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板砂岩含水层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
1
作者 于航 陈同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7,共10页
【目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识别与评价关乎矿井生产安全,研究砂岩含水层的岩石物理与AVAz响应特征对矿井水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综合VRH、DEM、Hudson、Wood岩石物理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流体替代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宜裂缝HTI型... 【目的】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识别与评价关乎矿井生产安全,研究砂岩含水层的岩石物理与AVAz响应特征对矿井水害防治至关重要。【方法】综合VRH、DEM、Hudson、Wood岩石物理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流体替代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宜裂缝HTI型砂岩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探究了裂缝参数和含水饱和度对地震岩石物理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层正演理论模型,计算了HTI型砂岩层的反射系数,分析反射系数与裂缝密度、含水饱和度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岩石物理建模结果表明:裂缝密度越大,砂岩纵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越强;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纵波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横波速度略有减小,各向异性系数ε^((v))、δ^((v))增大,γ^((v))不变。AVAz正演结果表明:裂缝密度越大,砂岩反射系数的方位各向异性越强,饱水和干燥砂岩的纵波反射系数差异越大;入射角为40°、方位角为0°时,砂岩饱水状态的可分辨性最强;AVAz曲线的拟合斜率、截距和AVO各向同性梯度项、各向异性梯度项是砂岩含水层裂缝密度及含水饱和度的敏感指示因子。研究成果可为砂岩含水层的识别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含水砂岩 岩石物理建模 弹性参数 振幅随入射角及方位角变化(AVAz) 矿井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幅法求解双滚珠动态自平衡机理
2
作者 陈晓哲 钟山 +1 位作者 周佰通 史伟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基于单盘转子模型,采用变幅法探究了双滚珠自动平衡装置的动态自平衡机理.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控制方程,推导了4种工况下的幅频特性方程.基于变幅法设解形式直接构建雅可比矩阵,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稳态方程的分情况讨论,并结合劳斯-... 基于单盘转子模型,采用变幅法探究了双滚珠自动平衡装置的动态自平衡机理.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控制方程,推导了4种工况下的幅频特性方程.基于变幅法设解形式直接构建雅可比矩阵,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稳态方程的分情况讨论,并结合劳斯-赫尔维兹判据获得系统稳定性条件.数值分析表明:系统在共振下区间振动加剧;在共振上区间,仅当参数满足完全平衡条件时出现零振幅运动,此时滚珠跳跃至相对质心一侧,实现完全或部分平衡.研究结果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为滚珠自动平衡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幅法 转子 滚珠 稳定性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主要分潮振幅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初探
3
作者 王佑铭 沈淇 +3 位作者 李俊花 顾峰峰 贾雨少 应铭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
径潮流相互作用及河口拦门沙综合影响下,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及内在机制十分复杂。以“下游口门-北槽拦门沙-上游徐六泾”段沿程6个潮位站多年逐时潮位、北槽洪、枯季水文及上游大通站流量资料,采用t-tide分析工具与河道阻力系数公式,重... 径潮流相互作用及河口拦门沙综合影响下,长江口潮波传播过程及内在机制十分复杂。以“下游口门-北槽拦门沙-上游徐六泾”段沿程6个潮位站多年逐时潮位、北槽洪、枯季水文及上游大通站流量资料,采用t-tide分析工具与河道阻力系数公式,重点分析长江口主要分潮(M2、S2、N2、K1、O1、M4)振幅受径流及河口拦门沙影响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外海潮波自口门传入口内,长江口各主要天文分潮振幅呈先增后减的特征,浅水分潮(M4)振幅逐渐增大。径流对分潮振幅影响的正向作用表现为其引起的局地水位抬升使分潮振幅增加,反向作用体现为其与潮流顶冲使分潮振幅减小。由于长江口各水域受径潮流正、反作用影响的占比差异,所以越靠近口内(外),径流对分潮振幅的反(正)向作用越显著。在两者之间的拦门沙过渡水域,分潮振幅(M2)随径流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临界径流量约为45 000 m^(3)/s。最大天文分潮振幅位于河口拦门沙水域,且洪季拦门沙水域分潮振幅沿程衰减速率小于枯季。洪季拦门沙近底高含沙量减阻效应对长江口潮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分潮振幅 时空变化 调和分析 河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丽琼 李娜 +1 位作者 高曙德 姜佳佳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4-1261,共18页
地电阻率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测与震情跟踪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利用原始曲线方法和自适应相关幅度方法,对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附近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前的现场异常核实工作和以往震例回溯,对此次地震前地电阻率异... 地电阻率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测与震情跟踪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利用原始曲线方法和自适应相关幅度方法,对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附近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前的现场异常核实工作和以往震例回溯,对此次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震中300km范围内4个台站出现异常,台站位于震中近N、NE和SE向。