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被引量:10
1
作者 廉宇峰 田彦涛 +1 位作者 胡蕾蕾 尹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81-3489,共9页
Regenerative braking was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which were stored in the vehicle body when vehicle braked or went downhil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storing it into batter... Regenerative braking was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which were stored in the vehicle body when vehicle braked or went downhil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storing it into battery. The problem on how to distribute braking force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our-wheel drive wa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ront-wheel drive or rear-wheel drive. In this work, the frictional braking forces distribution curve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is determined by optimizing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curve of hydraulic proportional-adjustable valve, and then the safety brake range is obtained correspondingly. A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probl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our-wheel drive. Highway fuel economy test(HWFET) driving condition is used to provide the speed signals, the braking force equation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are expressed with linear equations. The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are verified by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simulation curve and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curve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be implemented and worthy being sp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regenerative braking electric vehicle four-wheel drive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continu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ic Drive System Projects of Military Tracked Vehicles
2
作者 廖自力 马晓军 +1 位作者 赵玉慧 臧克茂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jects for tracked vehicles are analyzed.For the two most typical projects,the parameters of power,torque and rotating speed and others of drive motor are figur...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jects for tracked vehicles are analyzed.For the two most typical projects,the parameters of power,torque and rotating speed and others of drive motor are figur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tisfying adequate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tracked vehicles.General opinions on the two projects are brought forward and conclusions are dra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轨道 装甲车 汽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纯电动商用车转矩分配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韶鹏 方正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9页
针对纯电动商用车采用双电动机驱动时存在的转矩分配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控制策略.首先在Simulink/Stateflow软件中搭建整车动力系统物理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进行整车转矩分配.由于计算量大,无法运用于实车,故根据粒子... 针对纯电动商用车采用双电动机驱动时存在的转矩分配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控制策略.首先在Simulink/Stateflow软件中搭建整车动力系统物理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进行整车转矩分配.由于计算量大,无法运用于实车,故根据粒子群算法的结果,结合传统项目经验,设计一个参数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来进行转矩分配.该方法运行速度快,且基本达到粒子群全局优化的效果.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原车单电动机动力系统相比,采用该方法的双电动机动力系统能量消耗减少了12.08%;在双电动机动力系统下,该方法与平均分配控制策略相比,电动机总能量损失降低了1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商用车 双电动机驱动 转矩分配 粒子群算法 模糊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状态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估计测试
4
作者 潘明存 乔丽霞 +1 位作者 何勋 董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状态估计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Improved Adaptive Kalman Filter,IAKF)。对滑动窗口长度进行自主调节,同时利用该算法来实现卡尔曼滤波增益以及估计噪声协方差自适应分析,相对传统形式...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状态估计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Improved Adaptive Kalman Filter,IAKF)。对滑动窗口长度进行自主调节,同时利用该算法来实现卡尔曼滤波增益以及估计噪声协方差自适应分析,相对传统形式的协方差直接更新方式与噪声协方差自适应算法可以达到更准确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与Sage-Husa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Sage-Husa Adaptive Kalman Filter,SHAKF),IAKF可以达到更高估计精度。当噪声与实际统计特征存在差异时,相对最初误差提高近30倍,精度明显下降。随着最小滑动窗口长度减小后,可以使状态估计过程获得更快动态响应速率。实验测试证明这里估计算法能够达到高估计精度以及良好的鲁棒能力。算法负荷测试结果显示都在1ms内,能够满足10ms内的步长要求,达到算法实时性的效率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状态估计 卡尔曼滤波 分布式驱动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动汽车路面附着系数估计
5
