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技术的栟茶河断裂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13 位作者 杨浩 胡利 许汉刚 孟科 于俊杰 蒋新 赵启光 朱升初 薛莹莹 王金艳 李金良 张浩 徐烨 陈昊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8-955,共18页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由疏到密”的工作思路,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的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并结合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及新年代学样品测试等,查明了目标断裂近地表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最新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1)栟茶河断裂是海安凹陷和通扬隆起的分界断裂暨控制苏北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2)并非前人认识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正断层组成的断阶带.中间走向近东西向,西段北西向,东段北东东向;视倾角约为60°~75°,是上陡下缓的铲形生长断层.(3)平面上呈向东(隆起区)收敛、向西(凹陷区)撒开趋势;向东发育并未延伸至原来认定的南黄海,而是终止于Ⅱ测线以西;向西延伸可能穿越了海安市主城区,继续追踪其空间位置的科学探索和系统研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尤为必要.(4)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成功定位了主断面在BCL1测线和BCL3测线分别位于7765和3660桩号处.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庄村场地ZK2-5孔内中更新统启东组下段砂层中揭露了断层面,倾角约为70°.(5)确定了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6)在栟茶河断裂南侧新发现了丁家所南缘断裂,它与栟茶河断裂夹持构成了鼻状地垒式的丁家所古潜山.(7)查明了栟茶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已探明的长度为26 km.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江苏地区相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重大工程的建设选址及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目标断裂所在测区近地表浅层地震探测研究和空间发育特征研究的空白,而且探测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城市(尤其是厚覆盖区)活动断层探测和断裂活动性鉴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栟茶河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多层次探测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活动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策略对剪切散斑干涉无损检测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永红 郑子华 +1 位作者 刘向玮 姚彦峰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6,共11页
对于不同的复合材料,不同的加载方式和强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效果。针对此问题,采用最常见的热加载和真空加载的方式,对多种复合材料进行定量加载,采用剪切散斑干涉技术获取缺陷相位图,并使用YOLOv9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自动识别,以评... 对于不同的复合材料,不同的加载方式和强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效果。针对此问题,采用最常见的热加载和真空加载的方式,对多种复合材料进行定量加载,采用剪切散斑干涉技术获取缺陷相位图,并使用YOLOv9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自动识别,以评估检测效果,并提高检测率。结果表明:对于导热性好的复合材料,如金属复合材料,宜采用真空加载的方式,而对于导热性差、刚度大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宜采用热加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散斑干涉 复合材料 缺陷检测 加载策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拉挤板缺陷检测
3
作者 徐东亮 赖九衡 杨会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拉挤板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检测精确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创建了玻璃纤维拉挤板缺陷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拉挤板缺陷检测模型。主要改进为:在特征提取网络部分,添加EvcBlock模块增强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添... 为解决传统拉挤板缺陷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检测精确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创建了玻璃纤维拉挤板缺陷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拉挤板缺陷检测模型。主要改进为:在特征提取网络部分,添加EvcBlock模块增强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添加CBAM注意力机制提高重要特征的关注度;使用C3-Faster模块优化C3模块,实现了模型轻量化;在检测端引入具有形状损失的新型损失函数ShapeIoU,优化了预测框和真实框的拟合效果,提高了缺陷检测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模型对比原YOLOv5s模型,mAP@0.5提升了3.6%,达到了88.7%,参数量降低了2.1%。改进模型检测速度为121.95 f/s,与YOLOv8s等五种模型相比综合性能更优,能够满足拉挤板缺陷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挤板 YOLOv5s 缺陷检测 EvcBlock C3-faster ShapeIoU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FSE算法的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检测
4
