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rhead fragments motion trajectories tracking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speed stereo photography
1
作者 Pengyu Hu Jiangpeng Wu +3 位作者 Zhengang Yan Meng He Chao Liang Hao Ba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62-172,共11页
High speed photography technique is potential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the motion parameter of warhead fragment benefiting from its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it... High speed photography technique is potentiall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the motion parameter of warhead fragment benefiting from its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efficiency.However,it faces challenge in dense objects tracking and 3D trajectories reconstruc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ize and dense distribution of fragment swarm.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work presents a warhead fragments motion trajectories tracking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high-speed stereo photography.Firstly,background difference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extract the center and area of each fragment in the image sequence.Subsequently,a multi-object tracking(MOT)algorithm using Kalman filtering and Hungarian optimal assignment is developed to realize real-time and robust trajectories tracking of fragment swarm.To reconstruct 3D motion trajectories,a global stereo trajectories match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which takes advantages of epipolar constraint and continuity constraint to correctly retrieve stereo correspondence followed by 3D trajectories refinement using polynomial fitting.Finally,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track the motion trajectories and reconstruc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1.0×10^(3)fragments in a field of view(FOV)of 3.2 m×2.5 m,and the accuracy of the velocity estimation can achieve 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head fragment measurement High speed photography Stereo vision multi-object tracking Spatio-temporal reconstr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attention gabor filter based online multi-armored target tracking 被引量:1
2
作者 Fan-jie Meng Xin-qing Wang +3 位作者 Fa-ming Shao Dong Wang Yao-wei Yu Yi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249-1261,共13页
The multi-armored target tracking(MATT)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ordinated tracking and strike.The occlusion and insertion among targets and target scale variation is the key problems in MATT.Most stateof-the-art mult... The multi-armored target tracking(MATT)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oordinated tracking and strike.The occlusion and insertion among targets and target scale variation is the key problems in MATT.Most stateof-the-art multi-object tracking(MOT)works adopt the tracking-by-detection strategy,which rely on compute-intensive sliding window or anchoring scheme in detection module and neglect the target scale variation in tracking module.In this work,we proposed a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spatial-temporal attention scheme to track multi-armored target in the ground battlefield.By simul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retina,a novel visual-attention Gabor filter branch is proposed to enhance detection.By introducing temporal information,some online learned target-specific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are adopted to address occlusion.More importantly,we built a MOT dataset for armored targets,called Armored Target Tracking dataset(ATTD),based