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元盈利模式的新能源基地共享储能优化配置
1
作者 白雪 武昭原 +4 位作者 韩晓男 汪莹 王新刚 周明 赵会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13,I0017,共14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困难,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发电侧储能利用率低、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盈利模式的新能源基地...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困难,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储能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发电侧储能利用率低、投资回收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盈利模式的新能源基地共享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考虑风光相关性的影响,采用租赁服务协调策略降低新能源场站日前及实时的投标容量偏差,将储能租赁后的剩余容量通过优化组合参与电能量和调频市场获利。建立一个市场环境下的共享储能运营机制并嵌入规划模型,以新能源基地和共享储能年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配置。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升共享储能项目收益率并促进新能源消纳,电价机制和风光资源禀赋等因素会对配置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盈利模式 新能源基地 共享储能 优化配置 风光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方法与提升策略
2
作者 陈逸飞 郑子萱 +3 位作者 肖先勇 胡文曦 陈韵竹 王玉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2,共10页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传统韧性指标及其定义构建了计及电压暂降对敏感用户影响的运行韧性指标。考虑到不同敏感用户对电压暂降的耐受特性不同,构建电压暂降轨迹特征体系以表征电压暂降下不同敏感负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数据驱动的韧性评估流程嵌入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的物理模型中。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能够解决电压暂降特征与运行韧性指标之间函数关系式难以显性表征的问题,能够在保障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改善运行韧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韧性 电压暂降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储能优化配置 数据-物理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耦合不确定性下含电氢储能的微电网低碳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3
作者 李明 尹文良 +2 位作者 李勇康 孙晨业 陈佳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9-1981,共13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分布式资源有效集成方案,对于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微电网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为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以提高微电网的运行经济性...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灵活的分布式资源有效集成方案,对于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微电网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为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以提高微电网的运行经济性、稳定性和低碳性为目标,旨在考虑多源耦合的不确定性环境下,探索含电氢储能的微电网低碳经济优化配置方案。具体而言,首先在分析微电网中各单元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应用场景生成和基于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构建风电、光伏发电及电力负荷的典型场景集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然后,以综合成本最小化为微电网上层容量优化的目标,以系统总运行成本的最小化为下层运行优化的目标。同时引入阶梯碳交易机制,建立微电网双层优化配置的模型。最终,结合改进的乌燕鸥算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所建立的双层优化模型,进而确定微电网的最优容量配置。通过基于华中地区某地年气象和负荷数据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氢储能 配置优化 双层优化 不确定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作联盟的农村微电网光储协同配置与收益分配策略
4
作者 董京 何武 +3 位作者 刘雪飞 陈骏鹏 尹思源 苗世洪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8,53,共10页
针对农村光储微电网储能配置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面向农村配电网光伏消纳率与供电可靠性提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联盟的农村微电网光储协同配置与收益分配策略。构建农村多微电网分布式储能与集中式储能共享框架,提出考虑... 针对农村光储微电网储能配置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面向农村配电网光伏消纳率与供电可靠性提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联盟的农村微电网光储协同配置与收益分配策略。构建农村多微电网分布式储能与集中式储能共享框架,提出考虑多类型用户功率需求的共享储能供需匹配模型;考虑微电网用户不同联盟策略,建立分布式光伏与共享储能协同配置模型;计及光储微电网多利益主体,提出了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合作联盟用电收益分配策略。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兼顾合作联盟稳定性与分配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光储协同配置 光伏消纳 合作联盟 SHAPLEY值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和合作博弈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容量配置
5
