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dimension and multi-modal rolling mill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level network fusion
1
作者 CHEN Shu-zong LIU Yun-xiao +3 位作者 WANG Yun-long QIAN Cheng HUA Chang-chun SUN J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329-3348,共20页
Mill vibr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rolling produc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hickness accuracy of the strip and may even lead to strip fracture accidents in serious cases.The existing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 Mill vibr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rolling produc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hickness accuracy of the strip and may even lead to strip fracture accidents in serious cases.The existing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ls do not consider the features contained in the data,resulting in limited improvement of model accuracy.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dimensional multi-modal cold rolling vibration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MDMMVPM)based on the deep fusion of multi-level networks.In the model,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odal features of multi-dimensional data are considered,and the appropriate prediction algorithms are selected for different data features.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prediction model,the effects of tension and rolling force on mill vibration are analyzed.Taking the 5th stand of a cold mill in a steel mil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innovative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mill vib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of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92.5%,and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RMSE)is 0.0011,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modeling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odels.The proposed model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hot rolling process,which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trip rolling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mill vibration multi-dimension data multi-modal dat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time series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Multi-modal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Design
2
作者 WANG Jia-rou TANG Cheng-xin SHUAI Liang-yi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isual,auditory,and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s with drivers were discussed.Their impact on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various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ry,voice interaction,and gesture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The study also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s for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incorporating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river-centricity,prioritizing passenger safety,and utilizing timely feedback as a criterion.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ed design methods like driver behavior research and driving situation analysis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ultimately improving driver satisfaction and 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multi-modal design User psychology In-vehicle interaction Voice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交互网络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青 张浩然 +2 位作者 楚柏青 张正 豆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针对现有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中,存在特征融合能力较差、时序信息相关性不强和行为边界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交互网络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重新设计了双流特征提取模块,在空间流和时空流两个网络之间添加连接层;分别在空间流和... 针对现有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中,存在特征融合能力较差、时序信息相关性不强和行为边界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交互网络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重新设计了双流特征提取模块,在空间流和时空流两个网络之间添加连接层;分别在空间流和时间流网络中引入改进的空间变换网络和视觉注意力模型;设计基于像素筛选器的特征融合模块,用于重点区域时序信息相关性的计算和两类不同维度特征的聚合;对网络的损失函数进行了优化。在AV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精度、速度以及泛化能力上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交互网络 人体行为检测 视觉注意力 特征融合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无支撑缝网区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与进展
