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MAP语音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
1
作者 李泰国 周星宏 +1 位作者 李全琴 徐铸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14-4026,共13页
列车司机在司乘作业中全程采用确认呼唤标准用语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列车司机的呼叫应答语音进行疲劳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列车司机的驾驶疲劳状态和注意力程度,辅助监督列车司机保持行车作业质量和注意驾驶安全的风险... 列车司机在司乘作业中全程采用确认呼唤标准用语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列车司机的呼叫应答语音进行疲劳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列车司机的驾驶疲劳状态和注意力程度,辅助监督列车司机保持行车作业质量和注意驾驶安全的风险控制。在基于语音技术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过程中,针对疲劳特征提取不够充分和所提取特征维数过高导致疲劳检出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MAP(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语音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模型。首先,考虑到列车司机进入驾驶疲劳状态主要由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引起,因此选取蕴含丰富生理、心理信息的语音信号作为疲劳检测的输入。其次,提取呼叫应答语音信号中能够表征疲劳的韵律类、音质类、语谱类和非线性动力学类特征量及其统计参数族。再利用UMAP算法对该特征矩阵进行特征融合降维,实现高维数据在低维空间的有效表达,去除冗余信息后保留对于疲劳较敏感的特征向量,输入Informer分类器得到疲劳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降维算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流形降维算法T-SNE(T-distribution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相比,通过UMAP算法融合降维后保留的关键特征对于清醒与疲劳的判别性更显著。最后结合Informer分类器可以有效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达到了91.8%的检测准确率。在准确、鲁棒地识别列车司机疲劳状态以保障行车安全方面,该模型能够满足列车司机疲劳状态检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特征 多特征融合 特征融合降维 Informer分类器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睛和嘴巴状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邬敏杰 穆平安 张彩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27,54,共4页
针对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眼和嘴巴状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精确定位驾驶员脸部区域。然后通过模板匹配定位人眼,并根据人脸的几何特征定位嘴巴。最后计算每一帧图像的PERCLOS(per-cent ... 针对列车驾驶员疲劳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眼和嘴巴状态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精确定位驾驶员脸部区域。然后通过模板匹配定位人眼,并根据人脸的几何特征定位嘴巴。最后计算每一帧图像的PERCLOS(per-cent eyelid closure)参数和嘴部动作频率,统计单位时间内双参数与对应阈值的关系,作为判断驾驶疲劳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光照下,综合眼睛和嘴部信息,比采用单参数检测算法减少了误判、漏判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PERCLORS 模板匹配 数据融合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参数云融合模型的疲劳检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丁伍洋 陈云华 +1 位作者 高素文 张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67-4071,共5页
针对采用确定性阈值法分析眼动特征,进而检测疲劳中存在的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云模型理论的眼动参数描述方法,实现了对眼动特征的量化、融合,以及最后疲劳状态的判定。结合Haar分类器与LBP算子定位检测眼部状态,提取... 针对采用确定性阈值法分析眼动特征,进而检测疲劳中存在的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云模型理论的眼动参数描述方法,实现了对眼动特征的量化、融合,以及最后疲劳状态的判定。结合Haar分类器与LBP算子定位检测眼部状态,提取眨眼时间和次数;采用云发生器算法建立了疲劳监测的眼动参数云融合模型,展开了相关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确定性阈值法相比,该方法检测的准确性更高,能作为驾驶员疲劳判别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融合 不确定性 LBP算子 眼动特征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眼动和脑电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军莉 王平 穆振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1,共5页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采用脑电或眼动特征来检测疲劳驾驶是常用的方法。相对眼动特征,采用脑电特征检测率高但稳定性不如眼动特征。为了获得高且稳定的检测率,首先利用小波熵函数从脑电电极CP4、TP8、T5、P3、Pz、P4、T6...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采用脑电或眼动特征来检测疲劳驾驶是常用的方法。相对眼动特征,采用脑电特征检测率高但稳定性不如眼动特征。为了获得高且稳定的检测率,首先利用小波熵函数从脑电电极CP4、TP8、T5、P3、Pz、P4、T6、O1、Oz、O2中提取脑电特征,然后将脑电特征和眼睛的扫视长度进行融合,利用KNN算法建立基于融合特征的疲劳检测模型。最后将基于融合特征的检测模型与基于脑电特征的检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个检测模型的检测均值相差不多,但就检测稳定性来比较,基于融合特征的模型比基于脑电特征的模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眼动与脑电特征 多特征融合 疲劳驾驶 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疲劳度及注意力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明 魏林峰 +1 位作者 刘志强 汪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89-192,共4页