作者 吴霜 杨爽爽 +4 位作者 翟晓萌 孙晓荣 潘学萍 程曦 仓敏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在双碳目标下,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的配电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合理规划配置分布式储能,实现了储能共享,促进了新能源高消纳,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首先,考虑园区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马尔科夫状态,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储能容... 在双碳目标下,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的配电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合理规划配置分布式储能,实现了储能共享,促进了新能源高消纳,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首先,考虑园区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马尔科夫状态,建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储能容量配置随机规划模型。其次,考虑园区间合作进行电能交易会降低自身运行成本,以各园区最小投资运行成本、最小碳排放惩罚成本、最小弃光惩罚成本以及园区间最小交易成本为目标,建立基于纳什议价的互联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多目标模型;然后将非凸非线性化模型转化为两个子问题,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和CONOPT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不同模式和方案下的决策结果,验证所提模型能够合理配置储能容量,并有效减少各园区成本以及碳排放量和弃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马尔科夫模型 碳排放成本 纳什议价 合作博弈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考虑全周期经济效益的工业园区共享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亚武 黄淳驿 +3 位作者 王承民 李康平 房鑫炎 严干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8,共10页
为提升用户侧储能运行效率、改善投资成效,提出一种在市场环境下考虑全周期经济效益的工业园区共享储能(SES)优化配置方法。一方面,通过协调不同用户间的差异化调节需求,减少储能容量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用户与SES的灵活调节能力,参... 为提升用户侧储能运行效率、改善投资成效,提出一种在市场环境下考虑全周期经济效益的工业园区共享储能(SES)优化配置方法。一方面,通过协调不同用户间的差异化调节需求,减少储能容量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用户与SES的灵活调节能力,参与需求响应市场拓宽盈利渠道,并且考虑了SES全运行周期经济效益测算以降低投资风险。首先,结合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提出了多工业用户组建合作联盟的园区SES运营模式。其次,以运营周期内联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SES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其中,上层模型旨在形成最大化投资成效的SES规划方案,而下层模型则综合考虑分时电价、需求响应违约风险等因素形成储能的最优投标调度方式,并结合市场时序演变规律精准量化SES在全运行周期内的运营收益,对上层结果进行修正。接着,利用近似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该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行求解,结合雨流计数法与迭代法量化SES容量衰减对其配置方案的影响,并利用双边Shapley值法分摊各工业用户的投资成本。最后,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分析了储能盈利模式、SES容量衰减以及需求响应违约风险等因素对SES投资经济效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时序演变 工业园区 共享储能 需求响应 优化配置 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容量共享的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郝丽丽 吕肖旭 +1 位作者 丁逸行 金坤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07-5619,I0014,共14页
在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配置储能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前大多针对某侧储能需求独立考虑配置方案。忽略各侧储能的相互支援能力与共享空间,易造成社会储能资源浪费和储能投资回报率降低。为此,该文基于新能源场站、... 在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配置储能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前大多针对某侧储能需求独立考虑配置方案。忽略各侧储能的相互支援能力与共享空间,易造成社会储能资源浪费和储能投资回报率降低。为此,该文基于新能源场站、电网和用户侧独立储能的收益模式分析,讨论各侧储能的容量共享能力,并提出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的容量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出考虑容量共享的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为长周期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下层为计及容量共享的短周期储能优化调度模型。建立计及容量共享的三侧储能配置方案优化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系统各侧储能的共享、协同配置,从而有效提高各侧储能的容量利用率,避免系统中储能的冗余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网-用户侧储能配置 共享机制 收益模式 规划运行收益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与风电、光伏联合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学东 吴来群 +1 位作者 袁玉 侯进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251,共8页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和风光蓄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建设,解决抽水蓄能与新能源合理容量配置问题,深入分析风电、太阳能开发条件及规模,在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风光规模、新能源直接上网容量均未确定的情况下,构建联合互补运行双层嵌套规划...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和风光蓄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建设,解决抽水蓄能与新能源合理容量配置问题,深入分析风电、太阳能开发条件及规模,在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风光规模、新能源直接上网容量均未确定的情况下,构建联合互补运行双层嵌套规划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流程。上层模型以风光蓄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规模最大为原则,确定系统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光伏容量配置方案,下层模型以联合发电出力波动性最小为目标,旨在输出一个尽量平稳的外送出力过程,以尽量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解决风光间歇性电源并网带来的不稳定、调峰调频难度大、限电等问题。以日喀则市新能源和湘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层嵌套规划模型可以科学地提出湘河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800 MW、新能源开发规模5700 MW(风电2000 MW、光伏3700 MW)的容量配置方案,并能够改善风电、光伏并网条件实现电力稳定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新能源 联合发电 容量配置 双层嵌套规划模型 湘河抽水蓄能电站 日喀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无功补偿配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达 孙伟卿 杨文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针对“双碳”背景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带来峰谷差加剧、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配置方案。