作者 张荣芸 凤永乐 +2 位作者 时培成 张斌 刘亚铭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路面附着系数估计中状态发生突变时滤波跟踪性能弱、精度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高阶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HSTCKF)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首先,建立了基于Dugoff轮胎模型的非线性三自由度车辆模型;利用Cars...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路面附着系数估计中状态发生突变时滤波跟踪性能弱、精度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高阶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HSTCKF)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首先,建立了基于Dugoff轮胎模型的非线性三自由度车辆模型;利用Carsim/Simulink软件联合搭建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模型作为仿真平台;推导了结合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HCKF)和强跟踪滤波(STF)理论的高阶强跟踪容积卡尔曼滤波(HSTCKF)算法,有效弥补了HCKF跟踪性能不足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状态参数的估计之中,再将估计得到的状态参数用于实现对路面附着系数的精确估计;最后通过仿真及道路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HSTCKF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在跟踪性能和估计精度上均优于HCKF和CKF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车辆状态参数 路面附着系数 强跟踪滤波 高阶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设计
6
作者 朱绍鹏 毛竞扬 +3 位作者 刘栋青 殷玉明 陈慧鹏 许烨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5,共12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要求,基于七自由度分布式驱动车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驱动模式及模式切换策略。其次,基于Burckhardt轮胎模型6条标准路面的附着特性曲线,利用优化的线性插值算法,提出了路面识别融合算法计算最优滑转率,并以此作为控制目标设计了非线性整定的PID控制器实现动力分配控制及切换。最后,建立了CarSim整车模型和Matlab/Simulink驱动防滑控制模型,在低附着路面、对接路面、对开路面、低附着坡道和对开坡道上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策略能精确地辨识道路的附着系数,驱动防滑策略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快速响应,并在不同模式之间准确切换,兼顾了动力性与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驱动防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电动车辆 驱动防滑 多模式控制 路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电驱底盘与角模块的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
7
作者 高镇海 张汉英 韩宗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4-1414,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底盘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底盘线控技术的最佳平台。针对分布式电驱底盘扩展运动功能和模块化设计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变结构悬架设计方法。通过底盘运动功能分析,将悬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2R1T并联机构型综合问题;采用子群与子流形概念建立了悬架系统各维度支链运动功能与拓扑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统筹考虑机构的约束特性、位姿能力、机构的模块化与可重构性,以及输入输出运动解耦完成了悬架的拓扑结构优选。最后,从机构运动学和车辆动力学两方面开展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并联机构的悬架系统在位姿空间内运动平滑无突变,不存在奇异位形,具有良好的传递效能和灵巧度;悬架运动学性能和平顺性相比基于传统悬架的角模块构型获得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底盘 角模块 变结构悬架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地点选择建模的共享电动汽车需求分布机理研究
8
作者 孙小慧 王飞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8-634,共7页
为了揭示共享电动汽车的需求分布机理,文章研究个人碳交易、风险、习惯等潜变量对共享电动汽车出行地点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问卷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建立多指标多原因模型量化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并整合潜变量... 为了揭示共享电动汽车的需求分布机理,文章研究个人碳交易、风险、习惯等潜变量对共享电动汽车出行地点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问卷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通过建立多指标多原因模型量化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并整合潜变量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构建混合选择模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性别、学历、职业、是否有车、驾龄均对各心理潜变量有较大影响;个人碳交易、风险、主观规范、行为意向及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出行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停车场、地铁站、商场属性均对出行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公交线路并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不同出行地点下发展共享电动汽车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需求分布机理 混合选择模型 共享电动汽车 心理潜变量 多指标多原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多体动力学分析与验证研究
9
作者 董富祥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0-1458,共9页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轮组件在内的整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方程组。以某带双轴太阳翼卫星为对象,开展了卫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比较了太阳翼转动引起的卫星姿态角、姿态角速度仿真结果与在轨遥测数据。研究表明:建立的卫星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机电耦合模型仿真获得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结果与相应在轨遥测数据几乎吻合,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双轴柔性太阳翼转动时将产生较大干扰力矩和姿态扰动,为获得准确仿真结果,需要将控制力矩分配到动量轮组件上。仿真获得了太阳翼转动对浮动星体的扰动力矩,可为双轴太阳翼转动对星体扰动的地面验证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体动力学 机电耦合动力学与控制 双轴柔性太阳翼 太阳翼驱动机构 动量轮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EV侧向稳定性鲁棒H∞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云泽 封进 +1 位作者 张瑞宾 韦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 为解决参数不确定性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侧向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鲁棒D稳定与H∞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构造侧向稳定性系统矩阵及增益控制矩阵。