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娟 江思卫 黄钰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形成良好的发展利用空间格局是有利的。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资料收集方法,梳理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 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林地管理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形成良好的发展利用空间格局是有利的。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资料收集方法,梳理林地管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对林地管理造成的冲突和影响。结果表明,广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林地面积比例达91.2%,林地管理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为28.7%,两者在管理目的、监管内容、管理手段、管理强度等方面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林地管理面临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属性时自然要素边界不匹配、林地经营利用主体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林地管理要求理解模糊、生态保护红线内外同类林地管理强度相差较大、林地管理措施和强度还存在矛盾冲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4项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林地管理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管理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GIS空间叠加分析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四叉树索引的矢量地图叠加分析算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鹏 李津平 +2 位作者 白予琦 钱贞国 杨崇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4,T009,共6页
地图叠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 首先采用多边形穷举求交方法计算出线段相交点 ;然后运用引入 /引出交点交替配对的叠加结果弧段生成原则 ,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面面叠加双重循环算法 ;对传统四叉树的空间分割和结点分配方法进行... 地图叠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GIS空间分析功能 首先采用多边形穷举求交方法计算出线段相交点 ;然后运用引入 /引出交点交替配对的叠加结果弧段生成原则 ,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面面叠加双重循环算法 ;对传统四叉树的空间分割和结点分配方法进行改进 ,并利用改进的四叉树空间索引及其对空间数据的高效存取机制 ,对文中叠加算法进一步完善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该算法已成功地应用在商业化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Beans开发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叠加分析 多边形求交 四叉树 空间索引 地图叠加 GIS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36
3
作者 白淑英 张树文 +1 位作者 宝音 阿拉坦图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21,26,共5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降水量和温度数据叠加分析后,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农林牧业用地,利用土地资源特性进行诊断,衡量其对农林牧业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并将其结果划分出等级,为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空间地域分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适宜性评价 空间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莉娜 赵文武 +1 位作者 吕一河 刘源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68-3377,共10页
以陕西省延安市1985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1∶25万景观单元类型图,1∶5万地形图等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 9.3软件,采用多距离空间聚类、景观单元类型转移矩阵、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景观格局的演... 以陕西省延安市1985年、2000年和2008年三期1∶25万景观单元类型图,1∶5万地形图等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基于ArcGIS 9.3软件,采用多距离空间聚类、景观单元类型转移矩阵、空间数据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延安市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市的景观是由林地、灌木、草地和农田等基本景观单元构成的复合景观;研究期间农地面积急剧减少,流失的农地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灌木和聚落,除农地和裸地外,其他景观单元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85—2008年,林地、灌木和草地聚集的最大尺度减小,而农田聚集的最大尺度变大,农田和草地的空间聚集强度明显小于林地和灌木;延安市主要景观单元类型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1100—1500 m之间的区域和坡度范围7—21°之间的区域,但农田向聚落的演变主要发生在海拔较低(900—1300 m)、坡度较缓(<7°)的平川缓丘地带。1999年之前,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延安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而1999年之后,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重建措施成为延安市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演变 多距离空间分析 空间分异 空间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部平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RS-GIS集成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杜崇 林年丰 +1 位作者 汤洁 李昭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72,共7页
近20年来,吉林西部平原生态环境显著恶化,土地盐碱化、沙化、草地退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往人们很少从土地利用/覆盖(LUCC)变化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应用1989、2001年的TM卫星影像数据和RS GIS集成技术进行土地利... 近20年来,吉林西部平原生态环境显著恶化,土地盐碱化、沙化、草地退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往人们很少从土地利用/覆盖(LUCC)变化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应用1989、2001年的TM卫星影像数据和RS GIS集成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监测,遥感影像解译,采用空间信息叠加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信息,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两增(耕地、盐碱地)三减(草地、水体、湿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驱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遥感解译 空间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3-2012年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颉耀文 姜海兰 +2 位作者 王学强 马宗义 陈云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6-792,共7页
