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ast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ayer composite charge:Theoretical analysis,numerical simulation,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Jun-bao Li Wei-bing Li +2 位作者 Xiao-wen Hong Jia-xin Yu Jian-jun Zh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1-102,共12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generated by multi-layer composite charge under different detonation modes.Combin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the explosion mechanism of the cha...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generated by multi-layer composite charge under different detonation modes.Combin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the explosion mechanism of the charge,a peak overpressur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composite charge under singlepoint detonation and simultaneous deton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effects of the charge structure and initiation method on the overpressure field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in AUTODYN simulation.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ere subsequently verified in a series of static explosion experiment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ass of the inner charge was the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peak overpressure of the composite charge under single-point detonation.The peak overpressur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improved apparently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aspect ratio of the charge.The overpressure curve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exhibited a multi-peak phenomenon,and the secondary peak overpressure even exceeded the primary peak at distances of 30D and 40D(where D is the charge diameter).The difference in peak overpressure among azimuth angles of 0-90°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of the shock wave.The coupled effect of the detonation energy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harge under simultaneous detonation improved the overpressure in both radial and axial directions.The difference in peak overpressure obtained from model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as less than 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wave characteristics multi-layer composite charge Dimensional analysis AUTODYN mapping Model Explosio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of ZrB_2-SiC based ultra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 composites 被引量:2
2
作者 R.V.KRISHNARAO G.MADHUSUDHAN REDDY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The difficulty in fabricating the large size or complex shape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ZrB2-SiC composites. Joining them by fusion welding without or with preheating, controlled cooling under protective gas shield le... The difficulty in fabricating the large size or complex shape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ZrB2-SiC composites. Joining them by fusion welding without or with preheating, controlled cooling under protective gas shield leads to thermal shock failure or porosity at the weld interface. In the present work, a filler material of(ZrB2-SiC-B4C-YAG) composite with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was produced in the form of welding wire. Using the filler,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 was performed without employing preheating, post controlled cooling and extraneous protective gas shield to join hot pressed ZrB2-SiC(ZS), and pressureless sintered ZrB2-SiC-B4C-YAG(ZSBY) composites to themselves. The fusion welding resulted in cracking and non-uniform joining without any filler material. The weld interfac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very clean and coherent. The Vickers micro-hardness across the weld interface was found to increase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volume % of both SiC and B4C in the filler material.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weld was about 50% of the flextural strength of the parent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焊接界面 钨极氩弧焊 气体保护 超高温 填充材料 ZRB2 形状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德计 宋恩凤 +2 位作者 张学玲 刘兴江 徐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9-1756,共18页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 由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已经成为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希望。在众多种类的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与电极良好的界面接触性。但目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聚合物电解质(SPE)的性能,向SPE中加入无机填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设计的多孔结构和易于化学调节等优点。将MOF材料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可以提高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电极/电解质接触界面。本文综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金属有机骨架 填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导电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肖力光 段振强 +1 位作者 王一鸣 雷潭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5,81,共5页
