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频段MIMO印刷偶极子天线设计
1
作者 齐欣宇 陈思迪 韩荣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56-59,共4页
该文设计一款双频段MIMO印刷偶极子天线系统,由2个天线单元组成,每个辐射单元由2个不同尺寸的微带开口环组成。通过在地板上开方形栅格,减少了2个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提高天线端口间的隔离度,在2个工作频段内隔离度均高于25 dB。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隔离度 双频段 结构设计 辐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节点系统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研究
2
作者 楼旭阳 倪艳婷 贾佳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 针对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异构节点系统构成的结构化网络,研究了其强结构能控性.首先,从节点系统角度,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其次,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和结构化互连法则没有直接联系,通过从结构化互连法则中提取底层网络拓扑信息,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必要条件,并以实例进一步说明结论.最后,严格证明了节点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性依赖于底层网络拓扑的强结构能控性,并给出了结构化网络强结构能控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网络 强结构能控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异构节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等效相位中心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力宝 许稼 +1 位作者 皇甫堪 彭应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88-2693,共6页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基于MIMO-SAR回波模型,本文推导了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并定量研究其对方位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指出周期性的二阶相位误差是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决定因素,补偿该项误差能有效克服"假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验证了本文分析和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高分辨率 等效相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后三代移动通信的MIMO-GMC无线传输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西奇 尤肖虎 +1 位作者 江彬 潘志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105-108,共4页
面向后三代移动通信应用 ,本文提出多入多出 (MIMO)信道环境下广义多载波 (GMC)无线传输技术方案 ,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包括广义多载波合成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双循环自适应时隙结构、导频设计与信道估计、迭代检... 面向后三代移动通信应用 ,本文提出多入多出 (MIMO)信道环境下广义多载波 (GMC)无线传输技术方案 ,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包括广义多载波合成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双循环自适应时隙结构、导频设计与信道估计、迭代检测译码方法等 ,并给出瑞利衰落MIMO信道环境下链路仿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传输 多天线传输 滤波器组 信道估计 检测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SAR技术发展概况及应用浅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伟 刘永祥 +1 位作者 黎湘 凌永顺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雷达成像模式,通过多天线同时发射、多天线同时接收的工作方式能够获得远多于实际天线数目的等效观测通道,为解决常规SAR面临的方位向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指标相互矛盾... 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雷达成像模式,通过多天线同时发射、多天线同时接收的工作方式能够获得远多于实际天线数目的等效观测通道,为解决常规SAR面临的方位向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指标相互矛盾、弱小慢速运动目标难以检测等难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途径。该文围绕MIMO-SAR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论述,从距离分辨率增强、3维下视成像、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以及动目标检测等方面综述了MIMO-SAR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系统的体制优势和不足,进而归纳了MIMO-SAR研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mimo雷达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RwS)成像 运动目标检测(GM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频MIMO雷达中目标旋转部件三维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罗迎 张群 +2 位作者 朱仁飞 梁贤姣 吉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75-1981,共7页
雷达目标的微多普勒效应为目标精确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研究.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引入雷达目标微多普勒效应研究,在分析多载频MIMO雷达中目标旋转部件微多普勒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三维微动特... 雷达目标的微多普勒效应为目标精确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研究.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引入雷达目标微多普勒效应研究,在分析多载频MIMO雷达中目标旋转部件微多普勒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三维微动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回波时频平面上消除目标主体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构造相应的Hough变换方程提取时频平面上曲线骨架的参数,再利用MIMO雷达的多视角特性,构建多元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旋转部件的三维运动参数,从而实现了目标三维微动特征的提取.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的鲁棒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多输入多输出(mimo)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信号调制方式盲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路平 王建新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盲信号分离的方法对MIMO信号进行调制识别.该方法对接收信号的相关矩阵作奇异值分解,用于估算发射天线数目,并对信号进行白化.采用特征值矩阵的联合近似对角化(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sation of eigen-matrices,JADE)... 提出一种基于盲信号分离的方法对MIMO信号进行调制识别.该方法对接收信号的相关矩阵作奇异值分解,用于估算发射天线数目,并对信号进行白化.采用特征值矩阵的联合近似对角化(joint approximate diagonalisation of eigen-matrices,JADE)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离,恢复发送端信号.通过分析信号的频谱特征,提出4个新的特征参数,并结合四阶累积量实现对MIMO体制下6种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识别过程中无需估计载波频率和符号率等参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多输入多输出 盲分离 谱特征 四阶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时间-空间结构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路新华 MANCHÓN Carles Navarro +1 位作者 王忠勇 张传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9-525,共7页
