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1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periodic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 suppression for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1
作者 WU Qihua ZHAO Feng +3 位作者 ZHAO Tiehua LIU Xiaobin XU Zhiming XIAO Shun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40-950,共11页
Nonperiodic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against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can obtain two-dimensional blanket jamming performance by joint fast and slow time domain interrupted modulation,whi... Nonperiodic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against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can obtain two-dimensional blanket jamming performance by joint fast and slow time domain interrupted modulation,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multi-false-target deception jam-ming.In this paper,a suppression method against this kind of novel jamming is proposed based on inter-pulse energy function and compressed sensing theory.By utilizing the discontinuous property of the jamming in slow time domain,the unjammed pulse is separated using the intra-pulse energy function diffe-rence.Based on this,the two-dimensional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2D-OMP)algorithm is proposed.Further,it is proposed to reconstruct the ISAR image with the obtained unjammed pulse sequence.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via the Yake-42 plane data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mming suppression compressed sensing(CS)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 energy function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 Current Interruption with RLC Circuit-convoluted Arc Interaction
2
作者 Leonid M. Shpanin Noel Y. A. Shammas +3 位作者 Sarath B. Tennakoon Gordon R. Jones Jim E. Humphries Joseph W. Spencer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66-2172,共7页
Investigations are reported into the use of an electromagnetically convoluted arc,external to a magnetic field(B-field)producing coil,in combination with a parallel R,L,C resonant circuit for interrupting quasi-steady... Investigations are reported into the use of an electromagnetically convoluted arc,external to a magnetic field(B-field)producing coil,in combination with a parallel R,L,C resonant circuit for interrupting quasi-steady currents.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rc,B-field and R,L,C circuit,the B-field producing coil is energised independently from the current to be interrupted and the R,L,C circuit.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time variation of the currents flowing through the arc gap,the B-field coil and the parallel R,L,C circuit,along with the voltage across the arc gap.An insight is gained into the role of various effects,which are produced by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and which might be used to advantage for direct current interru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电路 稳态电流 中断 相互作用 调查报告 谐振电路 磁场 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方法
3
作者 周凯 李超 +3 位作者 李坤 崔新风 姚辉伟 陈冬冬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4-2204,共11页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shift-frequency 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SFISRJ)兼具两种干扰的优点,严重威胁雷达探测。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与非匹配滤波器设计的抗SFISRJ方法。兼顾干扰抑制和脉冲压缩性能,建立无约束多目标联合优化模型,推导目标函数梯度,并提出基于限制内存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 and Shannon,L-BFGS)的联合设计算法。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尤其当真实目标和假目标在时域和时频域不可分离时,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能够取得最优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波形设计 非匹配滤波器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污水间歇断流下滴滤池效能维持及微生物胞外应激机制