以1963-2012年的14期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典型样本年的绿洲空间分布情况,并将其分解为"增"和"减"两种过程分别进行了分析;利用格网化手段和GIS叠置分析功能,基于绝对累积变化率、相对累... 以1963-2012年的14期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典型样本年的绿洲空间分布情况,并将其分解为"增"和"减"两种过程分别进行了分析;利用格网化手段和GIS叠置分析功能,基于绝对累积变化率、相对累积变化率和绝对相对累积变化率的联合使用,对绿洲的时空变化类型进行了划分;利用绝对累积变化率分析了绿洲变化的剧烈程度。研究表明:50 a间除少数几个时期外,额济纳绿洲总体呈扩张趋势,2012年相对于1963年增加了87.05%;额济纳旗绿洲的时空变化可以划分为"增加"、"减少"、"波动"和"稳定"四种类型,其中"波动"变化区占87.2%,是主导性变化类型;绿洲变化剧烈程度的空间差异很大,总体而言,三角洲核心区域的剧烈程度最低,三角洲边缘地区剧烈程度较高,其中尤以东部边缘的农垦区最为明显;额济纳旗绿洲50 a间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下游型绿洲深受上中游来水量影响而不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格网化 叠置分析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多级网格索引的矢量地图叠加分析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少华 钟耳顺 +2 位作者 卢浩 张小虎 张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0,69,共5页
矢量地图叠加分析在实际场景使用中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因此算法整体分析效率的提升尤其重要。该文重点针对较大多边形对象和大量较小多边形对象的叠加分析使用场景,提出了一种有较强针对性的基于非均匀多级网格索引的... 矢量地图叠加分析在实际场景使用中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因此算法整体分析效率的提升尤其重要。该文重点针对较大多边形对象和大量较小多边形对象的叠加分析使用场景,提出了一种有较强针对性的基于非均匀多级网格索引的矢量地图叠加分析(Non-uniform Multi-level Grid Index Overlay,NMGIO)算法,包括索引构建、网格过滤、叠加计算、拓扑构面4个步骤,通过对待分析数据集和叠加对象双向建立非均匀多级网格索引,利用数据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根本上提升叠加分析效率。同时给出了算法整体时间复杂度和由C语言实现的原型系统叠加分析效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矢量地图 非均匀多级网格 空间索引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的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提取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广斌 安裕伦 +2 位作者 张雅梅 谷花云 张宏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3-96,110,共5页
坝子(山间平坝)是贵州农业的发祥地,也是聚落、工矿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但其面积(包括河谷平坝)仅占全省总面积的3%(据《贵州国土资源》1987.2)。其中万亩(666.7hm2)以上的大坝到底有多少,在历来统计资料和相关论述中却从未有过确... 坝子(山间平坝)是贵州农业的发祥地,也是聚落、工矿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但其面积(包括河谷平坝)仅占全省总面积的3%(据《贵州国土资源》1987.2)。其中万亩(666.7hm2)以上的大坝到底有多少,在历来统计资料和相关论述中却从未有过确切数值,但这一直是上级领导部门和全省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数据。为此,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验证,取得了客观而又详实的数据,更新了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和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有利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万亩大坝 信息提取 3S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 GIS RS GPS 形状指数 空间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两个地学基础空间分析算法的并行实现及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效民 潘景山 +1 位作者 孙占全 顾卫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1,39,共5页
研究了两个基础空间分析算法(大量线段求交、点面叠加)的实现方法,并基于单机多核环境,利用OpenMP实现了并行算法。通过分析并行算法,得到了无法取得线性加速比的原因,即负载不均衡,内存管理采用全局方法,仍然是"串行"的。基... 研究了两个基础空间分析算法(大量线段求交、点面叠加)的实现方法,并基于单机多核环境,利用OpenMP实现了并行算法。通过分析并行算法,得到了无法取得线性加速比的原因,即负载不均衡,内存管理采用全局方法,仍然是"串行"的。基于此,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排序并利用OpenMP的动态调度方式进行调度;改进了现有的并发内存分配技术,并将其用于并行算法的内存管理。利用以上方法对并行算法进行了优化,测试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近线性加速比,单机四核环境下,每个核心的计算效率不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求交 点面叠加 并发内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叠加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宜舟 吴立新 +1 位作者 郭甲腾 刘善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85-1590,共6页
在国土空间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传统串行叠加分析计算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性能已达极限,需研究并行化方法,以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提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效率.在分析基于多空间对象叠加综合评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数据... 在国土空间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传统串行叠加分析计算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性能已达极限,需研究并行化方法,以利用更多的计算资源提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效率.在分析基于多空间对象叠加综合评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数据预处理方法、空间数据划分方法及并行空间索引,提出并实现了以并行叠加分析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西南四省的国土空间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应用实验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传统方法性能提升了至少30倍,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解决了传统架构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计算效率低或无法胜任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并行空间索引 空间数据划分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赋值技术与动态网格的空间数据组织策略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俊 李雪铭 +2 位作者 曹永强 孙才志 李党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 利用一种动态网格,通过空间数据赋值技术,将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以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完全的矢量格式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的优点,以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赋值技术和动态网格系统实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网格系统 空间叠置分析 赋值技术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与空间叠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评价中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贺瑜 刘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1-253,共3页
