阵系数。在DDPG算法中,通过引入合适的奖励函数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误差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与传统的LQR控制器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案具有更好的协同制导精度和制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高超声速飞行器 协同制导 序列凸优化 深度策略性梯度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用改进的双向A^(*)二次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炯逸 李强 +2 位作者 张新闻 Zin Myo Htet 蔡永斌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8-507,共10页
针对传统A*算法存在规划路径与障碍物相交、规划的路径拐点多和搜索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环境改进的双向A^(*)二次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地图进行膨胀处理,解决了规划路径与障碍物相交的问题;通过引入新的启发函数和双向扩展... 针对传统A*算法存在规划路径与障碍物相交、规划的路径拐点多和搜索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环境改进的双向A^(*)二次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地图进行膨胀处理,解决了规划路径与障碍物相交的问题;通过引入新的启发函数和双向扩展等方法,提高了双向A^(*)算法的搜索速度和精度;引入转弯代价函数和自适应权重,减少了拐点数量;利用二次规划和二阶贝塞尔曲线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删除了允余节点和不符合实际移动的拐角。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搜索速度提高了55.7%,路径长度缩短了15.6%,拐点和拐角减小了31.6%和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函数 路径平滑 双向A^(*)算法 二次规划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二次规划的鲁棒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
18
作者 黄庚 李旦 张建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75-2784,共10页
针对时变二次规划问题的离散时间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中差分运算引入的噪声放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离散时间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首先,借助多项式预测滤波器,为差分运算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利用对观测噪声鲁棒的卡尔曼滤波器... 针对时变二次规划问题的离散时间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中差分运算引入的噪声放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离散时间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首先,借助多项式预测滤波器,为差分运算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利用对观测噪声鲁棒的卡尔曼滤波器,给出鲁棒微分器。当用该鲁棒微分器替代求解模型中的差分运算时,含噪观测对其影响在最大后验概率的意义下最小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性能上优于现有的离散时间归零神经网络求解模型,特别是在存在观测噪声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二次规划 归零神经网络 多项式预测滤波器 鲁棒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碰撞时间的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
19
作者 童叙 王宇宁 +2 位作者 关艺博 田韶鹏 吴桐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63,共9页
针对不同制动工况需求的制动策略存在差异的情况,提出一种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在该分层策略的上层,利用二阶TTC安全碰撞时间模型计算出车辆与前车的剩余碰撞时间,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制动策略的选取,并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模型、车身法向... 针对不同制动工况需求的制动策略存在差异的情况,提出一种线控制动分层控制策略.在该分层策略的上层,利用二阶TTC安全碰撞时间模型计算出车辆与前车的剩余碰撞时间,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制动策略的选取,并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模型、车身法向受力模型和Burckhardt轮胎模型;在该分层策略的下层,进行了制动力在轮间的分配,使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分别在一般制动、紧急制动、失稳制动3种工况下,以轮胎滑移率为对象建立优化函数,对车辆制动力进行了优化分配.使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进行了联合仿真,对所提出3种工况下的制动分配策略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一般制动工况下,采用该策略时相比对照工况制动距离减少18.08%,制动时间减少25.12%;在紧急制动工况下,采用该策略时相比对照工况制动距离减少19.17%,制动时间减少12.79%;在失稳制动工况下,该策略可通过轮胎差扭来提升车辆的横向稳定性.采用文中制动策略显著提升了车辆的制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 制动力优化分配 分层控制 序列二次规划方法 ECE法规 制动仿真 滑模控制 碰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二次规划的电池均衡系统研究
20
作者 刘光军 王宇涛 +1 位作者 马黎阳 吴铁洲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6,共8页
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组均衡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凸二次规划的电池均衡系统。设计一种新型基于Buck-Boost电路的均衡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有效减少了均衡路径长度,增加了控制多样性。引入凸二次规划最优控制算法,算法能设定与电池组运行条件... 为提升锂离子电池组均衡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凸二次规划的电池均衡系统。设计一种新型基于Buck-Boost电路的均衡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有效减少了均衡路径长度,增加了控制多样性。引入凸二次规划最优控制算法,算法能设定与电池组运行条件相关的不等式约束,使均衡系统在满足安全运行条件的基础之上实现快速均衡。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均衡拓扑和控制方法相比,所设计的均衡拓扑和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电池均衡速度,均衡时长缩短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均衡 锂离子电池 凸二次规划 均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