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ar emitter multi-label recognition based on residual network 被引量:12
1
作者 Yu Hong-hai Yan Xiao-peng +2 位作者 Liu Shao-kun Li Ping Hao Xin-ho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10-417,共8页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environments,the traditional radar emitter recognition(RER)method struggles to recognize multiple radar emitter signals in parallel.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and...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environments,the traditional radar emitter recognition(RER)method struggles to recognize multiple radar emitter signals in parallel.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radar-emitter modulation types based on a residual network.This method can quickly perform paralle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ulti-modulation radar time-domain aliasing signals under low SNRs.First,we perform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n the received signal to extract the normalized time-frequency image through th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image is then denoised using a deep normaliz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NCNN).Secondly,the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model for multi-modulation radar emitter time-domain aliasing signals is established,and lea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signal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image datase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model.Finally,time-frequency image is recognized and classified through the model,thus completing th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time-domain aliasing signal.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classify and recognize radar emitter signals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types in parallel under low SN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emitter recognition Image processing parallel Residual network MULTI-LAB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BP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微表情识别方法
2
作者 李帅超 李明泽 +1 位作者 孙嘉傲 卢树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4-1414,共11页
针对面部微表情变化强度弱、背景噪声干扰及特征区分度较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LBP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微表情识别网络。该网络将RGB图像输入密集连接改进的Shuffle Stage分支提取面部全局特征,增强上下文语义信息关联;将LBP图像输入... 针对面部微表情变化强度弱、背景噪声干扰及特征区分度较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LBP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微表情识别网络。该网络将RGB图像输入密集连接改进的Shuffle Stage分支提取面部全局特征,增强上下文语义信息关联;将LBP图像输入多尺度分层卷积神经网络构成的局部纹理特征分支,提取细节信息;双分支特征提取后,在网络后端引入并行注意力机制提高特征融合能力,抑制背景干扰,专注微表情特征兴趣区域;所提方法在CASME、CASME II和SMIC等3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5.18%、74.53%和81.1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微表情识别准确率,优于当前诸多先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识别 密集连接 Shuffle Stage分支 多尺度分层卷积 并行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并行多尺度特征学习的招聘信息抽取模型
3
作者 郭雯靓 吕楠 +3 位作者 纪淑娟 步朝晖 王永政 曹宁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6,共10页
随着网络招聘的普及,基于招聘广告的自动实体抽取,已成为职位和人才推荐等下游智能应用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现有招聘广告实体抽取模型存在抽取内容分类覆盖不全面和超长文本序列语义稀释问题。本研究将招聘文本中的实体划分为四类,提... 随着网络招聘的普及,基于招聘广告的自动实体抽取,已成为职位和人才推荐等下游智能应用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础。现有招聘广告实体抽取模型存在抽取内容分类覆盖不全面和超长文本序列语义稀释问题。本研究将招聘文本中的实体划分为四类,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多尺度特征学习的招聘信息抽取模型(MUBLC)。首先,模型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初始特征。然后,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学习全局特征,采用动态深度卷积网络与自注意力共享投影的方式并行学习局部特征,同时在自注意力机制的每一层并行连接前馈神经网络,并行学习文本的逐点特征。最后,模型将并行学习得到的三种尺度特征进行向量融合,并输入条件随机场(CRF)获得预测的标签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最优模型相比,本研究所提模型的F 1值提高了2.53%,表明并行学习三种特征能够有效缓解长序列语义稀释问题,显著提升招聘信息抽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招聘广告 招聘信息抽取 并行多尺度特征学习 动态深度卷积网络 命名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PM-Net:基于多尺度特征并行融合的图像识别方法
4