通过原始曲线方法分析得到,通渭台地电阻率在震前2个月出现快速下降,为短期异常;武胜驿和定西台出现破年变高值变化,武威台的年变幅减小,3个台站均出现中期时间尺度异常,呈现异常起始时间准同步的特点。利用自适应变化幅度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通渭台N20°W和EW′2个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9月,提取的异常变幅分别为0.09Ω·m和0.1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分别为0.07%、0.2%;EW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1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4%;武威台NS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5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15%;定西台EW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4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04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2%。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异常核实工作中地电阻率异常提取、异常性质判定,以及为依据地电阻率异常开展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S)6.2地震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自适应变化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起伏度最佳面积定量分析与地貌分类研究:以武安市为例
5
作者 迟宏庆 彭晓迪 +3 位作者 胡现振 刘硕 付少杰 杜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17-4026,共10页
为分析最大窗口面积和多种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对地形起伏度提取最佳面积的影响,探究定量分析最佳面积的可行方案,并依据多种类型数据最佳结果进行地貌划分。以获取的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dvanced land obser... 为分析最大窗口面积和多种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对地形起伏度提取最佳面积的影响,探究定量分析最佳面积的可行方案,并依据多种类型数据最佳结果进行地貌划分。以获取的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ALOS)、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ASTER GDEM)的第2版本和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SRTM)的3角秒精度共3种DEM数据为基础,通过调用Arcpy模块,利用均值变点法,分别以最大窗口面积和DEM分辨率作为单一变量,统计分析影响机理。为确定适合的最大窗口面积,提出了使用遍历方式对起伏度分类结果与DEM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最大相关系数,确定不同数据的最佳面积,并套合海拔分类数据得到地貌分布图。结果表明:最佳面积随着最大窗口面积的增大而呈阶梯式增加;在同一面积范围内,DEM分辨率与最佳面积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分辨率增大,对应面积按序减小;依据相关分析,得到ALOS DEM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785,对应的最佳面积为0.21 km^(2);ASTER GDEM.V2 DEM为0.764,面积为0.32 km^(2);SRTM3 DEM为0.782,面积为0.40 km^(2);得到3种数据最佳面积相应的地貌分类图,通过与中国1∶100万地貌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图比较,发现实验数据地貌分布较为合理,层次较为丰富,边界较为清晰。可见最大窗口面积相比于DEM分辨率对最佳面积影响更为显著,为解决最大窗口面积影响,相关分析可以为定量确定地形起伏度最佳面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均值变点法 最大窗口面积 DEM分辨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增强变分模态提取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家军 马萍 +1 位作者 张海 张宏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5,共11页
针对变分模态提取对多分量复合故障提取能力不足,且存在中心频率和平衡因子两个超参数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增强变分模态提取(iterative enhanced variational mode extraction,IEVME)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提出引... 针对变分模态提取对多分量复合故障提取能力不足,且存在中心频率和平衡因子两个超参数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增强变分模态提取(iterative enhanced variational mode extraction,IEVME)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提出引入中心频率趋势收敛现象优化VME的初始中心频率,使其能自适应寻找合适的初始中心频率进行提取并加入新的收敛准则对信号进行迭代提取的迭代变分模态提取方法(iterative variational mode extraction,IVME);然后,通过优化IVME的平衡因子得到多个分量信号,再利用图拉普拉斯能量指数选取最优分量进行重构;接着,为全面提取复合故障信号中的主要周期,提出了结合加强运算减去运算的增强最小噪声幅值解卷积(enhanced minimum noise amplitude deconvolution,EMNAD)方法,以降低噪声并增强相对较弱的周期信号;最后,通过融合平方包络谱实现对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将所提方法应用到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中,通过仿真和实例信号验证所提IEVME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并将所提方法与现有多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IEVME方法准确性更高,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迭代增强变分模态提取(IEVME) 增强最小噪声幅值解卷积(EMNAD) 复合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7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3 位作者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横波Q值动态变化 被引量:17
8
