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1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agation simulation and dilatancy analysis of rock joint using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科 黄伦海 黄醒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184-1189,共6页
A revised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DDM) program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rock joint propagation and dilatancy analysis. The non-linear joint model used in the program adopts Barton-Bandis normal def... A revised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DDM) program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rock joint propagation and dilatancy analysis. The non-linear joint model used in the program adopts Barton-Bandis normal deformation model, Kulhaway shear deformation model and Mohr-Coulomb criterion. The joint propagation criterion i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imulated rock joint propagation accords well with the existing knowledge. The closure and opening of joint is investigated by DDM, and it is shown that if the opening volume of propagated joint is larger than closure volume of the old joint, the joint dilatancy occurs. The dilatancy condi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normal stiffness of the rock joint. When the normal stiffness is larg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joint dilatancy occurs. The critical normal stiffness of rock joint changes with the joint-load angle, and joint dilatancy is most possible to occur at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propagation joint dilat:mcy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method non-linear rock joint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视域下内河流域梯级枢纽联合通航调度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攀 方志伟 赵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16,共9页
为解决梯级枢纽联合通航调度中船闸运行规则不统一、船舶调度不同步等问题,以船舶综合通航效率、待闸成本和碳排放为决策目标,构建考虑船舶优先级的多维非线性规划(MDNP)模型;随后,拟用改进的回溯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IBMOSA)对MDNP进行... 为解决梯级枢纽联合通航调度中船闸运行规则不统一、船舶调度不同步等问题,以船舶综合通航效率、待闸成本和碳排放为决策目标,构建考虑船舶优先级的多维非线性规划(MDNP)模型;随后,拟用改进的回溯多目标模拟退火算法(IBMOSA)对MDNP进行求解,提出梯级枢纽联合调度的优化方案;最后,以“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为例,验证MDNP模型与IBMOSA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MDNP模型能够有效兼顾船舶通航效率和公平性,且IBMOSA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全局性;通过编制协同排闸计划,对各船闸闸次安排进行合理布局,可规避梯级船闸的倒闸现象,减少船舶整体过坝时间;与原始调度方案相比,联合调度方案对3个决策目标的优化效率均接近40%,梯级枢纽通航拥堵缓解率约为16%,有效化解了梯级枢纽间的通航矛盾,提升了三峡水域的整体通航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联合调度 梯级枢纽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强 张吉雄 +5 位作者 宗庭成 杨康 金子山 吕浩南 白雨 邓攀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6-1392,共17页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存在自主作业程度低、自适调控能力不足等瓶颈,智能化水平偏低,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推广范围。煤矿大型装备机器人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势在必行。定义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的概念并设计了其系统构成,揭示了其工序自驱作业机制与运行逻辑;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全工况状态感知、运动学建模与控制方法;构建了全类别参数指标集,形成了全类别参数感知方法;对全工况场景类别进行了划分,建立了位姿精确表征与实时输出方法;形成了全工况场景运行状态判别与机械臂组自调控方法;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虚拟样机仿真试验平台,设置了“俯采仰充”“水平采充”“仰采俯充”3种工况进行工序自驱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充填支护机器人可精准判别干涉并解算出调控目标参数,系统整体运行及工序自驱执行等智能功能得到验证。针对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研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初步构建了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框架、研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深度升级充填开采技术、研发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固体智能充填支护机器人装备产品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支护机器人 位姿表征 自主调控 工序自驱作业 联合仿真 固体充填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浆输送中隔膜泵动态特性及阀滞后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世昌 申哲 +1 位作者 李妍 解天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8-564,共7页
