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LC控制的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顾玉娥 万一凡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为提升毛纺织品的分拣质量与效率,设计基于PLC控制的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控制系统。依据毛纺织品分拣需求,划分4个自动分拣线控制区域,搭建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架构;选取S7-1500PLC控制器,结合PLC控制器配置情况,设计PLC控制器接线及PLC... 为提升毛纺织品的分拣质量与效率,设计基于PLC控制的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控制系统。依据毛纺织品分拣需求,划分4个自动分拣线控制区域,搭建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架构;选取S7-1500PLC控制器,结合PLC控制器配置情况,设计PLC控制器接线及PLC控制信号表;引入修正因子,控制输送线的运行速度,制定自动分拣线计数程序,实现毛纺织品自动分拣线的设计与运行。实验数据显示:在不同实验工况背景下,应用自动分拣线后获得的毛纺织品分拣效率最大值为920 kg/h,毛纺织品分拣准确率最大值为94%,所设计的自动分拣线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控制区域划分 毛纺织品 多道控制 自动分拣线 控制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气隙悬浮系统多通道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周文博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3期29-34,55,共7页
为了提高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品质,文章提出了磁悬浮列车多通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律,使得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运行品质。该多通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使得磁悬浮列车具有良好的响应作用... 为了提高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品质,文章提出了磁悬浮列车多通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律,使得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运行品质。该多通道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使得磁悬浮列车具有良好的响应作用,还能降低轨道不平顺激扰对磁悬浮列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磁悬浮列车的多通道控制器设计方法合理、有效以及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有效地改善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悬浮系统 状态反馈 多通道控制 轨道激扰 运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TRP的5G-R上行控制信道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涵予 王东明 +1 位作者 宋铁成 陈建平 《铁道通信信号》 2022年第8期8-16,共9页
高铁5G专网(5G-R)对可靠性和时延有更高的要求,而控制信道的可靠性尤其重要。多点传输(Multi-TRP)可以显著提高5G-R性能,是3GPP R165G的重要特性。研究了基于Multi-TRP的5G-R的PUCCH性能。首先,分析了Multi-TRP下控制信息的工作机制;然... 高铁5G专网(5G-R)对可靠性和时延有更高的要求,而控制信道的可靠性尤其重要。多点传输(Multi-TRP)可以显著提高5G-R性能,是3GPP R165G的重要特性。研究了基于Multi-TRP的5G-R的PUCCH性能。首先,分析了Multi-TRP下控制信息的工作机制;然后,研究了在不同的控制信道格式下,多个接收点的接收信道估计方法和检测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比了多个接收点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ulti-TRP多点接收的性能显著优于单个TRP接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专网 多点传输 上行控制信道 信道估计 盲检测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车载发控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梁争争 许少尉 王怀斌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车载发控计算机既要求可靠性高,又要求低成本,需要在整机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路结构分解、接口设计与实现、元器件选型等方面协同设计。兼顾考虑低成本与高可靠要求,提出一种基于DSP和FPGA的低成本车载发控计算机的设计思路,DSP实现... 车载发控计算机既要求可靠性高,又要求低成本,需要在整机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电路结构分解、接口设计与实现、元器件选型等方面协同设计。兼顾考虑低成本与高可靠要求,提出一种基于DSP和FPGA的低成本车载发控计算机的设计思路,DSP实现控制算法,FPGA实现接口数据转换与传输。发控计算机采用一种便于生产和快速维修的车载嵌入式计算机结构,具备较高的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多通道数字和模拟信号隔离采集、大FIFO深度串行数据缓冲以及防雷通信接口等能力,满足车载领域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计算机 低成本 多通道隔离 发控 模数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采样率双通道有源噪声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
5
作者 杨丽民 周邵萍 +1 位作者 李锦良 邢改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09,共9页
