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一项单中心5年回顾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5 位作者 吴波 蔡小军 黄琴红 王大鹏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724例肺移植受者中,2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由2019年的54.2%降低至2023年的22.8%,呈逐年下降趋势(Z=30.98,P<0.001)。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3.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37.1%)、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3.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3%、58%和1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67%。结论近5年肺移植受者的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2
作者 李梦薇 韦柳华 +5 位作者 罗国兰 朱虹贞 林盛张 陈丽坤 蒋利君 王海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共收集到临床分离株26 2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9%,革兰阴性菌72.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0.0%和 72.2%。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均未发现两者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但有少数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分别为691株和123株;两组菌株中PRSP分别为0.4%和1.6%,但均未发现有中介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的检出率三年间分别为1.2%、1.2%、13.8%;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菌株(CRPae 和CRAba)三年间分别为10.7%、17.5%、14.3%和68.4%、75.2%、77.3%。1 26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各为84.6%和15.4%,两组菌株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9.4%和46.8%;产酶株对氨苄西林耐药,但在不产酶株中已经发现有少数的氨苄西林耐药(BLNAR)株,其检出率为27.0%。结论 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严峻,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菌株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和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及CRO的主动筛查。临床应多送检疑似感染部位的标本,在药敏报告发出前首先经验用药,待收到药敏报告后,再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药敏试验 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仪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对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影响
3
作者 章艳菊 周小娣 +3 位作者 张海峰 陈红 焦碧鸯 顾李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进前)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2月(改进后)的住院患者为改进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样本送检率、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和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改进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2.18%vs 32.93%,P=0.003;39.99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vs 44.19 DDD/100人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和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52.01%vs 23.64%、87.74%vs 77.71%,均P<0.001),临床微生物样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77%vs 80.11%,P<0.001),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40.45%vs 48.42%、29.65%vs 43.17%,均P<0.001)。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通过不断循环逐步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持续改进 病原学样本送检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53(Fe、Al)/PSf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梅 李博 +2 位作者 甘磊 尤涵博 赵维雪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Al)亲水性材料,与聚砜(PSf)共混并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MIL-53(Fe、Al)/PSf共混膜。探究了MIL-53(Fe、Al)的添加质量分数对共混膜的结构和亲水性、渗透性、截留性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双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Al)亲水性材料,与聚砜(PSf)共混并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MIL-53(Fe、Al)/PSf共混膜。探究了MIL-53(Fe、Al)的添加质量分数对共混膜的结构和亲水性、渗透性、截留性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IL-53(Fe、Al)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3%时,与原膜相比,水接触角降低了28.81°,达到54.78°;纯水通量提高了10.21倍,达到179.15 L/(m^(2)·h·bar)。MIL-53(Fe、Al)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Sf超滤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有机框架 聚砜 共混膜 亲水性 抗污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在产企业污染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基于时移高密度电法的应用
5
作者 冯世进 陈佳卓 +3 位作者 高梦雯 张晓磊 吴强 肖钰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3-1334,共12页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已逐步应用于环境岩土领域,但针对软土区域有机污染识别的适用性仍缺少系统论证和应用实例。通过对上海某化工企业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并采用钻孔取样验证和污染特征相关性分...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已逐步应用于环境岩土领域,但针对软土区域有机污染识别的适用性仍缺少系统论证和应用实例。通过对上海某化工企业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并采用钻孔取样验证和污染特征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有效地识别了该企业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场地污染区域均呈现局部高阻(70Ω·m以上)和局部包裹状的显著特征,通过钻孔开挖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软土区域判别非水相有机污染的有效性;对纵向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发现污染区域点位电阻率随深度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并具有较低的相关性;根据污染划分结果建立长期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相关性理论的连续ERT监测信息定量评价方法,并通过入渗试验全过程反演计算图像相关系数,可实现非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预警,为企业的污染泄漏快速判定、监测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 有机污染物 反演图像 相关性分析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ZIF-67/水性环氧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