on which several comparable experiments with state-ofthe-art methods are conduc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outstanding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meets the actu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 tracking Deep learning Gabor filter Biological vision MILITARY Application Video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德启 黄海峰 +1 位作者 黄德意 刘振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共21页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 自动驾驶感知模块中作为采集输入的传感器种类不断发展,要使多模态数据统一地表征出来变得愈加困难。BEV感知学习在自动驾驶感知任务模块中可以使多模态数据统一融合到一个特征空间,相比于其他感知学习模型拥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从研究意义、空间部署、准备工作、算法发展及评价指标五个方面总结了BEV感知模型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原因。BEV感知模型从框架角度概括为四个系列:Lift-Splat-Lss系列、IPM逆透视转换、MLP视图转换及Transformer视图转换;从输入数据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纯图像特征的输入包括单目摄像头输入和多摄像头输入,第二类在融合数据输入中不仅是简单的点云数据和图像特征的数据融合,还包括了以点云数据为引导或监督的知识蒸馏融合和以引导切片方式去划分高度段的融合。概述了多目标追踪、地图分割、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四种自动驾驶任务在BEV感知模型当中的应用,并总结了目前BEV感知学习四个系列框架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感知学习 视图转换 多模态数据融合 多目标追踪 地图分割 车道线检测及3D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高速铁路预制拼装式明洞衬砌分块设计与拼装方法
4
作者 周晓军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预制块分块方法;最后,在优化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块结构设计与拼装方法。结果表明:该依托工程的隧道横断面设计为带仰拱的多心圆曲边墙拱形断面形式,以提高明洞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营寿命;优化后,单环衬砌设计为3块A型预制块、2块B型预制块和1块C型预制块,衬砌各接头位置处弯矩较小甚至为0;预制块环向间以半圆形榫接头拼接,纵向间以圆台形榫接头拼接,并通过缓膨胀止水条、排水管、排水沟等形式加强衬砌整体防水性能;单环拼装时先拼装仰拱部位的C型预制块,再拼装拱肩部位的B型预制块,最后再拼装拱部的A型预制块,前后相邻预制块对位,以通缝方式完成明洞衬砌整体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 预制拼装式明洞 横断面设计 新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障碍物检测的轨道区域检测算法
5
作者 盛峰 沈拓 +4 位作者 谢远翔 张颖 曾小清 朱明昌 张轩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2-409,共8页
针对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领域中的轨道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轨道区域检测算法。算法使用帧间差分阈值和灰度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完成对视频图像数据的场景识别和标记;基于图像场景识别结果... 针对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领域中的轨道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轨道区域检测算法。算法使用帧间差分阈值和灰度分布特征提取方法完成对视频图像数据的场景识别和标记;基于图像场景识别结果能够自适应调整参数输入的自适应边缘检测模块完成对图像的预处理和轨道轮廓的边缘检测;基于类滑动窗格的轨道区域边界搜寻模块构建滑动窗格搜索子模块和通带搜索子模块完成对轨道轮廓曲线的提取,最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全自动无人驾驶 障碍物检测 轨道区域分割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填充的激光清洗轮廓规则化方法
6
作者 刘伟军 李强 +2 位作者 刘帅 张凯 邢飞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清洗区域的准确定位是减少清洗面积、提高清洗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激光清洗应用中不规则漆层区域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填充的轮廓规则化方法。通过基于L×a×b×(L×分量表示亮度,a×分量表示绿色~红... 清洗区域的准确定位是减少清洗面积、提高清洗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激光清洗应用中不规则漆层区域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栅格填充的轮廓规则化方法。通过基于L×a×b×(L×分量表示亮度,a×分量表示绿色~红色,b×分量表示蓝色~黄色)色彩空间的K-means图像分割方法,得到漆层区域图像;将漆层区域图像栅格化,确定漆层区域外部栅格顶点,并使用4邻域边界跟踪算法按照一定的判断准则搜寻漆层区域外部栅格顶点;将搜寻到的栅格顶点依次连接作为规则化形状,删除规则化形状的多余点和自相交部分,并以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为指标评价不同栅格宽度下的规则化形状,选取单个栅格面积与漆层区域面积比值范围在0.025~0.040内最大IOU所对应的栅格宽度,将此栅格宽度生成的直角多边形作为最优规则化形状。多种轮廓进行规则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栅格填充的轮廓规则化方法得到的直角多边形相较于最小外接矩形,能更准确地表达漆层轮廓形状,减少清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轮廓规则化 图像分割 边界跟踪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和ATOM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7
