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数据可信共享平台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哲旭 陈汉林 +2 位作者 刘漳辉 陈星 莫毓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现今社会上数据的规模和种类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多样化,如何安全可信地共享异构数据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大数据的可信互联,提出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数据可信共享平台.首先,针对数据异源异构的问题,定义了数据架构的转换... 现今社会上数据的规模和种类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多样化,如何安全可信地共享异构数据资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大数据的可信互联,提出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数据可信共享平台.首先,针对数据异源异构的问题,定义了数据架构的转换规则;然后,以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之间的数据共享全过程为导向,提出了数据可信追溯机制,保证了数据共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文中设计了一种数据处理即服务的数据共享框架,在确保数据可信的前提下,支撑数据调用、数据训练和数据匹配操作.通过对执行效率和智能合约性能进行验证分析,证明了本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Hyperledger fabric 数据共享 可信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ledger Fabric并发冲突消除机制
2
作者 陈华钦 黄冬艳 +1 位作者 覃环虎 陈涵宇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8-1955,共8页
Hyperledger Fabric是一个主流的联盟链平台,当面临多笔并发执行且相互关联的交易时,现有架构容易生成大量无效交易,这严重降低了系统的有效交易处理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映射与有向无环图(DAG)的冲突消除机制—FabricIM... Hyperledger Fabric是一个主流的联盟链平台,当面临多笔并发执行且相互关联的交易时,现有架构容易生成大量无效交易,这严重降低了系统的有效交易处理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映射与有向无环图(DAG)的冲突消除机制—FabricIMD(Fabric integrated with map and DAG)。该机制在背书节点处通过映射识别交易间依赖关系,并使用有向无环图对此关系进行构建,以调整交易背书顺序,从而有效避免了交易冲突现象的出现。实验证明,当存在多笔相互关联的并发交易时,FabricIMD机制能显著减少因交易冲突导致的无效交易。随着交易间冲突程度的变化,系统有效交易吞吐量提升了15.68%~96.08%。此外,在处理无关联的并发交易时,引入该机制并未对系统性能造成显著影响。综上,FabricIMD机制在避免交易冲突现象出现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有效交易吞吐量,减少了无效交易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ledger fabric 交易冲突 映射 有向无环图 冲突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jectile size and yarn dimension on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plain weave fabric
3
作者 Kaiying Wang Xuan Zhou +5 位作者 Wenke Ren Yiding Wu Yilei Yu Yi Zhou Lizhi Xu Guangfa G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288-303,共16页
Aramid fibers,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inter-yarn friction,high strength,high modulus,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have beco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flexible anti-ballistic materials in modern warfare.Current r... Aramid fibers,due to their relatively high inter-yarn friction,high strength,high modulus,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have beco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flexible anti-ballistic materials in modern warfare.Current research on the anti-penetration of aramid fabrics mostly focuses unilaterally o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aramid fabrics or the shape and size of projectiles,with fewer studies on the coupled effect of both on ballistic performance.This study analyzes how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or size effect)between the projectile and fiber bundle dimensions affects the fabric ballistic performance from a mesoscopic scale perspective.Taking plain weave aramid fabric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nsidering different diameter projectiles,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ballistic impact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parameters such as ballistic limit velocity,average energy absorption of fabric,and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ratio(average energy absorption of fabric divided by projectile cross-sectional area)are obtained f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analysis.The influence law of projectile size on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high-performance fabrics is as follows:The relative range of fitted ballistic limit velocity at different target positions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n stabilizes as the projectile diameter increases,indicating that the fabric structure effect gradually disappears at a projectile diameter of 12 mm;The average ballistic limit velocity at three impact positions,P1,P2,and P3,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ballistic limit velocity for 1000D aramid fabric,which increases with projectile diameter but the rate of increase slows down at an inflection point,which in this study occurs where the fabric structure effect nearly disappears at a projectile diameter of 12 mm;The energy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s the projectile diameter increases from 4 mm to 20 mm,reaching a peak at the diameter of 12 mm due to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fabric structural effect.The projectile diameter of 12 mm corresponds to the coupling size of 11.159,which provides a size design reference for the macroscopic-based continuum models of aramid plain weave fabr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in weave fabric Ballistic performance Aramid fiber Projectile size Ballistic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dynamic impact resistance of UHMWPE fabrics impregnated with double-thickening shear thickening fluid