首先,分析储能调节有功无功实现调峰、调压的作用;然后,兼顾经济与技... 针对“双碳”背景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带来峰谷差加剧、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配电网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配置方案。首先,分析储能调节有功无功实现调峰、调压的作用;然后,兼顾经济与技术目标,构建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寻优,获得储能与静止无功补偿器最优配置与运行策略;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对比分析,在不同设备成本情况下与设置的两组对照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及改善电压越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多目标遗传算法 多目标配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储能系统数学模型及其PSASP建模研究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李妍 荆盼盼 +4 位作者 王丽 许轶珊 杨增涛 张步涵 毛承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随着光伏、风能发电等并网发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储能系统作为平抑功率波动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关注。研究合理的储能系统配置,改善系统暂态响应,成为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研究不同储能系统对电网机电暂态响应的影... 随着光伏、风能发电等并网发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储能系统作为平抑功率波动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关注。研究合理的储能系统配置,改善系统暂态响应,成为增强电网对新能源发电接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研究不同储能系统对电网机电暂态响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计算的通用储能系统模型。该模型可以体现储能系统响应时延、充放电功率限制、储能容量限制等储能系统特性参数。通过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PSASP的用户自定义模型UD模块进行自定义建模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算例系统中光伏发电出力变化对弱电网的系统频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了储能系统配置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储能系统 数学模型 机电暂态仿真 PSASP 自定义建模 储能系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一种结构优化方案 被引量:27
11
作者 韩中合 周权 +1 位作者 王营营 刘士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9-635,共7页
提出一种非等比压缩结构的储能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4种具体的系统结构方案,并与以往文献提到的等比压缩结构的储能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总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等比压缩结构的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的储能密度随压... 提出一种非等比压缩结构的储能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4种具体的系统结构方案,并与以往文献提到的等比压缩结构的储能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总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等比压缩结构的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的储能密度随压缩级数的增大而减小,储能效率随压缩级数的增大而升高;对于非等比压缩结构的储能系统,储热介质能达到的温度越高,则系统的储能密度越大;用2种储热介质分阶段存储压缩热,可减小换热器的换热温差,降低系统的不可逆损失,从而提高系统的储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储热 储能效率 系统结构 热力学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k-means聚类的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8
12
作者 吴杰 丁明 张晶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7-73,共7页
合理确定风电场侧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案是实现风电输出功率波动有效平抑的关键问题。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难以给定聚类数目且算法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采用自适应小波包分解法处理风电输出得到储能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基于云模型理论... 合理确定风电场侧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案是实现风电输出功率波动有效平抑的关键问题。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难以给定聚类数目且算法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采用自适应小波包分解法处理风电输出得到储能运行曲线的基础上,基于云模型理论将储能充放电功率的概率分布分解成若干个正态云模型的叠加,根据数据特性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应用kmeans聚类算法从储能运行曲线中聚合出具有代表性的充放电曲线集合作为储能容量优化模型的输入,从而最终确定储能系统的配置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平抑 储能配置 云模型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风电输出功率特性的复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谢应昭 卢继平 +1 位作者 翁宗林 尹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2058,共7页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风电场配置合适的储能系统成为解决风电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单一储能相比,不同类型储能的联合应用在技术经济方面更具优势。提出了量化风电功率输出要求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指标。以该指标和...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风电场配置合适的储能系统成为解决风电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单一储能相比,不同类型储能的联合应用在技术经济方面更具优势。提出了量化风电功率输出要求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指标。