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decks of multi-span bridge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excitation
1
作者 张海 焦莉 林君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46-2554,共9页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bridge deck segments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motion was performed.A novel bottom rigid element(BRE)method of the current displ...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pounding between bridge deck segments subjected to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motion was performed.A novel bottom rigid element(BRE)method of the current displacement input model for structural seismic analysis under the multi-support excitations was used to calculate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In the analysis,pounding between adjacent deck segments was considered.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multi-span bridge subjected to the multi-support excitation,considering not only the traveling-wave effect and partial coherence effect,but also the seismic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was simul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Meanwhile,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bridge under uniform earthquake was also analyzed.Finally,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some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shown for pounding effect,under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when performing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multi-span bridge.Compared with the case of uniform/multi-support/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input,the maximum values of pounding force in the case of multi-support and multi-dimensional earthquake input increase by about 5 8 times;the absolute value of bottom moment and shear force of piers increase by about50%600%and 23.1%900%,respectively.A conclusion can be given tha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ounding effect under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 while performing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multi-span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NDING bridge bottom rigid method (BR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support earthquake 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对称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时域解析解
2
作者 李文博 刘铁林 王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针对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利用地震行波激励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影响。给出了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在地震行波激励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利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给出了地震行波激励下扭转响应级数形式的时域解析解。... 针对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利用地震行波激励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框架结构扭转响应的影响。给出了单层对称框架结构在地震行波激励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利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给出了地震行波激励下扭转响应级数形式的时域解析解。计算了框架结构分别在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行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进而分析了地震波中低频成分对框架结构行波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但与固有频率和激励频率有关,还与时间延迟以及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地震波加速度幅值谱中存在小于结构基频的主要频率时,框架结构易于产生行波效应,幅值谱中主要频率均大于结构基频时,不存在行波效应。框架结构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和时间延迟的共同作用下,框架结构将产生地震行波效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地震行波激励 扭转响应 解析解 低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地震响应解析解
3
作者 李文博 刘铁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解,分别研究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结果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仅与时间延迟有关,还与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对于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大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相反,对于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要小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结论结构响应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小跨度结构会产生行波效应,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在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不会产生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跨度结构 地震激励 解析解 行波效应 低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移动荷载与非一致地震动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功 杨国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7-305,共9页