作者 裴顺平 刘杰 +2 位作者 马宏生 高星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9-1652,共14页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 Q值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地壳应力、裂隙、地下流体等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提供证据.文中尝试将选自中国地震年报、四川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及云南省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数据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来获得Q值的动态变化图像.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超过14000条射线数据的时间段,通过原始数据加噪音的方法和Bootstrap方法对ML振幅成像的结果进行误差和可信度分析,然后在误差可接受的基础上,再对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成像.研究结果发现:(1)原始数据的观测误差和忽略震源辐射花样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比较小,40%的噪音所造成的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6%.(2)用Bootstrap方法获得的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平均Q值的8%,说明振幅层析成像方法在川滇地区的应用因采用大量数据所获得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误差是比较小的.(3)分辨率测试发现,川滇地区在射线超过50条的区域,分辨率能够达到20′.(4)分别对每个时间段进行成像,从而获得Q值变化的动态图像.每个时段的区域平均Q值与中强地震的个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地震个数越多,则区域平均Q值越大,这可能是区域整体应力变化的结果.通过分析地震的分布和Q值动态变化的关系还发现,大多数中强地震不是分布在Q值变化最大的区域,而是分布在Q增加和降低最大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差应力变化在过渡区最大,更容易触发地震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云南地区 S波 振幅层析成像 Q值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日变化异常与强震的关系 被引量:52
9
作者 丁鉴海 刘杰 +1 位作者 余素荣 肖武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9-87,共9页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2 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和 1 989年 9月 2 2日小金 6.6级等 3 0...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2 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和 1 989年 9月 2 2日小金 6.6级等 3 0多次 6.6级以上强震前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 (低点时间 )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 ,即低点位移现象 .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 2 7天或 41天的前后 4天 ,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 .此外 ,还研究了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和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临震前 ,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日变化异常 地磁低点位移 日变幅 强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场特征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毅 王文焰 +2 位作者 门旗 钟新才 谢香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6,共4页
宽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正效应。通过对新疆奎屯地区某地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地温场动态的分析 ,可知膜间、膜边、膜中和揭膜 4种处理下的土壤表层 5 cm处的温度 (以下称表层土温 )都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可以用... 宽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正效应。通过对新疆奎屯地区某地宽地膜覆盖条件下地温场动态的分析 ,可知膜间、膜边、膜中和揭膜 4种处理下的土壤表层 5 cm处的温度 (以下称表层土温 )都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可以用 8:0 0 ,16 :0 0 ,2 0 :0 0三个时刻来简要表征 ;种植季节内表层土壤最高温度、表层土温最大变幅及平均表层土温的最大值均发生在膜中 ,其后依次为膜边、膜间与揭膜 ;膜中、露地和膜间的不同深度地温在一日内和种植季节内均有一个变化过程 ;一日内地温变幅与深度关系可拟合成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宽地膜覆盖 温度场特征 日变幅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杜加依林冠层水热变化及CO_2交换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学敏 吕光辉 +4 位作者 秦璐 李岩 杨晓东 杨建军 于恩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2-1062,共11页
选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杜加依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通量塔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新疆艾比湖流域内杜加依林冠层界面水热垂直变化和CO_2交换特征,进一步比较了冠层界面湍流碳通量、植物冠层储存碳通量及净碳交换量,探讨了不同... 选取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杜加依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通量塔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新疆艾比湖流域内杜加依林冠层界面水热垂直变化和CO_2交换特征,进一步比较了冠层界面湍流碳通量、植物冠层储存碳通量及净碳交换量,探讨了不同时间和垂直空间序列下杜加依林冠层界面温湿廓线与CO_2交换过程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新疆艾比湖流域内杜加依林冠层上方大气稳定度生长季的6—9月为中性(z/L=0.009),非生长季为不稳定(z/L=-0.449),全年总体呈不稳定水平(z/L=-0.194);冠层界面上气温垂直变幅小于5℃,随高度呈递增趋势,湿度垂直变幅超过40%;地-气碳通量呈秋冬小春夏大规律,年碳收支高于干旱区平均水平,为-0.026 mg CO_2m^(-2)s^(-1),表现为碳汇;垂直空间尺度上垂直温湿度差与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Net Ecosystem Exchange)拟合较好,温度拟合结果为R^2=0.7350(P﹤0.01),湿度拟合结果为R^2=0.3627(P﹤0.01),水热变点分别为5%和1℃,而季节尺度上温度拟合结果较好,温度拟合结果为R^2=0. 5221(P﹤0. 01),湿度拟合结果为R^2=0.1716(P﹤0.01),变点为55%和18℃。生长季较小的冠层垂直温差有利于杜加依林对大气CO_2的吸收,而冠层高湿环境则会抑制杜加依林对CO_2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加依林 垂直变幅 水热变化 冠层 涡度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油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振 王彦春 +2 位作者 何静 张丰麒 王大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0-1257,共8页