针对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系统上行链路非平稳空间相关信道的估计问题,该文利用信道的时间-空间2维稀疏结构信息,应用狄利克雷过程(DP)和变分贝叶斯推理(VBI),设计了一种低导频开销和计算复杂度的信道估计迭代算法,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 针对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系统上行链路非平稳空间相关信道的估计问题,该文利用信道的时间-空间2维稀疏结构信息,应用狄利克雷过程(DP)和变分贝叶斯推理(VBI),设计了一种低导频开销和计算复杂度的信道估计迭代算法,提高了信道估计精度。由于平稳空间相关信道难以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该文借助于狄利克雷过程构建了非平稳空间相关信道先验模型,可将具有空间关联的多个物理信道映射为具有相同时延结构的概率信道,并应用变分贝叶斯推理设计了低导频开销和计算复杂度的信道估计迭代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对系统关键参数鲁棒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非平稳信道 时间-空间 狄利克雷过程 变分贝叶斯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的MIMO雷达阵列综合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健 蒋艺 +2 位作者 刘芳 施荣华 岳艳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的MIMO雷达方向图综合方法,通过发射、接收阵元位置和激励幅度的联合优化,可实现MIMO雷达方向图旁瓣电平与零陷深度的联合控制。在粒子位置和速度更新...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粒子群优化算法(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的MIMO雷达方向图综合方法,通过发射、接收阵元位置和激励幅度的联合优化,可实现MIMO雷达方向图旁瓣电平与零陷深度的联合控制。在粒子位置和速度更新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思想而设计的交叉、变异和位置扰动策略以保持种群在迭代后期的搜索多样性,从而改善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相对其他算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方向图综合 差分粒子群优化 峰值旁瓣电平 零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MIMO系统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DSC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铁山 王晓飞 杨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研究一类多输入多输出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采用非线性阻尼项进行补偿,并将动态面控制与Nussbaum增益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 为了研究一类多输入多输出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建模误差采用非线性阻尼项进行补偿,并将动态面控制与Nussbaum增益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解决系统中控制方向完全未知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控制器奇异值问题,而且能够避免传统后推方法的计算膨胀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控制器的复杂性,使之易于工程实现.同时,该算法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神经网络 动态面控制 NUSSBAUM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踪脉冲的MIMO雷达多目标微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迎 龚逸帅 +1 位作者 陈怡君 张群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84,共10页
微动特征是空间目标识别的重要特征信息之一。然而,现有的多功能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雷达通常需要在完成目标搜索和跟踪任务之后为目标微动特征提取分配大量连续的时间资源,导致目标识别实时性能和雷达系统整... 微动特征是空间目标识别的重要特征信息之一。然而,现有的多功能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雷达通常需要在完成目标搜索和跟踪任务之后为目标微动特征提取分配大量连续的时间资源,导致目标识别实时性能和雷达系统整体工作性能均不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跟踪脉冲的MIMO雷达多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依据各目标的方位信息对MIMO雷达发射波形进行设计,为不同方向目标同时发射跟踪脉冲;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性能以及目标跟踪性能的需求,对跟踪脉冲的发射时间序列进行优化设计;最后,直接利用窄带跟踪脉冲实现对不同方向目标微动特征的同时提取,无需再为目标微动特征提取分配额外的时间资源,有效提升目标识别实时性和雷达工作效率。仿真实验表明,在信噪比大于–10 dB时,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多目标微动特征的准确提取,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微动特征 多目标 跟踪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同时同频MIMO-SAR系统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杰 丁赤飚 +2 位作者 梁兴东 陈龙永 祁志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34,共15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跨越发展和多模式协同。该文深度剖析了MIMO-SAR概念内涵与技术特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国际首部同时同频MIMO-SAR研制经验与飞行试验结果,并展望分析了MIMO SAR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未来SAR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同频mimo-SAR 多维正交波形 多模式协同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东明 高西奇 +1 位作者 尤肖虎 韩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54-1257,共4页
本文提出了MIMO-OFDM系统中基于LS准则的参数化信道估计方法(LSPCE),推导出其MSE性能的下界并给出一种最优导频序列.为了降低复杂度,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迭代的算法,它利用有限冲击响应信道的抽头之间的相关性从噪声中提取出信道信息并同... 本文提出了MIMO-OFDM系统中基于LS准则的参数化信道估计方法(LSPCE),推导出其MSE性能的下界并给出一种最优导频序列.为了降低复杂度,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迭代的算法,它利用有限冲击响应信道的抽头之间的相关性从噪声中提取出信道信息并同时估计出多径时延.仿真和分析表明,相比传统的LS信道估计算法,这种基于参数化的信道估计算法可以大大提高信道估计的精度,接收端的检测性能接近理想信道估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信道估计 稀疏信道 多径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的MIMO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海军 崔梦天 陈宇洋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超宽带作为多址(MA)技术的IR-MA信号模型以及信道模型、收发器结构和检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把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相结合的新方法,并采用FS-rake相干接收(CR)和非相干接收(NCR)技术及IEEE UWB信道模型对其获得的空间分集和编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高信噪比时的性能变化趋势的理论上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STBC-IR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单链路-脉冲无线电(SL-IR)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空间分集和编码增益,可用于增加传输距离和减少rake接收机的复杂性,而且在UWB通信中,STBC-IR方案还能很好地消除定时抖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编码(STBC) 正交脉冲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空间分集 误码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MIMO-OFDM信道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许国平 张欣 杨大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7-800,共4页
