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alladium Based Alloy for Prosthetic Dentistry: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1
作者 STEPANOVA Galina PARUNOV Vitaly +2 位作者 VASEKIN Vasily KAREVA Maria SINAGEJKINA Julia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69-272,共4页
Using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es and mechanical tests of the Pd-Au-Cu-Sn system alloys, a new palladium-based alloy has been chosen and studied in detail. It has a higher plasticity and a lower ha... Using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es and mechanical tests of the Pd-Au-Cu-Sn system alloys, a new palladium-based alloy has been chosen and studied in detail. It has a higher plasticity and a lower hardness than the Palladent alloy, widely used in prosthetic dentistry: its hardness is lower than 300 MPa, and its specific elongation is 10%~14 %. At the same time, such important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oys as the strength of adhesion to ceramics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re almost simi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hetic dentistry palladium-based allo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tests phase dia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测试序列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锐 司鑫悦 王成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干独立测试区段;其次将线路特征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化语言,提高编辑效率和人机交互体验;然后应用辅助生成工具自动生成若干条现场可执行的工程验收测试序列;最后选取真实线路作为测试对象,验证工程验收测试效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设计测试序列的方法,通过形式化语言设计的测试序列,满足工程验收要求,覆盖互联互通测试案例,能够缩短现场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CBTC 互联互通 工程测试 形式化语言 测试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邹红艳 洪问轩 +4 位作者 赵茂程 王军 王正 齐亮 谢为俊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造板检测的主要手段,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凭借着较高检测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人造板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使用方法之一,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破坏性方式,能有效检测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为人造板质量与安全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不同检测原理(脉冲反射法、脉冲透射法、衍射时差法、共振法)、不同探头数量(单个探头、双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波形(Lamb法、横波法、纵波法、表面波法)以及不同耦合方式(直接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干耦合法、空气耦合法)对超声波检测方法进行概括分类。从物理力学性能检测与缺陷检测深入分析了国内外超声波在人造板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影响超声波检测效果的原因和不同人造板在检测方法、内容上的差异。提出今后应着重关注4个方面研究重点:非接触式技术推动检测智能化与自动化;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力学性能评估效率;高分辨率成像实现缺陷可视化;化学材料引入对性能检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人造板 无损检测 物理力学性能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下梁桥纵向限位装置限位效果振动台试验研究
4
作者 朱俊 杨大海 屈宏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已成为我国中小跨度公路桥梁上最为常用的支座形式,但汶川地震后震害调查表明:对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中小跨度梁桥梁,地震作用下,由于支座与梁底钢板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主梁发生较大移位,甚至发生落梁破坏。为了研...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已成为我国中小跨度公路桥梁上最为常用的支座形式,但汶川地震后震害调查表明:对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中小跨度梁桥梁,地震作用下,由于支座与梁底钢板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主梁发生较大移位,甚至发生落梁破坏。为了研究采用缆索或黏滞阻尼器限制墩、梁相对位移、减小落梁的风险,本文以一座30m跨径的典型简支梁桥为对象,设计、制造了1/4缩比的振动台模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地震作用下缆索或黏滞阻尼器的限位效果。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缆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均具有较好的位移约束作用;可有效控制强震作用下墩梁间的相对位移,同时采用缆索或黏滞阻尼器约束后,桥墩的地震反应增加较小,可避免下部结构造成严重地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橡胶支座 中小跨径桥梁 缆索限位 黏滞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少量锌元素对SnSb8Cu4巴氏合金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戴俊豪 王太信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4,共6页