作者 张华忠 邓旭 +2 位作者 李飞 杨荣 钟勉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7,共8页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特征的空间敏感性。然后使用SPD-Conv(Space to depth Convolution)卷积改进特征提取方式,提升算法对低分辨率红外图像缺陷复杂特征的表征能力。最后将EIOU损失函数替代CIOU损失函数,通过优化边界框识别权重使其聚焦于生成更高质量锚框提升整体检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如Faster-RCNN、YOLOv3的mAP精度值分别提高10.8%、10.1%。与YOLOv7算法相比,YOLOv7-FSE算法的P精确度由88.3%提高到94.9%,mAP由90.1%提高到97.7%。该算法可应用在飞机表面复合材料缺陷的红外检测中,在结合搭载嵌入式设备开展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FSE 复合材料缺陷 红外检测 低分辨率 mAP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玻璃纤维束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
5
作者 徐东亮 薛紫阳 赖九衡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玻璃纤维束是由成百上千根细小的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整体,这种结构导致在纤维缠绕制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断纱缺陷难以识别。针对此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玻璃纤维束是否有缺陷及缺陷位置定位的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实时拍摄纱路... 玻璃纤维束是由成百上千根细小的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整体,这种结构导致在纤维缠绕制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断纱缺陷难以识别。针对此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玻璃纤维束是否有缺陷及缺陷位置定位的方法。利用工业相机实时拍摄纱路上玻璃纤维束的图像,并把图像传输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利用OpenCV库对每一帧玻璃纤维束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根玻璃纤维束的轮廓及缺陷特征,根据缺陷特征通过缺陷检测算法判断玻璃纤维束是否完全断开或部分断开,利用KNN算法判断缺陷所在位置。玻璃纤维束的运动速率为1 m/s,以30 fps的帧率采集600张图像进行实验验证,检测数据表明综合准确率达96.6%,满足玻璃纤维束缺陷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玻璃纤维束 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KNN分类算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特性研究
6
作者 李江源 李杨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68,共7页
为高效利用孔径面积,着眼于复合探测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高对重要目标的连续跟踪和精准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并基于光干涉成像系统和毫米波阵列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对阵列特性的影响。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透镜... 为高效利用孔径面积,着眼于复合探测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高对重要目标的连续跟踪和精准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雷达光学一体化集成毫米波阵列,并基于光干涉成像系统和毫米波阵列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其对阵列特性的影响。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透镜直径、最长基线长度、干涉基线数、阵元间距和阵列规模。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透镜直径、最长基线长度和干涉基线数的增加,毫米波阵列特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随着毫米波阵列的阵元间距和阵列规模的增加,毫米波阵列第一旁瓣电平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光学一体化 复合探测系统 毫米波阵列 光干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的C/C复合材料CT无损检测散射影响分析与校正方法
7
作者 侯仲军 金珂 +2 位作者 周星明 孙跃文 徐林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C/C复合材料CT无损检测过程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子成分造成的图像模糊问题,基于C/C复合材料CT检测过程,本文建立了描述检测过程中射线光子束的输运、吸收、散射等多物理过程的数理模型,结合蒙特卡洛算法原理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 针对C/C复合材料CT无损检测过程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子成分造成的图像模糊问题,基于C/C复合材料CT检测过程,本文建立了描述检测过程中射线光子束的输运、吸收、散射等多物理过程的数理模型,结合蒙特卡洛算法原理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针对C/C复合材料的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输运过程的校正算法,对不同规格尺寸C/C复合材料、不同扫描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可准确描述CT检测过程中射线光子束的输运、吸收、散射等多物理过程,提出的校正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散射光子的噪声干扰,提高图像质量,随着C/C复合材料构件的增大,图像质量受散射光子影响越明显,而被检测产品尺寸越小,散射校正效果越好,检测灵敏度越高。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图像的密度分辨能力,提升C/C复合材料缺陷的检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CT检测 蒙特卡洛模拟 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超声检测方法
8