4
作者 李亚娇 蒋小雨 +5 位作者 池玉蕾 张彬鸿 任武昂 丁晓倩 鞠恺 金鹏康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4-2442,共9页
间歇断流下微生物的适应恢复能力是滴滤池稳定运行的关键,该过程与微生物以EPS形式储存的活性物质紧密联系.基于此,对比分析滴滤池稳定运行周期内生物膜结构、EPS组分及其官能团的变化特征,探讨了EPS的应激机制同微生物活性维持与恢复... 间歇断流下微生物的适应恢复能力是滴滤池稳定运行的关键,该过程与微生物以EPS形式储存的活性物质紧密联系.基于此,对比分析滴滤池稳定运行周期内生物膜结构、EPS组分及其官能团的变化特征,探讨了EPS的应激机制同微生物活性维持与恢复的关联.结果表明,间歇断流下滴滤池的COD、NH_(4)^(+)-N去除率分别达95.56%±1.10%、87.06%±2.08%;受EPS影响,生物膜呈松散孔隙/紧密堆积的形貌结构;微生物在断流期转化SB-EPS内吸附的碳源与LB-EPS内储存的多糖为营养物质,并依靠EPS内疏水基团与架桥作用维护稳定结构,形成了EPS适应饥饿交替的应激机制,进而维持了滴滤池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池 间歇断流 生物膜结构 胞外聚合物 应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中断情形下可靠性设施选址鲁棒优化研究
5
作者 刘慧 宋广华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I0032,I0033,共9页
设施选址是长期的战略性问题。由于设施的生命周期一般较长,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施中断,因此在选址问题中考虑设施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假设设施以一定的概率中断,且中断概率是不确定的,取值于对称有界区间... 设施选址是长期的战略性问题。由于设施的生命周期一般较长,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施中断,因此在选址问题中考虑设施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假设设施以一定的概率中断,且中断概率是不确定的,取值于对称有界区间。在经典覆盖选址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即使设施中断,需求点仍以一定的概率被覆盖。基于基约束鲁棒优化方法,提出不确定中断概率情形下的鲁棒选址模型。然后,将鲁棒模型转化为等价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美国88个城市节点数据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不确定预算下,设施网络的拓扑结构截然不同,表明不确定预算对设施选址方案有重大影响。此外,选址成本随着不确定预算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选址成本也会随系统可靠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可靠性水平相对较低时,选址成本的增加相对缓慢。而当可靠性水平较高时,选址成本会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选址 不确定中断 覆盖模型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气体绝缘与沿面闪络特性
6
作者 程显 郭龙雨 +2 位作者 杜帅 葛国伟 鲁文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0-2630,共11页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采用自然气体绝缘与真空灭弧室开断的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是高压、超高压领域替代SF6断路器的有效手段,其绝缘气体选型方案与真空灭弧室陶瓷沿面闪络特性尚不清晰。首先进行了自然环保型绝缘气体干燥空气与...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采用自然气体绝缘与真空灭弧室开断的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是高压、超高压领域替代SF6断路器的有效手段,其绝缘气体选型方案与真空灭弧室陶瓷沿面闪络特性尚不清晰。首先进行了自然环保型绝缘气体干燥空气与CO_(2)雷电冲击绝缘击穿试验,提出了环保型气体绝缘方案。其次,进行了环保型气体绝缘条件下真空灭弧室陶瓷外壳沿面闪络特性研究,并分析了中封环处气体-陶瓷-金属三结合点对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9 MPa干燥空气与0.9 MPa CO_(2)可满足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绝缘配置要求;真空灭弧室沿面闪络电压随着气压增加而增大并呈现略微饱和趋势,0.9 MPa干燥空气真空灭弧室沿面闪络电压达到202.98 kV,中封环的引入使沿面闪络电压下降8.47%;金属微粒长度5 mm、距离高压端5 mm时陶瓷外壳沿面闪络电压幅值降低相对最大为49.67 kV;中封环的引入使此处表面电荷密度由6.62μC/m^(2)增至21.54μC/m^(2),导致其沿面闪络电压下降。以上结果可为超高压领域发展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提供理论依据与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绝缘气体 罐式断路器 雷电冲击电压 真空灭弧室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的自均压真空灭弧室静电场仿真与优化
7
作者 董华军 刘世博 +2 位作者 王宁 盛虎 李金金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8,共9页
