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钻孔摄像技术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川婴 胡培良 孙卫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6-1330,共5页
通过钻孔摄像技术获取岩体的结构特性,提出一种评价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RMDI法,并应用于开滦煤矿唐山矿区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的离层孔。结果表明:(1)高精度的钻孔图像能为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结果;(2)DIDF能反映钻孔壁... 通过钻孔摄像技术获取岩体的结构特性,提出一种评价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RMDI法,并应用于开滦煤矿唐山矿区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的离层孔。结果表明:(1)高精度的钻孔图像能为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结果;(2)DIDF能反映钻孔壁岩体完整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3)RMDI法用于评价岩体完整性是可行的;(4)RMDI法能实现全孔段或局部孔段的岩体完整性评价,完成对岩体不同完整段的位置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摄像技术 岩体完整性 密度函数 完整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瓦斯动态涌出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韩颖 张飞燕 +2 位作者 余伟凡 杨程涛 蒋承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4-1878,共5页
为深入探讨钻孔瓦斯动态涌出规律,设计了煤层模拟装置及钻进过程中钻孔瓦斯涌出速度测定装置,依照均匀设计方法确定了实验方案,运用动态测试技术进行了钻孔瓦斯涌出速度模拟测试。研究表明,动态测试技术可成功捕捉钻孔瓦斯涌出初始时刻... 为深入探讨钻孔瓦斯动态涌出规律,设计了煤层模拟装置及钻进过程中钻孔瓦斯涌出速度测定装置,依照均匀设计方法确定了实验方案,运用动态测试技术进行了钻孔瓦斯涌出速度模拟测试。研究表明,动态测试技术可成功捕捉钻孔瓦斯涌出初始时刻的最大速度变化率,其出现在测试过程的前5 s,并且随煤层吸附瓦斯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该变化趋势反映了煤层突出危险程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瓦斯 涌出初速度 动态测试技术 低指标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钻孔孔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颖 张飞燕 杨志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深入探讨高瓦斯松软煤层、软硬复合煤层和突出煤层钻孔孔壁失稳问题,从而为钻孔成孔工艺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部分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的瓦斯治理效果,分析钻孔所处应力环境、煤体结构、孔隙压力、钻进速度等因素对孔壁稳定性影响。基于... 为深入探讨高瓦斯松软煤层、软硬复合煤层和突出煤层钻孔孔壁失稳问题,从而为钻孔成孔工艺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部分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的瓦斯治理效果,分析钻孔所处应力环境、煤体结构、孔隙压力、钻进速度等因素对孔壁稳定性影响。基于H-B准则、地质强度指标(GSI)与岩石断裂力学理论,建立Ⅰ类煤层钻孔孔壁失稳的力学判据,探讨Ⅱ-Ⅳ类煤层钻孔孔壁失稳的力学条件,并分析钻孔周围"三带(区)"内孔壁稳定性。研究表明:H-B准则可作为破坏准则来判定Ⅰ类煤层钻孔孔壁是否发生失稳破坏;而Ⅱ-Ⅳ类煤层钻孔孔壁需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煤体发生强度破坏、裂纹在应力作用下逐步扩展和裂纹在瓦斯压力作用下继续扩展直至相互贯通,才会发生失稳破坏;此外,卸压带易垮孔,峰后应力集中带易喷孔、顶钻,峰前应力集中带的孔壁失稳破坏的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钻孔 孔壁稳定性 H—B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GSI)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万静 王晓冬 李凡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分段射孔是一种常用的水平井射孔工艺。由于多个射孔段的存在,使得水平井每个射孔段的产能预测变得十分复杂。用Fourier正弦变换、势的叠加原理、三角函数变换、渐进分析求解圆形封闭地层水平井三维拟稳态渗流问题,得到水平井的均匀流... 分段射孔是一种常用的水平井射孔工艺。由于多个射孔段的存在,使得水平井每个射孔段的产能预测变得十分复杂。用Fourier正弦变换、势的叠加原理、三角函数变换、渐进分析求解圆形封闭地层水平井三维拟稳态渗流问题,得到水平井的均匀流量产量模型。通过与直井产能对比,求得水平井拟稳态当量井径,再利用压降叠加原理建立了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分段射孔时,相同射孔长度下,端部产量最大,而中部井段产量最小;多个射孔段同时投产时,射孔长度对射孔段产量的影响较射孔间距大。水平井射孔时宜采用中间段长、端部段短的不等距射孔方式,以期达到均衡开采或者注入。此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水平井射孔段分段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射孔 水平井 产能分析 当量井径 无因次采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性地层坍塌压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如钢 何世明 +4 位作者 龙平 梁红军 叶艳 周晓红 王成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8-9,共3页
破碎性地层裂缝、微裂缝及层理十分发育,地层各向异性明显,地层坍塌压力高,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在低井筒液柱压力下井壁易垮塌,在高井筒液柱压力下又容易发生井漏。不同于均质各向同性地层,这类地层的井壁围岩力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这... 破碎性地层裂缝、微裂缝及层理十分发育,地层各向异性明显,地层坍塌压力高,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在低井筒液柱压力下井壁易垮塌,在高井筒液柱压力下又容易发生井漏。不同于均质各向同性地层,这类地层的井壁围岩力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这些单元体结构面的强度(抗滑能力)。当单元体所受应力超过了其结构面抗滑能力时,井壁围岩即出现滑动失稳。由均质各向同性地层井壁力学稳定性分析理论出发,引入地层岩石破碎程度指数Bd来定量的描述地层岩石破碎程度对井壁围岩等效应力状态的影响,并根据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破碎性地层坍塌压力计算式,Bd值越大,井壁坍塌压力越大,井壁越易失稳,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性地层 坍塌压力 井壁稳定 岩石破碎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德民 尹尚先 连会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9-121,125,共4页