作者 胡银记 梁振起 +1 位作者 李国强 景元萍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当前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目标框或分割掩模初始化模板,然而在有限操作时间或恶劣场景时却难以提供目标框或分割掩模。提出一种点提示的目标跟踪算法,其仅需要提供位于目标分割掩模中的任一图像坐标即可完成模板初始化。首先,采用SAM对... 当前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目标框或分割掩模初始化模板,然而在有限操作时间或恶劣场景时却难以提供目标框或分割掩模。提出一种点提示的目标跟踪算法,其仅需要提供位于目标分割掩模中的任一图像坐标即可完成模板初始化。首先,采用SAM对图像目标进行零样本分割,获取分割掩模,求外界矩形框作为ATOM跟踪算法的输入,从而完成模板初始化;然后,采用高斯-牛顿共轭梯度法对模板在线快速学习,获得目标定位器,与离线学习的IoU预测分支共同完成目标跟踪任务;最后,根据点提示输入完成目标跟踪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UAV123数据集上,算法的精度P达到79.7%,AUC达到60.6%,跟踪性能相较于经典算法有一定提升,同时,FPS达到87.4帧/s,满足实时跟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点提示 零样本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算法的地铁轨行区识别
8
作者 刘嘉宁 赵才友 张银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在地铁轨道区域识别上目标分割不精确、计算和存储资源需求大、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算法的地铁轨道区域识别算法。该模型将主干网络替换为有较低的模型大小和计算复杂度的轻量... 为解决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在地铁轨道区域识别上目标分割不精确、计算和存储资源需求大、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算法的地铁轨道区域识别算法。该模型将主干网络替换为有较低的模型大小和计算复杂度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2,引入注意力机制CBAM(Channel Attention Module)来提高网络对特征的感知能力,并改进ASPP(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使其能编码多尺度信息。应用自制数据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经典DeeplabV3+、U-net、MaskR-CNN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精确率、准确率、召回率、平均交并比分别为94.57%、94.43%、93.49%、90.24%,训练时长6.5 h,单张图像预测时长51.78 ms,模型大小为23 MB,均优于其他三种算法。本文算法在提高对轨道区域图像分割性能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训练和检测效率,具有运用于地铁轨道区域识别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区域识别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DeeplabV3+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断航迹关联仿真环境构建及算法性能评估
9
作者 丁典 魏广芬 +1 位作者 曹政 温韶晖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2-992,共11页
为研究各类中断航迹关联(track segment association,TSA)算法在实际雷达工作环境中的适用性,构建了一个能较好模拟真实运动目标的TSA仿真环境。通过构建丰富的目标运动集集合,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描述了目标运动状态切换过程,并... 为研究各类中断航迹关联(track segment association,TSA)算法在实际雷达工作环境中的适用性,构建了一个能较好模拟真实运动目标的TSA仿真环境。通过构建丰富的目标运动集集合,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描述了目标运动状态切换过程,并通过航迹的平移来实现密集程度的灵活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环境能够较好地评估各类经典的TSA算法的性能,评估结果为中断航迹关联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航迹关联 密集程度 性能评估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 仿真环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迹关联的多卫星接续阶段精确跟踪方法
10
作者 宋国锋 孙晓静 +1 位作者 郝启凯 邢雪辉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4,共8页
多星组网探测具有目标跟踪距离远、跟踪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在接续探测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目标的观测缺失,发生航迹断裂的现象,接替卫星存在初始跟踪精度较低的问题。为解决接续探测阶段面临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航迹关联的多卫星接... 多星组网探测具有目标跟踪距离远、跟踪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在接续探测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目标的观测缺失,发生航迹断裂的现象,接替卫星存在初始跟踪精度较低的问题。为解决接续探测阶段面临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航迹关联的多卫星接续阶段精确跟踪方法,针对航迹断裂导致的目标丢失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密度估计的航迹关联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对星载雷达的观测数据预处理,通过假设检验和二维分配对断裂航迹进行关联与配对。针对接替卫星在初始阶段的目标跟踪精度较低的问题,在航迹关联的基础上,利用凸组合算法,将终止航迹推算出的预测信息与起始航迹的观测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 接续探测 卡尔曼滤波 航迹关联 状态密度估计 凸组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BEV特征融合的轨道分割算法
11