4
作者 端祥刚 胡志明 +3 位作者 常进 石雨昕 吴振凯 许莹莹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针对页岩储层体积压裂缝网中无支撑缝网区的气液渗流特征及其对开发规律影响不清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无支撑缝网体积、水岩作用、裂缝导流能力、气液两相流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无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储层产水产气能... 针对页岩储层体积压裂缝网中无支撑缝网区的气液渗流特征及其对开发规律影响不清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无支撑缝网体积、水岩作用、裂缝导流能力、气液两相流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无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储层产水产气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支撑缝网区(包括无支撑人工缝、诱导缝及沟通的天然裂缝等)是沟通支撑裂缝和基质、大幅增加泄气面积的主体;无支撑裂缝受支撑条件、水岩作用及上覆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导流能力和气水两相流动规律更复杂,对上覆应力变化也更敏感,随应力增加含水裂缝渗透率可下降2~4个数量级;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无支撑缝网区的导流能力及演化规律是闷井返排制度设计和生产制度优化的关键。下步重点攻关方向主要包括无支撑裂缝气-液-固三相作用机理与微观力学机制、裂缝长期导流能力主控因素与气水两相流动模型,以及全生命周期缝网演化规律等方面。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闷井返排制度和生产制度的优化设计、保持气井长期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裂缝 水岩作用 无支撑裂缝 流动能力 缝网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斑丹毒丝菌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5
作者 吴雪军 董琦 +2 位作者 周彩琴 章晓炜 刘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7-141,共5页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共包含2113对非冗余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330个蛋白,并绘制了互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全基因组内蛋白之间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红斑丹毒丝菌中互作频率最高的4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翻译、转录、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伴侣蛋白DnaK、DnaJ、GroEL以及DEAD/DEAH解旋酶的互作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伴侣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DnaJ、GroEL、DEAD/DEAH解旋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则会对红斑丹毒丝菌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蛋白间相互作用 互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6
作者 王伟 余梦雪 +5 位作者 孙斌 万仕彤 刘栋 周运 张红军 王鲜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在新药发现和药物重定位研究中,发现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SGCN)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首先,提出了多重相似性来捕捉... 在新药发现和药物重定位研究中,发现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SGCN)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首先,提出了多重相似性来捕捉网络结构特征,以充分利用节点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然后,通过PCA降维减少相似性噪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GCN)获得节点嵌入表示,并融入基于注意力的增强层,通过增强注意力机制获得节点间的注意力权重,能够高效地预测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黄金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RSGCN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 多重相似性 PCA 增强注意力机制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点云理解的双邻域图卷积方法
7
作者 李宗民 徐畅 +2 位作者 白云 鲜世洋 戎光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889,共11页
针对现有方法对局部点云结构建模时空间跨度有限以及传统特征聚合方法造成一定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双邻域图卷积网络(DNGCN).在原始点云中增加角度先验,以增强对点云局部几何结构的理解,捕捉局部细节.对原始邻域进行扩展,在局域内设计... 针对现有方法对局部点云结构建模时空间跨度有限以及传统特征聚合方法造成一定信息损失的问题,提出双邻域图卷积网络(DNGCN).在原始点云中增加角度先验,以增强对点云局部几何结构的理解,捕捉局部细节.对原始邻域进行扩展,在局域内设计双邻域图卷积,通过集成高斯自适应聚合,在提取较大感受野范围内显著特征的同时,充分保留原始邻域信息.通过局部-全局信息交互来增大局部点的空间跨度,捕获远距离依赖关系.本文方法在分类数据集ModelNet40和ScanObjectNN上分别取得了94.1%、89.6%的总体精度,与其他先进算法相比有显著提升,较DGCNN分别提升了1.2%、11.5%.在部件分割数据集ShapeNetPart和语义分割数据集ScanNetv2、S3DIS上均获得优秀的性能,平均交并比分别为86.7%、74.9%和69.8%.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特征 图卷积网络 几何增强 局部全局交互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网络脑心交互的视觉诱发情绪效价评估
8