为了分析隔膜泵的动态特性,在矿浆管道输送背景下,以GEHO TZPM 1600隔膜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隔膜泵机械-液压联合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转速对隔膜泵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针对曲柄转速、曲柄长度和泵入口压力等参数对吸、排液阀启闭滞... 为了分析隔膜泵的动态特性,在矿浆管道输送背景下,以GEHO TZPM 1600隔膜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隔膜泵机械-液压联合仿真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转速对隔膜泵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针对曲柄转速、曲柄长度和泵入口压力等参数对吸、排液阀启闭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排液阀动态特性受曲柄转速变化的影响更大,曲柄转速从10 r/min增加到30 r/min时,排液阀开启速度最大增加了9.449 m/s,关闭速度最大增加了0.945 m/s,阀口流量脉冲增加的最大值为17220.0 L/min,回流流量增加的最大值为1071.5 L/min.吸、排液阀启闭滞后时间主要与曲柄转速、曲柄长度和泵入口压力有关.吸液阀开启滞后时间受转速影响更大,增加转速后开启滞后时间降低了0.117 s,关闭滞后时间更易受曲柄长度和泵入口压力的影响,随曲柄长度增加滞后时间增加了0.261 s.曲柄转速、曲柄长度、泵入口压力改变主要影响排液阀开启滞后时间.研究结果为矿浆输送中隔膜泵的技术改进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浆输送 隔膜泵 联合仿真 动态特性 滞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冥律模型的脂润滑关节轴承润滑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保民 黄贵林 +2 位作者 耿珊 陈欣 杜雪兵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低速脂润滑GE45ES关节轴承工作过程中润滑脂流动特性问题,基于幂律模型和Reynolds方程,建立关节轴承腔内润滑脂流动数值分析模型并求解,分析不同转速、流变指数及填脂量等条件下关节轴承的润滑脂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内圈转速较低时... 针对低速脂润滑GE45ES关节轴承工作过程中润滑脂流动特性问题,基于幂律模型和Reynolds方程,建立关节轴承腔内润滑脂流动数值分析模型并求解,分析不同转速、流变指数及填脂量等条件下关节轴承的润滑脂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内圈转速较低时,润滑脂在内圈堆积,外圈得不到充分润滑;随内圈转速提高,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脂由内圈转移至外圈,使得轴承内外圈润滑脂分布更均匀;轴承腔内填脂量增加会使内外圈润滑脂量增加,但不会显著改变润滑脂的整体分布;增加内圈转速和填脂量有利于提升轴承润滑性能,其中填脂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润滑脂流变指数的增加可提高轴承承载能力,但同时会增大轴承表面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冥律流体 润滑性能 润滑脂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250公里刚性接触网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凤平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5,共7页
研究目的:随着城轨交通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刚性接触网系统在250 km/h高速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需求,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亟需对250 km/h速度下的刚性接触网系统进行优化设... 研究目的:随着城轨交通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刚性接触网系统在250 km/h高速运行条件下的性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需求,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亟需对250 km/h速度下的刚性接触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本文旨在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弓网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适用于250km/h速度的刚性接触网系统设计方案,为高速城轨交通的供电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工程指导。研究结论:(1)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250 km/h速度下刚性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参数,即采用6.5 m跨距、68600N/m定位点刚度,并将汇流排的纵向惯性矩提升200%,能够显著改善弓网动态性能;(2)优化了过渡结构参数,断口式锚段关节的定位点刚度取200000 N/m、跨距为2 m,贯通式锚段关节的定位点刚度取200000N/m、跨距为4.5m,适当降低膨胀元件重量,能够有效提升锚段关节的弓网动态性能;(3)通过延长刚柔过渡汇流排长度至5.4 m,并采用梯度变化的定位点刚度,能够满足250 km/h速度下受电弓通过刚柔过渡区的接触力指标要求;(4)研究了锚段关节处几何偏差对接触力的影响,推荐几何偏差控制在≤5mm范围内,以确保弓网接触性能的稳定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250km/h及更高速度的刚性接触网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适用于高速城轨交通、地下铁路等领域的供电系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 接触网 接触力 有限元 动力学仿真 锚段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7