作者 高晓进 梁成瑜 +2 位作者 王丙阳 付亮 梅辉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新型飞行器的舱门、机翼、尾翼等结构大量采用了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针对该结构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常规超声反射法和超声穿透法检测蜂窝夹芯与面板粘接质量的适用性,发现常规的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均难以检测大厚... 新型飞行器的舱门、机翼、尾翼等结构大量采用了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针对该结构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常规超声反射法和超声穿透法检测蜂窝夹芯与面板粘接质量的适用性,发现常规的超声反射法和穿透法均难以检测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的脱粘缺陷。提出了喷水耦合超声C扫描反射法和接触耦合高分辨力聚焦超声A扫描反射法结合的检测方法。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对含有人工缺陷的大厚度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粘接结构试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检出试样中I界面、Ⅱ界面的所有人工脱粘缺陷,可检测出Φ5 mm的脱粘缺陷,实现60 mm厚度的蜂窝夹芯与复合材料面板粘接质量的超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大厚度 蜂窝 脱粘 超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丹江口水库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9
作者 黄耿 曹俊启 +8 位作者 衡武警 雷欢 谈华炜 熊满堂 李晨光 陈锋 陈泽涛 憨雪莹 黄道明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3-975,I0024-I0035,共25页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现状,分别于2022年6—9月和2023年6—9月采用水声学探测和多网目复合刺网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5目10科53种,其中2022年采集鱼类5目10科41种,䱗(Hem...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现状,分别于2022年6—9月和2023年6—9月采用水声学探测和多网目复合刺网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丹江口水库鱼类群落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5目10科53种,其中2022年采集鱼类5目10科41种,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为优势种;2023年采集鱼类5目10科45种,蒙古鲌、䱗为优势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鱼类平均密度、规格(目标强度)、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时间上,2023年丹江口水库鱼类平均密度((8779±143)ind./hm^(2))和生物量((60.57±1.21) kg/hm^(2))均显著高于2022年((3827±96) ind./hm^(2)和(37.76±0.95) kg/hm^(2)),2023年鱼类平均目标强度((-56.25±0.16) dB)显著小于2022年((-55.12±0.13) dB);水平分布上,2022年和2023年湖北库区鱼类平均密度、目标强度、生物量均高于河南库区;垂直分布上,鱼类主要集中在30 m以上水层。刺网定量采样数据与水声学探测结果基本一致:时间上,2023年全库刺网平均单位努力捕捞量高于2022年,2023年全库刺网渔获物平均全长显著小于2022年;水平分布上,2022年和2023年湖北库区刺网渔获物平均全长、单位努力捕捞量均高于河南库区。本研究首次评估了丹江口水库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可为水源地保护、禁渔效果评估和水库优化调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鱼类资源 时空分布 水声学探测 种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合板翘曲缺陷识别与优化
10
作者 冯梦尧 信春玲 +5 位作者 任峰 翟玉娇 许文翀 马驰原 马宇飞 何亚东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
基于纤维铺放成型生产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所出现的翘曲缺陷,运用合理表征方法,并运用形态学原理搭建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对其进行识别,通过设计不同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优化,并探究翘曲度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对翘曲缺陷进行优化。结果表... 基于纤维铺放成型生产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所出现的翘曲缺陷,运用合理表征方法,并运用形态学原理搭建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对其进行识别,通过设计不同工艺参数对其进行优化,并探究翘曲度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对翘曲缺陷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接触视觉测量平台可以精准识别翘曲度,热风枪温度由300℃升到500℃,翘曲缺陷减小;翘曲度与拉伸性能呈负相关。通过加热模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翘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纤维铺放成型 翘曲缺陷 边缘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滤棒成型机组视觉成像检测剔除系统的设计应用
11
作者 卢晓波 徐海 +4 位作者 朱俊召 张宇 高冠男 林龙 汤俊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背景和目的】YL43滤棒成型机组现有的微波技术无法检测识别加热卷烟生产过程中带有铝箔卷纸的复合滤棒,利用视觉成像检测原理设计复合滤棒视觉检测剔除系统。【方法】通过视觉成像检测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成像灰度差异,区分复合滤棒不... 【背景和目的】YL43滤棒成型机组现有的微波技术无法检测识别加热卷烟生产过程中带有铝箔卷纸的复合滤棒,利用视觉成像检测原理设计复合滤棒视觉检测剔除系统。【方法】通过视觉成像检测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成像灰度差异,区分复合滤棒不同单元的特性,对复合滤棒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拼接间隙过大、相位偏移、单元缺失及单元错位缺陷棒进行在线检测及剔除。【结果】以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生产的“普通卷纸包裹的常规醋纤单元+铝箔卷纸包裹的发烟段单元”二元复合滤棒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拼接间隙≥0.5mm、相位偏移≥1mm、单元缺失或单元错位的不合格复合滤棒均能进行剔除,缺陷检测精度可达0.1 mm,检测准确率≥99.5%(α=0.005),剔除准确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二元复合滤棒 视觉成像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4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 食品安全检测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的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识别与定位
