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ll 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with Penetration of Grid-connected Wind Farm of PMSG Type 被引量:2
1
作者 Shi, Libao Kang, Li +2 位作者 Ni, Yixin Yao, Liangzhong Bazargan, Masoud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177,共7页
The impacts of large-scale grid-connected wind farm on 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type are discussed on the small signal stability performances of power systems.Firstly,a simplified prac... The impacts of large-scale grid-connected wind farm on 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type are discussed on the small signal stability performances of power systems.Firstly,a simplified practical model of wind farm of PMSG type is derived for analyzing small signal stability.The rotor-fluxoriented control strategy is applied to the modelling of PMSG.Secondly,the framework of small signal stability analysis incorporating wind farm of PMSG type is built.Finally,the different simulation scenarios based on the IEEE 3-generator-9-bus test system as benchmark are designed to conduct the eigenvalue analysis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wind farm of PMSG type on power system small signal stability.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PMSG 小信号 电场穿透 类型 连接 电网 永磁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tabilization approach fo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of power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波 孙元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22-3527,共6页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perators and dispatchers. Time delay existing in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makes the problem more complex. Conventional eigenvalue analysis method neglects time delay influence an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power system dynamic behaviors. In this work, a modified small signal stability model considering time varying delay influence was constructed and a new time delay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to stabilize power system under disturbance. By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the control law in the form of non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NLMI) was derived. Considering synthesis method limitation for time delay controller at present, both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by us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solver and iteration searching method by solving nonlinear minimization problem were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Simul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synchronous-machine infinite-bus power system. Satisfactory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abilization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time-varying delay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小信号等值建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林林 苏田宇 +3 位作者 卜海棠 董文凯 谢小荣 王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78,共10页
分布式新能源与外部电网的动态耦合易对系统小干扰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当前面向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的小信号等值建模研究较少,复杂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大、效率低。针对该问题,文中首先通过将新能源机组和负荷等设备导纳模型与电网... 分布式新能源与外部电网的动态耦合易对系统小干扰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当前面向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的小信号等值建模研究较少,复杂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大、效率低。针对该问题,文中首先通过将新能源机组和负荷等设备导纳模型与电网节点阻抗矩阵联立,构建了多分布式新能源集群接入系统导纳模型。然后,考虑复杂网络拓扑,根据动态耦合强度对新能源机组进行聚类分群,并基于各机群内机组和电网导纳/阻抗矩阵的相似变换,将各机群聚合为一台机组,得到系统小信号等值表示形式;所得等值模型可有效降低系统稳定分析计算量,且在工况变化时易于重构。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集群 小干扰稳定 等值模型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并网系统控制/运行参数小干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
4
作者 李晨 林涛 +3 位作者 叶畅 林政阳 李君 徐遐龄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163,共8页
由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变化频繁、不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差异较大,面向当前运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在线评估和预警,有必要研究高效的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基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及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 由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变化频繁、不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差异较大,面向当前运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在线评估和预警,有必要研究高效的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基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及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结合盖尔圆盘定理对含控制/运行参数的回率矩阵的特征根轨迹分布范围进行估计并将其作为约束,提出通过反演快速构建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的方法,从而提高稳定域构建效率,以适应在线应用需求。在求得基本稳定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最优相似变换对盖尔圆盘的尺寸进行优化,扩展稳定域范围,降低其保守性。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控制/运行参数的稳定域并降低其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阻抗分析法 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 盖尔圆盘定理 最优相似变换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的多变流器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
5
作者 刘欣 邓昊 +2 位作者 贾焦心 王利桐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22-4739,共18页