为研究列车移动荷载与非一致地震动耦合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规律,以京沪高铁和CRH3型列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耦合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平稳地震动时程乘以包络函数合成了非一... 为研究列车移动荷载与非一致地震动耦合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规律,以京沪高铁和CRH3型列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耦合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平稳地震动时程乘以包络函数合成了非一致地震动,参数化分析了列车运营时速、轴质量及非一致地震动震级对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轨道-路基系统响应幅值并非随列车运行速度提升而增大,存在一个包括临界速度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列车移动荷载与非一致地震动耦合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将会出现强烈振动;随着列车轴质量或地震动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增大,轨道-路基系统出现更显著的震动响应。与一致激励相比,非一致激励下轨道板竖向位移峰值和竖向加速度峰值的出现时间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非一致激励 临界速度 地震响应 地震和移动荷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激励下工程结构隔减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卢立恒 徐赵东 +2 位作者 潘毅 韩徐扬 季晨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共6页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维激励,结构在单维与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或重要的工程结构,只考虑单分量的地震作用是不够的,结构多维抗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系统介绍多维地震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方...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维激励,结构在单维与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或重要的工程结构,只考虑单分量的地震作用是不够的,结构多维抗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系统介绍多维地震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方法,比较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随机振动法的优缺点;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结构多维隔减震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对多维隔减震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也作了相关介绍。最后,提出结构多维隔减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激励 隔震 减震 试验研究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连接装置控制两相邻结构的地震动响应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宏平 杨紫健 唐家祥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1,共6页
运用连接单元来减小平行结构的振动一直是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将两平行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 ,用 Voigt粘弹性阻尼器模型表示被动的连接单元 ,运用 Kuhn- Tucker优化原理导出了在地面随机激励下被动连接单元的优化刚... 运用连接单元来减小平行结构的振动一直是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重要课题。该文将两平行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 ,用 Voigt粘弹性阻尼器模型表示被动的连接单元 ,运用 Kuhn- Tucker优化原理导出了在地面随机激励下被动连接单元的优化刚度和阻尼值的一般表达式 ,优化控制目标是在保证两平行结构的平均振动能量均得到控制的条件下 ,使两平行结构的总平均振动能量为最小。研究表明优化刚度和阻尼值仅与两平行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有关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装置 平行结构 优化控制 振动能量 地震激励 结构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冷却塔结构风振与地震作用影响比较 被引量:29
7
作者 柯世堂 赵林 葛耀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5-1641,共7页
超大型冷却塔属于典型风及地震敏感结构,随着塔高的日益增大这两种作用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为了研究这两种作用在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对某超大型冷却塔进行风洞刚体测压和气弹测振试验,通过加载试验获得的塔筒表面风压分布模式和风振系... 超大型冷却塔属于典型风及地震敏感结构,随着塔高的日益增大这两种作用成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为了研究这两种作用在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对某超大型冷却塔进行风洞刚体测压和气弹测振试验,通过加载试验获得的塔筒表面风压分布模式和风振系数进行风载作用下结构响应计算,和冷却塔在七度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环基和塔筒响应完全受风振控制,其在风载作用下的内力数值远大于地震作用下的数值,其中子午向和环向内力从塔底到塔顶逐渐变小,子午向和环向弯矩最大值均出现在塔筒的中部区域.两者对于人字柱的内力影响相差较小,和自重作用共同控制人字柱响应;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结构响应需要考虑前300阶的振型影响,而对于风振作用的频域分析只需考虑前30阶模态数即可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洞试验 地震作用 参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后基于泄流激励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动态检测与损伤评估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火坤 练继建 +2 位作者 杨敏 张琦 彭文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8,共5页
以泄流荷载作为激励源,基于泄流激励对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模态一致性函数(MCF),解决通过CMIF指示函数拾取峰值是结构真实模态频率还是噪声引起的虚假模态频率(如水流噪声频率)的主观性难题,有... 以泄流荷载作为激励源,基于泄流激励对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在模态参数识别的频域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模态一致性函数(MCF),解决通过CMIF指示函数拾取峰值是结构真实模态频率还是噪声引起的虚假模态频率(如水流噪声频率)的主观性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泄流激励下结构模态识别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遭受汶川大地震的映秀湾水电站拦河闸结构进行了泄流激励条件下的现场动力测试与模态识别,同时对拦河闸结构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损伤程度条件下的耦合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样本库,最后进行了拦河闸结构损伤评估;通过拦河闸现场围堰检查结论与本检测结果的比较,两者吻合较好。