6
作者 黄亚文 张田田 +3 位作者 邓莉 张炜亮 陈俊 胡程耀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针对氧化石墨烯(GO)无自修复性能和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MOFs)聚合物的腐蚀介质屏蔽性能较弱等实际问题,将具有主被动协同防腐作用的GO/MOFs复合纳米颗粒作为防腐填料,加到水性环氧树脂涂层(WEP)中从而提升防腐性能。通过微观形貌观察、... 针对氧化石墨烯(GO)无自修复性能和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MOFs)聚合物的腐蚀介质屏蔽性能较弱等实际问题,将具有主被动协同防腐作用的GO/MOFs复合纳米颗粒作为防腐填料,加到水性环氧树脂涂层(WEP)中从而提升防腐性能。通过微观形貌观察、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和盐水浸泡实验对涂层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涂层的吸水率比纯WEP涂层降低6%。在3.5%盐水中浸泡7 d后,复合纳米填料的添加量达到0.3%时,复合涂层的阻抗模量仍能保持1.9×10^(8)Ω·cm^(2),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沸石类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 水性环氧树脂涂层 MOFS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南丁格尔到AI时代:医疗保健环境清洁的百年演进与未来展望
7
作者 倪晓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s)依然是全球患者安全的重大挑战。近十年来,被污染的无生命的环境表面已被确认为易感患者感染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医务人员手污染的主要途径。医疗保健环境卫生在感染预防与控制(IPC)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重新审视,...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s)依然是全球患者安全的重大挑战。近十年来,被污染的无生命的环境表面已被确认为易感患者感染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医务人员手污染的主要途径。医疗保健环境卫生在感染预防与控制(IPC)中的关键作用得到了重新审视,成为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和HAIs防控中重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NPIs)之一。改善医疗保健机构环境卫生,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AIs发病率和病原体的定植率,还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这些观点已在业内形成广泛共识。本文旨在探讨医疗保健机构环境清洁的历史演变,已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以及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环境表面 环境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防腐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筱月 王璐瑶 +1 位作者 马晓慧 王燕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1,共11页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金属结构材料,然而耐腐蚀性差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为了解决镁合金在应用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被逐步应用到镁合金表面。MOFs由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丰富、结构组成可控、易于功能化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防腐材料。综述了2020年以来镁合金表面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防腐应用。首先根据不同的制备方式,将MOFs在镁合金上的合成分为粉体制备和原位合成,综述了沉积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法等常见合成手段;其次从缓蚀剂、保护涂层、填料和纳米容器4个方面介绍了MOFs在镁合金上的防腐应用,探讨了不同功能MOFs在镁合金表面的防腐蚀效果,与传统防腐材料相比,MOFs新型材料具有pH响应、可设计性强等特点,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MOFs作为防腐材料时异相制备困难、涂层较薄等不足之处,对其在镁合金表面防腐应用做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金属有机框架 防腐材料 涂层 填料 纳米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喷涂耐高温涂层的技术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曹仁伟 李海燕 +6 位作者 桂林 张建英 孙坤 宋慈 高梦岩 贺辉 刘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3,86,共13页
耐高温涂层在众多领域均拥有着关键的热防护功能。对于实际应用,空气喷涂设备简单、施工便捷,在大面积涂层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重点探讨了可空气喷涂的耐高温涂层,具体包括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两大类。有机耐高温涂层方面,针... 耐高温涂层在众多领域均拥有着关键的热防护功能。对于实际应用,空气喷涂设备简单、施工便捷,在大面积涂层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重点探讨了可空气喷涂的耐高温涂层,具体包括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两大类。有机耐高温涂层方面,针对其耐温极限,重点阐述了4个提升涂层耐热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有机无机杂化、杂环聚合物、隔氧保护以及成膜物再生耐高温涂层,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涂层的原理、特点及优缺点。有机无机杂化和杂环聚合物耐高温涂层直接提升了涂层成膜物的热降解温度,而隔氧保护和成膜物再生耐高温涂层间接提升了涂层的耐热性。无机耐高温涂层方面,则主要讨论了无机磷酸盐涂层,探讨了其耐高温和抗氧化机制,并针对磷酸盐涂料低温难以固化的技术瓶颈,讨论了硅溶胶、促凝剂、金属氧化物及其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对降低磷酸盐涂料固化温度的效果,其中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具有最佳的低温固化效果。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技术的适用特性,总结了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明确了未来空气喷涂耐高温涂层的研究重点和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涂层 有机硅涂层 耐热性 有机无机杂化 磷酸盐涂层 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农田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扩散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力娟 刘源 +1 位作者 李嗣艺 李中阳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抗生素作为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土壤环境中存在大量天然抗生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中携带的大量外源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随粪肥施入土壤,... 抗生素作为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土壤环境中存在大量天然抗生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中携带的大量外源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随粪肥施入土壤,通过食物链的循环,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物料添加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能够改良土壤性状、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抗生素及ARGs的迁移扩散。