作者 刘思远 张文东 +2 位作者 卢润 牛森 马梦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77,共7页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存在的无法有效关注重点区域与特征、感受野较小导致信息退化以及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并行融合的图像识别网络,即残差并行金字塔多尺度注意力网络(RPPM-Net)。首先,设...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存在的无法有效关注重点区域与特征、感受野较小导致信息退化以及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并行融合的图像识别网络,即残差并行金字塔多尺度注意力网络(RPPM-Net)。首先,设计并行注意力网络,通过多头并行的混合注意力机制捕获多样化的特征信息,在保持模型效率的同时,增强网络在识别任务中对重要区域和关键特征的聚焦能力,解决对重点特征关注不足的问题;其次,设计多尺度金字塔卷积注意力模块,通过在不同层级有效集成多尺度特征,解决感受野较小导致的信息退化问题;最后,采用增强型全连接层及正则化技术,有效缓解过拟合问题,提升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RPPM-Net在CIFAR-10、CIFAR-100、Caltech-256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02%、85.04%、89.69%,在不显著增加计算成本的前提下,充分结合结构正则化和特征整合,有效地增强了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特征 并行注意力 金字塔卷积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战场环境下改进YOLOv5军事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晓茹 刘康 +2 位作者 高嵩 陈超波 阎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7,共14页
复杂战场环境下军事目标识别技术是提升战场情报获取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当前军事目标识别技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漏检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模型的PB-YOLO军事目标识别算法。将改进的目标识别算法对于陆战... 复杂战场环境下军事目标识别技术是提升战场情报获取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当前军事目标识别技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漏检误检率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模型的PB-YOLO军事目标识别算法。将改进的目标识别算法对于陆战场军事单元的识别锚框进行重新聚类,以提升模型对于目标大小适应度,加速模型收敛;采用通道-空间并行注意力机制,增加模型对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特征信息与位置信息关注度;在特征融合网络部分使用BiFPN以提升模型对于特征的融合能力与速度;采用Alpha_IoU损失函数加速模型收敛,解决当真实框与预测框重合时IoU计算退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军事目标数据集下,改进算法与主流目标识别算法相比,在保证模型空间复杂度的同时,mAP值达到了90.17%。消融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较原模型精度提升11.57%,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能够为战场情报获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目标识别 通道-空间并行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祝洲杰 杨金林 毛鹏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针对基于物联网(IoT)的冲压机床故障监测问题,为了降低冲压机床故障监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其低频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无需机器学习技术的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即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首先,... 针对基于物联网(IoT)的冲压机床故障监测问题,为了降低冲压机床故障监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其低频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无需机器学习技术的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即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首先,研究了物联网场景中冲压机床声学低频分析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声学信号的表达式;然后,针对频率轴上多个周期信号重叠导致参数估计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将输入的采样序列馈入多个具有不同输出端口的串并转换器,从累加的波形中检测出最大绝对值,并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样本时隙划分,将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应用于机械故障监测;通过仿真和冲压机床实机测试,对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和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大量信号样本的情况下,使用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有利于提高低频带的识别精度;在直方图相关性方面,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和Morlet小波变换具有相同的性能,且均明显优于短时傅立叶变换;同时,尽管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需要的加法总数比Morlet小波变换多2.5倍,但是乘法总数减少了20447%,大幅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故障监测 冲压机床 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 串并转换器 低频识别精度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感知卸载区边缘工程结构规范性检测
7
作者 杨健健 佟艺博 +3 位作者 王凯帆 刘晋腾 张玉增 徐钟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166,共15页
当前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在卸载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卸载区边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规范性检测方面。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平行感知理论驱动的点云模型解析AC-VIT算法,旨在实时稳定地检测露天煤矿卸载区边缘工程... 当前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在卸载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卸载区边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规范性检测方面。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平行感知理论驱动的点云模型解析AC-VIT算法,旨在实时稳定地检测露天煤矿卸载区边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规范性。首先使用无人矿卡后向激光雷达扫描得到三维点云数据,随后应用网格平均方法、统计滤波法以及映射离散网格模型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通过高度场梯度特征提取进行初步地形标记,并结合改进的AC-VIT神经网络进行规范性的识别与分类,AC-VIT模型通过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平行计算和多层级的注意力机制,能有效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此外,在人工场景仿真环境中,基于内蒙古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实际生产作业环境搭建卸载区平行仿真环境,以获得大量多样性人工场景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场景数据,利用提出的算法平行执行,进行平行感知计算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完成有效的检测算法训练和科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平行感知理论驱动的点云模型解析AC-VIT算法在准确率方面达到了98%,较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与效率有所提高。此外,AC-VIT算法的成功应用不仅增强了露天矿卸载作业的智能化水平,还为其他类似的工程结构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感知 露天煤矿 卸载区 激光雷达 识别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DRSN的双通道人体活动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小强 原泽文 +3 位作者 杨永德 刘士博 李鑫 韩泽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6-683,共8页
