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构节点系统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研究
1
作者 楼旭阳 倪艳婷 贾佳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网络拓扑信息,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并以实例进一步说明结论.最后,严格证明了节点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依赖于底层网络拓扑的强结构能控性,并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网络 强结构能控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异构节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容错控制
2
作者 范永青 闫艺雪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18-126,共9页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自适应模糊容错控制器。首先,通过误差转换将受约束的系统误差转换为无约束误差;采用基于开关切换的控制策略处理潜在的执行器故障。其次,...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自适应模糊容错控制器。首先,通过误差转换将受约束的系统误差转换为无约束误差;采用基于开关切换的控制策略处理潜在的执行器故障。其次,在传统的模糊逻辑系统中引入非零时变参数,通过该参数在线调节模糊逻辑系统的逼近精度。根据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和自适应律,当系统状态超出逼近域时,利用自适应律使系统状态回到滑模面,进而进入逼近域内。结合矩阵分解和Nussbaum型函数的方法,解决控制方向未知的问题。改进的平均驻留时间用于保证输出约束下信号的一致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在时变约束内都能实现理想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器故障 容错控制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自适应模糊控制 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效率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龙科军 李磊 +1 位作者 肖向良 赵文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30-435,共6页
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系统分析思想评估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客观性、可获得性原则建立路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投入"类和3个"产出"类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中建立路网... 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系统分析思想评估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基于指标的代表性、客观性、可获得性原则建立路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投入"类和3个"产出"类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中建立路网运行效率的评估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路网为例,选择6种路网改善方案作为决策单元,运用软件MaxDEA对评估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得到各改善方案的优劣排序。结果表明:6种改善方案均能提升路网效率;与增加道路长度、提升道路等级等方案相比,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降低路网交通需求总量、打通断头路增大路网连通度更能有效提升路网的运行效率。DEA方法不仅能保证路网效率评估的完整性、客观性,而且能准确找到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可为路网升级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效率 城市路网 数据包络分析法 多投入多产出 路网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正弦扫频试验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步云 陈怀海 贺旭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8-202,共5页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正弦扫频试验控制中信号发生、频响函数估计和控制算法等关键问题。针对步进式正弦扫频信号发生中因信号不连续而导致振动台或激振器发生冲击或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平滑过渡的窗函数叠加延拓法,...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正弦扫频试验控制中信号发生、频响函数估计和控制算法等关键问题。针对步进式正弦扫频信号发生中因信号不连续而导致振动台或激振器发生冲击或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平滑过渡的窗函数叠加延拓法,在满足扫频时间条件的同时也提高了试验控制精度;以单位正弦扫频信号作为激励,改变不同激励点的相位以产生满秩激励矩阵,运用相关积分法识别响应稳态正弦时域信号的幅值与相位,根据线性振动理论求解结构的频响函数;以多个控制点的幅值为控制对象,推导出扫频控制基本理论公式,通过参考值与反馈信号的比较来修正激励信号以满足试验条件。以一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两输入两输出正弦试验控制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扫频控制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扫频系统 频响函数估计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信道建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征 张晓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1-1175,共5页
在单天线航空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信道的统计模型.分析了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和角度扩展特性,研究了机身对天线的遮挡效应及多天线信号之间的干涉问题.根据模型特点建立了一种准确有效的仿真模型,... 在单天线航空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信道的统计模型.分析了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和角度扩展特性,研究了机身对天线的遮挡效应及多天线信号之间的干涉问题.根据模型特点建立了一种准确有效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延迟功率谱、空间相关性、多普勒功率谱和机身遮挡效应的仿真方法.利用该模型在途中飞行、任务区盘旋和起飞/降落这3种飞行状态下对单天线和多天线信道的误码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验证了差分空时编码在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良好性能.该模型可用于无人直升机多天线通信系统的调制和编码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天线系统 建模 空时分组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下的MIMO系统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赖国庭 尹俊勋 喻华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考虑到多输入多输出(M IMO)系统的收发分集优势和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的普遍性,根据多变量统计学理论,推导出了M IMO系统在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下平均成对差错概率上界的闭合表达式,发现随着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增强或者莱斯分量的下... 考虑到多输入多输出(M IMO)系统的收发分集优势和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的普遍性,根据多变量统计学理论,推导出了M IMO系统在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下平均成对差错概率上界的闭合表达式,发现随着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增强或者莱斯分量的下降,系统误码性能呈下降趋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空时编码 莱斯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MIMO系统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DSC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铁山 王晓飞 杨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研究一类多输入多输出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采用非线性阻尼项进行补偿,并将动态面控制与Nussbaum增益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 为了研究一类多输入多输出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采用非线性阻尼项进行补偿,并将动态面控制与Nussbaum增益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解决系统中控制方向完全未知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控制器奇异值问题,而且能够避免传统后推方法的计算膨胀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器的复杂性,使之易于工程实现.