自均压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真空灭弧室绝缘性能,目前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的研究只集中在均压结构的优化分析,对均压结构与真空灭弧室整体结构的综合优化研究不足。基于一种利用环氧树脂将均压屏蔽罩与均压电容固封集成的24 kV自均压真空灭弧室... 自均压结构能够显著改善真空灭弧室绝缘性能,目前自均压真空灭弧室的研究只集中在均压结构的优化分析,对均压结构与真空灭弧室整体结构的综合优化研究不足。基于一种利用环氧树脂将均压屏蔽罩与均压电容固封集成的24 kV自均压真空灭弧室,采用COMSOL软件分析其静电场特性,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正交实验。选取9个设计参数进行自均压真空灭弧室静电场特性的综合优化研究:均压屏蔽罩与外侧环氧树脂连接处圆弧半径、均压屏蔽罩边缘圆弧半径、内外侧环氧树脂厚度、触头圆角、触头开距、主屏蔽罩半径、卷边角度和坡度。通过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不同设计参数对灭弧室不同部位的最大电场强度是否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自均压真空灭弧室静电场特性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均压真空灭弧室 均压 静电场 正交实验 综合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不同燃弧时间对非对称短路电流开断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莹 王达奇 +5 位作者 马飞越 项彬 李龙启 王东宇 杜慧鑫 刘志远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本文基于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T100a试验,采用纳秒级别的电流零区测量装置,测试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的T100a开断试验,研究不同燃弧时间下开断高直流分量非对称短路电流时电弧的关键参数如熄弧尖峰、零前电弧电导、电弧电... 本文基于某型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T100a试验,采用纳秒级别的电流零区测量装置,测试超高压压气式SF_(6)断路器的T100a开断试验,研究不同燃弧时间下开断高直流分量非对称短路电流时电弧的关键参数如熄弧尖峰、零前电弧电导、电弧电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基于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建立气体电弧焓流物理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燃弧时间时的压气室压力与开距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开断电流下以及一定的燃弧时间内,燃弧时间越长,熄弧尖峰越大,零前电弧电导越小。同时,压气室压力和触头开距也随着燃弧时间正向增加,使得断路器开断更容易,为实际应用中SF_(6)断路器开断非对称短路电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弧时间 SF_(6)断路器 T100a试验 开断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泽华 陈君宇 +7 位作者 许林勇 明煜鑫 周宇松 黄勋 付陈超 王朝晖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以2020年5月1日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干预分界点,以2021年9月作为分级管理目录的干预分界点,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影响。结果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DID明显上升,但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与政策执行前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Cost和DDDc瞬时下降,DDDc长期趋势变化显著,但Cost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分级管理目录更新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Cost瞬时下降,但长期下降趋势不显著,并且DDDc呈长期上升趋势。结论带量采购政策降低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c,短期内降低了Cost;但对DDDs、Cost、DID的长期影响有限;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用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带量采购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药物利用评价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间隔加速部件控制的多线程无中断RISC-V处理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伟 陈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7-796,共10页
为满足控制低间隔加速部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线程无中断的RV32I微处理器(MIRV)结构和相关软件系统。MIRV采用六级流水线单发射顺序执行结构,结合数据重定向技术解决了线程内指令间的大部分数据冲突问题。硬件支持4个线程的寄存器组和... 为满足控制低间隔加速部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线程无中断的RV32I微处理器(MIRV)结构和相关软件系统。MIRV采用六级流水线单发射顺序执行结构,结合数据重定向技术解决了线程内指令间的大部分数据冲突问题。硬件支持4个线程的寄存器组和程序计数器,采用粗粒度线程调度机制,能够在线程内数据冲突和控制冲突无法解决时实现零时间开销的线程切换。还提出了硬件与软件统一的信号机制,利用特定CSR寄存器实现线程对外部加速部件信号的等待和快速唤醒,通过软件信号处理实现多线程同步与互斥。MIRV综合后包含1811个LUT,主频为210 MHz。与PicoRV32和DarkRISCV相比,MIRV主频较高且拥有较为优秀的性能。在MK7160FA开发板上使用C语言实现了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流水灯控制测试案例,在该实验中,从硬件定时器发出信号到软件产生外部LED的控制信号仅需要10个时钟周期,验证了MIRV对外部硬件事件信号的低延迟响应能力。MIRV具备较低的硬件资源占用量、优异的性能和高级语言编程能力,可作为多种低间隔加速部件的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间隔 多线程 无中断支持 RISC-V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开断工况下金属氧化压敏电阻冲击老化及失效特性研究
11
作者 龙辰 白云帆 +3 位作者 吴益飞 吴翊 纽春萍 荣命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64,共12页
