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功率超声器件的多路并联调频信号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芦小龙 尚鹏威 +2 位作者 王栎 姚仁逸 李芮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3-1209,共7页
针对功率超声器件在工作时谐振频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而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G3525集成PWM控制芯片的多路并联调频信号电路。首先,详细介绍了信号调频控制电路的组成,并阐述了基于源极跟随器原理设计的电压控制频率精密调节方法。其... 针对功率超声器件在工作时谐振频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而漂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G3525集成PWM控制芯片的多路并联调频信号电路。首先,详细介绍了信号调频控制电路的组成,并阐述了基于源极跟随器原理设计的电压控制频率精密调节方法。其次,针对3条并联支路的不同构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总电流法的频率调整预测模型,分析了振荡电容和占空比对输出信号频率的影响。最后,将设计的多路并联调频信号电路接入自制的大功率超声喷丸驱动电源,搭建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信号电路调频性能。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5~70℃时,该调频电路能够以低于50Hz的误差有效地解决换能器在工作时的谐振频率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超声 超声换能器 谐振频率漂移 多路并联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2
作者 邸敬 王鹤然 +2 位作者 梁婵 刘冀钊 廉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提取任务的最优先验分布,在反向去噪过程中引入多通道似然校正模块,更有效地模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复杂分布。然后,提出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来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高低频特征提取任务。最后,在融合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采用区域一致性融合网络和多通道低频特征融合网络分别完成高低频特征的融合。该模型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提供了一种可训练的扩散模型范式用于特征提取,使用特定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通过与近年来提出的9种高水平方法相比,在MSRS和RoadSce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8种客观评价指标平均提升了4.52%~59.62%。本文方法在色彩保真度和纹理细节保持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光照和环境场景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 条件扩散模型 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 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3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PVTv2和DenseNet121的双注意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算法
4
作者 梁礼明 钟奕 +1 位作者 陈康泉 王成斌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9,共15页
针对视网膜眼底病变图像数据集类间分布不均和病灶区域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金字塔视觉变压器(pyramid vision transformer v2,PVTv2)和DenseNet121双注意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算法。首先,该算法经由PVTv2和DenseNet121组成的双分支... 针对视网膜眼底病变图像数据集类间分布不均和病灶区域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金字塔视觉变压器(pyramid vision transformer v2,PVTv2)和DenseNet121双注意力视网膜病变分级算法。首先,该算法经由PVTv2和DenseNet121组成的双分支网络,对视网膜图像的全局和局部信息进行初步提取;其次,在PVTv2和DenseNet121输出处分别采用空间通道协同注意力模块和多频率多尺度模块,优化局部特征细节,突显微小病灶特征,增强模型对复杂微小病变特征敏感性和病灶的定位感知;再次设计神经元交叉融合模块,建立病灶区域宏观布局和微观纹理信息之间的远程依赖关系,进而提高视网膜病变分级准确率;最后,利用混合损失函数缓解样本分布不均所导致的各等级之间模型关注度不平衡情况。在IDRID和APTOS 2019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其二次加权系数分别为90.68%和90.35%,IDRID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和APTOS 2019数据集ROC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80.58%和93.2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视网膜病变分级领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分级 空间通道协同注意力模块 多频率多尺度注意力模块 神经元交叉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鹏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电光调制器体积大、集成度低和带宽小等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并行多路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设计原理并分析了微波光传输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方法】文章通过Lumerical Interconnect光学仿真软件,给出了微波光传输链路的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调制器半波电压对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指标的影响,并对40 GHz 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核心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文章设计的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半波电压、3 dB带宽和产品尺寸分别为4.5 dB、3.5 V、40 GHz和30 mm×20 mm×10 mm。使用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微波光传输链路噪声系数约为30 dB。【结论】文章所提4路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比传统铌酸锂电光调制器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铌酸锂 电光调制器 并行多路 微波光传输 微波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多注意力的语音增强网络
6
作者 张池 王忠 +1 位作者 姜添豪 谢康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7,共10页