高比例新能源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容易诱发系统不稳定,近年来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为简化分析过程,该文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统一表示为诺顿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 高比例新能源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容易诱发系统不稳定,近年来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为简化分析过程,该文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统一表示为诺顿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的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判据,该判据适用于任意网络结构,且考虑了变流器序阻抗的频率耦合效应,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依据所提出的稳定性判据,给出系统稳定性分析步骤,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助于分析各变流器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详细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VSG)输出序阻抗矩阵行列式在50 Hz频点处的频率特性,提出其Nyquist曲线在50 Hz处的补线原则,实现了VSG输出序导纳矩阵行列式右半平面极点数量的准确获取;最后,结合算例对多变流器系统进行了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并将临界稳定下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硬件在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定量验证了所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流器系统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小干扰稳定性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冲函数和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
6
作者 崔杨 马搏余 +2 位作者 戴汉扬 马鑫 赵钰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7-86,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并网采用构网型控制技术虽改善了系统因惯量和阻尼不足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动态调节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缓冲函数和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 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并网采用构网型控制技术虽改善了系统因惯量和阻尼不足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动态调节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缓冲函数和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以改善系统动态调节性能。首先,在惯量调整中使用缓冲函数增加系统的调节平滑度。其次,在阻尼调整中引入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环节,减少频率下降时有功功率输出稳态误差。然后,通过模糊控制为惯量和阻尼引入修正量并对所提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提高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和功率响应动态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 构网型控制 转动惯量 阻尼系数 缓冲函数 自适应调整方法 小干扰稳定 模糊控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交互作用对并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正 黄云辉 +4 位作者 严文博 王栋 唐金锐 谢长君 周克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跟网型变流器具有电流源特性,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两者并联接入交流电网时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会引起新的稳定性问题。为探究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 跟网型变流器具有电流源特性,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两者并联接入交流电网时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会引起新的稳定性问题。为探究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和交互作用分析模型,并定义了自影响分量和互影响分量来量化表征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结合伯德图和模态分析法,通过研究不同运行点和不同控制参数下互影响分量幅频特性和系统主导模态变化轨迹,来分析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弱电网下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提升将有利于增强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相互作用 稳定性分析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配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斌 张学广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对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变流器控制系统特性对构网型变流器配比边界条件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控制系统各关键参数以及构网型变流器中电压环控制结构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保证系统次同步频段小干扰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混联系统中构网型变流器配比下限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约束下配比的稳定边界,并利用频域阻抗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混联系统 次同步振荡 配比 小信号稳定性 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严文博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4-1453,I0017,共11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在高阻抗弱电网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然而在低阻抗强电网下却可能失稳。针对构网型变流器接入低阻抗电网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不同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在高阻抗弱电网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然而在低阻抗强电网下却可能失稳。针对构网型变流器接入低阻抗电网的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不同电网强度和不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模态及稳定趋势。在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构网型变流器接入交流电网的动力学模型,以表征内电势动力学特性——惯量、阻尼分量、同步分量。通过分析构网型变流器阻尼分量和同步分量随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变化的演化规律,揭示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的稳定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构网型变流器端电压控制环在低阻抗下会引入显著的附加负阻尼分量,降低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增大端电压控制环带宽能够减少负的附加阻尼,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减小惯量系数和增大阻尼系数也能够增大阻尼分量,从而改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小信号稳定性 动力学特性 阻尼分量 同步分量 低阻抗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精确频域建模及简化稳定判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尚佳宇 虞家骏 +3 位作者 刘增 王施珂 李嘉瑞 刘进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频率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端口阻抗和频率-电流端口频域特性,文中构建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单机及其并联系统的精确小信号频域模型,其中包含了主电路动态、电压电流内环动态、功率环和锁相环频率动态及其互相作用动态。进而,基于该频域模型分析了频率动态的特性及其影响,并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利用盖尔圆定理推导出了基于该并联系统回率矩阵主对角元的简化稳定判据。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频域模型和简化稳定判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孤岛微网 并联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阻抗模型 频率动态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频率稳定性提升的VSG暂态稳定性增强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万里 涂春鸣 +1 位作者 肖凡 郭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5,I0005,共15页