作者 权登州 柴少波 +2 位作者 王玉铃 卜永红 王毅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 诱导缝已在我国地铁车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其地震响应规律尚不明确。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为背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黄土场地-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地中设诱导缝地铁车站的加速度响应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诱导缝同侧结构加速度反应基本一致,但其两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有显著差异,质量较大一侧结构的峰值加速度较大;随着地震强度增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更剧烈,地铁车站结构损伤程度不断加深,损伤范围逐渐扩大,且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作用下其结构损伤更加严重;(2)诱导缝断面处结构损伤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局部破坏。研究结果将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诱导缝的地震响应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诱导缝 地铁车站 地震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铆钉数量和分布模式对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
8
作者 成艾国 王超 +1 位作者 于万元 何智成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113,共12页
为了提升钢-铝自冲铆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了多接头的增强方案,系统研究了铆钉数量和分布模式对钢-铝自冲铆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首先,设计了6种接头,通过剪切拉伸试验表征了接头在不同接头配置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然后... 为了提升钢-铝自冲铆接头的力学性能,采用了多接头的增强方案,系统研究了铆钉数量和分布模式对钢-铝自冲铆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首先,设计了6种接头,通过剪切拉伸试验表征了接头在不同接头配置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然后,建立了自冲铆接过程和剪切拉伸试验的仿真模型,分析了铆接过程和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多接头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峰值力和能量吸收,但峰值力存在部分衰减。采用在剪切方向布置一个铆钉抑制钢板弯曲的双接头J2-1和三接头J3-2的效果最优。铆钉数量和分布模式改变了接头的失效模式,存在互锁失效、钉头脱出和铆钉断裂3种失效模式。多接头方案可以降低铆钉上分布的应力,但会增加上层钢板上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多接头 力学性能 失效模式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封堵机器人减速制动系统控制响应分析
9
作者 唐洋 皮云森 +1 位作者 王强 王国荣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187,共9页
为控制管道封堵机器人快速、精准完成减速制动,进一步提高管道维抢修作业的工作效率。创新设计了一种管道封堵机器人减速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并搭建了系统试验装置验证其可行性。建立了机器人管内流体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恒减... 为控制管道封堵机器人快速、精准完成减速制动,进一步提高管道维抢修作业的工作效率。创新设计了一种管道封堵机器人减速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并搭建了系统试验装置验证其可行性。建立了机器人管内流体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恒减速非线性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揭示了初速度、制动距离等重要参数对机器人减速制动过程中动态控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减速制动效果良好;随着机器人初速度减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减速制动距离误差在0.3~0.5 m,定位误差和稳态误差均较小;不同减速制动距离下,加速度最大超调量为-3.54 m/s~2,增加减速制动距离可有效降低定位误差。该研究对管道封堵机器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封堵机器人 减速制动 液压系统 联合仿真 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理开度及连通率下非贯通节理岩体剪切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刚 李洪奇 刘廷方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不同节理开度、节理连通率和法向应力下的非贯通节理岩体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系统分析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和峰值剪切强度、法向位移-剪切位移曲线、应力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①非贯通节理岩体...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不同节理开度、节理连通率和法向应力下的非贯通节理岩体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系统分析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和峰值剪切强度、法向位移-剪切位移曲线、应力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①非贯通节理岩体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均存在明显峰值,且基本会经历压密阶段、裂纹扩展阶段、峰后破坏阶段和残余摩擦阶段,各工况下剪切曲线形态可划分为峰前上升峰后爬升型(Ⅰ型)、峰前上升峰后阶梯型(Ⅱ型)和峰前台阶峰后爬升型(Ⅲ型);②峰值剪切强度与节理开度、节理连通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法向应力呈正相关关系,峰值法向位移与节理开度、最终法向位移与节理连通率均呈负相关关系,峰值法向位移、最终法向位移均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减少;③岩桥未贯通破坏前,节理端部及裂纹延伸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随着节理连通率、节理开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程度增加,岩桥贯通破坏形成剪切断面后,应力集中于断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节理 节理开度 节理连通率 直剪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平台设计及开发
