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
1
作者 王超 邹金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5,共13页
为探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需建立相关理论预测模型。考虑地层土体损失率和收敛模式的影响,以圆形隧道为例,通过引入等效土体损失参数,以求得隧道收敛后的实际埋深,改进经典二维Peck模型。综合考虑... 为探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需建立相关理论预测模型。考虑地层土体损失率和收敛模式的影响,以圆形隧道为例,通过引入等效土体损失参数,以求得隧道收敛后的实际埋深,改进经典二维Peck模型。综合考虑隧道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α、双线隧道半径(r_(1),r_(2))和隧道轴心间距D等3种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预测模型的工程适用性,并对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用于解决双线平行盾构隧道任意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且满足20%的工程精度要求;地表沉降曲线从“V”形至“W”形间变化的临界参数值[α,r_(2)/r_(1),D/H']为[60°,2.0,1.0],可据此初步判断地表沉降曲线形状并检验地表沉降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为类似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 布置方式 地表沉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线隧道盾构掘进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影响分析
2
作者 杨平 霍畅 +2 位作者 朱俊 陈佳 王加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研究叠线隧道盾构掘进不同工况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复合地层叠线隧道掘进与既有隧道长距离并行的复杂工况提供借鉴。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花区间叠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邻近长距离并行既有营运线的新建叠线隧道盾构掘... 研究叠线隧道盾构掘进不同工况对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复合地层叠线隧道掘进与既有隧道长距离并行的复杂工况提供借鉴。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花区间叠线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邻近长距离并行既有营运线的新建叠线隧道盾构掘进数值模型,模拟新建叠线隧道掘进时地表和既有营运线管片变形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新旧隧道水平净距、竖向净距和新建叠线隧道竖向净距进行敏感性因素分析。随着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增大,沉降槽宽度线性增加;当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大于0.6 D时,既有隧道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值均小于既有隧道管片位移控制值;随着既有隧道埋深增加,地表最大沉降位置逐渐向既有隧道侧过渡;当既有隧道埋深大于等于上线隧道时,既有隧道右线管片产生的最大沉降值将会超过控制值;在地层条件相同情况下,叠线隧道之间竖向净距越大,地表产生的沉降越小,且地表沉降槽宽度和下线隧道埋深呈对数关系;随着叠线隧道净距减小,上线隧道掘进引起下线隧道拱顶与拱底隆起值递增,叠线隧道净距不宜小于0.3 D。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使新旧隧道水平净距大于0.6 D、既有隧道埋深小于上线隧道埋深和叠线隧道净距大于等于0.3 D,实现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的变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并行既有营运线 叠线隧道 盾构掘进 管片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自主掘进与管片拼装并行控制技术工程验证
3
作者 朱叶艇 赵剑 +5 位作者 毕湘利 朱雁飞 于宁 王秀志 黄德中 秦元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2-1613,共12页
为解决盾构掘进与管片拼装并行作业时,因人工手动调整推进系统分区压力的滞后性和不精准性而导致盾构姿态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技术实现盾构自主掘进姿态控制的方案,以消除盾构推力矢量控制人工干预的必要性。通过作业流... 为解决盾构掘进与管片拼装并行作业时,因人工手动调整推进系统分区压力的滞后性和不精准性而导致盾构姿态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技术实现盾构自主掘进姿态控制的方案,以消除盾构推力矢量控制人工干预的必要性。通过作业流程制定、智控系统设计、盾构装备研制以及工程实践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推进系统整体动作同步性较佳,并行控制模式下对油缸行程的利用以及人工管片拼装耗时不稳定对并行作业效率的影响较为直接;2)推进油缸目标压力执行精度为±10%,并行控制模式下盾构速度降幅控制在8 mm/min左右,智控系统对推力的调整及时有效;3)盾构切口姿态与推力作用点位移随时间呈镜像对称特征,油缸回缩瞬间造成的盾构姿态变化量最大为10 mm,盾构姿态整体上可控制在设定目标的±15 mm范围内;4)通过与同类工程项目对比,盾构自主掘进与管片拼装并行控制技术相较于盾构姿态人工控制方案,在推力矢量设定、推进速度控制、盾构姿态调整等方面控制精度更高,盾构持续稳态掘进控制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自主掘进 管片拼装 并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容对真空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李元钊 丁健刚 +2 位作者 刘志远 耿英三 王建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4,共15页