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83%的Zn元素对SnSb8Cu4巴氏合金显微组织、硬度及抗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n元素后,SnSb8Cu4基体中析出了大量细小弥散的SnSb颗粒,且倾向于沿Sn基体晶界析出,金属间化合物Cu_(6)Sn_(5)和SnSb颗粒的总体积... 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83%的Zn元素对SnSb8Cu4巴氏合金显微组织、硬度及抗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n元素后,SnSb8Cu4基体中析出了大量细小弥散的SnSb颗粒,且倾向于沿Sn基体晶界析出,金属间化合物Cu_(6)Sn_(5)和SnSb颗粒的总体积分数从14.9%增加到21.2%;室温下布氏硬度的增加不明显,但100℃下的抗蠕变能力显著提高。Zn元素的加入降低了Sb在Sn基体中的固溶度,使更多的SnSb颗粒沿晶界析出,对蠕变变形过程中晶界滑动起到钉扎作用,从而提高了抗蠕变能力。稳态蠕变阶段,压痕蠕变速率与压痕应力呈指数关系,根据实测数据推导出SnSb8Cu4和SnSb8Cu4Zn的压痕应力指数分别为2.95和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锡基巴氏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变形性能指标体系试验研究
6
作者 韩小雷 陈熹俊 +2 位作者 张垒 季静 黄烨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0-872,共13页
为修正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15-151-2019)中型钢混凝土(SRC)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12个一字型SRC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其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变形能力、位移... 为修正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15-151-2019)中型钢混凝土(SRC)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12个一字型SRC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对其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变形能力、位移延性等进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基于骨架曲线的性能状态划分方法和基于破坏现象的性能状态划分方法,两种方法确定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吻合且可相互表征,由此建立构件变形—构件损坏程度—构件承载力的对应关系;基于该研究12个试件和文献收集的92个试件共104个试件的低周往复试验结果,修正了SRC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判别准则,建立了SRC剪力墙关键性能点θ_(1)、θ_(5)、θ_(6)的回归公式。最后,基于ASCE/SEI41-13对建立的关键性能点回归公式进行超越概率调整,修正了SRC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变形性能指标 性能设计 低周往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悬摆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7
作者 鲁亮 尹铭昊 +2 位作者 夏婉秋 汪磊 张世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基底悬摆隔震(base-suspended pendulum isolation,BSPI)结构是一种新型悬挂隔震结构体系.首先介绍BSPI结构的悬挂隔震层构造和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建立BSPI结构和常规框架的有限元模型,... 基底悬摆隔震(base-suspended pendulum isolation,BSPI)结构是一种新型悬挂隔震结构体系.首先介绍BSPI结构的悬挂隔震层构造和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建立BSPI结构和常规框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了BSPI结构和常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SPI结构因设置了悬挂隔震层,整体抗侧刚度降低,罕遇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响应显著减小,仅为常规框架的1/5~1/2;通过在悬挂隔震层设置黏滞阻尼器,有效地控制了结构整体位移,相比于BSPI无控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BSPI有控结构的上部结构层间位移降低了约50%;罕遇地震作用下,BSPI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小于1/100,满足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悬摆隔震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下参数的SCNGO-SVM卡钻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涛 夏鹏 +2 位作者 李军 王彪 詹家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36,共9页
针对卡钻风险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余弦和折射反向学习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SCNG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卡钻预警模型。针对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初始解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非均匀性的特性,引入折射反向学习... 针对卡钻风险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余弦和折射反向学习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SCNG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卡钻预警模型。针对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初始解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非均匀性的特性,引入折射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北方苍鹰算法个体、正余弦策略替换原始苍鹰算法的勘察阶段的位置更新公式和正余弦策略的步长搜索因子进行改进,将SCNGO用于SVM寻参,并将模型SCNGO-SVM应用于卡钻预警。研究结果表明:SCNGO在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方面明显优于NGO、WOA(鲸鱼优化算法)及SSA(麻雀优化算法);该卡钻预警模型对于卡钻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7.33%,相较于WOA-SVM、NGO-SVM、SSA-SVM卡钻预警模型,在预测准确率和运算速度上均有较大的提升。该模型为卡钻的预测及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预警模型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性能测试 折射反向学习策略 正余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研究