为明晰植物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农田土壤ARGs扩散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植物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农田土壤中ARGs扩散的影响机制,不仅能为有机物料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能进一步完善农田生态系统ARGs风险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土壤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张步瑶 侯琴兰 +4 位作者 尹敏慧 王鹏宇 胡成欢 黄勋 赵双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比较高剂量替加环素(TGC)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2年3月肺部CRO感染并接受以PMB或高剂量TGC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 目的比较高剂量替加环素(TGC)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2年3月肺部CRO感染并接受以PMB或高剂量TGC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情况、病原学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临床疗效、30天病死率、细菌清除率等.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TGC组103例,PMB组70例.与TGC组相比,PMB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较高(25.0VS20.0,P<0.001),但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1%VS52.4%,P=0.054).分层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5分时,与TGC组(n=78)相比,PMB组(n=66)的APACHEⅡ评分较高(27.0 VS22.0,P=0.005),临床有效率较高(66.7%VS47.4%,P=0.02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与TGC治疗相比,PMB治疗是临床有效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在肺部CRO感染患者治疗中,与以高剂量TG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相比,以PMB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 临床疗效 C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2024版指南耐药结核病诊断快速检测方法简介
12
作者 陈湘霖 张景海 石大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也日益增多。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检测手段,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结核病也日益增多。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检测手段,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减少患病人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24年发布了《结核病检测快速诊断方法指南(第3版)》(简称《指南第3版》),该指南推荐了8种针对耐药结核病诊断的快速检测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指南中推荐的快速诊断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并对耐药结核病诊断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耐多药 结核病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鳞片-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徐慧强 于洋 +2 位作者 孙建华 杨政清 孙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5,242,共8页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现钛纳米鳞片对涂层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强化。结果表明,钛含量为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耐酸性、耐腐蚀性、耐介质渗透性能;与添加未改性钛的涂层相比,添加了钛纳米鳞片的涂层的低频模值为10^(15)Ω·cm^(2),比前者高出半个数量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受到影响,涂层的耐温性、耐磨性、耐盐雾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纳米鳞片 耐酸涂层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14
作者 李晨光 潘泽韬 +4 位作者 朱浩智 琚旭 何仲廉 李超峰 李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05,共7页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 目的以提升全流程管理成效为导向构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实时精准反映感染状态与传播风险的个性化逻辑解析规则,搭建具有自动识别、动态标记、实时共享、前置预警及可视化指引功能的智能识别防控系统。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侵入性诊疗操作的两个平台科室的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按照传统人工模式管理为对照组,应用智能系统管理为试验组,比较系统应用前后识别防控效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146例患者,应用智能系统后的感染者识别防控率和感染者识别准确率均较人工模式明显提升(分别从5.3%、72.4%提高至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感染信息中位前置预警时间达85.20 d,且实现100%前置预警。医护人员在感染信息识别管理环节的平均耗时节省4.71 h/d。结论本研究搭建的智能系统可显著改善传染病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从识别到防控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成效,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诊疗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多重耐药菌感染 智能识别 动态标记 可视化指引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室内防效研究
15
作者 杨剑锋 李铁 +6 位作者 杨旭 王月胜 宋雪峰 单昱林 党媛玥 张键 赵君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旨在评估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与抗病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作为病害防控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了生物有机肥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条件下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及其对向日葵生长和抗病... 旨在评估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与抗病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农业中作为病害防控措施的可行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了生物有机肥在不同浓度和处理条件下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及其对向日葵生长和抗病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可显著降低向日葵黄萎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组减少14.57%,室内相对防效为28.54%。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促进了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将田间土与有机肥按50∶1比例混合后,向日葵出苗率提高8.67百分点,幼苗株高、茎粗和鲜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浓度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滤液对黄萎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发酵液稀释倍数增加而减弱;同时,有机肥挥发性物质能够显著抑制微菌核的形成。在防病机制方面,生物有机肥发酵滤液可通过刺激向日葵植株产生诱导抗性进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生理指标测定表明,发酵滤液诱导了活性氧(H2O2)爆发,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了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显著增强了向日葵的抗病性。研究揭示了生物有机肥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潜力及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双重功能,为优化生物有机肥配方和提升农业生产中病害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黄萎病 生物有机肥 室内防效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有机薄膜材料的忆阻器研究进展