为提高基于单一特征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融合多个特征参数的检测算法。定位眼睛和嘴巴,利用两眼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形建立头部旋转模型,提取各特征的参数并用贝叶斯网络进行融合,用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当出... 为提高基于单一特征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融合多个特征参数的检测算法。定位眼睛和嘴巴,利用两眼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形建立头部旋转模型,提取各特征的参数并用贝叶斯网络进行融合,用来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当出现非正常驾驶状态时给以警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度和注意力分散状态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度 眼睛检测 嘴巴检测 OTSU算法 贝叶斯网络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小强 熊烨 +1 位作者 王英 陈思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78,共9页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面部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方法。采用HOG特征实现人脸识别,ERT算法实现特征点定位。针对不同司机面部特征差异导致固定阈值无法适用于每位司机的问题,提出基于K-means++法的人眼自适应阈值算法...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面部多特征融合的列车司机疲劳检测方法。采用HOG特征实现人脸识别,ERT算法实现特征点定位。针对不同司机面部特征差异导致固定阈值无法适用于每位司机的问题,提出基于K-means++法的人眼自适应阈值算法。考虑图像前后帧的相关性,利用相邻两帧图像瞳孔与内眼角差值计算眼动速率作为判断指标。针对司机可能出现短暂睁眼而非真正清醒的情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将眼睛开合度、嘴巴开合度和眼动速率三个指标融合以提高疲劳检测的准确率,同时实现疲劳分级。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率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列车司机 自适应阈值 多特征融合 眼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50与Bi-LSTM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开生 关凯凯 +1 位作者 李昊晨 彭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3-158,共6页
疲劳驾驶是车祸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有面部疲劳检测模型存在对车内光照与面部遮挡敏感,系统疲劳检测准确低、泛化力弱,提出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旨在对驾驶员面部多特征进行疲劳检测,提升网络泛化性与准确度。通过MTCNN定位人脸... 疲劳驾驶是车祸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有面部疲劳检测模型存在对车内光照与面部遮挡敏感,系统疲劳检测准确低、泛化力弱,提出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旨在对驾驶员面部多特征进行疲劳检测,提升网络泛化性与准确度。通过MTCNN定位人脸和人脸关键点,剪裁具有面部疲劳特征的图像,输入ResNet-50网络进行空间特征提取人脸局部疲劳水平,将疲劳水平串联输入Bi-LSTM网络进行时间特征提取,通过自适应特征融合算法对时间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通过分类器对整个视频进行疲劳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在YawDD疲劳检测准确率91.38%,在NTHU-DDD准确率达到89.36%;与主流的疲劳检测算法相比较,该方法准确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算法研究 自适应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火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小平 白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单一语音或视频特征的火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存在语音噪声干扰大、数据维数高、样本数据非平稳泛化误差以及视频采集角度、光线变化、脸部遮挡等导致疲劳检测误判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火车司机疲劳... 单一语音或视频特征的火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存在语音噪声干扰大、数据维数高、样本数据非平稳泛化误差以及视频采集角度、光线变化、脸部遮挡等导致疲劳检测误判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火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方法,通过机车视频监控系统与呼叫应答装置采集司机视频与语音信号,采用串行结构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实现视频模态与语音模态之间的互补与融合,通过多折交叉验证提高非线性表达能力,降低泛化误差,利用随机子空间算法降低语音特征参数维度,以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初级学习器,以梯度提升决策树作为次级学习器,最终实现司机疲劳状态的精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疲劳检测正确率达到97.0%,相比采用单一语音特征和视频图像特征的检测方法,正确率分别提高了7.4%和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信息融合 疲劳驾驶检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梯度提升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95,205,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之出现的疲劳驾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可以对驾驶员进行非接触面部图像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之出现的疲劳驾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可以对驾驶员进行非接触面部图像分析,从中提取有效地信息特征,以判断驾驶员处于何种疲劳状态,进而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信息融合 疲劳监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哲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9期40-43,共4页
针对疲劳驾驶现象,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的相关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得到国内外疲劳驾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综述了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多信息 融合 疲劳驾驶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肌电信号与A型超声的新型肌肉疲劳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亚龙 张世武 +4 位作者 孙帅帅 曹雨东 陈怡 金虎 卢昀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共9页
