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itutional Change Logic of the Reform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Super - ministry System
1
作者 Meng Xiangr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8-283,共6页
As the typical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reform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embodies itself not only in the integration of emergency fun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rganizations,but also i... As the typical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reform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embodies itself not only in the integration of emergency fun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rganizations,but also in the mechanism reform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As a result,it cannot avoid the accumulation logic,the intentional logic and the isomorphic logic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t manifests as follow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ccumulation logic,the reform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super-ministry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original institu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ntional logic,it is influenced by the thinking set and the benefit gam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somorphic logic,it is constrained by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shor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机制改革 逻辑 系统 变迁 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体制化”到“体制化”:制度逻辑视角下社会工作融入社会治理的行动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闵兢 杨发祥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01,共11页
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的确立到社工站的建设,社会工作一直是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力量”被纳入“准体制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社会工作在“准体制化”阶段虽然被制度隐形的“合法性压力”所约束,从而表现... 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制的确立到社工站的建设,社会工作一直是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力量”被纳入“准体制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社会工作在“准体制化”阶段虽然被制度隐形的“合法性压力”所约束,从而表现出行政趋同的行动取向,但也在工具主义逻辑的驱使下充分撷取了制度的“可获取性”和“可利用性”,借用政府的符号身份、行政资源和监管评估,实现内源性的借力发展。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正式进入国家党政体制,“体制化”语境中的社会工作需要秉持“恰当性逻辑”,承担起统合性治理的主导任务,从角色定位、服务取向和治理模式层面进行适应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体制化 制度逻辑 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的制度逻辑和时代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庆华 罗刚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6,155,共12页
非遗法体系以“国家在场”与系统论作为制度逻辑和理论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义务连结传统社会的范式,也是“国家在场”系统性嵌入非遗法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结果。法人类学视角下非遗法体系通过文化治理的社会实践、地方自主与国家动员的法... 非遗法体系以“国家在场”与系统论作为制度逻辑和理论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义务连结传统社会的范式,也是“国家在场”系统性嵌入非遗法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结果。法人类学视角下非遗法体系通过文化治理的社会实践、地方自主与国家动员的法律整合、批判反思“符号暴力”重构文化权力关系,形成国家真实在场、融合在场、深度在场的制度经验,并在权力场域中通过名录和传承传播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形塑行动者逻辑。系统性保护时代转向要求非遗法体系激活趋深走实效能,构建法治引领、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共生机制,强化国家权力与社会多元主体利益互动,化解系统性保护中整体面向和社区自主之间的张力,平衡法治统一性与地方性知识特性,实现非遗国家治理的有效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 国家在场 系统性保护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渡”:专家型社工机构的专业行动策略——基于S市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东 何雪松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主体,本研究聚焦以专业禀赋为优势的专家型社工机构,构建了多重制度视角下专家型社工机构的专业行动框架,并通过对S市三个机构样本进行考察,发现其在专业禀赋和政府购买服务情境的...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主体,本研究聚焦以专业禀赋为优势的专家型社工机构,构建了多重制度视角下专家型社工机构的专业行动框架,并通过对S市三个机构样本进行考察,发现其在专业禀赋和政府购买服务情境的双重互构下,生成了专业、市场以及行政趋向的多重制度逻辑,并采取了专业取胜的象征性让渡、实用取向的限定性让渡以及专业搁置的依附性让渡策略,进而实现“项目承接者”向“规则制定者”、“专业合伙人”、“被动代理人”的转向。这种以专业为优势,以规制为形势的“让渡”,构建了服务有效、社会有力以及政府有为的实践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型社工机构 专业行动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逻辑下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蒲毕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求逻辑分析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政府科层纵向共谋和横向博弈、市场资源隔离和要素配置失序、社会认同不足和公益公平失衡等影响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贯彻落实。已有实践经验包括:政策制定与顶层设计、多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定向招聘与岗位安置、专项培训与能力等。据此,该研究提出了实现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政策落实的有效路径:畅通跨科层传导机制,协同跨部门沟通执行机制;打通校社体资源壁垒,优化配置学校体育要素;提高社会整体性认知,满足学生体育多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学校体育 教练员 岗位设置 体教融合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基于中土集团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永春 宫月晨 +1 位作者 王玲 王梦瑶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8-628,共11页