同时,该算法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神经网络 动态面控制 NUSSBAUM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离散系统的输出反馈滑模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驰 王宏伟 宫明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匹配不确定离散系统,在状态不完全可测的情况下,设计了输出反馈滑模控制器.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滑动模面函数方程,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其次,为了减弱离散指数趋近律的抖振现象,...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匹配不确定离散系统,在状态不完全可测的情况下,设计了输出反馈滑模控制器.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给出了滑动模面函数方程,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其次,为了减弱离散指数趋近律的抖振现象,给出了基于幂次函数趋近律的控制律设计和理论分析过程,最后根据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系统 输出反馈 滑模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的MIMO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海军 崔梦天 陈宇洋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超宽带作为多址(MA)技术的IR-MA信号模型以及信道模型、收发器结构和检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把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相结合的新方法,并采用FS-rake相干接收(CR)和非相干接收(NCR)技术及IEEE UWB信道模型对其获得的空间分集和编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高信噪比时的性能变化趋势的理论上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STBC-IR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单链路-脉冲无线电(SL-IR)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空间分集和编码增益,可用于增加传输距离和减少rake接收机的复杂性,而且在UWB通信中,STBC-IR方案还能很好地消除定时抖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编码(STBC) 正交脉冲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空间分集 误码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制冷机组的多变量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健 朱瑞琪 冯全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4-517,共4页
针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复杂系统明显的非线性热力学耦合特性,采用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和参数学习能力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通过采样数据在线学习,调整网络结构,产生模糊控制规... 针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复杂系统明显的非线性热力学耦合特性,采用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具有结构和参数学习能力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通过采样数据在线学习,调整网络结构,产生模糊控制规则并调整规则的参数,使得控制器具有模糊控制的特点,又有神经网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风冷制冷机组控制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达到同时控制蒸发压力和过热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机组 多输入多输出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美空时分组码及其高性能解码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军锋 杨远 张海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61,共8页
根据完美空时分组码(STBC)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等效的垂直—贝尔实验室空时(V-BLAST)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反馈均衡(MMSE-DFE)预处理之后,提出一种有边界约束的Fano解码器。该解码器可达到几乎最大似然(ML)性能,在很大的... 根据完美空时分组码(STBC)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等效的垂直—贝尔实验室空时(V-BLAST)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反馈均衡(MMSE-DFE)预处理之后,提出一种有边界约束的Fano解码器。该解码器可达到几乎最大似然(ML)性能,在很大的信噪比区域范围内其复杂度比目前典型的解码器低,而且该解码器可用于发射天线数大于接收天线数的系统。直接在复数域计算和处理,该解码器适用于任何星座形式。该解码器可用于任何能等效成V-BLAST模型的空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解码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完美空时分组码 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反馈均衡 Fan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热工系统的辨识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昊 余岳峰 徐星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0,共5页
针对热工系统一般为多输入多输出的特性,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辨识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推导简化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以独立伪随机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辨识试... 针对热工系统一般为多输入多输出的特性,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辨识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推导简化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以独立伪随机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辨识试验方法及相应的辨识算法.利用上述辨识方法建立了某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辨识建模方法对多输入多输出热工系统具有良好的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 建模 辨识 伪随机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单用户多天线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文龙 黄雯静 +1 位作者 王本巍 金明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0-626,共7页