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水平是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发现,真空灭弧室放入接地金属外壳内,受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屏蔽罩电位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灭弧室绝缘水平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建立真空灭弧室等效电路模型,研... 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水平是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发现,真空灭弧室放入接地金属外壳内,受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屏蔽罩电位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灭弧室绝缘水平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建立真空灭弧室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通过并联电容调整屏蔽罩电位对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并通过实验测量了真空灭弧室屏蔽罩悬浮电位,验证了并联电容方法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的杂散电容约为十几pF量级,通过为灭弧室并联百pF量级的电容,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内部的电位偏移现象。实验中所测量的真空灭弧室在自然状态下,其主屏蔽罩电位约为34%总电压,对该灭弧室并联500 pF电容,可将其主屏蔽罩电位调整至49%总电压。此外,针对具有多级悬浮屏蔽罩结构的真空灭弧室,提出并对比了两种电容并联方案的差异,得到只调整主屏蔽罩电位的电容并联方式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屏蔽罩 悬浮电位 并联电容 非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穿越与并行对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建华 袁晓玉 张建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目的]地下暗挖工程中,隧道相互穿越工况越来越多且复杂,因此迫切需要探究其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旨在把隧道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法]结合顶管穿越既有盾构隧道工程实例,模拟分析顶管穿越与并行施工对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规律并... [目的]地下暗挖工程中,隧道相互穿越工况越来越多且复杂,因此迫切需要探究其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旨在把隧道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法]结合顶管穿越既有盾构隧道工程实例,模拟分析顶管穿越与并行施工对既有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成果验证。[结果及结论]既有隧道变形随着与顶管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顶管垂直穿越施工,既有地铁隧道最大变形位于顶管中轴线处;顶管开挖面在距离地铁盾构隧道中轴线12 m范围内,地铁盾构隧道变形最大;顶管并行穿越施工的影响区域主要在顶管开挖面前方20 m和后方10 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顶管 穿越 并行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
6
作者 李学刚 陈晓飞 +1 位作者 温小东 王超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解决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相互作用效应难以预测、易引发地表沉降风险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非饱和土三维位移解析方法。基于非饱和半空间初值解,并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三维... 为解决非饱和黏土中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相互作用效应难以预测、易引发地表沉降风险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非饱和土三维位移解析方法。基于非饱和半空间初值解,并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位移三维解答,同时充分考虑各施工荷载和土体损失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与实际工程案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双线盾构的纵向距离和轴线横向距离对其引起土体位移有显著影响;当双线纵向间距从120 m缩小至0 m,地表总沉降峰值从6.08 mm增至9.10 mm,增幅50.0%。双线隧道轴线间距从1D增至9D,地表水平位移降幅达49.2%;埋深比Z/D从3降至1,沉降峰值从15.9 mm激增至49.4 mm,增幅210.7%,使得地表沉降槽更深、更窄。研究表明,在双线平行盾构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开挖面纵向距离、盾构轴线间距和埋深比是降低地表沉降风险的关键措施。本文方法可为双线盾构施工参数优化与沉降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双线平行盾构 初值解 非饱和土 土层损失 地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非水平布置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土体位移计算方法
7
作者 王超 邹金锋 +3 位作者 李方 刘波 饶兵兵 舒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5,共9页
[目的]为研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位移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方法]介绍了Loganathan公式及相关假设;考虑盾构隧道开挖扰动引起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 [目的]为研究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位移规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Loganathan公式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方法]介绍了Loganathan公式及相关假设;考虑盾构隧道开挖扰动引起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损失率沿掘进路径变化的综合影响,修正Loganathan公式并建立单线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解;建立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由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工程适用性。[结果及结论]所提计算方法能够考虑隧道轴心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双线隧道半径、隧道轴心间距、双线隧道埋深等双线隧道布置因素,以及隧道盾构施工扰动造成的地层损失、土体卸荷回弹和土体损失率沿掘进路径变化等施工因素对土体位移的影响。地面沉降及土体水平位移的理论计算结果同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6%、0.6%和5.5%、5.3%,均满足工程经验规定的20%的精度要求,说明所提计算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双线平行盾构隧道非水平布置方式下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计算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 修正Loganathan公式 非水平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双线隧道地表沉降计算公式修正 被引量:6
