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in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章筠 徐正国 +2 位作者 王文海 卢建刚 孙优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868-1877,共10页
The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OTLAMR) in the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MMMCN) was investigated. The OTLAMR problem contains two sub-problems: the MMM... The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OTLAMR) in the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MMMCN) was investigated. The OTLAMR problem contains two sub-problems: the MMMCN reliabilities evalu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optimization. First, a reliability evaluation with a transmission line assignment (RETLA)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MMMCN reliabilities under the cost constraint for a certain transmission lines configuration. Second,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NSGA-II) is adopted to find the non-dominated set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s based on the reliabilities obtained from the RETLA algorithm. By combining the RETLA and the NSGA-II algorithms together, the RETLA-NSGA II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OTLAMR problem. The experiments result show that the RETLA-NSGA II algorithm can provide efficient solutions in a reasonable time, from which the decision makers can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 based on their p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ate network reliability evalu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s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non-dominated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rona Parameters on Overhead Power Lines in Case of Direct Lightning Strikes
2
作者 Bajorek J Maslowski G Ziemba R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88-1994,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ecific models of overhead power lines with presence of corona phenomenon. The obtained models provide stable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ransients cau...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pecific models of overhead power lines with presence of corona phenomenon. The obtained models provide stable numerical solutions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ransients caused by direct lightning strikes. The corona non- linear charge-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tests ar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rona parameters based 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 implemented in Matlab package. Different transfer functions, which give the same waveshapes of overvoltages are de- termined using two parametric models. A circuit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tained transfer functions is proposed and the corona model is implemented in the EMTP-RV as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omposed of a overhead power line divided into sections with corona branches. Some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s propagated in a typical 220 kV power line due to direct lightning strikes to a line tower are presented.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model implemented in EMTP-RV are still valid for multi-conductor lines and for higher voltages of power lines but new corona nonlinear charge-voltage characteristics are required as an input paramete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力线路 直接雷击 电晕 系统辨识工具箱 计算机模拟 非线性特性 参数模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解卷积神经网络的停运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鑫明 王祥宇 +3 位作者 贾晓卜 张飞飞 李少博 胡永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当输电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停运线路上仍可能发生短路故障,准确地判断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能有效地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时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并对故障的排除提供便利,因此有必要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识别。对于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 当输电线路处于热备用状态时,停运线路上仍可能发生短路故障,准确地判断停运线路的故障状态能有效地避免合闸到故障线路时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并对故障的排除提供便利,因此有必要对停运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识别。对于双回输电线路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包分解生成的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输入进行特征提取的停运线路故障识别方法。为减少人为提取特征产生的误差,首先对停运输电线路故障时三相电压暂态波形进行测量,采用小波包分解得到三相电压波形时频特性,最终通过CNN提取特征并进行故障分类。为验证该方法的故障识别效果,以河北省3条线路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在ATP-EMTP中建立5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模型,为模拟现场各因素产生的误差在测得电压波形中加入10 dB高斯白噪声。结果表明,对热备用线路上故障状态识别准确率为99.98%,在一定程度上为停运线路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感应电压 小波包分解 时频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行波的混合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研究