所提出的方法可为泄流结构的灾后检测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便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泄流激励 拦河闸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遥感用于地震预测及其物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尹京苑 房宗绯 +5 位作者 钱家栋 邓明德 耿乃光 郝晋升 王众 籍全权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在等温过程加载的条件下 ,实验得出岩石的红外辐射能量随压力变化显著变化的结果。这个变化与温度无关 ,完全由压力引起 ,这就证明了机械能能直接激发岩石分子振动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不需要经历岩石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这一物理现象的... 在等温过程加载的条件下 ,实验得出岩石的红外辐射能量随压力变化显著变化的结果。这个变化与温度无关 ,完全由压力引起 ,这就证明了机械能能直接激发岩石分子振动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不需要经历岩石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这一物理现象的发现 ,为用红外遥感观测地球表层应力场分布和预测地震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供了实验依据。提出了由温度异常引起的红外辐射能量变化和由应力引起的红外辐射能量变化以及将两者分离出来的理论与方法 ,进而反演介质的温度和应力 ;提出了红外遥感预测地震的两种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地震预测 机械能 激发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维地震作用研究综述及展望(Ⅰ)——地震动输入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雪生 薛素铎 曹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27-33,共7页
综述了结构多分量地震作用研究的发展概况.在第(Ⅰ)部分中,主要综述了多分量地震动输入的有关问题.分别从多分量地震动的转动分量、随机模型及相关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讨论.在第(Ⅱ)部分中,主要综述了结构在多分量地震作用下的... 综述了结构多分量地震作用研究的发展概况.在第(Ⅰ)部分中,主要综述了多分量地震动输入的有关问题.分别从多分量地震动的转动分量、随机模型及相关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讨论.在第(Ⅱ)部分中,主要综述了结构在多分量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法,包括多分量抗震分析的反应谱法、时程法和随机方法,最后讨论了结构多分量地震作用研究小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作用 地震动模型 地震反应 结构 抗震分析 时程法 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的高层建筑结构智能隔震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海泉 李忠献 李延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1-76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形状记忆合金拉索耗能器复合普通橡胶支座的新型建筑结构隔震体系,给出了该隔震支座的详细构造,并通过分别运用该隔震支座和普通橡胶支座的8层隔震建筑的时程仿真分析,比较两种装置的减震、隔震效果,验证了应用形状记忆... 提出了一种应用形状记忆合金拉索耗能器复合普通橡胶支座的新型建筑结构隔震体系,给出了该隔震支座的详细构造,并通过分别运用该隔震支座和普通橡胶支座的8层隔震建筑的时程仿真分析,比较两种装置的减震、隔震效果,验证了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在高层建筑结构智能隔震方面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智能隔震 形状记忆合金 橡胶支座 地震激励 隔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格结构多维多点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高效算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薛素铎 王雪生 曹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43-49,共7页
将林家浩教授提出的"虚拟激励法"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空间网格结构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推导了多维虚拟激励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理论公式,给出了峰值响应估计方法,并讨论了多维地震动的随机模型及参数选取,通过编制的... 将林家浩教授提出的"虚拟激励法"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空间网格结构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推导了多维虚拟激励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理论公式,给出了峰值响应估计方法,并讨论了多维地震动的随机模型及参数选取,通过编制的专用计算机程序分析了网壳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本方法自动包含了参振振型间及各输入地震分量间的相关项,计算精确、快速,非常适合分析频率密集型空间网格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是一种高效的随机振动分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结构 多维多点地震作用 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长江大桥在多点多维地震激励下的反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柳国环 李宏男 田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4-209,共6页
拟建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432m,主跨长达768m,应对其进行地震动多点激励分析。首先针对当前被普遍认可的适用于多点激励的位移输入模型中存在的容易但不容忽视的问题介绍了提出的无质量刚性元法,然后基于... 拟建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432m,主跨长达768m,应对其进行地震动多点激励分析。首先针对当前被普遍认可的适用于多点激励的位移输入模型中存在的容易但不容忽视的问题介绍了提出的无质量刚性元法,然后基于拟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方法生成桥位区的随机非平稳空间地震动场,最后对此大桥进行了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纵向激励下,考虑多点输入减小了索塔的底部剪力、底部弯矩和塔顶的节点位移;三向激励下,考虑多点输入可增加也可降低索塔的底部剪力和底部弯矩,剪力最大增加近10%;考虑多点输入增加了塔顶的节点位移,最大增加近100%;考虑多维激励均比仅考虑纵向激励的反应大。由此可看出,对于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须考虑地震动的多维多点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差动 斜拉桥 多点激励 规范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地震激励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满生 赵佳佳 +1 位作者 牛忠荣 耿淑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章采用Morison公式,考虑水体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地震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锚索的非线性动力方程;运用振型分解法求解结构动力方程系列解,等效线性化处理动力方程非线性项,采用虚拟激励模拟随机地震输入,数值模拟随机地震下水中... 