人体活动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zition, HAR)在医疗、军工、智能家居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难度较大且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传感器时序特性,提出了一种融合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 人体活动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zition, HAR)在医疗、军工、智能家居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难度较大且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传感器时序特性,提出了一种融合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的GRU-DRSN双通道并行模型,有效避免了传统串行模型因网络深度加深引起梯度爆炸和消失问题。同时并行结构使得两条支路具有相同的优先级,使用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 DRSN)提取数据的深层空间特征,同时使用门控循环结构(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学习活动样本在时间序列上的特征,同时进行提取样本不同维度的特征,并通过CBAM模块进行特征的权重分配,最后通过Softmax层进行识别,实现了端对端的人体活动识别。使用公开数据集(wireless sensor data mining, WISDM)进行验证,模型平均精度达到了97.6%,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前人所提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活动识别(human activity recognizition HAR) 门控循环结构(gated recurrent unit GRU)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 DRSN) CBAM 双通道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并行多视野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情感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新龙 高云园 马玉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3,共8页
利用脑电信号识别情感状态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现有的情感识别方法通常提取二维信息作样本,却忽略了包含大脑不同区域重要特征的空间信息。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脑电通道间布局和原始脑电信号中的频率相关特征,提出了基于三维并行多... 利用脑电信号识别情感状态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现有的情感识别方法通常提取二维信息作样本,却忽略了包含大脑不同区域重要特征的空间信息。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脑电通道间布局和原始脑电信号中的频率相关特征,提出了基于三维并行多视野卷积神经网络(Three-dimensional Parallel Multi-fiel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TPMCNN)的脑电情感识别新方法。首先将原始脑电信号划分成多频带,并提取每个频带的微分熵(DE)特征。接着将数据按照电极传感器的位置转变成三维特征矩阵。最后采用TPMCNN网络处理所得到的矩阵。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频带的微分熵特征构造的三维特征矩阵,能够有效地提取多通道脑电信号中与情感识别有关的特征,所提出的并行多视野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出深度学习的优势。实验在公开数据集DEAP上进行二分类,在唤醒和效价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31%和96.72%,四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97.17%,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对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三维特征 多视野卷积神经网络 并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迁移的细粒度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雄 苏建宁 +1 位作者 张志鹏 李晓晓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2,共16页
针对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框架系统性不强、模型决策机制单一且历史样本数据量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迁移学习的细粒度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方法.该方法将Swin Transformer和ResNets作为骨干网络设计了3个并行混合迁移学习子网络,包括产品... 针对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框架系统性不强、模型决策机制单一且历史样本数据量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迁移学习的细粒度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方法.该方法将Swin Transformer和ResNets作为骨干网络设计了3个并行混合迁移学习子网络,包括产品形态识别网络(Form-CN)、产品形态深度回归评价网络(Form-REN)和产品形态分布拟合评估网络(Form-DFEN).首先应用Form-CN对产品进行细粒度形态分类判别,实现产品形态设计定位识别任务;其次应用Form-REN对产品整体形态语义进行预测评价;然后通过Form-DFEN对产品形态进行分布拟合评估;最后由Form-REN和Form-DFEN完成综合决策.以创建的手电钻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其他经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个网络分别取得了99.0%的准确率、0.2583的均方误差和84.3%的准确率;所提方法能够精细、高效地辅助设计师进行综合智能决策,为产品形态智能决策提供了一个更为系统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形态智能决策 细粒度识别 迁移学习 并行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域信息融合的脑电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泽田 张学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脑电信号识别方法较少将空间、时间和频率信息相融合,为了充分挖掘脑电信号包含的丰富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多域信息融合的脑电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并行卷积神经网络(PCNN)模型学习脑电信... 脑电信号识别方法较少将空间、时间和频率信息相融合,为了充分挖掘脑电信号包含的丰富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多域信息融合的脑电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并行卷积神经网络(PCNN)模型学习脑电信号的空间、时间和频率特征,来对人类情感状态进行分类。其中,2D-CNN用于挖掘相邻EEG通道间的空间和频率信息,1D-CNN用于挖掘EEG的时间和频率信息。最后,将两个并行卷积模块提取的信息融合进行情感识别。在数据集SEED上的情感三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空间、时间、频率特征的PCNN整体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04%,与只提取空频信息的2D-CNN和提取时频信息的1D-CNN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97%和0.60%。并于最近的类似工作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脑电情感分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多域信息融合 情感识别 并行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全维动态注意力机制的视觉地点识别方法