8
作者 乙珂豪 师文豪 +2 位作者 吴静红 徐阳 王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7-1634,共8页
由于双线隧道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极为复杂,所以准确计算地表沉降较为困难。基于Peck公式和Chapman修正参数,考虑先行隧道的施工影响和双线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参数的经验量化,建立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计... 由于双线隧道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极为复杂,所以准确计算地表沉降较为困难。基于Peck公式和Chapman修正参数,考虑先行隧道的施工影响和双线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参数的经验量化,建立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计算公式。此外,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S1号线工程,讨论公式在不同土层中的适用性及参数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双线隧道盾构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应用所建修正公式计算得到的地表沉降值与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均较为吻合。所建修正公式考虑了双线隧道的位置信息,可以定量反映隧道埋深和双线隧道间距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双线隧道盾构施工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隧道 PECK公式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盾构施工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管片拼装微调机构动力学分析
9
作者 王道智 闵锐 +3 位作者 袁向华 李万莉 邱志伟 王秋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3-961,共9页
为了研究拼管作业时盾构机管片拼装微调机构驱动油缸的推力,分析了微调机构在偏转和俯仰运动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对简化的管片拼装微调机构平台角度与驱动油缸行程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Matlab Simscape模块对机构进行建模仿真,得到... 为了研究拼管作业时盾构机管片拼装微调机构驱动油缸的推力,分析了微调机构在偏转和俯仰运动下的动力学特性。首先,对简化的管片拼装微调机构平台角度与驱动油缸行程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Matlab Simscape模块对机构进行建模仿真,得到指定运动轨迹下2个驱动油缸的驱动力;接着,利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对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所搭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ADAMS对机构进行带载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得到2个油缸的最大推力。结果表明,管片拼装微调机构在以幅值为0.035 rad、角频率为1 rad·s-1的正弦函数进行俯仰和偏转运动时2个油缸的最大推力分别为8998.47 N和6390.48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管片拼装机 并联机构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盾构隧道渐次掘进扰动影响分析
10
作者 石小艺 张孟喜 +1 位作者 柯宁静 卢康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13,共13页
对于三线并行盾构隧道,后行隧道多次侧穿会对已建先行隧道造成扰动影响.基于Mindlin解,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得到了先行隧道在两次盾构平行跨越下的水平附加位移解析解.与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创新项目上海硬X射线三线并行盾构隧道现场监测数... 对于三线并行盾构隧道,后行隧道多次侧穿会对已建先行隧道造成扰动影响.基于Mindlin解,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得到了先行隧道在两次盾构平行跨越下的水平附加位移解析解.与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创新项目上海硬X射线三线并行盾构隧道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三线隧道水平净距、结构纵向刚度、地层损失率及地层剪切模量进行了影响因素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先行隧道在后行隧道平行跨越关键断面下产生的水平附加位移峰值与并行隧道水平距离、隧道结构纵向刚度、地层剪切模量成反比,与地层损失率成正比.研究成果可为合理预测后行隧道侧穿施工对已建先行隧道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盾构隧道 两阶段分析法 Pasternak地基梁模型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邻近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监测分析
11
作者 刘凤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58,共6页
[目的]双基坑同步开挖会对邻近地铁盾构隧道造成影响。为了保障邻近盾构隧道的稳定性,需对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监测分析。[方法]以杭州地铁6号线江汉路站为工程背景,基于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收敛... [目的]双基坑同步开挖会对邻近地铁盾构隧道造成影响。为了保障邻近盾构隧道的稳定性,需对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监测分析。[方法]以杭州地铁6号线江汉路站为工程背景,基于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收敛变形等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影响,探究施工风险节点。[结果及结论]基坑长边效应及其卸载应力集中导致基坑中部的隧道水平位移较两侧都大,先开挖区土体的扰动随着后开挖基坑的施工逐步叠加,使得隧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的后开挖区;隧道竖向位移曲线由于双基坑同步开挖、架设支撑、浇筑坑底,而形成两处波峰、一处波谷的特征;在邻近基坑偏心卸载作用下,隧道横截面收敛变形呈横鸭蛋形;双基坑平行于盾构隧道同步开挖,产生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剧隧道的变形发展;基坑分区、分层的开挖方式能较好地利用时空效应,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有效限制坑底土体的回弹,大大减小土体的隆起。合理采取分区分层、限时开挖,及时架设支撑,以及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双基坑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变形监测 平行双基坑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Tesla变压器次级绝缘结构电场分析与设计