电网故障期间保持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频率稳定性是保持暂态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应优先考虑,而现有暂态稳定方法却极少关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频... 电网故障期间保持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型变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频率稳定性是保持暂态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应优先考虑,而现有暂态稳定方法却极少关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频率稳定性提升的VSG暂态稳定性增强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增强故障期间的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首先,全面分析2种故障类型下VSG的惯性和阻尼对暂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引入角频率偏差反馈的有功环控制,并基于小信号和大信号模型综合分析VSG的暂态响应;接着,给出一种考虑最优阻尼比的VSG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暂态稳定性 频率稳定性 暂态响应 最优阻尼比 小信号模型 大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母线级联的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浩杰 李杨 +1 位作者 帅智康 吴向阳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随着海底观测网规模的扩大,其大功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关注。基于此,建立了海底供电系统关键部件的阻抗模型,针对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高电力电子渗透率、多母线级联且邻级母线交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逐级分析法探究海底直流供电系统稳... 随着海底观测网规模的扩大,其大功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关注。基于此,建立了海底供电系统关键部件的阻抗模型,针对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高电力电子渗透率、多母线级联且邻级母线交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逐级分析法探究海底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器积分参数是Buck变换器失稳的主导参数,控制器比例参数是接驳盒子系统失稳的主导参数,光电复合海缆电阻参数的增大及电感参数的减小均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基于PLECS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直流供电系统 阻抗建模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与跟网型光伏混联发电系统阻抗建模与小扰动稳定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小龙 杨桂兴 +3 位作者 张彦军 闫幸 周毅 臧天磊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9-308,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渗透比例越来越高,大量不同控制方式的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电网,其中,变流器与电网阻抗交互易引发小扰动失稳现象,威胁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针对构网型(Grid-forming,GFM)储能与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光伏混联发电... 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渗透比例越来越高,大量不同控制方式的电力电子变流器接入电网,其中,变流器与电网阻抗交互易引发小扰动失稳现象,威胁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针对构网型(Grid-forming,GFM)储能与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光伏混联发电系统,建立混联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and single output,SISO)等效阻抗模型,基于正网络阻尼判据,分析了变流器控制方式、GFM储能运行方式以及电网强度对混联系统阻尼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GFL光伏并网系统中接入GFM储能可以有效提升混联系统在弱网条件下的稳定性,但同时会导致其在强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差。对于光伏并入弱电网的场景,可在距离光伏送端较近的位置配置GFM储能,用以增强系统阻尼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小扰动稳定性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比例优化配置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奕宁 向往 +2 位作者 张浩博 贺永杰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0-500,I0030,I0031,共13页
传统风电机组采用跟网型控制策略,难以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而基于构网型控制的风电机组具有弱电网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未来风电场建设过程中,跟网型风机和构网型风机混合运行是兼具经济性与技术优势的方案。然而,如何确定风电... 传统风电机组采用跟网型控制策略,难以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而基于构网型控制的风电机组具有弱电网稳定运行的能力。在未来风电场建设过程中,跟网型风机和构网型风机混合运行是兼具经济性与技术优势的方案。然而,如何确定风电场中构网型风机的比例,目前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对风电场并网系统进行了详细建模,定义了等效短路比来衡量风电场所接入电网的强度,探究了不同构网型风机比例下风电场所能稳定运行的临界等效短路比。此外,分析了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电网阻抗角和构网型风机位置分布等因素对构网型风机比例配置的影响机理。最后,利用电磁暂态模型和小信号模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小信号稳定性 风电场 构网型风机比例 位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滞风电系统的小信号多连通稳定区域划分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晓阳 赵阳俊 +3 位作者 梁锦文 肖先勇 万雨恒 汪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1,共11页
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由时滞导致的非线性分岔现象对于系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时滞的引入会使风电系统转变为无限维动力系统,难以直接用分岔理论刻画系统的稳定区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的时滞风电系统稳定域划分方... 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由时滞导致的非线性分岔现象对于系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时滞的引入会使风电系统转变为无限维动力系统,难以直接用分岔理论刻画系统的稳定区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的时滞风电系统稳定域划分方法,实现时滞风电系统的分岔分析与小信号稳定域的划分。首先,建立系统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基于延拓法定位各类分岔点,并以此为边界划分参数平面中的小信号稳定域。其次,考虑时滞的影响,建立修改后的风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对无限维多时滞风电系统进行降维。接着,通过求解降维后的有限维分岔映射,得到时滞影响下分岔点的分布情况,进而对时滞空间中的小信号多连通稳定区域进行划分。