针对受干扰语音的频域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多注意力机制和编解码结构的语音增强网络(PMAN)。网络输入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语音频域特征,包含振幅谱和复数谱,编码器使用密集卷积模块对输入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中间层的并行多... 针对受干扰语音的频域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多注意力机制和编解码结构的语音增强网络(PMAN)。网络输入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语音频域特征,包含振幅谱和复数谱,编码器使用密集卷积模块对输入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中间层的并行多注意力模块学习频域的局部和全局信息,并融合局部块注意力(LPA)机制捕捉语音频域二维(2D)结构,实现干净语音与干扰因素的2D层面分离。解码器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别生成振幅掩模和复数频谱,根据加权求和生成最终的语音复数频谱,使用时域与频域联合损失函数实现相位信息的融合。在VoicеBank+DEMAND语音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两阶段变换器的时域语音增强神经网络(TSTNN)相比,经过PMAN增强后语音的客观语音质量评价(PESQ)、短时客观可懂度(STOI)、分段信噪比(SSNR)指标值分别提升10.8%、1.1%、11.8%,具有较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频域 多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网络 并行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媚 徐剑 +5 位作者 杨健 王佳 黄毕尧 李建岐 刘国军 王智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1,146,共7页
开发了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子站系统和用户终端装置两部分组成,给出了各部分的关键硬件电路及其连接关系。研究了多路工频通信系统下行信号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关键技术,并运用三相信号并行传输、单相6路... 开发了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子站系统和用户终端装置两部分组成,给出了各部分的关键硬件电路及其连接关系。研究了多路工频通信系统下行信号发送和接收、上行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关键技术,并运用三相信号并行传输、单相6路信号并行传输及不同馈线信号并行传输来提高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设计了系统终端地址及与DL/T698-41等标准兼容的工频通信协议。多路并行工频通信系统速率较传统单路工频通信系统有明显提高,能更好地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系统 多路并行传输 终端 滤波 协议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循环谱的共信道多信号调制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青红 彭华 张金成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3-1159,共7页
共信道多信号的调制参数估计问题已成为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在非合作通信中是调制识别、信号解调等后续处理的基础。信号经过调制、成形及采样等处理后具有循环平稳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和离散谱线提取的调制参数估... 共信道多信号的调制参数估计问题已成为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在非合作通信中是调制识别、信号解调等后续处理的基础。信号经过调制、成形及采样等处理后具有循环平稳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和离散谱线提取的调制参数估计方法。该算法利用信号调制参数和循环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取信号循环谱的谱频率截面上与循环频率相对应的离散谱线,实现对时频重叠的共信道多信号中每个信号分量调制参数的精确估计,主要包括载波频率和码元速率。Matlab仿真BPSK、8QAM两种类型的混合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可以实现载波频率相差不大时共信道多信号的调制参数估计问题,并且算法计算复杂度小、精确度高、抗噪声性能好,不受频谱重叠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信道多信号 时频重叠 循环谱 调制参数估计 离散谱线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DRFM的雷达面目标回波模拟技术 被引量:9
9
作者 肖汉波 张长青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8-1383,共6页
针对跳频雷达高度表大地面目标回波信号的模拟,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1.2 GHz带宽、3 GHz采样的宽带DRFM组件硬件平台,然后重点叙述了基于DRFM技术的雷达高度表大地面目标回波模拟的算法设计... 针对跳频雷达高度表大地面目标回波信号的模拟,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1.2 GHz带宽、3 GHz采样的宽带DRFM组件硬件平台,然后重点叙述了基于DRFM技术的雷达高度表大地面目标回波模拟的算法设计方案,通过采用多路并行处理、多相滤波、正交调制等技术实现了数字下变频、目标回波特征调制、数字上变频等关键算法,最后给出了算法仿真和硬件调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案已成功应用到某宽带跳频雷达高度表大地面目标回波模拟系统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跳频雷达 雷达高度表 面目标 回波模拟 数字射频存储 多相滤波 多路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LLC谐振变换器交错并联均流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豪 韩民晓 +1 位作者 张夏辉 刘海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LLC谐振变换器多路交错并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谐振元件的参数偏差会导致各路LLC谐振变换器电流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二次侧的同步整流替换为可控整流方式,利用各路输出电流作为控制信号对二次侧进行脉宽调制控制... LLC谐振变换器多路交错并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谐振元件的参数偏差会导致各路LLC谐振变换器电流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二次侧的同步整流替换为可控整流方式,利用各路输出电流作为控制信号对二次侧进行脉宽调制控制,提供附加的电压增益,形成均流控制环路,保证各路的电压增益相同,从而实现多路LLC谐振变换器在相同开关频率下运行的均流调节。介绍了该控制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基于电磁暂态过程进行仿真,得出不同负载率下的电流不平衡度;同时搭建100 W的实验样机,在电流不平衡度最大的工况下,验证了该均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多路交错并联 均流控制 脉宽调制 参数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USB测控系统中PM调制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庆顺 范泽铭 张锁良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0-336,共7页
