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异构单元的多功能有源消弧装置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文 钱信君 +3 位作者 郭祺 陈饶 施从新 黄继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首先,HU-AASD利用第四桥臂为虚拟中性点提供电压支撑,使得三相桥臂的耐压需求被降低至相电压,从而降低了AASD的器件成本与体积;其次,所提方案兼具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能力,且接地故障发生后HU-AASD可不间断地向电网提供无功补偿,从而为配电网提供不间断的电压支撑;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及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有源消弧装置 无功补偿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多功能剖切装置试验研究
2
作者 熊师 何林 罗乔军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9-14,21,共7页
围绕罗非鱼的剖切加工需求,设计了鱼类多功能剖切装置。为探究鱼类多功能剖切装置的剖切效果,以罗非鱼为试验对象,以输送带速度、输送带间距和剖切刀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剖切成功率为指标,进行了功能试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试... 围绕罗非鱼的剖切加工需求,设计了鱼类多功能剖切装置。为探究鱼类多功能剖切装置的剖切效果,以罗非鱼为试验对象,以输送带速度、输送带间距和剖切刀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剖切成功率为指标,进行了功能试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试验探究了各试验因素对剖切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剖切成功率随输送带速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规律,随输送带间距的增加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随剖切刀转速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最优参数组合为:输送带速度0.4 m/s,输送带间距10 mm,剖切刀转速900 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剖切装置的剖切成功率为96%,作业效率为1950条/h。该装置具备鱼类腹开、背开、二枚开、三枚开的功能,能够满足鱼类剖切环节对多功能、实用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多功能 剖切装置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调节多档位的10kV断路器快速分闸操作装置的研制
3
作者 沈煜莹 陈进祥 +2 位作者 吴盈蓝 张远洋 沈汉坤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为降低10 kV断路器分闸操作中的安全风险,文章研究设计一种可调节多档位的10 kV断路器快速分闸操作装置,通过运载小车将装置搭载到指定位置,采用吸附的方式固定到合适的操作位置上,通过可调节多档位力矩及旋转夹头操作启动分闸按钮,从... 为降低10 kV断路器分闸操作中的安全风险,文章研究设计一种可调节多档位的10 kV断路器快速分闸操作装置,通过运载小车将装置搭载到指定位置,采用吸附的方式固定到合适的操作位置上,通过可调节多档位力矩及旋转夹头操作启动分闸按钮,从而实现远程遥控分闸操作。该装置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设置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使操作更加安全、便捷、高效,避免了人员手动操作来带人身安全风险,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断路器 分闸操作 可调节装置 多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药效试验中定点器创新设计与应用前景分析
4
作者 王信群 王倩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16-118,共3页
针对常规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中部分存在的定位效率低、操作烦琐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定点器,旨在提升试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该装置由正方形边框、支脚、标志牌及计数板等部件构成,其核心技术特点包括边框内侧的... 针对常规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中部分存在的定位效率低、操作烦琐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款多功能定点器,旨在提升试验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该装置由正方形边框、支脚、标志牌及计数板等部件构成,其核心技术特点包括边框内侧的计数网格实现区域细分,减少计数遗漏;四角铰链连接的支脚确保装置在复杂地形中的稳定性;标志杆与计数杆采用套管结构,可随作物生长情况调节高度,并支持折叠收纳,提升了便携性。此外,通过铰链连接边框和折叠组件,可根据试验需求灵活调整为不同形状,满足多样化的样本采集需求。该定点器操作简便,能一定程度上缩短田间作业时间,提高计数准确性和便携性,经济效益较高。该定点器的设计基于长期实践,应用基础坚实;该装置提高了药效试验的效率和精确性,且能重复使用,效益较好;其应用范围不仅限于除草剂药效试验,还可拓展至农业病虫害监测、肥料利用率评估及草原资源调查等领域。本文为该多功能定点器的设计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田间药效试验 多功能定点器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思彤 金丹 +4 位作者 孙东明 李懿轩 王艳慧 王静 王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9,共9页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及纳米纤维结构设计,达到实现纤维纳米尺度的导向性结构控制,有效提高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形貌均一有序性的目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在纺丝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渐发展出同轴共纺、偏轴共...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纺丝技术及纳米纤维结构设计,达到实现纤维纳米尺度的导向性结构控制,有效提高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及形貌均一有序性的目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在纺丝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渐发展出同轴共纺、偏轴共纺、并轴共纺、共轭电纺等纺丝方法,综述了基于实心纳米纤维、多孔纳米纤维、中空纳米纤维、纳米电缆及Janus纳米纤维等不同纳米纤维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纺丝机制,分析了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及结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进一步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在实现纳米尺度导向性结构控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认为纤维从简单的光滑细丝状逐渐向形貌多样化、结构多级化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及多功能协调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纤维结构 多功能 静电纺丝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华 张春来 +5 位作者 杨会 曹建华 张强 唐伟 应启和 林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1-698,共8页