以中国土木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揭示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制度脆弱情境下,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可以遵循“决策依据—主导逻辑—构建行为—构建结果”的构建机制,逐步构建海外商业生... 以中国土木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揭示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制度脆弱情境下,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可以遵循“决策依据—主导逻辑—构建行为—构建结果”的构建机制,逐步构建海外商业生态系统;②中国基础设施企业构建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经历了“项目化运转阶段→产业化建设阶段→多元化拓展阶段”的演变,其背后的主导逻辑呈现出“政府主导逻辑→政府为主、商业为辅的混合逻辑→商业为主、政府为辅的混合逻辑”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商业生态系统 制度脆弱性 构建机制 演变规律 主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践历程、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家明 李寒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4-81,102,共9页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既具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也承载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责任使命。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实践历程来看,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经历了制度初创、探索、改革、规范和完善五个阶段;从演进逻辑来看,制度环境制约着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设立,路径依赖驱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关键节点影响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变迁。展望未来,利益相关主体应遵循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保障制度实施,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技能型社会 制度逻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同威胁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与资历框架建设探赜——基于“新八级工”制度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海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24,共8页
社会认同威胁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原因在于适配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以及保障技能人才发展的资历框架尚未确立,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职业教育具有国民教育和人力开发的双重属性,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社会认同威胁是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原因在于适配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逻辑以及保障技能人才发展的资历框架尚未确立,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职业教育具有国民教育和人力开发的双重属性,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上不同于普通教育。就国民教育而言,虽然学历层次已从中等教育跃迁到高等教育专科和本科,但是生源仍以普通高中生为主,职校生的升学途径并未完全畅通;从人力开发来看,教育场域同工作场域瓶颈犹存,中职和高职在职业技能等级上缺乏系统衔接,并且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仍以学历为主。基于“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视角,通过剖析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威胁源起,比较职业院校同技工院校办学差异,从劳动分工和行动能力两方面探讨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层次逻辑,并尝试以之为基础构建中国式现代职业教育资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威胁 技能型人才 层次逻辑 资历框架 “新八级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生发机制、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牛风蕊 张紫薇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88,共9页
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升级背景下强化工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受到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高校逻辑等多... 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升级背景下强化工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受到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高校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的形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战略导向,人才和知识溢出对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辐射,以及高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博士毕业生的社会契合度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联结推动了工程博士联合培养制度链条的启动。与此同时,工程博士联合培养中行动主体的目标偏差以及制度供需失衡和管理逻辑惯性的影响,使得行为主体间耦合失调,成为联合培养深入推进的阻滞性因素。迫切需要强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协同互构,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通过利益弥合与制度引导,提高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博士 联合培养 科技自立自强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逻辑嵌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QCA分析
10
作者 李斌 侯光明 王俊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构建“政府—市场—技术”的多元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使用动态QCA方法分析2011—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时间纵轴上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存在四类驱动高水平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构建“政府—市场—技术”的多元制度逻辑分析框架,使用动态QCA方法分析2011—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索时间纵轴上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存在四类驱动高水平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包括两种资本驱动型、技术推动型和政策拉动型;从时间维度看,两种资本驱动型组态存在潜在时序关系;从空间维度看,技术推动型和政策拉动型组态基于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差异存在一定互补关系;不同组态在不同省份的解释力度存在差异,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存在由技术推动转化为政策拉动的反向时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度逻辑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的“分权异构”治理机制——基于校企协同的纵向案例研究
11