为评价封闭不良钻孔导水的危险性,以兖州矿区东滩煤矿封闭不良钻孔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危险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充水水源、地质构造以及采掘活动影响等指标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方法以及... 为评价封闭不良钻孔导水的危险性,以兖州矿区东滩煤矿封闭不良钻孔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危险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充水水源、地质构造以及采掘活动影响等指标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指标定量计算方法以及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危险性定量评价模型,实现了东滩煤矿多个封闭不良钻孔的导水性评价,部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生产实践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不良钻孔 导水危险性 指标体系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风清 张向阳 +1 位作者 史广山 闫刘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7,共3页
为了消除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在义安矿12051采煤工作面采用了本煤层交叉网状钻孔进行抽放,并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采用钻孔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进行消突评价。瓦斯抽放后的结果表明:吨煤钻孔量为0.198m/t,... 为了消除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在义安矿12051采煤工作面采用了本煤层交叉网状钻孔进行抽放,并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采用钻孔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进行消突评价。瓦斯抽放后的结果表明:吨煤钻孔量为0.198m/t,采前瓦斯抽排率为34.12%,采前残余瓦斯含量为0.596~3.561m^3/t,钻孔布置合理没留空白带;评价结论为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性,可以实现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钻孔指标 残余瓦斯含量 瓦斯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煤层钻孔失稳破坏类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韩颖 张飞燕 +1 位作者 刘晓 李贤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08-318,共11页
高瓦斯松软煤层、软硬复合煤层和突出煤层深孔钻进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制约部分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瓦斯治理效果的瓶颈。为深入探讨煤层钻孔失稳机制,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及地质强度指标GSI,在考虑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变化特性的... 高瓦斯松软煤层、软硬复合煤层和突出煤层深孔钻进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制约部分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瓦斯治理效果的瓶颈。为深入探讨煤层钻孔失稳机制,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及地质强度指标GSI,在考虑孔隙率与渗透率动态变化特性的前提下,在弹塑性本构方程中引入塑性流动因子,使瓦斯渗流场方程含有体应变、煤岩体变形场方程含有瓦斯压力项,进而建立了基于H-B准则的含瓦斯煤流固耦合动态模型;采用COMSOL软件对模型进行解算,探讨了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不同煤体结构煤层钻孔周围塑性区分布规律,并对煤层钻孔失稳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侧压系数条件下,孔周塑性区分布范围皆随GSI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者遵循幂函数关系;塑性区分布形状因侧压系数、GSI值不同而差别较大;当GSI值较小时,在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塑性区分别呈扇形、椭圆、"X"状分布;当GSI值较大时,塑性区分别呈圆形、"V"状、"平底锅"状分布;煤层钻孔失稳破坏类型分为应力控制型破坏、结构面控制型破坏、软煤中的喷孔破坏3类,分别发生在高应力硬煤中(60≤GSI≤100)、强度中等的煤体中(30<GSI<60)以及软煤中(0≤GSI≤30),失稳破坏的主控因素分别为应力、结构面力学性质、煤体力学性质及瓦斯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 流固耦合模型 煤层钻孔 失稳破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多参量指标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郝志勇 王率领 潘一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3-211,共9页
为准确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提出一种通过监测钻孔过程中钻杆推力、钻杆扭矩与钻屑量等钻孔多参量指标变化规律来预测冲击危险性的方法。利用自主研制的钻孔多参量一体化测试装置,在实验环境下对不同煤体应力状态下的多参量指标进行... 为准确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危险性,提出一种通过监测钻孔过程中钻杆推力、钻杆扭矩与钻屑量等钻孔多参量指标变化规律来预测冲击危险性的方法。利用自主研制的钻孔多参量一体化测试装置,在实验环境下对不同煤体应力状态下的多参量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钻杆扭矩与钻屑量均随着煤体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钻杆推力随着钻进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并出现波谷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规律。