4
作者 Yiting Meng Heyu Chen +3 位作者 Hengyu Lin Zhehong Lu Yubing Hu Yanan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321-333,共13页
Inspired by the thermal 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rmophilic protein,which presents ionic bonds that have better stability at higher temperature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y ad... Inspired by the thermal 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rmophilic protein,which presents ionic bonds that have better stability at higher temperature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by adding carboxyl-modified silica(C-SiO2),PAA,and CaCl_(2) to achieve higher viscosity over 25℃.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C-SiO_(2)-based shear thickening fluid(CS-STF)was investigated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5–55℃.Unlike SiO_(2)-based STF,which exhibits single-step thickening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iscosity and temperature.As the C-SiO_(2) content was 41%(w/w)and the mass ratio of PAA:CaCl_(2):C-SiO_(2) was 3:1:10,the CS-STF displayed a double-thickening behavior,and the peak viscosity reached 1330 Pa·s at 35℃.From the yarn pull-out test,the inter-yarn forc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S-STF content.Treating UHMWPE fabrics with CS-STF improved the impact resistance effectively.In the blunt impact test,the U-CS fabrics with high CS-STF content(121.45 wt%)experienced penetration failure under high impact energy(18 J)due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the shear thickening behavior.The knife stabbing test demonstrated that U-CS fabrics with appropriate content(88.38 wt%)have the best stabbing resistance in various impact energies.Overall,this study proposed a high-performence STF showing double-thickening and enhancing shear-thickening behavior at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the composite fabric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resisting both the blunt and stab impact ha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person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 thickening fluid Double-thickening behavior UHMWPE fabrics Dynamic impact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pot synthesis of PDDA-mediated CuO-functionalized activated carbon fabric for sarin detoxification with enhanced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for NBC protective clothing
5
作者 Himanshi Dhyani Ravindra V.Adivarekar +4 位作者 Vikas B.Thakare Suraj Bharati Ajay Dixit G.Raviraju Prabhat Gar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67-82,共16页
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are extremely lethal substances used in warfare and terrorism,capable of causing permanent damage even in small doses,despite medical intervention.Therefore,detection,protection,and detoxi... 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are extremely lethal substances used in warfare and terrorism,capable of causing permanent damage even in small doses,despite medical intervention.Therefore,detection,protection,and detoxification of CWAs are vital for the safety of first responders,military personnel,and civilians,driving significant research in this area.Herein,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PDDA)mediated cupric oxide(CuO)functionalized activated carbon fabric(ACF),termed ACF@PDDA-CuO,as an adsorbent filter material for self-detoxifying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PDDA,a positively charged polyelectrolyte,effectively binds in-situ synthesized CuO to the negatively charged ACF surface,serving as a suitable binder.