作者 石海丰 苗壮壮 +3 位作者 闫正祥 韩改堂 杨连报 汪小亮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轨道分割技术是列车主动检测障碍物的核心支撑。目前,主流轨道分割法通常依赖于相机传感器,无法捕获轨道位置深度信息,影响分割精度。为此提出1种基于多传感器BEV特征融合的轨道分割算法,通过结合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输入,增强对轨道数... 轨道分割技术是列车主动检测障碍物的核心支撑。目前,主流轨道分割法通常依赖于相机传感器,无法捕获轨道位置深度信息,影响分割精度。为此提出1种基于多传感器BEV特征融合的轨道分割算法,通过结合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输入,增强对轨道数据的感知能力。首先,从摄像头捕获的图像数据和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中提取特征;然后,设计1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融合模块整合这2种数据特征;最后,通过线性层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处理,实现轨道精确分割。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在OSDaR23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出色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分割 雷达 摄像头 鸟瞰视图 多传感器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测点线路里程计算新方法
12
作者 李麒麟 刘成龙 +1 位作者 谷思文 杨雪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由于高速铁路轨道上各个测点的各项几何状态参数偏差计算均与该点的设计里程有关,因此要评价轨道的平顺性,必须要先计算出轨道上各个测点的里程,因此轨道上各个测点对应的里程计算是轨道测量及其平顺性评价的核心算法。计算实测点里程... 由于高速铁路轨道上各个测点的各项几何状态参数偏差计算均与该点的设计里程有关,因此要评价轨道的平顺性,必须要先计算出轨道上各个测点的里程,因此轨道上各个测点对应的里程计算是轨道测量及其平顺性评价的核心算法。计算实测点里程时采用在直线段或圆曲线段通过实测轨道点与直线或圆曲线线形间的几何关系求解,在缓和曲线段采用“分割逼近”法求解,简称为“几何法”。通过对某线路任意16个测点的计算,得到线路上任意轨道点计算里程与设计里程的最大较差仅为0.1 m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方法利用实测轨道点与其附近曲线控制桩点之间的距离、方位角等几何关系判断目标点在线路上的线形,避免人为判断与迭代求解的多值性问题,同时采用分割逼近法求解缓和曲线段上实测轨道点里程,避免“极值法”与“斜率法”的二次求导计算,仅需少量迭代便可求出最优解,几何关系清晰便于理解,也有利于编制程序实现,能够自动计算任意实测轨道点的里程,给高速铁路轨道测量工作带来较大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测点 线路里程 几何关系 分割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法
13
作者 曹建新 张月莹 +1 位作者 姜伟昊 高鋆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82,共6页
[目的]地铁轨道图像间的域自适应问题使得现有算法对于类间相似性的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精度不高。对此,提出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法。[方法]详细阐述了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 [目的]地铁轨道图像间的域自适应问题使得现有算法对于类间相似性的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精度不高。对此,提出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法。[方法]详细阐述了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法的计算思路及过程。首先,利用一组共享权重的主干网络将支持分支和查询分支的输入轨道-车轮图片映射到深度特征空间;然后,将双分支映射特征的低层、中间层和高层特征进行尺度融合,并利用交叉注意力网络挖掘双分支融合特征间的关联语义,捕获相同类的不同地铁轨道-车轮图片在深度空间中的共有语义信息;最后,利用平均池化将双分支共有特征转换为类的特定原型,并利用原型指导查询图片中未标注轨道-车轮图片的分割。在自建的地铁轨道-车轮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对比试验及消融试验,以验证算法的精度及有效性。[结果及结论]经测试,所提算法的mIoU(平均并交比)达66.17%,FB-IoU(前景背景并交比)达78.21%的FB-IoU。与当前主流的语义分割算法相比,基于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小样本地铁轨道-车轮图像分割算法分割性能提升效果明显,其实际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车轮 图像分割 交叉注意力网络 双分支网络 小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图卷积和聚类的红外无人机集群多目标跟踪算法
14
作者 李琦 席建祥 +2 位作者 杨小冈 卢瑞涛 谢学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针对红外无人机集群多目标跟踪场景中个体间外观特征稀少,且同质化严重、集群内个体相互遮挡、平台晃动等挑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聚类算法的融合跟踪算法。首先,引入自注意力特征掩码以增强GCN对轨迹聚合的效果;... 针对红外无人机集群多目标跟踪场景中个体间外观特征稀少,且同质化严重、集群内个体相互遮挡、平台晃动等挑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聚类算法的融合跟踪算法。首先,引入自注意力特征掩码以增强GCN对轨迹聚合的效果;其次,结合交并比(IoU)和可能性C均值聚类,以增强对运动特征的提取和集群内相邻目标的区分能力;最后,采用轨迹连接模型和高斯平滑插值算法对跟踪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所提算法融合了短时轨迹聚合和长时轨迹匹配的能力,仅利用运动信息和交互信息就能实现红外无人机集群多目标跟踪。在红外无人机集群多目标跟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先进跟踪算法相比,所提跟踪算法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MOTA与IDF1分别达到84.9%与80.2%;在目标相互遮挡、平台晃动等复杂场景下也具有优越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红外目标跟踪 图卷积神经网络 时空联合约束 轨迹片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网络与卡尔曼滤波的瞳孔检测跟踪算法
15
作者 张国静 王桂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142,共6页
