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Structure of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by Using an Expanded Mesh as a Bipolar Plate 被引量:1
1
作者 Hai-Yan Xiong Zhen-Xiao Zhu +3 位作者 Xin Gao Chen-Ming Fan Hui-Bao Luan Bing Li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8,共14页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WE)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water electrolysis.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consists of multiple electrolysis cells,and a single cell consists of a diaphragm...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WE)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water electrolysis.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consists of multiple electrolysis cells,and a single cell consists of a diaphragm,electrodes,bipolar plates and end plates,etc.The existing industrial bipolar plate channel is concave-convex structure,which is manufactured by complicated and high-cost mold punching.This structure still results in uneven electrolyte flow and low current density in the electrolytic cell,further increasing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of AWE.Thereby,in this article,the electrochemical and flow model is firstly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concave and convex flow channel structure of bipolar plate,to study the current density,electrolyte flow and bubble distribution in the electrolysis cell.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literature.Among which,the electrochemical current density affects the bubble yield,on the other hand,the generated bubbles cover the electrode surface,affecting the act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hmic resistance,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low velocity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ncave ball approaches zero,while the flow velocity on the convex ball surfa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Additionally,vortices are observed within the flow channel structure,leading to an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lectrolyte.Next,modelling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bipolar plate structure of AWE by simulating the electrochemistry and fluid flow performances of four kinds of structures,namely,concave and convex,rhombus,wedge and expanded mesh,in the bipolar plate of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ded mesh channel structure has the largest current density of 3330 A/m^(2)and electrolyte flow velocity of 0.507 m/s in the electrolytic cell.Under the same current density,the electrolytic cell with the expanded mesh runner structure has the smallest potent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This work provides a useful guid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structures,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large-scale electroly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zer Expanded mesh channel stru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网格的滑阀流场动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袁志成 杨濛 +2 位作者 叶天明 卞永明 侯泽然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了揭示不同结构阀芯在动态滑移过程中对滑阀内部流场的影响,借助基于重叠网格方法的非定常仿真技术,分析了3种阀芯(典型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阀门出口射流角分别为90°,45°和30°)移动时滑阀内部流场的动态... 为了揭示不同结构阀芯在动态滑移过程中对滑阀内部流场的影响,借助基于重叠网格方法的非定常仿真技术,分析了3种阀芯(典型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阀门出口射流角分别为90°,45°和30°)移动时滑阀内部流场的动态特性。其中,阀芯和阀腔计算域分别设置在前景网格和背景网格,随着阀芯的运动,阀腔内的流体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滑阀启闭的效果。结果表明,1 MPa的进、出口压差条件下,滑阀内部流场速度最大可达50 m/s,对滑阀产生的横向液动力最大可达100 N;阀芯位移大小和方向的动态变化对滑阀内流场的速度、压力和湍流分布影响较大,且圆弧形阀芯(双曲阀芯和涡轮叶片式阀芯)能够明显降低阀腔内最大湍流动能和出口负压回流;典型滑阀在正反方向调节过程中出现流量振荡和负压回流现象,导致流场不稳定,湍动能最大约为400 J/kg;双曲滑阀结构对称,阀口开度相同时,阀芯移动方向对流场的波动特性影响较小,湍动能最大约为330 J/kg;涡轮叶片式滑阀因其较大的入流边界,表现出优越的流量调节、压力分布和湍流抑制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高精度滑阀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滑阀 阀芯结构 重叠网格 动态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混合有限元法研究及其在变压器流热耦合计算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浩 刘刚 +2 位作者 吕金潮 靳立鹏 胡万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计算流场。为了提高混合有限元法的适用范围,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网格实现混合有限元的方法,即将三角形剖分网格处理成四边形网格,实现流场和温度场计算。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文中采用混合有限元法分别对单分区模型和带有角环、静电环等复杂结构的换流变压器绕组模型进行流—热耦合计算,并与Fluent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含有复杂结构变压器的流—热耦合计算,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有限元法解决含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流—热耦合 最小二乘有限元 三角形网格 迎风有限元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与碰撞数值方法研究