针对油层与水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较为接近,常规的流体检测手段预测油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测井、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以及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由振幅和甜点属性的相对变化量对富含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 针对油层与水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较为接近,常规的流体检测手段预测油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测井、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以及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由振幅和甜点属性的相对变化量对富含油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地总结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油层厚度较小时,振幅和甜点的相对变化量也较小,且与油层厚度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油层厚度的增大,振幅相对变化量线性增大,甜点相对变化量指数增大,增大的速度更快。甜点属性能够放大油层和水层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油储层 地震响应特征 振幅 甜点属性 相对变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建 李冰 +1 位作者 罗云 马海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4,共7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藏建模难度大,储量参数取值不确定因素多。塔河油田在勘探和开发初期阶段,主要采用静态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储量计算结果与后期油田开发认识有偏差...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藏建模难度大,储量参数取值不确定因素多。塔河油田在勘探和开发初期阶段,主要采用静态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储量计算结果与后期油田开发认识有偏差。根据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对比分析静态容积法、改进的容积法、动态法、概率法、缝洞单元法等储量计算方法及适用性,初步提出了按照溶洞型、孔洞型、裂缝型划分储层类型,综合地震属性确定不同类型储层的振幅变化率门槛值,进而确定含油面积,其储量计算结果与目前开发认识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地质储量 计算方法 振幅变化率 门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方向元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丛伟 田崇稳 +1 位作者 赵义术 路庆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93-99,共7页
为解决包含分布式电源智能配电网中故障方向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故障方向检测元件。该元件根据不同位置故障下电压变化量的分布特点,通过比较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变化量与定义的工作电压变化量的幅值大小判断故... 为解决包含分布式电源智能配电网中故障方向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故障方向检测元件。该元件根据不同位置故障下电压变化量的分布特点,通过比较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变化量与定义的工作电压变化量的幅值大小判断故障方向。考虑到智能配电网系统阻抗、线路阻抗和负荷阻抗角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研究了工作电压变化量中整定阻抗幅值和角度的取值原则,针对不同的阻抗特征,采用不同类型的判据配合工作,以提高故障方向元件的可靠性。DIgSILENT仿真验证了基于电压变化量幅值比较的故障方向检测原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故障方向 电压变化量 幅值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振幅随角度变化反演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捍东 张如伟 +1 位作者 李进波 肖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5,55,共6页
从理论模型入手,首先研究流体参数变化对地震弹性参数及地震记录的影响,然后用胜利油田某区块的实际资料进行叠前振幅随角度变化(AVA)弹性反演。在反演基础上,以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分析为基础,提取反映流体特征的不同属性,在剖面与... 从理论模型入手,首先研究流体参数变化对地震弹性参数及地震记录的影响,然后用胜利油田某区块的实际资料进行叠前振幅随角度变化(AVA)弹性反演。在反演基础上,以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分析为基础,提取反映流体特征的不同属性,在剖面与平面上指示出储层流体的特征。反演结果与实际钻井资料吻合率较高,说明叠前反演与AVO属性分析结合是预测储层流体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AVA反演 AVO属性分析 流体预测 流体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年生华山松生长和材性的种源变异与种源选择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亚南 王军辉 +2 位作者 麻文俊 祁万宜 高新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12,共4页