作者 蔡志鹏 高鸿祥 +1 位作者 李建清 刘澄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 近10年来,情绪加工中大脑与心脏的复杂生理交互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网络生理学方法,分析Dreamer数据库中414条视觉情绪诱发期间的脑电和心电信号间的时间延迟稳定性(TDS)量化指标,探究视觉情绪刺激下的脑心交互。研究揭示了情绪处理时大脑半球间的不对称连接,特别是大脑右半球在交互中的主导地位。脑电分析强调了低频段(δ、θ、α)在情绪信息传输中的核心作用,其中额叶区域的δ-θ耦合对情绪调节尤为关键。在高效价情绪状态下δ-θ耦合的%TDS值(0.78±0.05)显著高于低效价状态(0.65±0.04)。此外,低效价脑心交互的平均连接强度最高达(0.68±0.06),而高效价下降至最低(0.59±0.03)。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对情绪加工中大脑皮层与心脏同步机制的理解,而且丰富了神经生理学与情绪科学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交互 EEG振荡 情绪诱发 网络生理学 时间延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AN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
9
作者 张富强 白筠妍 穆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 为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需要大量训练数据的现状,针对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和变分自编码器,引入标签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AN模型的人机交互手势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添加改进InceptionV2和InceptionV2-trans结构增强模型的特征还原能力;其次,在各组成网络中进行条件批量归一化(CBN)处理改善过拟合,以Mish激活函数代替ReLU函数提升网络性能;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样本获得100%的分类准确率,且收敛时间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手势识别 条件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信息结合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0
作者 李欣 李文斌 +3 位作者 赵张飞 李新宇 欧阳子帅 郭攀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0,共13页
为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性能并解决数据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模型评估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信息结合及损失函数改进的新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首先,分别利用下采样交互卷积网络与图注意力网络充分... 为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性能并解决数据样本不平衡导致的模型评估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信息结合及损失函数改进的新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首先,分别利用下采样交互卷积网络与图注意力网络充分挖掘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中的时序特征信息及空间特征信息,并采用拼接操作对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提升模型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特征的提取与表征能力。然后,引入焦点损失函数提升模型对失稳样本的辨识能力,并采用物理知识对其进行改进,以增加模型评估结果的可信性。最后,分别采用IEEE 39、IEEE 145和IEEE 300节点系统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模型相较其他评估模型具有更优的评估性能及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时空特征 图注意力 交互卷积 物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惩罚-动态价格的低压配用储供需互动策略
11
作者 张勇军 池玉泉 +3 位作者 刘斯亮 曾国钧 成润婷 郑泽南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8,共8页
针对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引起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配用储供需互动策略。通过建立反向重过载分段惩罚机制,构建以动态价格为调节手段的配电系统运营商与负荷聚合商的博弈互动框架。从配电系统运营商的角度出发,建立... 针对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引起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配用储供需互动策略。通过建立反向重过载分段惩罚机制,构建以动态价格为调节手段的配电系统运营商与负荷聚合商的博弈互动框架。从配电系统运营商的角度出发,建立计及分段惩罚成本的内部定价模型。从负荷聚合商的角度出发,建立融合灵活性负荷与不同归属权储能的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将含非线性项和双线性项的双层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解决反向重过载问题、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供需互动 分段惩罚机制 动态价格 反向重过载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辅助的研发合作机会识别与可交互图谱构建
12
作者 郝世博 史东昊 +2 位作者 朱学芳 孙明汉 宦昭润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0,189,共9页
[研究目的]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和挖掘潜在研发合作机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大语言模型辅助智能抽取得到关键技术信息,利用不同模型获得文本嵌入向量表征并生成相似度矩阵;其次使用... [研究目的]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和挖掘潜在研发合作机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大语言模型辅助智能抽取得到关键技术信息,利用不同模型获得文本嵌入向量表征并生成相似度矩阵;其次使用最优模型编码的专利相似度数据生成创新主体相似度,并构建满足多元化场景挖掘需求的研发合作机会可交互网络图谱;最后以激光增材制造领域为例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结论]案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研发合作机会识别与可交互网络图谱构建方法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及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本嵌入 大语言模型 研发合作机会识别 可交互网络图谱 激光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郑炜 