在相同钻机及钻具条件下,进行井下原位钻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增大,钻杆扭矩与钻屑量变化规律呈现较好一致性,在5m深度前均先增大随后减小;钻杆推力在1~4 m内呈上升趋势,在5 m处下降至波谷位置,随后推力值再次上升,最后呈稳定趋势。对此区域应力分布带情况进行划分,可确定应力峰值点大致在孔深5m处,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初步确定此试验点钻杆推力临界指标为7.5kN,钻杆扭矩临界指标为50.0N·m。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危险性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与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钻孔多参量指标 煤体应力 临界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U、双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与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薛玉伟 季民 +1 位作者 李新国 赵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单U型与双U型埋管换热器实验系统,进行夏季排热和冬季取热实验。以单位井深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埋管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排热和取热工况下,双U型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均高于单U型。同时,分析了单U与双U型... 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单U型与双U型埋管换热器实验系统,进行夏季排热和冬季取热实验。以单位井深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埋管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排热和取热工况下,双U型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均高于单U型。同时,分析了单U与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经济成本构成,采用投资成本指标、静态投资成本差值和投资成本比数等参数,从换热性能和经济成本两方面对地下埋管换热器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单U、双U型埋管 单位井深换热量 投资成本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摄像技术在综合管廊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雪松 晋凤明 赵志江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2-206,共5页
基于数字钻孔摄像技术的成果,对综合管廊中的钻孔结构面参数如倾向、倾角以及岩体完整性程度等进行计算。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使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对地下岩体结构面的探测,方法是有效的,且精度较高;(2)对结构面的产状进... 基于数字钻孔摄像技术的成果,对综合管廊中的钻孔结构面参数如倾向、倾角以及岩体完整性程度等进行计算。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使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对地下岩体结构面的探测,方法是有效的,且精度较高;(2)对结构面的产状进行计算,方法实用,结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摄像 结构面参数 岩体完整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力测量精度及其全要素量化表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晓玉 邬爱清 徐春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90,共7页
针对行业现状对地应力测量精度定义及其全要素量化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地应力测量方法、常用试验技术及其测量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闭环测量角度给出了地应力测量及其精度的定义,在对测量精度研究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提... 针对行业现状对地应力测量精度定义及其全要素量化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地应力测量方法、常用试验技术及其测量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闭环测量角度给出了地应力测量及其精度的定义,在对测量精度研究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应力测量精度表征体系的构成和分层,指出了测量精度研究的意义、测量方法与测量技术的定义及其测量精度问题。阐述了地应力测量精度全要素量化表征的思路和含义、三维物理模型测量精度试验装置、坐标设定和表征程序,给出了平均方式和最大值方式的表征指标,以及二维和三维测量的精度表征公式,对角度误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对表征方式与技术研发要求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说明。以早期的USBM孔径变形计和CSIRO空心包体应变计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测量精度表征为例,展示了测量精度的量化表征过程,与原有测量精度表征指标进行了对比,获得上述试验技术最大值方式单一指标的总体测量误差分别为10%和27%。首次获得了两试验方法的全要素测量精度数据,比较显示前者的总体测量精度大大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测量精度 量值误差 角度误差 单一指标 孔径变形计 空心包体应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孔间距和抽采时长对K_1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栓林 赵晶 张志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03,115,共5页
依据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值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求出K_1值对瓦斯压力和抽采时间的偏导数,分析其变化率表明:布孔间距对K_1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抽采时间,且布孔间距越小,抽采时间越长,K_1指标降低越大,消突钻孔效果越显著。通过在掘进工作... 依据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值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求出K_1值对瓦斯压力和抽采时间的偏导数,分析其变化率表明:布孔间距对K_1指标的影响程度大于抽采时间,且布孔间距越小,抽采时间越长,K_1指标降低越大,消突钻孔效果越显著。通过在掘进工作面设计不同布孔间距的消突钻孔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合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优化钻孔施工工艺和工作面掘进工序,得到最佳消突钻孔的布孔间距和抽排放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K1指标 布孔间距 抽采时长 突出预测 消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介质非均质性对钻孔水物化指标垂向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绍华 汤庆佳 +2 位作者 杨利超 章程 苗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7-585,共9页