本文对岩溶区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有机碳同位素样品前处理的分离提纯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广西桂江流域水体进行了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C3植物对桂江水体可溶性有机碳(DOC)有很大比例的贡献,而水生生物对水体有机碳影响较小。抚... 本文对岩溶区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有机碳同位素样品前处理的分离提纯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广西桂江流域水体进行了稳定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C3植物对桂江水体可溶性有机碳(DOC)有很大比例的贡献,而水生生物对水体有机碳影响较小。抚河流域比漓江流域有较高的(DOC)含量,可能与非岩溶区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高有关。岩溶作用对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C)的贡献较大,岩溶区DIC浓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较大且复杂,可能与流域内土壤中植物根系呼吸、微生物活动或有机质矿化等作用产生的土壤CO2碳同位素值不同有关,也可能与水体中CaCO3过饱和生成碳酸钙沉淀向大气释放CO2有关。不同形态的碳同位素值反映了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河流中碳的变化,为研究碳的来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岩溶碳汇 多功能同位素制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改进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峰 徐弘博 +3 位作者 顾峰玮 陈有庆 施丽莉 胡志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26,共9页
针对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存在的功耗高、易堵塞的问题,设计并分析了抛送管道改进结构,在此基础上以比功耗和抛送速度为目标函数,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洁区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了... 针对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存在的功耗高、易堵塞的问题,设计并分析了抛送管道改进结构,在此基础上以比功耗和抛送速度为目标函数,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洁区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抛送叶轮转速、喂入量和抛送管道截面积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输送性能有较大影响,比功耗影响因素显著顺序依次为抛送叶轮转速、抛送管道截面积、喂入量;抛送速度影响因素显著顺序依次为抛送叶轮转速、抛送管道截面积、喂入量;最优参数组合为抛送转速2 270 r/min,喂入量1.3 kg/s,管道截面积507 cm^2,对应的比功耗和抛送速度分别为7 980 m^2/s^2、11.7 m/s,且各评价指标与其理论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的结构完善设计与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秸秆 优化 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 秸秆输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测控装置电参量测量算法融合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敏 刘永新 +3 位作者 杜奇伟 章立宗 沈健 檀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多功能测控装置的电参量测量算法融合方法。分析了变电站中稳态遥测测量、同步相量测量、电能量计算的需求,比较3种电参量测量的数据采样、运算处理的特点,提炼出3种测量的共性技术。充分考虑了数字化采样的特... 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多功能测控装置的电参量测量算法融合方法。分析了变电站中稳态遥测测量、同步相量测量、电能量计算的需求,比较3种电参量测量的数据采样、运算处理的特点,提炼出3种测量的共性技术。充分考虑了数字化采样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数据丢点、通道间不同步等异常处理。通过对算法的融合与优化,实现了单装置完成3种测量功能的集成。融合方法最终在智能变电站多功能测控装置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遥测量 同步相量 电能量 多功能测控装置 合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注浆测试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靖向党 阮文军 于波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9,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径向注浆扩散模型的新型注浆测试装置,该装置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注浆工艺,可进行单液压力注浆和双液压力注浆试验及循环式等多工艺注浆试验,并可同时测试防渗性、可注性、扩散性及固结体强度等指标,实现了用一台仪器进行多... 介绍了一种基于径向注浆扩散模型的新型注浆测试装置,该装置较好地模拟了实际注浆工艺,可进行单液压力注浆和双液压力注浆试验及循环式等多工艺注浆试验,并可同时测试防渗性、可注性、扩散性及固结体强度等指标,实现了用一台仪器进行多工艺条件下的多项指标或数据测试,具有多功能性;试验研究也证实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工艺 测试装置 径向扩散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大尺寸真三轴储层改造实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天魁 战永平 +3 位作者 朱丹 齐宁 陈铭 曲占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储层改造技术是目前实现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采的核心技术。为更好地满足储层改造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需求,自主设计了多功能大尺寸真三轴储层改造实验装置,创新性地实现了针对不同尺寸人造或露头岩心,不同温度... 储层改造技术是目前实现低渗透和非常规油气藏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采的核心技术。为更好地满足储层改造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需求,自主设计了多功能大尺寸真三轴储层改造实验装置,创新性地实现了针对不同尺寸人造或露头岩心,不同温度、围压和孔压,不同流量的固液两相泵入,以及不同井筒完井工艺条件下的储层改造及渗流模拟实验,提供了主/被动声波结合的声发射检测、温压场和应力应变场检测及压后激光扫描测量等丰富的评价手段。该装置具备功能丰富、操作简便安全、性价比高的突出特点,有助于构建储层改造技术创新实践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助推师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改造 实验装置 多功能 大尺寸 真三轴 创新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用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万庆 赵丙庆 +2 位作者 田锦钊 孟祥忠 尹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76,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用电设备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基于MCGS组态软件设计了矿井用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仪表-分站-上位机3层结构,实现了井下电能数据的在线监测,通过组态软件可对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统计、查... 