马琳 +3 位作者 刘佳 张瑞华 赵杰 魏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为了解犀角地黄汤(RHR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分子机制,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和文献检索搜索犀角地黄汤中药成分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然后从GeneCards、CTD、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 为了解犀角地黄汤(RHR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分子机制,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和文献检索搜索犀角地黄汤中药成分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然后从GeneCards、CTD、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检索DFU的疾病靶点.分析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叉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CT)网络,在String平台上构建治疗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关键基因进行筛选.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以预测RHRD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随后用Gromacs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观察靶蛋白中的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以HaCaT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MTT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高糖条件下RHRD对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共筛选出32种活性成分、419个药物靶点、14036个疾病靶点和384个治疗靶点;(2)通过CT网络和PPI网络分析获得了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梓醇、黄芩素)和核心靶点(TP53、AKT1、HSP90AA1、STAT3、MAPK1),主要涉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Th17细胞分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3)分子对接结果表明,RHRD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存在很强的结合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了RHRD有效成分与这些靶点的稳定结合;(4)MTT实验结果显示RHRD可以保护HaCaT细胞免受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RHRD能够显著诱导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糖尿病足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征交互适应的3D双手网格重建方法
14
作者 刘佳 张家辉 陈大鹏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1302,共12页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包含两个部分的特征交互适应模块,第一部分特征交互在保留左右手分离特征的同时生成两种新的特征表示,并通过交互注意力模块捕获双手的交互特征;第二部分特征适应则是将此交互特征利用交互注意力模块适应到每只手,为左右手特征注入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引入三层图卷积细化网络结构用于精确回归双手网格顶点,并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对齐模块增强顶点特征和图像特征的对齐,从而增强重建的手部网格和输入图像的对齐。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多层感知机结构,通过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学习多尺度特征信息。最后,设计相对偏移损失函数约束双手的空间关系。在InterHand2.6M数据集上的定量和定性实验表明,与现有的优秀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其中平均每关节位置误差(Mean Per Joint Position Error,MPJPE)和平均每顶点位置误差(Mean Per Vertex Position Error,MPVPE)分别降低至7.19 mm和7.33 mm。此外,在RGB2Hands和EgoHands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实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手部网格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重建 注意力机制 特征交互适应 特征对齐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公”与“共”:占据结构洞的县域社会组织
15
作者 林雪霏 单雅杰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8,M0005,M0006,共23页
诸多县域民生供给网络同时活跃着政府主导的“公”领域和扎根乡土社会的“共”领域。这两个领域都属于封闭系统,依托差异化的组织和资源各自独立运行。雄镇Y基金会占据两个领域间的结构洞,一方面通过战略同盟、共同决策等桥接方式,促进... 诸多县域民生供给网络同时活跃着政府主导的“公”领域和扎根乡土社会的“共”领域。这两个领域都属于封闭系统,依托差异化的组织和资源各自独立运行。雄镇Y基金会占据两个领域间的结构洞,一方面通过战略同盟、共同决策等桥接方式,促进“公”“共”两个领域既有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依托慈善组织形式开展志愿活动和专业化服务,推动民生供给的创新性生产,在政社合作中有效实现了地方性民生供给的质量提升与覆盖面扩展。县域社会中社会组织的“桥接”角色既出自基层政府增强其基础性权力的理性考量,又与乡土公益亟待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而非强势方“借道”的结果。这种政社关系源于县域社会的宗族社会网络、乡贤慈善文化与稳定政商关联,三者共同构筑了均衡的政社关系格局,也促成了政社精英基于地方性道德良俗的共意和集体行动。因而,立足县域社会有助于深入开发乡土资源以挖掘政社互动的本土化空间和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供给网络 桥接中介 政社互动 县域空间 乡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谱联合解卷的全色锐化网络
16