13
作者 李宁 武军安 +2 位作者 郭锐 赵旭 孔繁林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5-1141,共7页
为了提高末敏弹的作战性能,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与精确打击,本文参考YOLO模型实现目标定位的思想,提出了YOLO-1D模型,以此来实现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根据激光和红外探测信号出现目标时的信号变化特点,基于YOLO思想设计了... 为了提高末敏弹的作战性能,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与精确打击,本文参考YOLO模型实现目标定位的思想,提出了YOLO-1D模型,以此来实现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根据激光和红外探测信号出现目标时的信号变化特点,基于YOLO思想设计了标签并构建数据集。同时,构建了基于多任务学习策略的网络结构MT-CNN(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与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随机森林识别算法作为对照组。最后,利用无人机探测试验数据对上述模型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性能进行评估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YOLO-1D模型的识别与定位效果最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61%,定位准确率达到了8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复合探测 目标定位与识别 YOLO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鉴伪的图像和谐化方法
14
作者 张琦 邢冠宇 +1 位作者 董哲镐 刘艳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4-653,共10页
在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领域中,将前景物体融合到背景场景中并实现图像和谐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和谐化方法大多通过调整图像前景的外观使其与背景相适应来达到视觉上一致性,和谐化效果的提升空间有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图像... 在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领域中,将前景物体融合到背景场景中并实现图像和谐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和谐化方法大多通过调整图像前景的外观使其与背景相适应来达到视觉上一致性,和谐化效果的提升空间有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图像和谐化性能,所提方法通过引入深度鉴伪网络,利用生成对抗机制将鉴伪网络的结果作为判定指标与现有编码器-解码器和谐化网络构建GAN模型,二者互相博弈以达到鉴伪网络无法识别出和谐重构后的结果为合成图像的目的,并在鉴伪网络中添加了图像差分模块和图像光照模块,该部分有效地增强其鉴定性能.从定性和定量2方面在公共的基准数据集iHarmony4上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均优于对比方法,其中,比性能最好的对比方法在MSE和PSNR评估指标上分别提高了0.24和0.16 dB,在图像和谐化任务上取得了优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合成 图像和谐化 图像鉴伪 光照图 差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复合材料夹杂缺陷检测研究
15
作者 吴志成 王明泉 +3 位作者 谢绍鹏 路宇鹏 曹振锋 王晋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共7页
为解决复合材料夹杂缺陷检测中由于目标尺寸小和特征相似导致的检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算法。首先,引入SPD卷积模块以减少信息损失,结合MCA注意力机制增强三维通道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提高缺陷识别精度。然后,通过BiFPN... 为解决复合材料夹杂缺陷检测中由于目标尺寸小和特征相似导致的检测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算法。首先,引入SPD卷积模块以减少信息损失,结合MCA注意力机制增强三维通道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提高缺陷识别精度。然后,通过BiFPN双向金字塔网络改进多尺度特征融合,提升模型对相似特征和尺寸差异缺陷的识别能力。最后,针对小目标检测的瓶颈,加入Shape IoU损失函数,通过优化边界框形态和尺度信息,提升小尺寸缺陷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mAP@0.5和mAP@0.95上分别提升10.1%和7.4%,召回率提升8.1%。该方法在复合材料缺陷检测系统中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与实用性,为复合材料夹杂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复合材料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对月面典型矿物中水冰的定量检测
16
作者 闻道远天 赵海艇 +4 位作者 刘向锋 徐卫明 许学森 雷欣瑞 舒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月面物质中的水可以促进月球地质和环境的演变,并为月球资源利用提供所需的条件。由于月球遥感探测手段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使获得水冰的直接证据或确定水冰的赋存形态存在困难。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无需光照、无需样品预处理且可无损地获... 月面物质中的水可以促进月球地质和环境的演变,并为月球资源利用提供所需的条件。由于月球遥感探测手段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使获得水冰的直接证据或确定水冰的赋存形态存在困难。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无需光照、无需样品预处理且可无损地获得月岩和矿物以及水体的指纹信息的优势,能为月面物质的类型、分布范围甚至含量提供直接有利的信息。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法对典型月岩/矿物以及吸附水、冰、结晶水和羟基结构水等形态的含水特征进行检测,并对水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利用532 nm激光显微拉曼对月面典型矿物和模拟月壤中多种形态的水进行含水信号识别与特征分析。其次,检验并分析了模拟月壤中吸附水、结晶水和羟基结构水的检测限,及其含量与信号强度间存在的规律。然后,利用岭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线性回归对模拟月壤中三种形态水的不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能明确识别月壤模拟物中四种形态水的特征谱峰,其中模拟月壤组分和水体的峰位分布区域分别位于100~1700 cm^(-1)和2600~3900 cm^(-1),且水体的特征谱峰体现为不同比例的氢键OH的宽包络峰和无氢键OH伸缩振动尖峰的组合;模拟月壤中吸附水、结晶水(MgSO_(4)·7H_(2)O)、羟基水(Al_(2)Si_(2)O_(5)(OH)_(4))检测下限分别为1.3 wt%,0.8 wt%和0.3 wt%;模拟月壤中含水谱峰强度与含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岭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5 wt%、1.16 wt%和1.19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物质成分 月球南极 水冰探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声信号的组合结构界面脱空智能检测方法及装置:以张靖皋长江大桥等组合结构桥塔为例