从粉末导电填料、纤维导电填料、纳米导电填料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现阶段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出了合理建议,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 导电填料 导电特性 低碳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铁碳复合填料配比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其松 隆添翼 +2 位作者 彭震 叶旭 刘波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6,共6页
针对不同配比的铁碳填料和硫磺-铁碳复合填料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实验,考察其脱氮效果。在铁碳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共设置了5个不同的组合IC1~IC5,其铁碳体积比分别为3:1、2:1、1:1、1:2和1:3。结果表明,实验组IC4(Fe:C=1:2)和IC5(Fe:C=1:3)... 针对不同配比的铁碳填料和硫磺-铁碳复合填料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实验,考察其脱氮效果。在铁碳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共设置了5个不同的组合IC1~IC5,其铁碳体积比分别为3:1、2:1、1:1、1:2和1:3。结果表明,实验组IC4(Fe:C=1:2)和IC5(Fe:C=1:3)的NO_(3)^(-)-N去除率分别为67.16%和65.52%,但IC5产生更多的NH_(4)^(+)-N,因此Fe:C=1:2为最佳铁碳填料配比。在优化硫磺-铁碳复合填料配比的实验中,将上一步得到的最佳铁碳填料与硫磺颗粒结合,设置6个不同配比的实验组SIC0~SIC5,其硫磺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分别为1:0、1:1、2:1、3:1、4:1和5:1。结果表明,SIC2(S:IC=2:1)的NO_(3)^(-)-N去除率最高,为48.74%,其TN去除率也最高,为55.24%,也没有明显的NO_(2)^(-)-N积累现象,pH 7天仅变化0.58。因此,硫磺与铁碳填料的比例为2:1时,复合填料形成的脱氮体系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填料 复合填料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6
作者 孟征 卫豪 +1 位作者 刘继丹 杨亚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7,共8页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 整理了近年来在尼龙复合材料中使用无机非金属填料、碳类填料、金属填料以提升尼龙材料热导率的相关研究内容,归纳了使用不同类型导热填料制备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尼龙/无机非金属填料和尼龙/碳类填料导热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实现导热网络的高效构建尤为关键,而对导热填料进行预处理、复配多种导热填料、实现材料的特殊结构设计都是提升导热网络构建效率的重要方法。最后,对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 尼龙 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碳类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有机硅界面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曾邱 方洁 +2 位作者 夏冬冬 谢谦 游胜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有机硅材料因其优良的柔韧性、耐化学性、绝缘性、低黏度和耐温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但其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碍了自身的应用与发展,因此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开发是一个挑战。介绍了有机硅复合材料导热机理、导热填料种类,着重综... 有机硅材料因其优良的柔韧性、耐化学性、绝缘性、低黏度和耐温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但其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碍了自身的应用与发展,因此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开发是一个挑战。介绍了有机硅复合材料导热机理、导热填料种类,着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提高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方法与手段,对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的困境、研究重点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高导热有机硅材料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有机硅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基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静媛 李妍 +1 位作者 周晗洁 李建刚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方便、有效的储能设备。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固态电解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单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如离子电导率低、工作电压窗口窄等问题,无法满足全固态...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方便、有效的储能设备。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固态电解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单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存在如离子电导率低、工作电压窗口窄等问题,无法满足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标准。PEO基复合电解质因其易加工、成本低,界面接触良好的优势,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类电解质体系。基于此,首先对复合固态电解质进行了基本介绍,并探讨PEO基的离子传导机理,然后根据无机填料的不同几何结构,如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二维片状材料、三维骨架结构,综述了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不同几何结构的无机填料对电解质性能尤其是离子电导率、全电池的循环性能等影响,最后对复合固态电解质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电池 复合固态电解质 无机填料 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价复合填料耦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处理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性能和机理
9
作者 吴俊哲 宋勇 +5 位作者 蒋涛 宣铿 吴琳伟 王师齐 钟家乐 高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80,210,共11页
硫酸铵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导致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严重超标。针对稀土矿山地下水氨氮浓度高、酸性强以及重金属离子丰富等特点,采用玉米芯、陶粒和水泥作为复合填料,耦合构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高效脱氮反应器。研究了HNA... 硫酸铵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导致稀土矿山地下水氮污染严重超标。针对稀土矿山地下水氨氮浓度高、酸性强以及重金属离子丰富等特点,采用玉米芯、陶粒和水泥作为复合填料,耦合构建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高效脱氮反应器。研究了HNAD在复合填料耦合作用下处理稀土矿山地下水的脱氮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23天内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94.20%和81.22%以上,且反应器可以为脱氮提供碱性环境。FT-IR和CLSM分析表明,在使用玉米芯作为缓释碳源时,复合填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点,并且能够生成稳定的胞外聚合物(EPS)以促进脱氮。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Thauera和Treponema能够适应稀土矿山地下水环境,为反应器的主要脱氮微生物。本研究为HNAD在稀土矿山地下水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山地下水 氮污染修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复合填料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导电填料在导电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萍 倪艳荣 +2 位作者 李承斌 周睿哲 许思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82-292,共11页