传统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的音频编解码器只能使用高速率的单一采样率,因此系统中的建模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需要的长度较长,而且预留给每次迭代计算的时间很短,这导致了计算量大、难以实现实时在线计算的问题。针对以上困难,首先提出一... 传统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的音频编解码器只能使用高速率的单一采样率,因此系统中的建模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需要的长度较长,而且预留给每次迭代计算的时间很短,这导致了计算量大、难以实现实时在线计算的问题。针对以上困难,首先提出一种多采样率的方法,即采用抽取和插值的方法为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提供更低的采样率,从而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增加可用于迭代计算的时间,并基于最小均方算法对次级声通道进行建模,推演多采样率双通道反馈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模型;其次搭建基于座椅头靠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验平台,对多采样率的双通道有源噪声反馈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低频噪声,在相应的频段上本文降噪系统可以达到约15 dB的降噪量,降噪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噪声控制 多采样率 双通道 反馈控制 低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涡桨飞机座舱的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算法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昊 薛青 +2 位作者 陈亭宇 李嘉璐 沈星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67-78,共12页
目前主动噪声控制(ANC)领域应用最广的控制算法是经典FxLMS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该类算法在应用于涡桨飞机座舱这类大空间、大范围的噪声控制时,算法的计算量会随着ANC系统通道数的增加而迅速膨胀,算法的实时性难以满足。连续局部迭代FxLMS... 目前主动噪声控制(ANC)领域应用最广的控制算法是经典FxLMS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该类算法在应用于涡桨飞机座舱这类大空间、大范围的噪声控制时,算法的计算量会随着ANC系统通道数的增加而迅速膨胀,算法的实时性难以满足。连续局部迭代FxLMS(SPU-FxLMS)算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其收敛性能弱于FxLMS算法,本文针对SPU-FxLMS算法收敛慢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该算法在运行初期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收敛,在收敛至平稳状态后以低计算量持续运行,并对改进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进一步降低计算量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降噪性能和鲁棒性,工程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多通道系统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HKSEDSPC6713系列DSP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韩伟 马令坤 王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9-725,共7页
微处理器芯片的生态建设是高端装备与智能微系统自主、可控的关键,尽管国产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器件及其相关开发应用技术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主动噪声控制领域,前馈型多通道... 微处理器芯片的生态建设是高端装备与智能微系统自主、可控的关键,尽管国产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器件及其相关开发应用技术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主动噪声控制领域,前馈型多通道控制方案比单通道有较大的控制范围和较好的性能,但对系统的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文章以多通道FxLMS算法为基础,对多通道降噪系统的运算量进行了分析,依据国产DSP开发板的电路结构,设计了控制系统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噪声控制系统运算效率较ARM作为运算器提高了80%,对100~1 000 Hz内的周期性噪声信号衰减达到15~20 dB,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前馈型 多通道 国产数字信号处理(DSP)开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制式煤矿气体类传感器智能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6期8-12,共5页
针对目前煤矿监控系统用环境气体类传感器传输信号不统一导致无法采用通用的方法检测传输误差以及标准气样种类繁多且需要手动切换导致检测检验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气路、气样控制并且兼容多种传输方式的智能型传感器检测检验... 针对目前煤矿监控系统用环境气体类传感器传输信号不统一导致无法采用通用的方法检测传输误差以及标准气样种类繁多且需要手动切换导致检测检验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气路、气样控制并且兼容多种传输方式的智能型传感器检测检验装置。通过对传感器传输制式的分析、对各类相关标准要求的研究以及对检测检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归集整理,提出了一种自动控制标准气样种类及传感器气路通断并兼容频率型、485总线型、CAN总线型输出信号的多通道无人值守式气体类传感器智能检测检验方案,提高了检验效率,提升了检测检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保障了煤矿监控系统用环境气体类传感器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类传感器 检测检验 自动控制 多通道 传输误差 无人值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沙质海岸航道运维期骤淤防治标准研究
9
