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to-one differential game via improved MOGWO
1
作者 BAI Yu ZHOU Di +2 位作者 ZHANG Bolun HE Zhen HE 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233-255,共23页
When the maneuverability of a pursuer is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n evader,it will be difficult to intercept the evader with only one pursuer.Therefore,this article adopts a two-to-one differential game ... When the maneuverability of a pursuer is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n evader,it will be difficult to intercept the evader with only one pursuer.Therefore,this article adopts a two-to-one differential game strategy,the game of kin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ngle-optimized,which allows unlimited turns,but these practices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acceleration,which does not correspon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thus,based on the angle-optimized,the acceleration optimiz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upper bound constraint are added into the game for consideration.A two-to-one differential game problem is propos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and a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optimization(IMOGWO)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optimal game point of this problem.With the equations that describe the relative motions between the pursuers and the evader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a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with constraints is given as the performance index to design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differential game.Then the optimal game point is solved by using the IMOGWO algorithm.It is proved based on Markov chains that with the IMOGWO,the Pareto solution set is the solu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game.Finally,it is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that the pursuers can capture the escapee,and via comparative experiments,it is shown that the IMOGWO algorithm performs well in terms of running time and memory us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game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optimization(IMOGWO) cooperative pursuit optimal game po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综合经济性的风光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6
2
作者 闫群民 李召 +2 位作者 马永翔 张芮华 张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14-5022,共9页
在配电网中配置储能系统可以有效缓解风光接入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提升对风光的消纳能力、减少电压偏差等,而储能接入的位置和容量不同会对配电网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分析储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费用,考虑基于分时电价下的网损成本和峰... 在配电网中配置储能系统可以有效缓解风光接入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提升对风光的消纳能力、减少电压偏差等,而储能接入的位置和容量不同会对配电网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分析储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费用,考虑基于分时电价下的网损成本和峰谷差收益,以年综合成本、配电网的日节点电压偏差和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采用改进多目标遗传二代算法(improved multi-objectiv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Ⅱ algorithm, I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改进理想点决策法(improved ideal point based decision, IIPBD)来选取最优配置方案,最后在IEEE-33节点模型中对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使用I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时最终决策出的储能配置方案实现了成本最小,并且显著提升了电压的稳定性,验证了改进后算法的优良性和所提出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储能系统 分时电价 改进多目标遗传二代算法(INSGA-Ⅱ) 改进理想点决策法(IIP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晓辉 王晓鹏 邓叶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利益,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求解电动汽车的最优充放电计划,并将其输入下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旨在最大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效益,根据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计划调整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用二阶锥松弛转换法和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求解该非线性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能够在促使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超过0.9的同时,减少有功网损约94.12%、运行成本约30.90%,实现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配电网 分层优化 多目标优化 归一化法向约束法 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 二阶锥松弛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基元法的非理想模型装配偏差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63,共9页
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体系的装配偏差算法适用于赛博空间中理想数模的装配场景,但不适用于物理空间中非理想状态的装配场景,导致现场产生大量修配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模拟真实的装配场景,基于零件的非理想状态... 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体系的装配偏差算法适用于赛博空间中理想数模的装配场景,但不适用于物理空间中非理想状态的装配场景,导致现场产生大量修配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模拟真实的装配场景,基于零件的非理想状态,并将配合特征之间的拓扑关系考虑在内,对装配偏差的传递与累积过程展开研究,给出一种装配偏差预测算法。首先,针对孔轴配合与槽轴配合,将装配约束转化为定位点约束,依据最大实体原则,构造柱面点云的最小包围圆,确定接触状态,给出串行装配偏差算法,并将以上两种配合定义为两种基元,对应的装配偏差算法定义为两种独立基元算法。其次,基于平面贴合、孔轴配合与槽轴配合给出并行装配偏差算法,并将其定义为组合基元算法。最后,基于非理想模拟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达到了准确预测装配偏差的目标,为后续在赛博空间基于实测数据的装配偏差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高精度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想模型 定位点约束 最小包围圆 装配偏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超压非均匀分布特性及最优测点数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磊 陈华 +3 位作者 袁建飞 姬建荣 冯晓军 刘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4-753,共10页