导电胶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导电填料复合而成的先进微电子连接材料,因其环保、低固化温度和简便的应用工艺,在液晶面板、芯片组件、印刷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等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导电胶存在电阻率较高的问题,限制了其性能的... 导电胶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导电填料复合而成的先进微电子连接材料,因其环保、低固化温度和简便的应用工艺,在液晶面板、芯片组件、印刷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等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导电胶存在电阻率较高的问题,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纳米导电填料利用它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有效降低了导电胶的电阻率,同时增强了其力学性能,成为提升导电胶性能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碳系、银基、导电聚合物和复合型纳米填料在导电胶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填料种类、形态和表面性质对导电胶性能的影响,并阐释了其导电机理。同时,还展望了导电胶及其填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导电胶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胶 导电填料 导电机理 协同效应 复合纳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刺激响应型高强度复合材料柔性致动器研究进展
11
作者 盛洁 刘航 +5 位作者 王文乐 姜生坤 李明霞 黄正强 耿铁 蒋林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复合材料柔性致动器兼具灵活性、适应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特点,能够响应外界刺激而改变结构、形状和宏观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复合材料柔性致动器在多刺激响应性与力学强度提高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类致动器的... 复合材料柔性致动器兼具灵活性、适应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特点,能够响应外界刺激而改变结构、形状和宏观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复合材料柔性致动器在多刺激响应性与力学强度提高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类致动器的成型制备方法,分析了致动原理。从填料的维度出发,总结了各类填料在致动器响应速度、机械性能、多刺激响应能力方面的影响,总结了该类致动器在柔性机器人、微型医疗器械、精密传感器、折叠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现状。最后,对多刺激响应型高强度复合材料致动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设计制备具有新颖功能和更有挑战性的致动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柔性致动器 多刺激响应 增强填料 致动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湿放电下护套ATH填料析出对绝缘子芯棒酥朽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雅楠 李文栋 +3 位作者 曾世胤 张宇程 邓禹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3-1683,共11页
复合绝缘子中玻璃钢芯棒的酥朽老化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可靠性。然而,酥朽老化与界面放电的关系尚无明确证据,界面放电下护套粉化对老化的影响仍不明确。文中以内击穿故障而退运绝缘子为参考,搭建了基于界面湿放电的人工加... 复合绝缘子中玻璃钢芯棒的酥朽老化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可靠性。然而,酥朽老化与界面放电的关系尚无明确证据,界面放电下护套粉化对老化的影响仍不明确。文中以内击穿故障而退运绝缘子为参考,搭建了基于界面湿放电的人工加速老化平台,还原了绝缘子的界面放电和芯棒酥朽老化的发生和发展,并模拟了护套ATH填料析出对于酥朽过程的影响。实验在高湿环境下通过界面放电提供酸性和高温条件,在1000 h的老化过程中,对芯棒样品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泄漏电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多因素环境下的复合绝缘子界面放电会引发芯棒中环氧树脂的分解,最终导致玻璃纤维暴露、断裂,形成酥朽老化。同时,由于界面放电导致的护套ATH填料析出行为虽然会加剧芯棒表面老化;但在长期老化过程中,ATH填料可以部分减缓酥朽老化的深入。硅橡胶护套的耐漏电起痕能力对于减缓芯棒酥朽依然有正向效果,使复合绝缘子拥有一定的自修复性。该研究提供了界面放电引发酥朽老化的实验室基础,有助于监测和理解芯棒老化的发展过程和机理,同时从预防和减缓酥朽老化的角度为护套填料配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人工加速老化 芯棒酥朽 界面湿放电 护套填料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茄茄芯和茄衣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和品质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晶晶 荣仕宾 +7 位作者 秦艳青 周骏 曾代龙 钟秋 赵园园 刘德水 张瑞娜 史宏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差异显著,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叶尖和近叶尖区段相对较高,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近叶基区段较高,烟碱含量自叶基到叶尖先升高后降低。茄芯、茄衣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先增加后减少,其中茄芯烟叶在叶中区段最高,茄衣在近叶基区段最高。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持续下降,但降幅不同,茄芯、茄衣烟叶叶尖较叶基分别下降68.25%、30.19%。除刺激性外,2种烟叶的6项感官质量指标得分及总分从叶基至叶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较优。综上,雪茄烟叶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香气浓郁,有害成分低,评吸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茄芯 茄衣 烟叶 不同区段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烟草特有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瑞 高晓东 +2 位作者 曾宪奎 杨卫民 鉴冉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以及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趋向于精密化、小型化,对高性能聚合物导热材料及其制品的精度需求和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工艺较难使制品在满足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具备较好的物理性能。因此,如何在较少填料的情...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以及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趋向于精密化、小型化,对高性能聚合物导热材料及其制品的精度需求和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工艺较难使制品在满足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具备较好的物理性能。因此,如何在较少填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该过程中,挤出机螺杆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主要从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方面对提高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综述,包括熔融共混法、机械力诱导法等,这些方法解决了高聚物热导率低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这对指导制备高导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最后,对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表面改性 加工工艺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O-NiO-LiAlSiO_(4)复合钎料空气反应钎焊GH3128/Al_(2)O_(3)接头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恩光 苏新清 +6 位作者 薛松柏 陈旭东 傅仁利 张笑天 程波 王长虹 王明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以Ag-CuO-NiO-LiAlSiO_(4)复合钎料对GH3128高温合金与Al_(2)O_(3)陶瓷进行空气反应钎焊(RAB)连接,研究了NiO和LiAlSiO_(4)添加量对钎焊接头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接头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GH312... 以Ag-CuO-NiO-LiAlSiO_(4)复合钎料对GH3128高温合金与Al_(2)O_(3)陶瓷进行空气反应钎焊(RAB)连接,研究了NiO和LiAlSiO_(4)添加量对钎焊接头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接头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GH3128合金表面生成了包括CuCrO_(4)内氧化层和NiO外氧化层的复合氧化反应层,Al_(2)O_(3)陶瓷表面生成了以CuAl_(2)O_(4)为主要成分的界面层。NiO的添加明显改善了复合钎料在合金侧的润湿性,而锂霞石(LiAlSiO_(4))的添加减小了钎缝与母材间的热失配,极大地改善了键合接头的连接性能。最终,使用含0.3%NiO(质量分数)和4%LiAlSiO_(4)(质量分数)的Ag-10%CuO复合钎料钎焊GH3128合金和Al_(2)O_(3)陶瓷,获得了61.8 MPa的最大剪切强度。此时,接头界面结构为GH3128/CuCrO_(4)+CrNi3+NiO+CuO/Ag+CuO+LiAlSiO_(4)/CuAl_(2)O_(4)/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反应钎焊 氧化铝陶瓷 GH3128合金 复合钎料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在装饰原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妍 乔文朴 +3 位作者 黄靖钧 孙鑫娣 刘忠 吴海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42-5652,共11页