该文基于m序列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时域信道估计新方法。在时域OFDM符号之间插入附加循环前缀(CP)的m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在接收端将去掉循环前缀的接收序列与指定的循环移位m序列作相关运算,然后利用... 该文基于m序列设计了一种适合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时域信道估计新方法。在时域OFDM符号之间插入附加循环前缀(CP)的m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在接收端将去掉循环前缀的接收序列与指定的循环移位m序列作相关运算,然后利用m序列的二值自相关特性获得信道的冲激响应估计,从而得到信道的频率响应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方法在系统开销小、计算复杂度低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比传统算法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收发-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 信道估计 M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弹头目标微动模型及微多普勒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松 冯有前 +2 位作者 罗迎 刘昌云 张群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弹头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技术引入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可有效克服弹头隐身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等对识别带来的困难,提高识别精度。建立了MIMO雷达中弹头目标... 弹头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技术引入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可有效克服弹头隐身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等对识别带来的困难,提高识别精度。建立了MIMO雷达中弹头目标的微动模型,给出了弹头自旋、锥旋和进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的参数化表达,并通过对仿真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弹头目标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微多普勒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精确信道状态信息下MIMO系统中的干扰删除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方敏 陶小峰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4-2937,共4页
复杂的多天线环境中,未知的干扰和噪声无处不在,这些因素不但引起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号检测的偏差,还加大了获取精确信道状态信息(CSI)的难度。因此,为了删除MIMO系统中的未知干扰,该文建立了非精确CSI下的系统模型,模型中的非... 复杂的多天线环境中,未知的干扰和噪声无处不在,这些因素不但引起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号检测的偏差,还加大了获取精确信道状态信息(CSI)的难度。因此,为了删除MIMO系统中的未知干扰,该文建立了非精确CSI下的系统模型,模型中的非线性函数表示MIMO系统中的干扰。基于非参数理论提出了针对这种干扰的干扰删除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的是,模型中的干扰是完全未知的。进一步地,从理论上证明了干扰删除的有效性,即证明了估计函数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删除系统中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非精确信道状态信息 未知干扰 非参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的高效MIMO检测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军锋 张海林 杨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65-2670,共6页
无偏最小均方误差迭代树搜索(MMSE-ITS)检测器是目前性能最好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器之一。该文通过选择性地扩展部分长度路径和添加一位互补矢量,对无偏MMSE-ITS检测器作了改进。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和无偏MMSE-ITS检测算法相比,... 无偏最小均方误差迭代树搜索(MMSE-ITS)检测器是目前性能最好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检测器之一。该文通过选择性地扩展部分长度路径和添加一位互补矢量,对无偏MMSE-ITS检测器作了改进。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和无偏MMSE-ITS检测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能以相对较低的处理复杂度获得更好的检测性能。另外,改进的检测器彻底避免了削剪处理,对MIMO信道状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稳健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空时比特交织编码调制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点约束的MIMO雷达最小二乘误差方向图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宇 王建新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1-576,共6页
对于MIMO雷达,当发射和接收天线间距满足特定值时,发射方向图中会出现栅瓣,导致合成的方向图中出现高旁瓣.文中从数学角度分析了旁瓣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零点约束的最小二乘方向图合成方法以抑制旁瓣.该方法由拉格朗日乘子方法得到具有... 对于MIMO雷达,当发射和接收天线间距满足特定值时,发射方向图中会出现栅瓣,导致合成的方向图中出现高旁瓣.文中从数学角度分析了旁瓣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零点约束的最小二乘方向图合成方法以抑制旁瓣.该方法由拉格朗日乘子方法得到具有零点约束的最优加权,然后合成最小二乘误差接收方向图来解决高旁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合成的方向图中高旁瓣能被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雷达 最小二乘误差 方向图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八波束STBC-BF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战金龙 王曼 +1 位作者 李敏捷 张帅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给出一种空时分组编码和特征波束形成相结合的发射技术。对发射符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再通过单阵或多子阵天线阵列加权,使其形成8个特征波束,而接收端则采用传统译码方法进行译码。该技术既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给出一种空时分组编码和特征波束形成相结合的发射技术。对发射符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再通过单阵或多子阵天线阵列加权,使其形成8个特征波束,而接收端则采用传统译码方法进行译码。该技术既可以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又能通过波束形成获得阵列增益。借助仿真可以验证该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波束形成 空时分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