岩溶介质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地表及地下的岩溶结构形态多样。通过对钻孔结构描述、钻孔水物化性质分析,不仅能够掌握区域上岩溶含水层的结构特征,而且对于岩溶地下水演化过程的揭示亦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西南... 岩溶介质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地表及地下的岩溶结构形态多样。通过对钻孔结构描述、钻孔水物化性质分析,不仅能够掌握区域上岩溶含水层的结构特征,而且对于岩溶地下水演化过程的揭示亦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西南部峰丛山区与峰林平原交界处的钻孔为例,通过野外便携式多参数仪原位测试钻孔垂向水物化指标(pH值、水温T、电导率EC),探索浅部(地面以下约50m内)地下岩溶较为发育条件下钻孔水物化指标的垂向变化特征,揭示岩溶介质非均质性对钻孔垂向水物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小范围内不同钻孔间的水物化性质有所差异,且岩溶发育相似的钻孔(如ZK4/ZK5、ZK7/ZK8),其水物化指标垂向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指标(T、pH、EC)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钻孔水物化性质受到试验场区岩溶介质结构非均质性的控制,即岩溶介质结构影响了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力联系而导致水物化性质的差异;在对岩溶地区地下水物化性质进行研究时应充分考虑岩溶介质的非均质性特征,根据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含水段进行取样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介质 非均质性 钻孔水物化指标垂向变化 水力联系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元煤矿破碎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快速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顺 康红普 +1 位作者 高富强 司林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12-3422,共11页
单轴抗压强度(UCS)是衡量煤岩体力学性能的基本参数之一,破碎煤体UCS一直是煤矿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新元煤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原位钻孔触探法快速测定破碎煤体UCS的方法,为构建破碎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现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 单轴抗压强度(UCS)是衡量煤岩体力学性能的基本参数之一,破碎煤体UCS一直是煤矿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以新元煤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原位钻孔触探法快速测定破碎煤体UCS的方法,为构建破碎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现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首先通过优化探针直径和改进动力源,现场对破碎煤体进行原位钻孔触探强度测定,然后采集破碎煤样进行实验室点载荷强度测定,同时根据钻孔触探法和点载荷法2种测试方法将测试数据分为两组,得到对应测试结果威布尔分布相关参数,其次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分别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建立临界载荷(Pc)与点载荷强度指数(Is50)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Is50与UCS的经验关系,建立破碎煤体UCS与Pc的关系,实现破碎煤体UCS的原位快速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钻孔触探法与点载荷法测试数据对应的威布尔分布形状参数分别为:4.02,4.12,即2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分布函数形状基本一致;新元煤矿破碎煤体钻孔触探临界载荷与点载荷强度指数的关系为:Is50=0.066Pc-0.002;新元煤矿破碎煤体UCS与钻孔触探临界载荷的关系为:UCS=0.807Pc+1.726;新元煤矿破碎煤体钻孔触探临界载荷为1.55~3.48 MPa,UCS为2.97~4.53 MPa;新元煤矿破碎煤体UCS测定结果与现场估算较为接近,表明所提出的破碎煤体单轴抗压强度测定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煤矿 破碎煤体 单轴抗压强度 钻孔触探法 点载荷强度指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进超 王川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4-2940,共7页
目前,针对珊瑚礁的钻探勘察工作十分有限,获取完整的珊瑚礁地质信息则更加困难,而开展珊瑚礁的研究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西沙琛航岛地质调查,应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获得大量第一手地质资料,由于传统的岩体完整... 目前,针对珊瑚礁的钻探勘察工作十分有限,获取完整的珊瑚礁地质信息则更加困难,而开展珊瑚礁的研究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西沙琛航岛地质调查,应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获得大量第一手地质资料,由于传统的岩体完整性指数(RMDI)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珊瑚礁岩体的评价,考虑到珊瑚礁岩体的孔洞尺寸效应,提出珊瑚礁孔密度的概念,并建立孔密度函数和块度函数,从而改变传统RMDI法中的?值,重新构建珊瑚礁岩体完整性密度函数(DIDF),最终确定珊瑚礁RMDI值,对珊瑚礁岩体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应用于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CK1孔的完整性评价,与其他评价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高精度的钻孔图像能为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结果;孔密度函数能反映钻孔壁孔洞对珊瑚礁岩体影响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DIDF能反映钻孔孔壁珊瑚礁岩体完整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RMDI法用于评价珊瑚礁岩体完整性是可行的,能实现全孔或局部孔段的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摄像技术 珊瑚礁 尺寸效应 岩体完整性 密度函数 完整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竖井开挖岩爆倾向性多指标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焕新 王玺 程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5,共6页