文章采用Morison公式,考虑水体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地震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锚索的非线性动力方程;运用振型分解法求解结构动力方程系列解,等效线性化处理动力方程非线性项,采用虚拟激励模拟随机地震输入,数值模拟随机地震下水中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响应,给出锚索的位移和速度功率谱;通过位移和速度功率谱分析可得随机地震激励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锚索的动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悬浮隧道 锚索 随机地震 虚拟激励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的Maxwell模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宏平 翁顺 陈晓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最小这两个控制目标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该优化参数仅与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有关,也讨论了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最后,运用具有不同相对参数的三类相邻结构在El Centro 1940 NS地震波作用下时域响应的数值结果说明了这种被动优化流体阻尼器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两相邻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优化控制 流体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隔震简支梁桥碰撞反应的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忠献 张勇 岳福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由地震引发的碰撞是影响桥梁地震反应以及造成桥梁破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地震作用下隔震简支梁桥的碰撞反应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设计制作1个两跨简支的隔震梁桥模型,试验研究了梁间隙、邻梁质量比、隔震支座类型等参数对桥梁碰撞反应的... 由地震引发的碰撞是影响桥梁地震反应以及造成桥梁破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地震作用下隔震简支梁桥的碰撞反应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设计制作1个两跨简支的隔震梁桥模型,试验研究了梁间隙、邻梁质量比、隔震支座类型等参数对桥梁碰撞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邻梁间隙、邻梁质量比、隔震支座类型等参数对桥梁的碰撞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邻梁间隙越大,碰撞次数越少;邻梁质量比越大,撞击力越大。铅芯橡胶支座比板式橡胶支座耗能能力更强,可以有效降低邻梁之间的撞击力甚至避免碰撞发生。从而为桥梁防碰撞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地震激励 碰撞 隔震 振动台试验 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维地震作用研究综述及展望(Ⅱ)——分析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素铎 王雪生 曹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综述了结构多维地震作用研究的发展概况.在Ⅰ中,主要综述了多维地震动输入的有关问题,分别从多维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研究和多维地震动随机模型及相关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讨沦.在Ⅱ中,主要综述了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 本文综述了结构多维地震作用研究的发展概况.在Ⅰ中,主要综述了多维地震动输入的有关问题,分别从多维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研究和多维地震动随机模型及相关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讨沦.在Ⅱ中,主要综述了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法,包括多维抗震分析的反应谱方法、多维抗震分析的时程法、和多维抗震分析的随机方法,最后讨论了结构多维地震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作用 地震动模型 地震反应 反应谱方法 结构 多维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阻尼器空间位置的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宏男 董松员 李宏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对多层结构在二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控制算法和控制机构布置准则的分析,建立了控制机构的布置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中二进制单点交叉,避免了用惩罚函数。以一栋带有阻尼器控制的结构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与穷举法比... 通过对多层结构在二维地震动作用下的控制算法和控制机构布置准则的分析,建立了控制机构的布置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中二进制单点交叉,避免了用惩罚函数。以一栋带有阻尼器控制的结构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与穷举法比较表明,本文优化算法是快速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遗传算法 优化布置 阻尼器 多维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作用下高层结构随机地震反应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陆铁坚 李芳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3-627,共5页
根据地震作用的概率统计特征,研究剪切型高层结构在地震动的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反应。建立了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振动方程,推导出在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结构体系... 根据地震作用的概率统计特征,研究剪切型高层结构在地震动的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的随机反应。建立了在地震动水平与摇摆分量联合作用下高层结构的振动方程,推导出在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的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结构体系反应的各项统计特征量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实际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的摇摆分量对高层结构的位移影响较大,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结构 多雏地震动 功率谱密度函数 随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TMD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平 卜国雄 +1 位作者 刘红军 周福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基于状态空间表达的TMD-结构动力微分方程,运用虚拟激励法,引入精细积分法进行计算,提出求解带TMD结构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模态法的复杂性,能精确快速求解带TMD结构的平稳和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采用结构的... 基于状态空间表达的TMD-结构动力微分方程,运用虚拟激励法,引入精细积分法进行计算,提出求解带TMD结构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模态法的复杂性,能精确快速求解带TMD结构的平稳和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采用结构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控制指标建立极限状态方程,基于首次超越破坏理论,进行了无控和TMD控制下结构的可靠度对比分析,建立起结构动力可靠度作为评价控制效果的性能指标.以1栋8层的剪切型钢框架结构作为算例,结果证实本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 虚拟激励法 精细积分 动力可靠度 随机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