作者 刘璠 季则舟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黄骅港处于淤泥粉沙质海岸,港区航道的骤淤防治重现期为10年。黄骅港煤炭港区建成20余年来,其吞吐量逐年增加,作为煤炭枢纽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煤炭港区航道进入运维期后,疏浚维护力量得到加强,航道淤积特点也发生一定变化,泥沙淤积... 黄骅港处于淤泥粉沙质海岸,港区航道的骤淤防治重现期为10年。黄骅港煤炭港区建成20余年来,其吞吐量逐年增加,作为煤炭枢纽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煤炭港区航道进入运维期后,疏浚维护力量得到加强,航道淤积特点也发生一定变化,泥沙淤积资料进一步完善,航道骤淤防治标准具备进一步提升的条件,以加强航道抗风险能力。本文通过对泥沙淤积实测数据的分析,提出除防治航道一次大风骤淤外,需关注连续多频次低重现期大风骤淤,其造成的累加骤淤量不可忽视。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及淤积特点,提出了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运维期骤淤防治标准,可作为航道备淤深度确定依据,以及其他粉沙质海岸航道运维期骤淤防治标准确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沙质海岸 港口航道 骤淤防治标准 航道运维 多频次骤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多传输信道动态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彬 赵兴成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4期83-85,共3页
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任务平台会按需搭载多型传输信道以保障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在进行信息交互之前需要从可用的多型传输信道动态选择出最优的信道。针对多传输信道动态选择难以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准确描述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一种模... 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任务平台会按需搭载多型传输信道以保障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在进行信息交互之前需要从可用的多型传输信道动态选择出最优的信道。针对多传输信道动态选择难以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准确描述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一种模糊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多传输信道动态选择中。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兼顾多传输信道之间的负载均衡性、接收平台价值和接收平台个数三个方面,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信道 多传输信道动态选择 模糊控制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多人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
11
作者 张鑫磊 于佳慧 +2 位作者 朱兆全 孙宇祥 周献中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针对指挥与控制领域中虚拟现实系统在多用户交互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挑战。分析多人多通道系统组成结构,提出一种多人多通道虚拟现实交互框架。引入一种集成手势、语音和眼动的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现异地多用... 针对指挥与控制领域中虚拟现实系统在多用户交互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挑战。分析多人多通道系统组成结构,提出一种多人多通道虚拟现实交互框架。引入一种集成手势、语音和眼动的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现异地多用户实时交互,并通过原型系统(虚拟沙盘系统)展示了多人多通道协同交互方法的应用潜力。对比实验表明,相较传统手持控制器,此技术在提升交互效率和用户舒适度方面具有优势。此外,网络同步测试表明其在多用户实时交互中的低延迟和低丢包率,验证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指挥控制 多人实时交互 多通道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萧然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光纤通信系统多信道的开发在分担了并发用户通信请求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信号偏差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通信可靠性下降,通信延迟问题加重。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利用采集器获取同一时段通信系统信道... 光纤通信系统多信道的开发在分担了并发用户通信请求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信号偏差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通信可靠性下降,通信延迟问题加重。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方法。利用采集器获取同一时段通信系统信道信号与导频信道信号并实施滤波处理,计算两种信号之间的相似度,检测是否存在信号偏差。利用零点比较法计算两种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过纠正比例因子的引入和粒子群算法的整定,优化PID信号偏差控制器,以相位差为输入,得出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信号偏差控制量。结果表明:与控制前相比,控制后三信道通信信号与导频信道信号之间的相似度更大,而且均大于0.95,由此说明所研究控制方法是有效的,抑制了信号偏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 信号偏差 相位差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方法研究
13
作者 毕金强 高邈 +3 位作者 鲍可馨 张文嘉 王培人 秦柳 《水道港口》 2024年第6期939-946,共8页