眼动跟踪是人机交互(HCI)及其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往往受到大量非高斯噪声的影响,如不可控的光照、人眼的遮挡及连续的人眼移动等,这会导致瞳孔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下降。因此,文中设计了一种... 眼动跟踪是人机交互(HCI)及其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往往受到大量非高斯噪声的影响,如不可控的光照、人眼的遮挡及连续的人眼移动等,这会导致瞳孔检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下降。因此,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U-Net语义分割网络的瞳孔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该方法对瞳孔区域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的瞳孔区域处理,确定其质心位置,达到瞳孔中心定位的目的;最后,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器的稳态增益,通过在卡尔曼增益上引入分数阶反馈环路来实现,并利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器对瞳孔位置进行跟踪,消除非高斯噪声,可以大大提高瞳孔在线稳定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时跟踪人眼,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鲁棒性,且最佳均方根误差(RMSE)可达到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跟踪 人机交互 非高斯噪声 U-Net网络 语义分割 瞳孔检测 分数阶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万山群岛渔船漂移轨迹风漂系数的分段模拟
16
作者 王海龙 仉天宇 +5 位作者 张树钦 林汛 杨坚 张丽雯 曹倩 李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目的】使用分段风漂系数模拟渔船的漂移轨迹,探究模拟预测的准确性,为准确预测渔船的漂流轨迹、提高海上搜救的效率和成功率提供基础。【方法】以南海万山群岛为研究区域,通过571个漂流样本建立AP98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段模拟,采... 【目的】使用分段风漂系数模拟渔船的漂移轨迹,探究模拟预测的准确性,为准确预测渔船的漂流轨迹、提高海上搜救的效率和成功率提供基础。【方法】以南海万山群岛为研究区域,通过571个漂流样本建立AP98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段模拟,采用风速4、6、8 m/s作为分界线建立不同风漂系数模型,同时建立漂移动力学半解析模型,通过对103个样本4组案例的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模拟,对比预测模拟轨迹结果。【结果与结论】AP98模型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风速与风致漂移速度(L)和顺风向漂移速度(DWL)的决定系数介于0.200~0.800之间,与侧风向漂移速度(CWL)的决定系数介于0~0.100之间,说明风速与L和DWL之间线性关系明显,与CWL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不同分段处理的模拟结果表明,在案例1中,4和8 m/s的分段预测结果得到优化;在案例2中,4 m/s的分段预测结果得到优化;在案例3中,4和6 m/s的分段预测结果得到优化;在案例4中,4、6和8 m/s的分段预测结果均得以优化。分段模拟结果相比于未分段普遍有改善趋势,尤以风速4 m/s分段的模拟结果有较为明显的优化趋势,其他分段的模拟结果有好有差。合理选择分段点及确保数据分布的均衡性对提高模拟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漂流轨迹预测 AP98模型 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 漂移动力学半解析模型 分段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光照环境下基于定制椭圆的无人船姿态视觉测量
17
作者 邓冬进 葛泉波 戴跃伟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4,共9页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图像对比度低和噪声增多导致单目视觉姿态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快速椭圆检测的无人船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颜色阈值分割技术与颜色和对比度增强技术相结合来提升边缘信息的获取精确度。其次,设计八邻域...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图像对比度低和噪声增多导致单目视觉姿态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快速椭圆检测的无人船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颜色阈值分割技术与颜色和对比度增强技术相结合来提升边缘信息的获取精确度。其次,设计八邻域跟踪与弧弦比方法去除低光照图像噪声引起的伪弧,并结合改进的圆弧特征映射技术进一步区分伪弧段,以减少参数拟合的计算负担。最后,利用椭圆平面法向量和矩形法向量的平行性消除椭圆姿态角计算的二义性,以提高算法在低光照环境下的鲁棒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无人船姿态估计算法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同时保持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弧弦比 特征映射 二义性 八邻域跟踪 姿态视觉 椭圆平面法 快速椭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theory of spatial vib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 and slab track system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向俊 赫丹 曾庆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121-126,共6页
The motor and trailer cars of a high-speed train were modeled as a multi-rigid body system with two suspensions.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a slab track, a new spatial vibration model of track segment e... The motor and trailer cars of a high-speed train were modeled as a multi-rigid body system with two suspensions.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a slab track, a new spatial vibration model of track segment element of the slab track was put forward. The spatial vibration equation set of the high-speed train and slab track system was th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total potential energy with stationary value in elastic system dynamics and the rule of "set-in-right-position" for formulating system matrices. The equation set was solved by the Wilson-θ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 The contents mentioned above constitute the analysis