以该指标和基于动态滤波时间常数的功率分配方法为基础,以风电功率输出要求和复合储能系统技术经济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复合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嵌套粒子群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所得优化配置方案能使储能系统投资成本或年均综合成本最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和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对特性指标、储能形式、目标函数变化给配置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特性指标 动态时间常数 复合储能系统 优化配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海涛 许伦 +2 位作者 郝思鹏 张小莲 张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143,共7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对呈现不同出力特征的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并涉及不同出力特征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考虑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概率特征,通过K-means算... 为了提高配电网对呈现不同出力特征的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并涉及不同出力特征的配电网优化运行,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分区的分布式混合储能优化方法。考虑多种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概率特征,通过K-means算法得到各分布式电源及大负荷的离散化模型,并计算离散化后配电网的电气距离矩阵,得到配电网分区的相似矩阵;采用吸引子传播(AP)聚类算法将配电网按照节点间的相似度大小分为多个分区,进而确定安装混合储能系统的聚类中心节点;考虑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荷电状态进行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将各分区的不平衡功率分解为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分别作为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容量配置的参考功率,以确定最优配置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储能的利用效率以及配置方案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混合储能 配电网 离散化模型 分区 AP聚类算法 希尔伯特-黄变换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典型运行曲线挖掘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晓娟 籍天明 +1 位作者 李蓓 王丽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8-985,共8页
通过对确定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运行曲线进行典型特征的挖掘,可以实现对该应用场景下储能系统运行特性的整体认知,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计算依据。依托储能系统平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典型运行曲线挖... 通过对确定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运行曲线进行典型特征的挖掘,可以实现对该应用场景下储能系统运行特性的整体认知,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计算依据。依托储能系统平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典型运行曲线挖掘算法。将储能系统纵向时序功率值的频率分布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粒度的云模型,对正态云模型组的期望加权求和,从而整合出储能系统典型运行曲线。在分析6种典型天气类型下储能功率分布与典型运行曲线功率分布的基础上,采用非参数估计法实现功率值分布的拟合,计算得出拟合偏差,验证所提取典型运行曲线的合理性。根据该曲线给出了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典型运行曲线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实现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云模型 典型曲线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光伏组件组合光伏电站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超 董森 华正操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8-1135,共8页
随着世界各国对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光伏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太阳能资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强的特点,使得光伏电站出力波动性较大、电能质量较差,进而导致光伏电站并网难度增加.为提高光伏电站的出力稳定性、保证电能质... 随着世界各国对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光伏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太阳能资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强的特点,使得光伏电站出力波动性较大、电能质量较差,进而导致光伏电站并网难度增加.为提高光伏电站的出力稳定性、保证电能质量,采用多种光伏组件互补运行的方式和为光伏电站合理配置混合储能系统是有效的方法.针对多种光伏组件组合光伏电站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一种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配置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分解将不同天气类型对应的典型光伏出力分解为近似信号、高频波动信号和低频波动信号,并提出采取能量型储能技术和功率型储能技术分别平抑低频波动和高频波动的思路;结合各天气类型的时间占比,对高、低频波动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混合储能的功率;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与目标出力满足度最大为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以确定最优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文以青海共和55 MW光伏实证基地为实例,通过对9种不同混合储能组合计算结果的比选,得到了最优混合储能配置方案——超级电容(4.6 MW/(1.21 MW·h))+全钒液流电池(9.2 MW/(6.26 MW·h)).光伏电站出力优化结果显示:所提出的配置方法可行且有效,实施提出混合储能配置方案后,光伏电站出力波动性显著降低,出力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出力波动平抑 小波分解 混合储能配置 容量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储能辅助传统机组调频的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卫国 焦盘龙 +1 位作者 刘新宇 徐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2,共10页