工程地质勘查孔及其信息是深部岩石工程前期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决策依据。综合考虑诱发岩爆的内因和外因,从岩石性质条件、围岩应力条件、围岩地质条件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基于钻孔岩芯开展了地应力测试、岩石力学指标测试、声波测试... 工程地质勘查孔及其信息是深部岩石工程前期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决策依据。综合考虑诱发岩爆的内因和外因,从岩石性质条件、围岩应力条件、围岩地质条件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基于钻孔岩芯开展了地应力测试、岩石力学指标测试、声波测试,分析了新城金矿新主井-930 m以下井筒开挖岩爆倾向性。结果表明:①岩爆倾向性并非随深度线性增长,各深度水平岩爆危险性真实值应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新城金矿新主井-930 m以下深度井筒开挖的岩爆倾向较大,可采用作业面钻孔卸压、垂直井壁钻孔卸压、超前爆破卸压、柔性让压支护等手段进行岩爆防治;③不同指标分级方法所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说明单指标岩爆倾向性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建立更为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 钻孔岩芯 岩爆 多指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井下观测装置技术指标的测试与认定讨论——井下观测设施构建与测试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可兴 安海静 +1 位作者 王康 张磊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43-147,共5页
观测技术系统的设施构建技术指标认定是观测技术的核心所在,本文结合地电井下观测设施构建工程,着重讨论针对观测装置测试的需求、技术指标测试的方法以及认定的过程。文中以具体工程参数为例,给出4项测试结果,讨论了认定依据和认... 观测技术系统的设施构建技术指标认定是观测技术的核心所在,本文结合地电井下观测设施构建工程,着重讨论针对观测装置测试的需求、技术指标测试的方法以及认定的过程。文中以具体工程参数为例,给出4项测试结果,讨论了认定依据和认定过程,希望本讨论能对地电井下观测设施建设、指标的认定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井下观测装置 技术指标 指标测试与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及监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越 高健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2-47,共6页
为保证青岗坪煤矿4煤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作业,以该矿42108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冲击危险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提出“静载+动载”同时监测的研究思路,并建立区域—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地压危险监测预警体系,区域监测... 为保证青岗坪煤矿4煤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作业,以该矿42108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冲击危险综合指数法对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提出“静载+动载”同时监测的研究思路,并建立区域—局部相结合的冲击地压危险监测预警体系,区域监测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局部监测采用钻屑法及电磁辐射监测,以此从时间维度上形成“综合分析—即时监测预警”;空间维度上形成“区域预测—局部监测—点预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技术方案,并根据42108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因素分析及等级评价结果,遵循冲击地压防治的“强卸压”原则,提出了42108回采工作面预卸压以及主动解危方案:帮部大直径钻孔卸压和底板大直径钻孔卸压,最终以钻屑法对卸压方案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以上措施有效消除了42108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综合指数法 微震监测 局部监测 超前卸压 钻孔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采评判指标的有效抽采半径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闯 石永生 +1 位作者 回春伟 孙永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3,87,共4页
为合理确定顺层瓦斯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依据煤层瓦斯流动达西定律、菲克扩散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钻孔周围煤体瓦斯流动方程,分析了不同评判指标下有效抽采半径确定方法,并基于景福煤矿瓦斯衰减系数测算值采用抽采率指标法进行了有... 为合理确定顺层瓦斯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依据煤层瓦斯流动达西定律、菲克扩散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钻孔周围煤体瓦斯流动方程,分析了不同评判指标下有效抽采半径确定方法,并基于景福煤矿瓦斯衰减系数测算值采用抽采率指标法进行了有效抽采半径的计算,结果表明:有效抽采半径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逐渐趋于极限有效抽采半径1.4m;抽采时间为86d时,有效抽采半径增大速度减缓,抽采半径达1.33m,为极限半径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钻孔 抽采评判指标 有效抽采半径 菲克扩散定律 达西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