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1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建海 王向平 +1 位作者 冯彬彬 吴翠色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3-155,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不同,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灰分、醇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2.30%、8.71%、18.08%、22.74%。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贝母碱甲和贝母碱乙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8.22%、23.13%、20.59%、50.00%、75.00%,说明冷冻干燥技术在太白贝母多种加工技术中是最好的。[结论]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太白贝母 品质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款冬花药用与非药用部位中6种活性成分比较研究
2
作者 昝珂 蔡喜生 +4 位作者 吴芸 王赵 王丹丹 李海亮 金红宇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比较款冬花药用和非药用部位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芦丁、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款冬酮等6种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Nex CS ... 目的比较款冬花药用和非药用部位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芦丁、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款冬酮等6种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Nex CS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结果芦丁和款冬酮在款冬花的花梗和根中均未检出,其余4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也均低于花蕾。结论验证了款冬花药材以花蕾入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药用部位的混入会影响该药材质量,建议在质量标准中增加杂质检查项目,确保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药用部位 非药用部位 款冬酮 活性成分 3 5-O-二咖啡酰奎宁酸 4 5-O-二咖啡酰奎宁酸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标线性校正法联合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热八味胶囊中9个成分的含量
3
作者 陈玮 汪正宇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763-770,共8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蒙古族成药每粒清热八味胶囊中胆红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芦丁、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肉桂酸、槲皮素、紫堇灵、山柰素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安捷伦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蒙古族成药每粒清热八味胶囊中胆红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芦丁、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Ⅰ、肉桂酸、槲皮素、紫堇灵、山柰素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安捷伦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75、370、403 nm,柱温为35℃。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胡黄连苷Ⅰ为双标化合物,使用双标线性校正法(LCTRC)预测tR。以胡黄连苷Ⅰ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8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每粒中9个待测成分的质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验证QAMS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9个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0%~99.8%,RSD为0.23%~1.53%;建立的QAMS可用于测定每粒清热八味胶囊中9个指标成分的质量,并对6批清热八味胶囊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测定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QAMS测定清热八味胶囊中9个成分准确且可行,可用于清热八味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清热八味胶囊 蒙古族成药 双标线性校正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微量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崔春博 武刚 +6 位作者 俞小娟 刘春雨 李萌 倪永波 崔永霏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测定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微量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HPLC-FLD)法建立单抗药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专属性...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测定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微量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HPLC-FLD)法建立单抗药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度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强。在250~750 ng进样量范围内,蛋白质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两名实验人员分别在3个工作日对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进行18次独立测定,其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03%,蛋白质含量验证溶液(550 ng)的回收率在90%~110%内。6次蛋白质含量验证溶液(550 ng)蛋白质含量测定值的RSD为2.88%。不同色谱柱检测蛋白质含量验证溶液(550 ng)的变异系数为1.86%。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微量蛋白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精密度及准确度高,可对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微量蛋白质含量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单克隆抗体药物 微量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状-化学-生物”序贯检测的柴胡饮片质量评控
5