9
作者 崔盼礼 贺尔铭 +2 位作者 苑强波 杨正权 王彬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8,共9页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 起落架动力学试验是研制过程中验证结构参数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且对动态过程约束条件模拟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针对固定翼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舰载飞机前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试验方法,搭建了起落架弹射突伸试验测试系统,并分别研究了在弹射起飞突伸过程中起落架关键部位载荷、加速度及缓冲器充填压力等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变化对起落架弹射起飞突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起落架牵制释放及弹射突伸过程均会使结构受到较大冲击,牵制释放过程造成上部质量垂向过载是起落架突伸时的2倍以上,起落架缓冲器压力改变对此过程影响不大;弹射突伸过程中加载速率与高压气腔充气压力对整个系统突伸能量影响较大,而缓冲器充油量、轮胎充气压力等变化对突伸能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前起落架 地面试验 牵制释放 弹射突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软件模糊测试研究综述
10
作者 孙琪明 侯刚 +2 位作者 靳文杰 黄晨 孔维强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共13页
嵌入式软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物联网通信等各类安全攸关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因此,如何快速发现并修复嵌入式软件安全漏洞变得至关重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高效的软件测试技术,能够通过自动生成大量随机数... 嵌入式软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物联网通信等各类安全攸关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因此,如何快速发现并修复嵌入式软件安全漏洞变得至关重要。模糊测试作为一种高效的软件测试技术,能够通过自动生成大量随机数据测试软件系统的可靠性,目前已逐步应用于各类嵌入式软件的漏洞发现。文中首先介绍了模糊测试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其固件设备;其次,概述了嵌入式软件模糊测试的流程,分析了其与传统软件模糊测试的区别和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嵌入式软件模糊测试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方法,包括直接模糊测试和基于仿真的模糊测试;最后,分析了嵌入式软件模糊测试效果提升可采用的优化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固件设备 安全漏洞 直接模糊测试 基于仿真的模糊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软件需求模型的MC/DC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11
作者 丁鼎 胡军 +2 位作者 王康星 董泽华 王立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3-1792,共10页
充分的测试是确保现代航空软件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而传统软件测试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航空软件领域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为自然语言描述下的航空软件需求构建变量关系模型,解析其模型语义创建需求语义树,... 充分的测试是确保现代航空软件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而传统软件测试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航空软件领域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为自然语言描述下的航空软件需求构建变量关系模型,解析其模型语义创建需求语义树,根据安全关键等级选取测试路径、生成不同的覆盖集.为缓解条件互相关联而可能导致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失效的问题,本文定义了适用于该需求模型的耦合条件判断及约束准则,提出3种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形式并给出相应的覆盖集生成方法;基于覆盖集所确定的等价类和边界,设计了合理有效的测试用例选取策略,自动生成测试用例集.最后,对一个航空软件需求实例进行形式化建模和测试用例生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用例生成 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 基于需求的测试 形式化需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生物学情境化试题命制初探
12
作者 李琳 范仲云 刘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Kimi平台为例,分析其在科学实验、生命科学史及学习、生活和实践三种情境中命制试题的效果。发现Kimi具有对复杂指令的适应性,具有获取实验数据的迅捷性,能增强题目的趣味性,能准确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同时也发现了Kimi在命题设... 以Kimi平台为例,分析其在科学实验、生命科学史及学习、生活和实践三种情境中命制试题的效果。发现Kimi具有对复杂指令的适应性,具有获取实验数据的迅捷性,能增强题目的趣味性,能准确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同时也发现了Kimi在命题设问角度和命题语言方面的不足,需要人机合力方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试题命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水率无序黄土填方地基注水增湿试验研究
13
作者 司俊泽 孙茉 +3 位作者 许健 张鉴 杨少飞 于永堂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I0002,共11页
