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of optimal window length using STFT for quantitative SNR analysis of LFM signal 被引量:11
1
作者 Qingbo Yin Liran Shen +2 位作者 Mingyu Lu Xiangyang Wang Zh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26-35,共10页
An adaptive approach to select analysis window param- eters for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LFM) signals is propo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3 dB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 An adaptive approach to select analysis window param- eters for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LFM) signals is propo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3 dB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domain. After analyzing the instan- taneous frequency and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to dedu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indow length and deviation of the Gaus- sian window, high-order statistics is us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window length for STFT and get the optimal SNR with the right time-frequency re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characteristic under a fixed sampling rate. Computer simulations have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ow length selection quantitative signal-to-noise ratio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high-order stat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咸水层CO_(2)封存选址评价体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牟瑜 王浩璠 +4 位作者 赖学军 马劲风 罗少成 李琳 丁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2,共14页
【目的】深部咸水层作为地下空间资源来实施CO_(2)注入与地质封存项目,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选址及潜力评价多为较宏观的盆地级、区域级,选址评价体系尚未考虑低孔低渗地层的适宜性。【... 【目的】深部咸水层作为地下空间资源来实施CO_(2)注入与地质封存项目,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碳中和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选址及潜力评价多为较宏观的盆地级、区域级,选址评价体系尚未考虑低孔低渗地层的适宜性。【方法】基于鄂尔多斯盆地榆神地区192口测井资料,开展非油气层段地层划分与对比、岩性和物性解释并识别咸水层,在标定的优势咸水层地层特征、盖层封闭性、封存潜力、地表环境等研究基础上,提出并分级量化了考虑低孔低渗储层发育特征的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选址评价指标。【结果和结论】所提出的一级评价指标为地质封存条件、封存能力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分别表征咸水层可注入性、可封存性和地表可行性,其中地质封存条件包括储层岩性、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二级评价指标,封存能力条件包括盖层封闭性、埋深、封存潜力、断裂等二级评价指标,社会环境条件包括地下资源开发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塌陷及灾害区、源汇匹配、公众接受度等二级评价指标。建立的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现状的靶区级、场地级CCS项目选址评价体系,将为进一步确定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工业化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技术 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 选址指标 低孔低渗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粒数基因Gn1a的等位基因挖掘与育种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智超 常龙学 +9 位作者 艾鑫 金龙 张丰勇 李志永 王以锋 童晓红 黄捷 张健 金健 应杰政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30,共11页
【目的】基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等位基因挖掘,鉴定出调控每穗粒数的关键基因Gn1a的优异等位变异,为现代水稻高产分子育种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靶点资源。【方法】通过构建高世代回交自交系遗传群体开展... 【目的】基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等位基因挖掘,鉴定出调控每穗粒数的关键基因Gn1a的优异等位变异,为现代水稻高产分子育种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靶点资源。【方法】通过构建高世代回交自交系遗传群体开展QTL精细定位;基于近等基因系(NILs)验证目标QTL的遗传效应;结合目标基因的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及多序列比对解析功能变异位点;进一步开发功能分子标记并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的基因型精准鉴定。【结果】在中嘉早17、中早39(常规早籼主推品种)、华占、R173(杂交晚籼核心恢复系)4个背景与粳稻吉资1560构建的BC_(3)F_(3)群体中,1号染色体短臂Gn1a位点共同定位到控制穗粒数与二次枝梗数的QTL。Gn1a测序分析揭示,中嘉早17与中早39携带新型Gn1a等位变异(命名为Gn1a-i),与粳型等位基因Gn1a-j相比,在5'UTR区存在16-bp缺失。