航天统一S波段(united S-band,USB)测控系统中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PM)是对遥控信息进行发送端调制的重要单元,针对航天测控PM调制载波频率高、采样速率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 航天统一S波段(united S-band,USB)测控系统中相位调制(phase modulation,PM)是对遥控信息进行发送端调制的重要单元,针对航天测控PM调制载波频率高、采样速率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USB测控系统中PM调制的研究方案及实现方法.设计将测距音信号与副载波信号联合调制到主载波,创新性地采用将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分解开、多路并行处理高速数字信号的方式实现相位调制.应用Modelsim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应用频谱仪分析频谱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地面遥控端提供了测试平台,在高速调制领域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B测控 PM调制 高低频分解 多路并行处理 高速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采样的射频发射机线性化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烈 冯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7-862,共6页
提出一种在欠采样条件下的经过混合结构设计的射频发射机线性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欠采样频率选择性的非线性模型来校正调制器产生的镜像干扰信号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互调失真信号。实验结果表明LTE的70 MHz双载波信号在发射机采样速率从... 提出一种在欠采样条件下的经过混合结构设计的射频发射机线性化方法。该方法基于欠采样频率选择性的非线性模型来校正调制器产生的镜像干扰信号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互调失真信号。实验结果表明LTE的70 MHz双载波信号在发射机采样速率从491.52 Ms/s降低至122.88 Ms/s时使用该组合方法较之前方法有10 d B的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改善以及10 d B的邻道功率泄露比抑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发射机 正交调制器 I/Q不平衡 射频功率放大器 数字预失真 欠采样 递归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特显点调频连续波阵列SAR系统幅相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琳 谭维贤 +2 位作者 林赟 王彦平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72-2677,共6页
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阵列合成孔径雷达系统(SAR)将FMCW体制与阵列SAR技术相结合,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实际调频连续波阵列SAR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调频率非线性误差和多通道... 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阵列合成孔径雷达系统(SAR)将FMCW体制与阵列SAR技术相结合,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实际调频连续波阵列SAR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调频率非线性误差和多通道幅相误差问题,如不校正会造成雷达图像质量降级。该文建立考虑上述误差的信号模型,并针对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单特显点回波数据的误差校正方案和成像处理流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调频连续波 阵列成像 调频率非线性校正 多通道幅相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频功率解耦功能的直流变换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芊帆 周奔 +5 位作者 何志兴 易伟浪 闵俊 贺纤纤 王锋 罗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6-195,共10页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一般采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来解决高压问题。而直流电压在经多个单相逆变器变换至交流电压或接三相不平衡负载时直流总线将存在低频纹波,从而影响直流侧电能质量。...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一般采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来解决高压问题。而直流电压在经多个单相逆变器变换至交流电压或接三相不平衡负载时直流总线将存在低频纹波,从而影响直流侧电能质量。该文研究了ISOP(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系统的低频功率解耦控制,通过注入补偿电流抵消纹波电流,实现功率解耦,抑制直流侧的低频纹波波动,显著提高系统电能质量。为了实现低频纹波的精确控制,解耦系统采用多重准比例谐振控制,通过对多个特定频次的谐波电流进行跟踪并且提供相对较低阻抗的通道来释放谐波电流,以补偿直流侧电压波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块串并联组合 低频功率解耦 补偿电流 比例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特征和时频注意力的环境声音分类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慧 李小霞 何宏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69-3573,共5页
针对环境声音分类(ESC),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特征和时频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环境声音分类方法。首先,相较单一分辨率的谱图,多通道多分辨率特征可以丰富特征信息,实现不同特征分辨率之间信息互补,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针对声信... 针对环境声音分类(ESC),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特征和时频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环境声音分类方法。首先,相较单一分辨率的谱图,多通道多分辨率特征可以丰富特征信息,实现不同特征分辨率之间信息互补,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针对声信号提出了一种时频注意力模块,该模块先利用不同大小的一维卷积分别关注时域和频域有效信息,再用二维卷积将两者进行融合,从而抑制环境声中背景噪声并消除由多通道多分辨率带来的冗余信息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ESC-10和ESC-50两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50%和88.46%,与现有的最新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2.70%和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声音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时频注意力 多通道特征 多分辨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分量分析联合时域处理同频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冬华 杨吟华 +1 位作者 陈正禄 张恒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4,共6页