4
作者 胡顺财 李京 +3 位作者 陈平 刘洋 周福涛 陈浩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线缆混合输电线路故障时将出现更加复杂的行波折反射现象,对于故障测距带来不小的难度。为解决此类问题,根据电缆与架空线各自的结构、特性的不同,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分布式的行波检测装置将线路分成若干区间。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相关... 线缆混合输电线路故障时将出现更加复杂的行波折反射现象,对于故障测距带来不小的难度。为解决此类问题,根据电缆与架空线各自的结构、特性的不同,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分布式的行波检测装置将线路分成若干区间。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相关性原理,确定故障发生的区间。通过详细的公式推导,抵消掉波速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利用第二个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分量标定出信号奇异点的脉冲模极大值,推导出分区间不含波速的混合线路故障定位算法。通过PSCAD仿真及MATLAB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单双端测距法应用于线缆组成的混合输电线路相比,可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输电线路 分布式故障测距 奇异值分解 故障区段识别 在线波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STM-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学友 石永建 +2 位作者 李冀 郭振宇 戴剑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 为解决传统特高压直流保护对高阻故障检测准确率不高、故障检测时间过长以及故障选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暂态故障特征,使用相模变换和小波变换提取出故障特征量作为输入数据。其次,将输入数据输入到LSTM-RNN中进行前向传播,对系统故障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同时使用反向传播方式更新网络参数,将深层的特征量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把故障识别分成区外故障、母线故障和线路故障,故障分类为正极故障、负极故障和双极故障,并输出识别结果。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条件下,搭建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故障检测、故障选极上具有更好的效果,相比于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故障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4.71%、6.57%、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RNN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快速傅里叶变换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火点判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开正 周顺珍 +3 位作者 王健 付一桐 周若涵 曾瑶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5-1157,共13页
目前的输电线路山火卫星监测技术对火点的监测精度高,但仍有许多山火漏报和误报,尤其是小型山火。为弥补提取火点时空特征方面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火点判识方法。该算法首先根据Himawari... 目前的输电线路山火卫星监测技术对火点的监测精度高,但仍有许多山火漏报和误报,尤其是小型山火。为弥补提取火点时空特征方面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特征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火点判识方法。该算法首先根据Himawari-8(H-8)静止卫星的遥感数据,选取12个输入特征以构建多时空样本库。然后依据改进后的特征提取器Spatial-CNN(S-CNN)和Temporal-LSTM(T-LSTM)联合构建融合网络SCNN&TLSTM,以自动提取多尺度时空特征并融合后进行火点判识。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比以验证网络的有效性,其中SVM、LSTM、CNN、Res-LSTM和Res-SPP总体精度分别为74.81%、77.61%、80.51%、84.13%和86.04%,然而SCNN&TLSTM能够提取更丰富的深层时空特征,总体精度可达90.61%。所提方法已应用于某省级电网输电线路山火监测,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山火 火点判识 时空特征 Himawari-8静止卫星 融合网络 SCNN&T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辨识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
7
作者 金恩淑 张文杰 +2 位作者 胡晓晨 杨德建 陈锦星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6-815,I0022,共11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单端量保护存在远端经高阻接地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首先,该文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模电流行波的特征,根据正方向故障时电流前行波暂态能量小、反行波暂态能量大,而反方向故障时2者相反的特...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行波单端量保护存在远端经高阻接地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首先,该文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线模电流行波的特征,根据正方向故障时电流前行波暂态能量小、反行波暂态能量大,而反方向故障时2者相反的特征构建方向判据;其次,通过线路传递函数的构造,分析不同故障发生时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电流首行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信号进行参数辨识,根据区内故障时区外行波表达式辨识不准确以及区外故障时区内行波表达式辨识不准确的特征,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最后,基于正负极电流故障分量的加权比值实现故障选极。