16
作者 相明涵 张斌 轩福贞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93,共15页
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因具有存储与计算结合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二维有机薄膜(2D OTFs)材料具有原子级精确的层状结构、可调的电子特性和卓越的机械柔韧性,通过调控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能够实现高效的电导率调控。近年... 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因具有存储与计算结合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二维有机薄膜(2D OTFs)材料具有原子级精确的层状结构、可调的电子特性和卓越的机械柔韧性,通过调控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能够实现高效的电导率调控。近年来,基于2D OTFs的忆阻器因其超薄几何特性、优异的柔性和可调的电学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2D OTFs在忆阻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电阻切换机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与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有机薄膜材料 忆阻器 非易失性存储 电阻切换机理 柔性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交联剂的合成及其交联性能研究
17
作者 程海兵 张勇 +4 位作者 孙磊 李唯佳 陈志 唐聪明 常丽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5,共7页
压裂是一种对低渗油藏进行改造、增加油气产量的重要手段。压裂作业的正常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液是否具有较优的耐温耐剪切性能,而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又取决于交联剂。本研究以三聚氰胺、四硼酸钠、氧氯化锆作为原料,通过“一... 压裂是一种对低渗油藏进行改造、增加油气产量的重要手段。压裂作业的正常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液是否具有较优的耐温耐剪切性能,而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又取决于交联剂。本研究以三聚氰胺、四硼酸钠、氧氯化锆作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W-SN交联剂,并对其交联性能进行了评价。W-SN交联剂较佳制备条件:氧氯化锆5%、三聚氰胺为1%、四硼酸钠2.5%、pH 0.5、温度90℃、反应时间4 h;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形成凝胶的较优条件:交联时间为25 min、HPAM与W-SN质量比为100∶2.5。制备的W-SN交联剂及以其交联的HPAM凝胶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压裂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有机硼锆交联剂 耐温抗剪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分析
18
作者 朱丹 王丹 +1 位作者 夏敏 邹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为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新生儿病房2017—2023年所有新生儿入院时主动筛查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产科入院及社区入院新生儿细菌检出变...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病房不同来源新生儿细菌主动筛查结果,为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新生儿病房2017—2023年所有新生儿入院时主动筛查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产科入院及社区入院新生儿细菌检出变化。结果2017—2023年入院新生儿共有4265例,其中产科来源3339例(产科来源组)、社区来源926例(社区来源组),主动筛查分别有490、572例新生儿检出细菌。产科来源组新生儿细菌检出率低于社区来源组(14.68%VS 61.77%,P<0.001);社区来源组新生儿咽部、脐部细菌检出率均高于产科来源组(均P<0.001);产科来源组、社区来源组新生儿脐部细菌检出率均高于咽部(均P<0.001)。共检出菌株1348株,产科来源组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于社区来源组(均P<0.05),产科来源组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低于社区来源组(均P<0.05)。66例新生儿检出多重耐药菌(MDRO),其中产科来源组14例,社区来源组52例;63例新生儿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社区来源组新生儿MDRO和MRSA检出率均高于产科来源组(均P<0.001);是社区来源组新生儿脐部MDRO检出率高于咽部(P<0.001)。结论产科来源组新生儿检出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社区来源组新生儿检出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MDRO以MRSA为主,应加强对社区入院新生儿的细菌筛查,预防和控制MDRO尤其社区获得性MRSA在新生儿病房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多重耐药菌 社区获得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动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双(四氮唑氨基)-3,5-二硝基-4-吡啶酮-1,1′-二钾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
19
作者 张紫薇 张荣政 +2 位作者 蒋帅杰 陆明 许元刚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2-329,I0001,共9页
以4-氨基-2,6-二氯吡啶和5-氨基-1 H-四唑为原料,经过硝化、缩合、氧化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耐热炸药2,6-双(四氮唑氨基)-3,5-二硝基-4-吡啶酮-1,1′-二钾盐,总收率为41%;利用核磁共振(^(1)H谱、^(13)C谱)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 以4-氨基-2,6-二氯吡啶和5-氨基-1 H-四唑为原料,经过硝化、缩合、氧化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耐热炸药2,6-双(四氮唑氨基)-3,5-二硝基-4-吡啶酮-1,1′-二钾盐,总收率为41%;利用核磁共振(^(1)H谱、^(13)C谱)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BAM方法对化合物的机械感度进行了测定,通过EXPLO5软件预测了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晶体4·5H_(2)O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体密度为1.782 g/cm^(3)(296 K),阴离子配体结构近乎平面,并呈现面对面的π-π堆积,通过与K^(+)配位形成三维配位聚合物结构;化合物4的实测密度为2.10 g/cm^(3),热分解温度为308.5℃,爆速为7884 m/s,爆压为25.02 GPa,撞击感度为20 J,摩擦感度>360 N;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低感度和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耐热炸药 吡啶 有机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FPI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高频工况下的介电性能研究
20
作者 孙维凯 傅雅琴 +4 位作者 常昊鑫 戴景琪 付文光 王健一 董明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的PAAS进行复合形成水分散体系制备PTFE/FPI复合薄膜,通过改变PTFE含量,研究其对复合薄膜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D_(k)不断降低,但对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会有一定影响。50%PTFE/FPI的D_(k)达到最小值(D_(k)=1.5@8.5 GHz),10%PTFE/FPI在9.25~10.25 GHz频段内的D_f小于0.005,系列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9~297℃,5%热分解温度大于508℃,40%PTFE/FPI的热膨胀系数低至59.67×10^(-6)K^(-1),20%PTFE/FPI的拉伸强度为70 MPa,拉伸模量为1.59 GPa,断裂伸长率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介电常数 高频工况 耐热性能 全有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