作者 郑长辉 马丽娜 +7 位作者 何婷 顾媛媛 赵薇 汪红斌 牛源菲 富尧 陈彦君 曹俊岭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97-205,I0022,I0023,共11页
目的探究基于“性状-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柴胡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柴胡饮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网络采购不同药材市场和直接购买正规饮片公司柴胡饮片样品26批,同时制备6批特殊样品(水煮、醇提),共32批样品。采用德尔菲(Delphi)... 目的探究基于“性状-化学-生物”三位一体的柴胡饮片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柴胡饮片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网络采购不同药材市场和直接购买正规饮片公司柴胡饮片样品26批,同时制备6批特殊样品(水煮、醇提),共32批样品。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不同来源柴胡饮片进行传统经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种柴胡皂苷(a、b_(1)、b_(2)、c、d)进行含量测定,分析不同来源柴胡饮片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异,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分析(VIP);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通过检测其对白介素6(IL-6)、肿瘤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测定不同来源柴胡饮片的细胞毒性,明确安全范围。结果传统性状鉴别可有效识别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的藏柴胡和性状不易分辨的竹叶柴胡,特殊制备样品(水煮、醇提)在性状鉴别中未能有效分辨。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2批柴胡饮片中,除4批特殊制备样品(TS2、TS4、TS5、TS6)柴胡皂苷a、d含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0.3%限度外,其余28批样品含量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0.3%的规定。但全部6批特殊制备样品(TS1~TS6)5种皂苷总含量均低于北柴胡样品的最低含量。5种皂苷总含量在北柴胡和藏柴胡中分别为0.53%~1.09%和3.40%~4.01%,藏柴胡为北柴胡的3~4倍,两者掺杂品种的总含量在2.02%~3.41%。水煮、醇提样品5种柴胡皂苷总含量显著下降为原样本的50%、25%。进一步生物评价发现,不同来源柴胡饮片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P<0.05、0.01),藏柴胡抗炎活性优于北柴胡(P<0.05、0.01),细胞毒性结果显示藏柴胡细胞毒性明显大于北柴胡(P<0.01);竹叶柴胡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均与北柴胡接近。结论采用“传统性状-化学含量测定-生物评价”序贯检测的方法,可更全面准确反映柴胡饮片质量,更有效发现不合格样品,保证柴胡饮片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性状鉴别 抗炎活性 细胞毒性 化学含量测定 生物评价 质量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感冒颗粒9个有效成分含量
6
作者 武红娜 张生潭 +6 位作者 赵庆林 姚晨 黄东杰 宝志 穆琰 孙泽民 贾睿琦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756-762,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法(UHPLC)同时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告伊春、紫丁香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异牡荆苷、连翘苷、蒙花苷9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HPLC同时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9个成分的含量。采用Agilent C_(1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法(UHPLC)同时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告伊春、紫丁香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异牡荆苷、连翘苷、蒙花苷9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HPLC同时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9个成分的含量。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27℃,检测波长为220 nm;外标法测定其含量。结果:9个成分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99.0%,RSD为0.59%~1.34%。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合理科学,可实现对小儿感冒颗粒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优选银丹活血通瘀胶囊提取工艺
7
作者 王单单 白淑贤 +4 位作者 陈雪平 吴作敏 王瑞 董敬远 于晓涛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18-327,共10页
目的:优化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以加水量、... 目的:优化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丹酚酸B、迷迭香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优选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及出膏率的权重分别为0.435 4、0.091 9、0.044 1、0.069 0、0.029 9、0.294 7、0.035 1。BP神经网络预测的最佳工艺综合评分为97.71(RSD为0.47%),正交试验所优选工艺的综合评分为94.24(RSD为0.72%)。结论:最终优选出银丹活血通瘀胶囊的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0.5 h,且该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活血通瘀胶囊 层次分析-熵权法-独立性权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药材中梓醇的含量测定研究
8
作者 戴梦茹 李春 +3 位作者 张永欣 卢宇 程博宇 冯伟红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采用UPLC建立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提升地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ltimate LPC18色谱柱(4.6 mm×50 mm,2.7μm),以纯水为流动相和提取溶媒,等度洗脱,检测波长194 nm,流速为0.6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 目的采用UPLC建立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提升地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ltimate LPC18色谱柱(4.6 mm×50 mm,2.7μm),以纯水为流动相和提取溶媒,等度洗脱,检测波长194 nm,流速为0.6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μL。对3批鲜地黄和7批生地黄中的梓醇进行测定,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生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建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均<0.5,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相比,灵敏度、重现性和准确度更高。建立的UPLC方法可在15 min内完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在10 min内可准确测定鲜/生地黄中梓醇。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节省时间、不需采用任何有机溶剂,可有效避免酸环境下梓醇的降解,准确测定梓醇含量,为地黄药材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梓醇 含量测定 核壳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验证探讨