针对煤矿井下用电设备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基于MCGS组态软件设计了矿井用电设备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仪表-分站-上位机3层结构,实现了井下电能数据的在线监测,通过组态软件可对用电设备的能耗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统计、查询和分析,为企业提高能源效率水平,实现节能增效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用电设备 能源管理 设备驱动 MCGS组态 多功能电度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模块化柔索导向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浩 訾斌 +1 位作者 王炳尧 钱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5-237,241,共4页
为实现柔索在连续变向过程中的高精度导向以及柔索姿态、张力的实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连续变向柔索的多功能模块化柔索导向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柔索导向装置中添加了球铰式漏斗形导向管道,在对单根柔索进行了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 为实现柔索在连续变向过程中的高精度导向以及柔索姿态、张力的实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连续变向柔索的多功能模块化柔索导向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柔索导向装置中添加了球铰式漏斗形导向管道,在对单根柔索进行了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该装置导向的整个运作过程和柔索张力检测原理。为了验证整个装置的有效性,借助三自由度柔索并联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多功能模块化柔索导向装置具有良好的动态导向性,柔索姿态和张力的实时检测数值也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索导向装置 柔索姿态 多功能模块化 动态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管网检修作业过程中放散燃气的回收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东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3,共2页
常规城市燃气管网抢险抢修作业都是采取直接放散燃气的方式进行,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此,研制出了便携式放散燃气回收装置,将这部分燃气回收并加以利用。详细介绍了便携式放散燃气回收装置的构成、基本工作原... 常规城市燃气管网抢险抢修作业都是采取直接放散燃气的方式进行,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此,研制出了便携式放散燃气回收装置,将这部分燃气回收并加以利用。详细介绍了便携式放散燃气回收装置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并对该装置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便携式放散燃气回收装置,不仅能完全回收检修作业过程中原本需排入大气、被浪费掉的燃气,实现零排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而且能够提供用于管道吹扫或强度与气密性试验的压缩空气介质,还能供应用于置换的惰性气体,是一种极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检修作业 燃气 回收 节能 装置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要素防雷装置综合测试仪研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秀成 王波 方春明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针对现行防雷检测中检查和测试的防雷装置种类多、测点分散、方法复杂、检测测试记录、数据存储表格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判定客观化欠缺的问题,将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数... 针对现行防雷检测中检查和测试的防雷装置种类多、测点分散、方法复杂、检测测试记录、数据存储表格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判定客观化欠缺的问题,将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研发了多要素防雷装置综合测试仪。实现了防雷检测数据自动显示记录、存储、调用以及与雷电防护业务控制系统实时信息交互功能。现场测试数据表明,采用综合测试仪所测量得到的SPD、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等参数分别与现有单要素测试仪器CJ1007和ETCR-3000B所得数据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测试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所研发的测试仪已应用实际工作中,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防雷装置 综合测试仪 防雷检测 一机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配网谐波及三相不平衡评价指标的治理设备优化配置策略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卓放 杨泽斌 +4 位作者 易皓 杨光宇 王蒙 阴晓晴 朱承治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9,共10页
以有源电力滤波器为代表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多用于补偿本地负载产生的谐波及不平衡电流。随着配网中非线性负荷的大量接入,本地补偿的配置策略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出现了面向网络电能质量全局综合提升的关键点治理设备配置需求。... 以有源电力滤波器为代表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多用于补偿本地负载产生的谐波及不平衡电流。随着配网中非线性负荷的大量接入,本地补偿的配置策略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出现了面向网络电能质量全局综合提升的关键点治理设备配置需求。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的电能质量数据全局评价方法,作为衡量治理设备配置效果的尺度;其次,以全局配置效果、总装机数量和装机容量为优化目标,以网络各节点谐波含量及不平衡度均满足标准为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确定治理设备最优配置节点及容量的配置策略;最后,通过搭建含有分布式不平衡及谐波负荷的IEEE-18节点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全局评价及设备配置策略对于网络电压谐波及不平衡综合优化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全局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隶属度函数 谐波综合补偿 三相不平衡综合补偿 治理设备配置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高精度电子自动包装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泽银 陈士祥 +1 位作者 邵刚 吴顺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针对自动称量装置在应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精度低、重复性差、易受干扰和功能单一等不足,经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促进电子自动包装秤的性能提高和功能扩展,对计量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改造也... 本文针对自动称量装置在应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精度低、重复性差、易受干扰和功能单一等不足,经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促进电子自动包装秤的性能提高和功能扩展,对计量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改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包装 连续生产 多功能 装置 自动称量 生产过程 性能 实验研究 电子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石油储罐内壁自动除锈和喷涂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17