为了提高肌肉的疲劳检测效果,提出了一种双传感融合的方式来弥补单传感模式下信息容易丢失的不足。该方式将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域特征与A型超声信号的肌肉厚度特征多维度融合,实现了双传感疲劳检测新模式。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多... 为了提高肌肉的疲劳检测效果,提出了一种双传感融合的方式来弥补单传感模式下信息容易丢失的不足。该方式将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域特征与A型超声信号的肌肉厚度特征多维度融合,实现了双传感疲劳检测新模式。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多模型训练,表面肌电信号与A型超声双传感融合在3种疲劳状态下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5%以上。相较于仅仅使用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域特征(76.99%)与A型超声的肌肉厚度(74.87%)进行疲劳检测,准确率提升了8%~13%。结果表明对于疲劳检测,表面肌电信号与超声信号双传感融合模式比单传感模式更加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A型超声信号 双传感融合 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心理声学分析的驾驶疲劳检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响 李国正 +1 位作者 石俊刚 彭理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6-175,共10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分析角度和特征参数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语音心理声学分析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首先,借助心理声学感知掩蔽处理步骤,将语音中的疲劳高敏感性频率成分突显出来,并给予其更多的Bark域临界频带描述,以获得更为细致的疲... 针对现有方法在分析角度和特征参数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语音心理声学分析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首先,借助心理声学感知掩蔽处理步骤,将语音中的疲劳高敏感性频率成分突显出来,并给予其更多的Bark域临界频带描述,以获得更为细致的疲劳信息表达;其次,提取多种心理声学感知特征来量化描述语音中的疲劳异常音,并针对语音波形不同步而导致的特征提取误差问题,给出了语音帧的快速对准方案;最后,将语音样本与多个参考样本对比分析所得的感知特征向量,来分别搭建多个特征层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分类器,并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的决策层融合判决,实现更为准确、鲁棒的驾驶疲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查准率、查全率和平均正确率(为92.4%)均优于现有方法,尤其对重度疲劳的检测效果较佳(正确率达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疲劳检测 心理声学 感知特征 融合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频谱图像特征的人体疲劳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响 李国正 +2 位作者 邓明君 万平 严利鑫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为了将语谱图的可视化图像分析手段有效应用于人体疲劳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语音频谱图像特征的人体疲劳检测方法。首先,在研究分析人体疲劳对语谱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语谱图进行基于听觉感知理论的Mel频率拉伸变换,以突出易受疲劳影响... 为了将语谱图的可视化图像分析手段有效应用于人体疲劳检测,提出一种基于语音频谱图像特征的人体疲劳检测方法。首先,在研究分析人体疲劳对语谱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语谱图进行基于听觉感知理论的Mel频率拉伸变换,以突出易受疲劳影响的感兴趣区域。其次,将Mel频率拉伸后的语谱图分割为24个相互交叠的临界频带子图,并从各子图在4个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中分别提取了15种纹理特征参数用于语音疲劳信息的定量表征。最后,建立多子带疲劳信息融合的人体疲劳检测模型,针对各临界频带子图特征分别设计特征层分类器进行分布检测,并通过决策层的多分类器融合判决得到最终的疲劳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语音频谱图像特征具有比传统声学特征更好的疲劳表征能力,同时该方法的人体疲劳检测效果也优于现有的语谱图特征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人体疲劳检测 频谱图 灰度共生矩阵 融合判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的驾驶员疲劳检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峰 陈建 +2 位作者 陈靖芯 严明 向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58-3364,共7页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发生,基于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了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通过改进的Yolov3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结合进行人脸检测。利用一种基于提升树的算法实现脸部关键点检测,并基于单位时...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发生,基于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了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通过改进的Yolov3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结合进行人脸检测。利用一种基于提升树的算法实现脸部关键点检测,并基于单位时间里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 over time,PERCLOS),最长持续闭眼时间和哈欠次数这3个特征进行多特征融合的疲劳检测。在实车录制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2.5%,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针对复杂环境有较强的鲁棒性,对于将来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算法 卡尔曼滤波算法 关键点检测 多特征融合的疲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占鳌 史晋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0-1754,共5页
针对驾驶疲劳检测中面部特征定位及驾驶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判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监督下降算法同时定位驾驶员的多个面部特征。在眨眼、哈欠及点头判断的基础上,提取驾驶员眨眼频率、哈欠频率及点头频率多个特征值建立疲劳检测样本... 针对驾驶疲劳检测中面部特征定位及驾驶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判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监督下降算法同时定位驾驶员的多个面部特征。在眨眼、哈欠及点头判断的基础上,提取驾驶员眨眼频率、哈欠频率及点头频率多个特征值建立疲劳检测样本数据库,并构建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疲劳判断。当驾驶员出现疲劳驾驶时及时给以警告信息,以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在实际的驾驶环境视频测试结果中,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判别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4.87%,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疲劳检测 监督下降算法 多特征值融合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动与眼电信号的疲劳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管凯捷 姚康 +2 位作者 任谊文 张熙 付威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针对疲劳识别率有待提高和现行疲劳检测设备不便携带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便携式眼镜为载体结合处理头动与眼电信号的疲劳检测方法。利用便携式眼镜采集头动与眼电信号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到手机终端。采用融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头动信... 针对疲劳识别率有待提高和现行疲劳检测设备不便携带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便携式眼镜为载体结合处理头动与眼电信号的疲劳检测方法。