在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中,针对如何提升频谱效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有效的混合预编码双层交替迭代算法。外层交替使用分解的方法解耦收发端,减少1次计算中所求变量的个数;而内层交替只对接收或者发送端进行,利用模拟域矩阵按列分解,数... 在毫米波MIMO通信系统中,针对如何提升频谱效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有效的混合预编码双层交替迭代算法。外层交替使用分解的方法解耦收发端,减少1次计算中所求变量的个数;而内层交替只对接收或者发送端进行,利用模拟域矩阵按列分解,数字域矩阵按行分解,将频谱效率表达式化简为一系列子问题。考虑到模拟域矩阵中单个元素对函数的影响和模为1的限制,对列元素采取逐个优化的方案,并对每一次的解加上约束,使解始终处在收敛域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交替优化解决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且有着较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毫米波 混合预编码 双层交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八波束STBC-BF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战金龙 王曼 +1 位作者 李敏捷 张帅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给出一种空时分组编码和特征波束形成相结合的发射技术。对发射符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再通过单阵或多子阵天线阵列加权,使其形成8个特征波束,而接收端则采用传统译码方法进行译码。该技术既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给出一种空时分组编码和特征波束形成相结合的发射技术。对发射符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再通过单阵或多子阵天线阵列加权,使其形成8个特征波束,而接收端则采用传统译码方法进行译码。该技术既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又能通过波束形成获得阵列增益。借助仿真可以验证该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波束形成 空时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磊 钟章队 钱金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根据高速铁路环境,在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SI)而发射机未知CSI的条件下,研究窄带和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算例仿真的结果表明:莱斯因子对MIMO信道截止容量的影响较大,对遍历容量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 根据高速铁路环境,在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SI)而发射机未知CSI的条件下,研究窄带和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算例仿真的结果表明:莱斯因子对MIMO信道截止容量的影响较大,对遍历容量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MIMO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并非线性增加;当采用均匀线阵(ULA)时,基站和移动台天线垂直于铁路线路方向放置可以获得更大的信道容量;ULA的天线间距以10倍波长为宜;合理配置天线,在高速铁路环境下,MIMO信道也可获得较高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移动通信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小区间迟延干扰的迟延SLNR预编码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显中 郑品莲 屈刚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不同基站和用户间由于距离变化等使传播时延不同而造成小区间的迟延干扰,严重恶化了系统性能。为此,探讨了如何利用SLNR(Signal to Leakage Noise Ratio)预编码抑制小区间的迟延干扰,给出了小区协作的系统模型及小区间迟延干扰分析。针... 不同基站和用户间由于距离变化等使传播时延不同而造成小区间的迟延干扰,严重恶化了系统性能。为此,探讨了如何利用SLNR(Signal to Leakage Noise Ratio)预编码抑制小区间的迟延干扰,给出了小区协作的系统模型及小区间迟延干扰分析。针对存在迟延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SLNR准则的迟延SLNR预编码,以抑制小区间的迟延干扰,降低接收终端的复杂度。同时,对迟延SLNR预编码在LTE系统多基站协作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区间的迟延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不同天线配置性能均较理想,与接收端处理方案比较性能有所改进。虽然信道估计误差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 基站协作 预编码 信漏噪比 迟延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模态参数识别的直接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卫东 张世基 诸德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75-581,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称为直接特征系统实现算法(DERA)。直接采用时域多输入多输出数据构成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最小实现,并利用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取模态参数。输入输出数据的直接应用避免了利用脉冲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称为直接特征系统实现算法(DERA)。直接采用时域多输入多输出数据构成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最小实现,并利用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取模态参数。输入输出数据的直接应用避免了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作原始数据的ERA、PRCE等算法的一些局限。奇异值分解技术的引入使系统的定阶和实现更方便,并具有了更良好的数值稳定性。为验证算法,构造了一个五自由度的弹簧质量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良好的数值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并表明本算法对密集模态仍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DERA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流场马赫数补偿解耦控制研究
18
作者 赵书军 迟妍 +1 位作者 施洪昌 唐晓东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108,共5页
风洞流场参数—总压、马赫数之间存在严重的耦合关系。解决二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对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减小调节时间、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以某风洞流场为研究对象,建立流场参数的逻辑模型,接着从补... 风洞流场参数—总压、马赫数之间存在严重的耦合关系。解决二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对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减小调节时间、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以某风洞流场为研究对象,建立流场参数的逻辑模型,接着从补偿解耦的角度出发,借鉴多变量子空间补偿解耦思想,提出解耦补偿算法和补偿系数整定,建立流场参数补偿解耦模型。最后经过多次仿真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补偿解耦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流场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补偿因子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短波MIMO系统模型及适用性分析
19
作者 关建新 张静 窦高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9-1125,共7页
在现有Gesbert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短波天波信道的传播特点,建立了一种短波MIMO系统模型。所建立的模型是一种解析模型,可由接收天线相关矩阵、发射天线相关矩阵以及传播模式相关矩阵产生。通过对该模型进行适用性... 在现有Gesbert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短波天波信道的传播特点,建立了一种短波MIMO系统模型。所建立的模型是一种解析模型,可由接收天线相关矩阵、发射天线相关矩阵以及传播模式相关矩阵产生。通过对该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发现,其与实际HF MIMO系统的信道矩阵具有相同的秩特性。该模型避免了直接测量HF MIMO信道矩阵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可以用于进行HF MIMO系统容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模型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MIMO数字系统的可达性可观测性和噪声格拉姆矩阵
20
作者 肖承山 冯振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92-95,共4页
本文将二维系统的可达性格拉姆矩阵K,可观测性格拉姆矩阵W和噪声格拉姆矩阵WN推广到多维数字系统,导出了W与WN的显式关系式.文中证明,K和WN满足一对修正的李亚普诺夫矩阵方程,对于分母可分的系统,K和WN为分块对角阵... 本文将二维系统的可达性格拉姆矩阵K,可观测性格拉姆矩阵W和噪声格拉姆矩阵WN推广到多维数字系统,导出了W与WN的显式关系式.文中证明,K和WN满足一对修正的李亚普诺夫矩阵方程,对于分母可分的系统,K和WN为分块对角阵,且可以通过求解李亚普诺夫矩阵方程组而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数字系统 MIMO 数字信号处理 格拉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