11
作者 王志涛 畅英杰 +1 位作者 郑培英 李铁磊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燃气轮机是机、电、液耦合的复杂系统,采用仿真技术可以缩短其研制周期、降低试验风险,但仿真建模涉及不同学科,采用单一工具很难满足建模需求。为设计和开发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的软件工具,建立了基于功能模型接口(FMI)... 燃气轮机是机、电、液耦合的复杂系统,采用仿真技术可以缩短其研制周期、降低试验风险,但仿真建模涉及不同学科,采用单一工具很难满足建模需求。为设计和开发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的软件工具,建立了基于功能模型接口(FMI)协议的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平台,采用C#/WPF和SQL Server进行了代码、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对功能模型单元(FMU)封装、仿真计算和数据存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燃燃联合动力装置进行了多系统联合仿真,并对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平台的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采用FMU代理模型实现了燃燃联合动力装置多系统联合仿真的功能,仿真结果准确且仿真计算速度与商业软件相比提升了1.84%。为研发设计人员提供了基于多维度、多系统、多软件的燃气轮机多系统联合仿真的高可靠性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多系统联合仿真 仿真平台 标准化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980淬火-配分钢热模拟激光焊接热影响区性能
12
作者 王金凤 郭亿 +4 位作者 苏文超 车亚军 蔡笑宇 李文娟 徐肖飞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文中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系统对QP980淬火-配分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不同亚区进行热模拟,通过研究HAZ不同亚区的组织和性能,并与焊接接头HAZ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模拟获得的焊接HAZ各亚区组织与激光... 文中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系统对QP980淬火-配分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不同亚区进行热模拟,通过研究HAZ不同亚区的组织和性能,并与焊接接头HAZ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模拟获得的焊接HAZ各亚区组织与激光焊接接头相同区域的组织一致.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在热模拟试样中,亚临界热影响区(sub-critical heat affected zone,SCHAZ)抗拉强度和硬度都最低,断后伸长率在整个焊接HAZ中最大.拉伸试验中SCHAZ发生了明显的伸长,表明延展性能相对较好.焊接接头横截面硬度分析表明,焊接接头的临界热影响区(inter-critical heat affected zone,ICHAZ)硬度低于母材(base metal, BM),为焊接接头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及横截面硬度分布表明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位于焊接HAZ的ICHAZ,与模拟焊接HAZ的性能吻合.通过对SCHAZ的组织进行分析,相比BM的几何必须位错密度(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GND)减少,平均晶粒尺寸增大,小角度晶界晶粒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980淬火-配分钢 激光焊接 模拟焊接热影响区 接头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对爆炸应力波透反射能量影响研究
13
作者 汪鹏程 徐永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6-851,共6页
天然的岩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节理、裂隙等缺陷,裂隙对炸药爆破能量的传播起到阻断和衰减作用。文章基于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线弹性节理岩石爆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产状的节理对爆炸应力波透反射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节理... 天然的岩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节理、裂隙等缺陷,裂隙对炸药爆破能量的传播起到阻断和衰减作用。文章基于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线弹性节理岩石爆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产状的节理对爆炸应力波透反射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厚度增大,透射能量比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而反射能量比则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节理距爆源距离越远,透射能量比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反射能量比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节理倾斜角度越大,透射能量比越大,并逐渐趋于1.0,反射能量比随节理倾斜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并趋于0;当节理填充不同材料时,填充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岩石的弹性模量越小,对爆炸应力波能量反射能力越强,应力波越难透射过节理。