作者 高豪杰 温志松 +3 位作者 汪功校 郑竹安 曹卫 高红卫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针对传统立式储罐内壁防腐工作平台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文中研发了一套可在大型立式石油储罐内壁自动除锈和喷涂的装置,可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和自动化。对施工设备的提升机构、喷涂模块、控制模块、旋转机构、爬升机构等进行全方位... 针对传统立式储罐内壁防腐工作平台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文中研发了一套可在大型立式石油储罐内壁自动除锈和喷涂的装置,可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和自动化。对施工设备的提升机构、喷涂模块、控制模块、旋转机构、爬升机构等进行全方位优化设计,整套装置可自由拆卸组装,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可自由抬升的多功能悬臂,实现了罐内无死角施工。相对于人工升降平台,此装置可缩短施工时间30 h,缩短设备占用周期3 d,单次施工成本降低60%。随着不断改进,该装备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储罐 防腐 自动化喷涂装置 多功能悬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要素防雷装置综合测试仪研发
18
作者 易秀成 王波 方春明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3期20-24,共5页
针对现行防雷检测中检查和测试的防雷装置种类多、测点分散、方法复杂、检测测试记录、数据存储表格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判定客观化欠缺的问题,将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数... 针对现行防雷检测中检查和测试的防雷装置种类多、测点分散、方法复杂、检测测试记录、数据存储表格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判定客观化欠缺的问题,将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研发了多要素防雷装置综合测试仪。实现了防雷检测数据自动显示记录、存储、调用以及与雷电防护业务控制系统实时信息交互功能。现场测试数据表明,采用综合测试仪所测量得到的SPD、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等参数分别与现有单要素测试仪器CJ1007和ETCR-3000B所得数据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测试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所研发的测试仪已应用实际工作中,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防雷装置 综合测试仪 防雷检测 一机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电致变色器件:从多器件到单器件集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宏伟 李克睿 +3 位作者 侯成义 张青红 李耀刚 王宏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7,共13页
电致变色是在外加电场驱动下通过材料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地改变颜色或光学性质的现象。自发现电致变色现象以来,由于其具有色彩丰富、节能环保和智能可控等优点,电致变色技术已应用于智能窗、智能显示、防炫目后视镜等领域。随着近些年光... 电致变色是在外加电场驱动下通过材料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地改变颜色或光学性质的现象。自发现电致变色现象以来,由于其具有色彩丰富、节能环保和智能可控等优点,电致变色技术已应用于智能窗、智能显示、防炫目后视镜等领域。随着近些年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系列具有高度集成特性的产品,电致变色技术也朝着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结合绿色能源技术,使自供能电致变色系统进一步降低了建筑能耗;利用电致变色可视化的优点,电致变色与其他功能器件的集成使信息读取更加快速便捷;由于电致变色器件与多种功能器件具有相似的结构、电化学原理和活性成分,电致变色器件也逐渐从单一的色彩变化,向变色红外调控、变色储能及变色致动等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电致变色多功能集成也极大地推动了电致变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详细综述了电致变色原理的多器件/单器件多功能集成系统的前沿进展,例如自供能电致变色、电致变色传感、电致变色红外调控以及电致变色储能等方向,并介绍了不同类型多功能电致变色器件集成模式、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同时也针对电致变色多功能应用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多功能应用 多器件集成 单器件集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智能变电站设备纵向集成方案及其研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小忠 郑玉平 +3 位作者 万洛飞 洪峰 余洪 李志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6-151,159,共7页
提出了一种纵向集成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保护纵向集成装置和测控纵向集成装置。采用保护与测控解耦的方式,将保护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保护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将测控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测控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减少了... 提出了一种纵向集成设计方案并研制了保护纵向集成装置和测控纵向集成装置。采用保护与测控解耦的方式,将保护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保护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将测控功能、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为测控纵向集成智能设备,减少了装置间的数据交互环节,解决了过程层采样值(SV)、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数据传输带来的延时增加问题,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保护与测控功能的解耦,体现了功能分配的合理性,解决了智能电子设备能力描述(ICD)模型文件耦合带来的运维问题。重点阐述了单间隔的线路纵向集成装置、母联纵向集成装置以及跨间隔的母线纵向集成装置、变压器纵向集成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多功能一体化 纵向集成装置 功能解耦 高可靠无缝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