以湖北省建始县为例,研究了海拔、坡度和坡向与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在MapGIS支持下,该文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及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实现了该模型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数字化定量评... 以湖北省建始县为例,研究了海拔、坡度和坡向与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在MapGIS支持下,该文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及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实现了该模型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数字化定量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的特点,可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沙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流域退耕还林方案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喻丹 董晓华 +3 位作者 彭涛 刘冀 刘超 刘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60-270,共11页
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中国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退耕还林方案,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淮河上游的息县流域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现状... 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中国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制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退耕还林方案,以平衡生态、经济和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淮河上游的息县流域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依次模拟各子流域的退耕还林操作得到泥沙削减系数,另一方面通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与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叠置分析得到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的GDP损失系数,据此分别构成退耕还林的减沙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优化求解子流域尺度的退耕还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SWAT模型对研究区径流和泥沙的模拟精度较高,Nash系数分别在0.90和0.70以上,决定系数均大于0.80,且百分比偏差均控制在-20%~20%以内,可认为SWAT模型能够用于评估退耕还林的泥沙削减效果;2)子流域泥沙削减系数范围为26.70~2675.85 t/km^(2),并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流域上游的河源区实施单位面积的退耕还林能够取得更好的泥沙控制效果;3)子流域GDP损失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增加也有子流域出现了GDP的减小,对比发现在行政市或县主要居民点所在的子流域进行退耕还林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4)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到的退耕还林方案集将人均耕地面积维持在1.04×10^(−3)~1.54×10^(−3) km^(2),明显高于粮食安全的警戒水平,同时该方案集能够在仅损失30.13%~37.67%经济产值的同时将泥沙产量削减53.54%~69.86%,并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侵蚀水平。该研究提出的基于生态减沙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子流域尺度退耕还林优化方法可为流域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规划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泥沙 退耕还林 SWAT模型 空间叠置分析 多目标遗传算法 淮河息县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世莲 王媛媛 +2 位作者 张青峰 罗倬 鱼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90-4394,共5页
以甘肃省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测定区域经济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GIS技术和Deoda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差异,对2000-200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年以来甘肃省... 以甘肃省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测定区域经济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GIS技术和Deoda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差异,对2000-200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年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2002年后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且极化现象严重;2008年县域经济的集聚性增强,总体差异减小,扩散效应增强。②从空间上看,甘肃经济发展呈"哑铃"型的空间格局,县域经济的集聚性程度可分为河西地区经济集聚性显著区域(HH)、中部集聚性变化较大区域(HL,LH)和陇东集聚性显著区域(LL)。③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集聚的总体地理分布分为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空间自相关 区域经济差异 Morans’I指数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鱼骨模型的岩溶塌陷区风险评价——以柳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玉良 王根厚 李志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文章以广西柳州地区岩溶塌陷区为研究实例,对研究区岩溶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考虑了鱼骨模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要素断裂的分级影响,建立了断裂的分级缓冲区,进而划分了五个综合要素图层,基于改进的鱼骨模... 文章以广西柳州地区岩溶塌陷区为研究实例,对研究区岩溶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和分析。考虑了鱼骨模型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要素断裂的分级影响,建立了断裂的分级缓冲区,进而划分了五个综合要素图层,基于改进的鱼骨模型对各影响因素矢量数据格式的要素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绘制出"柳州地区岩溶塌陷风险预测区划图"。由区划图可知,已发现的塌陷群75%以上均落在强风险与中等风险区内,强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总分布范围约为研究区总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在柳州地区中南部,覆盖层厚度较薄,较容易发生岩溶塌陷。已发现塌陷群25%以下分布在弱风险区以及很弱风险区内,主要分布在柳州地区的北部和西部,发生岩溶塌陷的概率较小。建议城市规划和建设选择在很弱风险区和弱风险区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地区 矢量数据 空间叠加分析 分级缓冲区 塌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合作与并行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英伟 汪小林 许卓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07-1314,共8页