为掌握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非理想爆轰波特征及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时空非均匀分布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得到了实验影像和测试数据的验证;开展了公斤级和百公斤级装药爆炸冲击波实验,... 为掌握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非理想爆轰波特征及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机制,探讨了炸药爆炸冲击波超压峰值时空非均匀分布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得到了实验影像和测试数据的验证;开展了公斤级和百公斤级装药爆炸冲击波实验,分析了相同对比距离的多个超压峰值测试结果之间的偏离特性,结果表明炸药组分非理想程度越高、装药质量越大、距离装药越近,冲击波超压峰值非均匀特征越显著。在实验数据偏离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满足非均匀分布超压准确测试的最优测点数量,将爆炸场划分为对比距离小于1.5 m/kg^(1/3)、1.5~3.0 m/kg^(1/3)、3~5 m/kg^(1/3)和大于5 m/kg^(1/3)共4个区域,对应的最优测点数量分别为6个、5个、4个和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超压 波阵面 对比距离 测点数量 非理想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裂隙网络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成龙 王贻明 +2 位作者 张纯锋 付琛 张宏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7,共8页
为保障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某铜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理裂隙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综合工程地质背景和Mathews稳定图法,实现采场结构参数初选;其次,借助COMSOL软件构建采场周围结构面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通过与采场开挖... 为保障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某铜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理裂隙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综合工程地质背景和Mathews稳定图法,实现采场结构参数初选;其次,借助COMSOL软件构建采场周围结构面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通过与采场开挖模型耦合,重构结构面影响下的采场三维模型;然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安全性指标;最后,运用多目标理想点法综合决策,获得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组成的裂隙网络会降低采场的稳定性,二步骤矿柱回采的采场稳定性远弱于一步骤矿房回采;采场宽度是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场宽度与开挖后产生的最大位移和最大拉(压)应力呈正相关,与安全率呈负相关;采场结构参数也受采场形状影响,确定的采场面积存在对应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得到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采场宽度10 m,采场高度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节理 离散裂隙网络 数值模拟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博容 段美亚 +1 位作者 于喜庆 沈静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和理想点法评估编目最大化、重点任务优先、重点目标优先和搜索优先四种策略下的调度效能并进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编目最大化策略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实现了调度效能最大化。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HP指标综合法更加客观,对实际调度和装备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监视 效能评估 资源调度 理想点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法的监测哨位置优选排序方法
8
作者 张潇芽 刘国永 +1 位作者 雷伟斌 朱子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随着现代战争中日益增长的核武器使用风险,战场核爆监测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针对当前核爆监测哨位优选时缺少量化标准的问题,建立了核爆监测哨位评估优选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各评估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理想点法完成了监测哨的哨位... 随着现代战争中日益增长的核武器使用风险,战场核爆监测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针对当前核爆监测哨位优选时缺少量化标准的问题,建立了核爆监测哨位评估优选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各评估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理想点法完成了监测哨的哨位优选排序。该方法能够为战时防化部队指挥员快速、合理地选择核爆监测哨位提供辅助决策手段,并为后续核爆监测配系的优选提供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哨 核观测 位置优选 理想点法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范一鸣 李响 张后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使配平所需控制面偏角绝对值和最小、达到降低控制能量的目的,则采用中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实现控制面间偏角相差最小、达到减小雷达反射的目的,那么3组升降副翼需同时上偏3.7882°。结合气动数据,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将3个目标两两组合,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得到Pareto非劣解,发现3个配平目标两两互相冲突,一个目标性能的提高会降低其他目标性能,但降低性能的比例不同。最后综合考虑3个优化目标,采用理想点最小距离法从Pareto非劣解中选择最优构型,最终得到配平构型迎角1.7908°、内升降副翼-0.0009588°、中升降副翼-4.1908°、外升降副翼-4.9232°。本文的工作对合理确定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构型与性能综合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控制面 超静定配平 多目标优化 理想点最小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GRA-TOPSIS在雨水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红艳 张翀 +3 位作者 郝景开 崔佳丽 史文韬 毛立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2-840,共9页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并与灰色关联分析(GR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内涝与面源污染风险的定量评估框架。根据各节点的相对接近度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较高的节点设置SST,根据积水削减率和总悬浮物(TSS)削减率优化SST的数量。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不同降雨重现期时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GRA-TOPSIS法在5 a和10 a降雨重现期时的综合变异系数分别为0.355和0.361,极值均为0.496,均高于单独GRA或TOPSIS.【结论】GT赋权并耦合GRA-TOPSIS的优化方法采用较少的经济投资可较好地消除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风险,为SST的选址和数量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博弈论(GT) 灰色关联分析(GRA)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 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 雨水管理模型(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的理想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惠昕 张龙庭 +1 位作者 罗佑新 桂乃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6-18,0,共4页
基于普通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给出了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的概念及其定义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糊判决。基于该模糊判决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求解的理想点法 ,给出了其详细求解方法和步... 基于普通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给出了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的概念及其定义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糊判决。基于该模糊判决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求解的理想点法 ,给出了其详细求解方法和步骤。针对汽车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结构参数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正理想点 负理想点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想点法的岩爆预测 被引量:23