4套近等基因系的分析结果表明Gn1a-i增加每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基于该InDel位点开发的共显性功能标记ZC51,对9类39份水稻材料(涵盖常规早籼、常规晚籼、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三系恢复系、北方粳稻、南方粳稻、农家品种及野生稻)进行Gn1a等位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显示:籼型群体(常规早/晚籼、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三系恢复系)100%携带Gn1a-i等位基因;野生稻与农家品种携带Gn1a-j等位基因;粳稻群体(南/北方)携带Gn1a-i和Gn1a-j双等位基因。【结论】明确了Gn1a-i等位基因通过增加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来提高籽粒产量,Gn1a-i有利等位基因在当前粳稻品种的改良中具有较大利用潜力,Gn1a功能基因标记ZC51能直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穗粒数 等位基因 数量性状座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方案评价模型研究
4
作者 李金 仇璐 +6 位作者 刘锐 李军 李瀚屹 颜兵 何江 梁贤金 易彪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 以杭州市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的两种方案比选为例,全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特点,从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个目标层上综合考虑,建立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层、属性层的评价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获得模糊判断矩阵,计算目标层、属性层、方案层的权重,实现定量评价两种系统方案的目标。模型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氧化沟的设计方案A1比采用UNITANK的设计方案A2更好,并通过已建工程应用案例验证了方案A1确实优于方案A2。对于其他类似定性且难以定量的方案比选,均可以借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目标层和属性层考虑的因素越多,计算结果越准确,但计算难度也越大。该研究所采用的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的方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废水处理 方案比选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PR中变量选择和建模算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倩 宋项宁 +5 位作者 苑媛 万可风 杜红岩 张宏哲 郭亚逢 张金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为满足大量化学品危险特性的评价需要,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在化学品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QSPR研究的发展侧重模型预测能力或注重机理解释,都要依靠计算方法的不断优化来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预测能力、稳定性或处... 为满足大量化学品危险特性的评价需要,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在化学品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QSPR研究的发展侧重模型预测能力或注重机理解释,都要依靠计算方法的不断优化来提高模型的拟合能力、预测能力、稳定性或处理复杂混合物的能力等。本文综述了QSPR研究在化学品危险特性评价中的发展,特别是特征描述符选择算法、建模算法和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QSPR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化学品安全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洪明 许学丽 +2 位作者 邵晓玮 李玉平 时敬亭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筛选并剔除异常光谱,合理划分样品集,优选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主成分数,建立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显示,哌拉西林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2))为0.9970,预测相关系数(R_(P)^(2))为0.9988,校正均方差(RMSEC)为2.13,预测均方差(RMSEP)为2.20;他唑巴坦模型的R_(C)^(2)为0.9975,R_(P)^(2)为0.9989,RMSEC为1.35,RMSEP为1.42。采集6批未参与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模型进行验证,两种成分的平均误差率均小于近红外快速检测的限度要求5%。本法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可同时实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中两种成分的检测,该法准确、快速,能够实现样品无损检测,可用于该种药品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定量模型 样品集划分 特征波段筛选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开发腐蚀控制关键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闫静 文绍牧 +5 位作者 喻智明 沈萍 莫林 徐磊 曾德智 徐婧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8,共13页
随着四川盆地高含硫气田的持续上产,深层/超深层、特高含H2S气体等愈发恶劣的工况环境对气田腐蚀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高含硫气田腐蚀控制难点及需求,系统梳理总结了近年来高含硫气田在材料腐蚀分析与评选、缓蚀剂防腐、腐蚀监/检... 随着四川盆地高含硫气田的持续上产,深层/超深层、特高含H2S气体等愈发恶劣的工况环境对气田腐蚀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高含硫气田腐蚀控制难点及需求,系统梳理总结了近年来高含硫气田在材料腐蚀分析与评选、缓蚀剂防腐、腐蚀监/检测、腐蚀控制管理信息化4大方面取得的腐蚀控制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开发效果,提出了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形成了H2S分压大于1 MPa条件下的腐蚀分析和耐蚀材料评选技术体系,建成了国内唯一高含硫气田腐蚀与防护现场试验基地,支撑了国产化双金属复合管、耐蚀合金的大规模应用;②自主研发了集输系统碳钢配套用长效膜缓蚀剂、抑泡缓蚀剂和防冻缓蚀剂新体系并实现了国产化工业应用,性能较国际同类产品提高16%,同步解决了易发泡、水合物堵塞等生产问题;③研发了钢质管道全线腐蚀风险分布定量评价技术,形成了基于腐蚀单元划分及风险排序的野外远程在线集群监/检测体系,实现了全区域、全系统、全流程覆盖;④建立了腐蚀异常数据智能识别和腐蚀地图构建技术,自主研发了具备大数据管理、腐蚀预测、风险评估及实时预警、腐蚀控制管理功能的腐蚀智能诊断与管控平台,形成了腐蚀信息化管理能力。