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时滞空间中稳定域划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分岔 稳定域划分 时滞 Lyapunov-Schmidt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主导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提高措施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秦然 巫绍辉 +5 位作者 韩汝帅 张旺 钱涛 全相军 侯凯 吴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0,共20页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虚拟惯性支撑,未来将出现多VSG协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场景。确保VSG技术引入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该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故需要重点研究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文中首先综述了主配电网中的VSG稳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VSG技术原理,梳理了电流源型VSG和电压源型VSG的拓扑结构和特性。接着,针对VSG单机本体到多机协同,详细介绍了小信号稳定和暂态稳定的主流分析方法和稳定性提升措施。然后,聚焦于微电网应用中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从微电网初建阶段到常态化调度阶段,从设备层面到系统层面,全时序多层次分析了VSG技术在其中面临的稳定性难点。最后,给出了VSG技术稳定性研究后续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微电网 黑启动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跟/构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的阻抗频率耦合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盛李龙 许津铭 +3 位作者 李威 康嘉华 郄朝辉 谢少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含跟网型光伏及构网型储能的异构系统中,利用阻抗分析法可以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对异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间、变流器与电网阻抗间的频率耦合效应,难以准确评估弱电网下异构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以两机异构... 在含跟网型光伏及构网型储能的异构系统中,利用阻抗分析法可以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对异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间、变流器与电网阻抗间的频率耦合效应,难以准确评估弱电网下异构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以两机异构并网系统为例,文中深入分析了系统内部耦合对跟/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的影响。分析表明,电网阻抗以及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对跟网型/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有附加影响;相较于变流器独立并网运行,异构系统中跟网型变流器中低频段输出阻抗易受到影响,而构网型变流器输出阻抗基本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构网型变流器与电网合并视为等效电网而建立了异构并网系统阻抗模型,讨论了小干扰稳定性。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阻抗模型,基于所提阻抗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实现了弱电网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异构系统 跟网型光伏 构网型储能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弱电网 频率耦合 阻抗模型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环境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小干扰稳定及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子熙 黄宗武 +3 位作者 张宸瑄 张兆毅 熊丰 樊友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2-1521,共10页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的运行稳定性容易受到来自信息侧与物理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不确定模型研究信息-物理网络相互依存的电力CPS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广域反馈频率控制技术。综合信息侧离...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的运行稳定性容易受到来自信息侧与物理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不确定模型研究信息-物理网络相互依存的电力CPS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广域反馈频率控制技术。综合信息侧离散性和物理侧连续性的本质不同以及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分别从物理域与信息域两个维度建立考虑随机不确定性的电力CPS动态模型。根据随机微分方程均方指数稳定性条件,针对电力CPS随机模型进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采用基于均方范数计算的临界方差刻画随机不确定性对电力CPS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结合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范数优化问题,在分布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鲁棒广域反馈控制器。最后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CPS) 随机不确定性 小干扰稳定 负荷频率控制 鲁棒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变流器宽短路比范围适应性分析与提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龙 胡彬 +3 位作者 王垚鑫 廖玉茗 黄旭东 年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大,电网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基于构网控制的并网变流器面临电网短路比宽范围变化的并网环境。为了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时潜在的稳定性问题,并提升其在宽短路比范围电网下的适应性,文中建立了考虑功率控制、坐标变...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大,电网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基于构网控制的并网变流器面临电网短路比宽范围变化的并网环境。为了研究构网型变流器并网时潜在的稳定性问题,并提升其在宽短路比范围电网下的适应性,文中建立了考虑功率控制、坐标变换以及电压-电流控制的阻抗模型,通过分析降阶阻抗模型揭示了构网型变流器与强网交互时的失稳机理。进而,提出了混合虚拟阻抗法,在全频段内提升了构网型变流器的并网稳定性以及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阻抗特性分析的正确性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稳定性 构网型变流器 次同步振荡 小信号建模 阻抗重塑 宽短路比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的跟网型与构网型并联系统稳定性优化
20
作者 何佐仁 黄云辉 +3 位作者 王栋 唐金锐 谢长君 周克亮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7,共9页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混合系统容量失配引发的失稳问题,提出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以提升系统稳定性。首先,构建含2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发现,低阻抗电网下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容量升高会导致系统稳定性减弱甚...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混合系统容量失配引发的失稳问题,提出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以提升系统稳定性。首先,构建含2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发现,低阻抗电网下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容量升高会导致系统稳定性减弱甚至失稳。其次,采用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调整电网电压跟踪位置等效调节电网阻抗,改善系统稳定性,并分析根轨迹变化规律,探讨控制参数对混合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混合模型,开展时域仿真及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的混合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容量配比 小信号稳定性 特征根分析 虚拟母线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