针对多部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体制雷达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独立分量分析联合时域多脉冲相关法的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对于目标回波信号和同频干扰信号在时域重叠而无法检测到目标的情形,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从接收到的多周期回波混合... 针对多部线性调频脉冲压缩体制雷达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一种独立分量分析联合时域多脉冲相关法的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对于目标回波信号和同频干扰信号在时域重叠而无法检测到目标的情形,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算法从接收到的多周期回波混合信号中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在脉冲压缩处理后,结合时域多脉冲相关法进一步抑制同频异步干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同频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 同频干扰 独立分量分析 时域重叠 脉冲压缩 时域多脉冲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探测仪多通道激励源的设计
17
作者 皮礼富 陈罡 +4 位作者 姚琪 漆颢 王瑾 吴晨 赵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0,共6页
新设计的系统采用5通道激励源,使用5副对数周期天线作为发射阵列,采用数字波束技合成技术控制天线阵列。除原有的调相脉冲体制,增加了线性调频连续波体制,此体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和多普勒不敏感性,可实现对快速运动目标的跟踪探测... 新设计的系统采用5通道激励源,使用5副对数周期天线作为发射阵列,采用数字波束技合成技术控制天线阵列。除原有的调相脉冲体制,增加了线性调频连续波体制,此体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和多普勒不敏感性,可实现对快速运动目标的跟踪探测。每个激励源采用可编程门阵列为主时序控制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进行频率合成,PC机与发射机之间的通信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架构来实现。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目前已应用于实验室的日常探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探测仪 通用串行总线架构 多通道 线性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DPMZM的双通道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威 李尚远 +3 位作者 杨仕铭 刘嫱 张振荣 耿敏明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5期83-88,共6页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 为了实现多通道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提高变频链路性能,提出一种使用单个集成调制器实现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案,该方案利用偏振复用特性实现双通道下变频功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子调制器设置在最小传输点时,可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光载波抑制比达到29 dB;双通道分别独立地将射频信号下变频转换为中频信号,杂散抑制比达30 dB左右,2个通道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分别达到110.4 dB·Hz^(2/3)、113.4 dB·Hz^(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光通信 下变频 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通道变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ps多信道RZ/NRZ码传输色散时频特性分析
19
作者 陈晓敏 郭爱煌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14-115,118,共3页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求解信号在多信道系统中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建立40Gbps多信道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型,以该模型仿真分析了NRZ码和RZ码的传输性能,并引入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信号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RZ码能量集中,误码率低;在... 采用分步傅里叶法求解信号在多信道系统中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建立40Gbps多信道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型,以该模型仿真分析了NRZ码和RZ码的传输性能,并引入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信号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RZ码能量集中,误码率低;在40Gbps通信系统中RZ码对PMD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系统OSNR灵敏度的要求,有利于现在的10Gbps的光纤通信系统速率升级到40G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型 色散 多信道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的自适应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杰 丁丹 +1 位作者 景梦娇 胡博仁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64,共8页
为了提升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的通信性能,将自适应技术应用于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中,并基于边缘自适应准则(MA),针对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PCSS-OFDM)通信系统和多载波差分多相并行组合扩频(DMP-PCSS-OFDM)通信系统,分别提出两种自... 为了提升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的通信性能,将自适应技术应用于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中,并基于边缘自适应准则(MA),针对多载波并行组合扩频(PCSS-OFDM)通信系统和多载波差分多相并行组合扩频(DMP-PCSS-OFDM)通信系统,分别提出两种自适应通信方式。在多种多径信道环境中的仿真结果显示:在多径信道中,自适应PCSS-OFDM系统的误码率相比PCSS-OFDM系统有显著降低;自适应DMP-PCSS-OFDM系统则更适用于相干带宽较窄且衰落较深的信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并行组合扩频 自适应调制 贪婪算法 多径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