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可靠地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在高阻故障时具有较高灵敏度,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单端量保护 行波保护 暂态能量 参数辨识 线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影像中的隐患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高 陈浩 +2 位作者 廖建东 周华敏 饶成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植被快速生长,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树木成为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树木与输电线路的接近度过高不仅可能引发短路、跳闸...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植被快速生长,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树木成为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树木与输电线路的接近度过高不仅可能引发短路、跳闸等故障,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威胁电网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因此,为提高树障隐患识别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UAV)巡检影像的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影像对比度,使细节信息更为清晰,并采用变换函数强化影像边缘,为特征提取奠定基础。然后,利用FROST滤波去除影像噪声,在保留边缘细节的同时确保处理准确性。结合二值化方法平滑影像,提取巡检影像中的树障颜色特征及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的纹理特征。针对影像拍摄角度和光线导致的边缘信息缺失,采用插值算法补充缺失的边缘值,保证特征提取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邻数据的欧氏距离获得特征融合的标注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隐患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识别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任务中表现优异,不仅准确识别出5个树障隐患区域,且隐患数量识别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小。在隐患位置坐标的精确性分析中,b区域和d区域的识别坐标分别为(1.43 m,8.3 m)和(1.49 m,9.8 m),与实际数据高度吻合。此外,相较于其他方法的隐患程度识别不准确情况,本文方法在各级树障隐患方面的识别结果更为精确,与实验区域实际情况的数值接近,验证了方法实际应用优势和可靠性。【结论】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输电线路的隐患区域,精准判断隐患数量及特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该方法结合无人机巡检影像与先进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的自动化、智能化识别。通过融合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性与鲁棒性。本研究成果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走廊 隐患识别 二值化方法 直方图均衡化 特征提取 欧氏距离 无人机巡检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云三号E星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
9
作者 范晶晶 李劲松 +3 位作者 陈洁 原辉 王帅 常圣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7-3257,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各个环节受山火、覆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更加严峻。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首颗业务化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FY-3E)的适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 随着“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各个环节受山火、覆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更加严峻。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首颗业务化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FY-3E)的适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的火点判识算法,消除了大太阳天顶角观测条件和卫星视角差异对红外通道探测数据准确获取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复杂大气观测条件下的云信息提取和云像元火点提取,减少了火点误告警和漏告警。利用混合像元线性波谱分离方法分析表明,FY-3E中红外通道火点探测灵敏度达到静止气象卫星的4倍。在北方某省级电网应用,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FY-3E在火点探测灵敏度、空间范围精度、定位精度的优越性,火点定位精度较静止气象卫星可提升1倍以上,能够有效提前输电线路运维部门发现火情时间,降低山火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E星(FY-3E) 输电线路山火 火点判识 晨昏时段监测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算法的误撞输电线路珍稀鸟类智能识别
10
作者 况燕军 王秀龙 +2 位作者 胡京 邱志斌 万周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6,共9页
为有效防治珍稀鸟类误撞输电线路导致的鸟类伤亡与线路跳闸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鸟类智能识别方法。根据发生撞线事故的鸟类信息及输电线路周边调研结果,构建了包含11种珍稀鸟类的图像数据集,采用加雾加噪操作进行图像增广... 为有效防治珍稀鸟类误撞输电线路导致的鸟类伤亡与线路跳闸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鸟类智能识别方法。根据发生撞线事故的鸟类信息及输电线路周边调研结果,构建了包含11种珍稀鸟类的图像数据集,采用加雾加噪操作进行图像增广,用于模拟真实输电线路场景。通过在YOLOv8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加入大型分离卷积注意力模块,减少模型参数量,增强模型对于鸟类特征的提取速度;在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网络中增加辅助检测头,增强模型对于鸟类特征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检测性能。算例分析表明,改进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F1分数、FPS分别为95.11%、91.55%、138.89,实现了对于误撞输电线路珍稀鸟类的高效准确识别。后续将模型部署在线路杆塔图像采集系统中,可为珍稀鸟类保护与输电线路运维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鸟类识别 YOLOv8 目标检测 珍稀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
11
作者 王振刚 陈克锐 +2 位作者 何明进 刘军 赵一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98,共7页