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PDDA-CuO functionalization on ACF,where PDDA treatment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comfort properties,and CuO crystal grow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etoxification efficacy against the CWA Nerve Agent Sarin.Comprehensive analyses,including FTIR,BET surface area analysis,SEM,EDS,TEM,STEM,TGA,XPS,and XRD,confirmed the uniform deposition of CuO and PDDA on the ACF surface.The Cu content on ACF@PDDA-CuO samples was measured via iodometric titration.The materials were evaluated for tensile strength,air permeability,water vapor permeability,nerve agent(Sarin)detoxification,and blister agent(Sulfur Mustard)breakthrough time to assess their applicability for protective clothing.The optimized PDDA-CuO on ACF detoxified 82.04%of Sarin within 18 h,compared to 25.22%by ACF alone,and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by 23.67%,air permeability by 24.63%,and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by 3.94%,while maintain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lfur Mustard for 24 h.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CF@PDDA-CuO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CWA protective clothing,offering robust protection with enhanced comf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Activated carbon fabric Cupric oxide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atalytic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的并发冲突事务优化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海博 刘辉 +1 位作者 孙毅 李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10-2126,共17页
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普及,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简称Fabric)已成为知名区块链开源平台,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Fabric仍受困于并发事务间冲突问题,冲突发生时会引发大量无效交易上链,导致吞吐量下降,阻碍其发展.对于该问题,现有面向... 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普及,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简称Fabric)已成为知名区块链开源平台,并得到广泛关注.然而Fabric仍受困于并发事务间冲突问题,冲突发生时会引发大量无效交易上链,导致吞吐量下降,阻碍其发展.对于该问题,现有面向块内冲突的方案缺乏高效的冲突检测和避免方法,同时现有研究往往忽略区块间冲突对吞吐量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Fabric的优化方案Fabric-HT(fabric with high throughput),从区块内和区块间2方面入手,有效降低事务间并发冲突和提高系统吞吐量.针对区块内事务冲突,提出了一种事务调度机制,根据块内冲突事务集定义了一种高效数据结构——依赖关系链,识别具有“危险结构”的事务并提前中止,合理调度事务和消除冲突;针对区块间事务冲突,将冲突事务检测提前至排序节点完成,建立以“推送-匹配”为核心的冲突事务早期避免机制.在多场景下开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Fabric-HT在吞吐量、事务中止率、事务平均执行时间、无效事务空间占用率等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案.Fabric-HT吞吐量最高可达Fabric的9.51倍,是最新优化方案FabricSharp的1.18倍;空间利用率上相比FabricSharp提升了14%.此外,Fabric-HT也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和抗攻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冲突 区块链 Hyperledger fabric 事务调度 冲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bric的海量交易数据上链预处理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颖 马玉鹏 +2 位作者 赵凡 王轶 蒋同海 《计算机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Hyperledger Fabric是一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联盟链框架,在基于Fabric技术的一些业务中具有协同组织众多、交易操作频繁、事务冲突增加等特点。Fabric采用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交易冲突,提升系统并发性,但其机... Hyperledger Fabric是一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联盟链框架,在基于Fabric技术的一些业务中具有协同组织众多、交易操作频繁、事务冲突增加等特点。Fabric采用的多版本并发控制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交易冲突,提升系统并发性,但其机制不完善,会出现部分交易数据无法正常上链存储的问题。为了实现海量交易数据完整、高效、可信的上链存储,提出一种基于Fabric预言机的数据上链预处理机制。设计海量数据冲突预处理(MCPP)方法,通过检测、监听、延时提交、事务加锁、重排序缓存等方式实现主键冲突交易数据的完整上链。引入数据传输保障措施,在传输过程中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防止恶意节点伪造认证信息,确保交易数据链外处理前后的一致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可有效解决联盟链平台中海量交易数据上链时的并发冲突问题,当交易数据规模达到1 000和10 000时,MCPP的时效性比LMLS提高了38%和21.4%,且成功率接近100%,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无并发冲突情况下不影响Fabric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链 Hyperledger fabric平台 预言机 海量交易数据 并发冲突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ABE算法的Fabric隐私保护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有恒 王瑞民 张建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966,共6页
传统区块链系统缺少对区块数据的隐私保护。结合CP-ABE(基于属性加密的密文策略)算法和IPFS(星际文件系统),提出一种可以对Fabric区块链实现访问控制的隐私保护模型CP-PPM。CP-PPM的数据所有者可以灵活设置访问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 传统区块链系统缺少对区块数据的隐私保护。结合CP-ABE(基于属性加密的密文策略)算法和IPFS(星际文件系统),提出一种可以对Fabric区块链实现访问控制的隐私保护模型CP-PPM。CP-PPM的数据所有者可以灵活设置访问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Fabric区块链系统相比,CP-PPM模型支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具有更强的隐私保护效果;CP-ABE算法可以安全初始化,对数据的加解密效率更高,同时增强了区块链系统的存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BE算法 fabric区块链 CP-PPM 隐私保护 IPFS 访问控制 存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电子病历共享方案
9
作者 陈嘉莉 马自强 +2 位作者 苗莉 李冰雨 岳晓琳 《通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60-74,共15页