并考虑车辆动力学模型线性分式参数不确定性,建立了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不确定性控制系统模型。给定复平面上的圆盘域D,通过鲁棒D稳定方法将不确定系统的全部极点设置于圆盘D内,保证系统稳定性和良好的暂态响应性能。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鲁棒D稳定条件的车辆侧向稳定性H∞控制器。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鲁棒H∞控制器能有效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侧向稳定性 鲁棒D稳定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汽车横摆稳定性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伟 杨成源 邓召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规划控制算法设计了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通过Matlab-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下,应用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17.1%和1.7%,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3.7%和3.4%;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69%和39.4%,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6%和2.4%,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 横摆稳定性 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SVDUKF的DDEV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研究
12
作者 赵新 史立伟 +2 位作者 陆海峰 高守林 张博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5,共11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具有良好的车辆底盘动力学控制潜力,而准确识别路面附着系数是车辆动力学控制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路面附着系数观测算法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忘因子...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DEV)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具有良好的车辆底盘动力学控制潜力,而准确识别路面附着系数是车辆动力学控制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路面附着系数观测算法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遗忘因子的奇异值分解无迹卡尔曼滤波(FF-SVDUKF)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SVD)代替乔列斯基分解(Cholesky),在无迹变换中基于奇异值分解计算采样点,以避免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协方差矩阵非正定性引起的滤波不稳定现象。然后引入变形的遗忘因子,对观测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实时动态调整,改变了历史数据权重,提升了算法对时变路面附着系数的适应能力。构建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UKF算法相比,FF-SVDUKF算法在多工况路面附着系数估计时,均方根误差平均提高51%,具有良好的整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路面附着系数 无迹卡尔曼滤波 奇异值分解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管泉才 王艳华 +2 位作者 邓吉琛 王耀勋 刘雨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为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在高速及低附着道路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提出分层控制策略:上层为力矩决策层,基于二自由度动力模型设计分层滑模控制器(SMC),优化附加横摆力矩并引入主动后轮转向控制(ARS),同时利用PID控制实现车速跟踪:下层为... 为提升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在高速及低附着道路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提出分层控制策略:上层为力矩决策层,基于二自由度动力模型设计分层滑模控制器(SMC),优化附加横摆力矩并引入主动后轮转向控制(ARS),同时利用PID控制实现车速跟踪:下层为力矩分配层,根据车轮载荷及路面附着系数优化分配四轮驱动力矩。通过CarSim和Matlab/Sim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在双移线、不同附着度路面及蛇形工况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SMC+ARS控制在高速双移线工况下稳定性较高,且在各种附着条件下均优于SMC,同时降低了转弯时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 横向稳定性 滑模控制优化 四轮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铰接车横摆贝叶斯滤波模糊控制及状态估计
14
作者 户燕会 任燕 +1 位作者 户东亮 姜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铰接车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先构建得到包含线性三自由度的仿真模型,根据贝叶斯滤波理论评估前车厢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铰接角。按照分层控制的方式,对三自由度模型的车辆响应进行分析,选择滑模控制方法依次计算得到前后车厢横摆力... 对铰接车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先构建得到包含线性三自由度的仿真模型,根据贝叶斯滤波理论评估前车厢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铰接角。按照分层控制的方式,对三自由度模型的车辆响应进行分析,选择滑模控制方法依次计算得到前后车厢横摆力矩。利用ASM仿真平台验证了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控制情况,经过控制形成了更大的横摆角速度,铰接角发生了降低,获得了更小转弯半径,显著提升了操控性,可以更加高效稳定的完成转弯过程。比采用有效集分配策略轮胎附着利用率降低接近31%,使各驱动轮都跟地面形成了良好附着状态,获得更优控制性能。为上层设置模糊等效切换滑模控制方法后,可使得质心侧偏角处于合理范围内,获得更优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 铰接车 模糊等效滑模控制 横摆稳定性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AFS/DYC集成控制
15
作者 郑字琛 王姝 +1 位作者 赵轩 李兆柯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80,469,共12页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不同附着路面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系统辨识方法构建轮胎分段仿射模型,结合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命题逻辑与线性不等式的转换关系,构建车辆系统...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不同附着路面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系统辨识方法构建轮胎分段仿射模型,结合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命题逻辑与线性不等式的转换关系,构建车辆系统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然后设计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采用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方法追踪目标参考值决策附加横摆力矩与附加转向角,并以轮胎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车轮驱动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最后,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驾驶人在环操纵稳定性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所设计的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高速双移线工况下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31.61%与19.51%,四轮峰值平均转矩幅值降低2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操纵稳定性 集成控制 分段仿射模型 混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