为了探究直流开断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老化及失效特性,搭建了MOV老化失效实验平台,研究了在重复脉冲作用下,MOV的阈值电压、泄漏电流、非线性系数以及残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阈值电压U_(1mA)随冲击次数增多先上升后下降... 为了探究直流开断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老化及失效特性,搭建了MOV老化失效实验平台,研究了在重复脉冲作用下,MOV的阈值电压、泄漏电流、非线性系数以及残压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阈值电压U_(1mA)随冲击次数增多先上升后下降,整体变化不超过1%,泄漏电流I_(75%)随冲击次数增加接近线性增长,而非线性系数α随冲击次数增加逐步减小,且下降速度与冲击能量正相关,残压U_(res)变化小于5%。采用泄漏电流作为标准可以更直观地反映MOV的老化情况。通过分析不同能量下多次冲击后的MOV失效情况,建立了冲击能量与失效统计次数N_(50%)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了MOV失效模型,研究了微观晶粒中电流、温度及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失效阈值,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失效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在失效阈值预测方面的误差为8%,在各种能量冲击下的温度预测方面的误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 老化 失效 直流开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范式中时间结构线索对预测运动的影响
12
作者 秦奎元 刘煜 +4 位作者 刘赛芳 王朔 刘鹏 游旭群 李苑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0-1552,共13页
判断被遮挡的运动客体何时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任务称为预测运动任务。目前,时间结构在阻断范式中对预测运动任务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实验1采用连续实验探究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时间结构不同条件,时间结构相同能够... 判断被遮挡的运动客体何时到达某一目标位置的任务称为预测运动任务。目前,时间结构在阻断范式中对预测运动任务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实验1采用连续实验探究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时间结构不同条件,时间结构相同能够显著提高被试的任务绩效;实验2使用闪烁实验分离了视觉速度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时间结构相同也能够提高被试的任务绩效;实验3通过随机实验探究干扰条件下时间结构对预测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时间结构相同也增加了被试判断的准确性。本研究表明在预测运动任务中,时间结构相同是提高个体任务绩效的关键因素,且在视觉通道内其作用具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运动 节律 时间结构 阻断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实验的睡眠干扰应激诱发焦虑抑郁共患动物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赵永智 张亦文 +8 位作者 罗燕琴 陈芳 许燕飞 潘瑞乐 常琪 刘萌潮 何清湖 姜宁 刘新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5-703,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周期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SI)应激对ICR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建立SI应激致焦虑抑郁共患小鼠模型。方法雄性ICR(4~5周龄)小鼠72只,分别按1、2、3周应激周期,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分别...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周期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SI)应激对ICR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建立SI应激致焦虑抑郁共患小鼠模型。方法雄性ICR(4~5周龄)小鼠72只,分别按1、2、3周应激周期,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分别给予1、2、3周的SI应激。应激结束后采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大理石掩埋和强迫游泳行为学检测方法评估小鼠情绪行为,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在SI应激1周后,模型组小鼠的大理石掩埋个数较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5);应激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明暗箱穿箱次数显著降低(P<0.05)、大理石掩埋个数显著增加(P<0.01);应激3周后,模型组小鼠大理石掩埋个数显著增加(P<0.05),明暗箱穿箱次数显著降低(P<0.05),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结论睡眠干扰应激2周时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而3周后出现显著的焦虑和抑郁行为变化,表明睡眠干扰应激3周后成功构建了小鼠焦虑抑郁共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干扰 焦虑抑郁 动物模型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普勒容忍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波形和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元东 杜晓林 +1 位作者 崔国龙 荣尧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为解决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导致的雷达检测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抗ISRJ的发射波形与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在恒模和能量约束下,通过最小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的互... 