作者 郭庆磊 李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6,共1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复杂性加大了主体间的治理难度,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为此,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以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 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复杂性加大了主体间的治理难度,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为此,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以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治理机制。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包括研究阶段、孵化阶段和商业化阶段3个时序区间,且不同区间的主导逻辑、资源编排方式和治理机制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制度逻辑演进,利益主体间通过“分权异构”治理机制应对制度逻辑冲突,其经由“PI制治理”“联合体治理”和“平台生态治理”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丰富了制度逻辑理论和平台生态治理理论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制度逻辑 资源编排 分权异构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
12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2,313,314,共16页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形态分别需要职普融通专项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教材作为支撑,三类教材建设均由政府统一领导与多元主体分建推动,分别共存“政治—教育—市场”逻辑、“学科—专业”逻辑、“学习—创新”逻辑。然而,教育与市场逻辑竞争激烈致使专项式教材陷入“公地悲剧”、专业与学科逻辑融合不当致使渗透式教材触发“学术漂移”、学习与创新逻辑时序断裂致使衔接式教材出现“重叠脱节”。为此,应开展多重制度逻辑冲突的靶向治理,以健全利益保障制度助推专项式教材教育逻辑回归、以重塑双向融通规则实现渗透式教材类型属性强化、以完善协同行动机制促进衔接式教材纵向梯度耦合,最终形成适应西部大开发需求、符合教育强国导向的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职普融通 教材建设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下沉何以“悬浮”: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制度逻辑——基于B市Y社区的案例分析
13
作者 陈家付 杨秋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社区是推动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数字技术介入社区治理,在提升社区治理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技术悬浮”表征。“科层制度—社会网络—技术治理”协同适配的分析框架表明,数字技... 社区是推动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数字技术介入社区治理,在提升社区治理效果的同时,也衍生出“技术悬浮”表征。“科层制度—社会网络—技术治理”协同适配的分析框架表明,数字技术的工具化使用忽视了差异化群众需求,消解了传统的社会信任网络,削弱了干群之间的互动纽带。纵向传导损耗使社区治理效能递减,横向协同梗阻催生部门间功能重叠,引发“系统空转—重复建设”的资源耗散循环,形成数字化转型中制度逻辑与技术理性深度博弈的结构性冲突。“技术悬浮”导致了治理目标与现实效能的结构性断裂,技术赋能逻辑从低效运作转向负能循环的异化,数据要素闲置与智慧治理平台空转的功能性失配等诸多不良效应。因此,城市数字化社区建设要围绕居民的多元需求,落实制度调适与技术嵌入的协同创新,实现主体赋权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协同进化,在价值理性引领下实现社区数字化赋能的包容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技术治理 技术悬浮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特征、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14
作者 黄汉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8页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必然学术回应。该研究通过阐释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自主”的多维向度以及“知识体系”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在关系,辨析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并阐发其继... 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必然学术回应。该研究通过阐释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中“自主”的多维向度以及“知识体系”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在关系,辨析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并阐发其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理论品质。基于知识生产系统理论,提出了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价值逻辑、知识逻辑、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基本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从价值根基、立场与指向上锚定学科认知范式;从逻辑起点、概念体系、知识范畴上构筑学科理论基座;从内在建制与外在建制上重塑学科制度框架;从实践取向、面向与去向上激活在地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议题 生成逻辑 认知范式 制度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的理论逻辑、制度框架和路径探索
15
作者 吴江 汤尚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8,共14页
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是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引进外国人才的基本制度。发达国家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的主要模式有制度嵌入式、制度扩展式、制度转型式,主要特征为:引进急需紧缺高技术人才,进行技术移民子制度或评估要素豁免,全球选才,... 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是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引进外国人才的基本制度。发达国家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的主要模式有制度嵌入式、制度扩展式、制度转型式,主要特征为:引进急需紧缺高技术人才,进行技术移民子制度或评估要素豁免,全球选才,发挥跨国公司、专业机构和人才中介的作用。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的理论逻辑为:从需求、供给、融合这三维进行价值重构、制度创新和动态调整。制度框架含制度目的、移民前的需求与调查制度、移民中的认证与许可制度、移民后的支持与融入制度等,要从制度理念、制度定位、体制机制、制度设计、制度环境、理论支撑等方面探索制度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人才 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 理论逻辑 制度框架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逻辑视角下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的组织性质、特征与发展策略
16
作者 董凌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4,共8页