采用乳液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并将其应用在装饰原纸中。结合油包水型(W/O)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寻找合适的乳液体系,并利用响应曲面试验对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环己烷比正庚烷更适合... 采用乳液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并将其应用在装饰原纸中。结合油包水型(W/O)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寻找合适的乳液体系,并利用响应曲面试验对TiO_(2)/滑石粉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环己烷比正庚烷更适合作为油相,正丁醇的用量影响着乳液的稳定性;复合填料制备的最优工艺为:Tween80/正丁醇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环己烷的质量比为4∶6,水/环己烷的质量比为1∶3,滑石粉/钛酸四丁酯(TBT)质量比为1∶4,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填料加填在装饰原纸中,得到的不透明度为97.0%,白度为84.0%IS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对复合填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滑石粉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均匀的TiO_(2),其晶型结构为锐钛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原纸 二氧化钛 滑石粉 复合填料 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其涂层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慧 王继虎 +4 位作者 温绍国 丁胜男 宋佳 王浩鹏 隋沛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34,共9页
目的为了提高水性工业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常常会添加以含锌为主的防腐填料。然而,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欧盟限锌令的颁布,片层无锌镁铝水滑石(MgAl-LDHs)有望用于涂料中替代含锌填料。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无锌水滑石复合填料,并将... 目的为了提高水性工业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常常会添加以含锌为主的防腐填料。然而,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欧盟限锌令的颁布,片层无锌镁铝水滑石(MgAl-LDHs)有望用于涂料中替代含锌填料。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无锌水滑石复合填料,并将其进行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最后添加到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水滑石防腐涂料。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与水滑石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添加量对涂料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当Mg∶Al(物质的量比)=2∶1,滴定终点pH值为11,能制备出相对完美的具有片层形貌、结晶度高、结构完整的镁铝水滑石;FTIR以及悬浮性测试表明,当MgAl-LDHs被KH570成功改性后,实现了表面亲水到疏水的转变,有效增加了与树脂的相容性;电化学考评发现,添加5%(质量分数)MgAl-LDHs的涂层240 h后防腐性能最好,塔菲尔电流密度最低为6.35μA/cm^(2),容抗弧曲率半径最大;同时,耐盐雾试验证明,添加5%(质量分数)MgAl-LDHs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样最佳,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匹配。结论当MgAl-LDHs的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最佳。MgAl-LDHs作为颜填料,能有效改善水性工业涂料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填料 偶联剂 复合涂层 电化学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波 张乾 +2 位作者 邢晶凯 刘腾腾 张艳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24,31,共7页
目前提高环氧树脂导热系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本征型和填充型,其中填充复合型以其较高的导热系数和复合稳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和研究。主要介绍了填充型环氧树脂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进程,简述了其导热机理,探讨了不同导热填料复合材... 目前提高环氧树脂导热系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本征型和填充型,其中填充复合型以其较高的导热系数和复合稳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和研究。主要介绍了填充型环氧树脂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发展进程,简述了其导热机理,探讨了不同导热填料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其在电子封装、航天航空领域的主要应用,最后提出了导热材料现阶段仍需解决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导热填料 导热系数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金 吴洁 +3 位作者 涂文杰 董佳慧 李一龙 郑红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18-123,129,共7页
随着无线电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为了解决电磁污染问题,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它可以通过填... 随着无线电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为了解决电磁污染问题,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它可以通过填充填料与结构设计等方法满足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电磁屏蔽需求,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电磁屏蔽机理,概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中常用的制备方法,并重点介绍一些导电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最后,展望了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导电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填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菲 王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加工性和低成本,是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理想电解质,然而低离子电导率严重阻碍了其应用。加入无机填料,构筑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是提升离子电导率的有效策略。首先,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 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加工性和低成本,是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理想电解质,然而低离子电导率严重阻碍了其应用。加入无机填料,构筑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是提升离子电导率的有效策略。首先,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理及复合固态电解质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其次,从机械强度、电化学稳定窗口、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四个方面阐述了填料的作用,并以惰性填料、活性填料、功能性填料为分类对近些年填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阐释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解质性能的调控机制。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关键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填料 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