为解决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导致的雷达检测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抗ISRJ的发射波形与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在恒模和能量约束下,通过最小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的互模糊函数(ambiguity function,AF)二维旁瓣电平、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L)、干扰信号失配滤波后的干信比、干扰信号归一化脉压峰值建立和优化问题,利用基于优化-最小化框架的多普勒容忍干扰抑制(Doppler tolerance jamming suppression-majorization minimization framework,DTJS-MM)算法对所得的非凸问题进行转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SNRL与基于拉格朗日的交替方向乘子方法(Lagrang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LADMM)以及基于波形和扩展主瓣失配滤波联合设计的主优化干扰抑制迭代算法(majorized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jamming suppression,MIAJS)相比分别降低0.146 dB和0.1375 dB;干扰信号脉压峰值分别降低5.73 dB和0.8 dB;互相关AF平均积分旁瓣电平相较于AF迭代赋形的坐标迭代(coordinate iteration for AF iterative shaping,CIAFIS)方法和迭代最小化AF赋形(AF shaping via iterative minimization,AFSIM)方法分别降低5.6 dB和5.91 dB,零多普勒互相关函数峰值旁瓣电平分别降低3.31 dB和2.82 dB,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降低SNRL、局部AF积分旁瓣电平和干扰信号脉压峰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SRJ) 失配滤波 旁瓣抑制 优化最小化 交替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中断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干湿状态的研究
15
作者 孙中银 耿江涛 +1 位作者 孙树成 邵志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3-1741,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干湿状态与其性能和寿命密切相关,而电化学阻抗谱用于大功率PEMFC电堆监测时存在耗时较长、处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中断法(CIM)的简单高效的诊断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电流中断后电压响应的弛豫部分,揭...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干湿状态与其性能和寿命密切相关,而电化学阻抗谱用于大功率PEMFC电堆监测时存在耗时较长、处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中断法(CIM)的简单高效的诊断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电流中断后电压响应的弛豫部分,揭示了进气湿度、进气计量比、工作压力以及工作温度对扩散阻力系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CIM在诊断电池内部干湿状态方面的可行性。这为燃料电池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电流中断法 故障诊断 干湿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容对真空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
16
作者 李元钊 丁健刚 +2 位作者 刘志远 耿英三 王建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24,共15页
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水平是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发现,真空灭弧室放入接地金属外壳内,受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屏蔽罩电位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灭弧室绝缘水平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建立真空灭弧室等效电路模型,研... 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水平是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发现,真空灭弧室放入接地金属外壳内,受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屏蔽罩电位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灭弧室绝缘水平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建立真空灭弧室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通过并联电容调整屏蔽罩电位对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并通过实验测量了真空灭弧室屏蔽罩悬浮电位,验证了并联电容方法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的杂散电容约为十几pF量级,通过为灭弧室并联百pF量级的电容,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内部的电位偏移现象。实验中所测量的真空灭弧室在自然状态下,其主屏蔽罩电位约为34%总电压,对该灭弧室并联500 pF电容,可将其主屏蔽罩电位调整至49%总电压。此外,针对具有多级悬浮屏蔽罩结构的真空灭弧室,提出并对比了两种电容并联方案的差异,得到只调整主屏蔽罩电位的电容并联方式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屏蔽罩 悬浮电位 并联电容 非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罐式快速开关研制
17
作者 王开白 付俊波 +3 位作者 王震宇 吕玮 范凯 孙正伟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0,共7页