9
作者 杨欢 非成瑞 +3 位作者 王思捷 申雪 杨力 徐宏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以乙腈∶水(70∶3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测定波长352 nm;衍生条件:加入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0.5 ml和pH 5.0的缓冲液0.25 ml,60℃水浴2...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以乙腈∶水(70∶3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测定波长352 nm;衍生条件:加入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0.5 ml和pH 5.0的缓冲液0.25 ml,60℃水浴20 min。测定衍生物峰面积,并根据甲醛标准品计算疫苗中游离甲醛含量,分别从线性、专属性、重复性、准确度等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甲醛标准品浓度在0.05~10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供试品重复性良好,6次重复性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6%;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样品回收率为:85.9%~106.3%;检出限以及定量限分别为0.025、0.05μg/ml;样品衍生后48 h后能够稳定存在,耐用性较好。结论建立的色谱条件能够弥补品红亚硫酸比色法和乙酰丙酮比色法的不足,能对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游离甲醛进行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甲醛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叶果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分析
10
作者 刘志虎 边世凯 +6 位作者 王欢 刘建明 薛宝贵 费小辉 尚伟军 王志龙 崔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枸杞叶果营养品质,分析枸杞叶果不同营养成分在叶果中含量分布变化特征。[方法]随机筛选10个酒泉市枸杞栽培园,采集其鲜果样10组30份、叶片样10组30份,测定叶果中甜菜碱、多糖、柚皮苷、总黄酮、胡萝卜素、硼元素、锶元素、... [目的]研究枸杞叶果营养品质,分析枸杞叶果不同营养成分在叶果中含量分布变化特征。[方法]随机筛选10个酒泉市枸杞栽培园,采集其鲜果样10组30份、叶片样10组30份,测定叶果中甜菜碱、多糖、柚皮苷、总黄酮、胡萝卜素、硼元素、锶元素、硒元素、钙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产地枸杞叶果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含量比例、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明确各营养成分在叶果中变化规律。[结果]不同产地枸杞果实营养品质与叶片营养品质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叶片与果实的相关系数达0.544,除多糖外,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果实中。尤其是柚皮苷、胡萝卜素、锶元素含量叶片中是鲜果中的30倍以上。[结论]枸杞叶片作为枸杞光合作用营养成分的主要合成单位,除多糖外,营养成分含量较果实中高,可作为饲料、肥料、基质进行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叶果 营养成分 含量测定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古日古木-7”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11
作者 孙欣缘 郑雅萍 +3 位作者 孙康萌 李旻辉 何春年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修订和完善“古日古木-7”药品标准,为合理控制“古日古木-7”类药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用且现行质量评价标准较低的3种“古日古木-7”药品(德都红花七味丸/散、红花七味丸/散和清肝七味丸/散),分别收集和配伍21份... 目的:修订和完善“古日古木-7”药品标准,为合理控制“古日古木-7”类药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用且现行质量评价标准较低的3种“古日古木-7”药品(德都红花七味丸/散、红花七味丸/散和清肝七味丸/散),分别收集和配伍21份代表性样品,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建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来源“古日古木-7”的化学特征指纹图谱。结果:3种“古日古木-7”药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26±0.32)、(4.97±0.94)、(5.21±0.26)mg·g^(-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的特征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区分3种“古日古木-7”药品,其中德都红花七味丸/散特征图谱含有蓝盆花中的特征性成分秦皮乙素,红花七味丸/散含有菊花中的特征性成分木犀草苷和异鼠李素,2种药品均出现明显的诃子中鞣花酸成分的特征峰,而清肝七味丸/散中则没有鞣花酸成分的特征峰,除此以外,还多出香青兰和瞿麦的成分信息。结论:建立了能够同时快速准确测定3种“古日古木-7”药品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并规定了含量限度,有利于确保药品的基本质量,建立的特征图谱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来源的“古日古木-7”药品,从而为“古日古木-7”类药品质量标准提高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日古木-7” 质量标准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德都红花七味丸/散 红花七味丸/散 清肝七味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技术的人参饮料中9种人参皂苷成分分析
12