12
作者 刘沛津 刘淑婕 +2 位作者 何林 彭莉峻 付雪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3-1242,共10页
针对天气、季节、光线等环境变化导致的视觉地点识别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视觉地点识别特征描述子环境稳健性的多维度注意力机制——平行全维动态注意力机制(POD-Attention)。为实现卷积核在全维度上的动态精细探索,增强特征... 针对天气、季节、光线等环境变化导致的视觉地点识别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视觉地点识别特征描述子环境稳健性的多维度注意力机制——平行全维动态注意力机制(POD-Attention)。为实现卷积核在全维度上的动态精细探索,增强特征提取网络对建筑物等不变性特征的提取与学习能力,采用全维动态卷积块在卷积核全维度(输入输出通道、卷积空间和卷积核数量)上添加互补性注意力。将1×1卷积、Skip Squeeze-and-Excitation(SSE)模块与全维动态卷积块平行融合,不仅有效提高了特征提取速率,还扩大了视觉地点识别网络的感受野,进一步提升了视觉地点的识别准确率。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基于VGG16及Patch-NetVLAD特征聚合的视觉地点识别方法经POD注意力机制改进后,在Nordland与Mapillary Street-Level Sequences数据集上的Recall@1指标提升了9.7%与1.8%,充分证明了本文POD注意力机制对于网络性能的提升效果,也证明了基于本文POD注意力机制的视觉地点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地点识别 环境鲁棒性 深度学习 平行全维动态注意力机制 平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语音、文本和表情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晓 牟璇 +1 位作者 刘银华 刘晓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针对当前多模态情感识别算法在模态特征提取、模态间信息融合等方面存在识别准确率偏低、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文本和表情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浅层特征提取网络(Sfen)和并行卷积模块(Pconv)提取... 针对当前多模态情感识别算法在模态特征提取、模态间信息融合等方面存在识别准确率偏低、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文本和表情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浅层特征提取网络(Sfen)和并行卷积模块(Pconv)提取语音和文本中的情感特征,通过改进的Inception-ResnetV2模型提取视频序列中的表情情感特征;其次,为强化模态间的关联性,设计了一种用于优化语音和文本特征融合的交叉注意力模块;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BiLSTM-Attention)模块关注重点信息,保持模态信息之间的时序相关性。实验通过对比3种模态不同的组合方式,发现预先对语音和文本进行特征融合可以显著提高识别精度。在公开情感数据集CH-SIMS和CMU-MOSI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取得了比基线模型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三分类和二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7.82%和98.18%,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情感识别 并行卷积 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融合网络的多功能雷达行为辨识技术
14
作者 王宏兴 舒汀 +1 位作者 何劲 郁文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5,共6页
针对多功能雷达在信号层面分析时样式复杂多变、整体特征表述不全面、提供关键信息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多层级的多功能雷达行为层面表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网络并行处理的融合网络结构。在使用多... 针对多功能雷达在信号层面分析时样式复杂多变、整体特征表述不全面、提供关键信息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多层级的多功能雷达行为层面表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网络并行处理的融合网络结构。在使用多层级模型清晰有效地表征和分析多功能雷达行为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网络分别在局部深度特征提取和全局时序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对多功能雷达典型功能的行为辨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参数交织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该网络对多功能雷达四种典型功能的行为辨识准确率达到95.6%,证明了所提的并行网络算法在侦察情报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行为辨识 并行融合网络 多层级结构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计算的SAR成像与目标识别高性能实现方法
15
作者 纪津伦 宋雨龙 +3 位作者 李世平 邓松峰 何国强 傅玉祥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广泛运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常用于执行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然而,SAR图像的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有着庞大的图像尺寸,其性能受到硬件资源的严重限制。文中立足于新兴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基于可重构计算芯片提出了SAR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广泛运用于军用与民用领域,常用于执行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然而,SAR图像的成像与目标识别任务有着庞大的图像尺寸,其性能受到硬件资源的严重限制。文中立足于新兴的可重构计算技术,基于可重构计算芯片提出了SAR成像与目标识别系统的高性能实现方法。可重构计算芯片采用重构控制技术实现不同的计算与数据通路,兼具灵活性与高能效。文中选取线性调频变标算法与YOLOv3-tiny神经网络构建系统算法内核,针对SAR图像大尺寸的特点,在成像阶段提出了多核并行与内存规划方案,在目标识别阶段提出了图像分割策略和多核并行方案。文中的成像与目标识别系统经实验证明达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效果;在1000×1000大小图像成像方面取得了单张图66.8 ms的用时表现,优于Intel i5-12500的115 ms;在480×480大小图像识别方面取得31.3 ms的用时表现,优于Jetson nano的14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 可重构计算 并行计算 线性调频变标成像算法 目标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特征的CNN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国伟 吕迎阳 +2 位作者 纪安妮 吴孙桃 郭东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04-206,216,共4页