结论认为,中国高含硫气田腐蚀控制技术已全面实现国产化,建议在金属/非金属耐蚀新材料全生命周期适应性、多因素耦合下腐蚀机理、多功能缓蚀剂研发、腐蚀智能化管控应用等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科研生产一体化和生产运行腐蚀综合管理,助力中国高含硫气田开发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腐蚀控制 材料评选 缓蚀剂 腐蚀监/检测 信息化 腐蚀风险分布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工程选址指标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成龙 王瑞景 +4 位作者 罗翔 张斌斌 刘廷 马梓涵 刁玉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OR)因能助力油气行业转型发展,成为“低碳化”乃至“负碳化”的首选技术和最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实验、数值模拟还是现场实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O_(2)-EOR研究侧重...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愿景下,CO_(2)驱强化采油封存技术(CO_(2)-EOR)因能助力油气行业转型发展,成为“低碳化”乃至“负碳化”的首选技术和最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实验、数值模拟还是现场实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O_(2)-EOR研究侧重于CO_(2)作为高效的驱油“催化剂”本身及油藏CO_(2)-EOR适应性认识,对于工程选址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和系统研究。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CO_(2)-EOR应用进展和工程实践,明确了CO_(2)-EOR工程选址可行性评价所需的通用依据,指出了CO_(2)-EOR工程选址遵循“CO_(2)封存与驱油双统一”、安全性、经济性的专属性原则,并从CO_(2)-EOR工程选址的地质、工程、安全、经济4个要素开展了较详尽系统的研究,定性-定量构建了“4+8+27”CO_(2)-EOR工程选址三级指标评价体系(GESE),以期为油藏开展CO_(2)-EOR工程选址提供借鉴,助力中国碳减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CO_(2)-EOR工程 场地选址 评价指标 地质要素 工程要素 安全要素 经济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结合光谱特征区间筛选算法快速定量鉴别植物调和油品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升德 姜鑫 +2 位作者 李爱琴 郭志明 朱家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53,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与光谱特征区间筛选算法实现植物调和油中高价值植物油含量快速定量检测的方法。首先,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融合构建混合智能优...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与光谱特征区间筛选算法实现植物调和油中高价值植物油含量快速定量检测的方法。首先,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融合构建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即PSOGWO算法。其次,将PSOGWO与组合移动窗口(combined moving window,CMW)策略结合构建新型的拉曼光谱特征区间筛选算法,即PSOGWO-CMW算法。然后,将玉米油(corn oil,CO)和特级初榨橄榄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EVOO)以不同比例配制为CO-EVOO植物调和油,并采集其拉曼光谱。将拉曼光谱输入偏最小二乘回归、PSO-CMW、GWO-CMW和PSOGWO-CMW模型预测EVOO含量,并比较建模效果。结果表明,PSOGWO-CMW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采用本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检测真实的CO-EVOO植物调和油样本中EVOO含量,结果表明两者的检测性能无显著差异。本方法快速、准确,亦可用于其他植物调和油中高价值植物油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植物调和油 智能优化算法 光谱特征区间筛选 定量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深水浅层建井方式优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超 杨进 +3 位作者 刘华清 殷启帅 王磊 胡志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深水钻井作业具有海洋环境多变、地质条件复杂、作业风险大和日费率高等特点,深水浅层建井的方式难以选择。针对海底土质强度、建井质量、作业时效、经济性、风险控制等因素,根据现场作业工程数据,分别对不同建井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深水钻井作业具有海洋环境多变、地质条件复杂、作业风险大和日费率高等特点,深水浅层建井的方式难以选择。针对海底土质强度、建井质量、作业时效、经济性、风险控制等因素,根据现场作业工程数据,分别对不同建井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维度的适应性分级机制,并借助雷达图进行定量可视化,形成了多维度深水浅层建井方式优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深500~1500 m的南海北部海域,单井作业时,喷射法一般为浅层建井最优方法,作业效率相比钻入法可提高50%以上。该方法已在中国南海几十口深水井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可为深水复杂地层建井方式选择提供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建井 喷射法 钻入法 水下打桩法 钻井风险 表层导管 定量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高速铁路多接轨站选择方案组合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启湘 何庆 +2 位作者 高天赐 胡建平 王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24,共13页