针对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构建过程中航道要素采集、数据融合组织和多维映射模型快速构建能力不足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方法。利用密度聚类与DENCLUE算法,分别提取船位点、转向点、交汇点等代表性特征点构建航道... 针对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构建过程中航道要素采集、数据融合组织和多维映射模型快速构建能力不足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方法。利用密度聚类与DENCLUE算法,分别提取船位点、转向点、交汇点等代表性特征点构建航道交通流网络,为无人艇巡航和数据采集提供了航行区域。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神经网络算法,基于自主巡航无人艇搭载单目相机对水上环境进行语义分割,实现了航行环境的态势感知,融合海洋环境要素并将采集的航道空间要素和水面船舶航行等信息应用于孪生场景的构建。研发了航道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型,实现了大并发量情况下航道要素数据索引的快速创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几何-物理-行为-规则”的沿海航道全要素数字孪生体,实现了物理航道向数字航道的多维映射。通过试验海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无人艇环境动态感知、自主巡航、航道要素高效建模和增强显示,为沿海航道数字孪生场景快速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自主巡航 无人艇 航道要素 多源异构 动态感知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衰落下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勐 陈蓓 《电子科技》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针对带有信道衰落下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跟踪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滑模策略的分布式控制算法。根据智能体的拓扑结构搭建数学模型构造了随机信道衰落影响下的一致性误差函数,基于误差函数设计一致性协议将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针对带有信道衰落下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跟踪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滑模策略的分布式控制算法。根据智能体的拓扑结构搭建数学模型构造了随机信道衰落影响下的一致性误差函数,基于误差函数设计一致性协议将系统的一致性问题转化为跟踪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指数型非奇异终端滑模面,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滑模控制理论分析了误差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和滑模可达性。采用1个领导者和4个跟随者的多智能体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4个跟随者可以准确跟踪领导者,达成系统跟踪一致性,且在10 s时其误差函数曲线也趋于0,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有向拓扑 有限时间 信道衰落 滑模控制 分布式控制器 一致性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控制系统的DMA多通道传输机制研究
15
作者 李明洋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3期184-188,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用以提高PC机、运动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精度。文章首先给出一种基于“FPGA+DSP”架构的运动控制器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通过在DSP内部构建多组DMA通道,从而实现运动控...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用以提高PC机、运动控制器,以及伺服驱动器间的数据传输效率和精度。文章首先给出一种基于“FPGA+DSP”架构的运动控制器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通过在DSP内部构建多组DMA通道,从而实现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同时,利用FPGA搭建出PC机与运动控制器间的DMA通道。接着通过DSP与FPGA之间协同工作策略,从而实现了PC机、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对比传统利用I/O通道进行数据交互的方法,文章提出的DMA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机制具有传输效率高、波动性率小,以及实时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系统 DSP FPGA DMA多通道数据传输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雷制导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加权算法设计 被引量:34
16
作者 周勇 甘新年 +1 位作者 胡光波 郑振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9期14-17,共4页
研究了智能鱼雷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算法的实现和设计问题。为使自适应控制理论在鱼雷制导控制系统中实现最佳控制效果和性能,设计了并联参考模型自适应鱼雷制导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能准确实时调整控制加权系数,实现系统自身性能与... 研究了智能鱼雷控制系统多通道控制算法的实现和设计问题。为使自适应控制理论在鱼雷制导控制系统中实现最佳控制效果和性能,设计了并联参考模型自适应鱼雷制导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能准确实时调整控制加权系数,实现系统自身性能与外界信息的匹配和沟通,达到最佳性能,并有效应用于智能鱼雷的控制平台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的鱼雷制导控制多通道加权算法,根据自适应多通道加权控制律,确定误差补偿器,使系统的稳态误差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推导出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选取等效控制律参考模型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完成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品质和精度较高,能有效应用于鱼雷制导控制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制导 自适应控制系统 多通道控制算法 误差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THMC多因素耦合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盛金昌 杜昀宸 +5 位作者 周庆 李凤滨 贾春兰 刘星星 詹美礼 罗玉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高应力、高水压、高温、水化学等)岩石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研制了渗流-温度-应力-化学(THMC)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特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在应力加载系统、渗透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扩充了控温系统和化学溶液自配系统,...