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评估组织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俊勇 唐军 +4 位作者 刘作勤 徐桌东 胡锦华 崔屹 张春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随访观察改良的经皮经肝组织胶(TH)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PTVE)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156例,行PTVE治疗。采用螺旋CT观察曲张静脉栓塞术前后的变化。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行...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随访观察改良的经皮经肝组织胶(TH)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PTVE)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156例,行PTVE治疗。采用螺旋CT观察曲张静脉栓塞术前后的变化。术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行上腹部CT扫描随访。结果156例均穿刺、栓塞成功。根据TH胶栓塞范围,将患者分为三组,完全栓塞组82例,即TH胶至少栓塞食管下段5 cm以上食管曲张静脉、食管旁及食管周围静脉丛,胃底曲张静脉;部分栓塞组49例,TH胶栓塞胃底贲门曲张静脉,但未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静脉主干组25例,TH胶仅到达胃冠状静脉及胃左静脉组,未达胃底及贲门曲张静脉。随访期间再出血36例,总出血率为23.1%(36/156)。其中完全栓塞组再出血7例,再出血率8.5%(7/82);部分栓塞组再出血11例,再出血率为22.4%(11/49);静脉主干组再出血18例,出血率为72%(18/25)。三组间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H胶的栓塞范围及程度对治疗和预防静脉曲张复发、维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能对PTVE术栓塞疗效评价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多层螺旋CT 组织胶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血管解剖数据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姚鹏 潘旭东 +4 位作者 乔环宇 刘宁宁 薛金熔 白涛 刘永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如直径、间距及角度等,为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替换手术中选取人工植入物(人工四分支血管、术中分支支架...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D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如直径、间距及角度等,为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替换手术中选取人工植入物(人工四分支血管、术中分支支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2009年2月至2014年5月连续收治的42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完整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影像学资料。通过医院MDCT室(Advanced Vessel Analysis.AVA软件)对CTA影像学资料DCIM格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的直径、间距及角度。结果 1)主动脉弓分支类型,标准型96.5%(405/420),变异型3.5%(5/420);2)标准型主动脉弓直径(36.6±5.06)mm(95%CI:36.11~37.09mm);3)标准型主动脉弓各分支直径:无名动脉(IA)、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直径分别为(16.20±3.44)mm(95%CI:15.86~16.54 mm)、(10.90±2.03)mm(95%CI:10.7~11.1 mm)、(12.53±2.50)mm(95%CI:12.29~12.77 mm);夹层累及分支与否,对IA直径有统计学意义;对LCCA、LSA直径无统计学意义。4)标准型主动脉弓各分支间距:IA-LCCA、LCCA-LSA间距分别为(18.68±4.21)mm(95%CI:18.27~19.09 mm)、(17.80±3.38)mm(95%CI:17.47~18.13 mm);弓部是否扩张,对二者均无统计学意义。IA-右锁骨下动脉(RSA)、LSA-左椎动脉(LVA)间距分别为(38.59±5.16)mr(95%CI:38.09~39.09 mm)、(38.57±7.91)mm(95%CI:37.80~39.34 mm);夹层累及分支与否,对二者均无统计学意义;IA-RSA间距无1例〈20 mm;99%病例LSA-LVA间距〉20 mm。5)标准型弓部分支与弓主干夹角IA、LCCA、LSA分别为(44.43±14.83)°(95%CI:42.99°~45.87°)、(50.30±11.40)°(95%CI:49.19°~51.41°)、(52.62±15.04)°(95%CI:51.16°~54.08°);夹层累及分支与否,对三者角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得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及其分支血管的各参数范围;为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替换术中人工植入物,即目前常用的人工四分支血管、覆膜分支支架,尤其是分支支架型人工血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 多排螺旋CT 直径 间距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巍巍 刘昌伟 +5 位作者 李拥军 刘暴 叶炜 曾嵘 宋小军 陈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PAES的10例患者共13条肢体的诊断与治疗。3例(30.0%)为双侧PAES。结果 11条肢体...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PAES的10例患者共13条肢体的诊断与治疗。3例(30.0%)为双侧PAES。结果 11条肢体首诊时腘动脉已发生闭塞(84.6%)。体位变化检查、彩超和造影诊断PAES阳性率15.4%。螺旋CT诊断PAES的阳性率为100%。术中探查显示,Ⅰ型2例(15.4%)、Ⅱ型5例(38.5%)、Ⅲ型4例(30.8%),Ⅴ型2例(15.4%)。单纯行腘动脉松解术2例,行腘动脉松解、血栓内膜剥脱、补片成型术8例,行置管溶栓、腘动脉松解术3例。随访时间4~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1期通畅率92.3%(12/13),累计通畅率100%(13/13),救肢率100%。结论体位变化检查、彩超和动脉造影对已经闭塞的PAES诊断有一定局限性,螺旋CT对PAES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陷迫综合征 诊断 多排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