作者 李上 房翠兰 +3 位作者 张清 冉秀芝 付博飞 周娇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随机购买重庆地区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人参饮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其中的人参三醇皂苷Re、Rg1、Rg2、Rf和人参二醇皂苷Rb1、Rb2、Rc、Rd、Rb3的含量。仪器条件为:色谱柱:岛津Shim-pa... 随机购买重庆地区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人参饮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其中的人参三醇皂苷Re、Rg1、Rg2、Rf和人参二醇皂苷Rb1、Rb2、Rc、Rd、Rb3的含量。仪器条件为:色谱柱:岛津Shim-pack GISS柱(100 mm×2.1 mm,1.9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03 nm。人参饮料中被检测的9种人参皂苷成分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值均在0.995以上;日内精密度在1.7%~2.2%之间,日间精密度在2.5%~3.3%之间,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9种人参皂苷待测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3.4%~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0.4%~4.3%(n=6)之间。该方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方便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饮料中多种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为皂苷类化合物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人参饮料 皂苷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花椒果皮风味物质测定与评价
13
作者 王玉辉 李博通 +2 位作者 陈磊 吴梦佳 刘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分析不同种质花椒的差异性。通过综合评价,初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花椒种质。[结果]区试的15个种质花椒果皮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莱芜大红袍(ZB7),为40.04 mL/kg;麻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林州大红袍(ZB10),为87.813 mg/g。在麻味物质组分中羟基-α-山椒素贡献最大,为93.2%,是花椒麻味的主要成分。通过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评选出了ZB10(林州大红袍)、ZB3[韩城大红袍(优株)]、ZB4(韩城无刺)和ZB6(临沂小花椒)这4个花椒种质为当地初选的优良花椒种质。ZB7、ZB14(贵州油椒)和ZB1(仡佬无刺花椒)这3个种质可作为单项优异种质,进行定向培育。[结论]该研究为后期花椒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麻味物质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的桂枝甘草汤质量差异标志物筛选及多指标定量测定
14
作者 魏姗姗 孙媛方 +4 位作者 高雨桐 于新颖 李思阅 韩飞 尹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目的建立桂枝甘草汤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并对桂枝甘草汤多指标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 目的建立桂枝甘草汤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筛选质量差异标志物,并对桂枝甘草汤多指标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建立14批桂枝甘草汤HPLC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考察样品间差异性,辨识质量差异标志物,同时测定桂枝甘草汤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14批桂枝甘草汤指纹图谱标定了36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71~0.999之间,指认了7个色谱峰,分别为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醇、桂皮酸、桂皮醛、甘草酸和甘草皂苷H2;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将桂枝甘草汤样品分成2类,筛选出色谱峰34、21、16、19、10、13和36为质量差异标志物;以桂枝甘草汤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醇、桂皮酸、桂皮醛、甘草酸和甘草皂苷H2为指标进行同时含量测定,各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结论建立的基于化学模式识别的质量差异标志物筛选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桂枝甘草汤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质量差异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组织形态及含量积累研究
15
作者 邝蓉 毕保雪 +1 位作者 王利丽 朱月健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的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并测定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醋酐-硫酸染色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亳白芍进行白芍总苷组织定位;HPLC测定1,3,5年生白芍根的不同组织部位的芍药苷含量。结果糊化... 目的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的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并测定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醋酐-硫酸染色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亳白芍进行白芍总苷组织定位;HPLC测定1,3,5年生白芍根的不同组织部位的芍药苷含量。结果糊化淀粉粒、木纤维、导管和草酸钙簇晶等细胞后含物随年份增长,其数量、大小均有明显增长趋势;白芍总苷主要集中分布于皮部、形成层和木射线,且1年生白芍总苷含量最多;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为1年生为2.87%,3年生为2.18%,5年生为2.54%,其含量1年生>5年生>3年生;且1,3,5年生白芍总苷含量部位皮部外侧、木质部木射线>韧皮部,芍药苷在根头中含量少,根中和根尖中含量较多。结论通过对亳白芍中芍药苷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可有效预测不同年份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积累规律,为亳白芍的资源开发和品质鉴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白芍 芍药苷 白芍总苷 组织定位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鸦葱的薄层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16
作者 刘栋 杨庆宇 +4 位作者 华之卉 张思森 吴国学 王晓燕 沈德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建立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华北鸦葱中的芦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华北鸦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08 nm。结果薄层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芦丁... 目的建立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华北鸦葱中的芦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华北鸦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08 nm。结果薄层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芦丁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芦丁在7.86~47.18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132 C-0.0021(r=0.9999),其中C为芦丁对照品的质量浓度(mg·L^(-1)),A为吸光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1.53%)。