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高应力、高水压、高温、水化学等)岩石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研制了渗流-温度-应力-化学(THMC)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特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在应力加载系统、渗透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扩充了控温系统和化学溶液自配系统,轴向荷载最大可加到1 500 kN,可进行高应力(30 MPa)、高水压(30 MPa)、高温(150℃)和低温(-20℃)、化学(酸性或碱性环境)等条件下岩石试件的渗透特性测试研究,并可进行岩石变形和渗透、应力耦合的全过程试验研究,是在原有岩石应力-渗流耦合试验设备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可直接加载的温度场和与渗流场结合的化学环境对岩石渗流特性的影响而发展的一套全新设备。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场耦合条件下岩石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对研究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岩石介质渗流特性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试验系统 THMC耦合过程 渗透特性 多通道控制 多场耦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余度模型的表决控制算法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芳萍 陈海鸿 +2 位作者 吕浩音 王艳丽 张中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同步在多通道余度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针对此问题中存在的基于多交叉通道模型和同步时间的静态分配策略,提出同步中的动态时间容错方法,设计基于时间容错的动态表决控制算法.理论分析表明,时间容错的动态表决控制算法... 同步在多通道余度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中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针对此问题中存在的基于多交叉通道模型和同步时间的静态分配策略,提出同步中的动态时间容错方法,设计基于时间容错的动态表决控制算法.理论分析表明,时间容错的动态表决控制算法扩展了任务处理的时间窗口,极大地提高了对瞬时干扰的抵御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余度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系统 多通道 表决控制算法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铁鸟舵面加载系统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建国 司冀 +5 位作者 白钧生 王靖 聂高攀 李鹏刚 郝旭峰 王宏利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1期71-75,共5页
设计飞机铁鸟舵面加载系统,在地面模拟飞机飞行时舵面铰链力矩,检测舵面收放性能。用MOOG多通道协调加载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工作站、液压伺服加载、反射内存网、时钟同步网、以太网等先进装备和现代技术,建立加载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设计飞机铁鸟舵面加载系统,在地面模拟飞机飞行时舵面铰链力矩,检测舵面收放性能。用MOOG多通道协调加载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工作站、液压伺服加载、反射内存网、时钟同步网、以太网等先进装备和现代技术,建立加载系统总体设计架构。论述铁鸟舵面加载的工作原理,对各个分系统功能和接口进行界定,对关键设备进行选型,对加载安全保护措施进行说明,描述加载系统的功能。基于本设计组建了某型号飞机铁鸟舵面加载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铁鸟 舵面 协调加载控制系统 反射内存网 时钟同步网 被动加载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矩阵解耦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伟鹏 贺国 +1 位作者 刘树勇 杨理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6期30-35,88,共7页
自适应多通道主动隔振系统中,次级通道间的耦合会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且任一误差信号均参与所有控制信号的更新。针对通道数较少(n<4)的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矩阵解耦优化算法,主要思想是基于前馈补偿,在次级通道矩阵前插入解耦矩阵,实... 自适应多通道主动隔振系统中,次级通道间的耦合会影响控制算法稳定性,且任一误差信号均参与所有控制信号的更新。针对通道数较少(n<4)的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矩阵解耦优化算法,主要思想是基于前馈补偿,在次级通道矩阵前插入解耦矩阵,实现次级通道解耦,使控制信号与误差信号之间一一对应,提高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同时,为增强作动器与临近传感器之间传递函数的影响,解耦矩阵主对角元素被设为1,文中给出了解耦矩阵工程实现的具体方法。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矩阵解耦优化算法对双频线谱振动控制效果明显,同时使计算量减小,控制精度提高,平均振动衰减分别可达21.6dB和10.9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多通道控制 解耦矩阵 双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