爆炸应力波的透射率随着节理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小,节理数量越多,节理厚度对爆炸应力波能量透射率的影响则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爆破 节理性质 爆破能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相失败下调相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李俊卿 黄涛 +3 位作者 韩小平 张承志 刘若尧 何玉灵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为探究同步调相机在考虑电网侧影响下故障特征分量的变化情况,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同步调相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场路网联合仿真的方法,对该问题完成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搭建,分别对调相机正常运行、换... 为探究同步调相机在考虑电网侧影响下故障特征分量的变化情况,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同步调相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场路网联合仿真的方法,对该问题完成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搭建,分别对调相机正常运行、换相失败、定子匝间短路和换相失败下定子匝间短路4种工况下同步调相机的定子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换相失败会使同步调相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支路的电流幅值增大,以第3、5次谐波为主的奇次谐波含量提升;使同步调相机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间电流相位差减小。换相失败对故障特征影响的分析对诊断同步调相机轻微定子匝间短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同步调相机 故障诊断 定子匝间短路 场路网联合仿真 支路电流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心关节轴承包围式单边挤压成形工艺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15
作者 王伟 庞少雄 +2 位作者 丁士杰 杨昊天 于呈呈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99,共7页
向心关节轴承具有高承载力、耐腐蚀、结构紧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为提升向心关节轴承综合性能以应对愈加严苛的使用环境,本研究提出了以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为轴承外圈的向心关节轴承成形工艺。17-4PH具有较高的强韧... 向心关节轴承具有高承载力、耐腐蚀、结构紧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为提升向心关节轴承综合性能以应对愈加严苛的使用环境,本研究提出了以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为轴承外圈的向心关节轴承成形工艺。17-4PH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17-4PH的弹性模量小、硬度高的特点导致其轴承外圈塑性成形困难。本研究通过建立以17-4PH为外圈的轴承成形有限元模型,实现对向心关节轴承挤压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探究在向心关节轴承成形过程中各因素对轴承成形精度和最大成形压力的影响,获得以17-4PH为轴承外圈的包围式单边挤压工艺的成形规律与最佳成形工艺,最终对成形工艺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轴承外圈坯料的尺寸和成形距离,可以有效改善由于包围式单边挤压成形造成工艺中轴承外圈的过度挤压和挤压不足等缺陷,为后续向心关节轴承的成形方案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向心关节轴承 塑性成形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梁H形柱端板连接角柱抗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贾连光 刘宏泽 +1 位作者 何政馨 李秋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提出一种蜂窝梁H形柱端板连接角柱节点形式,并研究节点强弱轴向塑性铰耗能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受力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在校核ABAQUS模拟方法精确的前提下,对36个不同参数的角柱节点进行等值反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 提出一种蜂窝梁H形柱端板连接角柱节点形式,并研究节点强弱轴向塑性铰耗能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受力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在校核ABAQUS模拟方法精确的前提下,对36个不同参数的角柱节点进行等值反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端板厚度、开孔率和首孔距离对节点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延性、承载与耗能能力的影响。强轴向端板厚度、强弱轴向开孔率及强轴向首孔距离分别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极限荷载及延性影响很大;在合理参数取值范围内,能够有效控制节点塑性铰外移,实现“单铰—蜂窝梁首孔”耗能机制,限制H形柱翼缘及腹板产生明显塑性应变。建议强弱轴向端板厚度t_(ep)分别控制在1.0 b_(f)~1.25 b_(f)与0.75 b_(f)~1.25 b_(f)(b_(f)为柱翼缘厚度);强弱轴向蜂窝梁开孔率r_(op)取值“60%~65%”;强弱轴向首孔距离d_(bh)分别取值“1.0 H~1.25 H”与0.75 H~1.25 H(H为蜂窝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梁 端板连接 角柱节点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的复合类像素天线设计方法
17