16
作者 阚小博 赵又群 +3 位作者 李丹阳 林棻 何鲲鹏 尤庆伸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 针对目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存在横摆稳定性控制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为基于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非线性MPC速度及横摆力矩控制器,下层控制器为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多目标扭矩协调控制器,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路面附着利用率和轮毂电机功率损耗,可实现扭矩动态协调分配。最后,选用低附着系数的双移线工况和驾驶循环工况,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使车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较好地追踪理想值,车辆稳定性较传统方法得到了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电机能量损耗,改善车辆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横摆稳定性 扭矩协调 经济性 模型预测控制(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转矩分配策略
17
作者 李琴 李壮 +3 位作者 汤建明 王勇 张博远 贺德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转矩分配策略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能耗经济性。为减少前后轴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能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控制架构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能耗。上层是... 转矩分配策略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能耗经济性。为减少前后轴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能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控制架构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能耗。上层是主动安全层,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实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控制;下层是转矩分配层,考虑电机空载损耗下的前后轴电机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与平均分配方法相比,能够在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在NEDC和WLTC工况下整车能耗分别降低了6.6%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转矩分配 节能控制 稳定性控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
18
作者 沙文瀚 刘琳 +4 位作者 庄伟超 徐利伟 沈童 任彦君 殷国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574,共9页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鲁棒最优保性能驱动防滑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纵向刚度摄动以及外部噪声的作用,构建了参数不确定滑移率跟踪模型。同时设计了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滑移率跟踪算法来抑制模型中侧偏刚度不确定的影响,并通过增益调度算法实现了车速对反馈控制律的自适应调度。仿真对比和实车试验证明,所设计的防滑控制算法的鲁棒性与自适应性均满足要求,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驱动防滑控制介入时的纵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驱动防滑控制 鲁棒控制 增益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电动汽车转向失效容错协同控制研究
19
作者 刘轩江 林棻 +1 位作者 王天成 马洪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共10页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转向系统失效无法准确跟踪期望轨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向失效后车辆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容错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计算期望前轮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其次,针对转向系统失效故障... 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转向系统失效无法准确跟踪期望轨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向失效后车辆稳定性与轨迹跟踪的容错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计算期望前轮转角和附加横摆力矩;其次,针对转向系统失效故障,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设计了前轮转角跟踪控制器,求解实现期望转角所需的差动转向力矩;然后,以轮胎负荷率和控制量误差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基于二次规划算法实现轮胎力分配。最后,分别在中速高附着系数和高速低附着系数两种工况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容错控制策略在转向系统失效后仍能使车辆稳定跟踪期望轨迹,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容错控制 电动汽车 转向失效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动SUV转矩分配策略研究
20
作者 王明康 韦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82-87,共6页
针对双电机驱动系统中电动SUV的电机转矩分配问题,分析整车结构与性能参数,构建驱动系统效率的数学模型。以双电机系统的综合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提出融合模拟退火算法与带压缩因子粒子群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SA-CFPSO),应用于前后轴... 针对双电机驱动系统中电动SUV的电机转矩分配问题,分析整车结构与性能参数,构建驱动系统效率的数学模型。以双电机系统的综合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提出融合模拟退火算法与带压缩因子粒子群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SA-CFPSO),应用于前后轴双电机转矩分配策略。在CLTC-P与WLTC工况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连续运行工况下能实现合理转矩分配,满足整车动力需求,且续驶里程分别提高4.2%、5.1%,提升了电动SUV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双电机驱动 转矩分配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