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及应用
1
作者 王永坤 杜文强 王小燕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全面评估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并探讨其应用,本文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构建了包括多个生态指标的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差异化检验、层次聚类分组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计算与水质质量等级划分,本文构建... 为了全面评估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并探讨其应用,本文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构建了包括多个生态指标的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差异化检验、层次聚类分组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计算与水质质量等级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区生态修复前后的水质数据,本文分析了修复措施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 多尺度 水环境 质量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融合评价及可视化系统
2
作者 索荣遥 王玄 +1 位作者 张波 刘双丽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2期82-87,共6页
水质监测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自动、手动等不同监测方法,产生大量不同来源、尺度的监测数据,亟须充分融合运用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更加智能的自动化评价分析计算,进一步满足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需求。设计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融... 水质监测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自动、手动等不同监测方法,产生大量不同来源、尺度的监测数据,亟须充分融合运用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更加智能的自动化评价分析计算,进一步满足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需求。设计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融合规则,构建断面、河流多粒度水质评价模型,建立基于WebGIS的水质监测评价可视化系统,实现自动、手动监测等多源水质监测数据的自动化有序融合、水质自动化评价计算、水质监测一张图展示、多源监测信息一体化管理、多尺度水质矩阵图及多维度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可视化等,可为水质监测评价分析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平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多粒度水质评价 多尺度水质矩阵图 一张图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水质对SN-1井区油藏采收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兆中 李扬 +3 位作者 饶政 何帆 李小刚 马薛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6期103-109,114,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SN-1井区油藏存在的油井普遍高含水、部分井注水受效差以及清污混注后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等问题,开展了SN-1井区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开展水质对岩心的伤害、岩心驱替及注水水质指标分析等室内实验和注水优化... 针对准噶尔盆地SN-1井区油藏存在的油井普遍高含水、部分井注水受效差以及清污混注后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等问题,开展了SN-1井区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开展水质对岩心的伤害、岩心驱替及注水水质指标分析等室内实验和注水优化数值模拟,分别从微观尺度、岩心尺度和宏观尺度,对注入水造成的储层伤害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导致油水井渗透率下降的伤害机理,认识到注入水中固相堵塞造成的储层伤害是导致水驱采收率低的主控因素,发现固相堵塞不仅影响微观驱油效果,还会使流度比增加,降低波及效率。因此,SN-1井区油藏回注水质不达标是注水受效差的主要因素,应将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作为首要水质控制指标。多尺度评价方法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对提高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性,可为油田稳产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储层伤害 岩心实验 水质 多尺度评价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观标准的有向哈斯图技术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琪 张强 +3 位作者 张宇 唐金平 何文君 刘映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84,92,共5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环保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有向哈斯图技术(D-HDT)对地下水水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建模、解释与评估。解决了传统水质评价方法中的赋权问题,各评价指标权重值不直接参与计算过程,仅需各指标权重的大小排序便可进行评价。针对...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环保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有向哈斯图技术(D-HDT)对地下水水质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建模、解释与评估。解决了传统水质评价方法中的赋权问题,各评价指标权重值不直接参与计算过程,仅需各指标权重的大小排序便可进行评价。针对D-HDT仅能反映样品之间的优劣层级排序,无法确定水质级别的弊端,提出了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构造五组标准等级样品与待评样品共同参与评价的解决方案。经实践表明,基于客观标准的D-HDT评价结果客观且直观,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序集 Hasse矩阵 有向哈斯图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坝河流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对库区水质的影响——以平寨水库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勇荣 周忠发 +1 位作者 蒋翼 尚梦佳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了分析筑坝河流域人类活动与库区水质的响应关系,以平寨水库为例,选取子流域、河流缓冲区及监测点圆形缓冲区三种尺度,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实测监测点水质指标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 为了分析筑坝河流域人类活动与库区水质的响应关系,以平寨水库为例,选取子流域、河流缓冲区及监测点圆形缓冲区三种尺度,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实测监测点水质指标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筑坝河流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库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三种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与库区水质都有显著相关性,河流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相关规律基本一致,但与圆形缓冲区尺度相关规律差异较大;(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对水质的影响存在尺度效应,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源"与"汇";(3)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R与水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地利用结构越合理,越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库区水质 不同尺度 GIS技术 筑坝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关系的温度序列复原方法
6
作者 沈军 杨敏华 钟荣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7-1056,共10页
在分析测量温度序列特征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关系模型和空气热传导方程解的特点,建立温度序列复原的目标函数。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和基于时频变换稀疏理论提出基于GIS空间关系的气象温度序列复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序列模... 在分析测量温度序列特征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关系模型和空气热传导方程解的特点,建立温度序列复原的目标函数。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和基于时频变换稀疏理论提出基于GIS空间关系的气象温度序列复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序列模型未知且各温度序列不完全独立的复杂条件下,该方法对于多源温度序列复原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复原 多尺度分析 稀疏矩阵 质量控制 气象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重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成 葛淼 +3 位作者 刘念 刘浩 蔡宇 李灵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78,共6页
“十三五”时期,随着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水环境治理已转变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效果显著。以重庆市“十三五”国家考核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为实例,基于时空多尺度的概念,提出了“多尺度综合评价”研究地表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化的方... “十三五”时期,随着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水环境治理已转变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效果显著。以重庆市“十三五”国家考核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为实例,基于时空多尺度的概念,提出了“多尺度综合评价”研究地表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化的方法,以时间尺度上年度和年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为出发点,进行空间尺度上由点(出入境断面)到线(长江干流)再到面(全市地表水)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重庆市国家考核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逐年呈阶梯式改善,年内水质变化总体呈现下半年水质优于上半年的规律;主要污染物浓度夏季明显增高,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造成;全域范围内水质优良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东部区域水质明显优于西部区域;氮、磷防控效果显著,消减率为30.89%和10.45%。该成果对评价“十三五”以来的污染防治效果具有实际意义,也可为“十四五”开展相关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考断面 地表水环境质量 多尺度综合评价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