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风储微电网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艳波 杨凯 +3 位作者 陈俊硕 姚博彬 刘维宇 武奇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混合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其功率分配策略对电池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由超级电容-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来平抑风力发电不稳定性而引起的功率波动。针对风力发电的波... 混合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其功率分配策略对电池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由超级电容-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来平抑风力发电不稳定性而引起的功率波动。针对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及不确定性,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能够把风电原始能量信号分解为固有模态分量和余量,通过能量熵理论求出功率一次分配分界点,即初始功率分配;提出利用模糊控制对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进行优化约束,自适应调整并修正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指令。利用MATLAB程序及Simulink仿真模型并结合算例分析,结果说明了提出的策略可以使蓄电池SOC波动不超过8%,超级电容SOC波动不超过10%,有效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 模糊控制 荷电状态 能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2
作者 皇金锋 陈旭 李聪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变换器主路和支路分别拟合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转化为2个独立的二阶系统模型,以此来抑制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其次,设计终端互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同时引入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进一步提高观测器的估计精度,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提高系统受到扰动时的暂态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以及Routh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抑制噪声以及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 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交叉影响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的动态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保洋 祝培旺 +4 位作者 吕洪坤 来振亚 丁历威 帅威 肖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3,I0014,共10页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 微型燃气轮机因其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灵活调度资源,填补因气象条件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能量缺口,也可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并网提供支撑。为解决微型燃气轮机在复杂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同时适应微燃机自身的强耦合、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该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燃机动态模型,并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引入模型在线修正、PI静差控制等方法,以解决线性模型难以准确调控非线性系统和全局控制问题。结果表明,构建的燃机模型在孤网模式和并网模式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8%和0.52%。提出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响应多能互补系统调度时平均相对误差相较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分别降低了36.67%和88.05%,在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具有优秀的控制性能,且展现出与调度算法很好的适配性,有较好的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仿真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优化控制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一体化变流器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杰 皇金锋 黄红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6,530,共14页
由于光照强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光伏模块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容易降低光储并网系统的暂态性能。为此,该文在光储一体化变流器中提出了一种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策略以降低暂态时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并加快功率响应速度。... 由于光照强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光伏模块输出功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容易降低光储并网系统的暂态性能。为此,该文在光储一体化变流器中提出了一种改进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策略以降低暂态时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并加快功率响应速度。首先,针对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状态变量和扰动观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引入新的误差作为ESO的调节依据以提升跟踪能力;其次,将反步设计和互补滑模控制相结合运用到状态误差反馈律中,以提升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通过改进指数趋近律减小滑模固有的抖振现象;再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反步互补滑模(BCSMC)和改进ESO的稳定性以及改进ESO的误差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StarSim实验平台对比在不同工况下的直流母线波动情况和功率响应速度,验证了所提改进SM-ADRC策略相比于传统SM-ADRC策略和PI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一体化变流器 自抗扰控制 反步设计 互补滑模控制 改进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
5
作者 刘之鹤 孙崇尚 +1 位作者 于思源 李智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335,共14页