为了解决接轨站选择中定性描述多、比选方案数量庞大、比选机制主观性强的难题,首先对定性因素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然后构建考虑多新建车站位置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其次,基于Pareto最优解原理,结合线性逼近的约束优化算法和分支定界算... 为了解决接轨站选择中定性描述多、比选方案数量庞大、比选机制主观性强的难题,首先对定性因素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然后构建考虑多新建车站位置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其次,基于Pareto最优解原理,结合线性逼近的约束优化算法和分支定界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以新建济南至枣庄铁路项目为工程实例对模型与算法进行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人工比选结果相比较,得出结论:模型推荐的最终方案以增加0.2%的少量建造成本为代价,分别提升可及性4.65%、路网运输能力1.35%,同时计算时间仅为4 min 20 s,而人工比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用于计算。以上对比证实该模型不仅能得出优于或等于人工比选的最终结果,同时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工作时间,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接轨站选择 量化分析 多目标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与基因组选择
12
作者 章慧敏 张舒钰 +8 位作者 宋旭东 张振良 陆虎华 陈国清 郝德荣 冒宇翔 石明亮 薛林 周广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1198,共8页
茎秆穿刺强度是衡量玉米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衍生于糯玉米自交系衡白522和通系5的198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茎秆穿刺强度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研究。单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控制... 茎秆穿刺强度是衡量玉米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衍生于糯玉米自交系衡白522和通系5的198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茎秆穿刺强度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研究。单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控制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QTL,每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均小于10.00%,且仅在单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多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8个QTL与环境互作,其加性效应总共可解释24.64%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贡献率为17.51%;上位性QTL分析共检测到4对QTL与QTL互作,可解释8.25%的表型变异。基因组选择中,当训练群体占群体总数的80%,随机选择500个标记即可获得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但是根据单个环境QTL分析结果,选择机率常用对数值排名前200的标记,即可大幅度提高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茎秆穿刺强度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Huber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拓 徐凤捷 +1 位作者 马晋芳 肖环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743,共7页
在近红外光谱(NIRS)波长筛选过程中,当变量数目远大于样本量时,特征波长的选择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Lasso与Elastic Net算法虽被用于大维小样本数据的变量选择,但二者均以最小平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的度量方法来选择特征变量。因此,... 在近红外光谱(NIRS)波长筛选过程中,当变量数目远大于样本量时,特征波长的选择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Lasso与Elastic Net算法虽被用于大维小样本数据的变量选择,但二者均以最小平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的度量方法来选择特征变量。因此,当样本中含有异常点时,经两种算法建立的模型对异常点更加敏感,导致模型向异常点偏移,鲁棒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采用Huber函数作为损失函数,提出了Lasso-Huber法进行近红外特征波长选择,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建立安胎丸质控指标成分的定量校正模型,并与全波长建模、 Lasso与Elastic-Net方法波长选择后建模的模型性能进行对比。本实验采集21批安胎丸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共116条,其中101条数据作为校正集,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另外15条数据则作为验证集用于外部验证。对于校正集中的异常光谱,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马氏距离法(MD)进行检测。以安胎丸的质控指标成分之一阿魏酸为例,采用Lasso、 Elastic-Net和Lasso-Huber方法分别筛选了安胎丸样品无异常光谱中69、 155和87个特征波长。其中Lasso-Huber法结合PLS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外部验证的RP2和SEP分别为0.953 1和0.058 7。此外,通过对校正集中是否包含异常光谱的校正模型预测性能对比发现,Lasso-Huber法在包含异常光谱的建模中更具优势。结果显示,Lasso-Huber算法优选出最佳波长点数为88,结合PLS建立的模型性能R_(v)^(2)为0.967 3,而Lasso方法的R_(v)^(2)为0.840 5, Elastic-Net方法的R_(v)^(2)为0.834 7,全波长建模的R_(v)^(2)为0.852 0。可见,在含有异常光谱的样本中,Lasso-Huber法不仅减少了特征波段的数量,同时降低了算法对异常光谱的敏感性,提高了模型的准确度和鲁棒性。从简化模型的角度上比较,Lasso法和Elastic-Net法的建模时间分别为61.826 0和79.959 9 s,而Lasso-Huber建模时间仅为1.360 8 s,因此,该算法更有望未来集成于实际生产应用的近红外光谱建模软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波长选择 大维小样本 定量校正模型 Lasso-Hu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文本分析的量化选股模型
14