12
作者 蔡宛辰 金童 +2 位作者 沈骏峰 王佳栋 江进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高功率Tesla变压器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次级线圈处于非均匀电场中,线圈匝间电压分布不均,容易导致匝间绝缘击穿。文中设计了一台双磁心Tesla变压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次级线圈的电场仿真模型,分析其匝间的电场分布情况。针... 高功率Tesla变压器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次级线圈处于非均匀电场中,线圈匝间电压分布不均,容易导致匝间绝缘击穿。文中设计了一台双磁心Tesla变压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次级线圈的电场仿真模型,分析其匝间的电场分布情况。针对匝间电压分布不均问题,提出次级线圈首尾两端双线并绕及增加屏蔽环来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使最大场强小于微小油间隙的击穿场强,确保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绝缘安全。通过仿真分析发现首尾两端并绕可改善电场分布,但并绕匝数不宜过多。高压端增加屏蔽环后,场强分布更加均匀,最大场强下降62.9%,且最大场强远低于脉冲条件下的油间隙击穿场强,能够满足绝缘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Tesla变压器 电场分布 双线并绕 屏蔽环 绝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先行隧道管片附加应力监测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明聚 赵明 +3 位作者 王鹏程 贾大鹏 刘义 杜永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1-2126,共6页
通过现场监测,研究揭示小净距平行盾构隧道施工中后行隧道掘进引起的先行隧道管片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介绍了管片附加应力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分析给出了管片附加应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附加应力与后行隧道掘进距离的关系,对管片附加... 通过现场监测,研究揭示小净距平行盾构隧道施工中后行隧道掘进引起的先行隧道管片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介绍了管片附加应力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分析给出了管片附加应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附加应力与后行隧道掘进距离的关系,对管片附加应力的最大值和稳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当后行隧道掘进到监测断面附近时,附加应力有突变量,水平直径处环向受到压力作用,环向应力的量值比纵向应力大。以期能为评价小净距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程度及该类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小净距盾构掘进 附加应力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盾构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数值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石杰红 钟茂华 +2 位作者 何理 史聪灵 符泰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前,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欣欣向荣,城市地下铁道往往不以单孔隧道形式出现,大多数采用水平双孔平行隧道,在盾构施工推进时,施工方式不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以某城市地铁平行盾构推进为实际工程背景,分析比较了四种不同施工... 目前,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欣欣向荣,城市地下铁道往往不以单孔隧道形式出现,大多数采用水平双孔平行隧道,在盾构施工推进时,施工方式不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以某城市地铁平行盾构推进为实际工程背景,分析比较了四种不同施工方案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寻求其变化规律,为今后地铁设计及施工给予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地铁隧道 盾构 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双线盾构平行推进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曾小清 张庆贺 曹志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基于半解析数值方法思想,运用时变力学、粘弹性理论对地铁汉城盾构隧道的施工问题提出半解析位和函数的构造方法,给出平行隧道盾构推进的数值模拟过程,旨在为地下隧过工程及其周口环境的安全和快速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线地铁隧道 地铁隧道 盾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平行隧道盾构施工对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16
作者 姜忻良 贾勇 王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6-790,共5页