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 针对鸟巢、导地线、防震锤和导地线线夹多目标干扰而导致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易出现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方法。构建激光雷达成像模型来校正电网线路图像;采用黑、白高帽变换来区分图像潜在的黯淡、明亮区域,并输入到所设计的空间关注分类模型中,确定每个集群的最小超球体半径;根据状态判别方程,去除干扰,完成多目标干扰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保持在0.85以上,测试时间为600 s时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FPS)为48.6 f/s;在间隔棒倾斜的状态下,所提方法缺陷识别的平均正确率为95.18%,平均召回率为86.37%,平均F1分数为0.90,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错检、漏检,且计算效率高、缺陷识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电网线路间隔棒倾斜缺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输电网络 线路缺陷识别 图像校正 电网线路检测 间隔棒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征与改进KAN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12
作者 张照辉 李洪涛 +1 位作者 徐阳 赵科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准确率对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已有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出线路对树木放电、风偏、雷击、鸟害、山火、外力破坏和异物等复杂外部原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特征与改进KAN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 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准确率对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已有方法难以有效识别出线路对树木放电、风偏、雷击、鸟害、山火、外力破坏和异物等复杂外部原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特征与改进KAN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不同故障下如外力破坏、山火、异物等的三相数据,引入了二维分数阶频域变换方法提取出故障深度特征;然后,提出了一种融入自注意力和卷积模块的柯尔莫格罗夫-阿诺德网络(SCKAN),并改进了小波基函数用于网络权重初始化;最后,通过采集到的输电线路真实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输电线路故障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特征 注意力机制 柯尔莫格罗夫-阿诺德网络 输电线路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图像处理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识别
13
作者 冯善强 赵永强 +1 位作者 余膺昊 谭炜豪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19,共7页
研究基于激光图像处理技术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识别方法,提升故障定位识别效果。利用单点激光扫描成像仪,采集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通过维纳滤波算法,去噪处理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利用改进多显著性集成算法,结合K-means聚... 研究基于激光图像处理技术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识别方法,提升故障定位识别效果。利用单点激光扫描成像仪,采集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通过维纳滤波算法,去噪处理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利用改进多显著性集成算法,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在去噪后激光图像内,提取显著性颜色特征与结构特征,并融合颜色特征与结构特征,得到特高压输电线路显著性故障区域;通过多尺度轮廓结构元素形态学,处理显著性故障区域,得到故障区域边缘图像;以统计分析边缘图像颜色分布方式,构建颜色判决模型,凸显故障区域,并提取故障区域的边缘轮廓;在原始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内绘制故障区域边缘轮廓,便可精准定位识别故障位置。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采集特高压输电线路激光图像,并完成去噪处理;该方法可有效提取颜色与结构特征,并有效提取故障区域边缘图像,完成故障定位识别;在不同过渡电阻时,该方法均可精准定位识别输电线路故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图像处理 特高压 输电线路 故障定位识别 维纳滤波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移动机器人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磊 迟兴江 +2 位作者 张雷 施翔 孙闻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1,共8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冬季会受到大量冰雪的覆盖,天气条件的多变会改变冰雪的形态和质地,导致以回波信号为基础的自动融冰方式,在存储回波干扰下,存在明显弊端。为此,研究基于小型移动机器人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采用搭载双目视...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冬季会受到大量冰雪的覆盖,天气条件的多变会改变冰雪的形态和质地,导致以回波信号为基础的自动融冰方式,在存储回波干扰下,存在明显弊端。为此,研究基于小型移动机器人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采用搭载双目视觉传感器的小型机器人,实时捕捉线路的视频图像,提取视频图像中线路外观纹理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当中,识别覆冰状态。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导覆冰线路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实现机器人机械臂越过障碍物后,利用携带的融冰装置铲除覆盖在电力线路上的冰层,完成融冰作业。结果表明:在融冰前输电线路的外观呈现模糊和不规则状态,融冰后输电线路区域变得清晰可见,露出了线路本身的颜色和纹理,表明融冰作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证明了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移动机器人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覆冰识别 覆冰定位 融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与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启 王建 +3 位作者 林丰恺 陈军 南东亮 欧阳金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4,共10页