利用1982年设置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的34年生25个产地的华山松种源试验林,研究已达主伐年龄时华山松生长和材性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并采用阻力值的方法研究华山松种源木材密度的变异,最后挑选出优良种源。研究结果表明:华山... 利用1982年设置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的34年生25个产地的华山松种源试验林,研究已达主伐年龄时华山松生长和材性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并采用阻力值的方法研究华山松种源木材密度的变异,最后挑选出优良种源。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呈现出纬向倾群地理变异模式,而木材密度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性状和阻力值呈微弱的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选出云南保山、甘肃清水、云南梁河、贵州威宁、四川通江和云南会泽6个速生优质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种源 生长 阻力值 木材密度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层和游离气层的地震反演识别——布莱克海台USGS95-1测线应用实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敏锋 刘学伟 +1 位作者 白杰 童庆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基于弹性波阻抗的AVO反演方法对美国布莱克海台实际水合物存在区域的USGS95-1测线进行处理,得到了地震纵波波阻抗和横波波阻抗,并据此计算出泊松比和拉梅系数等弹性参数。对反演得到的各弹性参数分析发现:与同沉积的水饱和地层相比... 利用基于弹性波阻抗的AVO反演方法对美国布莱克海台实际水合物存在区域的USGS95-1测线进行处理,得到了地震纵波波阻抗和横波波阻抗,并据此计算出泊松比和拉梅系数等弹性参数。对反演得到的各弹性参数分析发现:与同沉积的水饱和地层相比,含水合物的地层具有高的波阻抗和拉梅系数;而游离气层具有低的纵波波阻抗、泊松比和拉梅系数。据此推断出该测线上水合物层和游离气层的分布范围。认为波阻抗剖面和拉梅系数剖面上的近似平行于海底的高值带指示水合物层,且水合物层下伏所圈闭的低泊松比和低纵波波阻抗区域指示游离气的存在;还发现该条测线上的BSR主要是由其下的游离气的聚集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阻抗 AVO 天然气水合物 泊松比 拉梅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孟连西7.3级、武定6.5级、丽江7.0级三次强震前地震波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静观 王兴辉 +2 位作者 雷素华 张喜玲 李永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20,共8页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态追踪了振幅比明显偏离平稳态的突变过程。发现主震前5—8年,7级大震震中10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低)值突变,6级强震震中13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值突变,当振幅比的突变在缓升(降)的背景上骤升(降),或突变异常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则中长期异常进入中短期阶段。在强震震中130km范围内的地震台(近台)振幅比值高达15.2以上,而远离强震震中250km以外的地震台(远台)振幅比最大值仅为9.8,近台的突变幅度至少比远台大30%。而强震成组发生前一年半时间内,位于强震震中110km范围内的近台振幅比的突变幅度比远在250km外远台大55—75%。对振幅比的突变和时空演化特征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成因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振幅比 时空演化特征 地震前兆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断裂检测技术在塔河油田南部碳酸盐岩储层及油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群 李海英 邓光校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油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及断层控储、控藏的特征。应用地震资料进行断裂检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断控型油藏预测的准确度,决定了本地区的勘探开发的成效。基于塔河地区高品质二次采集三维地震资... 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油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及断层控储、控藏的特征。应用地震资料进行断裂检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断控型油藏预测的准确度,决定了本地区的勘探开发的成效。基于塔河地区高品质二次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应用精细相干及蚂蚁体断裂检测技术对南部斜坡区断裂进行了检测。参考检测结果,结合地震剖面对断裂开展了精细解释,将解释断层平面多边形与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振幅变化率属性进行叠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断控型油藏预测研究,总结出塔河油田南部地区两种与断裂相关的油气富集模式:主干断裂上倾封挡型和分支断裂上倾封挡型。按此模式部署,在该区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值相干 蚂蚁体追踪 振幅变化率 走滑断层 断裂上倾封挡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压力波动对旅客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凤 陈春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研究车内压力波动对人耳舒适度的影响关系,从车内压力波动引起旅客不舒适感的影响机理出发,建立人耳气压传递数学模型,以车内压力波典型信号作为输入,人耳鼓膜位移为输出,对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仿真,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仿真数据,建... 为研究车内压力波动对人耳舒适度的影响关系,从车内压力波动引起旅客不舒适感的影响机理出发,建立人耳气压传递数学模型,以车内压力波典型信号作为输入,人耳鼓膜位移为输出,对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仿真,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仿真数据,建立气压变化量、气压变化率与人耳鼓膜位移的关系。在对国内有关技术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人耳气压舒适度的评价关系式,并利用高速列车的实测车内压力波数据计算人耳气压舒适度,计算结果符合国内外气压舒适度相关标准,对人耳气压舒适度评价关系式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气压变化量 气压变化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