4
作者 岳欠杯 王笑笑 +2 位作者 王岗 李辉 徐燕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采用分域方法对采出液流体域与杆柱固体域耦合进行求解,并建立了物理量传递方法和归一化收敛准则。搭建了垂直旋转杆柱与采出液耦合模拟实验装置,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流体黏度、杆柱旋转速度条件下细长杆管柱间耦合振动与碰撞特性,结果表明:流体黏度越大,杆柱运动受流体黏性阻力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接触压力越小,振动越小;杆柱转速越大,振动越剧烈,杆柱受扭转变形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法向加速度越小,接触压力因此减小;当管柱间发生碰撞时,杆柱任意一点加速度发生突变,振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振动 旋转杆柱 振动与碰撞 嵌套网格 分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5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器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及其在CFD仿真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思远 张江山 +4 位作者 刘猛 孙贯永 刘青 杨树峰 李京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251,共10页
搅拌器广泛应用在矿冶领域如Cu、Pb、Zn等的提取以及铁水预脱硫中,CFD仿真是设计和优化搅拌器的重要手段,然而仿真过程中前处理阶段几何模型建立与结构化网格划分通常效率较低。通过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发了一种适... 搅拌器广泛应用在矿冶领域如Cu、Pb、Zn等的提取以及铁水预脱硫中,CFD仿真是设计和优化搅拌器的重要手段,然而仿真过程中前处理阶段几何模型建立与结构化网格划分通常效率较低。通过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搅拌器参数自动生成几何模型与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的前处理程序,仅需输入与搅拌器相关的几何参数,即可自动完成模型与高质量结构化网格的生成,整个过程速度快且自动化程度高。以多种叶片类型的搅拌器为例,完成了模型和结构化网格的快速生成与修改更新;其中,生成KR搅拌器模型与14万结构化网格只需4 s,且网格的质量均在0.7以上,使用该网格进行CFD仿真的效率和精度都高于文献中报道的结果,显著提高了搅拌器CFD仿真的效率,有望助力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和搅拌器的高效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器 结构化网格 数智化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文江 沈嘉皓 李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1-653,共3页
移动互连和多媒体业务要求无线网络具备高吞吐量和高移动性,对路由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线Mesh网络分层结构和节点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不同分层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将负载... 移动互连和多媒体业务要求无线网络具备高吞吐量和高移动性,对路由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线Mesh网络分层结构和节点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分层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在不同分层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将负载作为最优路由的建立和选择判据,不同于传统的"先拥塞、后处理"解决思路,从源头上防止节点拥塞,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能更好地适应无线Mesh网络的分层结构,对于高移动性无线Mesh网络能获得较高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分层结构 负载平衡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的边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8
作者 范佳志 秦傲韩 +3 位作者 杨峰 杨鹰 赵炼恒 高益康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边坡潜在滑动面可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方法,以“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模式搜索获取,由此速度间断线的排布方式,成为影响边坡稳定性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构思一种六方向贯通式速度间断线排布策略,提出对应三角网... 边坡潜在滑动面可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方法,以“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模式搜索获取,由此速度间断线的排布方式,成为影响边坡稳定性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构思一种六方向贯通式速度间断线排布策略,提出对应三角网的生成流程并编程实现,作为自有上限有限元分析程序的前处理模块。经边坡稳定性算例验证表明: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以契合关键边界的多次一分为四及末次一分为六背景网格生成方式,不仅实现整个模型的大区域六方向间断线通路,又能在边坡坡脚处体现出多方向发散特性的网格。提出的模型非关键边界背景网格切割算法,可以局部分割新生单元的方式契合边界,维持边界处网格的六方向间断线通路特性。对于“常应变率三角形单元及速度间断线”网格离散模式,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较之三方向贯通及Delaunay三角剖分的情况,能更好地发挥速度间断线的效用,明显提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的计算精度。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网格布局,还可以结合高阶变形单元、网格自适应等措施,扩展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上限有限元方法 速度间断线 六方向贯通式间断线 网格拓扑结构 交互网格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片上网络中Mesh结构的改进策略及路由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明 孟铃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Mesh结构以其简单、规整、易于实现与扩展的特性而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片上网络拓扑模型。对2D-Mesh结构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顶点互连的Vertices interconnect Mesh(VMesh)结构;同时,提出了在此结构上的无死锁路由算法。最后,通过详细的计... Mesh结构以其简单、规整、易于实现与扩展的特性而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片上网络拓扑模型。对2D-Mesh结构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顶点互连的Vertices interconnect Mesh(VMesh)结构;同时,提出了在此结构上的无死锁路由算法。最后,通过详细的计算证明,此结构可以减小网络直径和平均延迟,增加吞吐量;并用gpNoCsim模拟器对此结构及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此结构具有较小的平均延迟和平均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拓扑结构 2D-mesh结构 Vmesh结构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特性
10
作者 白云 苏俊宏 时凯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3,共9页