图像特征的提取是视觉图像识别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细胞神经网络(CNN)并行处理器进行图像特征的提取具有实时快速的优点。该文将介绍CNN并行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图像特征处理的逻辑组合通用方法,并以图像的纹理分割与识别为例... 图像特征的提取是视觉图像识别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细胞神经网络(CNN)并行处理器进行图像特征的提取具有实时快速的优点。该文将介绍CNN并行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图像特征处理的逻辑组合通用方法,并以图像的纹理分割与识别为例来说明CNN并行处理器应用于视觉图像识别的通用编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并行处理器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坐标原理与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永红 高直 +1 位作者 金海龙 刘文远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89-392,共4页
多元数据的平行坐标是信息可视化的主流技术之一。平行坐标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射影几何解释和对偶特性使它可以很好地同时表达高维数据在多个低维子空间的投影信息。本文首先阐述了平行坐标的基本原理,并且推导了... 多元数据的平行坐标是信息可视化的主流技术之一。平行坐标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射影几何解释和对偶特性使它可以很好地同时表达高维数据在多个低维子空间的投影信息。本文首先阐述了平行坐标的基本原理,并且推导了欧式空间的可微曲线在平行坐标空间的表达形式。接着综述了平行坐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平行坐标应用于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领域的潜力并且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平行坐标 对偶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在线识别的并联混合动力客车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8
作者 连静 常静 +4 位作者 李琳辉 周雅夫 吕仁志 黄海洋 郑宁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针对一款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在线识别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基于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车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构建符合本地车辆实际行驶道路特点的典型工况,设计模糊工况识别算法对车辆实际行驶的工况类型进行在线识别.根据最小... 针对一款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在线识别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基于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车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构建符合本地车辆实际行驶道路特点的典型工况,设计模糊工况识别算法对车辆实际行驶的工况类型进行在线识别.根据最小等效燃油消耗控制算法和电池电量平衡控制方法,结合工况识别的结果调用相应最优控制参数,对发动机和电池的功率分配进行实时优化计算,实现对整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行驶工况类型的识别.基于此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车辆需求功率和电池SOC维持在有效工作区间内的前提下完成发动机和电池的最优功率分配,显著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车 行驶工况 模糊识别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的道路和桥梁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桂芹 尹东 薛晨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216-218,共3页
针对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中的道路和桥梁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道路和桥梁自动识别的方法。利用区域生长对原始图像进行粗分类,有效去除利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后得到的“弱边缘”,然后利用规则去除无效线段,再检测平行线,对... 针对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中的道路和桥梁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道路和桥梁自动识别的方法。利用区域生长对原始图像进行粗分类,有效去除利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后得到的“弱边缘”,然后利用规则去除无效线段,再检测平行线,对不连续的线段进行连接,最后根据目标模型的特征标识出道路和桥梁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自动识别出道路和桥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长 道路识别 桥梁识别 检测平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分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0
20
作者 王诗宇 林浒 +1 位作者 孙一兰 王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29,133,共6页
传统的分拣作业一般采用示教或离线编程方式,当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系统无法即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传统分拣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并联型机器人和康奈视In-Sight7000型工业智能相机为基础,搭建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 传统的分拣作业一般采用示教或离线编程方式,当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系统无法即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传统分拣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并联型机器人和康奈视In-Sight7000型工业智能相机为基础,搭建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该分拣系统结合了并联型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两方面的技术优势,对经典的Canny边缘提取算子做出了相应的改进,通过提取图象边缘信息作为匹配的特征,克服了光照变化对视觉系统造成的影响,实现了当分拣对象由传送带运送进入相机视野时,系统可以高速的对分拣对象进行识别和分拣工作。该系统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系统柔性。同时,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正确,分拣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机器视觉 CANNY算子 分拣系统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