为了抑制摩擦对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低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突破传统控制方法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首先,将正弦扫频和伪随机序列得到的频率响应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 为了抑制摩擦对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低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突破传统控制方法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首先,将正弦扫频和伪随机序列得到的频率响应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频率响应,通过Hankel矩阵辨识得到系统的阶次和参数,并量化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其次,建立粗跟踪系统的Stribeck摩擦模型,设计基于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改善低速跟踪的死区问题。最后,在多目标互补控制的框架下,采用混合灵敏度控制设计了粗跟踪系统控制器,有效解决系统性能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并与PID、干扰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PID、干扰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多目标互补控制在进行0.5 Hz正弦输入信号跟踪时的最大误差分别减少25.5%、18.9%、12.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14.8%、13.3%、14.2%,且在10~100 rad/s的工作带宽内具有更强的抗扰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综合建模方法可有效提升粗跟踪系统的建模精度,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可同时兼顾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 综合建模 Stribeck摩擦模型 混合灵敏度控制 多目标互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动力学及解耦控制方法
6
作者 李宗育 王卫杰 +3 位作者 王丽芬 任元 樊亚洪 李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0-1780,共11页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 为实现高精度磁浮转台的快速响应和振动抑制,针对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的高精度解耦控制问题,首先阐明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RLFMB)工作原理,基于等效磁路法对单个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进行动力学建模,构建转子四自由度平转运动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内模结构的解耦控制器,通过补灵敏度函数Bode图验证内模控制器强鲁棒的特点。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跟踪性能上,偏转、平动的响应时间分别较PID控制方法降低59.3%和28.2%;抗扰性能上,偏转、平动干扰残余量较PID控制方法降低38.8%和86.2%,此方法可应用于平台对载荷系统的高精、高稳、高动态指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力磁悬浮万向稳定平台 径向洛伦兹力磁轴承 解耦控制 补灵敏度函数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电网保供和消纳的梯级电站水位控制方法
7
作者 谢蒙飞 徐航 +3 位作者 张俊涛 周娜 刘斌 程春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9,共9页
挖掘并利用水电长周期大规模调节能力,对提升电网季节性保供和风光消纳水平至关重要,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在长期尺度上界定龙头水电站关键时间节点水位控制范围。以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径流-风光发电能力组合场景集为输入,构建支撑电网保供和... 挖掘并利用水电长周期大规模调节能力,对提升电网季节性保供和风光消纳水平至关重要,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在长期尺度上界定龙头水电站关键时间节点水位控制范围。以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径流-风光发电能力组合场景集为输入,构建支撑电网保供和风光消纳的梯级水电长期多目标随机优化调度模型。以云南省澜沧江水电基地为应用实例,有效界定了满足电网保供和消纳调节需求的小湾、糯扎渡龙头水电站水位控制区间,并探析了其在不同径流和风光占比下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该水位控制区间验证有效性大于95%,可为电网制定龙头水电站长期水位调用计划提供支撑,且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水电对于新能源的灵活性调节能力被不断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风光多能互补 龙头水电站 梯级水电站 多目标优化 长期优化调度 流域水位区间控制 澜沧江水电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多目标互补控制
8
作者 张桂林 徐淑亮 刘浩天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0,共7页
针对存在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测量噪声的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跟踪控制问题,以及单一控制结构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互补的鲁棒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正弦扫频辨识方法建立系统标称模型和系统乘性不确定性模型,设计PI... 针对存在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测量噪声的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跟踪控制问题,以及单一控制结构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互补的鲁棒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正弦扫频辨识方法建立系统标称模型和系统乘性不确定性模型,设计PI控制器以满足较高的跟踪性能,同时设计H_(∞)控制器以克服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鲁棒性。其次,综合PI控制器与H_(∞)控制器,采用多目标互补控制架构设计一个鲁棒控制器,有效解决系统鲁棒性与最优性能之间的冲突问题。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空载时的调节时间缩短至H_(∞)控制器的83.8%,施加2 N·m负载时的转速跌落为PI控制器的48.7%,有效结合了H_(∞)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和PI控制器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辨识 鲁棒控制 H_∞控制 模型不确定性 多目标互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孟斌 张超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通过动态调整各能源单元的出力比例,平抑功率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并网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光伏消纳率、降低储能循环次数,并显著提升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光伏电站 柔性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Lurie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刚 朱红求 +1 位作者 阳春华 胡春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510-3515,共6页