12
作者 贾义鹏 吕庆 +2 位作者 尚岳全 杜丽丽 支墨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8-503,共6页
为评价岩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理想点法的岩爆预测方法.根据岩爆发生所需条件,选取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岩石弹性能量指数3项指标作为条件属性集.以国内外36... 为评价岩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理想点法的岩爆预测方法.根据岩爆发生所需条件,选取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岩石弹性能量指数3项指标作为条件属性集.以国内外36组已有工程数据为信息库,通过粗糙集理论求解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岩爆预测的粗糙集-理想点法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苍岭隧道和锦屏二级水电站探硐两个工程进行岩爆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各开挖断面所发生的轻微岩爆和中等岩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该模型也可用于类似工程的岩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粗糙集 理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1 位作者 郦建强 张纪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上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 理想...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上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 理想区间法(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它的构成方法,并把它应用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MODMIIM与PP模型和神经网络法相比,简单、有效;与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多目标决策 理想区间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程锋 石英 朱德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决策过程包括耕地排序与耕地入选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根据该问题的特点,将其概括为无约束的排序问题和有约束的选择问题,并相应提出了逼近于理想点的加权排序模型与0-1整数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耕地入选基本农...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决策过程包括耕地排序与耕地入选两个相关联的部分,根据该问题的特点,将其概括为无约束的排序问题和有约束的选择问题,并相应提出了逼近于理想点的加权排序模型与0-1整数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软件系统。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区域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决策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耕地入选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加权排序模型 0-1整数规划模型 耕地入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关系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健 刘思峰 +1 位作者 周献中 陈素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9-1072,共4页
属性权重确定是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指出决策对象与理想对象之间的相似度与决策对象的优势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其次,借鉴离差最大化算法,提出用属性值的相似度来确定属性权重... 属性权重确定是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指出决策对象与理想对象之间的相似度与决策对象的优势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其次,借鉴离差最大化算法,提出用属性值的相似度来确定属性权重;再次,利用各个决策对象与理想对象的相似度对各决策对象进行排序并择优;最后,对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实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算法与离差最大化算法的异同点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相似度 属性权重 理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郦建强 陆桂华 +2 位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张继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25,共5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其构成方法,并用MODMIIM对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上较弱。MODMIIM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稳定、合理。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相比,MODMIIM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综合评价 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 理想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乐文 邱道宏 +1 位作者 李术才 张德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1-175,共5页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合理对最终的评判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粗糙集理论把权重问题转化为粗糙集中属性重要性评价问题,以此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不需先知经验,求解过程完全由实际样本驱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结果与实际相符,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为隧洞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点法 粗糙集 围岩分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永清 许先云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9年第1期63-67,共5页
运用AHP方法对矿山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作定性定量分析,结合评价因素的理想点与反理想点。
关键词 矿山企业 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 数学模型 理想点 反理想点 AH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布雷作战方案优选 被引量:14
19
作者 滕兆新 杨世兴 傅学庆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3-145,152,共4页
针对多目标决策方法中往往采用事先给定权重,不具备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熵权和理想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采用系统状态数据计算熵权得到权重,利用信息熵权、理想解相结合进行定量计算,可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使方案决策更加... 针对多目标决策方法中往往采用事先给定权重,不具备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熵权和理想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采用系统状态数据计算熵权得到权重,利用信息熵权、理想解相结合进行定量计算,可降低决策的主观随意性,使方案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以实际问题为例进行了计算验证,表明方法计算实用,权重确定客观。采用基于理想方案法的方案评估方法,可为布雷方案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方案 理想点法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理想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朝安 高文龙 +1 位作者 阙金声 陈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1-206,226,共7页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场3条泥石流沟作为工程评价对象,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研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泥石流沟2与3属于高危险度(贴近度为0.79与0.83),泥石流沟1属于中危险度(贴近度为0.82)。泥石流危险度与现场情况及已有研究资料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法在泥石流危险度划分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 熵值法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