储能辅助常规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可以改善常规机组调频的弊端,提高调频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将调频指令信号进行初级分配,在考虑机组的爬坡限制以及储能的功率和荷电状态... 储能辅助常规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可以改善常规机组调频的弊端,提高调频质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将调频指令信号进行初级分配,在考虑机组的爬坡限制以及储能的功率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等限制后,确定各调频源在每分钟内的功率约束。提出了指令信号越限时再分配的方法,以实现在每分钟时间段内以最优比例在两种资源间分配调频指令。以所构建的成本-效益模型为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从而得到经济性最优的储能容量配置。最后基于实测的区域控制误差(Area Control Error, ACE)信号,分析了不同分配方案对储能容量配置、效益以及技术性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调频 VMD 爬坡率 SOC 成本-效益模型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元储能差异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协同优化配置 被引量:46
18
作者 刁涵彬 李培强 +2 位作者 吕小秀 刘小龙 李欣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65,共15页
储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如何配置电/热/冷多能存储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提出考虑电/热/冷多元储能差异化建模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协同配置方法。多元储能协同配置的基础是耦合能量流和储能特性描述,在... 储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如何配置电/热/冷多能存储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提出考虑电/热/冷多元储能差异化建模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储能协同配置方法。多元储能协同配置的基础是耦合能量流和储能特性描述,在耦合能流上明确含电/热/冷三种能量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结构,并建立电-热网络模型;在储能特性描述上基于储能统一模型建立电储能有功-无功特性模型和热/冷储能精细化模型,并定义多元储能综合效率用于控制不同类型储能效率对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性的影响。建立多元储能协同配置模型,该模型用于得到多元储能额定容量、功率、位置等规划方案,以经济性、环保性为目标,有机融合了典型日优化运行;采用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相结合的混合策略求解。算例表明多元储能协同配置、协调运行具有优越性;考虑多元储能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有助于得到更加全面的储能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电/热/冷多能存储 储能差异化建模 协同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火电调频损耗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双层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军徽 贾才齐 +3 位作者 朱星旭 严干贵 贾晨 李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65-3976,共12页
针对如何在降低火电机组调频损耗,提高系统调频性能的同时减小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火电机组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由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针对如何在降低火电机组调频损耗,提高系统调频性能的同时减小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火电机组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的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由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火电–混合储能间AGC指令分配策略和计及全寿命周期内成本收益之差、AGC综合评判指标Kp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组成,为底层模型提供AGC初步分解指令和功率、容量约束;底层模型由计及储能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恢复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和火电–混合储能调频响应模型组成,将经过EMD初步分解的AGC指令再次分配给各调频资源,并向上层模型提供各调频资源出力响应曲线和SOC变化曲线;采用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避免了传统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在Pareto解集中确定全局最优解的偶然性。基于华北某电厂运行数据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可以有效降低火电机组调频损耗,显著提高火储联合调频系统经济性,为混合储能辅助传统调频电源提供配置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调频 全寿命周期成本 优化配置双层模型 火电调频损耗 储能SOC恢复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模型优化算法的混合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4
20
作者 何俊强 师长立 +3 位作者 马明 霍群海 辛克锋 韦统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4,共8页
混合储能兼具能量型储能与功率型储能的优势,针对混合储能在风电平抑中的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模型优化算法的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对风电功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得到混合储能需要平抑的功率。然后,针对... 混合储能兼具能量型储能与功率型储能的优势,针对混合储能在风电平抑中的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模型优化算法的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对风电功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得到混合储能需要平抑的功率。然后,针对功率分配策略对混合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储能容量嵌套式双层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的内层为混合储能功率优化分配策略,以荷电状态、充放电功率为约束条件,以蓄电池总体充放电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外层以最小容量、最小功率为约束条件,以混合储能的全寿命周期年均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多变量、非线性、计算密集型双层优化方法具有求解复杂、计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基于元模型优化算法的优化求解方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优化配置方法可以在保持混合储能经济性最优的同时,有效避免蓄电池频繁充放电,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相比于传统的启发式求解方法,基于元模型优化算法的优化求解方法的计算速度更快,所得优化配置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平抑 混合储能 功率分配 双层模型 元模型优化算法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