针对电子病历的存储安全与共享过程中涉及的病历所有权及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电子病历共享解决方案。在此方案中,电子病历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代理重加密技术,根据是否需要共享的条件,被加密并存储在星际文... 针对电子病历的存储安全与共享过程中涉及的病历所有权及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电子病历共享解决方案。在此方案中,电子病历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代理重加密技术,根据是否需要共享的条件,被加密并存储在星际文件系统(IPFS)中。病历的IPFS地址将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以确保其不可篡改性。在共享病历时,患者将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借助基于属性的加密(CP-ABE)和AsmuthBloom秘密共享算法,确保电子病历仅能被经过授权的人员访问。同时,参与秘密分发的各方将协作恢复密钥,进而解密病历。所提方案在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确保电子病历在存储与共享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类攻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与其他秘密共享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理论上的时间复杂度上表现出色,为电子病历的安全存储与多人共享提供了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ledger fabric 电子病历共享 代理重加密 Asmuth-Bloom秘密共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ledger Fabric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建根 邢书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3,187,共7页
针对在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很难保证程序正义、数据可靠、结果公正、监督有力、公开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以Hyperledger Fabric为基础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系统。由区块存储政府采购业务数据,提升政府采购的可信度;以通道为基础的多链设计,... 针对在政府采购实施过程中,很难保证程序正义、数据可靠、结果公正、监督有力、公开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以Hyperledger Fabric为基础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系统。由区块存储政府采购业务数据,提升政府采购的可信度;以通道为基础的多链设计,保护参与方的隐私或商业机密;引入监督审计节点和信息公开节点,提升监督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极大减轻区块链平台的存储压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超级账本 通道 IP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石墨烯改性织物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芳 熊莹 程浩南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 为探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聚吡咯(PPy)配合使用在电阻式应变传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锦纶针织物为基材,然后依次对其进行rGO和PPy改性处理。然后利用SEM照片、FT-IR光谱和XRD图谱对制备的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进行表征。得益于PPy-rGO改性锦纶针织物的高导电性[(345±6)Ω/4 cm]和较好的延伸性,其所构建的应变传感器表现出较快反应(反应时间31 ms)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时间2 400 s)。此外,该应变传感器还能有效监测人体关节运动,为针织物应变传感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针织物 还原氧化石墨烯 聚吡咯 应变传感材料 运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开发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郑晶晶 吴炜 姚玉元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改善传统服用真丝面料的柔软度及透气性的性能,文章介绍了两种高舒适性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与开发,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高感性服用交织面料和高透气服用纯真丝面料的开发技术,从面料图案设计、提花面料原料优选、提花... 为改善传统服用真丝面料的柔软度及透气性的性能,文章介绍了两种高舒适性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与开发,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高感性服用交织面料和高透气服用纯真丝面料的开发技术,从面料图案设计、提花面料原料优选、提花工艺优化三个方面进行两种真丝提花面料的开发,通过对数码提花设备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真丝提花效果。对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透气率和抗弯长度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服用真丝织物均具有高的色牢度和较好的耐磨擦性能及拉伸性能,其中透气性、刚柔性有很大提升,达到了高档服用真丝提花织物的设计创新开发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高档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面料 提花织物 服用舒适性 数码提花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颜色预测方法
13
作者 张爱丹 王倩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8,共8页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 针对现有颜色预测方法不适用于三纬组合全显结构织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织物图像进行颜色线性重构预测模型。将彩色织物图像的颜色分离和图形分层后,分别获得每种经纱、纬纱、经纬交织产生的阴影和反映纱线材质纹理的特征图形;在计算4种特征图形面积率的基础上进行颜色赋值,运用Lab比例加和法构建颜色预测模型,并运用岭回归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三纬组合全显结构设计织造的红、黄、蓝3组渐变色织物的颜色实测值为标准色,比较分析本文所提方法、几何模型法、颜色平均计算法等3种方法的颜色预测值的色差。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2种,本文所提方法的总色差均值分别降低了92.09%和89.35%,证明其具有更优异的颜色预测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纬组合全显结构 颜色预测 渐变色织物 彩色织物图像 机织物设计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涤纶织物的溶剂萃取剥色及其对醇解的影响
14
作者 朱琳 王展鹏 +4 位作者 吴宝宅 汪少朋 刘一鸣 代成娜 陈标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剂)中筛选出性能优异的乙酸和氯苯2种溶剂,系统探究了剥色温度、固液比和剥色时间等条件对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剥色温度为130℃,固液比为1∶30,剥色时间为20 min时,乙酸和氯苯对9种市售涤纶织物都有较好的剥色效果,最佳剥色率分别为82.9%和88.4%。剥色前后对废旧涤纶织物进行乙二醇醇解实验,结果表明,乙酸和氯苯的使用能够普遍提高醇解产物的回收率,最高可使回收率分别增加11.44%和12.48%,且回收产物的纯度均高于90%,有助于废旧涤纶织物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涤纶织物 溶剂萃取 剥色 乙酸 氯苯 醇解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花用活性翠蓝的沾色性能