The problem of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ler design which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s and data dropout problems network-induced delays are assumed to be time-varying and bounded, for Lurie networked control sys... The problem of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ler design which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s and data dropout problems network-induced delays are assumed to be time-varying and bounded, for Lurie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s) is investigated, in a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 By considering that the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lay and its upper bound, employing a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and an integral inequality approach, an improved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NCSs i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resulting condition is extended to design a less conservative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by employing an improved cone complementary linearization (ICCL) algorithm.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network-induced delay cone complementary linearization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自抗扰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皇金锋 周杰 黄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71-2181,共11页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 为了提高储能变流器(PCS)的动态性能,设计基于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互补滑模控制(CSMC)的改进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将改进ADRC策略应用于PCS的双向DC/AC变流器电压外环.改进ESO为降阶级联ESO以提高状态变量和系统总扰动的估计速度,增加扰动估计能力;更改PD控制为CSMC以设计状态误差反馈律,提升PCS的系统鲁棒性;设计改进指数趋近律以抑制抖振现象.为了证明改进ADRC策略相较于PI控制和传统ADRC的优越性,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相关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ADRC策略减小了PCS暂态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提高了PCS交流侧功率响应速度,改善了交流侧的输出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PCS) 自抗扰控制(ADRC) 降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互补滑模控制(CSMC) 改进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利民 兰骁儒 +1 位作者 赵世杰 李政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45-6356,共12页
为了提高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新思想。首先,将多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视为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无向通信拓扑图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同时,设计了固定... 为了提高多电机转速协同控制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一致性的多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协同控制新思想。首先,将多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视为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设计了基于无向通信拓扑图的固定时间一致性协议;同时,设计了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估计扰动并在一致性协议中引入前馈补偿,从而得到期望的q轴电流。然后,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框架下设计了固定时间互补滑模电流控制器,用于跟踪q轴参考电流。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分别证明了控制器和观测器可以在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的情况下实现固定时间内收敛。最后,在三台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上与传统偏差耦合控制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永磁同步电机 多智能体系统 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 固定时间互补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汛期库水位动态控制的水-光互补中短期调度研究
13
作者 张玉胜 李爱云 +1 位作者 赵雪花 王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199,共5页
为解决大规模水-光互补系统在非汛期的多时间尺度耦合调度难题,阐明了库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模式下的水-光中短期互补的基本原理,分别构建了考虑非汛期库水位动态控制的水-光互补中期和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以青海省黄河上游班多... 为解决大规模水-光互补系统在非汛期的多时间尺度耦合调度难题,阐明了库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模式下的水-光中短期互补的基本原理,分别构建了考虑非汛期库水位动态控制的水-光互补中期和短期多目标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以青海省黄河上游班多水-光互补系统为例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模式相比,库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模式下水库非汛期日初库水位平均增高0.94~1.17 m,水电日均发电水头平均提高0.06%~0.80%;非汛期水-光互补系统发电量提高0.221%,弃光电量降低0.025%。因此,非汛期库水位动态控制调度可提高水-光中短期互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 中短期调度 库水位 动态控制 非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起降系统的互补滑模与情感神经网络控制
14
作者 贾超 高诗鉴 +1 位作者 高铭 谷海青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利用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逼近系统未知扰动项,给出神经网络权重的自适应律,形成一套新型的复合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垂直起降机的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佳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机 互补积分滑模 情感神经网络 偏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5 nm CMOS SOI工艺的毫米波双频段低相噪压控振荡器设计
15
作者 陈喆 王品清 +2 位作者 周培根 陈继新 洪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1-2169,共9页