为探究低含水率无序黄土填方地基的有效增湿方法,在兰州新区某建设工程填方区分别开展了三种不同注水方案的现场注水增湿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试验方法的增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注水方式增湿最大影响深度均未达到拟增湿深度... 为探究低含水率无序黄土填方地基的有效增湿方法,在兰州新区某建设工程填方区分别开展了三种不同注水方案的现场注水增湿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试验方法的增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注水方式增湿最大影响深度均未达到拟增湿深度,其主要原因是无序填方内部结构松散、孔隙发育,注水后水分沿优势渗流通道迁移;采用三种孔深条件(孔深6 m、13 m及21 m)进行地基注水增湿后,土层含水率的分布最为均匀,增湿效果最优;采用该方法所需的单位面积注水量最少,仅为1.61 m^(3)/m^(2),较其他两种注水方式分别减少了62%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水率 黄土填方地基 注水增湿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固化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明 刘振忠 +2 位作者 薛泽 叶梓 陈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948,共8页
深基坑、管廊肥槽、桥涵台背等工程常需要进行回填作业,流态固化土由于其自密实、自流平、自硬化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具备替代传统碾压夯实回填材料的潜力。本文依托宁波西洪大桥某管廊回填工程,研究了不同固化剂配比下流态固化... 深基坑、管廊肥槽、桥涵台背等工程常需要进行回填作业,流态固化土由于其自密实、自流平、自硬化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具备替代传统碾压夯实回填材料的潜力。本文依托宁波西洪大桥某管廊回填工程,研究了不同固化剂配比下流态固化土的无侧限强度、渗透系数、压缩特性与流动特性,并且结合现场试验探讨了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减水剂组流态固化土的强度、渗透性等服役性能指标与施工和易性均显著提升。9%水泥掺量+1%膨胀剂+0.5%减水剂试样相较9%水泥掺量+1%膨胀剂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由0.79 MPa提升到1.36 MPa,上升了72%,渗透系数下降了20.6%,压缩模量提升了25.7%;该配比的拌合后含水率为64.6%,拥有180 mm的坍落度。减水剂能有效增加固化土中的水化产物总量,形成网状络合结构链接内部土颗粒,具备良好的支撑效应,提高胶凝材料的聚合度,保证其内部结构更为致密。现场试验发现,流态固化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0.61 MPa,抗渗性能大幅提高,但较试验室数据性能损失近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固化土 废弃土 资源化利用 回填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超高层建筑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功率谱的精细化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陈禹儒 胡晓琦 +1 位作者 谢壮宁 余先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4,共11页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横风力相关计算公式适用深宽比范围较小,实际工程中的大深宽比建筑沿用现行荷载规范则会造成较大误差。为此并结合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核查所有风场模拟结果并对B、D两类地貌风场重新进行高质量的模拟,进而对3种不同高度和7种不同矩形截面尺寸的系列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验研究,由获的结构基底气动力数据拟合得到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均方根系数以及无量纲功率谱经验公式。该系列公式适用于深宽比为0.5~5的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与相对更为简洁的公式形式,并在一定的建筑高度变化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已有文献结果相比,该文试验风场更接近现行荷载规范的标准风场,所得到的拟合公式更能真实反映现行荷载规范各类地貌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横风力的实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洞试验 横风向基底气动弯矩 公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设计
16
作者 娄可可 贾思林 +2 位作者 康爱红 吴正光 张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纤维与沥青基材料界面传荷行为,设计了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微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和显微系统组成,能结合道路实际服役条件,开展不同温度下纤维-沥青胶浆界面微力学... 为了探究不同条件下纤维与沥青基材料界面传荷行为,设计了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变温微力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由微拉伸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控温系统和显微系统组成,能结合道路实际服役条件,开展不同温度下纤维-沥青胶浆界面微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类型、沥青种类和实验温度对界面剪切强度影响显著。相比于玻璃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界面剪切强度最大,改性沥青胶浆与纤维界面剪切强度优于基质沥青胶浆;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界面剪切强度逐渐降低。该实验平台可为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纤维复合材料 微力学行为 单纤维拔出实验 剪切强度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
17
作者 徐风 蒋建伟 +2 位作者 王树有 李梅 郝泽辉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针对典型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C-1,94.5%CL-20+5.5%助剂)的发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400 kg大型落锤试验对压装炸药C-1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及下限值法、特性落高法分别对该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进行表... 针对典型CL-20基高爆速压装炸药(C-1,94.5%CL-20+5.5%助剂)的发射安全性问题,开展了400 kg大型落锤试验对压装炸药C-1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及下限值法、特性落高法分别对该炸药的落锤冲击响应特性进行表征,并与同类压装炸药JO-8和JH-2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落高下3种压装炸药底部实测应力曲线及表征参数,并讨论了3种炸药撞击感度的差异及C-1炸药撞击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进的应力率表征法对炸药撞击感度的表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与其他方法对撞击感度规律的反映具有一致性。C-1炸药的特性落高(H_(50))为1 m,分别为JO-8和JH-2炸药特性落高的62.50%和50.00%;C-1炸药不发生爆轰对应的后坐应力峰值(σ_(0))为748.90 MPa,分别为JO-8和JH-2的85.42%和64.33%;C-1的安全应力率参数(C_(0))为344 GPa^(2)/s,分别为JO-8和JH-2的45.87%和39.14%。CL-20的分子结构、C-1药柱的力学性能和热-化特性是造成其撞击感度高于JO-8和JH-2撞击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基炸药 冲击响应特性 抗过载性能 大型落锤试验 安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及预测