作者 王永强 刘秉奇 朱博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特高频天线的性能对特高频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至关重要。特高频复合天线将不同分形结构整合,力求保留多种结构的优点。但复合天线待优化变量较多,采用传统的参数扫描方法费时费力。文中采用HFSS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大幅度提高了复... 特高频天线的性能对特高频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至关重要。特高频复合天线将不同分形结构整合,力求保留多种结构的优点。但复合天线待优化变量较多,采用传统的参数扫描方法费时费力。文中采用HFSS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大幅度提高了复合天线的优化效率。文中所述复合天线融合了蝶形和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结构,并且借鉴了像素天线的设计思路,将谢尔宾斯基三角形中的子三角形视作类像素单元,执行填充铺铜或去除铺铜操作,丰富了天线辐射层设计。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秃鹰搜索算法,该方法结合了SPM混沌映射、布朗运动和动态搜索步长,既保留了原算法良好的收敛性,全局搜索能力也得到了部分提升。经联合仿真优化后,特高频复合天线实物在实验室内接受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天线在0.9839 GHz~3 GHz频带范围内驻波比参数(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小于3,在1.6438 GHz~2.3758 GHz频带范围内接近于2,在1.1279 GHz~1.4879 GHz、2.3758 GHz~3 GHz的绝大部分频带范围内驻波比参数小于2,符合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局部放电 HFSS-MATLAB联合仿真 复合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向接头影响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特性精细化数值研究
18
作者 石钰锋 周宇航 +3 位作者 胡梦豪 黄大维 蔡家城 蒋亚龙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为提高对盾构隧道管片的数值模拟精度,基于等效刚度设计原理,将盾构管片结构分析模型逐步细化,建立可考虑环向接头刚度折减、接头非连续性和螺栓预紧力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对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及所建模型进行相... 为提高对盾构隧道管片的数值模拟精度,基于等效刚度设计原理,将盾构管片结构分析模型逐步细化,建立可考虑环向接头刚度折减、接头非连续性和螺栓预紧力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对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及所建模型进行相同堆载工况下的数值分析,考察不同环向接头影响下盾构管片的受力特性区别;开展模型试验,对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均质圆环管片模型,开槽接头管片模型考虑了接头刚度折减,管片横向变形向薄弱接头处发展,会引发弯矩大规模重分布,导致弯矩零点、极值和包络线明显上移;相较于开槽接头管片模型,精细化数值模型进一步考虑了接头非连续性,管片发生接缝张开,会进一步加剧管片的横向变形,导致管片最大弯矩值增加近10%;增大预紧力能有效降低管片收敛变形及接缝张开,但预紧力过大也会引发应力集中,加剧管片接头破损,施加螺栓预紧力时应把握好管片整体横向变形与局部应力集中破坏间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环向接头 精细化数值模拟 管片内力 螺栓预紧力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组合桥面纤维网格湿接缝静力弯曲抗裂性能研究
19
作者 朱劲松 李佳凝 +1 位作者 丁婧楠 孙雅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60,共10页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平直湿接缝进行对比分析.对上述4种湿接缝构造的组合桥面进行负弯矩静力弯曲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试件破坏过程、裂缝开展过程、荷载-挠度关系及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湿接缝局部构造的改变不足以影响试件整体弯曲刚度及承载力;纤维网格湿接缝、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构造的初裂荷载相较于平直湿接缝分别提高了117.0%、57.0%和3.7%,纤维网格湿接缝抗裂性能最佳;数值分析得到4种湿接缝最大裂缝宽度分别为0.236 mm、0.275 mm、0.243 mm和0.510 mm;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可有效延缓裂缝宽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桥面 湿接缝 静力负弯矩试验 纤维网格 抗裂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面与炮孔夹角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建国 杨文 +9 位作者 汪海波 拜晓亮 张翌炜 樊永强 吕闹 杨永斌 杨波 程兵 闫高文 薛文飞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探究岩石层理面与炮孔连心线的夹角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5种不同夹角的双孔爆破模型,分析爆破作用下不同倾角层理时岩体的有效应力、裂隙扩展和损伤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理面的存在对局部的爆炸应... 为探究岩石层理面与炮孔连心线的夹角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5种不同夹角的双孔爆破模型,分析爆破作用下不同倾角层理时岩体的有效应力、裂隙扩展和损伤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理面的存在对局部的爆炸应力波传播产生影响,在层理面两侧分别起着阻碍和增强作用,并直接带来两侧裂隙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变化;层理面与炮孔连心线的夹角在30°~60°对贯通裂隙的形成影响较大;当夹角为15°时,围岩损伤范围是完整岩体的1.78倍,当夹角为30°时,双孔间形成明显的锯齿状贯通裂隙,导致一边炮孔位置处超挖,另一边欠挖,当夹角为75°,双孔间贯通裂隙基本沿着炮心连线。夹角越大,损伤范围越小,夹角大小与损伤范围之间呈负相关。对比不同工况的损伤占比可知,夹角越大,损伤比越接近完整岩体,层理对光面爆破成型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节理 隧道 光面爆破 裂纹扩展 损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