分析了盾构法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天津地铁某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近距离双线平行盾构掘进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揭示了盾构新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和衬砌变形等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地表沉降曲线与影响既... 分析了盾构法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以天津地铁某区间盾构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近距离双线平行盾构掘进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揭示了盾构新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和衬砌变形等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地表沉降曲线与影响既有隧道的具体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的模量、隧道间净距和注浆压力等因素对隧道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且土体越软其影响越显著,但当距离大于洞径时,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隧道 数值模拟 盾构法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ck公式的双线盾构引起的土体沉降预测 被引量:163
17
作者 陈春来 赵城丽 +1 位作者 魏纲 丁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2-2218,共7页
基于Peck公式,对双线水平平行盾构隧道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三维土体沉降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先行隧道施工对后行隧道的影响和两条隧道开挖面的不同位置,建立修正的三维Peck公式;通过分别计算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 基于Peck公式,对双线水平平行盾构隧道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三维土体沉降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考虑先行隧道施工对后行隧道的影响和两条隧道开挖面的不同位置,建立修正的三维Peck公式;通过分别计算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沉降,叠加得到双线水平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总的三维土体沉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随着两条隧道开挖面前后距离的逼近,地面最大沉降量会逐渐增大;随着土体深度z的增大,沉降略增大、沉降槽宽度则略减小;当两条隧道轴线水平距离L较小时,地面沉降量较大,符合正态分布规律;随着L的增大,最大地面沉降量会逐渐减小,沉降曲线形状慢慢由V型转变成W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平行盾构隧道 PECK公式 土体沉降 土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隧道盾构法施工地表沉降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克忠 王玉培 +1 位作者 林峰 沈一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00-303,308,共5页
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杭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区间的双线平行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对不同应力释放率及轴线间距下的隧道施工进行了仿真计算,预测与分析了先建隧道、... 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杭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区间的双线平行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对不同应力释放率及轴线间距下的隧道施工进行了仿真计算,预测与分析了先建隧道、后建隧道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及总的横向地表沉降.将计算结果用Peck公式进行了拟合,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均较为吻合.仿真计算结论可供后期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FLAC3D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平行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盾构隧道施工三维动态仿真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峻宏 金先龙 +2 位作者 郭毅之 沈建奇 杨洪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以上海地区某双孔盾构隧道中试验段的施工为仿真对象,在现有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盾构机施工工序和细节模拟,建立了大规模的全三维动态仿真模型,最后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结合并行求解算法完成了一系列计算.仿真结果显示了施... 以上海地区某双孔盾构隧道中试验段的施工为仿真对象,在现有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盾构机施工工序和细节模拟,建立了大规模的全三维动态仿真模型,最后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结合并行求解算法完成了一系列计算.仿真结果显示了施工引起的具体地表三维隆沉情况,通过实测数据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并行求解方案对大规模盾构隧道开挖模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变形 并行算法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流互感器内磁屏蔽方案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屈凯峰 赵伟 +2 位作者 江波 杨鹏 黄松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96-2101,共6页
为比较大容量发电机出口处大电流互感器"两对反极性串"与"4段全并"缠绕两种内磁屏蔽方案抵御外磁场干扰的效果,首先通过电路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下的平衡电流值、平衡绕组损耗,然后对大电流互感器的温升和误差... 为比较大容量发电机出口处大电流互感器"两对反极性串"与"4段全并"缠绕两种内磁屏蔽方案抵御外磁场干扰的效果,首先通过电路分析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下的平衡电流值、平衡绕组损耗,然后对大电流互感器的温升和误差进行了定性比较,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绕组缠绕方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两对反极性串"连接方案的大电流互感器的温升低于"4段全并"方案,而其测量误差高于"4段全并"方案。该结果可为10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组用大电流互感器设计制造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互感器 内磁屏蔽 平衡绕组 测量误差 温升 两段反极性串 四段全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