利用便携式眼镜采集头动与眼电信号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到手机终端。采用融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头动信号并提取点头频率特征,采用Perclos算法P80原理和分段平均功率比值法处理眼电信号得到眨眼频率和低高频功率比值特征。根据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疲劳特征值,从而判定疲劳程度,并结合Pearson法分析与通过脑电信号检测疲劳程度结果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疲劳检测识别率达到了90.6%且与脑电检测疲劳结果相关性达到了0.82,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有效性且检测设备便于携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头动信号 眼电信号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部多特征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慧利 王恁 郭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2-29,共8页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之一,疲劳驾驶便成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眼、嘴、头等多种面部特征相结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采用灰... 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之一,疲劳驾驶便成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提出基于眼、嘴、头等多种面部特征相结合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采用灰度积分投影定位眼、嘴区域,来监测局部状态。改进的D-S信息融合算法形成综合疲劳判断指标,当指标达疲劳值时基于IPv6的预警平台会及时发出预警。将多种信号特征相融合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图像预处理 人脸检测 灰度积分投影 信息融合算法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部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综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畅 李雷孝 杨艳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具有非侵入性等优点,不会对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在实际场景中便于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疲劳驾驶行为主要体现在面部和肢体上,在计算机视觉...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具有非侵入性等优点,不会对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在实际场景中便于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疲劳驾驶行为主要体现在面部和肢体上,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面部行为较肢体行为更易获取,因此,基于面部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成为疲劳驾驶检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综合分析多种基于驾驶员面部多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介绍驾驶员面部不同特征在疲劳状态下的具体行为体现,阐述基于面部多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流程。根据面部不同特征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并整理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和状态判别方法。通过不同特征在疲劳状态下产生的各种行为归纳不同方法判别驾驶员疲劳状态时使用的参数。同时,总结当前研究成果中使用面部多特征综合判别疲劳驾驶的方法,分析不同方法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基于面部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检测 面部特征 特征提取 特征判别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宽度学习的疲劳驾驶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玉斌 延向军 +1 位作者 申旭奇 卢兆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7-541,共5页
为减少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出融合多参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用渐进校准网络(PCN)检测人脸图像,通过基于CNN的回归模型定位人脸关键点;根据关键点坐标和面部器官的分布规律提取眼睛和嘴部图像,用宽度学习系统(BLS)分别识别... 为减少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出融合多参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用渐进校准网络(PCN)检测人脸图像,通过基于CNN的回归模型定位人脸关键点;根据关键点坐标和面部器官的分布规律提取眼睛和嘴部图像,用宽度学习系统(BLS)分别识别眼睛与嘴巴的状态;将眼睛、嘴巴和头部状态的时序序列送入二级宽度网络对司机的状态进行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疲劳检测准确率为94.9%,单帧检测时间52.4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宽度学习 深度学习 信息融合 人脸关键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嘴状态识别网络的疲劳驾驶检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博熠 者甜甜 +2 位作者 赵新旭 刘庆华 王家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0-320,共11页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精准检测尤为关键,然而现有的疲劳检测方法存在误判率高、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特征融合与状态识别网络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利用优... 驾驶员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精准检测尤为关键,然而现有的疲劳检测方法存在误判率高、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多特征融合与状态识别网络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利用优化后的单阶段人脸检测算法RetinaFace获取人脸位置及5个标志定位,根据双眼和嘴角关键点坐标将双眼及嘴部区域分别旋转至水平并截取。对现有数据集进行重新分类,用来训练以Ghost模块为基础的眼嘴状态识别网络(EMSD-Net),并对双眼开合状态及嘴部是否哈欠进行识别。最后,根据眼嘴状态,使用单位时间眼睛闭合的百分比、持续闭眼时间和持续哈欠时间为指标进行疲劳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疲劳程度,从而起到更有效的预警效果。在NHTU-DDD、YawDD和CEW数据集基础上构建的新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疲劳特征识别准确率为95.3%,单帧疲劳检测的平均时间为32.6 ms,具有较低的误判率,且在保证检测准确率基础上,有较高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检测 RetinaFace算法 状态识别 多特征融合 Ghost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