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尺寸及应力峰值转移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宝瑾 谭忠盛 +2 位作者 卫鹏 赵金鹏 林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34-7341,共8页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 在超大埋深软岩隧道中,通常地应力较高,且围岩软弱破碎,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变形现象,造成支护结构失效破坏。采用超前中导洞应力释放技术提前释放地应力,可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减小隧道变形量,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依托丽香线哈巴雪山大变形隧道,采用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对超大埋深软岩隧道超前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导洞不同断面大小工况下应力释放效果,最终确定中导洞合理断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超前中导洞断面为正洞断面面积的0.6倍时,应力释放效果较为理想,相比直接开挖正洞,采用合理超前中导洞断面时,正洞拱顶沉降及上、下台阶水平收敛值分别减小28.2%、27.64%和26.71%,且围岩中切向应力峰值向围岩深部转移了约4 m,同时,应力峰值数值有所减小,减小约5.04%。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变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埋深 大变形隧道 应力释放技术 中导洞 断面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大跨地铁风道结构建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雪峰 马宁 +2 位作者 宋少奇 胡少斌 李增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7,共5页
采用PBA工法建造的大跨地铁风道结构施工顺序主要有逆作法和顺作法两种方法。为克服传统PBA工法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大跨风道为背景,提出一种风道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施工方案,并采用三维... 采用PBA工法建造的大跨地铁风道结构施工顺序主要有逆作法和顺作法两种方法。为克服传统PBA工法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大跨风道为背景,提出一种风道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施工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风道结构不同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针对风道拱部的中导洞开挖跨度大、地层沉降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一种联合支护结构。工程实践表明:负1层和负2层分别顺作的结构施工方案更有利于地层沉降控制及结构安全,联合支护结构有效控制了大跨中导洞开挖引发的地层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和结构自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跨风道 PBA工法 结构施工方案 拱部中导洞 联合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后行洞爆破方案优化研究——以新民隧道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伟 王少飞 +1 位作者 喻佳 白宏达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12-420,共9页
为解决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影响过大的难题,依托云南新民隧道,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弱破碎围岩下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的影响优化进行研究。针对爆破导致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出现较... 为解决无中导洞连拱隧道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影响过大的难题,依托云南新民隧道,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弱破碎围岩下后行洞爆破对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的影响优化进行研究。针对爆破导致先行洞二次衬砌结构出现较大裂缝的问题,在减小单段爆破药量、优化爆破顺序的基础上,采取掏槽眼孔间毫秒延时爆破技术对原有爆破方案进行优化。实测数据表明:在原爆破方案下,径向爆破振速超过32 cm/s,优化爆破方案后,掏槽眼引起的径向爆破振速小于8 cm/s,优化效果较好。通过有限元模拟可知:1)爆破过程中既有隧道最大绝对振速以径向为主,拱肩部位受到爆破影响最大,混凝土结构将会受到向隧道内部方向的拉力作用;2)掏槽眼的孔间毫秒延时爆破技术在不减小爆破最大装药量也不改变起爆顺序的情况下,可小幅度减小爆破对先行洞衬砌结构的冲击作用。通过监测与现场观察可知,该爆破优化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导洞连拱隧道 破碎围岩 孔间毫秒延时爆破 振动控制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