作者 陆芳玲 赵家玮 夏铁成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股票市场.为了科学有效地量化选股,通过将量化投资、深度学习及文本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来建立量化选股模型.首先,通过文本分析筛选出基本面利好的股票;然后,通过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股票市场.为了科学有效地量化选股,通过将量化投资、深度学习及文本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来建立量化选股模型.首先,通过文本分析筛选出基本面利好的股票;然后,通过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选出预测准确度良好的股票;最后,预测所选出的股票在未来几天的股价趋势.在实证分析方面,通过本模型对部分股票进行运算,选取预测效果较好的股票:赢合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选股 文本分析 长短期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 LSTM)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错分代价的ADASVM-CSLINEX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园园 鲁统宇 +1 位作者 崔俊 许文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6,共9页
在二分类预测中存在对两类样本的两类分类错误,在现实应用中这两类错误的代价往往是不同的,该文考虑了两类错误的错分代价问题。通过引入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LINEX损失函数,可以实现对低错分代价的样本进行线性级惩罚,对高错分代价的样... 在二分类预测中存在对两类样本的两类分类错误,在现实应用中这两类错误的代价往往是不同的,该文考虑了两类错误的错分代价问题。通过引入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LINEX损失函数,可以实现对低错分代价的样本进行线性级惩罚,对高错分代价的样本进行指数级惩罚。模型以SVM作为AdaBoost的基分类器,再将LINEX损失函数嵌入到AdaBoost-SVM的权重更新方程中,根据对正负类样本错分代价的不同以及样本是否错分重新更新样本权重。对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所提出的模型方法进行涨跌预测,研究发现所构建的ADASVM-CSLINEX模型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选股 错分代价 LINEX损失函数 支持向量机 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频尺度约束的缝洞体空间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博华 王洋 +3 位作者 张胜寒 卢志强 高厚强 袁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120,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体尺度预测和空间位置确定存在较大困难,影响油气勘探靶点设计、压裂方案实施等。为此,提出一种有效提高缝洞体预测精度的基于分频尺度约束的缝洞体空间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叠前分频数据体,通过高斯函数拟...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体尺度预测和空间位置确定存在较大困难,影响油气勘探靶点设计、压裂方案实施等。为此,提出一种有效提高缝洞体预测精度的基于分频尺度约束的缝洞体空间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叠前分频数据体,通过高斯函数拟合确定缝洞体的调谐频率,得到缝洞体的尺度参数;然后利用这一尺度参数对缝洞体中心阻抗曲线进行阈值扫描,当低阻抗曲线段时间厚度满足缝洞体尺度参数时,便完成阻抗阈值的约束和标定,从而实现缝洞体的尺度预测和空间定位。模型正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际资料应用表明,预测结果能更加精细地描述缝洞体尺度特征和空间位置,井轨迹与缝洞体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该方法可以有效指导井位压裂方案的制定,助力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体 正演模拟 叠前分频 尺度预测 定量反演 靶点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特征选择方法结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量化不锈钢镍、钛和铬元素含量
17
作者 吴卓 苏晓慧 +5 位作者 范博文 朱惠会 张宇博 方彬 王一帆 吕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9-3346,共8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作为物质成分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由于LIBS可重复性差以及受基体效应和自吸收效应影响等,导致光谱数据中包含大量对定量分析无用的冗余特征。为了克服使用原始全光谱数据作为模型输入...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作为物质成分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由于LIBS可重复性差以及受基体效应和自吸收效应影响等,导致光谱数据中包含大量对定量分析无用的冗余特征。为了克服使用原始全光谱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时导致预测精度难以提高的不足,利用两种特征工程技术(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LASSO和顺序后向选择SBS)结合机器学习实现对不锈钢样品中镍(Ni)、钛(Ti)和铬(Cr)三种元素的量化分析。研究使用购自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7种元素含量相异的不锈钢样品为研究对象,实验得到70个LIBS光谱,比较了四种不同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最大最小归一化(MMN)、标准正态变换(SNV)、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以及内标法(IS),以均方根误差(RSME)检测预处理结果,最终选择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进行光谱预处理,在使用LASSO算法和SBS算法选择特征时,针对不同量化元素独立进行有效变量的选取,然后使用全光谱、LASSO选择特性、SBS选择特征三种不同的特征组合,作为模型的输入,为了验证特征选择方法的有效性,在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机(SVM)两种不同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对比。使用平均相对误差(ARE)和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评估不同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两种特征选择方法选择的模型输入相比全光谱输入在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中都显示出更加优秀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其中LASSO-PLS模型在Ni、Ti、Cr元素的量化分析上得到最佳的预测准确度,ARE分别为3.50%、2.66%、0.93%,RSD分别为4.55%、5.23%、2.04%。因此,本文提出的LIBS结合LASSO和SBS算法能够准确稳定地对不锈钢中的Ni、Ti、Cr元素进行量化分析,对进一步发掘LIBS结合机器学习在不锈钢元素量化分析场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不锈钢元素含量 特征选择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定量上送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18