随着500kV主网不断扩容,局部区域出现短路容量超标问题,在线路中串入由快速开关和限流电抗器并联组成的故障限流器是解决短路容量超标的有效手段,有必要研制一种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快速开关。快速开关采用罐式、多断口串联结构,依... 随着500kV主网不断扩容,局部区域出现短路容量超标问题,在线路中串入由快速开关和限流电抗器并联组成的故障限流器是解决短路容量超标的有效手段,有必要研制一种应用于500kV故障限流器的快速开关。快速开关采用罐式、多断口串联结构,依托电磁斥力机构实现断口快速分合闸;开展了斥力机构、屏蔽结构、均压、温升的仿真设计;通过单断口机械寿命、对地绝缘、端间绝缘、温升等试验,对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斥力机构方面,真空灭弧室触头分闸时间小于1ms,最大分闸速度为7.6m/s,连接杆上最大受力为120kN,脉冲电流峰值在9688A,3000次机械寿命试验通过;屏蔽结构方面,通过调节屏蔽罩边缘的3个半径,使屏蔽罩的边缘向内弯曲,有利于场强的降低,优化后的场强为16kV/mm,对地绝缘试验通过;均压方面,6个真空灭弧室并联的均压电容均选择6000pF,此时雷电下不均压系数为1.21,端间绝缘试验通过;温升方面,温度最高点在真空灭弧室触头位置,温升为52.5K,除真空灭弧室外,最高温度处于灭弧室顶部的静触头端面附近,温升为34K,温升试验值与仿真值接近。研制的罐式快速开关满足有关标准和现场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开关 真空灭弧室 斥力机构 电场 屏蔽 均压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次耦合注入且具有独立开断回路的串联型混合直流断路器
18
作者 肖少典 刘增 +2 位作者 杨亚超 江亚群 黄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29-4641,共13页
串联型混合直流断路器(S-HCB)因具有抑制故障电流增长、低导通损耗的优势,成为中低压直流系统故障保护中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S-HCB需通过注入多电平反制电压来创造机械开关的开启窗口,导致控制和拓扑复杂;并且,线路电感... 串联型混合直流断路器(S-HCB)因具有抑制故障电流增长、低导通损耗的优势,成为中低压直流系统故障保护中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S-HCB需通过注入多电平反制电压来创造机械开关的开启窗口,导致控制和拓扑复杂;并且,线路电感的变化会干扰所创造的开启窗口,致使故障开断不可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单次耦合注入且具有独立开断回路的S-HCB。利用晶闸管导通来钳位机械开关的开启全过程,所提S-HCB只需单次注入反制电压,即可为机械开关提供一个近似零电压的开启窗口,从而简化了其控制和拓扑。同时,所提S-HCB具有独立的故障开断回路,使故障电流过零时间与线路电感解耦,从而获得一个更稳定的开启窗口,提升故障开断的可靠性。此外,所提S-HCB能开断双向故障电流。该文给出了所提S-HCB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并通过10 kV/100 A仿真与200 V/20 A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S-HCB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串联型 控制简单 开断可靠 双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改革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基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琼 张自严 +1 位作者 冯丹 胡正东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 目的:探讨DRG改革对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推广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省级三甲中医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指标,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DRG实施前后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非手术治疗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评估年龄亚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DRG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P<0.05),中药费占比、中医诊疗费占比回升(P<0.05),中医疗法使用率、中草药使用率等指标趋势向好。按年龄亚组分析与整体保持一致,且“一老一小”人群中医药服务提升效果更好。结论:DRG支付有利于控制中医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各地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中医DRG支付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系数设置时,予以适度倾斜。推行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差异化的健康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中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Keystone TEE的高性能异步边缘调用机制
20
作者 王占坤 赵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8-340,共13页
基于硬件安全的可信执行环境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技术手段,Keystone是RISC-V平台上最流行的TEE方案。但是目前Keystone只能实现从安全世界调用非安全世界的函数,无法执行相反的过程;并且一次OCALL操作至少需要八次特权级转换,性... 基于硬件安全的可信执行环境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技术手段,Keystone是RISC-V平台上最流行的TEE方案。但是目前Keystone只能实现从安全世界调用非安全世界的函数,无法执行相反的过程;并且一次OCALL操作至少需要八次特权级转换,性能开销很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态中断的异步边缘调用机制,不仅实现了对ECALL操作的支持,而且避免了CPU的特权级切换,极大提高了ECALL/OCALL效率。为了实现异步边缘调用,在安全世界中实现了用户态中断的委托与触发机制,并利用核间中断实现了异步ECALL/OCALL的事件通知;在Keystone共享内存的基础上设计了内存管理器,提供了异步边缘调用时的数据传递方案,并改进了共享内存的安全设计;基于QEMU对系统原型进行了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异步ECALL/OCALL相比Keystone的同步OCALL性能提升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态中断 核间中断 可信执行环境 异步调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