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水稻突变体MLA-1低直链淀粉突变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涛 纪庆绵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慧 刘永柱 张建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20,共5页
通过对籼稻美香占经空间诱变筛选出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MLA-1进行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MLA-1与高直链淀粉含量材料杂交的F2籽粒群体直链淀粉含量呈现一对等位基因3:1分离模式,且低直链淀粉籽粒均表现为半透明胚乳性状,F2代... 通过对籼稻美香占经空间诱变筛选出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MLA-1进行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MLA-1与高直链淀粉含量材料杂交的F2籽粒群体直链淀粉含量呈现一对等位基因3:1分离模式,且低直链淀粉籽粒均表现为半透明胚乳性状,F2代植株中低直链淀粉含量植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植株及高直链淀粉含量植株的分离比例为1:2:1;而MLA-1与糯稻"荆香糯"杂交的F2代单株自交穗出现糯粒穗、杂合(糯粒和半透明粒)穗及半透明籽粒穗三种类型,比例为1:2:1.选用180对微卫星引物对MLA-1和对照美香占进行SSR分析,有22.8%的扩增产物在两个材料间表现出了多态性,第6染色体短臂上与Wx基因紧密连锁的引物RM190附近的连续3对引物(RM587,RM510,RM584)均表现出多态性,这可能正是MLA-1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原因.根据以上结果,推测MLA-1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基因为一隐性突变,该突变位点不但与Wx基因紧密连锁,而且与Wx基因共同控制MLA-1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半透明胚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低直链淀粉突变体mla-1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A分析的某铜矿石选矿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晶 唐鑫 +2 位作者 吕向文 简胜 张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6,71,共5页
采用自动矿物参数分析系统(MLA)分析了某矽卡岩型铜矿矿物组成、嵌布关系,测定了不同磨矿细度下原矿及混合精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及解离度特征,并根据该结果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初步研究,确定选矿流程为:磨矿、铜硫混合浮选、粗精... 采用自动矿物参数分析系统(MLA)分析了某矽卡岩型铜矿矿物组成、嵌布关系,测定了不同磨矿细度下原矿及混合精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及解离度特征,并根据该结果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初步研究,确定选矿流程为:磨矿、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70%、再磨细度-20μm粒级占75%条件下,可以得到铜品位20.88%、铜回收率70.42%、银品位183.9 g/t、银回收率76.78%的铜精矿和硫品位32.65%、硫回收率91.47%的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工艺矿物学 mla分析 单体解离度 粗精矿再磨 浮选 铜硫混合浮选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S技术在同步发电机多回路分析仿真中的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琦雪 王祥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60-65,共6页
多回路分析 (MLA)方法应用于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相间短路以及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 ,可以取得比较准确的仿真结果。文中提出了面向对象仿真 (OOS)技术在多回路分析中实现的方法 :首先建立矩阵类 ,提供简洁的矩阵描述 ;... 多回路分析 (MLA)方法应用于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匝间短路、相间短路以及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 ,可以取得比较准确的仿真结果。文中提出了面向对象仿真 (OOS)技术在多回路分析中实现的方法 :首先建立矩阵类 ,提供简洁的矩阵描述 ;再建立多回路电机类 ,将发电机的大量原始参数封装起来 ,并由内部成员函数实现发电机电感等参数的计算 ,用户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定义定子绕组划分单元 ;最后建立状态方程类 ,实现状态方程具体的解算算法。仿真问题归结为这3个类的对象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 ,采用该方法可使仿真程序函数调用时的参数更加简洁 ,同时增强了仿真的灵活性、程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扩充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OS技术 同步发电机 多回路分析 仿真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镍锍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的回收
4
作者 王超 祝传奇 +1 位作者 寇珏 孙春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为提高某高硫磨浮车间一次合金的回收率,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了二段球磨排矿的矿石性质,确定了对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进行回收的必要性,针对二段球磨排矿做了详细的磁选... 为提高某高硫磨浮车间一次合金的回收率,借助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了二段球磨排矿的矿石性质,确定了对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进行回收的必要性,针对二段球磨排矿做了详细的磁选条件试验,确定了回收一次合金的最优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用某磁选机回收二段球磨排矿中一次合金的最优试验条件为磁场强度160kA/m、漂洗水耗水量5.00m3/h,磁选精矿的硫含量为11.59%,Pt直收率为77.01%,Pd直收率为70.50%,Au直收率为69.58%。在原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二段球磨排矿磁选流程既保证微细粒级一次合金的回收,同时也实现了对一次合金的早收快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锍 二段球磨排矿 一次合金 mla分析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辊终粉磨条件下含铜银多金属矿的分选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7-142,共6页
武平某含铜银多金属矿铜品位为0.24%、银品位为85.00 g/t。分别对采用常规碎磨流程和高压辊终粉磨流程获得的产品进行浮选条件试验,在各自最佳的条件下进行铜银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银分离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的选... 武平某含铜银多金属矿铜品位为0.24%、银品位为85.00 g/t。分别对采用常规碎磨流程和高压辊终粉磨流程获得的产品进行浮选条件试验,在各自最佳的条件下进行铜银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银分离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的选矿指标优于常规碎磨产品。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常规碎磨产品和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的粒度分布曲线和金属量分布曲线,结果表明: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的适合浮选粒级产率、易回收粒级金属量分布率均大于常规碎磨产品;高压辊终粉磨产品的粒度分布方差与金属量分布方差均远小于常规碎磨产品。采用MLA矿石自动分析仪测定矿物单体解离度,结果表明,高压辊终粉磨产品中0.01~0.1 mm的易浮选粒级单体解离度远高于常规碎磨产品。因此,高压辊终粉磨产品选矿指标优于常规碎磨产品。试验结果为选矿领域降低磨矿作业能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银矿 高压辊终粉磨 机理分析 最小二乘法 m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 Large Volume 3D Mineral Processing and Liberation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to Sub Micron Resolution
6
作者 S H Lau Susan Candell +2 位作者 Sylvia Yun Allen Gu YUN Wenbing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8-78,共1页
We describe a novel lab base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of X-ray Microscopes (XRM) used i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ies to be adapted for mineral processing and mineral liberation ... We describe a novel lab base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e of X-ray Microscopes (XRM) used i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ies to be adapted for mineral processing and 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is. As this is a tomographic technique performed with an XRM, it is non-destructive and does not require complex preparation of polished sections typical of SEM-EDS techniques (such as MLA and QEMSCAN). It complements these existing techniques by providing 3D information and mineral liberation of multi-phase particles with much larger sample volume statistics but at a fraction of the time.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the technique is superior. These includ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ailing loss in precious mineral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sit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rack and pore network analysis during comminution, heap leaching and for texture and exposure/lock class analysis for floa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is (mla) 3D MINERAL processing X-ray microscopy (XRM) COMPUTED TOMOGRAPHY precious base and industrial MINER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