作者 唐建宁 杨春宏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针对上送粉存在的卡粉、漏粉、送粉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定量上送粉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优化设计了转辊送粉和搅粉结构,并对送粉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该装置送粉稳定性好,其送粉波动值均在5%... 针对上送粉存在的卡粉、漏粉、送粉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定量上送粉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优化设计了转辊送粉和搅粉结构,并对送粉量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该装置送粉稳定性好,其送粉波动值均在5%以内,能满足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设备的设计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制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定量送粉 上送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盈余公告漂移的LGBM多因子量化策略
19
作者 陈怡君 李欣雨 +1 位作者 王潇逸 惠永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时代,挖掘有效因子与市场信息,构建合适的投资组合策略,可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获取稳定且持续的超额收益率.选取2018—2022年第1季度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股票的业绩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盈余公告后的1~12周作... 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时代,挖掘有效因子与市场信息,构建合适的投资组合策略,可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获取稳定且持续的超额收益率.选取2018—2022年第1季度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股票的业绩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司盈余公告后的1~12周作为时间窗口,通过研究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post-earnings-announcement drift,PEAD)选取市场异象的代理变量预期外盈余因子与其他5个相关市场异象因子,并使用信息系数(information coefficient,IC)、信息比率(information ratio,IR)和双重排序法进行有效因子的筛选和检验.考虑到本次量化选股是低数据量、低频次、特征值高有效性的分类任务,采用基于轻量梯度提升树的多因子量化策略构建投资组合预测股票的收益率,并与传统量化策略(简单打分法、基于预期外盈余的单因子模型、IC值加权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基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与分布式梯度增强(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的量化策略进行对比.实证结果表明,在基于A股市场第1季度PEAD效应的股票超额收益率预测中,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GBM)机器学习多因子量化策略构建的投资组合在多空组合中实现的年均收益率达到21.633%,超过基准年化收益率20.184%.LGBM多因子量化策略构建的投资组合在A股市场表现优异,较其他量化策略有显著提升且更为稳定,可更好地控制组合风险并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量化投资 多因子选股 轻量梯度提升树 盈余公告后漂移 异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被引量:96
20
作者 徐建龙 薛庆中 +1 位作者 罗利军 黎志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应用 2 92个 L emont/特青 F1 3 重组自交系 (RIL s)和 2 72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粒重及籽粒长、宽、厚、长 /宽、体积和容重 6个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在 RIL s中出现超亲分离。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涉及籽粒... 应用 2 92个 L emont/特青 F1 3 重组自交系 (RIL s)和 2 72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粒重及籽粒长、宽、厚、长 /宽、体积和容重 6个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在 RIL s中出现超亲分离。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涉及籽粒品质的容重与粒宽、粒厚呈显著负相关。检测到影响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主效 QTL 48个和互作位点 38对 ,这些 QTL解释了各性状 5 5 %以上的表型变异。80 %以上的主效 QTL呈现一因多效或生理相关。QGl3和 QGl2等通过籽粒体积间接影响粒重 ,L emont增效等位基因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改良 ,而 QGw5、QGt1和 QGv7的特青增效等位基因增加粒重同时降低籽粒容重及品质。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不同 QTL的重组 ,有望在增加粒重的同时改善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重 籽粒品质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标记辅助选择 相关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