作者 郑建炜 夏弘毅 徐宏辉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以深度解卷网络为核心的全色锐化方法虽兼具可解释理论框架和自学习能力,然而往往采用简单网络各自逼近空间、光谱退化矩阵,缺乏协作的先验学习策略。为此,提出空间-光谱联合解卷网络,在迭代优化的理论指导下分别通过多尺度级联策略和... 以深度解卷网络为核心的全色锐化方法虽兼具可解释理论框架和自学习能力,然而往往采用简单网络各自逼近空间、光谱退化矩阵,缺乏协作的先验学习策略。为此,提出空间-光谱联合解卷网络,在迭代优化的理论指导下分别通过多尺度级联策略和点卷积操作实现自适应空间、光谱响应矩阵估计,并构建以注意力为基础的空间-光谱先验算子。在先验算子求解中,提出由多头光谱注意力和多头空间注意力组成的联合注意机制,分别在局部窗口中沿光谱和空间维度计算自注意力值,以捕获长程频谱依赖性,并建模全局空间交互作用。进一步构建了联合网络架构用于空间和光谱注意力间的精确信息融合。此外,设计了一种尺度感知协作模块,以捕获图像的多尺度局部特征。三个遥感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在数值和可视化结果层面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其中在GF-2数据集上实现了0.798 dB的峰值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全色锐化 深度学习 网络解卷 TRANSFORMER 多尺度卷积 特征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真实图像去噪网络
17
作者 郭业才 胡晓伟 +1 位作者 AMITAVE Saha 毛湘南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不全面以及特征利用率低,导致生成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去噪网络(MDIARN)。首先,通过多尺度非对称特征提取模块(MAFM)初步提取浅层信息特征,以确保图像特征的多样性;然后,多尺度级...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不全面以及特征利用率低,导致生成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去噪网络(MDIARN)。首先,通过多尺度非对称特征提取模块(MAFM)初步提取浅层信息特征,以确保图像特征的多样性;然后,多尺度级联模块(MSCM)利用多维密集交互残差单元(MDIU)对图像特征进行多维映射,并逐步级联以增强模型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性,充分拟合训练数据;引入双路全局注意力模块(DGAM)对多级特征进行全局联合学习,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的特征信息;跳跃连接促进结构之间的参数共享,使不同维度的特征充分融合,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最后,采用残差学习构建出清晰的去噪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真实噪声数据集(DND和SIDD)上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9.80 dB和39.62 dB,结构相似性分别为95.4%和95.8%,均优于主流去噪算法。此外,该算法在低光度场景下应用也能保留更多细节,从而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多尺度特征提取 多维密集交互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用户意图的图交互新闻推荐模型
18
作者 刘桂红 焦琛添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167,共9页
用户的阅读喜好通常会受到人类主观心理活动——意图的驱使,现有的模型往往采用固定模式来解决特定问题,忽略了用户阅读文章时的真正意图,这使得用户部分建模不足。另一方面,该类模型缺少新闻与用户间的交互作用,致使新闻-用户表示不准... 用户的阅读喜好通常会受到人类主观心理活动——意图的驱使,现有的模型往往采用固定模式来解决特定问题,忽略了用户阅读文章时的真正意图,这使得用户部分建模不足。另一方面,该类模型缺少新闻与用户间的交互作用,致使新闻-用户表示不准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用户意图的图交互新闻推荐模型。该模型利用图神经网络构建新闻语义扩充模块、用户意图模块以及用户兴趣模块,模块间具有交互作用,能够识别用户意图与意图转变,丰富候选新闻语义,获得意图增强的新闻-用户表示。在真实数据集MIN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此种融入用户意图的图交互式个性化新闻推荐模型可以有效预测出用户更感兴趣的文章,与前沿的新闻推荐模型相比效果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新闻语义扩充模块 意图模块 兴趣模块 交互作用 个性化新闻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知识图谱的网络信息自监督强化学习推荐模型
19
作者 封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为深入理解和挖掘用户历史网络交互信息中的行为特征,动态提取用户交互行为变化,实现网络信息个性化推荐,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信息自监督强化学习推荐模型。该模型构建了用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知识图谱,清晰地展示用户历史网... 为深入理解和挖掘用户历史网络交互信息中的行为特征,动态提取用户交互行为变化,实现网络信息个性化推荐,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信息自监督强化学习推荐模型。该模型构建了用户网络信息交互行为的知识图谱,清晰地展示用户历史网络信息交互行为。通过基于自监督强化学习的特征提取模型,有效捕捉知识图谱中用户行为的动态变化,避免流行度偏差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取出历史网络交互信息的特征。基于知识图谱相似度计算,推荐与用户历史交互信息特征相似的网络信息实体,实现精准且个性化的推荐。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模型为用户推荐网络电影信息资源后,点击播放转化率达96.83%,网络信息个性化推荐效果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网络信息 自监督 强化学习 推荐模型 交互信息 特征提取 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光伏消纳的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
20
作者 张强 曹铂苒 +3 位作者 刘洪 韩俊 蔡超 潘文婕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1-151,共11页
为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特性实现配电网多时空负荷均衡与光伏高效消纳,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特性的车-聚合商-网日前互动运行框架。其次,融合电池在不同放电深度下单... 为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移动储能特性实现配电网多时空负荷均衡与光伏高效消纳,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聚合商-配电网日前时空互动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电动汽车时空特性的车-聚合商-网日前互动运行框架。其次,融合电池在不同放电深度下单位容量充放的经济成本损耗模型,构建了配电网运营商基于馈线负荷差异化特性的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内嵌充电聚合商调度模型,形成双层互动模型。其中,配电网运营商在考虑配电网最大功率约束的前提下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各馈线差异化分时电价,聚合商以电动汽车充放电收益与配电网所给予的调峰补贴之和最大为目标,优化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再次,将放电门槛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提出了基于样本边界压缩算法和CPLEX求解器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 配电网 移动储能 多时空负荷均衡 分时电价 电动汽车聚合商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