17
作者 袁航 游新鹏 郭峰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90-6897,共8页
为实现对高耸组合结构界面脱空部位的快速自动化识别检测,以张靖皋长江大桥等组合结构桥塔为背景,开展桥塔足尺模型脱空检测试验,通过对声场空间分布数值模拟、时频响应特征分析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训... 为实现对高耸组合结构界面脱空部位的快速自动化识别检测,以张靖皋长江大桥等组合结构桥塔为背景,开展桥塔足尺模型脱空检测试验,通过对声场空间分布数值模拟、时频响应特征分析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训练,提出一种适用高耸组合结构界面脱空检测的自动化装置及基于声信号的脱空损伤检测深度学习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自动化装置采集的声信号分析方法可作为高耸组合结构脱空损伤自动化检测识别新方法,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对结构损伤、健康及无效数据的高精度分类,分类识别准确率达96.8%,自动化检测装置可实现对高耸组合结构界面脱空的准确与快速检测,该装置及方法可提升超高组合索塔脱空检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检测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桥塔 脱空检测 声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绿色植被高光谱伪装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18
作者 范锡宇 赵珍 +1 位作者 马剑平 周雪琴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5-222,共8页
高光谱探测对伪装隐身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具有植物叶片精细反射光谱特征的伪装材料对于伪装工程领域的发展极其重要。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见光吸收透射层、近红外吸收透射层、反射调节层和支撑层的多层结构绿色植被高光谱伪装材... 高光谱探测对伪装隐身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具有植物叶片精细反射光谱特征的伪装材料对于伪装工程领域的发展极其重要。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见光吸收透射层、近红外吸收透射层、反射调节层和支撑层的多层结构绿色植被高光谱伪装材料。反射调节层的引入使吸收透射层对入射光线发生二次吸收,实现了对伪装材料反射光谱的调控。所制备的多层结构绿色植被高光谱伪装材料在400~2 500 nm波段内具有接近绿色植物的反射光谱曲线,与冬青卫矛、梅树叶片和龙爪槐叶的光谱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 0、0.936 4和0.936 3。本工作所制备的伪装材料具有可调的反射光谱,且光谱匹配性高,结晶水合物用量相对较少,工艺简单,有望成为新一代高光谱探测对抗伪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探测对抗 绿色植被 反射光谱 伪装材料 光谱调控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多组分复合塑料薄膜厚度检测
19
作者 程亮 倪力伟 +1 位作者 许启跃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建立一种复合塑料膜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聚氯乙烯(PVC)四种常见的塑料材质组合成的薄膜样本进行检测,共收集不同厚度、不同组分的复合... 为建立一种复合塑料膜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和聚氯乙烯(PVC)四种常见的塑料材质组合成的薄膜样本进行检测,共收集不同厚度、不同组分的复合薄膜中红外光谱样本81个。根据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筛选波段并建立定量模型,选择拟合精度最高的模型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对预测集样本中多组分复合薄膜材料的PET、PE、PC、PVC进行厚度预测,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96%、3.46%、0.50%、2.98%,该红外光谱SiPLS分析方法可实现复合塑料薄膜各组分厚度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厚度检测 复合薄膜 多组分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铜物料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东清 吝凯 +3 位作者 杨述凯 吴乐章 麻连杰 张恒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2,共9页
现场冶金物料均采用送样定点检测的方法,检测数据时效性差、成本高。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冰铜、尾料和铜精矿中关键元素的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激光成分分析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比,Cu、Fe、Si... 现场冶金物料均采用送样定点检测的方法,检测数据时效性差、成本高。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冰铜、尾料和铜精矿中关键元素的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激光成分分析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相比,Cu、Fe、SiO_(2)相对误差均小于8%,As、Sb的相对误差小于13%,LIBS与XRF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铜物料成分的快速检测,提高了铜冶炼工艺调控的精准性,优化了生产成本,可为智慧冶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技术 激光成分分析仪 元素检测 铜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