基于对新制度主义强调组织趋同的批判,制度逻辑理论提出个体和组织处于多重制度系统,既受到多重制度秩序的影响,又具有能动性。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区域和承担的特殊使命而面临包括市场、科层、专业、政治、国家、文化... 基于对新制度主义强调组织趋同的批判,制度逻辑理论提出个体和组织处于多重制度系统,既受到多重制度秩序的影响,又具有能动性。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区域和承担的特殊使命而面临包括市场、科层、专业、政治、国家、文化和社区等制度逻辑的影响。多重制度逻辑影响下的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是典型的混合型组织,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组织特征,包括特殊时空场域带来较高的制度复杂性、学校法律地位与类别存在不确定性以及多重组织目标与多重个体身份的分歧与冲突。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应当采取以下发展策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重新界定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的办学性质”“积极发挥组织能动性,寻求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组织发展空间”“有效利用制度差异张力,实现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制度创新”“基于区域发展需求多元化,拓展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逻辑 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 组织性质 组织特征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企如何应对制度逻辑冲突——基于金字塔结构的隔板式治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光沛 魏江 +1 位作者 杨升曦 王青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共12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制度逻辑冲突?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政策绩效?为回答如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康威视及其所在的视频安防行业开展案例分析,发现:(1)面对制度逻辑冲突,国企会选择与政府松散耦合...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不断加剧的制度逻辑冲突?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政策绩效?为回答如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康威视及其所在的视频安防行业开展案例分析,发现:(1)面对制度逻辑冲突,国企会选择与政府松散耦合的制度设计,向上设置“隔离带”,向下开凿“防水渠”,所形成的金字塔结构能够发挥“分层过滤器”作用,将行政逻辑与市场逻辑分离在不同的制度层级中。(2)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具有反复振荡的特征,该结构的最终稳定源于国企管理层持续创新组织安排的战略能动性,更离不开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制度障碍被逐步扫清的环境条件。(3)金字塔结构本身只能分离却无法消解不同制度逻辑的张力,制度逻辑冲突的解决有赖于国企开展基于金字塔结构的隔板式治理,表现为双元领导下的资源桥接与冲突转移机制。(4)通过隔板式治理,国企能够在产业政策发展过程中发挥“试金石”与“信号枪”作用,基于风险承担与信息反馈机制,带头响应政策,并为政策试错提供反馈。这些发现有助于混合型组织、制度逻辑等研究,并对国企改革、产业政策发展等实践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制度逻辑冲突 金字塔结构 隔板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治理机制与组织协同: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兆涵 王虎峰 张子楠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共8页
目的:探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的治理机制与组织协同的作用机理。方法: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对县域医共体中的科层、市场、社区等多重制度逻辑进行分析,明确对应形成的行政机制、竞争机制、关系机制等治理机制,构建治理机制对组织协同的作... 目的:探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的治理机制与组织协同的作用机理。方法: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对县域医共体中的科层、市场、社区等多重制度逻辑进行分析,明确对应形成的行政机制、竞争机制、关系机制等治理机制,构建治理机制对组织协同的作用机理框架;以全国范围内县域医共体中的235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运用路径分析法对县—乡协同、乡—村协同两个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在县—乡协同模型中,共存在7条路径,行政机制和竞争机制直接影响组织协同,同时利益认知和需要认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知在关系机制和组织协同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乡—村协同模型中共存在4条路径,行政机制和竞争机制直接影响组织协同;利益认知在竞争机制和组织协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关系机制和组织协同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行政机制是组织协同的基础;竞争机制对组织协同起到较大负向影响;关系机制是组织协同的重要保障;组织利益的提升能够直接提升组织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多重制度逻辑 治理机制 组织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合治理视角下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重逻辑及其转置机制——基于苏南M村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佩欣 葛笑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2,共11页
“党政经统合”通过基层党组织治理创新引领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既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以M村为案例,探索“党政经统合制”如何通过转置机制协调多重制度逻辑,以推动... “党政经统合”通过基层党组织治理创新引领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其既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又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研究以M村为案例,探索“党政经统合制”如何通过转置机制协调多重制度逻辑,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研究发现,M村形成了价值逻辑、科层逻辑、市场逻辑与人情逻辑的协同共治结构。价值逻辑以“绿色惠民”为导向,通过政党意志实现集体经济的“共建共享”属性;科层逻辑依据权责清单与岗位职责,确保集体资产的规范化运营与管理;市场逻辑提升了资源配置效能,通过村企合作实现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人情逻辑活化了乡贤资源网络,有效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资本力量;而转置机制是统合型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新型集体经济 制度逻辑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度理论流派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解释差异与观点弥合——一个整合性综述框架
20
作者 李杨 许庆瑞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制度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从制度理论视角解读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特征是创新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该领域呈现理论起点多元化、研究层次单一化趋势,导致不同研究间缺乏理论对话、系统性联系不... 制度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从制度理论视角解读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特征是创新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随着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该领域呈现理论起点多元化、研究层次单一化趋势,导致不同研究间缺乏理论对话、系统性联系不强等问题,无法充分解释相同制度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方向异质化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制度研究领域不同理论流派的创新能力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剖析现有研究解释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与理论根源,并寻求更具包容性的理论视角。因此,从创新能力发展的动态性和独特性入手,提出创新能力发展的两个维度与4个方向,重点探讨不同流派的制度研究在剖析创新能力发展特征上的优势与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制度逻辑观为元理论,开展后续制度与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理论意义,分析制度逻辑观与创新能力理论发展研究相结合的理论接口,并从理论构建机遇与情境化研究机遇两个方面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能力发展 动态性 独特性 制度理论 制度逻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