结论本研究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华北鸦葱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鸦葱 芦丁 总黄酮 薄层色谱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快速、无损分析技术在肉苁蓉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焦慧平 莲花 +2 位作者 李润甜 渠弼 白文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 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预测肉苁蓉药材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快速无损分析方法。采集各批次肉苁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传统分析方法测定各批次肉苁蓉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化学分析值,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法结合各种光谱前处理手段建立由肉苁蓉近红外光谱预测水分、浸出物、灰分、苯乙醇苷、多糖和甘露醇含量的定量模型,并通过校正组样品和验证组样品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苯乙醇苷、多糖、甘露醇和灰分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50 7和0.916 5,0.980 6和0.908 9,0.937 5和0.941 7,0.938 2和0.919 4。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水分和浸出物含量的最优定量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分析值间的相关系数rc和rv分别为0.960 2和0.934 8、0.901 8和0.910 0。本研究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速度快、不破坏分析样品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近红外光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调胃丹中六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18
作者 张鑫 杨晓霞 +1 位作者 常黎明 柴国林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胃丹处方中枳实、丁香、木香、厚朴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 ID×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胃丹处方中枳实、丁香、木香、厚朴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 ID×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显示,新橙皮苷、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7%~100.82%,RSD均<2.0%。该研究建立的调胃丹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调胃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胃丹 HPLC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
19
作者 王皖 李钰鑫 +1 位作者 陈鸿玉 王晓菲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4期148-151,160,共5页
为了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以0.01%EDTA溶液为溶剂,加入0.05%碱性品红溶液2 mL,0.3%甲醛溶液3 mL,摇匀,显色反应20 min,556 nm测定吸光度值,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在... 为了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以0.01%EDTA溶液为溶剂,加入0.05%碱性品红溶液2 mL,0.3%甲醛溶液3 mL,摇匀,显色反应20 min,556 nm测定吸光度值,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在0.12696~1.9044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1.01%(n=9,RSD=0.8%);显色溶液在1 h内完成测定;重复性结果良好。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良好,可用于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 焦亚硫酸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及含量测定的宫瘤宁胶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20
作者 巴楠楠 李子彬 +2 位作者 朱旭江 郭朝晖 周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建立10批宫瘤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10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为预测宫瘤宁胶囊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供依据。方法应用UPLC-DAD技术建立宫瘤宁胶囊样品指纹图谱,获取宫瘤宁胶囊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借... 目的建立10批宫瘤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10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为预测宫瘤宁胶囊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供依据。方法应用UPLC-DAD技术建立宫瘤宁胶囊样品指纹图谱,获取宫瘤宁胶囊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手段,对多个数据库筛选得到的宫瘤宁胶囊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与相关通路进行预测分析,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宫瘤宁胶囊功效成分。基于获得的药效物质建立宫瘤宁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宫瘤宁胶囊的质量。结果宫瘤宁胶囊指纹图谱指认17个共有峰,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候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筛选获得10个核心靶点,42条代谢通路。基于成分可测性和对照品的可获得性,选择贡献度较高的10个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10个被测化合物在检测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良好。结论建立的宫瘤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准确、可靠,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有效用于宫瘤宁胶囊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瘤宁胶囊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含量测定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