本文基于4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绝缘体上硅工艺(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Silicon On Insulator,CMOS SOI)设计了一款支持5G毫米波24.25~27.5 GHz和37~43.5 GHz双频段的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 本文基于4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绝缘体上硅工艺(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Silicon On Insulator,CMOS SOI)设计了一款支持5G毫米波24.25~27.5 GHz和37~43.5 GHz双频段的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基于CMOS SOI工艺良好的晶体管开关特性,结合开关电容阵列及开关电感方案,提高宽带调谐电容、电感Q值,扩展VCO工作频段,降低相位噪声.同时,输出匹配网络也采用开关电容切换方式,实现了5G毫米波双频段良好阻抗匹配及稳定功率输出.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VCO可以完整覆盖5G毫米波双频段24.25~27.5 GHz和37~43.5 GHz,低频段输出功率-4.8~0 dBm,高频段输出功率-6.4~-2.3 dBm.在24.482 GHz载频,1 M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为-105.1 dBc/Hz;在43.308 GHz载频,1 M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为-95.3 dBc/Hz.VCO核心直流功耗15.3~18.5 mW,电路核心面积为0.198 mm^(2).低频段(高频段)的FoM(Figure of Merit)及FoMT优值分别达到-181.3 dBc/Hz(-175.4 dBc/Hz)、-194.3 dBc/Hz(-188.3 dBc/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绝缘体上硅工艺 压控振荡器 5G毫米波 双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互补系统一次调频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博 吴水军 +3 位作者 黄柯昊 周子超 邓涵 徐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21,共10页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动时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并网节点频率响应的频域解析式;最后根据解析式分析调频死区和调频控制参数等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水风光互补系统联合调频方案。在仿真软件PSD-BPA中搭建四机系统及实际电网的仿真模型,对调频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多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系统一次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频率响应 下垂控制 水风光互补系统 死区 水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神经网络滑模与预测控制
17
作者 丁豪 于海生 +1 位作者 孟祥祥 满忠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3-1832,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系统转子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互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PMSM数学模型,利用Elman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实现对P...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系统转子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互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PMSM数学模型,利用Elman神经网络来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实现对PMSM高度的位置跟踪。然后,提出了一种PMSM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相当于高增益的比例控制方法,从原理上增加了电流环的带宽,从而改善电流环的性能。计算机仿真和半实物仿真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矢量控制相比,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有效提高了电流环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互补滑模控制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ELMAN神经网络 互补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深部热能存取一体化系统研究
18
作者 张瑞瑛 苏伟 +3 位作者 刘琪 李延朋 杨亮 冯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共7页
为解决我国煤矿资源深部开采时的热害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深部热能存取一体化系统的设想,剖析了该系统的内涵与技术框架,介绍了该系统内井下围岩取能系统、地面热交换系统、蓄热系统及智能监控系统协同运行过程。该系统在巷道围岩水平... 为解决我国煤矿资源深部开采时的热害问题,提出了一种矿井深部热能存取一体化系统的设想,剖析了该系统的内涵与技术框架,介绍了该系统内井下围岩取能系统、地面热交换系统、蓄热系统及智能监控系统协同运行过程。该系统在巷道围岩水平钻孔并布置取热换热器提取围岩地热能,经井下热泵机组进行地热能的转换与输送,部分热能用于地面供热系统,富裕热能储存于蓄热系统以达到工作面降温需求。阐述了围岩热能高效提取、地下空间充填蓄热,集成稳定性控制、污染物防治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提出建立地面井下空间维度上的热能“共建—共储—共享”模式。针对系统运行优化管理,考虑以热需求与冷需求为双重目标配置优化开采工艺与运行策略的协同度,提出将工作面风流温度降至26℃时所采集的岩层热量为地面供热量及采空区储热量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害治理 热能提取与储存 多能互补 清洁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多能互补发电调度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3
19
作者 申建建 王月 +4 位作者 程春田 李秀峰 苗树敏 张一 张俊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71-3884,共14页
以水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未来也将是中国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兑现碳减排承诺的现实选择。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概况及典型水风光互补实际工程,提炼总结了互补系... 以水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未来也将是中国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兑现碳减排承诺的现实选择。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概况及典型水风光互补实际工程,提炼总结了互补系统发电调度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大规模风光电站群以何种形式参与调度、间歇性时空发电规律如何描述、风光电站群与水电站群在长期、短期等时间尺度上如何协调运行;针对这些问题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水风光互补协调研究方法及特点,并从风光电站集群汇聚、集群出力描述、及集群模式下水风光互补系统长期、短期协调建模与求解思路,阐述了技术实现过程,期望为我国多能互补工程实际运行提供切实可用的技术手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水风光系统 出力不确定性 灵活性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组网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志锋 舒杰 崔琼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分析比较直流母线、交流母线微电网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散式多能互补的大规模微电网系统。针对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和孤网运行模式,分别研究了不同的控制策略。为了对微电网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研究开发了一整套微... 在分析比较直流母线、交流母线微电网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散式多能互补的大规模微电网系统。针对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和孤网运行模式,分别研究了不同的控制策略。为了对微电网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研究开发了一整套微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软件。结合某工业园区微电网示范工程系统建设,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系统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微电网 控制策略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