光学元件需兼具高透光率和电磁屏蔽功能,碳系材料因其优异性能成为替代传统金属电磁屏蔽材料的首选。在铜网栅结构基础上叠加石墨烯层,建立多层形式的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模型,并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在12~18 GHz电磁频段范... 光学元件需兼具高透光率和电磁屏蔽功能,碳系材料因其优异性能成为替代传统金属电磁屏蔽材料的首选。在铜网栅结构基础上叠加石墨烯层,建立多层形式的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模型,并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在12~18 GHz电磁频段范围内对其电磁屏蔽特性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铜网栅结构双面叠加石墨烯层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比铜网栅提高了1.7 dB以上,其中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提升了4.81 dB。石墨烯叠加层的加入能够使整体结构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在提高结构整体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增大了模型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仿真得到,随着网栅线宽增大,复合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不断增加,网栅透过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铜网栅材料上叠加石墨烯层可以提高原结构的电磁屏蔽特性,与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模型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光学透过率 屏蔽效能 复合结构 网栅 吸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路由交叉互连Mesh网络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果 杜慧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片上网络中所包含的IP核数目越来越多,这时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系统的面积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系统的通信传输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路由交叉片上互连网络——HRCM(Hierarchical Ro...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片上网络中所包含的IP核数目越来越多,这时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于系统的面积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深刻的影响着系统的通信传输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路由交叉片上互连网络——HRCM(Hierarchical Routing Cross-connected Mesh),将2N个2×2全连接的子网连接成N×N的Mesh结构。采用了一种新的分层XY路由算法——HXY(Hierarchical XY)。采用OPNET对该结构进行了进程层、节点层、网络层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平均延时、系统归一化吞吐量等方面都优于传统Mesh、Xmesh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拓扑结构 mesh HRCM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内齿圈啮合特性及动态性能对比分析
12
作者 胡升阳 王世宇 +2 位作者 沈刚 曾云 方宗德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40,共13页
内齿圈作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对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和动载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柔性内齿圈行星轮系借助齿圈自身柔性,可显著补偿由于系统部件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所导致的各行星轮传递扭矩的不均匀性。文中深入剖析柔性内... 内齿圈作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对行星传动系统的均载和动载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柔性内齿圈行星轮系借助齿圈自身柔性,可显著补偿由于系统部件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所导致的各行星轮传递扭矩的不均匀性。文中深入剖析柔性内齿圈结构特性,对比表明:柔性内齿圈较传统齿圈结构具备更加优良的柔性,可改善系统均载与动载性能,但同时也存在齿面接触应力偏载、应力分布不均匀、承载传动误差波动幅值增大和结构应力集中等弊端,相关解析结果可为明确柔性齿圈设计及改良齿圈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柔性齿圈 啮合特性 结构特性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面聚丙烯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效费比分析
13
作者 高亮 申梦涛 +3 位作者 张风亮 刘祖强 薛建阳 安占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4-244,267,共12页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 为研究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变化参数包括有无聚丙烯网、不同加固材料、有无黏结构造和加固面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砖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是剪摩破坏+弯曲破坏,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于单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加固砖墙;聚丙烯网在加固中作用显著,能够极大提升加固砖墙的抗震性能;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对砖墙耗能能力改善最显著,对延性和初始刚度提高较大;未采用黏结构造的加固砖墙尽管没有发生加固面层与砖墙之间的黏结破坏,但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效费比分析,与传统加固方法相比,双面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加固方法基于砖墙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极限位移角的效费比均较高,可推广应用于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砖墙 聚合物砂浆聚丙烯网面层 抗震加固 效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mesh的有限元快速建模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施进发 孙建辉 焦合军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1期98-99,102,共3页
针对结构分析模型存在的不规则形状以及因边界错位引起的网格扭曲等单元质量不高、求解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根据某型车身地板总成有限元分析所需的细化程度,应用Hypermesh对模型进行了网格的快速划分、修复及整理,总结出一些快速实用的网... 针对结构分析模型存在的不规则形状以及因边界错位引起的网格扭曲等单元质量不高、求解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根据某型车身地板总成有限元分析所需的细化程度,应用Hypermesh对模型进行了网格的快速划分、修复及整理,总结出一些快速实用的网格划分与整理方法,以利于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HYPERmesh 网格划分 网格质量 快速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esh组网的多方向天线阵列波束切换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芳 孙炎森 +1 位作者 刘经纬 韩仲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99-2304,2370,共7页