18
作者 韩磊 张继强 +4 位作者 何祥 许起 刘云龙 苏松嵘 秦宇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90-6697,共8页
抗压强度是表征充填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地确定充填体抗压强度值,对于保障采场安全意义重大。为了探究多源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准确预测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来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以煤矸石为粗料,脱硫石... 抗压强度是表征充填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地确定充填体抗压强度值,对于保障采场安全意义重大。为了探究多源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影响规律,准确预测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来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以煤矸石为粗料,脱硫石膏、气化渣、炉底渣为细料,粉煤灰和水泥为胶凝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煤基固废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各试验因素与充填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联度,采用5-11-3的三层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结构开展不同养护龄期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预测。结果表明:浓度、气化渣和脱硫石膏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随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大,粉煤灰和炉底渣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随养护龄期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而且正交试验协同BP神经网络能减少试验次数又不失一般性,本次煤基固废充填体强度预测相关系数R为0.99987。可见,高浓度和高掺量气化渣及脱硫石膏对于要求高强度的充填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正交试验协同BP神经网络可以准确预测充填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煤基固废 强度预测 正交试验 充填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
19
作者 吴泽华 陈君宇 +7 位作者 许林勇 明煜鑫 周宇松 黄勋 付陈超 王朝晖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抗菌药物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各级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频度(DDDs)、采购金额(Cost)、药品日均费用(DDDc)、每天每1000居民用药频度(DID)的变化趋势,以2020年5月1日为带量采购政策的干预分界点,以2021年9月作为分级管理目录的干预分界点,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带量采购和分级管理政策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影响。结果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DID明显上升,但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与政策执行前相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Cost和DDDc瞬时下降,DDDc长期趋势变化显著,但Cost长期趋势变化不显著。分级管理目录更新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s、Cost瞬时下降,但长期下降趋势不显著,并且DDDc呈长期上升趋势。结论带量采购政策降低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DDDc,短期内降低了Cost;但对DDDs、Cost、DID的长期影响有限;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用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带量采购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药物利用评价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法在生物炭基有机肥料氮、磷、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20
作者 崔鑫 杨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为了提升生物炭基有机肥料中氮、磷、钾元素测定的准确性与适用性,通过对比评估两种主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NY/T 3618—2020《生物炭基有机肥料》标准采用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法,以及微波消解技术。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微波消解过程中... 为了提升生物炭基有机肥料中氮、磷、钾元素测定的准确性与适用性,通过对比评估两种主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NY/T 3618—2020《生物炭基有机肥料》标准采用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法,以及微波消解技术。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微波消解过程中的酸体系配比进行了精细优化,得到生物炭基有机肥样品最佳消煮酸系配比为:5 mL硫酸+1 mL高氯酸+2.5 mL氢氟酸,进而研发出一种适合于生物炭及其衍生制品中氮、磷、钾元素测定的微波消解新方法。对比标准方法的验证结果显示,对于生物炭基有机肥料样本,微波消解法测得的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04%~0.37%,低于标准方法,其消解效率较高,检测结果的重现性更佳,测定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有机肥 响应面试验 微波消煮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