面向海量空间信息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空间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 ,合作和并行是多Agent系统的特点 介绍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系统Geo Agents ,该系统主要由GuServer ,Facilitator,接口Agent,GIS功能Agent等组成 对Geo ... 面向海量空间信息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空间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 ,合作和并行是多Agent系统的特点 介绍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系统Geo Agents ,该系统主要由GuServer ,Facilitator,接口Agent,GIS功能Agent等组成 对Geo Agents系统中的合作和并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接口A gent间的合作以及在接口Agent控制下的合作 ;并行则主要依靠GIS功能Agent来完成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同构合作并行、异构合作并行以及互斥并行 最后 ,以空间数据导航和叠加分析作为实例 ,验证了Ge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 并行处理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森林与湿地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闫秀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选择对森林和湿地负离子密度影响较大的几个生态因子,采用ALOS遥感影像、区划图、地形图,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数据,借助于变异分析和3S技术的空间插值及叠加分析方法,对青岛市森林和湿地进行大尺度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选择对森林和湿地负离子密度影响较大的几个生态因子,采用ALOS遥感影像、区划图、地形图,结合少量地面调查数据,借助于变异分析和3S技术的空间插值及叠加分析方法,对青岛市森林和湿地进行大尺度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植被生长初期负离子最大影响矢距为10m,生长中期最大影响矢距为40m。2)不同林种释放负离子顺序:生长初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湿地>经济林,生长中期,经济林>湿地>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3)生长初期一二级分布在市区、胶州和崂山区,平均密度1651个·cm-3,平均相对湿度35.38%,平均温度16.05℃,面积77.01km2,其中林地面积40.85km2,湿地面积0.37km2,森林覆盖率53%。生长中期一二级分布在莱西南部、即墨、城阳、市区、崂山、胶州湾、胶州、平度、胶南地域,平均密度3550个·cm-3,平均相对湿度67.43%,平均温度26.77℃,面积5687.58km2,其中林地面积2380.25km2,湿地面积为472.07km2,覆盖率42%,且负离子平均密度在3550个·cm3以上的面积占青岛市面积的53%,且生长中期负离子密度是生长初期的4倍。4)经济林具有同样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空间分布 变异分析 空间插值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玉米县域种植环境信息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丽丽 朱德海 +2 位作者 张晓东 杨建宇 汪维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612-10614,共3页
为解决玉米县域种植环境信息不充分、地理尺度与种子产品推广营销需求对应性差的问题,将GIS技术与种植环境信息数据相结合,利用GIS的图形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县域范围内影响玉米生长的种植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现有的数据精度能够满... 为解决玉米县域种植环境信息不充分、地理尺度与种子产品推广营销需求对应性差的问题,将GIS技术与种植环境信息数据相结合,利用GIS的图形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县域范围内影响玉米生长的种植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现有的数据精度能够满足种子公司或企业的信息需求,并能为其制定推广策略和分区域销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化 空间插值 分带统计 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叠加分析中的分而治之算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峙 陈朝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230-232,共3页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由CAD格式转换为GIS格式后需重新为图斑对象设置土地分类编码属性,为了提高海量空间数据情况下自动赋值的效率,研究了将分而治之算法应用于海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以提高效率的方法。研究表明,对于所有需通过空间叠加分...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由CAD格式转换为GIS格式后需重新为图斑对象设置土地分类编码属性,为了提高海量空间数据情况下自动赋值的效率,研究了将分而治之算法应用于海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以提高效率的方法。研究表明,对于所有需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来确定不同图层空间对象间的空间关系的问题,均可以采用分而治之方法来降低时间复杂度。在最小化分割的情况下,基于四叉树空间索引,分而治之算法可以使此类应用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为O(nlbn)。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在海量空间数据处理中的效率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而治之 空间叠加分析 四叉树 数据转换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关系复合的矢量多边形图形拓扑叠置分析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顺平 叶罕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78-1685,共8页
矢量多边形图形拓扑叠置是挖掘和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重要空间分析方法,现有方法主要针对简单要素模型,未考虑图形要素间空间关系的复合运算.为使矢量多边形图形空间叠置能在有利于空间关系复合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提出一种基于线-面运算... 矢量多边形图形拓扑叠置是挖掘和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重要空间分析方法,现有方法主要针对简单要素模型,未考虑图形要素间空间关系的复合运算.为使矢量多边形图形空间叠置能在有利于空间关系复合的操作模式下进行,提出一种基于线-面运算的矢量多边形拓扑叠置分析算法.对参与叠置的2幅矢量多边形图形,分别将其中一幅图形的矢量链段与另一幅图形的面域图进行线-面叠置运算和空间关系复合处理,检测出矢量图形中跨越面域图多边形的链段并进行分解;通过面向叠置模式的链段筛选和结点匹配、空间关系构建等,最终生成含空间拓扑关系的结果多边形图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效率,非常适用于面向空间关系复合的复杂矢量多边形图形空间拓扑叠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多边形 拓扑叠置 空间分析 空间关系复合 线-面叠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