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采用时分和空分技术,实现了通信带宽和性能的提升,但当网络中的节点因移动导致通信天线扇区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通信链路的质量会下降甚至中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 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同步无线Mesh网络采用时分和空分技术,实现了通信带宽和性能的提升,但当网络中的节点因移动导致通信天线扇区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通信链路的质量会下降甚至中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方向天线阵列的波束切换算法。研究了波束切换的时机,设计了一种自动探测波束切换时机的策略,在波束需要切换时,通过波束切换算法完成波束切换过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非高速移动情况下的波束切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多方向天线阵列 同步 波束切换 树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方程模型降阶和精细积分算法的瞬变电磁三维快速正演
16
作者 鲁凯亮 岳建华 +2 位作者 周建美 苑俊峰 樊亚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503,共13页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Krylov子空间阶数较大,造成额外的计算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模型降阶算法:首先,使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有限单元法对关断电流后的瞬变电磁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然后,根据控制方程系数矩阵和空间分布的初始场向量构建位移逆Krylov(SAI-Krylov)子空间;最后,将原始控制方程投影到SAI-Krylov子空间,即可得到降阶后的控制方程,通过求解小维度控制方程即可快速计算瞬变电磁响应。该算法无需预先指定Krylov子空间阶数,通过优选偏移γ和残差阈值tol,可以避免Krylov子空间阶数过大造成的额外计算成本。典型地电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数值精度的条件下,文中方法所需的Krylov子空间阶数更小,对于待求解未知量数目为百万级别的瞬变电磁正演问题,能够实现分钟级的快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控制方程模型降阶 精细积分算法 非结构四面体网格 快速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研究
17
作者 操宛霖 马博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多源数据,融合后数据作为船舶结构三维网格建模的数据样本,通过求解泊松方程,推断出船舶结构实体的近似指示函数,利用该函数构建等值面,连接各个等值面,生成三维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构建与实际船舶结构数据高度拟合的三维网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船舶结构 三维网格模型 投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边界下亥姆赫兹腔室空化性能及涡行为分析
18
作者 侯博文 方珍龙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提升高湍流状态下亥姆赫兹式自振射流的工作能力,采用大涡模拟对由UDF动网格驱动的超声聚焦振动边界的自激振荡腔室内部的两相剪切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通过对比出口压力的模拟值与试验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有、无外加超... 为了提升高湍流状态下亥姆赫兹式自振射流的工作能力,采用大涡模拟对由UDF动网格驱动的超声聚焦振动边界的自激振荡腔室内部的两相剪切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通过对比出口压力的模拟值与试验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有、无外加超声振动激励和不同激励频率对射流流动的自激频率、速度特征和空化能力的影响。从能量转化角度揭示了腔室内部剪切特性增强的原因,对、有无激励下腔室内气相的分布和射流结构的各区间射流性能进行分析,阐明了超声激励下周期性涡结构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射流,当超声激励为25 kHz时,自振频率提高了3.14倍,且主频和振荡幅值更加突出,但频域性能提升致使射流速度受到最大1.89%的抑制;伴随激励频率的上升,速度受抑制趋势并不显著;超声激励的存在促进了腔室内涡结构能量传递与反馈,加剧了腔室内剪切效应,使射流出口流道(0.5≤y/r_(2)≤0.81)范围内气相含量跃升,大幅度增强了自激振荡空化射流的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亥姆赫兹式自振射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振空化射流 超声聚焦振动 动网格技术 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模型的全成形裙装三维仿真
19
作者 顾文敏 蒋高明 +1 位作者 刘海桑 李炳贤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1,共8页
全成形服装作为横编毛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逐渐提升。为降低设计与研发成本,针对横编全成形裙装款式变化、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问题,需实现裙装的快速设计和三维仿真。为此,在深入分析裙装款式和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矩阵... 全成形服装作为横编毛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逐渐提升。为降低设计与研发成本,针对横编全成形裙装款式变化、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问题,需实现裙装的快速设计和三维仿真。为此,在深入分析裙装款式和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矩阵对花型意匠图、组织结构图和工艺编织图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色码为桥梁建立展开关系,实现裙装样板文件与上机编织文件之间的信息转换以及交互性设计。再建立线圈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完成版片边界及内部线圈网格的组合,并利用二维与三维OBJ模型间的索引关系,确定各类型值点的空间坐标位置。最终借助WebGL技术与三维样条曲线,在CAD系统实现了横编全成形裙装设计以及具备针织线圈结构的三维仿真功能,对横编全成形裙装的设计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裙装 横编工艺 组织结构 线圈模型 网格模型 三维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流固耦合方法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分析
20
作者 温喆然 徐自力 +2 位作者 薛杰 王旭阳 王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1,共7页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面进行追踪;将流体域视为虚拟弹性体并构建结构-虚拟弹性体系统,以流固耦合界面的多相流体力为激励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结构振动位移和流场网格变形;在每一个时间步内依次求解流体流动、结构变形和流场动网格,实现流固耦合计算。基于发展的方法计算了溃坝水流冲击下弹性挡板的流固耦合响应,得到了溃坝水流的自由液面和弹性挡板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自由液面演变和弹性挡板振动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算法的结果吻合良好;在同等网格规模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减少33.3%的计算时间;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弹性挡板向冲击侧小幅弯曲。随后水流沿挡板左侧上升并形成射流,挡板向另一侧大幅弯曲。最后由于两侧流体的阻尼,挡板振幅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流体体积(VOF)法 快速动网格方法 溃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