15
作者 高丽贤 王秀宝 +1 位作者 李志刚 乔学胜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2,60,共4页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化时间12 min,蒸汽湿度100%,蒸化温度102℃的条件下,活性翠蓝沾色较少;水洗时加防白地沾污的皂洗剂,防沾色等级可达3~4级,提高了活性翠蓝印花织物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活性翠蓝 沾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针织面料的虚拟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蔡柳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数字针织面料的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模拟真实针织面料的纹理与物理特性,依托纹理和物理属性数据,结合计算机算法集成处理,精准再现织物风格。仿真过程借助虚拟服装模拟应用,展现面料的视觉效果和物理行为,实现全面特性还原。研... 数字针织面料的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模拟真实针织面料的纹理与物理特性,依托纹理和物理属性数据,结合计算机算法集成处理,精准再现织物风格。仿真过程借助虚拟服装模拟应用,展现面料的视觉效果和物理行为,实现全面特性还原。研究提出两种构建方式:一是Style-knit软件的独立设计工具,二是CLO 3D软件的针织面料模块。CLO 3D 2024版本创新推出针织服装模块,专注于针法结构建模,以高度逼真呈现针织外观效果。该模块通过模拟针织特有的网格状结构,提供精确的3D面料模拟,使设计更贴近实际针织工艺。基于物理的建模技术虽对算力要求较高,但确保了数字表现的逼真性与自然度,为用户带来较高真实感与细节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针织面料 虚拟仿真 面料建模 数字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 YOLOv8的织物缺陷检测算法
17
作者 王川 李晓龙 +2 位作者 王公轲 段德全 常升龙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针对织物瑕疵检测中瑕疵种类多样、部分瑕疵极小并存在着极端长宽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织物瑕疵检测算法模型RDF-YOLOv8n。首先,在YOLOv8基线模型中引入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AConv,构建C2f_RFAConv模块,增强模型对部分缺陷... 针对织物瑕疵检测中瑕疵种类多样、部分瑕疵极小并存在着极端长宽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织物瑕疵检测算法模型RDF-YOLOv8n。首先,在YOLOv8基线模型中引入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AConv,构建C2f_RFAConv模块,增强模型对部分缺陷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引入可变性大核注意力(Deformable-LKA)加入C2f中,组成C2f_DLKA模块,提高模型细小缺陷类型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Focaler_CIoU损失函数替代原有的损失函数,显著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结果证明:RDF-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值(mAP值)为60.1%,相较于原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升了7.7%,推理速度为69帧/s,模型大小为9.3 MB,满足低算力设备部署条件,达到在生产中对织物瑕疵检测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 织物瑕疵检测 RFAConv 注意力机制 Focaler_C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柔性织物应变传感器的粘弹性建模研究
18
作者 丁浩 刘显华 +2 位作者 王玺 白云峰 朱世根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于柔性传感材料的传感单元虽具有灵敏度高、支持大变形等优点,但由于高聚物的粘弹性特性,导致迟滞、漂移较大,常无法应用于定量测量场景。针对一种织物基底柔性应变传感器展开研究,建立了可以有效描述其电阻松弛特性的二阶Zener并联力... 基于柔性传感材料的传感单元虽具有灵敏度高、支持大变形等优点,但由于高聚物的粘弹性特性,导致迟滞、漂移较大,常无法应用于定量测量场景。针对一种织物基底柔性应变传感器展开研究,建立了可以有效描述其电阻松弛特性的二阶Zener并联力-电学粘弹性模型;设计了拉伸和松弛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识别出模型参数。所确定模型在松弛情况下预测电阻变化与实测电阻符合较好,R^(2)在0.97以上,均方根误差小于0.55 kΩ。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电粘弹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传感器的粘弹性特征,对未来基于模型采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测量精度建立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传感器 粘弹性模型 电阻松弛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TiO_(2)/GEL/CS复合膜及其涂层棉织物的性能
19
作者 贺晓亚 周文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1,57,共6页
配置Nano-TiO_(2)、GEL与CS复合液,将复合液分别制成复合膜及棉织物的涂层,对复合膜的分子结构、热失重、水溶、吸水性能及涂层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断裂强力、防紫外线及脱色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ano-TiO_(2)/GEL/CS复合液涂层棉织物开发... 配置Nano-TiO_(2)、GEL与CS复合液,将复合液分别制成复合膜及棉织物的涂层,对复合膜的分子结构、热失重、水溶、吸水性能及涂层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断裂强力、防紫外线及脱色性能进行表征,分析Nano-TiO_(2)/GEL/CS复合液涂层棉织物开发功能棉织物的可行性。研究表明,Nano-TiO_(2)、GEL与CS复合膜各相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均一性及较强氢键作用力,形成了网格结构。Nano-TiO_(2)加入后,复合膜的热失重性能得到改善;随着Nano-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水溶性及涂层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断裂强力、防紫外线性能及脱色率均呈现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吸水率逐渐下降。因此,当Nano-TiO_(2)含量在3%~4%范围内时,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较好,最佳光催化脱色时间为120 min,脱色率可达80%,利用Nano-TiO_(2)/GEL/CS复合液涂层棉织物开发功能棉织物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涂层 分子结构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初始刚度及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宜丰 蔡宏昊 刘晓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0,共15页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后,通过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全螺栓连接节点均能实现刚性连接;端板式节点的刚度主要取决于钢梁端板厚度和墙体端板厚度,侧板式节点主要通过螺栓的滑移来耗散能量,表现出低屈服承载力、高延性的特点;侧板式节点中螺栓直径、摩擦因数对节点滑移荷载有较大影响,对抗弯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给出的节点设计建议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刚性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参数化分析 端板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