theory of spatial vib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 and slab track system. The theory was then verified by the high-speed running experiment carried out on the slab track in the Qinghuangdao-Shenyang passenger transport l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rcsults, such as the calculated lateral and vertical rail displacements are 0.82 mm and 0.9 mm and the measured ones 0.75 mm and 0.93 mm,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lateral and vertical wheel-rail forces are 8.9 kN and 102.3 kN and the measured ones 8.6 kN and 80.2 kN, respectively.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that is, the lateral finite strip and slab segment element, for slab deformation proposed is of simplification and applic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te element method. All of these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heory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b track track segment element high-speed train spatial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feature Statistical TV Tracker
19
作者 Zhu Zhenfu(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0年第1期64-70,共7页
A multifeature statistical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described. Multiple features such as grey, edge magnitude and correlation are combined to form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statistics. The statistical algorithm ... A multifeature statistical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described. Multiple features such as grey, edge magnitude and correlation are combined to form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 statistics. The statistical algorithm is used to segment an image using the decision curved surface determined by the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function. The segmentation problem which is difficult to solve using the features independently will be readily solved using the same features jointly. An adaptiv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discussed. Test results of the real-time TV tracker newly developed have shown that th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discussed here improves effectively the image segmentation quality and system track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eature statistics Multifeature tracking Multimode tracking Adaptive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号道岔区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志平 曾强 +4 位作者 郭无极 王卫东 李秋义 何永春 岑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5-1024,共10页
地铁道岔区在基本轨、尖轨处以及道岔钢轨接头处存在大量钢轨不连续地段,轮轨相互作用强烈,轨道系统振动明显,减振垫浮置板轨道作为一种高等减振措施已应用于地铁线路道岔区。为探究减振垫浮置板应用于9号道岔的适用性,并作为减振地段... 地铁道岔区在基本轨、尖轨处以及道岔钢轨接头处存在大量钢轨不连续地段,轮轨相互作用强烈,轨道系统振动明显,减振垫浮置板轨道作为一种高等减振措施已应用于地铁线路道岔区。为探究减振垫浮置板应用于9号道岔的适用性,并作为减振地段与普通无砟轨道的过渡段的可行性,以某地铁高架9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桥上道岔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地铁B型车在120 km/h直向过岔和30 km/h侧向过岔的情况下,列车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轨下结构形变。对比在9号单开道岔区域设置的2种刚度过渡方式的优劣及其减振效果,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在9号道岔区域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列车通过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9号道岔区域时,浮置板位移极值出现在转辙区域和心轨区域,最大位移出现在尖轨位置,可增大尖轨处单板橡胶垫支承刚度,以保证轨道结构变形均匀;2)列车逆向侧向通过设置过渡段的减振垫浮置板道岔区时,2级过渡方式的车体最大垂向加速度、最大横向加速度、最大脱轨系数、最大轮重减载率、轨道刚度变化率以及减振效果等指标均优于1级过渡方式;3)在道岔区铺设减振垫浮置板,列车直向和侧向通过时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均能满足相关评价指标,且2级过渡方式更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道岔区减振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 道岔 过渡段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轨道刚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