针对如何利用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提取和放大故障特征差异,开展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的分布特征,用于指导构建适用于... 针对如何利用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提取和放大故障特征差异,开展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的分布特征,用于指导构建适用于类不平衡问题的故障分类器。然后,利用格拉姆角场变换将采集得到的故障电压、电流时序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场图像,放大故障特征差异,作为故障分类器的输入。进一步,将生成的图像集输入搭建好的故障分类器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输出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最后,完全采用真实故障录波数据开展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类型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7.51%,对故障原因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4.23%。并且将训练的故障辨识网络迁移至其他地区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故障辨识效果和泛化性能。所提方法为基于暂态波形数据驱动的故障辨识提供了新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电网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辨识 格拉姆角场 残差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NN与FFT‑ELM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裴东锋 刘勇 +3 位作者 闫柯柯 郭威 宋福如 田志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及时、准确地检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与位置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 及时、准确地检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与位置是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与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模型并行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及定位方法。首先,以故障电压时序图作为输入,构建CNN;然后,利用FFT将时域故障电压数据分解,提取各频段的电压峰值与相角作为故障特征样本;接着,以提取的故障特征样本集作为输入,构建ELM网络;最后,通过特征融合层将2个神经网络进行融合,输出故障类型和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的准确率为99.95%、故障定位误差在500 m以内、平均误差为263.5 m,可靠性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识别及定位 输电线路 并行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快速傅里叶变换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宁市输电线路及通道管理系统
17
作者 王大健 李仕杰 +1 位作者 周靖 沈逸佳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2期47-49,54,共4页
针对众多的输电线路,如何快速了解线路的路径走向、电压等级等台账信息;如何快速识别输电线路通道内的鸟巢、树障、人工建筑物等危险点信息;如何把输电线路信息高效、安全共享给线路设计等部门;如何快速更新输电线路通道状态信息。针对... 针对众多的输电线路,如何快速了解线路的路径走向、电压等级等台账信息;如何快速识别输电线路通道内的鸟巢、树障、人工建筑物等危险点信息;如何把输电线路信息高效、安全共享给线路设计等部门;如何快速更新输电线路通道状态信息。针对上述问题,利用GIS技术、信息技术和无人机、地物智能判别等融合手段,构建基于GIS的海宁市输电线路通道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可极大提高输电线路管理效率和实现通道内危险物的自动识别、预警,以保证通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通道管理 地物识别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输电线路缺陷故障识别准确率
18
作者 汪佳 钟月萍 +2 位作者 陈阳 王欢欢 蔡光柱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输电线路缺陷故障识别率是输电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小组成员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智能监拍装置通道缺陷故障识别准确率低是影响输电线路缺陷故障识别率的关键症结。针对症结,从软硬件方面分析找到6条末端原因,逐条... 输电线路缺陷故障识别率是输电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小组成员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智能监拍装置通道缺陷故障识别准确率低是影响输电线路缺陷故障识别率的关键症结。针对症结,从软硬件方面分析找到6条末端原因,逐条分析确认出4条要因。针对要因,开展现场勘察与测试,提出提高芯片主频以及NPU算力,更换像素更高的摄像机,改进图片压缩算法以及增加样本库数量4条对策。对策实施后进行效果检查,输电线路智能监拍装置通道缺陷故障识别准确率由86.68%提高至91.50%,症结得以成功解决,活动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缺陷故障识别 智能监拍装置 芯片主频 图片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厚度图像识别算法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烨 冯玲 +3 位作者 穆靖宇 黄新波 李菊清 刘新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95-202,共8页
针对当前绝缘子覆冰监测方法研究现状,提出对于复杂环境下的绝缘子覆冰识别。首先利用模板匹配在图像中实现绝缘子的定位检测,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分割、边缘提取等处理,提取出覆冰前后绝缘子边缘,根据区域像素初步判断有无覆冰... 针对当前绝缘子覆冰监测方法研究现状,提出对于复杂环境下的绝缘子覆冰识别。首先利用模板匹配在图像中实现绝缘子的定位检测,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分割、边缘提取等处理,提取出覆冰前后绝缘子边缘,根据区域像素初步判断有无覆冰,若有覆冰进一步再计算其覆冰厚度。最后利用提出的算法对模拟覆冰实验室和现场采集的输电线路图像进行分析,将算法计算结果与模拟覆冰实验室人工测量的绝缘子覆冰厚度值进行比较,误差小于1.5 mm。结果表明,算法能够识别绝缘子覆冰并计算其覆冰厚度,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场绝缘子覆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绝缘子 覆冰识别 模板匹配 边缘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拉力与倾角的输电线路覆冰过程辨识与建模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松海 施心陵 +5 位作者 李鹏 李孙寸 蒋建波 董吉开 张国英 李柯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61,共5页
输电线路覆冰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准确地监测线路覆冰情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基于动态拉力与倾角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力学模型对现场线路覆冰的监测还有一定误差,提出了以导线动态拉力、倾角为输... 输电线路覆冰会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准确地监测线路覆冰情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基于动态拉力与倾角的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力学模型对现场线路覆冰的监测还有一定误差,提出了以导线动态拉力、倾角为输入,等值覆冰厚度为输出的多输入单输出耐张塔覆冰监测模型。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利用便于工程实践的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辨识与建模出最终模型。研究表明,最终辨识得到的模型满足实际现场情况,能准确地监测输电线路的覆冰过程情况,并为线路覆冰监测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覆冰 系统辨识 耐张塔 系统辨识工具箱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